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抵押權可以單獨轉讓嗎
不可以, 必須與債權一起轉讓。《物權法》第192 條規定,抵押權不得與債權分離而單獨轉讓或者作為其他債權的擔保。債權轉讓的,擔保該債權的抵押權一並轉讓,但法律另有規定或者當事人另有約定的除外。
B. 請問抵押物能否轉讓
一、《擔保法》第49條規定未賦予抵押權追及效力:1.轉讓行為無效:抵押人轉讓已經登記的抵押物未履行通知抵押權人或告知受讓人之義務的情形下,轉讓行為無效;
2.不得轉讓抵押物:轉讓價格明顯低於實際價值且未應抵押權人的請求提供相應擔保的,抵押人不得轉讓抵押物;
3.轉讓行為有效:
A.抵押人只要履行通知抵押權人和告知受讓人的義務,就可以處分抵押物;
B.經通知和告知的抵押物轉讓,抵押權人只能要求抵押人將抵押物的價金優先向其清償,而不能向受讓人行使抵押權。
二、《擔保法解釋》第67條規定以承認抵押權追及效力的基礎上,允許抵押權物自由轉讓:
1.抵押人轉讓已經登記的抵押物而未通知抵押權人或者未告知受讓人的:
A.抵押權人仍可以行使抵押權;
B.取得抵押物所有權的受讓人,可以代替債務人清償其全部債務,使抵押權消滅(受讓人清償債務後可以向抵押人追償);2.未經登記的抵押權不得對抗受讓人(由抵押人承擔賠償責任)。
三、《物權法》第191條規定改變了擔保法所確立的通知主義(以物權法規定為准):
1.抵押人轉讓抵押物,應徵得抵押權人同意:
(1)抵押權人的同意:
A.僅僅是抵押物不受抵押權追及之要件;
B.不構成對抵押物轉讓行為效力的獨立影響.
(2)經抵押權人同意的抵押權轉讓,受讓人取得的是無抵押負擔的抵押物所有權。
(3)抵押人應當將轉讓所得的價款向抵押權人提前清償債務/提存;(4)轉讓的價款超過債權數額的部分歸抵押人所有,不足部分由債務人清償。
2.抵押人未經抵押權人同意,不得轉讓抵押財產(但受讓人代為清償債務消滅抵押權的除外):
A.轉讓行為並不因為欠缺抵押權人的同意而無效;
B.只是受讓人所取得的是具有抵押負擔的抵押物所有權;
C.受讓人可以通過代為清償債務消滅抵押權。
C. 抵押擔保物權是否可轉讓
根據民法規定,可以轉讓,但必須和主債權一起 轉讓
D. 抵押權轉讓的條件包括哪些
抵押權的轉讓應具備以下條件:
1、抵押權的轉讓須與主債權的轉讓同時進行。抵押權設立的目的是為了保證債權的實現,抵押權的發生以債權的存在為前提。相對於主債權來說,抵押權又是一種從權利。
抵押權不得與所擔保的債權分離而單獨予以轉讓,抵押權人也不得將抵押權單獨讓與他人,而自己保留被擔保的債權。此時抵押權單獨轉讓會因違反了抵押權從屬性原則而無效。
2、抵押權與債權一同轉讓時,須辦理抵押權人變更登記手續。抵押物一般為不動產,而不動產物權以登記為公示方式,這也是各國立法通例。抵押權作為一種擔保物權,也應遵循物權公示原則。因此抵押權的轉讓(變動)也應履行抵押權人變更登記手續,否則抵押權的轉讓將不能對抗第三人。
(4)擔保物權轉讓擴展閱讀: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物權法》:
第一百八十條債務人或者第三人有權處分的下列財產可以抵押:
