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知識產權 > 知識產權犯罪論文

知識產權犯罪論文

發布時間:2020-12-16 18:41:20

1. 知識產權法碩士畢業論文,給幾個題目吧

產權法的論文最關鍵的是案例分析部分,其他的都好說,如果論文里有調查分析,案例描述,結果分析,就比較完美了,呵呵,我也是經過導師反復折磨總結的經驗。

當時寫論文那個苦啊 。不過還好後來找了個伯樂論文網,上面有很多這個專業的輔導老師,雖然我們導師很刁鑽, 不過有高手幫忙,事情就簡單多了。如果你的論文很難,最好問下伯樂論文的

2. 關於知識產權法的論文

淺析知識產權法與公共利益

【摘要】知識產品不僅是一種個人財富,更是一種社會財富,知識產品的推廣和應用關繫到社會公眾的切身利益。這就要求我國在進行知識產權立法時要兼顧知識產權人的利益和社會公共利益,達到兩者的平衡。

【關鍵詞】知識產權;公共利益;社會公共利益

「私權」性是知識產權的基本屬性,知識產權作為知識財產私有的權利形態,得到法律的嚴格保護。但是,知識產權的保護客體——知識產品,是一種信息,具有私人產品和公共產品的雙重性質,而由此帶來的權利義務的分配,不僅關繫到知識產權人的個人利益,也關繫到社會公共利益。因此,知識產權立法在確認和保障知識產權人的利益同時也需要兼顧對公共利益的保障。近些年來,國際上的一些知識產權公約明確地對知識產權法中的公共利益問題作了規定。確保公共利益已成為各國知識產權立法的宗旨。本文僅結合知識產權專門法中的著作權法、
專利權法、商標權法的相關法律規定,分析知識產權法對公共利益的保障作用。

一、知識產權法在賦予專有使用知識產品的基礎上激勵知識產品的創造活動
知識產品作為無形財產與有形財產不同,知識產品一旦被公開就很難由原來的知識產品所有人專有地控制。競爭者可以通過研究、模仿市場中的知識產品生產同類產品,而不需要付出大量的智力勞動和研發成本,並承擔相應的市場風險。因此,競爭者可以以更低的價格在市場上出售同類知識產品,與知識產品所有人展開競爭,這使得知識產品所有人很難從其智力活動中收回投資,更談不上收益,極大地挫傷了知識產品所有人進行智力活動的積極性。知識產權法賦予知識產品所有人以專有使用權,排除他人擅自使用,知識產權的權利人可以憑借這種壟斷地位收回自己為進行智力活動所進行的各方面的投資,這種制度設計激勵著知識產品的創作活動,例如,著作人身權財產權的賦予激發對智力作品的創作和傳播、專有實施權所帶來的巨大收益激發人們從事發明創造活動、商標的專有使用促使廠商改善商品質量,創造出更多的知名品牌。所以說,知識產權法反映了賦予有限的壟斷權刺激革新目的的動態效率,它通過授予有限的壟斷權利刺激了知識創造活動,報償在創新上的投資從而刺激對創新者在時間、精力和資金方面的投入,從而創造出更多的知識產品,不斷地滿足社會對知識產品的需求。

二、以壟斷換「公開的機制」產生了巨大的社會公共利益
知識產權法通過一系列制度設計激勵將知識產品向盡早社會公開,可以說公開也是一種重要的社會公共利益。它不僅保障公眾正當地接近原創者的知識產品,為後續創新提供充分的「養料」,促進技術創新和文化創新;而且避免了對同一客體的重復創作和研究,節約了社會資源。這一點在著作權法和專利權法中表現的尤為明顯,著作權法賦予了權利人專有復制發行權換取了對作品的公開,為後續性創作提供了大量的資料,雖然限制了對作品的自由接近,特別是帶有贏利性質的利用和傳播,在獨創性的層面上刺激更多的合乎社會需要的新作品的創作,最終促進了文化繁榮和文明進步。專利法更是如此,專利法通過專利的「充分公開」要件確保所授予的專利公開,這些以公開的專利成為重要的信息來源,為後續發明和研究提供了技術信息和知識,避免了對同一客體的重復投資,研發者將節省的時間和經費來進行其他的研發,不斷促進新發明更多的被創造出來,以滿足社會對技術進步的需要。

三、適當的限制知識產權人的權利以達到個人利益和社會公共利益的平衡
國內外相關法律,都將公共利益作為知識產權人行使其權利的前提,如我國《著作權法》第四條第2款規定,著作權人行使著作權,不得違反憲法和法律,不得損害社會公共利益;再如美國,其立法和司法都強化了「知識產權是為了實現社會目標的有限的權利」的觀點,堅持「對知識產權人的報償是作為第二位考慮的」。因此,知識產權都具有有條件的獨占性、有限制的排他性和有期限的時間性的特點。這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首先,知識產權法對知識產權保護做了時間和范圍的限制。如我國現行《專利法》對於發明專利的保護期規定為20年。經過20年後,發明專利就成為全社會的共同財富。其次,知識產權法還規定了一些「合理使用」、「法定許可」以及「強制實施」條款。我國《著作權法》規定:為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使用他人已經發表的作品,可以不經著作權人許可,不向其支付報酬。《專利法》規定:專利權人製造或者經專利權人許可製造的專利產品售出後他人使用或銷售該產品不構成侵權即專利權人權利用盡後的使用不侵權。在充分保護權利基礎上對知識產權作以必要的限制是為了在保護私權的前提下維護公共利益,尋求個人利益與社會利益的平衡。正所謂權利的限制,應是在充分保護權利基礎上的必要限制;權利的保護,應是在實現社會利益前提下的必要保護。

四、促進公平競爭,維護良好的市場秩序
對有效競爭的促進是知識產權法的一種重要的公共利益。通常,生產者可以使用市場中任何可以獲得的手段,針對他們的競爭者來獲得優勢,但是這種手段必須正當、合法、體現市場主體之間的公平競爭。在缺乏知識產權的保護下,企業可以立即復制被改進的技術與改進者展開競爭而沒有必要投入時間和精力進行技術改造;廠商可以採用「搭便車」,「傍名牌」的方式展開市場競爭而不是在提高產品的質量上展開競爭。這些都是違反市場競爭規律的不正當的、不公平的競爭,嚴重地擾亂了市場競爭秩序。相反,在賦予專利權的情況下,競爭者意識到他不能隨意地復制、模仿專利發明,因此,不得不進行獨立的研究和開發,形成替代發明和改進發明,因為他們知道擁有一個合乎社會需要的、具有廣闊市場的專利是企業佔領市場和開拓市場的重要砝碼,是取得巨大經濟效益、在競爭中立於不敗之地的重要手段,這一種競爭是在不斷開發新技術的基礎上展開的公平競爭。商標權的賦予使得商標作為一種識別性的商業標記,商標權人有權禁止他人在核定使用的同種或類似的商品或服務上使用與自己的注冊商標相同或相似的商標。通過制止市場中商品的商標被混淆而維護競爭秩序,促使廠商在提高產品質量的基礎上展開市場競爭。

