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標的物滅失後能否提起物權確認之訴,法律是如何規定的
一、訴訟標的物滅失案件的審判思路是怎麼樣的?
確立如下審判思路:首先應該及時釋明引導當事人選擇恰當的訴訟請求;其次要掌握此類案件證明責任分配的一般原則;再次要在特定案件中確立滅失標的物的價值認定方法與評估鑒定的限定;最後要正確把握標的物滅失案件中酌定損失方式的適用。
二、訴訟標的物滅失的范圍界定
訴訟標的物是當事人權利義務所指向的對象,本文所指的訴訟標的物僅限於通常意義上的財物,不包括行為等。在合同法中,標的物滅失指徹底毀壞不留殘值以及下落不明等情形,如合同法第一百四十二條表述為「標的物毀損、滅失」。本文所稱的標的物滅失,是為了研究和表達上的需要對某一類案件情形所作的統稱,不同於法律中常用的滅失,比其范圍要廣,是泛指同一類型的案件。既包括物理意義上的毀損、徹底毀壞不留殘值,也包括下落不明,還包括訴訟中查找不到的擬制滅失。根據標的物滅失的情形,以及與訴訟的關系,司法實踐中出現的涉及標的物滅失的案例,可以分成三種類型。
1.實際滅失。即在訴訟時,標的物確實已經毀損、毀滅或者下落不明(如遺失等)。此種情形比較常見,案例一即屬於此種類型,車輛經過多次交易,查找不到下落。
2.擬制滅失。即在訴訟中,一方否認持有標的物,或者認可持有但拒不提供標的物,導致人民法院在該案的審理中,無法查明標的物的確切下落。如案例三:原告孫某母親死亡後,原告應被告王某的要求,購買了金首飾3件(價值12092元),作為陪葬品交給王某。但王某沒有將其用於陪葬而是據為己有,原告要求返還。被告則辯稱放入死者衣服口袋一並火化了,不應該承擔返還責任。
3.金錢滅失。這是指在家事糾紛訴訟中,有證據能證明一方曾經持有一定數量的共有金錢,但在訴訟中,曾經持有的一方主張現在已經部分或全部使用完畢,而相對方又無證據證明該金錢現在仍然存在。如案例二。
三、及時釋明引導當事人選擇准確的訴訟請求
固定當事人的訴訟請求是法官審理案件的第一步,也是請求權基礎分析法的基礎,因此法官需要讓當事人明確和固定訴訟請求,才能開展後繼的審理工作。為了保障審判的針對性以及訴訟的經濟性,相關司法解釋明確法官可以對當事人的訴訟請求予以釋明,如最高人民法院《關於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定》35條的規定,以及《關於審理民間借貸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規定》24條的規定。在標的物滅失案件中,當事人可能會提出返還財產、分割財產、確認物權、賠償損失等不同的訴訟請求。由於滅失的類型不同,會導致訴訟請求與案件不匹配,請求的內容不具有可執行性或可裁判性。如果簡單機械地按照當事人的請求進行審理,就會增加訴累,也會影響裁判的可接受性和可執行性。因此,為了妥善解決紛爭,在審理此類案件時,應當根據不同的請求權基礎,以及不同的滅失類型,對當事人的訴訟請求進行評估分析。如果認為其訴訟請求不當,應及時向當事人作出釋明,引導當事人選擇恰當的訴訟請求。具體而言,可以按下列情形予以釋明:
1.實際滅失請求賠償。標的物確實已經毀損、毀滅或者下落不明的,當事人可以要求賠償損失。當事人要求返還的,因此時標的物已不可能重現,除可以返還替代物外,應當向其釋明變更訴訟請求為賠償損失。
2.擬制滅失避免訴累。持有標的物的一方否認持有標的物的,權利人可以要求返還財產(若不能返還則賠償損失),或者直接要求賠償損失。權利人僅要求返還財產的,在不能查找到具體標的物的情況下,為減少訴累,應向權利人釋明增加若不能返還則賠償損失的請求,人民法院在審理時應一並查明標的物的價值;當事人堅持不增加的,可以只判決返還,但應向當事人釋明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民事訴訟法的解釋》(以下簡稱民事訴訟法司法解釋)第494條的規定。因為根據該條的規定,在不能執行原物的情況下,可能要再次引發訴訟來確定賠償損失的金額。
3.實際滅失不確權及其例外。對於標的物確實已經毀損、毀滅或者下落不明的,一般不宜提起物權確認之訴,應當予以釋明,引導其主張賠償損失。因為標的物存在,物權就存在;標的物一旦毀損滅失,則特定物之上的物權也不復存在,這時物權已經消滅。原物權已經不存在,行使物權請求權的基礎已經喪失,就不能再行使物權請求權了,只能另行提起侵權之訴。此時即使曾經的物權人請求確認物權,亦不應簡單支持其請求,而應當予以釋明,引導其主張賠償損失。但是,有原則就有例外,當實際滅失的標的物在當事人之間產生爭議,對滅失之前的所有權歸屬進行確認,對當事人雙方存在確認利益且具有現實的爭訴價值時,允許對過去的物權進行確權是恰當的。[1]因此,當事人對確實已經毀損、毀滅或者下落不明的標的物存在物權爭議,若物權爭議的當事人僅存在物權爭議,不負有賠償或補償責任,且只有確定物權人,才能進一步向負有賠償或補償責任的責任人主張權利時,物權爭議者可以提起物權確認之訴。權利人請求確認物權成立的,應支持其訴訟請求。
