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知識產權 > 宅基地所有房屋使用權人死亡

宅基地所有房屋使用權人死亡

發布時間:2020-12-18 00:24:38

⑴ 宅基地房屋所有權和使用權可以不是同一個人嗎

物權法 第一百五復十二條宅基地使用權制人依法對集體所有的土地享有佔有和使用的權利,有權依法利用該土地建造住宅及其附屬設施。
宅基地房屋沒有所有權,與宅基地使用權保持一致,連使用權都用不著強調。只有被批准宅基地的家庭才能使用宅基地,其他家庭不可以,否則涉及違法行為。你覺得有必要對房子弄什麼使用權、所有權嗎

⑵ 人死了,繼承人又有土地,那麼死的那個人的土地使用權歸誰所有

您好,土地繼承人死亡的,
1、被繼承人死亡後,其遺留的合法財產由他人繼承人依法繼承。遺回產分配後,答所有權、使用權即歸繼承人所有。
2、對於國有土地使用權,繼承人可依法繼承,並到國土資源局辦理土地使用權變更後續,即確認土地使用權利。
3、對於農村土地使用權中的宅基地使用權,不存在繼承的問題。宅基地使用權人死亡後,宅基地使用由村集體收回,另行分配給其他村民使用。宅基地上有房屋的,房屋可以繼承,在房屋存續期間內,繼承人可以繼續使用宅基地。
4、對於農村土地使用權中的土地承包經營權,也不存在繼承的問題。承包戶內的人全部死亡的,由村集體收回。承包戶內還有其他人的,其中一人死亡後,其享有的土地份額由其他戶內成員繼續享受。
要是,農村土地情況,人死,這個人名下土地和宅基地,要是沒有親人的話,該村委會會收走,
城市土地使用權,需要死者合法繼承人先辦理土地上住房繼承過戶,憑繼承人房產證再去辦理該土地使用證的繼承過戶,就可以。
如能給出詳細信息,則可作出更為周詳的回答。

⑶ 不動產登記宅基地使用權和房屋所有權不是一個人怎麼辦

我國法律確定了房地產權利不可分割的原則,有利於對房地產的統一管理,並有利於減少因土地和房屋分離而引起的交易中的各種糾紛。在實際生活中可能出現的房地權分割的,必須是依法經過市、縣人民政府土地管理部門和房產管理部門批准,並依照規定辦理過戶登記的。
但是,農村宅基地使用權應隨房屋所有權的轉移而轉移,這是我國《民法》長期確認的「地隨房走」原則。《城市房屋產權產籍管理暫行辦法》中規定:「城市房屋的產權與該房屋佔用土地的使用權實行權利人一致的原則,除法律、法規另有規定外,不得分離。」我國法律在確認「地隨房走」的原則的同時,也確認了 「房隨地走」的原則,如國務院《城鎮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和轉讓暫行條例》第二十三條規定:「土地使用權轉讓時,其地上建築物、其他附著物所有權隨之轉讓。」該條例的第二十四條第二款也規定:「土地使用者轉讓地上建築物、其他附屬物所有權時,其使用范圍內的土地使用權隨之轉讓,但地上建築物、其他附屬物作為動產轉讓的除外。」這些規定形成了究竟應釆用「房隨地走」原則還是「地隨房走」的原則的爭議。然而,無論採用哪一項原則,其中基本原則應是非常明確的,即我國立法認為房屋和土地的權利是不可分割的。
因此,農村宅基地的使用權和房屋所有權存在糾紛時,必須先確認實際的權利人才能進行不動產登記。

⑷ 非集體經濟組織成員能取得宅基地使用權嗎規定在哪裡

非集體經濟組織成員不能取得宅基地使用權。

農村宅基地使用權是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成員享有的權利,與享有者特定的身份相聯系,非本集體經濟組織成員無權取得或者變相取得。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相關法律禁止性規定以及國務院辦公廳於1999年5月6日下發的國辦發39號《關於加強土地轉讓管理嚴禁炒賣土地的通知》第二條:

農民的住宅不得向城市居民出售,也不得批准城市居民佔用農民集體土地建住宅,有關部門不得為違法建造和購買的住宅發放土地使用證和房產證。

國務院於2004年10月21日下發的國發(2004)28號《關於深化改革嚴格土地管理的決定》第十條:

加強村鎮建設用地的管理,改革和完善宅基地審判制度,加強農村宅基地管理,禁止城鎮居民在農村購置宅基地」的規定。

(4)宅基地所有房屋使用權人死亡擴展閱讀:

農村宅基地買賣有以下條件限制:

現在農村所說的宅基地買賣指的是轉讓,轉讓是有條件限制的,根據我國相關法律政策規定,宅基地轉讓的時候必須要滿足以下條件才行。

1、農村宅基地轉讓方必須是村集體成員,如果以前是村集體的後來由於各種原因把戶口前遷走的,是不可以轉讓給對方的,必須要是現在還居住在本村,並且家裡沒有宅基地的,因為我國法律規定,宅基地轉讓至允許村集體內部成員之間相互轉讓。

