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知識產權 > 論知識產權損害賠償

論知識產權損害賠償

發布時間:2020-12-15 12:00:30

1. 論述:我國知識產權侵權賠償制度的內容是什麼!

我國知識產權侵權賠償制度的內容是停止侵害、消除影響、賠償損失。版

知權識產權侵權是一種特殊的民事侵權行為,中國《民法通則》第一百零六條規定了承擔民事責任的過錯原則和無過錯而依法應承擔民事責任的無過錯原則。這部1986年頒布的民法通則,雖然首次正式使用「知識產權」這一法學稱謂,也對著作權、商標權和專利權等受到剽竊、篡改、假冒等侵害的作了有權要求停止侵害、消除影響、賠償損失等規定、

2. 我國對處理知識產權侵權可採取哪兩條途徑

由於抄知識產權的對象是一種無形財產,權利人對其無形財產不能像對有形財產那樣進行實際佔有和控制,加之知識產權所蘊含的巨大價值,知識產權就極易遭到侵害。知識產權受到不法侵害如何進行賠償?是當前知識產權侵權損害案件審判的難點問題,也是知識產權侵權行為法理論研究的重點課題之一。結合關於此問題的法律規定和司法實踐進行研究,筆者擬對知識產權的侵權歸責原則、侵權損害賠償原則、范圍和計算方法等問題進行探討。
一、知識產權侵權歸責原則
從民法理論上講,侵權的歸責原則以過錯為基本原則,以過錯推定、無過錯責任原則為特殊情況。而各國的法學家們一致認為在確認是否侵害了知識產權並要求侵權人停止有關侵權活動時,應採用無過錯責任原則;在確定是否賠償或確定賠償額度時,適用過錯責任原則。〔1〕
(一)侵權責任與歸責原則
停止侵權和賠償損失是知識產權侵權糾紛的核心和關鍵,是權利之爭的根本利益所在,而停止侵權應是賠償損失的前提。在訴訟中,侵權人往往是將物上請求

3. 知識產權侵權賠償怎麼計算

知識產權侵權損害賠償標准:一是侵權人給權利人造成的實際經濟損失;二回是侵權人因侵答權行為獲得的全部利潤。在採用雙重賠償標準的情況下,法院多選擇侵權人因侵權行為所獲得的利潤這一標准。首先,從經濟等價規律來看,該規律要求行為人對自己的行為所造成的後果要付出同等的代價,該代價和受害人應得的代價大致相等。對價始終是決定賠償的基本要件。其次,從「等價有償」這一民法的基本原則來看,根據這一原則,一方面,在合法的經濟活動中,除法律另有規定或者合同另有約定以外,取得他人財產利益的一方應當向對方給付相應的價款或者其他財產利益;另一方面,在違法的民事活動中,行為人對因其行為引起的損失必須賠償,而且,賠償范圍應與損失范圍相一致。再次,從「損害賠償」自身來看,所謂「賠償」意為「補償」、「填補」,「損害賠償」即指通過補償受害人因侵權行為所遭受的損失,使受損害的權利恢復到侵權以前的狀態。由此可知,只有侵權人給權利人造成的實際損害作為損害賠償的標准才能同時滿足上述要求。確立了這一標准,就為之後的損害賠償范圍與賠償數額的科學認定提供了公平合理的客觀經濟基礎。

4. 我國知識產權賠償數額低的難題何時能解

您好!「長期以來,我國司法實踐深受知識產權損害賠償計算難、判賠數額低版的困擾,有關知權識產權案件審判普遍存在『重侵權認定、輕賠償論證』的現象。由於判決缺乏有關損害賠償數額的清晰說理,導致原被告雙方對裁判結果都難以信服。」
面對知識產權侵權行為的屢禁不止,不少專家指出,一個重要原因就是損害賠償的數額不足以有效威懾侵權行為。目前我國專利侵權賠償數額、專利價格均遠遠低於專利技術研發成本。
要破解這一困局,根本之策就是專利侵權賠償數額要高於專利技術研發成本,人民法院可以在適用法定賠償計算方式時將研發成本作為重要參考因素。
我國目前有關知識產權損害賠償的計算方式,通常採用填平原則,即權利人損失多少,法院責令被告補償多少,這大大低估了受侵犯作品、專利技術、外觀設計、商標和商業秘密的實際價值。
如果法院能夠切實依據相關作品、專利技術、外觀設計、商標和商號的市場價值確定權利人的損失、被告的利益所得或者許可費用的合理倍數,而非單純依據創作品、外觀設計和商標產品本身的價值,就可以判給權利人以合理的損害賠償數額。
如能提出更加具體的問題,則可作出更為周詳的回答。