4.抵押物實際滅失的釋明。抵押權人對已經實際滅失的抵押物要求行使優先受償權的,此時應該根據我國物權法第一百七十四條的規定,向當事人釋明,抵押權人可以就該抵押物的保險金、賠償金或者補償金優先受償。當抵押物實際滅失後不存在或無法獲得保險金或侵權賠償時,若抵押物的滅失系因抵押人過錯所致,應向抵押權人釋明變更訴訟請求為以抵押物價值為限承擔賠償責任,或者要求另行提供抵押物。
四、准確分配對標的物進行確定的證明責任
在涉及標的物滅失的案件中,標的物的確定直接影響審判的進程,無論是返還還是賠償的訴訟請求,都必須建立在標的物確定的基礎上。在當事人的訴訟請求明確後,第二步要對標的物進行確定,只有證明標的物現時仍然存在,才能判決返還財產;或者通過證明標的物的原先存在狀態,才能進而確定該標的物的價值,才能確定判決賠償的具體金額。因此,標的物的確定對於案件的審理進程至關重要。
綜合上面所說的,訴訟標的物被滅失那麼就會涉及到賠償的事宜,對於此案件,執法人員在審理的時候就會根據案件的實際情況來進行處理,在審判的思路上就會結合案件的整個的過程來確定責任,最後決定該由誰來進行賠償這個損失。
② 急!!!跪求!!!!物上請求權與人身請求權有什麼區別
1.由於物權請求權和侵權請求權的目的和功能不同,所以兩者對物權保護的側重點也不同。物權請求權的方式主要是確認物權請求權、返還原物請求權、排除妨礙請求權和消除危險請求權,它們的行使都是以財產還完整無缺的存在為基礎的,目的在於排除財產權受侵害的事實或者可能,恢復或者保障物權的圓滿狀態。而在物權保護中,行使侵權請求權主要就是要求加害人恢復物的原狀或賠償損害,它的目的是為了填補物權人無法通過行使物權請求權恢復的損失,而以實物或貨幣的方式恢復被損害物的價值狀態。例如,甲偷了乙的自行車,價值l00元,一連幾天乙只能坐公交車上班,如果乙行使物上請求權,那麼只能要求甲返還自行車,但是如果同時行使侵權請求權,還可以要求甲賠償乙坐公交車的費用。而如果自行車已經被乙損壞,但有修好的可能,甲可以要求乙替他修好然後再返還給他;如果甲不想要這輛損壞的自行車了,就可以直接請求乙賠償一定的金錢給他。這就是《物權法》第36條和第37條所說的恢復原狀和賠償損失請求權。
2.物權請求權與侵權請求權要求相對人承擔責任的條件不同。首先,上一個問題中已經提到,行使物權請求權並不需要證明對方的過錯。可侵權請求權就大不相同了,除了少數法律特別規定的無過錯責任之外,一般侵權行為的受害人要行使損害賠償請求權就必須舉證證明加害人有過錯。像上面手錶的例子,如果手錶不是被故意或不小心摔壞的,而是拾得人想把手錶送到派出所,在去的路上被小偷偷走,那麼再讓他賠償表的損失就太冤枉了。其次,從危害後果上來看,在物權的保護中,行使侵權請求權的前提是要求侵害人造成了受害人財產的損失,沒有損失就沒有賠償。但是物權人行使物權請求權不以造成財產損失為前提。比如在侵害行為還未發生,但是確實有發生的可能性時,財產權人可以要求消除危險,但此時顯然還不能請求損害賠償,因為沒有損害存在。再比如甲拾到乙丟失的手錶後,把它放到抽屜里,手錶沒有任何損壞;則乙發現後只需向甲請求手錶的「原璧歸趙」即可,而不能請求損害賠償
③ 確認物權請求權民事起訴狀範文
起訴狀專業性強,來建議咨詢自律師後,委託律師代書。
起訴狀應包括以下內容:
(1)當事人的基本情況,公民應當寫明姓名、性別、年齡、民族、工作單位及職務、住址和聯系方式,法人寫明法人全稱、住所地、法人代表人姓名職務、委託代理人姓名、單位職務、地址,律師則寫明所在律師事務所即可;
(2)有具體明確的訴訟請求;
(3)有起訴所依據的事實與理由;
(4)證據和證據來源;
(5)當事人簽名蓋章和簽署的日期。
④ 如何確認不動產物權的歸屬
物權的確認,是指當事人在物權歸屬發生爭議或者權利狀態不明時,請求有權機關確認物權歸屬、明確權利狀態。在民事審判中,經常會遇到需要確認物權的案件,例如,在「一房兩賣」情況下確認該房屋所有權究竟歸誰;在買賣合同中確定所有權是否已轉移給買受人;以及在復雜的抵押合同中分辯抵押物的所有人究竟為誰,誰的權利優先等等。物權,這個民事審判中最基本的問題,源於其自身不同於其他權利的特性,對於市場經濟的發展以及法治社會的確立具有至關重要的意義。對於物權歸屬的判斷,直接關繫到一個法律關系的終結和另一個法律關系的更新,關繫到權利的優先,也關繫到民事判決的傾向。雖然《合同法》的頒布為中國物權法的出台奠定了一定的基礎,但是,由於我國立法對於物權規定的有限,物權理論混亂不一,司法實踐中處理物權歸屬問題仍然具有很大的困難。