(一)建築物和其他土地附著物;
(二)建設用地使用權;
(三)以招標、拍賣、公開協商等方式取得的荒地等土地承包經營權;
(四)生產設備、原材料、半成品、產品;
(五)正在建造的建築物、船舶、航空器;
(六)交通運輸工具;
(七)法律、行政法規未禁止抵押的其他財產。
抵押人可以將前款所列財產一並抵押。
E. 抵押權可以轉讓嗎
抵押權不得單獨轉讓。根據《物權法》第192條的規定,抵押權不得與債權分離而單獨轉讓或者作回為其他債權的擔答保。債權轉讓的,擔保該債權的抵押權一並轉讓,但法律另有規定或者當事人另有約定的除外。 發布者任海全律師,1999年從事律師工作,是《律師業務工具》系列軟體開發者。現為北京市凱泰律師事務所主任,朝陽律協代表。 發布者任海全律師,1999年從事律師工作,是《律師業務工具》系列軟體開發者。現為北京市凱泰律師事務所主任,朝陽律協代表。
F. 抵押期間轉讓抵押物怎麼處理
1、《物權法》第191條規定:抵押期間,抵押人經抵押權人同意轉讓抵押財產的,應當將轉讓所得的價款向抵押權人提前清償債務或者提存。
轉讓的價款超過債權數額的部分歸抵押人所有,不足部分由債務人清償。抵押期間,抵押人未經抵押權人同意,不得轉讓抵押財產,但受讓人代為清償債務消滅抵押權的除外。
2、《擔保法》第49條規定:抵押期間,抵押人轉讓已辦理登記的抵押物的,應當通知抵押權人並告知受讓人轉讓物已經抵押的情況。
抵押人未通知抵押權人或者未告知受讓人的,轉讓行為無效。轉讓抵押物的價款明顯低於其價值的,抵押權人可以要求抵押人提供相應的擔保.
抵押人不提供的,不得轉讓抵押物。抵押人轉讓抵押物所得的價款,應當向抵押權人提前清償所擔保的債權或者向與抵押權人約定的第三人提存。超過債權數額的部分,歸抵押人所有,不足部分由債務人清償。
3、《擔保法解釋》第67條規定:抵押權存續期間,抵押人轉讓抵押物未通知抵押權人或者未告知受讓人的,如果抵押物已經登記的,抵押權人仍可以行使抵押權。
取得抵押物所有權的受讓人,可以代替債務人清償其全部債務,使抵押權消滅。受讓人清償債務後可以向抵押人追償。如果抵押物未經登記的,抵押權不得對抗受讓人,因此給抵押權人造成損失的,由抵押人承擔賠償責任。
(6)擔保物權轉讓擴展閱讀:
1、可以當作抵押物的財產:
(一)抵押人所有的房屋和其他地上定著物。
(二)抵押人所有的機器、交通運輸工具和其他財產。
(三)抵押人依法有權處分的國有的土地使用權、房屋和其他地上定著物。
(四)抵押人依法有權處分的國有的機器、交通運輸工具和其他財產。
(五)依法獲准尚未建造的或者正在建造中的房屋或者其他建築物,當事人辦理了抵押物登記以後可以抵押。
(六)借款人以所購自用住房作為貸款抵押物的,必須將住房價值全額用於貸款抵押。
2、有下列情況之一的,抵押權人有權處分抵押的房地產:
(一)債務履行期滿,抵押權人未受清償的,債務人又未能與抵押權人達成延期履行協議的;
(二)抵押人死亡,或者被宣告死亡而無人代為履行到期債務的;或者抵押人的合法繼承人、受遺贈人拒絕履行到期債務的;
(三)抵押人被依法宣告解散或者破產的;
(四)抵押人違反本辦法的有關規定,擅自處分抵押房地產的;
(五)抵押合同約定的其它情況。