5. 知識產權損害賠償認定難,怎麼解

您好,在知識產權方面,與發達國家知識產權訴訟的判賠金額相比,我國回知識產權損答害賠償數額較低的問題是客觀存在的。相比於懲罰性賠償,從市場價值來確定侵權賠償,具有更強的可操作性以及可預見性,能更好地兼顧和平衡知識產權創造、運用的創新激勵。如果能夠更多地從市場價值角度確定損害賠償的數額,除了可以彌補權利人的損失外,還能向社會傳遞知識產權有價值的理念,警示潛在的侵權人不要做違反規則的事情。

6. 知識產權損害賠償研究的理由

知識產權損害賠償應當堅持填平原則還是懲罰性原則,固然是一個老話題,但是討論知識產權損害賠償卻不能不提到填平原則和懲罰性原則。在相當長一段時間里,知識產權界一直為這個問題爭論不休,直到今天仍然有相當一部分學者和專家在呼籲知識產權損害的懲罰性賠償,所以有必要對此問題再作檢討。單從字面上來理解,也不難發現填平原則強調的是賠償的補償性意義,而懲罰性原則強調的是賠償的懲罰性意義。前者是側重從為權利人提供救濟的角度考察損害賠償的功能,後者則是從對侵權人制裁及對侵權行為扼制的角度考察損害賠償的功能。因此前者較後者具有更濃重的私法色彩。從為社會公益考慮的角度看,填平原則的懲戒意義確實略顯不夠。但是事實上,我們從來都沒有否認對侵權行為應予制止和懲戒。關鍵的問題不是要不要懲罰,而是如何進行懲罰,藉助何種機制進行懲罰,通過確定侵權人的何種法律責任來實現對侵權行為的有效扼制。按我國現行的法律制度,侵權行為有可能導致的法律責任中,包括刑事責任、行政責任和民事責任。即使在民事訴訟中,對於嚴重的侵權行為亦可通過適用民事制裁進行懲罰。可見我國法律對於侵權行為進行懲罰的機制是比較完備的。這種不同機制的設置不僅能夠起到從不同角度規制侵權行為的作用,而且也使得補償與懲罰兩種功能能夠得到同等的關注。對於私權的保護能夠得到像保護抽象公益一樣的關注,對於像中國這樣忽視私權傳統的國家是十分難能可貴的。強調懲罰性賠償恰恰無視這種分工明確的機制設置,強行要求一種機制替代另外的機制。但是法治的精神恰恰強調這種分工,並認為這是社會進步的表現。所以從這個角度上講,為強調實現某一目的而混淆功能不同的法律機制,恰恰有悖於法治的精神。更何況在某一領域實行懲罰性賠償原則,同樣會沖擊其他的民事賠償領域,不利於整個民事審判工作的協調一致。懲罰性賠償也有可能導致侵權人法律責任的重合,加重侵權人負擔。從另一方面講,目前知識產權損害賠償中最突出的問題是現有訴訟程序不能查明權利人利益損失的大小和程度,以及將「損害」量化為貨幣數量形式的准確性與合理性問題。而懲罰性原則認為填平原則不能有效「填平」損害,也是從這一點上尋找論據的。但事實上,現有的訴訟程序如果不能正確認定「損害」的話,懲罰性賠償同樣也無從談起。因為懲罰性原則同樣不能保證損害事實狀況明查,從而也就不能解決賠償對於損害能否「填平」的矛盾。只有通過科學的程序設計,保障訴訟制度能夠正確認定損害事實,並進而通過司法審查確認因損害而造成利益毀損的貨幣形式,才是實現真正「填平」的途徑。由於懲罰性原則強調的是懲罰,如侵權人侵權獲利為10萬元時,確定侵權人承擔50萬元賠償數額就已經實現了懲罰功能。而如果權利人實際損害為100萬元時,50萬元的賠償仍然不能補償權利人的損失。新《專利法》第六十條規定,可按許可費的倍數確定賠償數額。有學者認為這是一種懲罰性原則的體現。事實上,這一規定本身並不能體現賠償的懲罰性,因為如果不能正確確定實際損害的情況下,「倍數」本身並不意味著賠償是否超過實際損失,也不意味著是否超過侵權獲利。我們認為這一規定最大的貢獻在於將合法使用與非法使用區別開來。就這一點來講,它與原有的規定相比確實具有進步意義。