在加快物權立法步伐、物權法行將出台的今天,筆者試從民事審判實踐出發,結合案例對如何確認不動產物權歸屬談一談自己的看法,與大家商榷。 首先我們來看看三個典型的案例: 案例一:甲與乙簽訂合同,將甲的一處房產賣給乙,合同簽訂後,乙按照約定將購房款15萬元如數交給甲,但由於一些原因,雙方一直未到房產機關辦理更名手續。一年後,房價上漲,甲覺得自己原來的房子賣賠了,於是,想將15萬元購房款退還給乙,解除合同;乙不同意,甲認為房屋所有人即房證上房主的名是我,那我就具有所有權,因此,起訴到法院,要求解除合同。 對這起案例,法院的判決是,原被告雙方繼續履行原合同,由甲辦理更名手續,將房屋過戶給乙。 案例二:這是一個典型的「一房兩賣」情況。甲乙雙方簽訂合同,甲將房屋賣給乙,乙付款給甲,但未辦理更名手續。後丙又出更高的價格欲購買該房屋,甲看丙的房價給的高,遂又與丙簽訂了賣房合同,將房屋又賣給了丙,同時辦理了更名手續,乙得知後,訴至法院,要求解除甲、丙之間的合同,確認該房屋屬於自己所有。 對這起案例:法院的判決是,丙對該房具有所有權,甲應返還乙的購房款,並賠償乙在合同中受到的損失。 案例三:甲乙簽訂合同,甲將房屋賣給乙,乙將全部房款付給了甲,但由於種種原因,房屋未能過戶。一個月後,甲瞞著乙將房屋抵押給銀行向銀行貸款,並在房產部門辦理了抵押登記。後由於甲無力償還銀行貸款,銀行訴至法院要求對抵押的房屋優先受償,用拍賣價款還貸,乙作為第三人提出異議,認為自己有合同依據,銀行不能行使優先受償權。 對這起案例:法院認為,雖然抵押在後,買賣在前,但銀行的抵押權先於乙在合同中的權利,因而,銀行對該房屋享有優先受償權。 上述三個案例,是在房產糾紛中常常發生的典型問題,人民法院在審理這類案件時,只要遵循物權確認的規則,就會輕而易舉的解決這些難題,同樣,理解了物權確認的規則,也就不難理解法院為何會做出上述判決了。筆者認為,在民事審判中應依據下列規則確認不動產物權的歸屬: 一、確認不動產所有權的最直接辦法是依據登記記載。 過去,一提到登記,我們會認為登記的主要功能是行政管理功能,實際上,登記制度的真正功能在於進行物權公示,也就是說,通過登記將不動產物權的設立、轉移、變更的情況向公眾予以公開,使公眾了解某項不動產上所形成的物權狀態。登記制度對於市場經濟秩序的建立和維護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它的作用在於,確定物權的歸屬,解決物權的沖突和保護交易安全。具體來講,就是通過登記能確定某項不動產物權歸誰所有,登記記載的權利人實際上就是對物權的歸屬主體在法律上的認定。換言之,凡是登記所記載的權利人就是法律所承認的享有權利的人。即使登記發生錯誤,在登記沒有更改以前,也只能推定登記記載的人為真正的權利人。一旦實行了登記就是對物權進行了最有效的界定。掌握了這一規則,就不難解決「一房兩賣」及「一房多賣」的問題了。在這些情況下,首先要依據登記記載來確認不動產的所有權人。即登記的是誰誰就是房屋的所有人。在上述第二個案例中,雖然乙與甲簽訂了房屋買賣合同,但未辦理更名,所有權也就未發生轉移。丙作為善意第三人因登記更名而取得所有權,是房屋的所有權人,乙僅享有因合同而產生的債權,只能要求賣方承擔合同的違約責任。 二、區分登記的效力與合同的效力,不能機械地理解登記在所有權轉移過程中的效力。 實踐中,很多人常常混淆了合同的效力與登記的效力的區別。甚至有人認為,合同,就是確定不動產物權的依據,合法有效的合同,明確地表明了不動產的所有人到底是誰,說白了,就是看合同確定所有人。比如,甲與乙簽訂合同將房屋賣給了乙,並未更名,按照這樣的理論,房屋的物權所有人應當為乙,實際上,這種觀點是不正確的,辦理所有權過戶登記手續是發生所有權轉移的要件,而非合同生效的要件,不能因未辦理登記而否定合同的效力,同樣,合同的生效不必然發生所有權轉移的效力。對於不動產物權,登記記載是最直接確定物權所有人的方法,而非雙方之間合法生效的合同,合同,僅是債權的依據,而非物權。以合同確定物權的觀點必須要轉變。 這時,肯定有人要問,既然登記記載的權利人是不動產物權所有人,那麼,在上述第一個案例中,法院為什麼要判決賣方繼續履行合同,辦理更名呢?直接認定房屋所有權並未轉移,解除合同,賣方退還房款承擔違約責任不就行了嗎?這涉及到區分登記的效力與合同的效力問題。根據《合同法》第44條規定,「依法成立的合同,自成立時生效。法律、行政法規規定應當辦理批准、登記等手續生效的,依照其規定」。合同法對登記的效力並沒有做出規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一)》第9條規定:「依照合同法第44條第2款的規定,法律行政法規規定合同應當辦理批准手續,或者辦理批准、登記手續才生效,在一審法庭辯論終結前當事人仍未辦理批准、登記手續的,人民法院應當認定該合同未生效;法律行政法規規定合同應當辦理登記手續,但未規定登記後生效的,當事人未辦理登記手續不影響合同的效力,合同標的物所有權及其他物權不能轉移。」