五、保護消費者的合法權益
知識產品作為公共財富,最終要進入流通領域,成為消費者手中的消費產品,所以,保護消費者的利益也就成為知識產權法的立法目標之一。知識產權法是通過兩方面的機制來保護消費者利益的:一方面,賦予知識產品所有人以專有使用權,這使得不同知識產品所有人所創造的知識產品得以區分,也使得假冒的知識產品不能進入市場流通領域,從而保證消費者可以購買到自己信得過的、高質量的產品。如商標法保護商標權人的商標專用權,從而區別產品或者服務來源,確保了消費者能夠憑借商標按照自己的意願選購自己需要的產品。商標不僅具有區別商品來源的作用,而且具有標識商品一致質量的作用,一旦消費者習慣於將一個特定的商標作為特定商品質量的符號,他就會確信其購買的這種商標的商品具有質量的一致性,逐漸形成一種 「品牌認知」, 並且願意為此商品支付較高的費用。廠商便可藉助商標贏得消費者對其商品的青睞,這樣就能獲得較大的利潤,激勵了廠商提高產品的質量以便利用商標實現更大的利益,最終保證了消費者可以獲得高質量的產品。

所以,知識產權法在以法定形式確認和保護知識產權人利益的同時,也兼顧了對公共利益的保障。雖然知識產權的取得意味著權利人獲得一定程度之壟斷地位,這是社會公共利益所做出的讓步,以鼓勵技術創新,權利人在行使權利時也要注意與社會公眾之間實現利益平衡.

僅供參考,請自借鑒。

希望對您有幫助。

3. 大學經濟法保護知識產權論文800字 在線等

摘要:隨著知識經濟的發展,技術成為企業的核心競爭力,知識產品的使用許可協議因其獨占的特徵而可能成為損害競爭的威脅。因此,司法實踐中出現了針對技術所有者的反壟斷訴訟。本文從反壟斷法和知識產權法的利益沖突入手,分析了兩者的立法宗旨及其共同協調發展的平衡原則。
關鍵字:反壟斷法,知識產權法,利益沖突,平衡原則

一、微軟公司案件

1 、關於Windows 系統的反壟斷訴訟

美國微軟公司研發的Windows 操作系統在全球市場佔90%以上的份額。1998年5 月18日,美國聯邦政府司法部與20個州的總檢察官對微軟提出反壟斷訴訟,控告微軟濫用其市場支配地位,妨礙其他軟體商與其進行正當競爭。2000年4 月3 日,哥倫比亞特區地方法院做出判決。認定微軟通過捆綁銷售,將IE瀏覽器強加給用戶,在Windows 操作系統中安裝了源代碼,排斥了競爭對手。[1]

2 、第一屏條款的爭論

「第一屏條款」(the first screen provision)是微軟公司同電腦設備生產商(Original Equipment Manufacturers)在許可合同中規定:要求已經安裝Windows 操作系統的用戶最初啟動計算機時,屏幕上必須顯示關於Windows 統一特徵的(如圖標、圖標的設計風格和尺寸等)畫面。原告稱微軟通過「第一屏條款」濫用了其對Windows 操作系統軟體的獨占權利而損害了設備生產商、消費者、其它軟體生產者的利益。[2]

在這兩個不同的案件中,作為原告的生產者和消費者,都認為微軟公司濫用了Windows 系統在計算機操作系統市場的優勢地位,損害了其他競爭對手和整個市場的長遠利益。而微軟公司則堅持自己的權利受知識產權的合法保護。這反映了反壟斷法和知識產權獨占性這兩種法律價值的沖突,是否有一個更好的平衡方法呢,也就是說,在反壟斷的視野中,如何能夠體現知識產權的價值保護?

二、反壟斷法和知識產權的利益沖突

1 、知識產權的立法宗旨- 給權利人以充分保護

知識產權的特點可以概括為無形性、專有性、地域性、實踐性、可復制性五個方面。以本文關注的角度來看,對市場競爭最有影響的就是其專有性。「專有性揭示的是知識產權作為一種絕對權和支配權所具有的壟斷性或排他性。」[3]

就微軟案件來說,因為知識產權的專有性,版權的所有者微軟公司就擁有了對Windows 操作系統使用的獨占性的權利,這是從權利的來源說。在權利的行使方面,由於知識產權以推動社會進步的技術成果為保護對象,因此,大部分的權利人會通過使用許可協議來使其成果社會化。[4] 在這種技術利益最大化要求的驅使下,法律賦予權利所有者以特權,即通過合法交易成為獨占者。這種「獨占性權利」

的行使所獲得的價格和合同與在充滿競爭的市場條件下的獲得是不同的。知識產品一旦被知識產權制度所保護,就意味著排除他人同樣的行為。因此,知識產權最終與「非通過競爭而獲取的獨占」地位聯系起來。[5]

所以,知識產權的獨占性可能會被權利人濫用,進而破壞技術的傳播和創新。

例如,利用知識產權形成經濟聯合,限制其他競爭者的進入;獲取技術市場上的優勢地位;或者在許可使用合同中不合理的對被許可人漫天要價,對到期合同之後的技術使用進行限制或者通過索取高價來變相延長合同的期限……這些行為無疑已經偏離了知識產權推動社會進步的本意,也正因為這樣,處於相對方的其他競爭者只得藉助反壟斷法來維護自己的利益。

2 、反壟斷法的立法宗旨- 保護市場競爭結構的穩定

在市場經濟體制中,最為重要的機制就是競爭機制,一旦競爭機制被扭曲,市場就不能正常發揮作用,市場秩序和市場結構就會遭到破壞。源於自由競爭的壟斷就是扭曲競爭機制的重要力量。但是,市場機制本身並不具有維護公平競爭的功能,因此,需要建立保護競爭機制的法律制度體系。制定反壟斷法的目的就是為了維護和促進交易公平,以實現充分、有效的競爭。

對於建立有效競爭的市場結構來說,反壟斷法反對壟斷,反對限制競爭,反對濫用市場優勢地位,維護競爭性的市場結構。[6] 在法律層面上,壟斷是行為和狀態的規定性。壟斷首先是一種行為的規定性,反壟斷法關注的是市場主體的行為,只要該行為的目的是限制競爭,都將受到法律制裁。壟斷也是一種狀態的規定性,它關注市場的集中度,壟斷狀態實質上是市場已達到或超過法律所界定的企業集中度的下限。因此,即使沒有明顯的壟斷行為,政府有關部門也可以採取法律行動,變壟斷行為為競爭狀態,壟斷狀態本身成為國家強制力的介入點。

[7]

無論是在發展中國家,還是發達國家,反壟斷法的「社會本位」使它成為市場經濟國家的「經濟憲法」,承擔起維護市場經濟秩序的重任。雖然大多數情況反壟斷法和其相關政策是通過國家公權力實現,但反壟斷法自身卻是以自由競爭的最佳狀態為實現目標。因此,市場經濟離不開反壟斷法。

3 、反壟斷法和知識產權法的利益沖突

反壟斷法和知識產權法的利益沖突主要集中在以下幾個問題:一、競爭政策關注短期效率分配或長期效率的程度。如果關注短期利益,則會對知識產權權利人的行為較為寬容,而如果是注重長遠發展則會較為嚴格的限制其權利的行使;

二、市場支配地位是否是因為知識產權而取得。如果回答是肯定的,那麼知識產權權利必然受到反壟斷法的規范;三、知識產權自身的經濟特性(邊際成本很低並容易被盜用)。這一點說明在用反壟斷法來分析許可協議條款時,也要注意權利人行使權利的合理性;四、許可協議是否應該被認定為橫向或縱向限制競爭的協議。[8]

