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關於新聞侵權的抗辯事由與新聞侵權的免責
法律上的免責是以法律責任的存在為前提的。這與新聞侵權責任的抗辯是有回一定的區別的。新聞答侵權責任的抗辯事由可用來破壞新聞侵權責任的構成,從而認定其行為的合法性。而新聞侵權責任的豁免則是在新聞侵權責任存在的前提下對侵權責任予以從輕、減輕或免除處罰。所以二者仍存在一點差別。
『貳』 對新聞出版侵權指控進行抗辯時,為什麼要把陳述事實和表達意見區分開來
抗辯事由是指在侵權案件中,被告針對原告提出的指控和請求,提出一切回有關免除或者減輕其民答事責任的主張。抗辯權是對抗他人權利的一種法定權利,而抗辯事由則是足以對抗他人權利的事由。構成抗辯事由必須滿足兩個基本條件:第一,客觀性,指已經發生的客觀事實而不是加害人的主觀臆斷或尚未發生的情況。第二,法定性,指必須是法律規定的特定事由。
新聞侵權訴訟中的抗辯事由則是指新聞媒體或新聞記者在新聞侵權訴訟中,針對原告的訴訟請求和主張,提出其訴訟請求不成立或不完全成立的某種相應的事實主張。
由此可知,可以進行抗辯的事由必須是已經發生的,而不是主觀臆斷或者尚未發生的,也就是說陳述的是事實,而不是意見。
『叄』 新聞侵權訴訟中的抗辯事由有哪些
應該稱為「針對新聞侵權的抗辯事由」:
新聞侵權即新聞單位或個人故意或過失新聞報道行為造成受害人的肖像權、隱私權、名譽權、著作權等合法民事權利損害。
抗辯事由就是對新聞媒體自身行為免責證明和對不侵權的證明,主要有:
一、新聞報道屬實或屬於媒體對公眾事件的合理評價;
二、新聞報道採取了必要的保護措施,公眾對新聞報道內容深度挖掘導致的後果為新聞媒體不能控制;
三、經過采訪對象的同意進行的報道或公開或合理使用。
關於名譽權的可以依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名譽權案件若干問題的解釋》
二、有關機關和組織編印的僅供領導部門內部參閱的刊物、資料等刊登的來信或者文章,當事人以其內容侵害名譽權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
機關、社會團體、學術機構、企事業單位分發本單位、本系統或者其他一定范圍內的內部刊物和內部資料,所載內容引起名譽權糾紛的,人民法院應當受理。
六、新聞單位根據國家機關依職權製作的公開的文書和實施的公開的職權行為所作的報道,其報道客觀准確的,不應當認定為侵害他人名譽權;其報道失實,或者前述文書和職權行為已公開糾正而拒絕更正報道,致使他人名譽受到損害的,應當認定為侵害他人名譽權。
七、因被動采訪而提供新聞材料,且未經提供者同意公開,新聞單位擅自發表,致使他人名譽受到損害的,對提供者一般不應當認定為侵害名譽權
九、新聞單位對生產者、經營者、銷售者的產品質量或者服務質量進行批評、評論,內容基本屬實,沒有侮辱內容的,不應當認定為侵害其名譽權;主要內容失實,損害其名譽的,應當認定為侵害名譽權。
『肆』 關於隱性失業問題
一、 關於隱性采訪的合法性問題
隱性采訪,作為一個新聞概念,從一個非新聞專業的法律人士看來,尚無准確的界定。用新聞學者的語言,界定為"是在采訪對象不知情的情況下,通過偷拍、偷錄等記錄方式,或者隱瞞記者的身份以體驗的方式,或者以其他方式,不公開獵取已發生或正在發生而並未披露的新聞素材的采訪形式".2我們姑且用這種概念的界定為基礎,來研究隱性采訪的合法性問題。
可以肯定地說,在目前的國家立法中,對於隱性采訪是沒有成文規定的。在現實中,新聞媒體對於一些通過正常采訪無法采訪得到的新聞素材,運用隱性采訪的手段,全面、真實地了解事實真相,將那些見不得陽光的丑惡事件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使之受到正直的人們的鞭撻,滿足了廣大民眾知悉社會真實情況的要求,受到各界的歡迎。當然,根據這種采訪採制的新聞和其他文字,公開發表以後,有的也引起麻煩,在法律上引起糾紛,甚至於被判決賠償精神損害。因此,在法律上究竟應當怎樣看待隱性采訪,確實是一個重要的問題。
第一,采訪權是權利而不是權力,因而不具有強制性。