這一觀點改變了我國司法實踐中一貫的做法,即將登記的效力與合同的效力混同的觀點,而將二者區分開來,具有重要的實踐意義。登記是針對民事權利的變動而設定的,是一種物權公示的方法,在登記之前,當事人就不動產的轉移已經達成了合意,合同關系已經成立並生效。這時如果當事人任何一方違反了合同約定,那麼,就要承擔違約責任。如果將登記與交易的效力混為一談,那麼,因各種原因未登記的交易均為無效,則不利於保護合同當事人的權益。在案例一中,賣方因價格上漲而反悔,以未登記為由要求收回房屋,如果機械地理解登記的生效效力的話,則無法保護善意買方的權益。而且,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釋也有規定:「財產所有權合法轉移後,一方翻悔的,不予支持。財產所有權尚未按協議轉移,一方翻悔並無正當理由的,協議又能夠履行的,應當繼續履行。」在案例一中,買賣雙方的房屋買賣合同沒有辦理過戶登記手續,因此不發生所有權的轉移,但買方享有登記請求權,賣方拒絕協助辦理產權過戶,已構成違約,法院支持買方的主張,判決雙方的買賣合同繼續履行是正確的。 三、在同一不動產上存在多項權利時,應按照下列規則區分各項權利的先後。 如果同一不動產之上存在著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內容相互矛盾的物權時,首先,所有權人的權利要優先於抵押權人;所有權、抵押權作為物權優先於因合同而取得的其他債權。其次,登記的權利應優先於未登記的權利。均登記的,應當以登記的時間先後來確定應當確認和保護哪一項物權,登記在先的權利優先實現。另外,根據擔保法的規定,在不動產上設立抵押權,必須登記,否則不發生效力。比如,在同一房產上先後設有幾項抵押權,有登記的也有未登記的,登記的抵押權優先於未登記的受償。(這種情況下實際上不存在優先於否的問題,因為未經登記的抵押權未生效。)在登記的抵押權中,在前的抵押權要優先於在後的抵押權受償。在上述第三個案例中,銀行的抵押權優先受償的原因也在於此,銀行的抵押權已經登記,具備生效和對抗的效力,買方雖然有生效合同在手,但合同僅能成為其主張債權的依據,即使債權發生在前,也不能對抗登記了的抵押權,所以法院判決銀行就該房產拍賣、變賣後的價款享有優先受償權是正確的。 以上是筆者從事民事審判工作以來對不動產物權歸屬問題的一些淺顯的看法。物權法博大精深,絕非短期研究或隻字片語就能了解和說明的,因而,文章中錯漏之處在所難免,還望大家批評指正。
⑤ 物權請求權主要包括哪些
1、返還原物請求權。
當物權歸屬不明或是否存在發生爭議時,當事人向法院提起訴訟或者專門國家機關提出請求,即為物權確認請求權。
2、排除妨害請求權。
當所有人的財產被他人非法佔有時,財產所有人或合法佔有人,可以依照法律的規定請求不法站有人返還原物,或者請求法院責令不法佔有人返還原物。
3、消除危險請求權。
當他人的行為非法妨礙物權人行使物權時,物權人可以請求妨害人排除妨害,也可請求法院責令妨害人排除妨害。
4、恢復原狀請求權。
當物權的標的物因他人的侵權行為而損壞時,如果能夠修復,物權人可以請求侵權行為人加以修理以恢復物之原狀。
5、損害賠償請求權
當他人侵害物權的行為造成物權人之經濟損失時,物權人可以請求侵害人賠償損失,也可以請求法院責令侵害人賠償損失。
(5)物權確認請求權擴展閱讀:
物權請求權與債權請求權都為請求權,有一些類似的屬性,但絕不能將物權請求權等同於債權請求權。兩者的主要區別有:
1、發生的基礎與根據不同。物權請求權以物權為基礎,以物權的支配力受到妨害或有妨害之虞為發生根據;而債權本身就是請求權,該請求權以合同之債及其他法定之債的存在為基礎和根據。
2、保護對象不同。物權請求權制度的保護對象只是「物權」一種,債權請求權的保護對象包括「物權」、「人格權」、『知識產權「及其他其有「排他性」效力的民事權利。
3、對過錯要求不同。一般來說,適用債權請求權要考慮過錯,而物權請求權原則上不考慮相對人是否有過錯。
因此,在其物權受到侵害或妨害的情況下,若行使物權請求權,物權人只須證明相對人已實施了侵害或妨害其物權的行為便可以要求相對人排除妨害、返還原物、恢復原狀,而無須證明相對人是否有過錯。
4、對損害要求不同。債權請求權以實際損害的發生為前提,而物權請求權的發生則無須考慮是否造成實際損害。
5、訴訟時效的適用方面不同。物權請求權權利人請求排除妨害或者消除危險,不適用訴訟時效(消滅時效);而債權請求權則適用訴訟時效。 由於以上這些原因,同時規定物權請求權和債權請求權,能夠更有效地保護物權。
⑥ 物權法規定的物上請求權
你問的是一個法律概念 建議好好看看 你就知道是什麼回事了
物上請求權的定義
