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國有建設用地使用權拍賣操作程序是怎樣的
一、組織
市、縣國土資源管理部門應當按照出讓公告規定的時間、地點組織拍賣活動。拍賣活動應當由土地招標拍賣掛牌主持人主持進行。
二、拍賣程序
(1)拍賣主持人宣布拍賣會開始。
(2)拍賣主持人宣布競買人到場情況。設有底價的,出讓人應當現場將密封的拍賣底價交給拍賣主持人,拍賣主持人現場開啟密封件。
(3)拍賣主持人介紹拍賣地塊的位置、面積、用途、使用年限、規劃指標要求、建設時間等。
(4)拍賣主持人宣布競價規則。拍賣主持人宣布拍賣宗地的起叫價、增價規則和增價幅度,並明確提示是否設有底價。在拍賣過程中,拍賣主持人可根據現場情況調整增價幅度。
(5)拍賣主持人報出起叫價,宣布競價開始。
(6)競買人舉牌應價或者報價。
(7)拍賣主持人確認該競買人應價或者報價後繼續競價。
(8)拍賣主持人連續三次宣布同一應價或報價而沒有人再應價或出價,且該價格不低於底價的,拍賣主持人落槌表示拍賣成交,拍賣主持人宣布最高應價者為競得人。成交結果對拍賣人、競得人和出讓人均具有法律效力。最高應價或報價低於底價的,拍賣主持人宣布拍賣終止。
三、簽訂《成交確認書》
確定競得人後,拍賣人與競得人當場簽訂《成交確認書》。拍賣人或競得人不按規定簽訂《成交確認書》的,應當承擔法律責任。競得人拒絕簽訂《成交確認書》也不能對抗拍賣成交結果的法律效力。
《成交確認書》應包括拍賣人與競得人的名稱,出讓標的,成交時間、地點、價款,以及雙方簽訂《國有建設用地使用權出讓合同》的時間、地點等內容。
《成交確認書》對拍賣人和競得人具有法律效力,拍賣人改變拍賣結果的,或者競得人不按約定簽訂《國有建設用地使用權出讓合同》、放棄競得宗地的,應當承擔法律責任。
拍賣過程應當製作拍賣筆錄。
2. 糧站拍賣後是否需支付土地補償金
不需要,糧站的土地已經是國有性質的土地,就是過去劃撥的土地,1995 年 月1日開始實施的《確定土地所有權和使用權的若干規定 》中第十六條的規定「1962 年9 月《六十條》公布以前,全民所有制單位、城市集體所有制單
位和集體所有制的華僑農場使用的原農民集體所有的土地(含合作化之前的個人土
地)迄今沒有退給農民集體的,屬於國家所有。
《六十條》公布時起至1982 年5 月《國家建設徵用土地條例》公布時止,全民所
有制單位、城市集體所有制單位使用的原農民集體所有的土地,有下列情形之一
的,屬於國家所有:
(一)簽訂過土地轉移等有關協議的;
(二)經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批准使用的;
(三)進行過一定補償或安置勞動力的;
(四)接受農民集體饋贈的;
(五)已購買原集體所有的建築物;
(六)農民集體所有制企事業單位轉為全民所有制或者城市集體所有制單位的。
1982 年5 月《國家建設徵用土地條件》公布時起至1987 年《土地管理法》開始施
行時止,全民所有制單位、城市集體所有制單位違反規定使用的農民集體土地,依
照有關規定進行了清查處理後仍由全民所有制單位、城市集體所有制單位使用的,
確定為國家所有。
凡屬上述情況以外未辦理征地手續使用農民的集體土地,由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
根據具體情況,按當時規定補辦征地手續,或退還農民集體。1987 年《土地管理
法》施行後違法佔用的農民集體土地,必須依法處理後,再確定土地所有權。」
既然已經是國有土地,拍賣以後就不用向所在地集體經濟組織支付補償金了。
3. 國有建設用地使用權拍賣出讓交易的宗旨
出讓合來同第六條約定了源兩種交付條件,供雙方選擇其一。第(一)項是指基礎設施達到的條件和場地平整狀況,一般有「三通一平」、「五通一平」或「七通一平」,指除了出讓宗地場地平整,預備接入該宗地的基礎設施實現了以下三項、五項或七項:通水、通電、通路、通訊、通氣、通暖、排污等。
第(二)約定的是「現狀土地條件」。為數不少的出讓合同選擇該項交付條件,但是該項交付條件在實踐中卻因為對「現狀」的不同理解屢屢發生糾紛而遭到拷問。「現狀」是指肉眼所見的有或者沒有附著物的土地物理現狀,還是指該塊土地附著物及權利所有的現實狀態,到底 「現狀土地條件」法定的標準是什麼,這個概念急需得到釐清。
4. 什麼是建設用地使用權出讓其出讓原則和出讓方式如何
