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一樓院子是使用權或是產權問題
一樓的院子是一樓的業主私自建,根據法律規定是屬於違章建築。
㈡ 買房一樓帶院(購房合同沒有明確院子有使用權)放置涼亭算違建么
一樓帶院應該具有使用權,在院內放置可移動涼亭不算違建,如果是固定的土建就可以算違建了。
㈢ 一樓花園使用權有哪些
回答:如果在購房合同中明示為某一業主的使用權,則從合同約定。如果沒有明示,則為小區業主共有,任何人無權單方變更。
房產部門只對房屋權屬做登記,對花園、露台的產權不做登記。按照《物權法》第七十三條規定,建築區劃內的綠地,屬於業主共有,但屬於城鎮公共綠地或者明示屬於個人的除外。《物權法》雖然規定「明示屬於個人的除外」,但對由誰來「明示」,以及在哪裡「明示」卻沒有做明確規定。因此,一些開發商就自己來「明示」,在購房合同上,甚至在售房廣告上「明示」。由於土地權屬問題不在房產部門的職權范圍內,因此,房產部門也不知道開發商是否有權贈送露台、花園的使用權。
㈣ 一樓帶的院子沒有產權有使用權拆遷怎麼算
大家好,我國90年代初以前建設了大量一樓帶院的樓房,院落繪制在房產證的《房屋平面圖》中,大多處於核心城區,成為很多人羨慕的絕版配置,很多朋友不惜重金溢價購買這種房屋。房產中介稱此為「證載院落」甚至大部分經紀人打包票遇拆遷肯定補償。由於這種房子基本都是老舊小區,拆遷風險高,大部分朋友有疑問遇到拆遷院落到底怎麼補?網路一搜,會搜到《ZUI高RMfayuan關於徵收國有土地上房屋時是否應當對被徵收人未經登記的空地和院落予以補償的答復》([2012]行他字第16號)第二項「國有土地上房屋徵收補償中,應將當事人合法享有國有土地使用權的院落、空地面積納入評估范圍,按照徵收時的房地產市場價格,一並予以徵收補償」。還有各種律師的分析,基本上一邊倒的認為不補償不合理。此類房屋在全國少說也有幾百萬套,涉及上千萬人口,本人經過三年的訴訟,拿到終審判決,為這個疑問畫上了句號。
本人家住濟南,房子是爺爺留下的86年的回遷房,當時拆的是大雜院,因為以前家裡平房就有院爺爺又是老人所以也安置了這么一套一樓有院房,在市中區核心地段院落面積50平建築面積只有40平,院落繪制在房產證的平面圖中(圖1),18年徵收時周邊房價20000+。一開始政策是院落不補償後來聽證會上壓力實在太大修正了補償政策,凡是一樓帶院房屋無論院落大小在建築面積單價基礎上上浮1.5%作為院落補償。如果房屋單價2萬一平,算下院子總共補償多少:40平方*20000元*1.5%=12000。50平方在鬧市區的院子啊換的錢還買不到一平方建築面積,換誰都覺得不合理,在查閱大量法律資料尋訪各地律師後我與幾十位有同樣遭遇的鄰居將徵收方告上法庭。
可見終審認為房產證平面圖中載明的院落並不能證明產權人擁有該院落的國有土地使用權。一審中法院曾詢問的國有土地使用權證成為關鍵證據,但我無法提供。
大家買賣房屋極少碰到土地使用權證,樓房的所謂土地證都在開發商手中(老房子在極少數居民手中)既所謂的土地「大證」(整棟樓或整個地塊的土地證),按理說應該分割成每家每戶的所謂土地「小證」,但實際社會實踐中沒有逐戶的土地證也不妨礙買賣,少一個土地證的情況在全國也成為了常態,後來為了簡化流程全國進行了二證合一既土地證房產證合為一個不動產證,土地證在城市慢慢退出了歷史舞台。但正是這個「沒用」的小土地證成為城市院落補償的核心證據。
我的案情講完了,說說我為什麼發帖子。官司打了三年了,從信心滿滿到徹底敗訴。說實話內心非常低落。雖已是終審判決,我還會申請再審,但山東的拆遷案件再審也打不到最高法院,實際已不抱希望。我並不想製作輿論干預司法,我認可司法的任何判決結果。只是看到全國牽扯麵如此之廣的一樓帶院的房子,想買此類房屋的人也大有人在,但即便是律師也很少有人能說得清這種院子即便院子畫在房產證里拆遷到底怎麼補。如果當初有人像我一樣發今天這個帖子我看到後就不會放棄幾萬的拆遷獎勵貼上幾萬的律師費再花三年的精力打這一場費時費力費錢又註定失敗的官司。官司輸了,50平的院落是我和女兒成長的游戲場,爺爺和父親在這養老,到了告別的時候了。希望以後遇到同樣問題的朋友能搜索到此貼,也不要再有高溢價買院子寄希望於拆遷有補償的朋友入坑了,唯一得罪了持有一樓帶院房屋的朋友得罪了,得罪了,請包涵!