7. 知識產權上的請求權和侵權損害賠償責任 調查報告

知識產權請求權與知識產權損害賠償請求權是兩種不同的請求權。知識產權請求權救濟的是對知識產權的抽象侵害。所謂抽象的侵害是指對知識產權人就其知識產權的享有或行使構成的侵害,其救濟的目的在於回復知識產權的圓滿狀態。這種抽象的侵害既可能是現實的,也可能是將來的。知識產權損害賠償請求權救濟的是對知識產權人權利在「傳播中」造成的實際損害。事實上,前者救濟的損害可能涵蓋後者,也就是說對知識產權的抽象侵害既可能造成知識產權人的單純權利狀態的損害,也可能造成知識產權人實際的經濟損失或精神損失。知識產權請求權的成立不要求侵權人具有過錯和具體的經濟損失或精神損失,只需要有侵權事實即可。損害賠償請求權要求侵權人有過錯和對知識產權人造成具體的損失。知識產權請求權與損害賠償請求權既可能並存,也可能只成立知識產權請求權,因為後者責任入口更小些。深入的理論分析發現,知識產權請求權是一個權利束。我們暫且可將其分為兩大類:一、一般的知識產權請求權,包括排除妨害請求權(針對現存的妨害)、不作為請求權(針對將要發生的妨害)。一般知識產權請求權的特點在於它適用於所有的知識產權侵權。二、特殊知識產權請求權。如德國著作權法上的查詢請求權、查閱請求權、銷毀請求權、出讓請求權等。知識產權請求權成立後,如果知識產權人有實際損失,可以請求侵權人予以賠償。如果侵權人有過錯,則應承擔賠償責任,若沒有過錯但受有利益,知識產權人仍可主張不當得利返還請求權。事實上知識產權請求權的成立相當於美國法上Infringe的成立,都是無過錯要求,損害賠償請求權的成立則相當於美國法上Tort的成立。

8. 關於知識產權損害賠償的幾點思考

對知識產權的損害賠償以「填平原則」為主。
2013年修正的《商標法》第六回十三條在我國答首開知識產權侵權懲罰性賠償入法的先河。
《商標法》第六十三條第一款規定,「對惡意侵犯商標專用權,情節嚴重的,可以在按照上述方法確定數額的一倍以上三倍以下確定賠償數額」

9. 哪些適用於知識產權的民事責任方式

1.停止侵害的適用

停止侵害是知識產權權利人的一項重要民事救濟措施,在知識產權保護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和作用,其基本目的是阻止已經發生的知識產權侵權行為繼續存在,避免損害的發生或進一步發生。我國知識產權上的停止損害責任,相當於英美法中的永久性禁令(PermanentInjunction)。永久性禁令是英美法系國家蘅平法上的救濟措施,是法院在訴訟程序終結時作出的禁止或要求當事人做特定行為的一項令狀或命令。

停止損害責任的構成要件只有一項,即行為人實施了侵犯知識產權的行為並且該侵權行為仍在繼續。侵害一旦存在,不問行為人有無過失或可否回責,亦不問被害人有無損害,均可排除之。

但是,在有些情況下,即使侵害知識產權的行為仍在繼續,法院也不宜使用停止侵害之責任。

(1)原告未依法提出請求

在我國,被告民事責任的承擔採取原告訴請原則,即只有原告請求法院判令被告承擔某種形式的民事責任,而法院經審理以為,被告應該承擔該民事責任時,才會判決被告承擔責任。這一點不同於英美法。

(2)損害社會公共利益

知識產權權利人的正當權利受他人不法侵害後,有權請求停止侵害。但假如適用停止侵害責任的結果會損害社會公共利益,則不能適用停止侵害責任。社會公共利益的衡量具有極大的彈性空間,法院享有較大的自由裁量權。通常情形下,假如適用停止侵害的責任將導致以下情形發生時,應視為損害社會公共利益:

A嚴重妨礙文化的交流和傳播

B嚴重阻礙科技進步

C影響社會公眾健康

D破壞公平競爭秩序

E與客觀經濟政策相抵觸

F違反基本道德准則

G損害消費者正當利益等

2.損害賠償的適用

損害賠償是知識產權侵權民事訴訟中適用最多的民事責任。損害賠償在我國《民事通則》和有關知識產權法律、法規中被稱為「賠償損失」。從嚴格意義上講,「損害賠償」和「賠償損失」並不完全等同。「損失」是指侵害財產權造成的後果,而「損害」則是侵害財產權和人身權的後果。因此,「損害賠償」這一提法更為恰當。

知識產權領域中損害賠償責任的產生原因有兩個:一是違反知識產權合同,二是侵犯知識產權。此處所稱的損害賠償特指侵權損害賠償。是指行為人因過錯而侵犯他人特定知識產權,依法應承擔的以給付金錢或實物補償受害人所受損害的民事責任。