在本文列舉的兩類有關微軟公司的案件中,原告無一例外的認為微軟公司藉助對Windows 操作系統許可使用權的獨占,破壞了他們的「競爭權」,因此,應該由反壟斷法對微軟的行為加以制裁。其中最主要問題是:對於知識產權法特別是版權法中最為核心的商業性為- 許可他人使用被保護的作品究竟應該適用怎樣的法律原則。誠然,在技術已經成為市場競爭力核心因素的今天,知識產品所有人獨占權的保護范圍已經越來越受到反壟斷法的關注。如果在契約自由的理念下,完全保護個人的知識產權,就會更多的「微軟」案件發生。而如果用反壟斷的利刃劈開知識產權的「獨占性」,對於技術所有人來說,就無疑陷入了一種「無法可依」的危機感,甚至喪失技術創新的積極性,導致加重社會發展成本。簡而言之,一個是反對獨占而另一個是授予獨占。[9] 對於這樣的問題,司法實踐做出了不同的回答,理論中也沒有定論。

三、如何實現反壟斷法和知識產權法的協調發展

1 、反壟斷法的合理原則

反壟斷法的意義在於塑造一個良好的市場結構,使競爭主體可以展開公平競爭,從而提高經濟發展水平。出於對公共利益的尊重,它呈現出靈活性,不同時期對同一性質的行為態度不同,這是一國之內;而在競爭激烈的國際市場中,保護本國的知識產權也就是保護本國的商業利益,這時反壟斷法又會支持知識產品的獨占性。總之,反壟斷法背後的標准就是經濟發展需要,從國內市場來說,是消費者利益和公共利益,在世界范圍內,就是在和平發展的基礎上實現本國利益的最大化。因此,面對形形色色的競爭行為,世界各國的立法和司法實踐基本都確立了「合理原則」。[10]根據合理原則,反壟斷法並不是禁止所有的經濟聯合,禁止的只是那些能夠產生或者加強市場支配地位的企業合並。因此,將合理原則作為反壟斷法的基本原則,可以使反壟斷法更好地適應復雜的經濟情況,避免機械的執法可能對正常經濟活動造成的消極影響。[11]

在知識產權的反壟斷規范中,「合理原則」也同樣適用。因此,有幾個基本的原則不容忽視:首先,不能認為是知識產權導致了市場支配地位;壟斷源於競爭制度而非知識產權制度。社會的進步和創新是知識產權的本意,所以,並非知識產權的每一種制度都要適用反壟斷法。其次,競爭政策應承認知識產權法體系下認可的權利;只有這樣,才可以保護技術創新者的熱情。最後,盡管存在一些限制競爭的協議,但如果這種協議比沒有協議更能促進競爭,則它也是可以容忍的;在沒有許可協議的情況下,很可能因為沒有任何規定而導致效率的混亂,而且沒有許可協議這種推廣方式,技術成果的社會化也就成為空談了。[12]這三個原則表明在處理此類問題時,承認知識產權的基本調整是基礎,進而再與反壟斷法銜接。

2 、知識產權法的利益平衡觀

從上文的論述可以看出,因為知識產權的獨占性問題已經越來越引起法律界的關注。實踐中,特別是在我國加入WTO 之後,圍繞知識產權的訴訟不斷增多,在全球貿易一體化的今天,知識產權和國內國際經濟發展相關聯是法學研究無法迴避的問題。特別是在技術許可中,隨著專利申請數量的增多和保護范圍擴大,許多企業和研究機構陷入一種尷尬處境,本來可以自由使用的技術落入他人的專利保護范圍,成為進一步開發研究和生產經營的障礙。甚至鼓勵創新的專利制度成為某些人惡意設置「訴訟陷阱」的工具,阻礙了經濟的進一步發展。例如一台DVD ,從部件到零件,其有效專利達1500件之多。我國的生產商要想順利的將產品打入國際市場,首先要獲得外國專利權人的許可,並要支付相當的費用。

面對這樣的情況,世界各國逐漸認識到必須本著既有利於刺激知識產品的創造又有利於知識產品被公眾接近、利用的原則做出具體的制度安排。平衡知識產權人的私權利益與公共利益是知識產權法律制度的基石。[13]因此,在知識產權自身的體系中,有很多針對性的規定來協調公共利益。如著作權法中的合理使用,專利權中的強制許可。最重要的是,知識財產的保護是有期限的,一旦到期,產品進入公有領域,就成為全人類的共同財富。所以,從根本上來說,知識產權和反壟斷法都著眼於社會的長遠發展。
3 、平衡原則- 協調知識產權和反壟斷法的基本原則

雖然從我國目前看來,把知識產權領域的問題納入反壟斷的案件並不多,相關司法實踐也沒有統一標准,但其實二者的沖突主要集中在兩個方面。首先知識產權的過度保護會引起競爭的失衡進而被反壟斷法所不容,其次,反壟斷法事無巨細的前後審查又會破壞競爭主體意思自治和創新積極性。所以,要尋找一個恰當的標准,就是以競爭利益最大化來進行個案分析,在合同雙方及社會公共利益之間尋找到平衡點。筆者認為這一標准並非可以通過法律明確具體的規定來確立,而基本要依靠市場主體的自我評價和法官的個案認定。

第一,首先明確知識產品的管理更多需要由合同法和知識產權法來規范,以保證個人意志和社會創新。「許可使用應該使版權所有者獲益:這是設計版權法和合同法的部分原因。在市場上的成功並不能剝奪一個公司通過版權法和合同法的獲益。」[14]因此,反壟斷並不是反對大企業。大企業由於創新和技術進步形成的壟斷不是真正的壟斷,創業利潤中包含的壟斷盈利可以看作是成功者的獎金。

這種具有「技術意義上的壟斷」的企業由於一方面要同原有技術和產品的企業競爭,另一方面受到潛在競爭的威脅,因此實際上仍處於競爭之中。[15]

這段話說明,壟斷地位的形成並不一定是消除競爭,壟斷者為了維護自己的地位,就要更加努力的改進技術降低成本。如果是這種情況,那麼,消費者將會最終受益。這一點從IT行業的發展就可以得到證明。

另外,合同法的角度來看,反壟斷法是對雙方當事人意思表示的一種矯正。

這種矯正應該是發生在明顯不公平的情況,例如一方利用其優勢地位強加給另一方不合理的義務或價格,導致「強者更強,弱者更弱」,超出了正常競爭可以接受的界限,這才是反壟斷法發揮作用的空間。在微軟與電腦設備生產商的「第一屏」條款中,微軟公司並沒有對「第一屏」的畫面設置和顯示做出過分不合理的約束,也沒有限制製造商、消費者對「第一屏」之後畫面重新設計。正如COPYRIGHT ,LICENSING , AND THE「FIRST SCREEN」一文中作者的觀點,在合同自治的原則下,許可協議不可能僅僅保護許可人的利益。整體看來,許可使用合同是一個博弈的過程,因為雙方的利益平衡必然會反映到合同的價格上。取得的權利越多,支付的價格也就越高。德國的瓦爾特?歐根說:契約自由「是不可缺少的,沒有來自家庭和企業經濟計劃的個人的自由契約,就不可能有通過完全競爭來對日常經濟過程的調節」。[16]而且,這種「第一屏」條款可以通過降低培訓成本、進行質量控制、明確商標標識等方面的作用使消費者得到穩定、低廉的服務,最終通過降低交易成本實現社會利益的增加。在「合理原則」的基礎上,可以認為「第一屏」條款並不是完全權利濫用的結果。如果一定要將反壟斷的審查引入此條款,就會破壞合同的合意,破壞在競爭環境中市場主體的自由選擇,進而會付出損害社會技術進步的代價,這是反壟斷法不得不思考的問題。因此,用經濟學的方法具體分析合同條款,權衡多方利益,才能找到反壟斷法的作用空間。

