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知識產權 > 最新著作權案例

最新著作權案例

發布時間:2020-12-17 08:55:57

著作權侵權案件怎樣處理

現代社會,人們越來越注重自身的權益。著作權是著作人所享有的權利,是受法律保護的,但是還有一些人沒有經過允許就使用,侵犯了他人的權益。那麼著作權侵權案件怎樣處理呢?著作權侵權案件怎樣處理根據著作權保護的特點,著作權侵權行為的認定可分為以下幾步:1.對原告作品的分析按照我國法律的規定,著作權的產生採取自動保護原則,即作品一經創作完成,著作權即告產生。因此,與專利、商標等其他類型的知識產權侵權認定不同,著作權侵權認定還涉及到權利的有效性問題。?一部擁有有效著作權的作品必須同時具備下述條件:屬於著作權法保護的作品范圍;具備獨創性;能以某種有形形式復制。只要有任何一個條件不具備,原告作品就不受著作權法保護。這樣,被告當然未侵權。如果原告作品同時符合上述條件,則該作品享受著作權法保護。2.對被控侵權作品及被告使用方式的分析對被控侵權作品的分析,可適用以下兩個標准:一是接觸,即接觸前一作品的機會;二是實質相似,即應受著作權保護部分實質相似。其中,後者是認定的重點。在認定原、被告的作品是否實質相似時,應將原告作品中受著作權保護的部分與被告作品的相應部分進行對比,判定兩者是否實質相似。在我國司法實踐中,人民法院在認定原、被告作品之間是否存在實質性相似方面也有過成功的案例。例如,北京市西城區人民法院在《末代皇帝的後半生》一書侵權糾紛案中,通過肯定被告作品的獨創性,即否定被告作品與原告作品間的實質性相似,從而判定被告未侵權。如果被告的行為屬於使用作品的行為,那麼,就需要對被告的使用方式進行分析。有關的知識產權法律對使用方式規定了不同的含義。如在專利法中指的是實施,即將某項專利運用於產業,按說明製造出相同的產品或者使用相同的方法;與之相對立,在著作權法中指的是復制,即以印刷、復印等方式將作品製成一份或者多份。當某一客體(如實用藝術品或外觀設計作品)受到專利法與著作權法的不同角度的保護時,尤其應注意區分實施與復制這兩種不同的使用方式,不同的使用方式構成不同類型的侵權行為。對於復制這種最普遍的使用作品的方式,根據我國著作權法第五十二條第二款的規定,按照工程設計、產品設計圖紙及其說明進行施工、生產工業品,不屬於著作權法所指的復制。由此可知,在我國,將平面作品以立體形式再現不構成對平面作品的侵權。

② 《知識產權》著作權案例分析D

1、C (1883年3月20日簽訂的來《保護工業產源權巴黎公約》規定)
2、B(「新」的技術方案)
3、B
4、D(A化學元素發現不是,B速算方法不是;C都不是)
5、C(違背能量轉化與守恆定律,這是物理學常識)

案例:
優先權原則。
根據《專利法》第二十九條 申請人自發明或者實用新型在外國第一次提出專利申請之日起十二個月內,或者自外觀設計在外國第一次提出專利申請之日起六個月內,又在中國就相同主題提出專利申請的,依照該外國同中國簽訂的協議或者共同參加的國際條約,或者依照相互承認優先權的原則,可以享有優先權。
申請人自發明或者實用新型在中國第一次提出專利申請之日起十二個月內,又向國務院專利行政部門就相同主題提出專利申請的,可以享有優先權。
第三十條 申請人要求優先權的,應當在申請的時候提出書面聲明,並且在三個月內提交第一次提出的專利申請文件的副本;未提出書面聲明或者逾期未提交專利申請文件副本的,視為未要求優先權。

③ 關於侵犯著作權的一個案例

先從排除法的角度來說:作者對其作品享有著作權,包括著作人身權和著回作財產權,其中,改編權答便是作者著作財產權的一種,第三人若想改編作品,須經作者的同意並支付報酬,否則便侵犯了作者的著作權。因此,電視台肯定侵犯了作者的改編權和支付報酬權,排除B和C,改編權屬於著作權的一種,侵犯了改編權當然就侵犯了著作權,因此排除B,所以選A。
為什麼沒有侵犯作者的發表權呢?發表是指將作品以印刷出版或其他形式大量的向不特定的人公布,該電視台雖然將該作品改編成題為《乾柴烈火》的情景喜劇已具備向不特定的人群公布這項條件,但是電視台發表的只是經過改編後的作品,並不是原作品的形式,因此沒有侵犯作者對其作品的發表權。

④ 關於著作權的案例

臨摹作品是有著作權的,臨摹與復制只是像,但是在著作權法上有很大區別,復制是明回確沒有著作權的。答對臨摹作品的認定首先需要一定的范圍,要區分是臨摹呢還是復制,臨摹作品是以前人已有之作品為藍本而作,還多少包含一點臨摹作者自身的精神和風格,當中有一定的再創造或者演繹的成分。

