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行政復議與行政復核的區別
1.定義不同:
行政復議是對不服的裁定等請求做出裁定的司法機關再次進行審查並決定,運用的機關沒有限制。
2.程序不同:
相比復議區別在與是向上一級司法機關要求復核,拿立案監督程序來說,對於復議後仍不滿的,公安機關可以向上一級人民檢察院申請復核。
3.對象不同:
行政復核是法院判處死刑案件的特定司法程序,行政復議是對行政機關、司法機關做出的具體決定不服向原機關或上級機關提起的重新審查程序。
4.目的不同:
行政復議的申請事項是 對監察機關作出的具體的行政行為不服而提出的申訴,目的是維護合法權益,免受不法侵害,行政復核的申請事項是對監察決定不服,主要是對監察機關作出的行政處分決定不服而提出的申訴。
5.基本制度不同
行政復議基本制度包括一級復議制度、合議制度、書面審查制度、迴避制度、聽證制度和法律責任追究制度。
(1)物權人復核擴展閱讀:
復議申請人的權利:
申請復議權
委託權。在行政復議中,復議申請人可以書面委託行政復議代理人代為參加復議
申請迴避權
撤回復議申請權
申請執行權;對已發生法律效力的復議決定,復議申請人有依法申請執行的權利。
訴權;復議申請人對復議決定不服的,可在法定時限內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訴訟。
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權利。
復議申請人的義務:
在復議過程中,復議申請人應自覺遵守復議紀律,維護復議秩序,聽從復議機關依法作出的安排
復議申請人應自覺履行已生效的復議決定
法律、法規所規定的其他義務
參考鏈接:行政復議申請人的權利和義務-中國普法網
❷ 行政復核權利是否可以委託其它企業
行政復議是可以委託別人進行處理的。
首先我們來講講什麼是行政復議專。通俗來說,行政復屬議就是我們不服行政機關做出的決定,所以去更上一級的行政機關去申訴,請求重新判定。更加具體來說,就是我們一般的公民,或者是組織、法人等,覺得行政機關的行為不合法,或者是侵犯了我們的合法權益,於是我們按照法律規定向主管的行政機關提出請求,申請對原來的行政行為進行復核、審查。這些主管的行政機關,將按照法律的規定和程序,對申請進行審查並做出決議。
❸ 葯品出庫復核員的工作內容和質量權利有哪些
出庫復核 :
1、質量、數量無異常 根據《揀貨單》進行品名、數量、版批號、有效期、規格、產權地、質量情況核對檢查
2、出庫掃描 出入庫相符 掃描電子監管碼,逐筆掃碼;並上傳(用掃描槍進行逐件/盒/瓶掃描)
3、出倉 復核數據信息 出倉業務減庫存,業務列印《隨貨同行單》一式五聯
4、出庫、發貨 保證出庫葯品質量合格、數量批號與隨貨同行相符 憑業務的《隨貨同行單》黃聯和《揀貨單》數量相符出庫,保管員、提貨人、復核員確認簽字
5、有異常情況的葯品 懸掛暫停發貨牌 放入待定區,鎖庫
❹ 高級人民法院有沒有死刑復核權力
自1954年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一部憲法通過以來,我國死刑復核權經歷了一個變化的過程,具體如下:
1. 1954年頒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法院組織法》第11條第5款規定,死刑案件的判決和裁定,一般由高級人民法院核准後執行,但在當事人對高級人民法院死刑案件終審裁定不服,申請最高人民法院復核的,最高人民法院應當復核。
2. 1957年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通過的決議規定:「今後一切死刑案件,都由最高人民法院判決或者核准。」從而實現了最高人民法院核准死刑的第一次回收。
3. 1979年《刑事訴訟法》規定,判處死刑立即執行案件的核准權由最高人民法院行使;判處死刑緩期二年執行的案件核准權由高級人民法院行使;
4. 1980年2月12日第五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13次會議決定在1980年對現行的殺人、強奸、搶劫、放火等犯有嚴重罪行應當判處死刑的案件,最高人民法院可以授權省、自治區、直轄市高級人民法院核准;根據這一決定,最高人民法院於1980年3月18日下發了《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對幾類現行犯授權高級人民法院核准死刑的若干具體規定的通知》,授權省、自治區、直轄市高級人民法院核准部分死刑案件;