損害賠償的構成要件有

(1)實施了侵害知識產權的行為

(2)行為人有過錯

(3)有損害後果

(4)行為與損害後果之間有因果關系

損害賠償原則,是指法院在確定賠償義務人具體賠償范圍和賠償金額時所應遵循的總的指導准則。在知識產權民事侵權訴訟中,損害賠償原則主要有全部賠償原則、過失相抵原則和衡平原則等。其中,全部賠償原則為知識產權乃至整個民事侵權賠償領域中的最高指導原則。

全部賠償原則,亦稱「填平原則」,是指加害人應對受害人因侵權造成的實際損害進行全部賠償,旨在使受害人能夠再處於如同損害行為發生前的水平。全部賠償原則的基本要求是應對受害人因侵權行為的一切直接損失和間接損失進行賠償。在知識產權民事侵權訴訟中,間接損失的賠償經常得不到法官的支持。這是一個值得留意的傾向。賠償數額計算的不足,就可能出現權利人「得不償失」、「贏了官司輸了錢」、再也不願「打官司」的情況,從而影響公眾對知識產權司法保護的信心。

損害賠償數額的確定

損害賠償數額的三種計算方法,首先按照權利人損失或者侵權人獲利計算,該兩項難以確定的,則參照專利許可使用費的倍數公道確定賠償數額。一些國家的相關制度還規定法定賠償數額,即由法官根據侵權行為的社會影響、侵權手段和情節、侵權時間和范圍以及侵權人的主觀過錯程度,判決給予一定數額金錢的賠償。

精神損害賠償

精神損害賠償,是指民事主體因其人身權利受到不法侵害,使其人格利益和身份利益受到損害或遭受精神痛苦,要求侵權人通過財產賠償等方法進行救濟和保護的民事法律制度。在理論界和實務界中,不少學者和法官呼籲應建立知識產權精神損害賠償制度。在國際上,有關知識產權精神損害賠償的具體立法有所不同。伯爾尼公約和TRIPVs協議對知識產權精神損害賠償題目並未作出明確規定,參照大陸法系國家立法例,我國應建立和完善知識產權精神損害賠償制度。

但是,知識產權精神損害賠償必須進行必要的限制,不能任意適用:

(1)精神損害賠償只適用於著作人身權的侵害,不適用於對著作財產權和專利權、商標權、貿易秘密權等財產性知識產權的侵害。對財產性知識產權的侵害,除同時侵犯受害人的健康權、生命權並且造成嚴重後果外,不應再進行精神損害賠償,只能適用財產損害賠償的原則和方法進行賠償。

(2)侵犯著作人身權未造成嚴重後果,受害人請求精神損害賠償的,一般不予支持,人民法院可以根據情形判令侵權人停止侵害、恢復名譽、消除影響、賠禮道歉。

(3)法人或其他組織的著作人身權受到侵害要求進行精神損害賠償的,法院不予受理。

(4)當事人在侵權訴訟中沒有提出賠償精神損害的訴訟請求,訴訟終結後又基於同一侵權事實另行起訴請求賠償精神損害的,法院不予受理。

3.賠禮道歉的適用

賠禮道歉,是指責令侵權行為人向受害人正式承認錯誤並表示歉意的民事責任方式。它是我國立法部分在總結以往司法審判實踐經驗,包括抗日根據地、解放戰爭時期民事審判工作司法經驗基礎上而制定的,為我國法所獨占。賠禮道歉有兩種形式:一是在法庭上,加害人當庭向受害人賠禮道歉,請求諒解,受害人同意接受的,法庭應當記錄在案;二是採取書面道歉的方式,如受害人拒不同意賠禮道歉,或者受害人堅持書面道歉的,加害人應起草賠禮道歉啟事,在傳播媒體上公布,拒不履行的,由人民法院以加害人名義進行,用度由加害人承擔。賠禮道歉對於慰撫、平復受害人的感情傷痛,具有特殊的意義和作用。

在知識產權民事訴訟中,賠禮道歉是否僅適用於侵權著作人身權,是一個有爭議的題目。根據我國現行法律的規定,在侵犯著作權案件中,不管是侵犯著作人身權還是侵犯著作財產權,均可根據案件的具體情況適用賠禮道歉責任。但在其他侵犯知識產權案件中,《民法通則》第118條和知識產權單行法律法規中均沒有適用賠禮道歉的規定,適用該民事責任顯然缺乏法律依據,審判實踐中濫用賠禮道歉責任的做法應當糾正。在侵犯著作權以外其他知識產權案件中,假如侵權行為造成了不利影響,可通過消除影響的方式進行民事救濟,同樣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達到慰撫受害人精神傷痛的目的。