您好,出讓來方式。建設用源地使用權出讓是國家以土地所有人身份將建設用地使用權在一定期限內讓與土地使用者,並由土地使用者向國家支付建設用地使用權出讓金的行為。土地使用者通過這種出讓建設用地使用權的行為即取得建設用地使用權。建設用地使用權出讓有三種形式:協議、招標和拍賣。協議是由市、縣人民政府土地管理部門(代表國家作為出讓方),與土地使用人按照平等、自願、有償的原則協商一致後,簽訂建設用地使用權出讓合同。招標和拍賣,應當先由市、縣土地管理部門發出招標、拍賣公告,通過招標、拍賣程序,簽訂建設用地使用權出讓合同。根據我國物權法的規定,工業、商業、旅遊、娛樂和商品住宅等經營性用地以及同一土地有兩個以上意向用地者的,應當採取拍賣、招標等公開競價的方式出讓。採取拍賣、招標、協議等出讓方式設立建設用地使用權的,當事人應當採取書面形式訂立建設用地使用權出讓合同。設立建設用地使用權,應當向登記機構申請建設用地使用權登記。登記機構應當向建設用地使用權人發放建設用地使用權證書。望採納謝謝
5. 企業通過競拍得到國有建設用地使用權需要交哪些稅費
一、營業稅及附加(出讓方): 1、按轉讓價與購置價的差價繳納 5%的營業稅。 2、按繳納的營業稅繳納 7%的城建稅和 3%的教育費附加。 二、印花稅和契稅(雙方): 1、按產權轉移書據(合同)所載金額繳納 %的印花稅。 2、按成交價格(合同)繳納 3%的契稅(有的地方是 5%)。 三、土地增值稅(出讓方): 1、按取得收入減除規定扣除項目金額後的增值額,繳納土地增值稅。 2、規定扣除項目:取得土地使用權所支付的金額;開發土地的成本、費 用;與轉讓房地產有關的稅金等。 3、稅率的確定四檔:增值額未超過扣除項目金額的 50%的部分,稅率 為 30%;增值額超過扣除項目金額的 50%至 100%的,稅率為 40%;增值 額超過扣除項目金額的 100%至 200%的,稅率為 50%;增值額超過扣除 項目金額 200%的,稅率為 60%。 為計算方便,可以通過速算公式計算: 土地增值稅稅額=增值額*稅率-扣除項目金額*速算扣除系數 (0、5%、15%、35%分別對應 30%、40%、50%、60%稅率)。 四、土地使用稅(受讓方)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城鎮土地使用稅暫行條例》(國務院令[1988]17 號) 第四條土地使用稅每平方米年稅額如下: 一、大城市 元至 10 元; 二、中等城市 元至 8 元; 三、小城市 元至 6 元
6. 建設用地使用權人有權將建設用地使用權出資還是出讓兩者有何區別具體怎麼操作
1、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方式有四種:協議出讓、招標出讓、拍賣出讓、掛牌出讓
2、設立商業建設用地使用權不是一種出讓類別,只是土地的用途類別;不同的用途,最高出讓年限不同。
7. 什麼是建設用地使用權出讓,其出讓原則和出讓方式如何
1、含來義
建設用地使用權自出讓是國家以土地所有人身份將建設用地使用權在一定期限內讓與土地使用者,並由土地使用者向國家支付建設用地使用權出讓金的行為。土地使用者通過這種出讓建設用地使用權的行為即取得建設用地使用權。
2、方式
建設用地使用權出讓有三種形式:協議、招標和拍賣。
協議是由市、縣人民政府土地管理部門(代表國家作為出讓方),與土地使用人按照平等、自願、有償的原則協商一致後,簽訂建設用地使用權出讓合同。
招標和拍賣,應當先由市、縣土地管理部門發出招標、拍賣公告,通過招標、拍賣程序,簽訂建設用地使用權出讓合同。根據我國物權法的規定,工業、商業、旅遊、娛樂和商品住宅等經營性用地以及同一土地有兩個以上意向用地者的,應當採取拍賣、招標等公開競價的方式出讓。採取拍賣、招標、協議等出讓方式設立建設用地使用權的,當事人應當採取書面形式訂立建設用地使用權出讓合同。設立建設用地使用權,應當向登記機構申請建設用地使用權登記。登記機構應當向建設用地使用權人發放建設用地使用權證書。
8. 行政機關及其公務員在國有建設用地使用權出讓中,有下列行為之一的,對有關責任人員,應給予何種處分
行政機關及抄其公務員在國襲有建設用地使用權出讓中,有下列行為之一的,對有關責任人員,給予警告或者記過處分;情節較重的,給予記大過或者降級處分;情節嚴重的,給予撤職處分:
(1)應當採取出讓方式而採用劃撥方式或者應當招標拍賣掛牌出讓而協議出讓國有建設用地使用權的。
(2)在國有建設用地使用權招標拍賣掛牌出讓中,採取與投標人、競買人惡意串通,故意設置不合理的條件限制或者排斥潛在的投標人、競買人等方式,操縱中標人、競得人的確定或者出讓結果的。
(3)違反規定減免或者變相減免國有建設用地使用權出讓金的。
(4)國有建設用地使用權出讓合同簽訂後,擅自批准調整土地用途、容積率等土地使用條件的。
(5)其他違反規定出讓國有建設用地使用權的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