永別了老院子!
㈤ 購買一樓帶花園的房子是否合法
我家也是,收房時說的綠化部門會規劃,所以60平的位置,我開了2平方種菜,樓上業主投訴給物業,物業直接我給用腳踩平了…
我們一樓的業主應該怎麼辦呢?本來沖著帶花園才買的,現在不能使用…
㈥ 買的一樓帶院子的房子,院子作為贈送沒有在合同里提及,只在戶型圖里有標記,請問這樣具有法律效力嗎
1.具有一定效力。
日後如若產生糾紛,戶型圖可以作為證據使用。
2.首先,合同里沒約定院子,但戶型圖里有,是符合法律要求的,算是合同約定的內容。 其次,現在實務中有很多公攤部分的面積,讓開發商以贈送的名義送給業主,其實這部分屬於公共使用部分,開發商在這里玩了個心眼;如果到時房證上沒有院子的面積,可以要求開發商賠償,具體的賠償方式可以協商,也可以訴訟;也可以解除合同,如果符合解除合同的條件。
㈦ 一樓帶院的房子,院子的權屬歸誰,有沒有相關規定
產證上面會附有房屋的平面圖,上面有院子的話,院子就是連同房子一起屬於你的,如果沒有,就屬於公共部位屬於整體小區業主的。
㈧ 一樓帶花園,開發商說有合同,說有使用權,但是沒有產權這樣合法嗎行政執法管嗎
開發商提供合同就沒問題,只要是合法開發的,符合規劃設計,就沒問題。退一步,綜合執法說違法,你也能依合同把錢要回來。
㈨ 一樓花園使用權有哪些
如果在購房合同中明示為某一業主的使用權,則從合同約定。如果沒有明示,版則為小權區業主共有,任何人無權單方變更。
對於這個問題,法律界限比較模糊,房產部門也說不好花園使用權屬於誰。房產部門只對房屋權屬做登記,對花園、露台的產權不做登記。按照《物權法》第七十三條規定,建築區劃內的綠地,屬於業主共有,但屬於城鎮公共綠地或者明示屬於個人的除外。《物權法》雖然規定「明示屬於個人的除外」,但對由誰來「明示」,以及在哪裡「明示」卻沒有做明確規定。因此,一些開發商就自己來「明示」,在購房合同上,甚至在售房廣告上「明示」。由於土地權屬問題不在房產部門的職權范圍內,因此,房產部門也不知道開發商是否有權贈送露台、花園的使用權。
㈩ 一樓帶花園的房子是否合法
只要有產權證就是合法的。
一樓帶花園的房子的好處:
1、高層的一樓,底下是地下車庫,乾燥方面,一點問題也沒有。
2、一樓有個三十多平的院子,朝西,採光通風是完全沒有問題。夏天很涼爽,院子外是大片的草地,地勢也比較高。就種菜來說,由於接地氣,又能接雨水,所以基本上需要自己澆水的時間不多。
3、窗戶下面就是漂亮的花草,重要的一點就是消防條件極好,要是樓起火了,從院子里一翻就走了,處處都是逃生通道。
(10)一樓帶院子的房子只有使用權擴展閱讀:
買帶花園的一樓要注意:
1、注意查看小區的總規劃圖紙,留意樓間距的大小,這個關繫到房屋的採光、通風和私密性問題。留意化糞池、水泵房、變電房等的位置。
2、要注意這個花園一般為開發商贈送,贈送的面積是不計入房產證的。按照物業法,凡是不在業主自己房產證內的土地和小區附屬設施是屬於全體業主的的公共財產,由物業按業主委員會授權管理。也就是說,其實一樓花園的產權是屬於全體業主的。
如果業主和你打官司,要你把花園讓出來做公共綠地,那麼,這場官司你必輸無疑。但買一樓房子的人,其實也為這個花園買單了的。
3、要考慮物業好壞,比如,有些樓盤加強安保措施,24小時巡邏,安裝密集的攝像頭讓業主放心。小區嚴格人車分流,把對一樓住戶的噪音污染和灰塵污染控制到低。為了解決一樓潮濕的問題,物業將一樓都墊高約1.5米,地下車庫也做了防潮層。
物管按嚴格的程序滅蚊滅鼠,保持小區公共環境的清潔。一些小區還特意在單元門處貼上「嚴禁高空拋物」的標志,提醒樓上業主不要影響樓下鄰居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