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物權法第28條的理解與適用
《物權法》第二十八條理解和適用如下:
非依法律行為進行的物權變動,一般有如下幾種:
第一,因人民法院、仲裁委員會的法律文書或者人民政府的徵收決定等而發生的物權變動;
第二,因繼承或者受遺贈而取得物權;
第三,因合法建造、拆除房屋等事實行為設立和消滅物權。
而《物權法》第二十八條主要規定的是第一種情形,即基於公權力的行使而使物權發生變動的情形:
1、因國家司法裁判權的行使、仲裁裁決而導致物權的設立、變更、轉讓或者消滅。基於國家司法裁判權的行使、仲裁裁決而產生的生效法律文書,即人民法院的判決書、調解書以及仲裁委員會的裁決書、調解書等法律文書的生效時間,就是當事人的物權設立、變動的時間。
這里需要說明兩點:
第一,導致物權變動的人民法院判決或者仲裁委員會的裁決等法律文書,指直接為當事人創設或者變動物權的判決書、裁決書、調解書等。例如離婚訴訟中確定當事人一方享有某項不動產的判決、分割不動產的判決、使原所有人回復所有權的判決即屬於本條所規定的設權、確權判決等。
此類設權或者確權判決、裁決書、調解書本身,具有與登記、交付(移轉佔有)等公示方法相同的形成力。因而依據此類判決、裁決書、調解書而進行的物權變動,無需再進行一般的物權公示而直接發生效力。
例如甲乙二人向法院訴請離婚,家中電腦經判決為乙所有,那麼自法院判決生效時起,電腦的所有權歸乙,盡管此時電腦仍處於甲的佔有使用之中,未有交付(現實佔有的轉移)並不影響所有權的移轉。
第二,由於法院的判決書或者仲裁委員會的裁決等,所針對的只是具體當事人而非一般人,對當事人以外的第三人來說公示力和公信力較弱,因此根據本法第31條的規定,對於依照法院判決或者仲裁裁定而享有的物權,在處分時,如果法律規定需要辦理登記的,不經登記,不發生物權效力。
2、因國家行政管理權的行使而導致物權的設立、變更、轉讓或者消滅。因國家行政管理權的行使而導致物權變動的情況,主要指因人民政府的徵收決定等而產生的物權變動。
國家徵收,是國家取得財產的特殊方式,按照土地管理法的規定,國家徵收土地,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要進行公告,這已起到了公示作用,而且集體所有土地被徵收,即成為國家所有的自然資源,按照《物權法》第9條第2款的規定,依法屬於國家所有的自然資源,所有權可以不登記,因此人民政府的徵收決定生效之時即生物權變動的效力。
《物權法》第二十八條
因人民法院、仲裁委員會的法律文書或者人民政府的徵收決定等,導致物權設立、變更、轉讓或者消滅的,自法律文書或者人民政府的徵收決定等生效時發生效力。
以下為《物權法》第二十八條條文主旨:
本條是關於因人民法院、仲裁委員會的法律文書或者人民政府的徵收決定等而導致物權設立、變更、轉讓或者消滅的規定。
② 物權法第二百八十條是怎麼規定的
《中華人民共和國物權法》自2007年10月1日起施行。共有247條。
第二百四十七條本法自2007年10月1日起施行。
③ 關於物權法第28條的追溯效力問題
不可以適用物權法規定,按照2004年的規定決定。如果2004年有類似的法條規定,那麼自判決生效時發生物權變動效力,登記過戶只是產生對抗效力問題。
④ 關於《物權法》第一百八十二條,
不可以啊,第二款中的買受人也得是善意的。構成的條件必須滿足第一,買受人必須是善意,第二所付價款必須合理並與當時市場相吻合。希望對你有所幫助,o(∩_∩)o
⑤ 按照物權法第二十九條規定的內容 繼承法第八條等同廢法
新法優於舊法 後法優於前法
⑥ 關於第三人保證與第三人為債務設立擔保物權,擔保法第二十八條與物權法第一百七十六條的規定是否沖突
後法優於前法.