物上請求權是指當物權的圓滿狀態受到妨害或有可能發生妨害時,物權人為了使其物權恢復到圓滿狀態,請求妨害人為一定行為或不為一定行為的權利。物上請求權的概念和制度最早確立於1900年的《德國民法典》,該法典專門規定了「基於所有權的請求權」,並具體規定了請求權實現的種類,其中包括第862條和1004條的排除妨害或停止侵害請求權;第985條和1861條的返還財產請求權;第989條的財產損害請求權。此後,物上請求權制度相繼在大陸法系的瑞士、韓國以及我國台灣等地確立。盡管我國民法目前還沒有明確規定這一制度,但《民法通則》第134條規定的停止侵害、排除妨礙、消除危險、返還財產、恢復原狀、賠償損失等幾種承擔民事責任的方式與《德國民法典》中規定的物上請求權的種類極近相似。因此可以說我國民法從傳統理論上仍然認知了它的存在,並且隨著我國《物權法》的制定,對於物權的民法保護機制之一的物上請求權問題也必然提到日程上來。物上請求權也被稱為物權請求權,或物權保全請求權、物上關系請求權,但無論何種稱呼,都不會離開物,因此,「物上請求權是以物權的存在為前提的」,是當物權人在其支配權的行使受到阻礙時行使的權利。有的學者認為,物上請求權除了《民法通則》第134條規定的種類外,還包括確認物權(所有權)。然而,對於物權的確認是在物權的歸屬還處於待定狀態,即此時的物權人是不確定的,而從物上請求權的概念來看,物上請求權的主體必須是物權人,因此,筆者以為確認物權不是物上請求權的種類。
《物權法》,物上請求權制度作為物權保護的重要方式,是物權法的重要組成部分。本文擬對物上請求權制度進行研究和分析,並提出對我國物權法中物上請求權制度的看法。
[編輯本段]物上請求權的性質與種類
物上請求權,也稱物權的請求權,是指當物權的圓滿狀態受到妨害或有被妨害之虞時,物權人為了排除或預防妨害,請求對方為一定行為或不為一定行為的權利。物上請求權的目的為排除妨害,根據不同的妨害形態可分為以下幾種,
(1)當他人沒有許可權而佔有物權的所有物妨害物權時,發生物權的返還請求權;
(2)以此外的方法妨害物權的,發生妨害除去請求權;
(3)妨害有發生之虞的,發生物權的妨害預防請求權。
我國民法沒有物權概念,也沒有物上請求權概念。但是,有關於物上請求權的若干規定。在我國民法之上,強調了物上請求權的民事責任性質,即我國《民法通則》將物上請求權作為民事責任的形式之一同其他責任形式集中作了規定。與此同時,《民法通則》第106條規定:公民、法人違反合同或者不履行其他義務的,應當承擔民事責任。而第六章明確規定了:「違反合同的民事責任」和「侵權的民事責任」。則物上請求權作為民事責任而發生的行為屬於公民、法人不履行其他義務的行為。具體而言,停止侵害、排除妨礙、消除危險和返還財產即是以物上請求權為內容的民事責任形式。相應的,我國民法上的物上請求權為停止侵害請求權、排除妨礙請求權、消除危險請求權和返還財產請求權。
對物上請求權性質,有以下幾種觀點:
1、債權說,認為物權的請求權是對特定人行使的獨立的權利,屬債權性質的權利。
2、物權說,認為物上請求權是物權的作用,而非獨立的權利,其依存於物權而存在、消滅。
3、准債權說,認為其為類似於債權的一種獨立的請求權,但從屬於基礎物權並與之共命運。
但這三種觀點都有存在片面性。因為一方面物上請求權是請求權,區別於物權;同時,物上請求權又是物權的作用,又區別於債權請求權。請求權,是指要求他人的行為(作為或不作為)的權利。請求權中,有債權的請求權和物權的請求權,還有親屬權的請求權。物上請求權,是請求權,即以要求他人為一定的行為為內容。因此,在物上請求權的實現的問題上,適用關於債的履行或給付的規定,如給付不能、給付遲延等。當物上請求權構成給付不能時,則發生請求權的轉化問題。即根據佔有人的過錯情況分別轉化為不當得利返還請求權或損害賠償請求權。在這一點上,物上請求權與物權相區別。物上請求權為請求權,為要求他人為一定行為的權利,但不能直接對客體進行直接支配,與此形成鮮明對比的是,物權是支配權,就權利的客體進行直接支配的權利。因此,物上請求權區別於物權,也獨立於物權。另一方面,物上請求權又是物權的作用或權能。
物上請求權,基於物權而生,與物權共命運,即隨著物權的發生、移轉、消滅而進行相應變動。物上請求權,是物權的權能,是物權受到侵害或可能被侵害時進行自我保護的一種手段。也就是說,物上請求權是物權的作用。因此,物上請求權與債權的請求權不一樣,不適用於消滅時效制度。因為債權具有積極性,即權利須主動的請求對方給付,以實現其利益,而物權恰恰相反,物權具有消極性,即物權的享有不須積極的請求對方為給付行為,僅在其圓滿狀態受到破壞時才發動其請求權,以除去妨害等。消滅時效制度適用於債權,即債權的請求權的給付,對債權人積極行使權利無疑有很大督促作用。而保護物權完整的物上請求權顯然不應劃到消滅時效的適用范圍之下,否則無疑會激起侵害物權的投機激情。
[編輯本段]基於所有權的物上請求權
(一) 所有物返還請求權
