『壹』 騰訊QQ與微信存在的關系
關於兩個品牌的演繹和堅守,不僅是開放競爭的問題,而是主動戰略規劃、演繹和堅守;也許QQ變成不了微信,但也怕微信變成第二個QQ;因為從用戶群發展來看,劣幣驅逐良幣。
(1) 大一統的QQ,會超越原來的QQ
歷史賦予QQ品牌更加年輕,活潑,生活,溫情的內涵;一如QQ的電視廣告所營造的影響和氛圍;」彈指間,心無間「;從QQ母品牌下孕育了龐大的子品牌體系,和各類QQ系的產品,未來還將孕育如電視QQ,車載QQ,甚至QQ電話等更多的產品形態;QQ品牌文化的底蘊之深厚是過去互聯網十年發展的產物;我認為,QQ品牌作為騰訊企鵝帝國的龍脈和根基,是短期內崛起的「微信」品牌所無法比擬的,其文化內涵不在一個量級層次,微信替代不了QQ,QQ也代表不了微信。
(2) 微信,有所為有所不為,同時尋找和堅守品牌邊界
微信,作為一個全新的品牌,誕生不久,但是它很好的集聚了QQ品牌所無法觸及的高端和商務用戶群;這正是打中了原來MSN和新浪微博的核心群體。
個人覺得微信應持續經營好高端化和清新簡潔的形象;避免過度娛樂化,避免成為第二個QQ;每次看到央視或報紙報到「微信約炮」等負面事件,都覺得很緊張,很擔心這些累積的口碑會劣幣驅逐良幣,傷害到騰訊好不容易獲得一個高端品牌。
沒有哪一個品牌能包打天下,微信也一定是有所為有所不為。
(3) 微信,接盤和超越MSN,和QQ組成雙子星品牌壟斷全量用戶群
微信,應該考慮接盤MSN的未來市場;MSN未來一定會退出歷史舞台;在國內甚至國際上留下一個市場機會;基於工作場景的通訊工具還是非常有需求的,QQ因為品牌問題滿足不了這個市場;而微信目前已經推出了網頁形態用來覆蓋PC場景,個人覺得應適時進一步發展PC客戶端版,用來實現文件傳輸等一些網頁形態解決不好的能力,一舉鞏固這個市場;和QQ一起,壟斷國內市場。
4) 微信,國際化品牌;QQ,民族品牌,本地化和華人市場
歷史上,因為QQ品牌和產品中的本土化元素,比較難國際化,但它可牢牢守護本土和華人市場,成為一個偉大的民族品牌。
而微信,更加工具化和清爽,交互和體驗上容易獲得國際化認同,藉助天生的 APP STORE等國際化平台可幫助騰訊孕育出一個國際化的品牌;
5) 在移動互聯網的商業化和開放平台方面,未來手機QQ和微信都將大有可為;
並且,在商業模式最成熟的移動游戲和娛樂化應用市場上,手機QQ甚至會比微信釋放更大的能量;而更看好微信在支付,互聯網金融,電子商務等層面的探索。
『貳』 騰訊微信能注冊QQ嗎
不能,你需要注冊QQ,可以在騰訊QQ上注冊
微信是可以用QQ賬號登入的
『叄』 微信和qq都是騰訊公司的嗎
來是。
騰訊控股有源限公司,簡稱騰訊,是一家民營IT企業,總部位於中國廣東深圳,於2004年6月16日在香港交易所上市。公司在開曼群島注冊,董事會主席兼首席執行官為馬化騰。
騰訊以即時通訊工具QQ為其產品核心,附帶游戲平台QQ游戲,門戶網站騰訊網,交易平台拍拍網等產品。其主要產品騰訊QQ在中國年輕人中有較大影響。
微信(英文名:wechat)是騰訊公司於2011年1月21日推出的一個為智能終端提供即時通訊服務的免費應用程序,微信支持跨通信運營商、跨操作系統平台通過網路快速發送免費(需消耗少量網路流量)語音簡訊、視頻、圖片和文字,同時,也可以使用通過共享流媒體內容的資料和基於位置的社交插件「搖一搖」、「漂流瓶」、「朋友圈」、」公眾平台「、」語音記事本「等服務插件。
『肆』 騰訊早有QQ,為什麼還要做微信
這個抄問題問得好,扣扣當年確襲實很火,不過當時很多社交軟體也應運而生,騰訊想要多佔市場份額只能多做社交軟體。微信很多功能很實用秒了自家的扣扣可能騰訊也沒想到,畢竟社會在進步時代在發現,知足只會落後,只有不斷探索發展才能生存,當年騰訊不做微信的話,今天的微信就有可能是別人的了。
『伍』 騰訊QQ和微信的安全
直接更改手機,只要知道密保問題就好了啊
『陸』 我們的微信/QQ頭像和昵稱權益真的屬於騰訊嗎
不屬於,不屬於騰訊,應該屬於用戶。
微信自身的條款承認了用戶頭像、昵稱(名字)的各種權利屬於用戶。看來,強勢如微信,也不敢在用戶協議中胡來。
微信、QQ的第三方登錄服務,與開發者的業務本身,耦合度並不高。正常情況下,開發者僅僅利用第三方登錄為自己產品的用戶創建了賬戶。
後續對用戶提供的服務和業務,與微信、QQ沒有關系。當然,常見的開發者服務還包含社交分享和微信支付。
非要拿開發者協議說事的話,不知微信無故封禁抖音的社交分享以及登錄,算不算違約在先。
這次問題的核心爭議點,在於微信第三方登錄後,在目標產品中的用戶賬戶頭像和昵稱的歸屬權問題。這個其實不難判斷。
用戶使用微信登錄其他產品後,在微信這邊修改頭像和昵稱,然後再次使用微信登錄同一產品,新的微信頭像和昵稱,會同步到該產品嗎?答案顯然是不會的,後續微信提供的僅僅是第三方登錄的校驗,與賬戶資料是解耦的。
那麼,騰訊憑什麼認為,第三方登錄後生成的賬戶資料,頭像和昵稱與微信頭像昵稱仍然存在關系,仍然是一回事(哪怕用戶沒有修改過)?