2、宅基地轉讓人必須擁有兩處宅基地才能進行轉讓,現在農村家庭經常會出現一戶多宅的情況,國家有規定一戶只能享有一宅,如果你家有多餘的宅基地可以進行轉讓,而且轉讓出去之後你有住所居住才行,如果達到這一項你可以上報給村集體經濟組織。

3、進行農村宅基地轉讓的時候必須要向村集體經濟組織進行申報,當獲得批准之後才能把宅基地轉讓給村子裡的人,而且這一過程村集體有監管的權利。

4、宅基地轉讓受讓發要滿足宅基地使用權分配條件,而且轉讓之後,受讓方必須是用來建住房居住,不能利用宅基地干其它事情。

5、如果宅基地上還建有房,需要進行轉讓的話是需要連住宅一並進行轉讓的。

⑸ 宅基地的使用權能繼承嗎

父母的宅基地不是遺產,不可直接繼承。

1、宅基地屬於農民集體所有。土地管理法規定村民一戶只能擁有一處宅基地;

2、宅基地使用權具有無償性、人身依附性及保障性,是一項特殊的用益物權,屬於依法不能作為遺產的「特殊的財產」;

3、宅基地使用權是家庭共同共有財產,在以戶為單位的家庭關系存續期間,家庭成員不得請求分割宅基地使用權,家庭個別成員的死亡,並不必然導致戶的消滅,也就不會產生宅基地使用權的分割問題,無法形成死亡人對宅基地使用權的個人份額,自然談不上個人財產,不能作為遺產繼承;

(5)宅基地所有房屋使用權人死亡擴展閱讀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第十條規定:「城市的土地屬於國家所有。農村和城市郊區的土地,除由法律規定屬於國家所有的以外,屬於集體所有;宅基地和自留地、自留山,也屬於集體所有。任何組織或者個人不得侵佔、買賣、出租或者以其他形式非法轉讓土地。

這一規定充分說明,我國實行土地公有制,即全民所有和集體所有。任何組織或個人只能依法取得土地使用權,不可能取得所有權,所以也就不存在所有權的繼承問題。農民作為經濟組織的成員,対於宅基地擁有的是用益物權,即使用和收益的權利(自用或者出租),其處分宅基地使用權的行為屬於無權處分(買賣和繼承不行)。

⑹ 宅基地使用權人死亡後歸屬怎麼規定的

宅基地使用權人去世問題分為四種情形:

  1. 與被繼承人共同生活的同一集體經濟組織成員對被繼承人宅基地使用權的繼承;

  2. 不與被繼承人共同生活但符合宅基地申請條件的本集體組織成員對於身為本集體組織成員的被繼承人宅基地使用權的繼承;

  3. 不與被繼承人共同生活且不符合宅基地申請條件的本集體組織成員對於身為本集體組織成員的被繼承人宅基地使用權的繼承;

  4. 非本集體組織成員對於身為本集體組織成員的被繼承人的宅基地使用權的繼承。

⑺ 農村宅基地使用權及房產繼承問題

土地法 第六十二條
第六十二條 農村村民一戶只能擁有一處宅基地,其宅基地的面積不得內超過省、自治區、容直轄市規定的標准。
農村村民建住宅,應當符合鄉(鎮)土地利用總體規劃,並盡量使用原有的宅基地和村內空閑地。
農村村民住宅用地,經鄉(鎮)人民政府審核,由縣級人民政府批准;其中,涉及佔用農用地的,依照本法第四十四條的規定辦理審批手續。
農村村民出賣、出租住房後,再申請宅基地的,不予批准。
第七十三條 買賣或者以其他形式非法轉讓土地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門沒收非法所得
土地法明文規定了宅基地是縣政府批准,任何情況任何情形就別提繼承宅基地了。問題中提到的買賣房子實際上是買賣宅基地,但是當事家庭符合規定仍然可以被批准,你爺爺奶奶違反第62條第一款的規定,有可能不是依法批準的。你忽略了分家這個事,分給誰家就是誰家的。分家包括分宅基地,而且需要按照一戶一地原則分,宅基地不夠塊數就先別分。分家是弟兄們的事,女兒不參與。不是繼承的事你們幹嘛扯繼承,法院實際上就不應該受理訴訟

⑻ 宅基地使用權人死亡,宅基地該怎麼處理

宅基地抄使用人死亡,如果在死亡前宅襲基地已經被徵收,那麼徵收補償款可以作為使用人的遺產來繼承。
繼承遺產有遺囑的按照遺囑處理,沒有遺囑的按照法定繼承處理,法定繼承第一順位繼承人為:配偶,父母子女,第二順位繼承人為:祖父母、外祖父母、兄弟姐妹;在有第一順位繼承人的時候,由第一順位繼承人平均繼承,如果沒有第一順位繼承人才有第二順位繼承人平均繼承。