第二,反壟斷法不能完全退出知識產權保護領域,只要這種「保護」成為破壞競爭的保護傘,反壟斷法就應責無旁貸的對此加以規范,以確保競爭結構的健康發展。

事實表明,契約自由有時不能保護市場供求雙方的競爭,甚至可以用來消除競爭,卡特爾和其他壟斷組織的建立就是例證。企業利用契約自由來建立壟斷組織,壟斷組織又用契約自由導致強制性的契約。「契約自由」常常成為壟斷集團證明他們受到法律保護和享有相應權利的籍口。[17]正因為傳統知識產權法、合同法對於意思自治的過分推崇,才使權利濫用有可能成為合法現象。在知識產權法中,法律賦予了權利人的特權,給知識產品的收益劃定了一個閉合空間,只能由權利人獨享,自然引發和社會其他利益主體的矛盾。

正如本文開頭的第一個案例,美國和歐洲的法院針對反壟斷訴訟,分別認定微軟公司的行為違反了反壟斷法,做出了不利於微軟公司的判決。從這樣的事實可以看出,反壟斷法面對知識產權領域的獨占現象,是完全有理由介入並進行規范的。這是因為反壟斷的性質決定。因此,盡管有「排他性」的「私權」壁壘,又有合同自由的說辭,但從社會長遠利益出發,還是應該承認反壟斷法介入的合理性。

第三,本文的結論是知識產權與反壟斷法的關系不再單純地將知識產權作為壟斷豁免之列,而是在保護知識產權與防止權利人濫用權利方面尋求一個平衡點;對於與知識產權有關的限制競爭行為也應列入反壟斷規制的范圍中。在對一家公司進行反壟斷時考慮的已不只是規模,更主要的是看它是否利用自身規模來限制競爭和損害消費者的利益。[18]

正如美國最高法院在Dell公司案件中表達的看法:「客觀的格式標准,通過公正的過程被認可,有一種『實質上促進競爭的優點』。通過設定標准,可以提高產品的適用性,進而增加消費者的選擇,還可以通過投入及經濟指標的標准化來降低生產成本。使新的進入者可以根據當前標准生產產品,降低市場准入障礙……」????總體看來,知識產權和競爭政策都關注技術進步和消費者的最終利益。企業希望進行技術改造但至少要防止搭便車行為,所以知識產權保護是必不可少的。而市場主體只有在面對競爭時才有充分的動力進行改造,因此營造一個良性競爭的環境是經濟發展的基礎。所以要平衡不斷加劇的競爭和進一步技術改造之間的利益。面對經濟生活的復雜性,法律不同領域之間的交叉問題越來越普遍,這時就需要我們正確把握不同部門法的立法深意,推進社會的整體利益發展。

注釋:

[1]2000 年6 月微軟公司提起上訴,上訴法院做出判決,基本確認了微軟採用反競爭手段維持其在電腦操作系統軟體上的壟斷地位,但否定了初審法院試圖將壟斷地位擴展到瀏覽器軟體領域的判決。11月6 日,微軟與司法部和原告中的9 個州和解。由於和本文論述關系不大,故不作詳細介紹。徐傑、時建中主編《經濟法概論案例教程》第204 頁知識產權出版社2004年9 月版。??? See Ronald A. Cass : COPYRIGHT, LICENSING, AND THE「FIRST SCREEN」,資料來源:

美國社會科學研究網站 www.ssrn.com

[2] 劉平周詳《知識產權與物權比較研究》載於《知識產權》2003年第4 期

[3] 「In keeping with the basic approach of the right law ,right owners are given great freedom in deciding the terms on which to license their procts. After all , the value of the right is the ability of the right owner to set terms expected to maximize the return from licensing. 」

See Ronald A. Cass: COPYRIGHT, LICENSING, AND THE「FIRST SCREEN」。

[4] 筆者並不否認,知識產權的「獨占性」是有期限並且受合理使用的限制。

因此,此處討論的獨占也是相對的而並沒有過於偏激的意思。本文全文都是建立在已有的知識產權的制度基礎之上,並不是對知識產權本身的質疑,而主要是從反壟斷角度和整體社會發展的角度進行一些思考。同時,我也並不否認,知識產權取得的最初,也是在市場公平競爭的情況下權利人創造性的勞動的結果。

[5] 「有效競爭」是一種經濟學意義上目標模式,在這種模式下,競爭被視為實現整體經濟和社會公共利益的手段,提出這種模式是為了建立有利於經濟發展的市場結構。作為法律上可操作的目標模式,關鍵是如何確立一個標准,以評價市場上的競爭是有效競爭。根據其他國家的經驗,建立有效競爭的目標模式主要是從規范競爭性市場結構出發。按照德國康森巴赫的理論,優化的市場結構,市場上要有多個競爭者,他們的商品有適度的差異性,且市場的透明度高。王曉曄:《競爭法研究》出版社99年版第73-90頁

[6] 劉寧元司平平林燕萍:《國際反壟斷法》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9 月版第7 -9 頁

[7] 「To the extent there has been a perceived conflict , however,it seems to stem from four principal areas of uncertainty :(a ) the extent to which competitio policy is about short-run allocative efficiency or long-run dynamic efficiency,(b ) whether market power should be inferred from the existence of an IPR ,(c ) certain distinctive economic characteristics of IPRs , and(d ) whether a particular contract, license,or merger should be regarded as horizontal or vertical. 」 See「competition policy and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 」, OECD , committee on competition law and policy, DAFFE/DLP(98)18 http://www.oecd.org/daf/ccp

[8] 「Discussion of the overlap between antitrust and intellectual property law frequently observes that the former opposes monopoly , while the latter confers monopoly rights. 」 See Ronald A. Cass :「COPYRIGHT,LICENSING, AND THE」FIRST SCREEN「

[9] 「合理原則」、「本身違法原則」是反壟斷法的兩個基本原則。

「本身違法」適用於那些已經被確定為不合理地限制了貿易的行為,因而只看是否有行為的存在,無需對行為產生的原因和後果進行調查。一般適用於法律明確規定的情形下,如濫用市場支配地位,限制競爭協議等。「合理原則」的基本含義是某些行為構成了對競爭的限制,但又不能適用本身違法原則。是否構成違法須在慎重考察企業行為的意圖、行為方式以及行為後果之後,才能做出判斷。

[10]「Normal competition law, applied under a rule of reason standard,seems entirely adequate for distinguishing between」pro 「

and anticompetitive tying in cases where the requisite market power is conferred through IPR. 「 See」competition policy and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 「, OECD , committee on competition law and policy,DAFFE/DLP (98)18