回到問題上,原告對「臨摹」的作品只要達到臨摹的標准,就有著作權,但是行使該著作權的同時不應該侵犯之前被復製作品的著作權。

⑤ 著作權人的案例分析

一位朋友受某單位的委託,精心設計了該單位的網站及其各級主頁。這個單位曾經表示:如果他的網站做得好,可以將他調進該單位工作(但是既沒有書面協議,更沒有正式向他原單位提交調入文件)。他將網站做好後,各界好評如潮。一家全國性大報也為該網站的幾個專題特別設立專攔,發布在自己的網站上。
一天,他發現這個網站的幾個專題主頁都被另一個城市的一家大型網站轉發在他們的網頁上,其中還對一些內容進行了刪改。經過了解,原來是委託建立網站的單位允許那家網站「使用」這些網頁的……
北京以侵犯著作權罪首判賣盜版光碟者
他面臨著這樣一個局面——盡管他不是這個網站的所有權人,但是他是不是這些主頁的著作權人?他有沒有權利就這一事件起訴?由於目前很多單位缺乏製作網頁的專門人才,在進行上網工程時多是聘請單位以外的專業人才完成主頁製作工作。主頁製作完成後,若沒有對其著作權歸屬作出明確約定,就可能引起同樣的爭議;所以及時澄清這一問題,將對這些單位有很大的現實意義。 另外,一些專業網站的主頁,也是由網站工作人員製作完成。盡管這些工作人員的工作成果可能具備《著作權法》第十六條規定的「主要是利用法人或者非法人單位的物質技術條件,並由法人或者非法人單位承擔責任」的法定條件而屬於「職務作品」;但是實踐中也並不排除該員工系利用業余時間、在自己家中完成主要設計及編寫工作,從而不能完全排除「未利用」法人或者非法人單位的物質技術條件的可能性。其結果將可能是因不具備《著作權法》第十六條規定的條件而不屬於「職務作品」!
如果有這樣的情況發生,而該員工因某些原因提出權利主張,並出示相應的製作主頁過程中形成的文檔、資料、開發日誌等材料,證明自己系業余時間利用自己的設備完成該項工作,則該主頁著作權歸屬問題的爭議就將給該單位帶來極大困擾。
所以,就這一案例進行探討,從中取得經驗教訓,就是非常值得正在進行此項工作,或者已經上網運行卻沒有徹底解決這一問題的單位和網路公司重視的問題了。
再來看這位設計主頁的朋友的情況:
那家單位委託他製作主頁時並沒有簽定書面合同,可以想見,雙方也沒有明確約定主頁著作權的歸屬。《著作權法》第十七條規定:「受委託創作的作品,著作權的歸屬由委託人和受託人通過合同約定。合同未作明確約定或者沒有訂立合同的,著作權屬於受託人」。按這一規定,在「合同未作明確約定或者沒有訂立合同的」情況下所產生作品的著作權就應該歸作者所有。而那家委託單位盡管是網站的主人,可能也是主頁內容(包括文字、圖片等信息)的所有權人,但是對主頁的獨特設計(色彩、文字、圖形及其組合形式)卻並沒有著作權。在這種情況下,另一城市的網站雖然經網站所有權人同意,卻未經主頁著作權人允許而轉發這幾個主頁,就應該被視為侵犯該主頁製作人著作權的違法行為。這位主頁設計、製作人完全有權利就主頁整體設計的著作權侵權問題向另一個城市的那家大型網站提出權利主張,並在調解不成的情況下向法院提出起訴。有人認為:只要是個人為完成法人或者非法人單位的任務而為的行為,其成果就「當然」屬於「職務作品」;或是屬於「僱傭」與「被僱傭」關系而產生的作品,其著作權就理應屬於該單位所有。其實這是一種不完全正確的認識——如果受託方不是該單位員工,如果受託方雖然是該單位員工,但其完成的作品未「利用法人或者非法人單位的物質技術條件」,如果雙方沒有簽定合同或者沒有其他方式的約定……其所產生的法律後果將極大不同。
從上述案例中所能得到的教訓是,為了有效地避免以後發生糾紛及糾紛發生後產生的不良影響,在目前方興未艾的上網工程中委託他人製作主頁的單位和接受委託代人設計主頁的技術人員都要注意主頁著作權的歸屬問題,一定要注意通過合同的方式穩妥地保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⑥ 關於侵犯著作權的案例分析

