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注冊商標的好處 和不注冊商標的壞處
注冊商標的好處:
1、表示產品出處的作用
所謂商標表示產品出處,是指使用同一商標的產品是由同一企業生產或經銷的,換言之,即表示產品出處或來源相同。
商標的首要功能就是識別功能,即它能夠把不同生產者或者經銷者的產品相區分開來,也就是說在市場上,產品主要靠商標來識別。可以說商標既是企業信譽或產品信譽得以樹立的必要條件,又是維持、傳播這種信譽的有力工具。
2、保證商品質量的作用
商標保證商品質量是指使用商標客觀上可以促進企業維持或提高產品質量。它主要蘊含兩層含義: 一是說明了企業使用商標,把自己的產品和同行競爭的產品區別開來。在這種巨大的競爭壓力中,企業對自身產品的質量要求就會越來越高。
二是指企業使用商標,就能變相的讓企業的產品受到社會各屆的監督,外部的監督會增強對消費者的責任感,在這個層次上就保證了企業產品的質量層次不會太差。
3、廣告宣傳作用
商標把產品信譽傳播給消費者,消費者看到某一商標,就產生一種信任感,從而放心購買。在這一過程中,商標發揮著一種信息溝通的作用,也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廣告宣傳作用。
這種廣告宣傳作用通常會通過兩種方式表現出來:一種方式是通過消費者對產品的印象,在產品質量性能等個方面產生測評,從而擴大商標的影響。另外一種方式是通過各種傳播工具達到廣告宣傳的作用。
4、財產價值作用
商標的財產價值作用,是指商標同企業的其他資產一樣,能夠作為投入使用,並給企業創造利潤。商標獲准注冊之後,商標就具備了一種獨占性,這種隱形價值也會不可估量的。商標在市場獲得信譽後會促進產品銷量大增,像其他有形資產的投入一樣,增加企業利潤。
不注冊商標的壞處:
1、商標專用權不受保護
不注冊商標最直接的影響便是——企業沒有該商標的專用權利,你可以用,別人也可以用。
2、容易被他人搶注,甚至被反告侵權
我國商標注冊採用的是「在先原則」,在後進行申請的商標便不予注冊。
3、容易造成無意侵權
無主觀惡意的侵權,一方面是因為未注冊商標很有可能與他人在相同或類似商品上已經注冊成功或申請在先的商標構成相同或者近似,從而發生侵權行為。
另一方面,則是自己的商標被他人惡意搶注,但原商標使用者依然在不知情的狀況下繼續使用該商標,甚至進行推廣,因此構成無意侵權的行為。而一旦發生無意侵權,又被相關利益人發現,輕則開展侵權訴訟,重則被認定侵權會付出巨額賠償。
4、品牌形象受損,市場美譽度下降
商標不注冊,你用的我也可以用,將面臨許多低成本、粗製濫造的產品流入市場以次充好。
5、將損失重要的無形資產
未注冊商標使用人無法享有商標專用權,因此不受到法律保護,也就不能形成工業產權,而無產權自然也不能成為使用人的無形資產。
(1)網路知識產權保護壞處擴展閱讀:
商標注冊一般要走以下流程:
1、查詢商標名稱是否已有相同或相似商標存在,還需確認商標注冊的類別,注冊的商標所在的行業和服務。
2、准備材料:以個人名義提出申請,一般需要出示您的身份證及個體戶營業執照的復印件。以企業名義來申請注冊,需出示企業《營業執照》副本復印件以及蓋有單位公章及個人簽字的填寫完整的商標注冊申請書。
3、向國家知識產權局商標局,申請商標注冊申請,或者委託商標代理機構委託商標代理機構,讓他們幫你做商標申請文件,以及提交商標申請文件。
4、商標注冊主管機關對商標注冊申請,進行商標審查(9—12個月)、初審公告和注冊公告(3個月),公告無異議,就可以領取商標證。
