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如何申請軟體著作權
1、軟體著作權的申請條件。在一個軟體的開發完成之後,就會產生軟體著作權,內這是一個根據軟體的開發自容動生成的一個權利,有著明確的屬於權,登不登記不是最主要的。開發完軟體之後需要向版權中心提出軟體著作權的申請,版權中心在審核無誤後會頒發一個軟體著作權的版權證書,有了這個證書,就能證明你是這個軟體的開發者,其他人無權不得侵犯。
2、軟體著作權申請登記所需要的材料:
(1)去到機關填寫登記表;
(2)帶上能夠證明版權的材料,軟體版權的證明材料除了實物的材料外,還需要電子版的文檔。
(3)證明文件。整理有效的證明文件。
B. 什麼是軟體著作權
依《計算機軟體保護條例》第8條的規定,軟體著作權的內容包括以下幾種:(1)軟體著作權人身權。
主要有:發表權,即決定軟體是否公之於眾的權利;署名權,即表明開發者身份,在軟體上署名的權利;修改權,即對軟體進行增補、刪節,或者改變指令、語句順序的權利。
(2)軟體著作財產權。
主要包括以下三種:第一,專有使用權。
具體包括:復制權,即將軟體製作一份或者多份的權利;發行權,即以出售或者贈方式向公眾提供軟體的原件或者復制的權利;出租權,即有償許可他人臨時使用軟體的權利(但是軟體不是出租的主要標的的除外);信息網路傳播權,即以有線或者無線方式向公眾提供軟體,使公眾可以在其個人選定的時間和地點獲得軟體的權利;翻譯權,即將原軟體從一種自然語言文字轉換成另一種自然語言文字的權利;應當由軟體著作權人享有的其他權利。
第二,許可使用權,即軟體著作權人享有的許可他人行使其軟體著作權並獲得報酬的權利。
許可他人行使軟體著作權的,應當訂立許可使用合同;許可使用合同中軟體著作權人未明確許可的權利,被許可人不得行使。
使用許可分為專有許可或非專有許可。
許可他人專有行使軟體著作權的,當事人應當訂立書面合同;沒有訂立書面合同或者合同中未明確約定為專有許可的,被許可行使的權利應當視為非專有權利。
第三,轉讓權,即軟體著作權人享有的全部或者部分轉讓其軟體著作權並獲得報酬的權利。
轉讓軟體著作權的,當事人應當訂立書面合同。
C. 軟體著作權保護的范圍有哪些
軟體著作權保護的范圍有哪些呢?
一、軟體著作權保護對象
計算機軟體,無論是系統軟體還是應用軟體均受法規保護。一項軟體包括計算機程序及其相關文檔。計算機程序指代碼化指令序列,或者可被自動轉換成代碼化指令序列的符號化指令序列或者符號化語句序列。無論是程序的目標代碼還是源代碼均受法規保護。計算機文檔則是指用自然語言或者形式化語言所編寫的文字資料和圖表,用來描述程序的內容、組成、設計、功能規格、開發情況、測試結果及使用方法,如程序設計說明書、流程圖、用戶手冊等 。軟體受保護的必要條件是:必須由開發者獨立開發,並已固定在某種有形物體(如磁帶、膠片等)上。著作權法規所保護的是作品中構思的表現,至於作品中的構思本身則不是該法規的保護對象,對軟體的著作權保護不能擴大到開發軟體所用的思想、概念、發現、原理、演算法、處理過程和運行方法。
軟體著作權保護的范圍有哪些
二、軟體著作權保護范圍
1、計算機程序:是指為了得到某種結果而可以以計算機等具有信息處理能力的裝置執行的代碼化指令序列,或者可以被自動轉換成代碼化指令序列的符號化指令序列或者符號化語句序列。同一計算機程序的源程序和目標程序為同一作品。
2、文檔:是用來描述程序的內容、組成、設計、功能規定、開發情況、測試結果及使用方法的文字資料和圖表。如程序設計說明書、流程圖、用戶手冊等。
3、計算機軟體:對軟體享有著作權的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組織。
4、計算機軟體著作權的保護不延及開發軟體所用的思想、處理過程、操作方法或者數學概念等。
三、軟體著作權保護方式
為促進我國軟體產業發展,增強我國信息產業的創新能力和競爭能力,國家著作權行政管理部門鼓勵軟體登記,並對登記的軟體予以重點保護。計算機軟體著作權登記證書是軟體著作權有效或登記申請文件所述事實的初步證明。
我國借鑒國際先進管理經驗,實行計算機軟體著作權登記制度。
1.軟體著作權登記申請人通過登記,通過登記機構的定期公告,可以向社會宣傳自己的產品。
2.在發生軟體著作權爭議時,軟體著作權登記證書是主張軟體權利的有力武器,同時是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請求司法保護的前提。
3.在進行軟體版權貿易時,軟體著作權登記證書作為權利證明,有利於交易的順利完成。同時,國家權威部門的認證將使您的軟體作品價值倍增。
4.合法的在我國境內經營或者銷售該軟體產品,並可以出版發行。
5.申請人可享受產業政策所規定的有關鼓勵政策。
D. 軟體著作權的內容有哪些