所有物返還請求權,是所有人對於無權佔有或侵奪其所有物者,請求返還其所有物的權利。其構成要件只有一個,即相對人無權佔有其物。所謂無權佔有,是指沒有正當權源而佔有他人的物。其發生原因如何、其期間長短、佔有人善意或惡意、有無過失在所不問。若佔有人有正當權源,如有地上權或質權或債權等時,該物的佔有人得進行抗辯,而繼續其佔有。當某物上的所有權為共有時,若共有人中的一人逾越其應有部分行使權利,因認為其無權佔有他人的部分,阻礙了其他共有人行使權利,因此,應允許其他共有人得以行使物上請求權,請求返還佔有或除去妨害。
物上請求權主體須為所有物的所有人,包括單獨的所有人或共同所有人。請求權相對人為現在的無權佔有人。所謂現在的無權佔有人,即現在仍事實上管領其物但無正當權源的人。相對人應不僅僅限於直接佔有人,間接佔有人也可以成為相對人。因為所有物返還請求權以物的交付為目的,但物的交付並不以現實的交付為限,還有觀念交付與簡易交付。故對於間接佔有人,物上請求權人也可行使返還請求權。
返還請求權的內容除原物的返還外,還涉及原物不能返還時的損害賠償問題以及費用能否求償的問題,對這些問題的處理依佔有人的主觀心理狀態而有所不同。
1、 所有物的毀損或滅失
善意佔有人對所有物沒有惡意,即他們已經盡到了善良管理人應盡的義務,對所有物的毀損或滅失沒有過錯,故不負賠償責任;如果提起侵權行為請求權的權利人能夠證明,所有物的毀損或滅失是由可以歸責於善意佔有人的原因造成的,則善意佔有人也應當負賠償責任以填補權利人無辜所受之損害。對於惡意佔有人,因其對所有物本來就具有惡意,故不可能證明自己已經盡到了善意管理人的義務,因此必須對所有物的毀損或滅失負賠償責任。但是,權利人只要證明自己對所有物享有物權就可以提起返還請求權,而相對人則須證明自己是否為善意,若相對人不能證明自己為善意佔有時,即被推定為惡意佔有,就要對所有物的毀損或滅失負賠償責任;而依侵權行為對惡意佔有人提起損害賠償請求權時,權利人則必須證明惡意佔有人對所有物的毀損或滅失有過錯,這就加重了權利人的舉證責任,對權利人不利。不過,這一點可以通過不當得利返還請求權加以彌補。不當得利制度對惡意受益人附加了返還不當得利的「加重」返還責任,返還的范圍包括受領時所取得利益、受領利益的利益以及受益人的損害賠償。
2、 關於費用的求償
善意佔有人支出的必要費用(指在出現危害物的存在的特別情形時為保持物的存在而付出的費用),應依何種依據請求返還,在我國現行法上並無明確規定。善意佔有人是誤將他人事務認為自己事務而為管理,對此能否成立無因管理,在理論上尚有分歧。筆者認為,為平衡當事人雙方的利益,不妨承認善意佔有人不違背權利人的意思、並且管理結果有利於權利人而實施的管理行為構成無因管理。學說上亦有「客觀標准說」,即:管理人管理的事務是否系他人的事務,應以客觀上是否屬於他人為標准來判斷,只要客觀上可以辨認屬於他人的事務,均可成立無因管理,故管理人誤將他人的事務作為自己的事務管理的,可以成立無因管理。在某些場合,善意佔有人所支出的必要費用還可以依不當得利請求權要求返還。受益人取得的利益,既包括財產的積極增加,也包括財產的消極增加。所謂財產的消極增加,是指財產利益本應當減少而因為一定法律事實並未減少。財產利益本應減少而沒有減少,客觀上仍然可以歸結為利益的增加。因此,善意佔有人能夠證明權利人佔有所有物時,也要為保持物的存在而付出此項必要費用時,就可以請求權利人返還其所受之利益。善意佔有人還可以就增加物的價值而付出的有益費用,依不當得利請求返還。惡意佔有人支出的必要費用和有益費用,只有在能夠證明為權利人的利益而無因管理時,方可請求返還。
(二)所有權的排除妨害請求權
所有權的妨害排除請求權,是指所有人對其所有權的圓滿狀態被他人妨害時,得請求妨害人除去妨害的權利。無論妨害人是否有故意、過失的主觀過錯。妨害的形態有事實上的妨害和法律上的妨礙。但所有人有容忍義務的,妨害人可以此抗辯,不構成妨害。容忍義務包括基於法律規定的容忍義務,如相鄰關系;基於他物權發生的容忍義務。他物權是對所有權的一種限制,他物權人對所有物的使用收益,所有權人有容忍的義務;基於債權發生的容忍義務,如對承租人的使用有容忍的義務。容忍義務的舉證責任應由妨害人承擔。所有權妨害除去請求權的效力,是排除一定行為的妨害。其不同於損害賠償請求權,所有人不能請求回復原狀,而僅能除去妨害因素,因為妨害區別於損害,損害為妨害行為所產生的各種不利益,以故意與過失為要件,屬侵權行為損害賠償范疇。妨害為某一損害發生的源頭,是所有人請求排除的對象,非以故意或過失為要件。
(三) 所有權妨害防止請求權
所有權妨害防止請求權,是指所有權人對於有可能妨害其所有權的行使的妨害人得以請求防止妨害的權利。無論妨害人有無故意、過失,只要存在妨害所有權人行使完整所有權的可能性,所有權人就得以行使防止妨害請求權。所有權妨害防止請求權的內容是,被告(有妨害所有權人之虞的人)應以自己的費用為妨害預防或防止行為--或為積極行為,其應以給付為之,但被告拒絕履行的自然適用關於強制執行的規定。一般的原則是,妨害防止行為應以被告的費用負擔。總之,應就具體情形,對各方利益進行全面衡量,而尋求較為妥當的判斷是可靠的做法。
