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開發商未取得土地使用權和商品房預售許可證導致預售合同無效,要求開發商賠償。
可以起訴開發上要求解除合同,並承擔賠償責任,具體賠償金額應當以合同約定為宜。賠償兩倍房款並無法律依據。
② 未取得土地使用權建房時哪個部門的責任
未取得土地使用權建房,涉嫌未經批准佔地建房,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土地行政回主管部門進行處答理。
根據《土地管理法》第七十六條規定,未經批准或者採取欺騙手段騙取批准,非法佔用土地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門責令退還非法佔用的土地,對違反土地利用總體規劃擅自將農用地改為建設用地的,限期拆除在非法佔用的土地上新建的建築物和其他設施,恢復土地原狀,對符合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的,沒收在非法佔用的土地上新建的建築物和其他設施,可以並處罰款;對非法佔用土地單位的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法給予行政處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超過批準的數量佔用土地,多佔的土地以非法佔用土地論處。
③ 未取得土地使用權證,該不該交城鎮土地使用稅
根據財稅抄【2006】186號《關於房襲產稅城鎮土地使用稅有關政策的通知》第二條之規定「 以出讓或轉讓方式有償取得土地使用權的,應由受讓方從合同約定交付土地時間的次月起繳納城鎮土地使用稅;合同未約定交付土地時間的,由受讓方從合同簽訂的次月起繳納城鎮土地使用稅。」所以,即使你未取得土地使用權證,在出讓合同約定交付土地的次月起就必須申報土地使用稅。
④ 未取得土地使用權證支付的土地出讓金,我是這樣處理的,可以嗎
應該分期支付時:
借:預付賬款
貸:銀行存款
取得土地使用權:
借:無形資產--土地使用權
貸:預付賬款
銀行存款(可能有)
取得當月開始攤銷
⑤ 未取得土地使用權的違章開發建築怎麼處置其符合規劃設計,只是沒有取得土地使用權.
一個就是走合法化路徑:先進行處罰,然後補交土地出讓金,辦理有關權證。另一個就是先進行處罰,然後強行拆除。符合規劃是必須的,符合規劃你可以走第一條路,不符合規劃的,你只能走第二條路。
⑥ 未取得土地使用權的土地轉讓是否有效
未取得土地證,沒有土地使用權,轉讓和出讓無效。
根據《土地版管理法》第七十三條規權定,買賣或者以其他形式非法轉讓土地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門沒收違法所得;對違反土地利用總體規劃擅自將農用地改為建設用地的,限期拆除在非法轉讓的土地上新建的建築物和其他設施,恢復土地原狀,對符合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的,沒收在非法轉讓的土地上新建的建築物和其他設施;可以並處罰款;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法給予行政處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⑦ 京東手機版為什麼顯示未取得您的電話使用許可權,京東無法開啟.請前往應用許可權設置打開許可權
手機安裝之後,啟動的時候會提示使用手機許可權。不小心按了禁用。就會這個提示了。去手機設置,應用管理或者應用許可權那裡找到京東商城,允許使用電話。
⑧ 未取得土地證的房產是否繳納土地使用稅
根據《國家稅務局關於檢發<關於土地使用稅若干具體問題的解釋和暫行規定>的通知》(國稅地[1988]15號)第四條「關於納稅人的確定」中規定:
土地使用稅由擁有土地使用權的單位或個人繳納。 擁有土地使用權的納稅人不在土地所在地的,由代管人或實際使用人納稅; 土地使用權未確定或權屬糾紛未解決的,由實際使用人納稅; 土地使用權共有的,由共有各方分別納稅。
納稅人持有縣以上人民政府核發的土地使用證書的,按照證書確認的土地面積計算納稅; 尚未核發土地使用證書的,暫按由納稅人據實申報並經設區的市、縣(市)稅務部門審核確認的土地面積納稅。
(8)未取得您的電話使用權擴展閱讀:
土地使用稅徵收標准:
城鎮土地使用稅採用定額稅率,即採用有幅度的差別稅額,按大、中、小城市和縣城、建制鎮、工礦區分別規定每平方米土地使用稅年應納稅額。具體標准如下:
(一)大城市1.5元至30元;
(二)中等城市1.2元至24元;
(三)小城市0.9元至18元;
(四)縣城、建制鎮、工礦區0.6元至12元。
大、中、小城市以公安部門登記在冊的非農業正式戶口人數為依據,按照國務院頒布的《城市規劃條例》中規定的標准劃分。人口在50萬以上者為大城市;人口在20萬至50萬之間者為中等城市;人口在20萬以下者為小城市。
⑨ 未取得土地使用權的土地攤銷
至2007年9月份已經攤銷的價值,不用再做調整。
重新計算每年(月)應攤銷的金額:回
1、尚未攤銷的金額
=土地答原值-已攤銷金額+契稅+建議費
2、尚應攤銷的年(月)限=50年-已攤銷年限(或按月數計算)
3、以後每年(月)應攤銷的金額
=尚未攤銷的金額÷尚應攤銷的年(月)限
補充:
如果是從辦下土地證開始算起使用50年,那就應該如你所說,攤銷期再往後數50年。
⑩ 未取得土地使用權的土地攤銷
至2007年9月份已經來攤銷的自價值,不用再做調整。
重新計算每年(月)應攤銷的金額:
1、尚未攤銷的金額
=土地原值-已攤銷金額+契稅+建議費
2、尚應攤銷的年(月)限=50年-已攤銷年限(或按月數計算)
3、以後每年(月)應攤銷的金額
=尚未攤銷的金額÷尚應攤銷的年(月)限
補充:
如果是從辦下土地證開始算起使用50年,那就應該如你所說,攤銷期再往後數5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