[12]馮曉青《利益平衡論:知識產權法的理論基礎》載於《知識產權》

[14]劉兵勇《試論反壟斷的理論基礎》載於《江蘇社會科學》2002年第5 期

[15]劉兵勇《試論反壟斷的理論基礎》載於《江蘇社會科學》2002年第5 期

[16]劉兵勇《試論反壟斷的理論基礎》載於《江蘇社會科學》2002年第5 期

[17]馬洪雨《從「微軟」案看反壟斷法的發展趨勢- 兼論給中國反壟斷立法的幾點啟示》載於《蘭州商學院學報》2001年第4 期

4. 求:關於知識產權方面的論文。

三、關於知識產權犯罪的主觀罪過 刑法學界一般認為,知識產權犯罪的罪過形式是故意,過失不構成本類罪。這是因為:第一,從刑法理論上看,知識產權犯罪可歸入法定犯。法定犯作為一定的社會現象,其本身並不一定蘊含著法律所禁止的性質或為社會所責難的性質,國家之所以認為這種行為是犯罪行為,完全是出於某種行政的社會政策的需要。法定犯由於其倫理道德上的可譴責性較弱,不宜對其主觀犯意過於苛責,行為人只有在出於故意的情況下,才宜作為犯罪對待。過失行為則通常作為一般違法行為處理。這是刑法人道和刑法謙抑的價值取向的必然要求。第二,從刑事立法來看,考慮到刑事立法以懲罰故意為原則、過失為例外和犯罪故意一般不作規定,過失則明確規定的立法原則,本類犯罪應屬故意犯罪無疑。 我國刑法學界對於知識產權犯罪的主觀故意的要素和內容還有不同的認識,尤其表現在對於違法性認識和犯罪目的的看法上。 第一,關於違法性認識。對於違法性認識是否為故意的要素,各國刑法有不同的規定,刑法學界爭議較大,實際部門也有不同的認識和做法。在此問題上持何種立場和態度對於定罪量刑有重要意義。 第二,關於犯罪目的。對於知識產權犯罪的目的內容,尤其是是否「以營利為目的」,目前,在刑法學界爭議甚大。主要有以下三種觀點: 第一種認為:知識產權犯罪在主觀上,行為人須是出於故意,且以營利為目的;以營利為目的是這類犯罪的共同主觀特徵,同時也是構成犯罪的主觀要件[14](P.460~461)。 第二種認為:侵犯商標權、專利權的犯罪在主觀方面只能是基於故意;侵犯著作權的犯罪,在主觀方面除了是基於故意之外,還必須是以營利為目的;侵犯商業秘密權的犯罪也不需以營利為目的。 第三種認為:侵犯著作權犯罪的犯罪構成的主觀方面是以「營利為目的」,這個范圍限制過窄、過死,建議除規定「以營利為目的」外,考慮到行為人在抄襲、剽竊、假冒他人作品時是以秘密方式進行的,是否可增加「以盜竊他人名譽為目的」或「以詆毀他人名譽為目的」等表述,適度擴大對犯罪主觀方面的規定。 四、關於知識產權犯罪犯罪構成的描述性要件 在我國刑法中,有些犯罪行為事實只要符合某法定犯罪構成關於犯罪客體、客觀方面、主體、主觀方面四個要件的規定,則構成犯罪,這被稱為行為犯。但有一些犯罪行為,卻要求具備諸如「情節嚴重」、「後果嚴重」等條件才成立犯罪,這被稱為情節犯或結果犯。為便於研究,我們將前述四個要件稱為犯罪構成的基本要件,它們對於任何犯罪的成立都不可缺少;將「情節嚴重」、「後果嚴重」稱為犯罪構成的描述性要件,它們對於情節犯、結果犯等的成立不可缺少。由於我國採取犯罪構成的「立法既定性又定量」的模式(這不同於外國刑法犯罪構成的「立法定性、司法定量」模式),犯罪構成的描述性要件作為立法定量的表現,在司法實踐中通常被直接作為行為是否構成犯罪的判斷標志,其規定是否適當,意義重大。 我國刑法典對知識產權犯罪的犯罪構成描述性要件的規定有以下5種情況: 1.以「造成重大損失」作為要件,如侵犯商業秘密罪。 2.以「銷售金額數額較大」作為要件,如銷售假冒注冊商標的商品罪。 3.以「違法所得數額巨大」作為要件,如銷售侵權復製品罪。 4.以「違法所得數額較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作為要件,如侵犯著作權罪。 5.以「情節嚴重」作為要件,如假冒注冊商標罪,非法製造、銷售非法製造的注冊商標標識罪,假冒專利罪。 可以預見,伴隨著知識經濟時代的來臨,改革開放的中國社會必將面臨日益嚴重和復雜的知識產權犯罪問題。如何完善知識產權的刑法保護是擺在刑法學者面前的一個重要課題,我們期待著關於知識產權犯罪的研究進一步深入。

5. 高校知識產權保護論文5000字以上

問題抄的提出:講清所研究的問題襲「是什麼」.
選題背景及意義:講清為什麼選擇這個題目來研究,即闡述該研究對學科發展的貢獻、對國計民生的理論與現實意義等。
文獻綜述:對本研究主題范圍內的文獻進行詳盡的綜合述評,「述」的同時一定要有「評」,指出現有研究成果的不足,講出自己的改進思路。
研究方法:講清論文所使用的科學研究方法。
論文結構安排:介紹本論文的寫作結構安排。
「第2章,第3章,……,結論前的一章」的寫法是論文作者的研究內容,不能將他人研究成果不加區分地摻和進來。已經在引言的文獻綜述部分講過的內容,這里不需要再重復。
(五)結論的寫法
結論是對論文主要研究結果、論點的提煉與概括,應准確、簡明,完整,有條理,使人看後就能全面了解論文的意義、目的和工作內容。主要闡述自己的創造性工作及所取得的研究成果在本學術領域中的地位、作用和意義。同時,要嚴格區分自己取得的成果與導師及他人的科研工作成果。

6. 求一篇法學專業知識產權方面的論文,不得直接轉載,要有自己知識在裡面,謝謝

論知識產權的法律沖突

摘要:知識產權領域是存在法律沖突的,但這種法律沖突既不來源於國際條約對知識產權提供保護的國際性,也不來源於知識產權管轄權制度的新發展,它只源於一國對外國知識產權法域外效力的直接承認,而這種直接承認在目前看來是非常有限的。因此,知識產權領域內的法律沖突也只在有限的范圍內存在。

知識產權領域存不存在法律沖突?這對傳統國際私法來講並不是一個問題,知識產權具有嚴格的地域性,根據一國法律獲得承認和保護的知識產權只在該國發生法律效力,而不能被外國所承認和保護,因此在傳統國際私法上,知識產權被認為與法律沖突無緣。但19世紀末建立起來的知識產權國際保護體制要求締約國對其他締約國的知識產權也通過內國法予以保護,從而對知識產權的保護具有了國際性。有學者認為「對知識產權的國際性保護必然導致知識產權的法律沖突」[1],並從一些國家對知識產權法律適用的規定,推斷出知識產權領域是存在法律沖突的。事實是否如此?本文將對這一問題進行有意義的探討。