[編輯本段]其他物上請求權
除所有權以外的物權,即他物權,其受侵害時他物權人是否也有權提起象所有權人一樣的物上請求權?各國立法例各不相同。由於我國現行法律尚未確立他物權的概念,因此未有他物權的物上請求權制度的規定。但從物權法的完整體系考慮,此次制定物權法應當借鑒其他國家地區的立法例及學說進行探討。
(一) 擔保物權
首先,關於抵押權。抵押權為不移轉佔有而設定物上擔保。因此抵押權人不佔有抵押物,因此抵押權人不會發生基於抵押權而要求返還佔有的問題;即不存在物的返還請求權。那麼,抵押權是否存在妨害除去請求權和妨害防止請求權呢?有的學者認為,對於抵押權人的行為足以使抵押物的價值減少時,法律賦予抵押權人特殊的救濟途徑:
如當抵押權人的行為足以使抵押物價值減少的,抵押權人有權要求抵押權人停止其行為;當抵押物價值減少時,抵押權人有權要求抵押人恢復抵押物的價值,或者提供與減少的價值相當的擔保。因此認為沒有必要再規定抵押權的物上請求權。但是,關於抵押權保護的特殊規定,僅限於抵押物價值減少的情形。當抵押物被奪取、被他人非法佔有或有被妨害之虞時,難有保障。更何況抵押權也是物權的一種,也在某種程度上體現了對所有物的支配(對物的價值的支配)性質,當然也應有物上請求權存在的理由。因此,肯定抵押權上的物上請求權,也是抵押權的內在要求,這樣作無疑是妥當的。基於抵押權的物上請求權有如下幾種
1、 停止侵害請求權
即《擔保法》第51條規定的,因抵押人或第三人的行為足以使抵押物的價值減少時,抵押權人有權要求侵害人停止侵害行為,防止抵押物價值的減少。至於侵害行為是出於故意還是處於過失,是作為還是不作為,是已經造成抵押物價值的減少還是僅對抵押物的價值構成威脅,是對抵押物的全部侵害還是對抵押物一部分造成侵害,都不影響抵押權人行使侵害停止請求權。但如果是抵押人正當使用抵押物而使抵押物價值減少,抵押權人不得行使停止侵害請求權。因為抵押權設定後,抵押人對抵押物仍有佔有、使用、收益和處分的權利,抵押人正當使用抵押物並不構成對抵押權的侵害。
2、恢復原狀請求權、增加擔保請求權
即《擔保法》第51條規定的,當抵押物因抵押人的行為已經造成價值減少時,抵押權人有權要求抵押人恢復原狀或增加新的擔保。恢復原狀,主要是指通過修復等手段,繼續保持抵押物的價值,若無法恢復原狀或恢復原狀費用過高,在經濟上不合算,則抵押權人只能要求抵押人增加擔保,而不能請求恢復原狀。
其次,關於質押權。質權的成立與存續,以質權人佔有質物為必要。那麼質權人喪失佔有後,其質押權因此而喪失還是得基於質權請求返還?筆者認為,應該區別不同情形作出不同的判斷。如果質權人基於自己的意願將佔有的質物返還出質人,不問返還原因為何,質權便歸於消滅,不適用佔有改定或代為佔有的制度,也不享有再返還請求權。若質權人喪失對質物的佔有,並且是永久性的、不能回復的,如遺失、滅失,則質權人的質權因此而消滅,不再享有質押權。如果喪失佔有可以回復,則質權並不消滅,而是得基於質權而請求返還,無論對方是第三人還是出質人。此外,質權人當然也得提起妨害除去及妨害防止請求權。只有如此,才能使質權這種物權不僅僅是法條上的權利。
其次,關於留置權。留置權屬法定擔保物權,基於特定的法律關系而佔有標的物,以對物的佔有為其存續要件,也就是說,留置權人非基於留置權而有佔有的權利,而是基於佔有而成立留置權。一旦佔有喪失,留置權即隨之而消滅。這一點區別於質權的先有質權後有佔有。因此,留置權的佔有喪失時,留置權人不能基於本權請求返還留置物,也不得於佔有被侵奪而喪失時,提起佔有之訴。但是當留置權受妨害或有妨害之虞時,得基於本權主張物上請求權。
(二) 用益物權
地上權及地役權等用益物權,雖不是對物進行全面支配的權利,但也具有對物進行部分支配的性質,而且在其存續的時間和空間上。其支配性質也包括對物的所有人的對抗和排斥。因此,當其受侵害時,也同樣得提起返還之訴、妨害除去之訴及妨害防止之訴。我國現行法之上,沒有確立物權概念,同樣也沒有地上權和地役權概念。不過,法律對此種權利有相應的規定。我國《土地管理法(1988年修正)》第七條、第九條、第十條及第十一條,界定了國有土地使用權和集體土地使用權,並規定了登記制度(發生、變更要進行登記),是明顯的物權,在性質上與地上權相似。除地役權、地上權以外,我國現行法上的用益物權還有承包經營權,以客體為標准可分為土地承包經營權、其他自然資源經營權和企業經營權。
[編輯本段]物上請求權的訴訟時效