有上述情況之一的,經抵押當事人協商可以通過拍賣等合法方式處分抵押房地產。協議不成的,抵押人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抵押權人處分抵押房地產時,應當事先書面通知抵押人;抵押房地產為共有或者出租的,還應當同時書面通知共有人或承租人;在同等條件下,共有人或承租人依法享有優先購買權。
同一房地產設定兩個以上抵押權時,以抵押登記的先後順序受償。
處分抵押房地產時,可以依法將土地上新增的房屋與抵押財產一同處分,但對處分新增房屋所得,抵押權人無權優先受償。
以劃撥方式取得的土地使用權連同地上建築物設定的房地產抵押進行處分時,應當從處分所得的價款中繳納土地使用權出讓金的款額後,抵押權人方可優先受償。法律、法規另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
抵押權人對抵押房地產的處分,因下列情況而中止:
(一)抵押權人請求中止的;
(二)抵押人申請願意並證明能夠及時履行債務的,並經抵押權人同意的;
(三)發現被拍賣的抵押物有權屬爭議的;
(四)訴訟或仲裁中的抵押房地產;
(五)其他應當中止的情況。
G. 抵押物轉讓
您好,很高興回答您的問題。
結合《物權法》第191條,並對照《擔保法》第49條第1款、《擔保法解釋》第67條可知:
(一) 抵押期間,抵押人可以轉讓抵押物。
(二) 轉讓抵押物,抵押人應盡兩個義務:
(1)轉讓抵押物應經過抵押權人同意。《物權法》第191條修改了《擔保法》第49條規定,由原來的通知抵押權人變化為需經過抵押權人同意。
(2)告知受讓人轉讓物已經抵押的情況,依據是《合同法》第150條規定的出賣人的權利瑕疵擔保義務。
相關法條:
《物權法》第一百九十一條抵押期間,抵押人經抵押權人同意轉讓抵押財產的,應當將轉讓所得的價款向抵押權人提前清償債務或者提存。轉讓的價款超過債權數額的部分歸抵押人所有,不足部分由債務人清償。
抵押期間,抵押人未經抵押權人同意,不得轉讓抵押財產,但受讓人代為清償債務消滅抵押權的除外。
《擔保法》第四十九條 抵押期間,抵押人轉讓已辦理登記的抵押物的,應當通知抵押權人並告知受讓人轉讓物已經抵押的情況;抵押人未通知抵押權人或者未告知受讓人的,轉讓行為無效。
轉讓抵押物的價款明顯低於其價值的,抵押權人可以要求抵押人提供相應的擔保;抵押人不提供的,不得轉讓抵押物。
抵押人轉讓抵押物所得的價款,應當向抵押權人提前清償所擔保的債權或者向與抵押權人約定的第三人提存。超過債權數額的部分,歸抵押人所有,不足部分由債務人清償。
《擔保法解釋》第六十七條抵押權存續期間,抵押人轉讓抵押物未通知抵押權人或者未告知受讓人的,如果抵押物已經登記的,抵押權人仍可以行使抵押權;取得抵押物所有權的受讓人,可以代替債務人清償其全部債務,使抵押權消滅。受讓人清償債務後可以向抵押人追償。
如果抵押物未經登記的,抵押權不得對抗受讓人,因此給抵押權人造成損失的,由抵押人承擔賠償責任。
關於抵押物轉讓的有關問題我們就介紹到這里,以上回答供您參考,希望可以幫到您,歡迎您為我們點贊及關注我們,謝謝。
H. 抵押權能否單獨轉讓,抵押權是否需要登記
一、抵押權能否單獨轉讓?