一、知識產權的地域性與國際性

知識產權是個人或組織對其在科學、技術、文學、藝術等領域里創造的精神財富或智力成果依法享有的專有權或獨占權。知識產權可分為兩大類:一類是工業產權,包括專利權、商標權;另一類是著作權,亦稱版權。知識產權作為一種無體財產權,具有專有性、地域性和時間性的特點,這也是知識產權與有體財產權的顯著區別。知識產權保護制度的雛形,是封建社會的地方官、封建君主、封建國家通過特別榜文、敕令的形式授予的一種特權。一定的敕令當時只可能在發出敕令的官員、君主或國家權力所及的地域內有效,超出這個地域就無效了。所以,由此而產生的特權也只能在相應的地域內有效,超出這個地域也就無效了。現代知識產權的地域性特徵即是對封建時代特權這一特性的保留[2]。與此同時,這也是資本主義自由競爭的需要所決定的。在一國出版的著作如果它具有商業價值,其他國家的出版商就會想方設法地加以復制銷售,以便從中獲利。為了盡可能多地牟取暴利,資本家當然最願意「無償」地利用外國的智力成果,因此,他們也就不願意承認其他國創造者依其本國法而取得的對其智力成果的專有權。從國家的角度來說,在資本主義自由競爭的條件下,承認外國法產生的知識產權在內國的效力,不僅不利於吸取外國文化、科技的新成果,而且也不利於內國的社會經濟進步和文化發展。所以,自由競爭時期的資本主義各國都不願承認根據外國法而產生的知識產權,當然也不會要求外國承認根據內國法而產生的知識產權。這樣知識產權的地域性便在資本主義自由競爭的條件下得以強化。這種知識產權的地域性指的就是在一國境內依該國法律獲得的知識產權只在該國境內有效和受到保護,它不具有域外效力,不能得到其他國家法律當然的承認和保護,當一知識產品跨越國界進入到另外一國而沒有獲得此國的知識產權時,該國就可以隨意使用該知識產品而不負法律責任並不受知識產品來源國法律的約束。

當資本主義進入到壟斷階段後,資本家不再滿足於在國內市場的競爭和掠奪,他們把目光投向國際市場,希望在國外尋找商品(包括圖書)銷路、向國外輸出技術及產品,以便獲更大利潤,而這一目標最直接和最現實的障礙便是外國知識產權法對他們的知識產品並不進行保護,這樣,知識產權的嚴格地域性同壟斷資本家擴張國際市場的需要之間的矛盾變得越來越突出,這種矛盾的發展結果便是一系列全球性和區域性的保護知識產權條約的訂立,如1883年《保護工業產權巴黎公約》、1886年《保護文學藝術作品伯樂尼公約》、1952年《世界版權公約》和1994年《TRIPS協議》。具有嚴格地域性的知識產權由此得以某種方式獲得許多國家的保護,具有了「國際性」。這里所謂的國際性是指同一智力成果通過國際條約規定的方式,在各個締約國依各該締約國的國內法取得知識產權,從而在這些國家都獲得保護。

然而,知識產權的國際性並沒有否定地域性,而是建立在充分尊重知識產權地域性基礎之上的,甚至可以說,起到了進一步強化和確認知識產權地域性特徵的作用,這可以從《巴黎公約》、《伯爾尼公約》等公約確立的「國民待遇原則」、「獨立性原則」中得到說明。如《伯爾尼公約》第5條就規定,國民待遇是指「就享有本公約保護的作品而言,作者在作品起源國以外的本同盟成員國中享有各該國法律給予其國民的待遇」,獨立性原則是指「享有和行使這些權利不論作品起源國是否存在保護,保護程度以及補救方法完全由被要求給予保護的國家的法律規定」。這兩項原則要求在專利權、商標權和著作權的取得和保護方面,締約國間應互相給予對方國家的公民和法人以同內國國民相同的待遇;而且各締約國都是依據其內國法的規定來決定對其他締約國國民的發明創造、商標和作品是否給予保護和給予怎樣的保護。國民待遇原則是前提,獨立性原則是一種具體安排,兩者結合起來便是:對於外國的知識產權人同內國的國民一樣,適用內國知識產權法的有關規定。上述知識產權國際條約的意義只是為一國國民的智力成果在他國取得知識產權提供便利,創造條件或者說是為締約各國相互保護對方國民的智力成果規定了義務,而各締約國在履行這種義務、實施這種保護的時候,其直接的法律依據仍然是各締約國的國內法,發明創造者和作者由此而取得的知識產權仍然是各締約國國內法意義上的知識產權,而不是「國際知識產權」[3]。簡言之,根據條約規定,各締約國有義務對符合其國內法規定條件的來自其他締約國的智力成果給予知識產權,使之在內國得到保護,對於不符合內國法而在其他締約國已獲得知識產權的智力成果,內國依然沒有保護的義務。也就是說,即使存在著上述條約,外國的知識產權法在內國依然是沒有法律效力,是不被承認的,內國只依照本國知識產權法規定的條件對來自外國的智力成果決定是否給予保護,外國知識法在內國無域外效力,不能成為內國判斷是否給予知識產權的根據。條約施加給締約國的義務僅僅是承認和保護符合內國法規定的外國智力成果,而在沒有條約的情況下,內國對於即使符合內國法規定的外國智力成果也是可以不予承認和保護的。條約並沒有施加給締約國以義務,要求其必然承認和保護已在其他締約國取得知識產權的智力成果。可見,其他締約國的知識產權法在內國沒有效力。

綜上所述,知識產權的地域性和國際性是並行不悖的,各國的知識產權法依然只在本國地域范圍內有效,並不因為知識產權保護的國際性而具有了域外效力。這恰恰與有的學者的觀點相左,他們認為「保護知識產權的國際條約一般都要求締約國承認對方國家知識產權的域外效力,使得知識產權的法律沖突由可能轉化為現實」 [1](P402)

二、知識產權的國際性與法律沖突

法律沖突,是指在涉外民事關系中,由於其涉外因素導致有關國家的不同法律在效力上的抵觸。關於涉外民事關系法律沖突產生的原因,眾說不一,歸納起來主要有三:第一,在同一個涉外民事關系中,有關國家的法律對同一問題的規定不同;第二,一個國家法律的域內效力與另一個國家法律的域外效力同時出現在一個涉外民事關系中,便產生不同國家法律的域內效力與域外效力的沖突;第三,涉案法院在一定條件下承認外國法律的域外效力。[4] 知識產權領域究竟存不存在法律沖突,我們可以從這三個條件來判斷。對於涉外知識產權關系,第一個條件的滿足自不待言,關鍵是看後兩個條件是否成立。

法律的域內效力,亦稱屬地效力,是指法律的空間效力,即國內立法對本國境內的所有人、物和行為有效。法律的域外效力,亦稱屬人效力,是指一國法律對於本國的一切人,不論該人是在境內還是境外都有效,都應適用。任何國家在制定法律時都可以依照自己的主權確定自己的法律只具有域內效力或既具有域內效力,又具有域外效力,但這些域外效力只是一種虛擬的或自設的域外效力,只有當別的國家根據主權原則和平等互利原則承認其域外效力時,這種虛擬的域外效力才變成現實的域外效力。當內國承認外國法在內國的域外效力時,位於內國的外國人便要受內國法律的屬地效力和該外國法律屬人效力的雙重約束,法律沖突便自此產生。當內國不承認外國法在內國的域外效力時,外國法即使規定了域外效力也只是一種虛擬的域外效力,位於內國的外國人便只受內國法的支配,法律沖突無從產生。