從業務的角度看,這次訴訟,騰訊混淆了第三方登錄服務與用戶資料的概念。
出於用戶自我標識需要和生理、心理、社會因素的限制,用戶特徵信息的所有權只可能屬於用戶,頭像和昵稱更是用戶特徵信息的最基本組成部分。
我用了微信,我的頭像和昵稱,怎麼就歸了微信?第三方登錄後在目標產品中創建了賬戶,之後目標產品再度為其他應用進行第三方登錄授權,這是兩個獨立動作。
微信以用戶資料為名干涉開發者對外提供第三方登錄服務,手伸得也太長了。
『柒』 qq和微信都是免費的,騰訊靠什麼賺錢
其實樓上的回答一部分正確!是靠流量,但是騰訊之所以讓馬雲也感到害怕的不是他們的游戲和沖鑽石,而是騰訊的qq和微信綁架了中國和世界將近10億的用戶!這里注意我說的流量已經不是單純的電腦游戲之類的流量,而是龐大的用戶群!
這里你也要分清客戶和用戶的區別!而騰訊真正的賺錢手段是利用這龐大的客戶群做金融投資和衍生品!想
理解這些需要你懂金融業和風投相關領域知識!我用的手機打字不方便,這裡面有很多要解釋的東西。我也不說太多。其實90年代初馬化騰有你相同的疑問,本來他想把公司以80萬rmb價格賣出去,就在賣的前天晚上看到美國同樣一家公司卻以市值過億的價格賣出去,他研究一晚上,決定沒有賣自己公司並且說自己公司市值也應該過億,並且提出了新的公司估值方式,這方式被當時中國很多企業家,金融學家嘲笑,結果大家現在有目共睹了。。。發生這件事的主要原因是中國至今沒有對虛擬行業的估值方式,其根本是中國會計走的是成本會計!所以跟世界脫軌,(中國很奇葩的會計記賬方式跟世界所有國家不兼容。。)題外話,這也是導致我國股市a股和b股所有企業都是實業的原因!李克強總理提出的ipo其實就是鼓勵虛擬和中小企業上市。。不過話說中國未來道路任重道遠,作為根本的會計計算方式都不對。。
話說回來,介紹完背景給你舉個例子,騰訊用這些用戶最容易來錢的事情就是
對賭!再用對賭得到的錢做金融投資或者用金融平台做資金沉澱等,你可以想支付寶發家過程。舉個現實例子,馬雲和馬化騰聯手在江浙一帶即將開辦網路實體銷售中心,它的模式是你在淘寶,微信,qq買完東西就可以在該品牌的任何實體店直接拿貨!現在你說是淘寶用戶多還是微信,qq用戶多?現在是大數據時代,最值錢的已經不是手中有多少東西,而是你有多少資源!而這資源可以說中國無人能出騰訊帝國之右!未來恐怖程度我想想都害怕。。。
『捌』 騰訊弄了QQ為什麼還要再弄微信
先清楚認識一下微信和QQ的區別你就知
道了。
微信的功能主要是聯系專溝通以及日常生
活,而QQ更傾屬向於娛樂吧!
QQ功能繁多,各種增值業務以及qq空
間等,豐富的玩法讓小孩子更喜愛。
2011推出微信的原因之一:qq對新手越
來越不友好,而且功能復雜,在成年的世
界里並沒有什麼用處。所以才有了微信,
簡潔的界面,實用的功能。
『玖』 騰訊已經有QQ了,為什麼還要微信呢
平台不一樣,重心就不一樣,而且你注意一下,即使QQ有這么多的功能手機上來說版,還是微信佔有權壟斷般的佔有率,我感覺就是因為很多升級微信只考慮移動用戶,而QQ首先要考慮電腦用戶,新功能也是微信先有,QQ再有,這樣我就願意用微信,再說了,微信說話和QQ用語音留言,流量不一樣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