按照新聞界人士的意見,隱性采訪是采訪權的內容,那就是,采訪權是新聞機構及其從業人員的權力,采訪的具體辦法分為公開采訪和隱性采訪。采訪既然是一種權力,那麼,隱性采訪就是合法的。我認為,不能這樣簡單地推論。
采訪權究竟是權力還是權利,是應當真正弄清的,不然,就會混淆權力和權利的界限,以至於造成理論上的錯誤,在實踐中出現更大的失誤。首先,必須准確理解權力和權利的概念。按照對權力和權利的權威解釋,權力是公法上的概念,是政治上的強制力量,以及職責范圍內的支配力量;3而權利,則既是公法上的概念,也是私法上的概念,與義務相對,是法律對法律關系主體能夠做出或者不作出一定行為,以及要求他人相應作出或不作出一定行為的許可和保障。1其次,應當弄清采訪權的權利來源。采訪權是新聞權的組成部分,新聞權是由采訪權和報道權構成的。所謂的新聞權,其權利來源是新聞自由,按照我國《憲法》的規定,新聞自由的權利來源是言論和出版自由;而言論和出版自由的本身不是一種權力,而是一種權利,是一種自由權利。既然如此,采訪權當然是一種與義務相對應的權利,而不是具有國家強制力的權力。
采訪權不是具有強制力的權力,並不是說隱性采訪就不具有合法性,采訪權既然是權利,就采訪而言,就應當是合法的行為。這就要看采訪所採用的具體方式是否合法。
第二,在隱性采訪的具體方式中,有的是法律所准許的,有的確有禁止性規定。
按照上述專家對隱性采訪的界定,首先,在隱瞞記者身份以體驗的方式,或者以其他方式,進行采訪,法律並不禁止,因而不存在違法的問題。在一般情況下,采訪應當是公開進行,並且應當徵得被采訪對象的同意。但是在特殊情況下,不公開記者的身份,體驗正在發生或者已經發生的新聞事件,獲取新聞素材,應當是合法的。其次,通過偷拍、偷錄的方式進行采訪,遇到的法律問題是《國家安全法》的規定。該法第21條規定:"任何個人和組織不得非法持有、使用竊聽、竊照等專用間諜器材。"在這條條文中,禁止持有、使用的是專用間諜器材,不是一般的采訪器材。在隱性采訪中,偷拍、偷錄有時使用的是竊聽、竊照的器材,這是不允許的。但是沒有規定使用一般的新聞采訪器材進行偷拍、偷錄。因此可以說,只要不是使用專用間諜器材,偷拍、偷錄的采訪方式,不會受到法律的特別禁止。但是,如果使用這樣的器材進行"隱性采訪",則為違法。再次,有的專家提出"故意引誘被采訪對象上當受騙違法犯罪"的問題,則是法律所禁止的,記者不得實施這種"隱性采訪行為",否則為觸犯法律。
第三,社會與公眾贊成、認可隱性采訪。
還應當看到公眾對隱性采訪的態度。社會與公眾的認可,是法律對一項行為是否確認其具有合法性的重要依據。在現代社會中,公眾急切需要新聞媒體提供大量真實的、有現實意義的消息,尤其是揭露現實中陰暗面的事實,以端正黨風,凈化社會空氣,推進精神文明建設。隱性采訪滿足了社會和公眾的這種需要,因而受到群眾的歡迎和肯定。社會和公眾的認可,就是隱性采訪合法性的基礎。
權利主體對其所享有的權利,只要法律沒有做出禁止性的規定,是可以依照權利人的意志行使這種權利的。按照隱性采訪是采訪權利的內容,而這種權利又是以言論和出版自由作為其權利的淵源這一理論基礎,法律上沒有禁止性的規定,並且受到公眾的歡迎和認可,不應當認為新聞媒體不能使用隱性采訪的手段進行采訪。
確認隱性采訪的合法性,並不是說進行隱性采訪就毫無限制,相反,由於隱性采訪涉及到眾多法律上的問題,尤其是對公民、法人的權利的保護問題,因此就更應當受到嚴格的限制。有些人認為,隱性采訪是一種采訪的手段,可以根據實際需要採用這種手段進行采訪,甚至有人主張像刑事偵查一樣,既可以適用一般調查手段偵查,也可以使用技術偵察手段。我認為,隱性采訪從某種意義上說,與技術偵察有一定的相似之處,但是它們是不可以簡單類比的。就是刑事偵查,在使用技術偵察手段時,也必須經過特別批准,不是想用就能用的。在我看來,採用隱性采訪方式,首先,必須經過新聞機構的特別批准,不得由記者自行實施。其次,應當遵守法律、法規的具體規定,明確規定不得錄音、錄像的,進行偷拍、偷錄,就是違法。再次,應當遵守保護公民、法人人格權的規定,隱性采訪不應當以侵害被采訪對象的人格權為代價。
二、 關於隱性采訪的權利與法律所保護的人格權的沖突問題