就知識產權領域來說,知識產權法的屬人效力表現在根據一國知識產權法獲得知識產權的智力成果在進入某外國後是否還受到被該外國所承認的來自來源國知識產權法的保護。如果智力成果來源國規定其知識產權法具有域外效力,並且內國承認這種域外效力,那麼法律沖突也就會隨之產生。無疑,來源國可以規定其知識產權法具有域外效力,這是其主權的正當行使。如我國《著作權法》第2條規定「中國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作品,不論是否發表,依照本法享有著作權」,事實上是說我國國民的作品無論在何國都受我國知識產權法的保護,然而這只是一種虛擬的域外效力,外國有權決定是否承認這種域外效力,除非外國自動承認,便不會產生我國著作權法域外效力與該國知識產權法域內效力之間的沖突。然而依本文第一部分所述,知識產權具有嚴格的地域性,即使是保護知識產權的國際條約也沒有施加給締約國以義務要求其承認其他締約國知識產權法在內國的域外效力。各國的知識產權法依然只在本國地域范圍內有效,並不因為知識產權保護的國際性而具有了現實的、被外國所承認的域外效力,法律沖突也就無從產生。

至此,我們可以得出結論,知識產權的國際性並不會導致法律沖突,不會象有的學者所指出的那樣,「知識產權由國內保護發展為國際保護,逐步取得了在權利獨立原則之下間接的域外效力,從而引發了知識產權的法律沖突」[5]。既然不存在法律沖突,因此有的學者認為「公約中的『國民待遇原則』可以看作是統一指向法院地法的單邊沖突規則[6]」的觀點也就根本無從談起。

三、知識產權地域性突破與法律沖突

應該承認,知識產權領域是可能產生法律沖突的,關鍵條件在於一國承認外國知識產權立法在內國具有域外效力,亦即要求突破知識產權的地域性限制,要求一國對待依外國法成立的知識產權猶如對待依外國法成立的物權、債權一樣,予以自動承認和保護。這種對知識產權地域性的突破可以見於為數不多的幾個國家的法律中,表現為對知識產權適用來源國法律,即專利權應適用最初取得地法,商標權應適用最初登記地法,著作權應適用最初發表地法。例如,1961年修改和補充的《法國民法典》第2305條規定:「文化及藝術產品由作品的首次發表地法規定」;1974年《阿根廷國際私法》(草案)第21條規定:「文學和藝術作品受作品首次發表國的法律支配。外國文學藝術作品保護期依照其原始國的規定,但不得超過阿根廷准許的期限。」該條還規定「外國國家賦予任何人的商標、廠商標牌、專利的專用權或其他產生於工業產權的權利,在阿根廷具有同樣的效力,但要符合阿根廷共和國規定的條件。保護期不能超過阿根廷立法規定的期限」。對知識產權適用來源國法律的學說和立法可以保證知識產權在不同的國家有相同待遇,尊重和保護既得權利,讓智力成果的創造者有權決定知識產權的法律適用,避免侵權人有機會選擇知識產權的准據法,防止因各國法規定不同,給當事人造成利益損害。然而一國如在沒有對等和互惠情況下單方面承認外國的知識產權在本國也能獲得保護,將要大大增加本國的經濟負擔,並對本國科技文化的發展造成一定的限制。另外,由於知識產權是一種具有排他性的對世權,這種方法對其他保護此權的其他國家的相對人極為不利,他們難以查找到該權利的來源國或者為了利用某一知識產權而必須費力查找外國法,這種方法的實質是將有關源於外國的知識產權的交易費用轉嫁於內國人身上。此外,這種方法所能達到的實際效果是將智力成果吸引到知識產權保護水平較高的國家,加劇精神產品分布不平衡,不利於發展中國家對知識產品的利用。最後,更重要的是,適用來源國法與知識產權國際保護法律體制所要求的「獨立性原則」是背道而馳的,「以作品來源國法來解決著作權的法律沖突在實踐中將難以實行」。[1](P410)因此,適用來源國法對知識產權進行保護具有很大局限性,這就決定了這種做法不會被太多國家所接受,即使被接受也往往要採納阿根廷的做法,在一定程度上重疊適用內國的知識產權法。因此可以說,這種對知識產權地域性的突破無論在范圍上還是程度上都是極其有限的,這同時也就決定了知識產權法律沖突存在的范圍和程度的有限性。

另外一種對外國知識產權法域外效力予以承認從而突破知識產權地域性的表現形式是一些國家關於知識產權適用保護國法的規定。而在筆者看來,這種規定是否是對外國知識產權域外效力的承認都還是很值得懷疑的。所謂適用保護國法是指適用實施權利行為地或侵權行為發生地的法律,如某人在甲國依法取得了一項專利權,如果乙國有人使用了該項專利,專利權人可否在乙國請求法律保護,乙國的使用人是否構成了侵權行為,這些問題均依乙國法規定[4](P154)。如《奧地利聯邦國際私法法規》第34條規定:「無形財產權的創立、內容和消滅,依使用行為或侵權行為發生地國家的法律」。筆者認為適用保護國法實際上是一種知識產權法屬地主義的主張,因為它堅持實施權利行為和侵權行為受該行為發生地所在國家知識產權法的調整。而知識產權法地域性所指的就是知識產權法只有屬地效力,只能調整其所屬國地域范圍內的智力成果。反言之,與知識產權相關的行為只受該行為地國知識產權法的調整。當然適用保護國法也可以被理解為一種沖突規范,它似乎隱含的一層意思是內國承認知識產權來源國法律的域外效力,並且也存在著保護國法律域內效力與來源國法律域外效力之間的沖突,但前者的效力優先。然而,適用保護國法也可以理解為不承認來源國法律的域外效力,與知識產權相關的實施行為和侵權行為只受該行為發生地所在國家知識產權法的調整。不管如何理解,在效果上,適用保護國法都承認了知識產權法屬地效力,而沒有突破知識產權的地域性。另外,保護國法說來源於知識產權國際保護公約中有關「獨立性原則」的規定[7],有的學者把公約中這種規定的內容概括為:對知識產權的「保護依權利賦予國的法律」,即保護國法,因而認為這是屬於沖突法意義上的「法律適用規范」。我們不同意這種看法,因為,如前所述,地域性的存在決定了法律沖突無從產生,公約所帶來的知識產權的國際性並沒有產生法律沖突,因而保護國法的提法不應被看成是一種沖突規范。總之,我們認為知識產權適用保護國法的規定與其說是知識產權的沖突規范,毋寧說是在變相地堅持知識產權的地域性,只是礙於知識產權及其立法國際化的大趨勢,而不得不作出的一種靈活安排而已。

四、知識產權管轄權制度的新發展與法律沖突

對於涉外民事糾紛的管轄權,各國一般均採取積極爭取的態度,以便在由本國法院審理時,盡可能保護本國及國民的利益。如英國在對「對人訴訟」中,只要被告身體出現在本國並可以送達傳票,哪怕只是路過,英國法院也可以行使管轄權。美國則採取了「長臂管轄原則」,只要被告在經濟上與本國具有「最低限度的聯系」,就將被視為在本國營業,本國即具有管轄權[8]。然而在知識產權領域的管轄權問題上,各國的態度卻截然不同,除了保護依本國法產生的內國知識產權,一國法院很少受理依外國法產生的知識產權案件,即使被告的依據在本國或被告為本國人。大陸法系,更多的國家固守絕對地域性原則,由案件發生的國家專屬管轄,幾乎沒有司法管轄權的合作[9]。而在英美法系,對知識產權跨國案件雖基本沿用一般民事案件的處理方法,但更多地引用公共政策或不方便法院規則,限制對域外發生的案件的受理[10]。在這種傳統的知識產權管轄權制度下,由於法院只受理依本國法產生的內國知識產權案件,法院也是就當然適用法院地法,根本不承認也不用考慮外國知識產權法在內國的效力,因此法律沖突也就無從產生。