5. 1981年5月第五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19次會議通過了《關於死刑案件核准問題的決定》,規定除反革命和貪污等判處死刑的案件由最高人民法院核准外,在1981-1983年之間對殺人、、搶劫、強奸、放火、投毒、決水和破壞交通、電力設備等罪行,由高級人民法院判處死刑或者中級人民法院一審判處死刑,被告人不上訴的,不必報最高人民法院核准。
6. 1983年9月2日第六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2次會議通過的《關於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法院組織法的決定》對死刑復核權作了修改,規定「死刑案件除由最高人民法院判決的以外,應當報請最高人民法院核准。殺人、強奸、搶劫、爆炸以及其他嚴重危害公共安全和社會治安判處死刑案件的核准權,最高人民法院在必要的時候,得授權省、自治區、直轄市的高級人民法院行使。」據此,最高人民法院於1983年9月7日發布了《關於授權高級人民法院核准部分死刑案件的通知》,授予各省、自治區、直轄市高級人民法院及解放軍軍事法院行使上述案件的死刑復核權。
7. 1991年6月6日,1993年8月18日,1996年3月19日,最高人民法院又以通知的形式分別授予雲南省高級人民法院、廣東省高級人民法院、廣西壯族自治區、四川省、甘肅省高級人民法院對部分毒品犯罪死刑案件行使死刑復核權。
如何執行
2006年9月29日,最高人民法院將關於提請審議人民法院組織法修正案草案的議案提交全國人大常委會;2006年10月26日發布《人民法院第二個五年改革綱要》,明確規定,將死刑核准權統一收歸最高人民法院行使。10月27日,全國人大常委會開始審議這一修正案草案,並於10月31日表決通過了關於修改人民法院組織法的決定。
❺ 建設單位對已驗收工程是否有權利復核
正常是可以。不過,如果沒真的有什麼嚴重的,涉及到結構質量的問題,誰傻得去復核,畢竟已驗收合格,驗收時參建幾方都有參加,名字也簽了,章也蓋了,當時不說,現在提出,打大家的臉呢。
❻ 保障復核申訴權利的原則
處理公務員的申訴,應當堅持合法、公正、公平、及時的原則。
❼ 銀行主管拒絕為櫃員復核櫃員是否可以告他
民事法律關系的主體:是指參加民事法律關系享受權利或承擔義務的人,即民事法律關系的當事人。根據我國《民法通則》規定,可以作為民事法律關系主體的,有公民和法人等。實踐中以戶為單位的個體工商戶、農村承包經營戶、以及個人合夥組織體或非法人組織被視為民事主體。國家是特殊的民事主體. 包括的主體有哪些 民事主體包括:公民(自然人)和法人。自然人包括:個體工商戶,農村承包經營戶和個人合夥。法人包括:企業法人、機關、事業單位和社會團體法人。 (一)公民 一國公民指具有該國國籍的自然人。 1.公民的民事權利能力 公民的民事權利能力是指公民依法享有民事權利、承擔民事義務的資格,是公民主體資格的集中表現。 2.公民的民事行為能力 公民的民事行為能力是指公民通過自己的行為獨立行使民事權利或履行民事義務的能力。包括從事合法行為的能力,而且也包括對其違法行為承擔責任的能力。公民的民事行為能力是以其權利能力為前提的。 (二)法人 1.法人的概念和具備法人的條件 法人是指具有民事權利能力和民事行為能力,依法獨立享有民事權利和承擔民事義務的社會組織。 2.法人的權利能力 法人的權利能力是指法人享有參與民事活動,取得民事權利並承擔民事義務的能力或資格。 3.法人的行為能力 法人的行為能力是指法人能夠以自己的行為進行民事活動,取得權利並承擔義務的能力或資格。 4.法人的種類 第一,企業法人,是指以生產經營為其活動內容,實行獨立經濟核算,自負盈虧,向國家納稅的單位。 第二,非企業法人,是指不直接從事生產和經營活動的法人,以國家管理和非經營性的社會活動為其內容的法人。主要包括國家機關法人、事業單位法人、社會團體法人等。 民事法律關系的主體,簡稱民事主體,是指民事法律關系中享受權利、承擔義務的參與者、當事人。民事法律關系在什麼人之間發生,誰是權利義務的承受者,都涉及到民事主體問題。 民事主體參與民事法律關系還取決於能力,民法將此能力分解為民事權利能力和民事行為能力。民事權利能力,是能夠參加民事活動,享有民事權利和負擔民事義務的法律資格。民事行為能力,是通過自己行為取得民事權利和負擔民事義務的資格。 民法承認的民事法律關系的主體主要是自然人和法人。自然人是因出生而獲得生命的人類個體,是與法人相對應的概念;法人是法律擬制的「人」,是具有民事權利能力和民事行為能力,依法獨立享有民事權利和承擔民事義務的組織。國家有時也直接參與民事活動,但基於民事主體的平等性,國家出現在民事活動中時,其身份只是公法人。另外,在一些特定的民事法律關系中,其主體也可以是不具有法人資格的其他社會組織. 請問,看完這些後你還要堅持法律沒有主體人物嗎.那麼這不是法律的問題,這是你語文水平和悟性的問題.