在隱性采訪中,經常遇到的法律問題就是新聞侵權。
在一個正常的采訪和報道中,必須處理好行使新聞批評自由即輿論監督和保護公民、法人的人格權的關系。處理得不好,就會構成新聞侵權,釀成糾紛,形成訴訟,承擔賠償責任。在這里,最重要的原則,就是《憲法》第51條規定,即:"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權利的時候,不得損害國家的、社會的、集體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權利。"誠然,新聞媒體享有批評的自由,即輿論監督的權利,這是新聞媒體存在的價值之一,也是其應盡的社會責任。但是,自由是相對的權利,是一種在法律規定的范圍內,按照自己的意志和利益進行行動和思維,不受約束、控制和妨礙的權利。這樣的權利是相對的權利,是相對於他人、相對於其他狀態的保持自己的不受約束、不受控制和不受妨礙的狀態的權利。法律規定,自由不是絕對的自由,而是相對的自由。然而,人格權是絕對的權利,是任何人都不得侵犯的權利,任何人都絕對不得以犧牲他人的人格權來實現自己的自由。因此,在新聞批評自由和人格權保護的法律天平上,並不是絕對平衡的,當新聞批評的自由與人格權的保護之間發生沖突的時候,法律向人格權的保護傾斜,著重保護人格權不受侵犯。在這樣的前提下,"只要不違反任何法律禁令,或者侵犯其他人的合法權利,那麼,任何人可以說想說的任何話,做想做的任何事".在新聞報道中,尤其是在隱性采訪中,最容易受到侵害的人格權是:1.人格尊嚴。人格尊嚴是一般人格權的核心,侵害人格尊嚴就是侵害一般人格權。在采訪中,如果是被采訪人的人格尊嚴受到損害,就構成侵害一般人格權,應當承擔侵權責任。例如,在一個隱性采訪中,被采訪的是一個算命的人,采訪的方法是偷拍。該報道的主題是揭露封建迷信,是積極的,因此不構成侵害名譽權;但是采訪的鏡頭,是從腳向上搖,搖到被采訪人的襠部時,鏡頭停留下來,晃來晃去。這種報道,對人格尊嚴構成損害,是不允許的。
關於隱性采訪的幾個法律問題 來自: 書簽論文網www.shu1000.com
2.名譽權。名譽權是公民、法人最重要的人格權,法律加以嚴格的保護。在新聞報道中,對公民、法人進行誹謗、侮辱等,使名譽權受到損害的,構成對名譽權的侵害,媒體應當承擔侵權責任。
3.隱私權。隱私是公民與公共利益無關的私人信息、私人活動和私人空間。對於這些隱私內容,只有權利人自己才能夠支配,不得任何人侵犯。在隱性采訪中,最容易受到侵害的人格權,就是隱私權,最容易發生侵害隱私權的沖突。隱性采訪侵害了隱私權,就構成侵權。某媒體用電話采訪一位歌星,未經允許,就將采訪現場實況在廣播電台進行直播。這是嚴重侵害隱私權的行為。
4.肖像權。利用照相機、攝影機和錄像機進行偷拍、偷錄,都涉及到肖像權的保護問題。肖像權是只有公民才享有的人格權,是對自己的肖像及其利益進行支配、保護的權利。在法律規定上,肖像權的保護,主要是未經本人允許不得非法使用他人的肖像。在現實中,未經他人允許,偷拍、偷錄他人的肖像,也是不允許的,除非具有合法的抗辯理由。在以偷拍、偷錄方式進行的隱性采訪中,既有未經他人允許製作他人肖像的問題,又有未經本人同意使用其肖像的問題,這些都是侵害肖像權的行為。但是,這種采訪一般都是具有維護社會公共秩序的現實意義,因此可以維護社會公共利益需要為抗辯事由,阻卻行為的違法性,成為正當的合法行為。如果不具有這樣的事由,就一定構成侵害肖像權,應當承擔侵權責任。
5.信用權。信用權是公民、法人維護社會對自己的經濟方面客觀評價的權利。媒體對公民、法人發生經濟上的困境,正在進行積極努力爭取擺脫困境的報道,事實是真實的,報道是客觀的,不構成對名譽權的侵害;但是這樣的報道會使該民事主體的社會經濟評價降低,信用受到損害,構成對信用權的侵害,嚴重的要承擔侵權責任。
在隱性采訪中,對於以上人格權都必須進行嚴密的保護,不能有所疏忽。因為侵害人格權,故意會構成侵權責任,過失也會構成侵權責任。在這方面,新聞媒體承擔善良管理人的注意義務,1必須高度謹慎,小心從事,防止釀成侵權糾紛。
三、關於新聞報道侵權的抗辯權問題