⑼ 宅基地使用權能否繼承

國家土地局關於《確定土地所有權和使用權的若干規定》第四十九條規定:繼承房屋取得的宅基地,可確定集體土地建設用地使用權。由此可知,宅基地所有權不能繼承,但可以繼承宅基地的使用權。
對於宅基地,我國土地管理法規定,農村村民只能擁有一處宅基地。2004年,國土部明文規定,嚴禁城鎮居民在農村購置宅基地。與此同時,繼承法也表明,子女是父母財產的法定繼承人,而房屋也是遺產范疇之一。
農村村民取得宅基地的前提是其「村民」身份,村民首先要屬於這一村集體才能取得宅基地;同時村民有的只是宅基地的使用權,宅基地所有權還是在村集體,村民不能隨意處置宅基地。所以,宅基地不屬於個人財產,也不是遺產,不能被繼承。
【拓展】作為非集體經濟組織成員不能繼承農村宅基地上的房屋
從農村宅基地使用權的主體上分析,我國相關法律均規定農村宅基地使用權的主體僅限農村居民,物權法第一百五十三條明確了「宅基地使用權的取得、行使和轉讓,適用土地管理法等法律和國家有關規定」,土地管理法第六十二條規定「農村村民一戶只能擁有一處宅基地」。
如果允許非集體經濟組織成員繼承,擁有宅基地,就與土地管理法的規定相悖。而且宅基地是村民按戶申請使用,宅基地使用權屬於村民戶內家庭成員共同共有,戶內某個家庭成員死亡,並不必然導致戶的消滅,宅基地使用權仍然是家庭共有財產而非被繼承人的個人財產。
從農村宅基地使用權的性質上分析,宅基地使用權是特殊的用益物權,它是國家為了保障農民利益和農村資源穩定而賦予農民的具有社會福利和社會保障性質的一項權利。
它的特殊性在於一是具有人身依附性,只有集體經濟組織成員身份才能取得;二是具有福利性,村民一般無償取得宅基地使用權,在取得宅基地使用權後,享有長期佔有、使用的權利。
正是因為宅基地使用權具有這些特殊性,使其不同於一般的財產權,若允許集體經濟組織成員之外的人繼承,可能會損害其他村民的利益,有違該權利的設計初衷,且違反土地管理法確定的「一戶一宅」原則。
參考資料:城裡人能否繼承農村老宅-新華網案例:農村宅基地上建設的房屋能否繼承-人民網

⑽ 宅基地使用權人和房屋所有權人可是倆人嗎

不可以來。宅基地使用權人發生變化源的,應在合同生效後30日內向縣土地行政主管部門申請辦理土地使用權變更登記手續。

《農村宅基地管理辦法》

第二十條
個人建造住宅依法取得的宅基地應當按有關規定辦理土地使用權登記。農戶在建房竣工驗收合格後30日內向縣土地行政主管部門申請土地登記,領取集體土地使用證。

因依法轉讓地上建築物、構築物等附著物導致土地使用權轉移依法改變土地使用權的,在合同生效後30日內向縣土地行政主管部門申請辦理土地使用權變更登記手續。

第二十五條
違反本辦法第二十條規定,不及時辦理土地使用權登記的,由縣土地行政主管部門責令限期辦理;逾期不辦理的,給予警告,並可處2000元以下的罰款。不及時辦理土地使用權變更登記的,由縣土地行政主管部門責令限期辦理;逾期不辦理的,給予警告,並可處每平方米10元以上20元以下的罰款。

閱讀全文

與宅基地所有房屋使用權人死亡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湖北省醫療糾紛預防與處理辦法 瀏覽:230
星光創造營後勤在哪 瀏覽:581
北京辦理知識產權 瀏覽:177
交通銀行信用卡有效期是幾年 瀏覽:913
公司協議股權轉讓 瀏覽:531
啥叫擔保物權 瀏覽:60
馬鞍山到徐州的火車 瀏覽:703
羊年限定金克絲多少錢 瀏覽:573
公共基本衛生服務結核項目試題 瀏覽:896
寶雞市工商局電話號碼 瀏覽:81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督導工作方案 瀏覽:454
信息化成果總結 瀏覽:948
債務糾紛律師費必須提供發票嗎 瀏覽:876
手機我的世界創造模式怎麼去天堂 瀏覽:716
專利代理人個人總結 瀏覽:312
工商局黨建工作述職報告 瀏覽:685
創造力閱讀理解答案 瀏覽:866
金華質監局和工商局合並 瀏覽:334
衛生院公共衛生服務考核結果 瀏覽:693
專利權的內容有哪幾項 瀏覽:7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