1、李復某說法不合法。根制據《著作權法》第二條:「中國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作品,不論是否發表,依照本法享有著作權。」故李某抗辯理由不成立。 2、李某侵犯張某著作權。適用於《著作權法》第四十六條第一款第五項「剽竊他人作品的」侵權情形(李某未經張某許可,原封未動照搬其作品,用於商業活動)。 3、李某的商標專用權有效期為2002年2月10日至2012年2月09日止享有商標專用權(李某勝訴); 商標被撤銷、不保留申請記錄,不享有商標專用權(李某敗訴,商標被商評委撤銷)。

⑦ 著作權法案例分析題

1.()是(或構成)(0.5分)
(B)錢某的許可復制發行權(0.5分)和獲酬權(0.5分)。
2.(A)否(0.5分)
(B)錢某對所採集的民間藝術無著作權(0.5分)。
3.(A)否(0.5分)
(B)依誠實信用原則解釋意思表示,趙某獻辭無非表明"該劇系為阿芳而作"之義,而非轉移著作權(0.5分)。
4.(A)是(0.5分)
(B)孫某對其表演的許可錄音錄像權(0.5分)。
5.(A)是(0.5分)
(B)所播錄音錄像製品本身即屬侵權作品
6.(A)是(0.5分)
(B)趙某繼承人的發表權(0.5分)、許可權(0.5分)和獲酬權(0.5分)。
7.(A)是(0.5分)
(B)趙某繼承人的發表權(0.5分)、許可權(0.5分)和獲酬權(0.5分)。
8.(A)是(0.5分)。
(B)趙某的修改權(0.5分)和保護作品完整權(0.5分)。
9.(A)是(0.5分)
(B)趙某繼承人的發表權(0.5分)、許可權(0.5分)和獲酬權(0.5分)。
(加答"李某等表演者的現場直播許可權"者減0.5分,因為李某等人的表演本身即屬侵權行為,故無表演者權利可言)
10.(A)是(0.5分)
(B)趙某繼承人的發表權(0.5分)、許可權(0.5分)和獲酬權(0.5分)。
11.(A)是(0.5分)
(B)趙某繼承人的發表權(0.5分)、許可權(0.5分)和獲酬權(0.5分)。
12.(A)是(0.5分)
(B)趙某繼承人的發表權(0.5分)、許可權(0.5分)和獲酬權(0.5分);孫某繼承人的轉播許可權(0.5分)和獲酬權(0.5分)。

⑧ 關於著作權的案例

不侵抄權。
1.繪畫,書法,雕塑等美術作品的原件所有權轉移,不視為作品著作權的轉移,但美術作品原件的展覽權由原件所有人享有。作品原件的購買人可以對美術作品欣賞,展覽或再出售,但不得從事修改復制等侵犯作品版權的行為。證明了所有者的權利
2.修改權是指修改或授權他人修改的權利。作品表達了作者的思想,感情和觀點公之於眾後會直接影響社會公眾對作者人格的尊重,修改一般是指對作品內容的修改。本案中畫的內容為國畫,而且作者是覺得筆峰不夠,怕影響自己的聲譽,並不會給自己的人格造成影響,在內容確定的情況下並不影響作者的人格。再著張某對該作品有所有權,展覽權並不違法,也沒有實際上侵犯作者的張某的修改權,所以本人意見不侵權。

⑨ 《知識產權》著作權案例分析二

1、是。甲的題字元合著作權的客體的全部三個構成要件。即作品必須是一回種智力創作成果、答作品必須具有獨創性、作品必須具有可復制性。
2、乙構成侵權。根據著作權法的有關規定,美術作品著作權的歸屬。美術作品包括繪畫、書法、雕塑、建築等作品。美術作品原件所有權的轉移,不視為作品著作權的轉移,但美術作品原件的展覽權歸原件所有人享有。
旅行社不構成侵權,因其不知乙未獲得甲的授權,屬於善意取得。
回答者: 鄭庄公 - 副總裁 十級 11-28 18:03

本人自己引用自己的答案。

閱讀全文

與最新著作權案例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馬鞍山領養小孩 瀏覽:90
鴻盛知識產權怎麼樣 瀏覽:963
猴魁創造者 瀏覽:697
督導公共法律服務平台建設 瀏覽:5
洋縣工商局電話號碼 瀏覽:276
馬鞍山古風 瀏覽:783
馬鞍山惠萬佳 瀏覽:695
音樂著作權授權協議書 瀏覽:20
嘗味期限什麼意思 瀏覽:97
spritedatabase版權 瀏覽:112
科技及知識產權管理辦法 瀏覽:472
馬鞍山海信濮塘 瀏覽:376
矛盾糾紛排查調處報告制度 瀏覽:747
現在電影版權誰最多 瀏覽:566
邵陽工商局電話號碼 瀏覽:553
馬鞍山德偉 瀏覽:231
創造豐盛傳銷2016 瀏覽:787
公共衛生服務年度工作報告 瀏覽:921
石獅城管投訴電話 瀏覽:538
武漢環保局投訴電話 瀏覽: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