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物權法】【司考】關於物權和債權的問題
戴某有權在自己債權范圍內優先受償(20萬元及利息);若玉器價值仍有剩餘,版則張某有權主張,若權玉器價值仍有剩餘,剩餘價值返還李某。可以通過拍賣、評估等方式實現。若玉器價值剛好20萬元,則李某與戴某也可以協商用玉器代償借款。
戴某、張某均無權直接要求得到玉器。物權效力優先於債券;不等於直接取得物權。
與開始的問題沒有本質區別:並承諾一旦不能還債,願以該玉器作價抵債。 該條款屬於流質條款無效,約定只有後來約定方有效。當然戴某也可還要求先受償,回答與原來一樣
2. 這是一句司法考試題目里的解析有這么一句話,請高人指教一下!
抵押合同自簽訂之日起生效,產生的債權的法律關系,抵押權屬於物權。回抵押權是否成立要交付(動產答)或者登記(不動產)。就像一個買賣合同,合同生效了就產生一個債權關系。如果這個東西(動產)還沒有交付,所有權就還是賣方的,只有交付後物權才發生轉移。抵押權屬於物權。
3. 【物權問題】【司考】物權和債券同時存在時的問題
丙可就自己所享有抵押權的房屋優先實現自己的債權(即到期債權100萬元),回剩下的一百萬答元是甲的,債權人乙此時可向債務人甲主張債權。因為丙的債權與乙相比具有優先性,有優先實現的權利。
也就是物權優先於債權,因為丙對甲的房屋所享有的抵押權是屬於物權,而乙對甲所享有的是無擔保的債權,即丙的物權優先於乙的債權。
4. 關於物權的司法考試問題請高人指教
這個你要區分質押物權與抵押物權、留置物權,其中抵押物權內只要抵押合同成立,抵押物權容即告成立,但是未登記的不能對抗登記的。而質押物權則以交付質物為成立要件,如果交付後由拿回來的,那就屬於「流質」了。至於留置物權則是法定物權,不需要什麼合同,以本人佔有為條件。
總的來說,你說說的只是針對抵押物權來說的。
5. 地役權司考真題158條與167條
第一題 相鄰關系抄是基於不動產的相互毗鄰而發生的,是隨不動產的存在而存在的權利,而不是因人設定的。不論相互不動產的所有權或者佔用權歸何人享有,相鄰關系都存在,並不因不動產所有人或佔有人變更而消滅。相鄰不動產的所有人或佔有人一方將其不動產轉移給他人所有或佔有時,相鄰權同樣也隨之轉移。
第二題 盡管甲和乙已經約定:乙不在自己的土地上從事高層建築;作為補償,甲每年支付給乙4 000元。但是這種約定並沒有經過登記,事實上由於我國現行法律沒有地役權的規定,當事人也不可能進行登記。因此甲乙之間的約定也就無法產生對抗第三人的物權效力,而僅僅是在甲乙之間產生一種債權負擔。如果是乙違反合同的約定而建設高樓的話,也不過是構成違約而不是侵權。在本案中,作為第三人的丙受讓土地使用權後,在該土地上建了一座高樓,由於其與甲並無直接的合同關系,當然也就是沒有不得在該地上建高樓的義務。因此第二、三種觀點都錯誤地認識了甲和丙之間的關系,顯然是不正確的。
6. 一道司考題~~ 大家來看看
我認為是B,所有權是乙的沒商量。你說的一年是佔有人的返還原物請求權的除斥期間。甲基於無因管理佔有牛,並因此取得不當得利(用該牛耕自家地),因此甲無權要求乙支付300元。
7. 一道司考題~~ 大家來看看~~~
不對,返還原物請求權,必須要知道原物在哪裡,被誰佔有,才能向佔有回人主張。而題中乙在答兩年期間根本不知道牛被甲佔有,返還原物請求權還沒有成立,所以不存在過期的問題。
本題是拾得和保管遺失物的問題。《物權法》第109條規定:「拾得遺失物,應當返還權利人。拾得人應當及時通知權利人領取,或者送交公安等有關部門。」《物權法》第111條規定:「拾得人在遺失物送交有關部門前,有關部門在遺失物被領取前,應當妥善保管遺失物。因故意或者重大過失致使遺失物毀損、滅失的,應當承擔民事責任。」
8. 司法考試,擔保法解釋38條與物權法176條矛盾
物權法與擔復保法沖制突——依物權法
見《物權法》第一百七十八條 擔保法與本法效力銜接擔保法與本法的規定不一致的,適用本法。
追償對象——債權人
見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工委編寫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物權法釋義》對第一百七十六條的理解。之所以追償對象只能是債權人有三個理由:
(1)理論上,各擔保人僅對債務人債務作出擔保,擔保人與債務人之間存在擔保關系,但擔保人與擔保人之間無擔保關系。允許擔保人之間互相追償實質上是在擔保人之間強制設立擔保關系,不合法理。
(2)程序上,費時費力。若允許向擔保人追償,則被追償的擔保人最終還是要向債務人追償,不夠經濟。
(3)可操作性上,若允許向擔保人追償,則存在多名擔保人、物保與人保並存時,各擔保人追償比例難以確定。
總之,《物權法》生效後,對擔保的理解就發生了變化,需要增加一點:每個擔保人在設定擔保時,都明白自己面臨的風險,即在承擔擔保責任後,只能向債務人追償。如果債務人沒有能力償還,自己就會受到損失。而這一點與擔保的初衷是相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