物權法生效在後應適用物權法的規定.
⑦ 繼承的沒有任何產權的房屋,能用物權法第二十八條得到遺產繼承嗎
離婚手續在2006年已辦妥,後母無權繼承你父親的不動產,你們繼承不動產也不需要得到後母的簽名。
法律依據如下:
《中華人民共和國繼承法》
第五條 繼承開始後,按照法定繼承辦理;有遺囑的,按照遺囑繼承或者遺贈辦理;有遺贈扶養協議的,按照協議辦理。
第十條 遺產按照下列順序繼承:
第一順序:配偶、子女、父母。
第二順序: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
繼承開始後,由第一順序繼承人繼承,第二順序繼承人不繼承。沒有第一順序繼承人繼承的,由第二順序繼承人繼承。
第十三條 同一順序繼承人繼承遺產的份額,一般應當均等。
對生活有特殊困難的缺乏勞動能力的繼承人,分配遺產時,應當予以照顧。
對被繼承人盡了主要扶養義務或者與被繼承人共同生活的繼承人,分配遺產時,可以多分。
有扶養能力和有扶養條件的繼承人,不盡扶養義務的,分配遺產時,應當不分或者少分。
繼承人協商同意的,也可以不均等。
【具體分析】1.繼承人沒有立遺囑,則按照法定繼承辦理;2.法定繼承的第一順序人為配偶、子女、父母。你的後母與父親於2006年離婚,從那時起不再具有法律上的夫妻關系。如今不再具有繼承權。若被繼承人的父母已經過世,則只有你和弟弟合法具有繼承權。3. 同一順序繼承人繼承遺產的份額,一般應當均等。繼承人協商同意的,也可以不均等。每人繼承7w也是合法的。
⑧ 如何理解《物權法》第28條
非依法律行為進行的物權變動,一般有如下幾種:第一,因人民法院、仲回裁委員會的法答律文書或者人民政府的徵收決定等而發生的物權變動;第二,因繼承或者受遺贈而取得物權;第三,因合法建造、拆除房屋等事實行為設立和消滅物權。
⑨ 擔保法第28條為什麼被廢止
《擔保法》第二十八條不是作廢,而是被修訂了,因為其原相關規定已被《物權法》補充、完善了新內容因而失效了,後法優於先法的原則。
《物權法》第176條規定:被擔保的債權既有物的擔保又有人的擔保的,債務人不履行到期債務或者發生當事人約定的實現擔保物權的情形,債權人應當按照約定實現債權;
沒有約定或者約定不明確,債務人自己提供物的擔保的,債權人應當先就該物的擔保實現債權;第三人提供物的擔保的,債權人可以就物的擔保實現債權,也可以要求保證人承擔保證責任。提供擔保的第三人承擔擔保責任後,有權向債務人追償。
(9)物權第28條擴展閱讀
最高法關於《中華人民共和國擔保法》若干問題的解釋
二、關於保證部分的解釋
第十三條保證合同中約定保證人代為履行非金錢債務的,如果保證人不能實際代為履行,對債權人因此造成的損失,保證人應當承擔賠償責任。
第十四條不具有完全代償能力的法人、其他組織或者自然人,以保證人身份訂立保證合同後,又以自己沒有代償能力要求免除保證責任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第十五條擔保法第七條規定的其他組織主要包括:
(一)依法登記領取營業執照的獨資企業、合夥企業;
(二)依法登記領取營業執照的聯營企業;
(三)依法登記領取營業執照的中外合作經營企業;
(四)經民政部門核准登記的社會團體;
(五)經核准登記領取營業執照的鄉鎮、街道、村辦企業。
第十六條從事經營活動的事業單位、社會團體為保證人的,如無其他導致保證合同無效的情況,其所簽定的保證合同應當認定為有效。
第十七條企業法人的分支機構未經法人書面授權提供保證的,保證合同無效。因此給債權人造成損失的,應當根據擔保法第五條第二款的規定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