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物權行為無因性的我國態度
2007年《物權法》第15條區分了導致物權變動的合同的生效和物權變動本身的效力,但內並未認可「物權行容為」的存在。相反,該條將買賣等德國民法列為「債權合同」的合同稱為「有關設立、變更、轉讓和消滅不動產物權的合同」,反而承認了買賣等合同的直接或間接物權效力。第25條至27條則采兩可表述,未明確有關「法律行為」「約定」的性質。總的來說,《物權法》對物權行為理論持迴避態度。
② 德國、台灣民法中規定了物權行為的概念,那麼想問一下物權行為會因為欺詐、脅迫而可撤銷嗎
無因原則是指物權行為在其效力和結果上不依賴其原因行為而獨版立成立,權即原因行為的無效或者撤銷不能導致物的履行行為的當然無效和撤銷。因為物的履行根基於物的合意,而不是根基於原因行為(如債的合同),所以物的履行行為是物的合意的結果。
物權行為無因性是交付即有物權變動效果,為了限制這種絕對性,發展了「物權行為無因性的相對化」學說,主要表現在:第一,瑕疵的同一性。是指債權行為與物權行為具有共同的瑕疵,同時無效或被撤銷。如當事人無行為能力,有欺詐、脅迫、錯誤情節等,可導致物權行為無效。第二,處分行為附有條件。是指當事人可以約定將債權行為的有效性作為物權行為生效的條件,債權行為有效存在,物權行為始能生效。第三,行為的一體性。是指物權行為與債權行為合為一個不可分割的整體法律行為,債權行為無效,物權行為也無效。這三種做法都旨在限制無因性的效力。
③ 物權行為與無因行為的關系 有時候又講物權行為無因性,有時候講物權行為來自於負擔行為,到底物權行為與
你好:物權的取得方式有兩種,其一,依據事實取得(繼承事實、合法建造實施,回生效行政行答為事實、法院判決事實等),大陸法系人為,上述方式取得物權為無因取得,但是我國物權法並不這樣認為,仍屬於有因取得。但是這樣的取得方式並不基於原權利人處分物權行為完成的,因此,不是負擔行為是物權發生的變更。其二。依據行為取得物權(合同——該行為時原權利人自己的意思表示的結果)行為人的合同行為即可是有償的、也可是無償的;在有償行為條件下,必須給物權負擔對價,物權的新主人不支付負擔的對價,不能取得物權,因此是負擔行為。我國民法通則規定,民事行為被撤銷、確認無效,依法解除,會發生返還財產結果,因此無論是那那種方式取得的物權,原因關系不合法,物權不發生轉讓——這是中國特色的物權變動原則。
④ 物權行為無因性的爭議
一些學者認為無因性理論妨害了交易的公正,理由有:
(1)在買受人將物出賣給第三人,而第三人為惡意時,出賣人也無法要求第三人返還原物,而只能返還不當得利,這一點違背公正原則。
(2)買受人如果以此物為其債權人設置擔保物權,按照物權優於債權的原理。出賣人也無權取回原物 ,而只能要求賠償損失,這對出賣人不利。
(3)法院如果對該物強制執行,出賣人也不能提出執行異議,這也對出賣人不利。
(4)如果買受人被宣告破產,那麼出賣人也無法提出別除權。
(5)如果繼承人為上述處分後,第三人根據繼承人的處分取得了物權。根據無因性理論在繼承有錯誤的情況下,財產無法從第三人處適用。
(6)如果物權在第三人處滅失,買受人也可不負責任。
他們認為,物權行為無因性在保護交易中第三人的同時,過度損害了出賣人的利益,違背交易活動中的公平正義原則。在他們看來,善意取得制度能夠達到無因性保護第三人合理信賴的目標。善意取得制度的基本原理是,對交易中的第三人是否進行保護,取決於第三人對前手的交易瑕疵是否知情,不知情的則為善意取得,否則不能。
物權行為理論的支持者們認為,善意取得制度」本身有許多固有的缺陷難以克服,是不能替代「物權行為無因性」理論的。他們提出了以下理由:
(1)主觀善意的要求與物權公示原則的基本功能不協調。物權行為理論的支持者認為,善意取得制度的首要缺陷是在於它弱化了物權公示的效力,弱化了不動產登記和動產佔有交付在現實生活中所發揮的作用。根據物權公示原則建立的物權,在客觀上具有正確性推定的效力,即以登記的物權為正確的不動產物權,以佔有的物權推定為正確的動產物權,從而實現對物權上權利秩序的司法保護,並達到保護第三人利益的目的。根據這一原則,第三人在取得物權時對前手交易的瑕疵不負擔保責任。但善意取得制度恰恰違背了這一規則,要求第三人對其前手交易的瑕疵負擔保責任。這一責任對物權公示原則損害很大,它使得不動產登記,動產交付的推定作用基本上無從體現。
實際上在善意取得制度中,判斷「善意」與否,一項重要標准就是是否存在可合理信賴的佔有或登記表象。對於物權變動需登記的財產,只要存在登記表象,則除非對真正權利狀況明知,均為善意。對於不需登記的財產,如果存在佔有表象,則除非對真正權利狀況明知或有其他交易上的重大疏失,也為善意。這比物權行為理論支持者主張的「客觀公示完全等同於實際權利」的僵化規則要合理得多。因此,上述理由明顯不能成立。
(2)不動產物權變動不適用善意取得規則。物權行為理論的支持者認為,不動產物權制度中的不動產登記簿,建立起了對一切人公開的法律基礎。因為不動產登記簿是國家建立的法律文件,而且它同時是一個公開的法律文件,在這樣的法律基礎上的權利取得,當然是一種善意的取得。既然登記簿是向社會上所有的人公開的,那麼任何人都不能以沒有看到登記作用為抗辯理由。因為善意制度是以第三人不知情為抗辯理由的。現在登記簿已經向社會公開了,第三人因此失去該抗辯事由。法律就是以此為基礎來建立不動產交易次序,即使登記過程有瑕疵或登記的權利有錯誤,那麼針對第三人而言是應該發生法律效力的。所以在建立了完善的登記制度後,善意取得制度的理論基礎以不復存在,善意取得制度在不動產物權法制度中間不再發揮作用。
該論點實際上是對善意取得制度中的善意判斷標准完全不了解的結果,在第一點里已有充分說明,茲不贅述。應當指出的是,所謂「善意取得不適用於不動產,不動產適用公信原則」的論斷,系源自中國台灣省《民法典》和《土地法》對動產善意取得和不動產登記「絕對效力」的分別規定,本無絲毫法理根據,顧為兩岸學者輾轉注釋,竟成共同的學術教條,漢語法學界理論能力之有待提高,可見一斑。
(3)動產物權善意取得的實踐作用逐漸消退。物權行為理論的支持者認為,善意取得實際上是依法賦予第三人一個針對原所有人追奪的抗辯權,然而第三人抗辯是否能成功,則必須有足夠的證據說明其善意。但第三人依照什麼標准來確定呢?目前還沒有一個統一的說法。正是根據這一點,德國法學家認為,雖然善意取得原則曾經發揮過很好的作用,而且在當代社會有時還要利用這一原則的價值,但該原則在當代社會的作用只能越來越小,它必須從以往廣泛適用的角度中退出來。在動產制度中,有些場合下雖然要適用善意取得制度,但是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如果達到強化對第三人利益保護的目的,或者說以此為出發點的話,就必須強化動產交付的公信力,或者說強化佔有的推定作用。依次觀點,善意取得制度在動產物權變動中的作用肯定會越來越小。法律只能按照「佔有的權利正確性推定作用」原則來處理無權處分問題,即使處分人無處分的權利,但在第三人根據其佔有的情景取得物上權利時,法律應該保護第三人的取得.這就物權行為理論的作用。
該觀點對於善意取得制度在現代民法中作用退化的論斷,純屬主觀臆斷,不足為憑。除開存在具有公信力的登記的情況,第三人善意的判斷,本來就必須按照不同情形具體判斷,沒有一刀切的模式,這正是善意取得制度靈活性、合理性和公平性的根源,強行要求善意第三人的判斷必須有「統一標准」,不過是概念法學「法律自動售貨機」思維模式的殘余。