所謂抗辯,指被告針對原告提出的訴訟請求,提出具體事實使自己免責或者減輕責任;2抗辯權,則是對抗對方請求權或者否認對方權利主張的權利。3當一則新聞報道發表後,有人提出該報道構成侵權,主張新聞媒體承擔侵權責任的時候,如果該新聞媒體具有正當的抗辯事由,就可以用這種抗辯事由進行抗辯。如果法庭確認這種抗辯事由成立,則新聞媒體就會被免除侵權責任,其報道行為就是正當的新聞報道,受到法律的保護。
正當的新聞采訪和報道,包括隱性采訪,是依法行使新聞采訪權利和新聞報道權利的行為,不會構成侵權。在行使這些權利的時候,如果違反保護人格權的法律規定,侵害公民、法人的人格權,就構成侵權責任。當新聞媒體認為自己是正當行使新聞權利,他人認為是侵害了自己的權利,主張新聞媒體承擔侵權責任的時候,新聞媒體如果具有合法的抗辯事由,應當舉證證明,據此主張免除自己的侵權責任。在這時,作為被告的新聞媒體,應當盡一切力量,證明自己的抗辯事由的存在並且合法,是法庭確信其成立。
新聞媒體對抗新聞侵權主張的正當抗辯事由有以下幾種:1.公眾知情權。知情權即知的權利,也稱作知悉權、了解權,是美國新聞編輯肯特。庫珀創造的概念,其基本含義就是公民有權知道他應當知道的事情,國家應當最大限度的確認和保障公民知悉、獲取信息的權利,尤其是政務信息的權利。知情權究竟是公法上的權利,還是私法上的權利,還沒有定論,但是一般認為它含有以下內容:一是知政權,即知道國家活動,了解國家事務的權利;二是社會知情權,即知道他所感興趣的社會變化和發展的情況;三是對個人信息的知情權,包括對自己的信息的知情權和對有關自己切身利益的人的信息的知情權,例如自己的出身,戀愛對象的有關信息等;四是法人的知情權;五是法定的知情權,即司法機關通過偵查、調查,知悉案件情況的權利。1我們所說得的公眾知情權,是指的前兩種知情權,即知政權和社會知情權。新聞媒體的職責就是將社會已經發生的和正在發生的真實的事實,告知公眾,以滿足公眾知的需要。因此,公眾知情權是新聞報道的最有力的抗辯事由。在一個侵權糾紛發生之後,如果新聞媒體報道的出發點就是為了滿足公眾的知情權,並且沒有超出正當的報道範圍,就不應當認為媒體是侵權。在美國,費城郊區居民希爾在家中被3名逃犯軟禁,受到褻瀆和侮辱。此後,這一事件被作家編成戲劇。該劇在費城上演時,《生活雜志》記者事先沒有與希爾及家人商議,在原屋中拍攝鏡頭若干,在雜志上刊登並報道,使希爾一家受到精神傷害,希爾起訴追究《生活雜志》的侵權責任。一審法院判決希爾勝訴,上訴後,聯邦最高法院認為這一報道牽連著一個戲劇和一件真實的事情,這是一件合乎公眾興趣的事情,改判《生活雜志》勝訴。1這是一個以公眾知情權作為抗辯事由並取得勝訴的典型判例,對我國新聞傳播和司法實踐很有借鑒意義。
2.社會公共利益需要。在肖像權和隱私權的保護中,社會公共利益需要是一個正當的抗辯事由。在現實中,為了維護社會公共利益需要,法律准許使用他人的肖像,准許將他人的個人信息和活動公之於眾(因為法律上的隱私是指與社會公共利益無關的個人私密,與社會公共利益有關,就不再是法律保護的范圍)。在新聞報道中,如果涉及到肖像的使用,涉及到個人私密的報道,只要出於社會公共利益的需要,就可以對抗新聞侵權的訴訟請求。法庭確認這一抗辯事由,就可以免除新聞媒體的侵權責任,成為正當的新聞報道行為。在揭露一些對違法活動的隱性采訪中,之所以取得良好的社會效果而不被法律所追究,就是因為這種采訪和報道符合社會公共利益的需要,是維護社會秩序所必需的。
3.公眾人物。被報道者是公眾人物,也是對抗保護隱私權、肖像權的正當抗辯事由。現在有一種傾向是過於擴大公眾人物范圍,將一些不屬於公眾人物的人歸之於公眾人物的范圍,這是不對的。對公眾人物,現在還沒有一個准確的界定,一般理解應當是著名、知名度高、在全國具有重要影響、眾所周知的人物,如領袖、知名人士、明星等。在隱性采訪中,公眾人物也應當給予保護,不能說是公眾人物,就可以進行秘密采訪,公開報道。新聞界和司法界對此應當謹慎對待,不能由於公眾人物是抗辯事由而使他們的人格權受到不法侵害。
還有一些抗辯事由,在新聞報道中也是可以使用的,如新聞性等,可以對抗侵害肖像權等的訴訟請求,但是在隱性采訪中都必須十分慎重,稍有不慎,就會構成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