由於傳統知識產權管轄制度很難適應知識產權國際保護的新形勢,變革傳統制度的要求也就越來越強烈,主要表現在要求擴大法院對涉外知識產權的管轄權,以便對外國知識產權糾紛實行有效的司法管轄。德國、法國、荷蘭、英國等國也先後採納了這種主張,即可以受理依外國法產生的知識產權所涉及的案件。[7](P225)例如,1997年,英國高等法院就一在英國與荷蘭的版權分別受到侵害的案件中,予以管轄並合並審理,創造了英國對涉外知識產權案件域外管轄的先河。[11]在此案中,原告建築設計圖的版權分別在英國與荷蘭遭到侵犯,原告向英國法院起訴,並要求將該案中的所有侵權行為合並審理。法院同意了的原告的請求,認為英國法院有權受理侵犯荷蘭版權的案件,只要被告在英國有住所,最後法院對在荷蘭的侵權行為適用了保護國法,即荷蘭法。有的學者就此認為,「由於法院審理案件時適用了荷蘭法,使得荷蘭法具有了域外效力,很明顯,知識產權法的地域性的的確確是被打破了……知識產權管轄權制度的創新致使法律沖突大量產生[12]」。我們不同意這種觀點,並認為管轄權制度的新發展不是導致法律沖突產生的原因,法院適用了外國法也不必然意味著法院地國承認了外國法的域外效力。正如案例所述,英國法院適用荷蘭法是用來調整在荷蘭發生的侵權行為的,而不是用來荷蘭法調整在英國領域內發生的侵犯知識產權的行為的。英國法院採納荷蘭法恰恰是對荷蘭法域內效力——即荷蘭法約束本國領域內的一切人、物、行為的效力的承認,而不是對荷蘭法域外效力的承認。如果說英國法院承認了荷蘭法在英國的域外效力,那麼英國法院就應該承認依荷蘭法成立的知識產權在英國也必然受到保護,然而英國實際上只用本國法來判斷一個發生在英國的行為是否構成了侵犯知識產權的行為。所以,英國法院實際上實行的是保護國法的主張,正如本文第三部分所述,保護國法說事實上堅持的是知識產權的地域性和知識產權法的屬地主義,它不構成對知識產權地域性的突破,不承認知識產權法的域外效力,因而法律沖突也就無從產生,認為知識產權管轄權制度的新發展帶來了法律沖突的觀點是站不住腳的。另外,在該案中,英國法院確實是適用了保護國法這樣一種規范,但這種規范不應該被認為是一種沖突規范,因為沖突規范是在效力相互沖突的兩個或幾個法律體系中進行選擇的規范。然而對於在荷蘭發生的侵犯版權的案件,只有荷蘭法可以支配,英國版權法不存在支配在荷蘭發生的侵權行為的任何正當理由,英國與荷蘭的版權法在此案中是不沖突的,或者說英國與荷蘭知識產權法間的沖突,根據英美學者對法律沖突的理解,只是「法官頭腦中的一個矛盾的反映,這個矛盾就是法官應該選擇哪一個國家的法律」[13],這並不代表英國與荷蘭法之間存在真實的、效力上的沖突。

總之,一國法院適用外國法處理涉外民事案件即意味著承認了外國法的域外效力,這在物權、債權家庭婚姻等民事領域是行得通的,但在知識產權領域卻沒有這種必然的因果關系。究其原因,實乃由於知識產權存在嚴格屬地性限制,其他民事權利則不存在這種地域性限制,各國對依一國法律產生的其他民事權利是普遍給予自動承認的,這符合「既得權」的思想。

五、 結語

至此,我們可以得出這樣一個結論,知識產權領域是存在法律沖突的,但這種法律沖突既不來源於國際條約對知識產權提供保護的國際性,也不來源於知識產權管轄權制度的新發展,它只源於一國對外國知識產權法域外效力的直接承認。這種直接承認要以犧牲承認國巨大經濟利益為代價,並且與現行的知識產權國際保護法律制度相背,這就決定了無論是承認國的數量還是承認的范圍和程度都是極其有限的,進而決定了知識產權法律領域內的法律沖突遠沒有我們想像中的嚴重。就知識產權法律適用的現狀而言,大多數國家尚未在立法中作出規定——這意味著,大多數國家還沒有承認知識產權法的域外效力,它們在司法實踐中也僅僅實施內國的知識產權法,根本不考慮外國的知識產權法。盡管各國知識產權法各不相同,但它們之間相互產生沖突的機會卻並不多。

7. 通過收集侵權案例並討論,寫一篇關於如何保護知識產權的小論文

可以在國家商標局,專利局找一些素材。

8. 有關知識產權的論文題目

知識產權法考試參考論文題目

1、綜述:知識產權的客體(抽象)

2、綜述:知識產權的保護模式(權利及其實施)

3、綜述:知識產權的客體與保護模式之關系

4、綜述:物的分類(如古羅馬法關於物的分類)

5、綜述:物權的保護模式

6、綜述:物權的客體與物權保護模式之關系

7、綜述:服務的分類——從服務貿易的角度

8、綜述:服務與信息

9、綜述:信息與財產

10、綜述:信息之上的權利

11、綜述:作品與人格

12、綜述:原件、復製品(臨摹)與知識產權的行使

13、綜述:資料庫之上的權利

14、綜述:著作權之內容

15、綜述:專利權之內容

16、綜述:著作權內容與專利權內容之區別

17、綜述:商標權侵權理論與案例

18、綜述:商標權和商號權之沖突解決

16、綜述:未注冊商標與權利

17、綜述: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模式

18、綜述:商標與平行進口

19、綜述:商品化權的權利性質以及案例分析

20、綜述:商業秘密的保護模式以及案例分析

21、綜述:遺傳資源的內涵、外延以及案例分析

22、綜述:遺傳資源的歸屬以及案例分析

23、綜述:遺傳資源的保護模式以及案例分析

24、綜述:傳統知識的外延

25、綜述:傳統知識的保護模式以及案例分析

26、綜述:知識產權糾紛的多元化解決機制以及案例分析

27、調查:各地地理標志的保護現狀與對策以及案例分析

28、調查:各地傳統知識的保護措施與問題以及案例分析

29、調查:民間文藝的保護措施與經濟效益的實現以及案例分析

30、調查:城市知識產權戰略

31、調查:企業知識產權戰略

閱讀全文

與知識產權犯罪論文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手機我的世界創造模式怎麼去天堂 瀏覽:716
專利代理人個人總結 瀏覽:312
工商局黨建工作述職報告 瀏覽:685
創造力閱讀理解答案 瀏覽:866
金華質監局和工商局合並 瀏覽:334
衛生院公共衛生服務考核結果 瀏覽:693
專利權的內容有哪幾項 瀏覽:750
學校矛盾糾紛排查表 瀏覽:294
內地音樂版權 瀏覽:208
公共衛生服務今後工作計劃 瀏覽:457
公共衛生服務考核小組 瀏覽:872
疫情里的科研成果 瀏覽:519
工商局愛國衛生月及健康教育宣傳月活動總結 瀏覽:942
三興商標織造有限公司 瀏覽:657
加強和改進公共服務實施方案 瀏覽:991
迷你世界創造熔岩號角 瀏覽:479
愛奇藝激活碼有效期 瀏覽:507
醫療糾紛官司南方周末 瀏覽:855
公共服務類大樓的物業管理方案 瀏覽:284
電影版權買賣合同範本 瀏覽: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