關於注冊商標額費用,1枚商標1次申請官費為300元,可以選擇10個商品或服務類別,不足10個類別仍收取300元官費,超過10個類別超出部分按照30元/個類別收取官費。委託商標代理機構辦理的,申請人應向商標代理機構繳納商標注冊證明官費和代理費。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商標法》第二十二條商標注冊申請人應當按規定的商品分類表填報使用商標的商品類別和商品名稱,提出注冊申請。商標注冊申請人可以通過一份申請就多個類別的商品申請注冊同一商標。商標注冊申請等有關文件,可以以書面方式或者數據電文方式提出。
參考資料:網路-注冊商標
參考資料:網路-中華人民共和國商標法
『貳』 申請專利有什麼作用、不申請專利有什麼害處
申請專利的好處與案例 專利權是最重要的一種知識產權,專利權作為一種財產可以在市場中進行交易,專利權受到國家專利法保護,未經專利權人同意許可,任何單位或個人都不能使用。申請專利的好處主要有: 1、擁有一項受《專利法》保護的技術成果,而不怕「泄密」,不怕因本單位技術人員的「跳槽」使技術成果流失。 2、增加了無形資產的存量,提高了企業的品位。 3、可獨家「壟斷」專利產品銷售市場,獨自實施專利,獲得經濟效益。 4、通過轉讓專利技術或實施專利許可,獲得經濟效益。 5. 可以利用專利技術作為產品宣傳的賣點,提高產品檔次。 6. 專利權可以用來質押,向銀行貸款;或作為保證進行融資。 7. 專利的數量達到具一定時,可申請科技企業享受政府稅收、出口貿易等優惠政策以及重大項目的投標競標的前提。 8. 對專利侵權者要求賠償。 案例1申請專利不及時,花80萬元買回自己的技術某洗衣機製造商為解決洗衣機降低噪音,提高揉洗效率問題,組織科研力量,對其機械傳動機構加以改進,研製出新的傳動部件,但由於其科研主管人員缺乏專利保護意識,未及時將其技術創新成果申請專利。此後,該技術成果在無意間被一外聘職員所了解和掌握,這個精明的外聘職員將其技術成果以個人名義搶先申請了專利,隨後辭職離去。就在該廠商新產品研發工作完畢,新產品即將上市之時,卻接到了專利侵權警告書,警告書是那個已辭職的外聘員工寫的,他要求該廠商支付其專利費300萬元,方可使用「本該屬於廠商自己」的新技術,否則將與之對簿公堂。該廠商苦於沒有研發過程記錄,缺乏能夠證明其先期投入新品研製並做好生產准備的必要證據,遂不敢直接應戰,只得私下協商,以支付對方80萬元專利許可使用費的方式達成協議。花80萬元買自家的技術,真是啞巴吃黃連,有苦說不出。案例2就因為沒有專利,「新疆—2」被大量克隆新疆聯合機械(集團)有限公司,在全國聯合收割機生產領域處於龍頭地位,其生產的「新疆—2」聯合收割機紅遍中國,國內市場佔有率高達70%,並且創造了3年連續產量上萬台的奇跡。然而,由於企業經營者缺乏專利保護這根弦,12年間該公司對於花費700多萬元巨資不斷研製、開發出的用於改進「新疆—2」的眾多技術創新成果,居然沒有申請一件專利。由於「新疆—2」市場銷售形勢很好,很快市場上就出現了多種與「新疆—2」一模一樣的克隆品,從而擠掉了真「新疆—2」數千台的市場份額。由於沒有專利這把保護傘,「新疆—2」也只能忍氣吞聲。吃一塹長一智,該公司於1998年連續申請了12項專利,自此走上了「自主創新和注重知識產權保護」的健康發展之路。案例3一念之差,使中國第一台VCD機研發企業痛失商機安徽萬燕公司曾因推出「中國第一台VCD機」而輝煌一時。當時已經開創出一個市場,並形成一整套成熟技術的萬燕公司,本應擁有占據VCD全部市場而獨霸天下的絕對優勢。然而「申請不申請專利似乎意義不大,關鍵是要讓產品佔領市場」這一念之差,致使萬燕人把VCD生產銷售的大好河山拱手送給了別人,以致形成了日後VCD市場諸侯紛爭的形勢。