抵押權是債權的從權利,以其擔保的債權存在為前提法。沒有債權,也就不可能有抵押權,故它不能離開債權而獨立存在法。抵押權是一種預先設定的權利,在債權正常履行的情況下,它不可能實現法。也就是說,抵押權是否能實現具有不確定性,關鍵取決於其所擔保的債權是否能夠實現法。正因為抵押權的這種不確定性,《物權法》明確規定,抵押權不得與債權分離而單獨轉讓或者作為其他債權的擔保法。債權轉讓的,擔保該債權的抵押權一並轉讓,但法律另有規定或者當事人另有約定的除外法。
抵押權不得與債權分離而單獨轉讓,是指抵押權人不得將抵押權單獨讓與他人而保留債權法。例如,甲向乙借款80萬元,以價值100萬元的房屋作為抵押擔保,乙不能僅將該房屋的抵押權轉讓給丙而不轉讓債權法。抵押權的附隨性決定了其脫離所擔保的債權單獨轉讓是沒有價值的,也就意味著丙得到的抵押權是毫無意義的法。
所謂抵押權不得作為其他債權的擔保,是指抵押權人不能以自己的抵押權為他人的債權擔保法。如前面那個案例,乙將其對甲的抵押權用來為丁的債務提供抵押擔保法。由於抵押權是為特定的債權設立的,如果將其作為其他債權的擔保,就會使原債權失去履行保障,違背了設定抵押權的目的法。
抵押權的從屬性、附隨性,決定其在被擔保的債權轉讓時,應隨之一並轉移於受讓人法。但也有例外,如下面兩種情況:
1、最高額抵押擔保的債權確定前,部分債權轉讓的,最高額抵押權不得轉讓法。
2、當事人另有約定法。既可以是抵押權人在轉讓債權時與受讓人的約定,只轉讓債權而不轉讓擔保該債權的抵押權(此種情況大多發生在債權的部分轉讓時);也可以是第三人專為特定債權人設定抵押的,該第三人與債權人的約定,被擔保債權的轉讓未經其同意的,抵押權因債權的轉讓而消滅法。
二、抵押權是否需要登記?
《物權法》第九條第一款規定,不動產物權的設立、變更、轉讓和消滅,經依法登記,發生效力;未經登記,不發生效力,但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物權法》第十四條不動產物權的設立、變更、轉讓和消滅,依照法律規定應當登記的,自記載於不動產登記簿時發生效力。
因此一般認為抵押權的轉讓(變動)也應履行抵押權人變更登記手續,否則抵押權的轉讓將不能對抗第三人。
變更登記手續包括主要兩項內容,第一是抵押權變更協議,如《上海市房地產抵押辦法》第五十一條規定,「抵押權不得與債權分離而單獨轉讓或者作為其他債權的擔保。抵押權可以隨主合同債權轉讓而轉讓,受讓人享有原抵押權人的相應權利,抵押權轉讓合同應當向房地產登記機構辦理登記。 」第二是抵押權人變更登記,如2008年7月1日起施行的《房屋登記辦法》第四十五條也規定,「本辦法第四十四條所列事項發生變化或者發生法律、法規規定變更抵押權的其他情形的,當事人應當申請抵押權變更登記。 」
I. 關於《物權法》191條,抵押財產轉讓時,抵押權人的權利救濟
你好!小弟在此發表一下意見,但不代表正確的,希望能幫到你。
1、「未經同意轉讓行為無效」,該「行為」系物權行為。在這里抵押物的轉讓行為對抵押權人的影響是抵押人對該抵押物的所有權的滅失,使得抵押權人的債權無法得到保障。對物權主張無效而不是債權,一方面是保障抵押權人的法益而另一方面是保障第三人的法益。因為對物權行為主張無效實質上抵押人和第三人仍然存在合法的合同之債關系,依據私法自治的原則不能使債之關系無效。
2、若該物業已登記,則可對抗第三人,使該物的轉讓行為的法律效果消滅實質是抵押權人行使形成權的後果。形成權則包括追認和撤銷等權利。形成權本身所依據的是所有權或債權的歸屬,在這里,抵押權人擁有債權,所以,雖然所有權僅在抵押人和讓與人之間流轉,不涉及抵押權人,但抵押權人依據債權仍可行使形成權使其轉讓行為的法律效果消滅。
3.在債務清償期屆滿前,抵押人擅自轉讓之行為抵押權人就能以對方違約為由而直接主張債權,而不需要等債務清償期屆滿。抵押權基於合同而產生,因此應聯系合同法的知識。
4.如果提起確認之訴,請求法院確認轉讓行為無效,是物權行為無效。而抵押人和第三人的合同是當然有效的,前提是善意第三人。第三人向抵押人主張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