1、為高企申報、雙軟認證、游戲上線提供條件。根據《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外高新技術企業認定條件和辦法》規定, 高企申報條件中的必要條件之一就是6件以上企業軟體著作權。同時,雙軟認證的軟體認定產品要求也必須計算機軟體著作權登記,企業申報高企及雙軟認定後,可享受國家稅收減免、政策資金扶持等各類優惠政策!2、明確作品歸屬,在軟體版權受到侵權時,司法機關可不必經過審查,直接將計算機軟體登記證書作為權屬證據使用;此外也是國家著作權管理機關懲處侵犯軟體著作權行為的執法依據。3、提升企業品牌價值。增加企業無形資產,可用於增資、融資、抵押、技術入股等。法律依據:《關於以高新技術成果出資入股若干問題的規定》第三條以高新技術成果出資入股,作價總金額可以超過公司注冊資本的百分之二十,但不得超過百分之三十五。
E. 軟體版權和著作權
軟體版權:
軟體版權屬於知識產權的著作權范疇,具有知識產權的特徵,回即時間性,專有性和地域性答。
軟體版權在法律上稱為「計算機軟體著作權」。屬於著作權(知識產權)的一種。國家頒布有《計算機軟體保護條例》,保護權益人的軟體著作權。
著作權:
著作權過去稱為版權。版權最初的涵義是right(版和權),也就是復制權。此乃因過去印刷術的不普及,當時社會認為附隨於著作物最重要之權利莫過於將之印刷出版之權,故有此稱呼。不過隨著時代演進及科技的進步,著作的種類逐漸增加。世界上第一部版權法英國《安娜法令》開始保護作者的權利,而不僅僅是出版者的權利。1791年,法國頒布了《表演權法》,開始重視保護作者的表演權利。1793年又頒布了《作者權法》,作者的精神權利[1] 得到了進一步的重視。[2]
F. 軟體著作權保護的是什麼
你好。從1991年10月1日起,我國開始施行《計算機軟體保護條例》。這就為在全社會形成一個尊重知識、尊重人才的良好環境,促進我國計算機產業的發展提供了基本的保證,隨著計算機的廣泛應用,學習條例、應用條例,應當成為每個公民的自覺行動。 軟體知識產權保護實際上是非常復雜的問題,需要軟體開發商、知識產權的執法者和廣大用戶共同努力才能做好。自然,軟體開發商也要有一個正確的觀念和准確的市場定位。商家要收回投資的行為無可厚非,為此將價格定得高一些也是合情、合理、合法的。應該說,他們有這個權利。但市場規則是商家生存的唯一依據,絕大多數用戶的購買力也是需要考慮的。 軟體著作權意義上的軟體分類,分為公用軟體、商業軟體、共享軟體和免費軟體。除公用軟體之外,商業軟體、共享軟體和免費軟體都享有版權保護。用戶從軟體出版單位和計算機商家購買軟體,取得的只是使用該軟體的許可,而軟體的版權人和出版單位則分別保留了軟體的版權和專有出版權。軟體許可合同的作用,就是指導如何使用軟體和對軟體的使用進行限制。大家都知道版權亦稱著作權、作者權、意即抄錄、復制之權。一般認為,版權是一種民事權利,作為法律觀念,是一種個人權利,又是一種所有權,主要表現為作者對其作品使用的支配權和享受報酬權。軟體版權屬於軟體開發者,軟體版權人依法享有軟體使用的支配權和享受報酬權。對計算機用戶來說,應該懂得;只能在法律規定的合理的范圍之內使用軟體,如果未經軟體版權人同意而非法使用其軟體(例如,將軟體大量復制增給自己的同事、朋友,通過變賣該軟體等手段獲益等),都是侵權行為,侵權者是要承擔相應的民事責任的。 軟體作品從其創作完成之時起就享有版權,從其發表之時起就實際受到保護。超過版權保護期或仍處於版權保護期但版權人明確表示放棄版權的軟體,不再受版權保護而進入公用領域。由於國際上通行的軟體保護期是50年,我國對國內軟體現行規定為25年加25年,所以,實際上公用領域中現在還不存在因超過版權保護期而進入公用領域的軟體,而只有版權人聲明放棄版權而進入公用領域的軟體。
G. 軟體著作權
去年10月,一個熟人要我幫他朋友的一個小公司完成一個軟體項目,因為是熟人,所專以事先沒有屬簽訂合同。
中途只支付一次差旅費。
在我的工作基本完成後,該公司想賴帳。
開發的軟體目前已在一家冶金廠在使用,而且還沒有最後驗收。
該公司僅僅擁有我開發的業務代碼,沒有系統框架代碼,目前,他們是在我的代碼基礎上作一些完善工作。
請問我有辦法討回我應該得到的嗎?
我要咨詢的問題是:
1:如果我在軟體中設置運行限制是否非法?(我與他沒有任何合同關系)?2:我能否申請軟體著作權,然後通過法律手段討回我的合法利益?3:通過法律手段,我的勝訴幾率有多大?4:我應該起訴軟體使用廠家還是這家小公司?5:他的軟體投用在先,我申請著作權在後,這對我勝訴有無影響6:如果要取證,我應該獲取哪些證據
關鍵是證據,你必須證明你是這個軟體的編制人。
只要能證明你是這個軟體的編制人,那麼除了第一條,問題應該都不大。
至於是哪些證據,老大,這是商業秘密啊,你不到去,有怎麼能取得到真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