人們可以想一想,沒有專利,缺乏強有力的知識產權法律保護怎麼能獨占市場呢?正是因為沒有專利保護,萬燕推出的第一批1000台VCD機幾乎被國內外各家電廠商全部買去作為樣機,成為被其解剖的對象和日後爭奪VCD市場的「依靠」。萬燕公司面對自己千辛萬苦研製的新產品在為他人做嫁衣,卻只得無可奈何。沒有專利保護,使得推出中國第一台VCD機的安徽萬燕公司丟掉了市場,失去了商機。 最有效地阻止同樣的發明創造 專利權授予的新穎性要求,可以阻止世界上任何人就同樣的發明創造在任何國家獲得專利權。因為專利文獻是以公報形式向全世界公開的,所以我們就某項發明創造在中國申請了專利並被公開,同樣的發明創造申請專利就更新換代了新穎性,這是專利戰略的較高境界——堵截同樣專利的產生;而在競爭國申請專利(群)則可堵截同樣的技術的產生和發展,則屬最高境界。 最有效地保護自己的發明創造 如果我們有了發明創造不申請專利而隨便公開,便有可能被他人奪走了寶貴的發明,甚至還失去了改變命運的良機。 用保密的手段來保護自己的技術成果,是很難做到真正保密的。一是會在無意中泄密或被惡意盜取。二是物化了的技術成果在目前高超的分析技術下更會暴露無遺。三是參與開發的人員連人帶技術進了別的企業或自己辦起了企業。 專利制度以法律形式確定了被授予專利權的發明創造的獨占性。 獲取無形資產 申請專利說明了你有一定的創新能力,對於所申請專利的專業領域有一定的研究並有獨到之處,可讓我們在就業或晉升時帶來很強的競爭優勢。專利的數量、質量是對企業或個人的科技領先地位評價中很重要的一個部分。 獲取經濟利益 我們有了專利就有了資本,專利可以轉換為經濟利益,專利可以作為投資,專利可以保護企業的生存和發展。獲取經濟利益的途徑分為兩種,一是實施,二是許可。 實施可以是專利權人獨自實施專利,也可以是以專利權折股與人合作實施。許可包括專利技術使用權許可和專利權甚至專利申請權的轉讓。
『叄』 替別人注冊商標有什麼壞處
商標注冊是一種商標法律程序。由商標注冊申請人提出申請,經商標局審查後予以初步專審定公告,沒有人提屬出異議或提出異議經裁定不成立的,該商標即注冊生效,受法律保護,商標注冊人享有該商標的專用權。
一個商標從申請到核准注冊,大約需一年至一年半時間。商標注冊申請的核准或駁回沒有法定期限,商標局審定公告該商標,再下發商標注冊證,該商標至此獲得核准。
『肆』 知識產權的利弊
知識產權是關於人類在社會實踐中創造的智力勞動成果的專有權利。隨著科專技的發展,為了更好保護產權屬人的利益,知識產權制度應運而生並不斷完善。如今侵犯專利權、著作權、商標權等侵犯知識產權的行為越來越多。17世紀上半葉產生了近代專利制度;一百年後產生了「專利說明書」制度;又過了一百多年後,從法院在處理侵權糾紛時的需要開始,才產生了「權利要求書」制度。在二十一世紀,知識產權與人類的生活息息相關,到處充滿了知識產權,在商業競爭上我們可以看出他的重要作用。
知識產權弊端:
1、知識產權總體增加了整個經濟活動的交易成本,還是就是成為自由市場經濟發展的阻力。削弱了市場調節的作用。
2、在保護知識產權方面來說,設立這個理念的初衷是為了保護創新,從而進一步促進裝新的能力。但是以目前的知識產權情況看來,知識產權被過多的用來打擊競爭對手,從而阻礙了創新力。
3、知識產權的壟斷性可能會使權利人利用其對某一知識產品的壟斷許可權制其他人進入該領域,只有權利人一人可以,這個領域必然不存在競爭並且形成權利人對該領域的壟斷。
但是總的來說,知識產權的保護肯定是利大於弊的,是順應時代趨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