對於物上請求權是否適用訴訟時效的問題,各國都有規定,其中,德國規定:除已經登記的物的請求權不適用訴訟時效外,其餘請求權均適用訴訟時效;日本盡管在其民法典中沒有對物上請求權的訴訟時效問題作出明確規定,但在其審判實務中則強調物上請求權是物權的效力,不適用訴訟時效;而我國台灣則承認物上請求權應當適用訴訟時效,其民法典第125條規定:請求權因15年不行使而消滅,但法律所定期間較短者,依其規定。根據上述大陸法系代表國家的幾種規定,在我國國內也相應的存在三種觀點。第一種觀點,完全否定說。該學說以王利明教授為代表,其否認物上請求權適用訴訟時效的理由有二:其一,物上請求權與物權不可分離,與物權同命運,既然物權不適用訴訟時效,因此產生的請求權也當然不適用訴訟時效。其二,鑒於物上請求權通常是一種連續性的侵害行為,因此難以確定訴訟時效的起算點。第二種觀點,選擇肯定說。該學說以梁彗星教授為代表,其認為對於物上請求權的訴訟時效要有選擇的適用,即僅針對返還財產請求權、恢復原狀請求權適用,其餘則不適用。第三種觀點,選擇否定說。該學說以陳華彬博士為代表,認為已登記的不動產物權所產生的物上請求權不宜適用訴訟時效,其餘則適用,該學說應該是沿襲了德國民法理論⑨。
[編輯本段]物上請求權的案例
最初對物上請求權的訴訟時效問題引起爭論的案件是發生在90年代我國吉林省東豐縣工業局與劉學東排除妨礙的案件中,為了便於解讀,筆者將吉林省東豐縣工業局簡稱為甲、吉林省對外貿易公司簡稱為乙、劉學東簡稱為B:1982年4月甲與乙簽定了合建辦公樓協議,約定樓房建成後,甲住一樓,乙住二、三樓,樓上住戶可以通過一樓的樓梯、門廳上下班,樓房建成後,甲沒有直接使用而交給其下屬公司A使用,1992年乙將樓房的二、三層賣給B所有,B為了減少與A的糾紛而另行搭建外用樓梯,1998年,B將A起訴至法院要求繼續使用甲的一樓樓梯。案件經過初、中、高、最高審判機關的判決,最終判決支持了B的訴訟請求。對於最高法院為何支持B的訴訟請求,大多數學者認為,最高法院最終是從物上請求權不適用訴訟時效的觀點考慮的。筆者對此案判決結果的觀點並不太清楚,但即便是從訴訟時效期間的起算點來看,最高法院的判決也是正確的,因為B自1992年自行開辟他路,盡管B於1998年才起訴要求繼續使用樓梯,但此前B並不知道他的要求將受到A的拒絕,因此,訴訟時效不應當從1992年起算,當然B就沒有超過訴訟時效。
你的問題解決了嗎?
⑦ 物權請求權是否適用訴訟時效
物權請求權不適用訴訟時效制約,其理由如下:
《民法總則》第一百九十六條【不適用訴訟時效的請求權】下列請求權不適用訴訟時效的規定:
(一)請求停止侵害、排除妨礙、消除危險;
(二)不動產物權和登記的動產物權的權利人請求返還財產;
(三)請求支付撫養費、贍養費或者扶養費;
(四)依法不適用訴訟時效的其他請求權。
首先,物權請求權是物權人享有的在其物權受到不法侵害或有受到不法侵害之虞時得以請求公力予以救濟的權利,因此,物權請求權的發生是以物權存在並受到或即將受到侵害為前提,不是獨立於物權的,其命運應與物權相同,而物權本身就是無期限權利。
其次,物權是排他性財產權,有排他效力,該效力具體體現為物上請求權,即停止侵害、排除妨礙、消除危險、恢復原狀和返還原物五種請求權。若物權請求權適用訴訟時效,則使物權請求權與物權相分離,物權尤如空中樓閣,將被架空,有名無實,有違立法本旨。
最後,物權請求權不適用訴訟時效,並不會因之失范。訴訟時效與取得時效是民事時效制度中相互獨立、相互補充的兩種制度。物權請求權雖不適用訴訟時效制度,但仍要受到取得時效的制約,因此,不會出現縱容權利人怠於行使權利,助長權利濫用之弊,更不會出現權利失范現象。
(7)物權確認請求權擴展閱讀
我國現行的物權法規定了以下物權請求權:
物權確認請求權。物權法第33條「因物權的歸屬內容,發生爭議的,利害關系人可以請求確認權利。」
返還原物請求權。第34條「無權佔有不動產或者動產的,權利人可以請求返還原物。」
排除妨害請求權。
消除危險請求權。第3,4項請求權規定在物權法第35條。妨害物權,或者可能妨害物權的,權利人可以請求排除妨害,或者消除危險。
恢復原狀請求權。第36條「造成不動產或者動產毀損的,權利人可以請求修理、重作、更換或者恢復原狀。」
損害賠償請求權。第37條「侵害物權,造成權利人損害的,權利人可以請求損害賠償,也可以請求承擔其他民事責任。」
⑧ 確認土地使用權屬於物權請求權還是債權請求權
確認土地使用權,屬於物權請求權。
⑨ 物權法中有關物權請求權的發條有
第三十三條 【物權確認請求權】因物權的歸屬、內容發生爭議的,回利害關系人可答以請求確認權利。
第三十四條 【返還原物權請求權】無權佔有不動產或者動產的,權利人可以請求返還原物。
第三十五條 【排除妨害、清除危險請求權】妨害物權或者可能妨害物權的,權利人可以請求排除妨害或者消除危險。
第三十六條 【修理、重作、更換或者恢復原狀請求權】造成不動產或者動產毀損的,權利人可以請求修理、重作、更換或者恢復原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