在原告並非原始著作權人,而是著作權集體治理機構、著作財產權的合同受讓人或繼續人的情況下,是否適用賠禮道歉責任不能一概而論。原則上不應否認這些主體有權要求被告賠禮道歉,但在侵權行為情節稍微、持續時間短、被告過失稍微和沒有造成不良後果的情形下,也可不支持賠禮道歉的訴訟請求。

4.消除影響的適用

消除影響,是指行為人因其行為侵害公民、法人或其他組織的知識產權造成不良影響而應承擔的以一定方式消除該不良影響的民事救濟方式。

在歐洲,立法和判例均鮮見消除影響民事救濟方式,但在非財產損害中廣泛適用恢復原狀,其性質、功能基本等同於我國的消除影響責任。

消除影響責任適用的范圍是十分廣泛的,在侵犯知識產權案件中,假如被告的侵權行為造成了不良影響,特別對原告的名譽或信譽造成損失,法院均應支持原告消除影響的訴訟請求。

消除影響,可以採取登報、公告、公布判決書等方式,其范圍不應小於侵權影響的范圍。在歐洲,公然判決書也是各國民事立法和判例中普遍適用於保護名譽等人格權的救濟措施。我國法院在各類知識產權侵權糾紛判決中適用賠禮道歉的責任遠遠多於消除影響責任。這實際上是一種缺乏法律依據的值得糾正的做法。如前所述,我國民法通則第118條和著作權法以外的其他知識產權單行法律法規中並沒有「賠禮道歉」的規定,但民法通則第118條中卻有消除影響的規定。審判實務中,可以把在報刊或其他媒體上刊登侵權致歉聲明的方式作為消除影響的措施進行運用,但在判決書中應明確表明適用的法律依據為民事通則第118條以及具體責任形式是「消除影響」而非「賠禮道歉」。

5.知識產權侵權訴訟時效的適用

訴訟時效,亦稱消滅時效,是指在一定期間內不行使權利而將其請求權消滅的法律事實。

消滅時效通常適用於請求權的保護。我國有關知識產權的法律法規均未對知識產權侵權訴訟時效作出專門規定,因此,民法通則規定的訴訟時效制度原則上應適用於知識產權民事侵權訴訟。除極少數案件涉及最長訴訟時效外,知識產權民事侵權訴訟主要適用民法通則規定的普通訴訟時效。《民法通則》第135條和第137條規定:向人民法院請求保護民事權利的訴訟時效期間為兩年(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從知道或者應當知道之日起計算。知識產權權利人應在知道或者應當知道知識產權被侵害時起兩年內積極主張權利,逾期主張權利則不收保護。

對於知識產權訴訟時效的適用范圍,有不同的觀點。其中,最為廣泛接受並得到最高人民法院認同的觀點是知識產權侵權訴訟中,停止侵害不可適用訴訟時效,損害賠償則可適用訴訟時效。損害賠償訴訟時效應從權利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侵權行為發生之日起計算,當持續侵權行為時效起算後權利人再起訴的,以權利人起訴之日為出發點向前推算兩年,超過兩年的以超過訴訟時效為由不予賠償。但未超過兩年則應視為未超過訴訟時效,權利人有權要求停止侵權並賠償損失,法院也應支持原告的主張。這種時效計算方法更能實現社會公平,有利於衡平權利人與侵權人之間的利益,能夠促使當事人積極地行使其權利,也符合當今世界強化知識產權保護的潮流。

閱讀全文

與論知識產權損害賠償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專利權的內容有哪幾項 瀏覽:750
學校矛盾糾紛排查表 瀏覽:294
內地音樂版權 瀏覽:208
公共衛生服務今後工作計劃 瀏覽:457
公共衛生服務考核小組 瀏覽:872
疫情里的科研成果 瀏覽:519
工商局愛國衛生月及健康教育宣傳月活動總結 瀏覽:942
三興商標織造有限公司 瀏覽:657
加強和改進公共服務實施方案 瀏覽:991
迷你世界創造熔岩號角 瀏覽:479
愛奇藝激活碼有效期 瀏覽:507
醫療糾紛官司南方周末 瀏覽:855
公共服務類大樓的物業管理方案 瀏覽:284
電影版權買賣合同範本 瀏覽:167
口罩在商標注冊屬於哪個類目 瀏覽:256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質控小結 瀏覽:668
數字版權的權源 瀏覽:565
駐馬店置地弘潤山轉讓 瀏覽:146
穂康投訴 瀏覽:146
嘉興萬聯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瀏覽:3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