❽ 控告人不服復議不予立案決定,申請復刑事復核結果撤銷復議決定,下級公安機關不執行的怎麼辦
控告人對不予立案決定不服的,可以在收到不予立案通知書後七日以內向作出決定的公安機申請復議;公安機關應當在收到復議申請後七日以內作出決定,並書面通知控告人。
控告人對不予立案的復議決定不服的,可以在收到復議決定書後七日以內向上一級公安機關申請復核;上一級公安機關應當在收到復核申請後七日以內作出決定。對上級公安機關撤銷不予立案決定的,下級公安機關應當執行。
對行政執法機關移送的案件,公安機關應當自接受案件之日起三日以內進行審查,認為有犯罪事實,需要追究刑事責任,依法決定立案的,應當書面通知移送案件的行政執法機關;認為沒有犯罪事實,或者犯罪事實顯著輕微,不需要追究刑事責任,依法不予立案的,應當說明理由,並將不予立案通知書送達移送案件的行政執法機關,相應退回案件材料。
一、申請復議控告人如果不服,可以申請復議。復議申請應當向作出不予立案決定的公安機關提出。復議申請書要在收到不予立案通知書後七日內提出。申請書中要講明應當立案的理由。公安機關要在收到復議申請書後七日內作出決定,並書面通知控告人。二、申請復核控告人對復議決定仍不服的,可以在收到復議決定書後七日內向上一級公安機關申請復核。上一級公安機關應當在收到復核申請後七日內作出決定。對上一級公安機關撤銷不予立案決定的,下級公安機關應當執行。三、向檢察院投訴控告人對公安機關不予立案決定不服的,也可以向同級檢察院投訴。檢察院有權利要求說明不予立案的理由。公安機關應當在收到檢察院的通知後七日以內,對不予立案的情況、依據和理由作出書面說明,回復人民檢察院。公安機關作出立案決定書的,應當將立案決定書復印件送達人民檢察院。公安機關仍認為不應當立案,檢察院認為應當立案的,檢察院有權力通知公安機關立案。公安機關收到檢察院通知後十五日以內立案,並將立案決定書復印件送達人民檢察院。四、拒絕自訴公安機關以犯罪情節輕微,可以到法院自訴為由不予立案的。被害人堅持要求公安機關處理的,公安機關應予立案。五、被害人有證據證明對被告人侵犯自己人身權利、財產權利,公安機關不予立案或者檢察院不予起訴的,被害人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自訴。法院直接受理這類自訴案件很嚴格。被害人很難收集到被告人有罪的證據,這種起訴往往被法院以證據不足為由判決被告人無罪。
❾ 公務員在行政處分中的權利有( ) 答案 A 申辯 B 申請迴避 C 申請復核 D 申訴 E 申請解除處分
《行政機關公務員處分條例》是經2007年4月4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第173次常務會議專通過並於2007年4月22日中華人民屬共和國國務院令第495號公布的文件。該《條例》分總則、處分的種類和適用、違法違紀行為及其適用的處分、處分的許可權、處分的程序、不服處分的申訴、附則7章55條,自2007年6月1日起施行。
第六章
不服處分的申訴
第四十八條受到處分的行政機關公務員對處分決定不服的,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務員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監察法》的有關規定,可以申請復核或者申訴。
復核、申訴期間不停止處分的執行。
行政機關公務員不因提出復核、申訴而被加重處分。
所以選擇CD
❿ 采購人有沒有權利對評審過程進行復核
采購人,對評審過程中,提出的,對材料的購入相關凝問,有權進行復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