(4)善意取得制度自身不周密的缺陷。物權行為論者認為,善意取得制度設計中有一個很大的缺陷,就是它不能把依據法律行為發生的物權變動與事實行為發生的物權變動最終區分開來。比如,甲將一物出賣給乙,而乙又將其出賣給第三人丙,各自均以發生交付。在甲和乙之間的合同有瑕疵,而甲提出撤消合同並主張返還原物的情況下,第三人丙因為其物權取得為善意取得,丙所取得的所有既受到保護而不受甲的追奪。善意取得對丙的保護的缺陷恰恰就發生在其保護的理論基礎上:丙此時取得物權的法律基礎是事實行為而不是法律行為。如依次說,則中斷了丙取得物權的法律關系,即丙與乙之間的法律關系,這樣,就在法律上剝奪了丙在其與乙之間的法律關系有瑕疵時的撤消權。因為,丙的取得是事實行為取得,而事實行為是不能撤消的。所以善意取得制度對第三人的利益保護的設計是不周密的。但是,如果堅持丙與乙的法律關系仍然的存在,就能夠保護丙的利益。在堅持該法律存在的情況下,就又恢復到了物權行為理論的交易結構分析,即按照區分原則和無因性原則處理上來:丙與乙之間債法上的法律關系存在,其瑕疵仍然可以救濟。救濟的方式。即根據無因性原則確定的主張不當得利請求權的方式。
該觀點認為,善意取得制度必然會導致取得人與無權處分人之間的合同關系無效,這是不正確的。無權處分合同的效力問題和善意取得適用與否的問題沒有絲毫聯系。在承認善意取得的情況下,既可以認為無權處分合同因前權利人不追認而無效(如中國現行法),也可以認為其無效僅可由取得人主張(法國法),也可以認為其完全有效(德國法、日本法、英美法),還可以認為其部分有效(違約責任部分有效)部分無效(物權變動部分無效)。
(5)善意取得制度只能在物權公示原則下發揮作用。如上所述,善意取得制度具有一定得積極意義,但是其根本缺陷是根據第三人的主觀心態來確定其應否得到保護,這一點在法理上和實踐上均有所不足。因此,在德國民法典以及後來的一些民法典中,均在首先明確物權公示原則的大前提下,肯定了善意取得制度;同時這些法典還根據公示原則對羅馬法以來的主觀善意的標准進行了更新,使其能夠符合公示原則的要求。
該觀點指出了善意取得原則和公示原則存在密切聯系,是正確的,但認為善意取得只能在公示原則下發揮作用,則誇大了公示原則的功能。實際上,善意信賴所涉及的不僅有權利表象的「公示」,還有權利表象在具體交易情境下的可信賴度,即「私示」,只有既考慮公示又考慮私示,一般和個別兼顧,才能設計合理的規則。
對無因性理論的支持者進一步認為,對無因性的上述批評是不合理的,違背了物權變動的基本規則,理由如下:
(1)違背了物權公示原則,企圖繞過物權公示的法律事實,將債權變動當作物權變動的直接原因,其本質仍然是把債權法上的原因當作物權變動的原因。
實際上,這一反批評意見是明顯不合理的。在債的內容為變動物權義務的條件下,債權意思表示本身就內在地包含著物權變動的意思內容,將債權變動作為物權變動的直接原因、決定性原因,無任何不妥之處。倒是不分情況不分場合,純從概念分割出發,硬要在任何情形下都搞一個「獨立」的物權變動原因的思維方式,不可理喻。
(2)這些批評忽略了對沒有任何過錯的第三人的保護。他們看不到第三人常常沒有過錯而原權利人常常有過錯的客觀事實,對第三人保護提出了違背交易常規的要求。原權利作為物權的所有權人,應當盡到一定的注意義務。
該反批評意見將「第三人」等同於「善意第三人」,並以某些主觀臆斷的「事實」(第三人在交易中「常常」沒有過錯而權利人「常常」有過錯)為由,將交易中的注意義務和交易風險全部從第三人身上轉嫁到權利人身上,實際上使物權人處於比非物權人還劣的地位,極不合理。
綜上可見,物權行為理論的硬傷甚多,無法成立。
⑤ 物權行為的無因性是什麼
物權的無因性可以結合債物二分原則來理解。比如我和你簽訂了一個房回屋買賣合同,按理來答說接下來就是正常辦理登記過戶房屋的程序。後來發現我和你簽訂的房屋買賣合同無效,實際上也不會影響房屋所有權的變動,這就是物權的無因性。合同是債,物權變動是物,二者不影響。
⑥ 麻煩解釋一下物權行為有因性
因為涉及物權轉讓關系會涉及到合同行為與物權行為。一般來說,合同無效,則物權行為沒有發生依據,所以無效。而合同行為有效,物權行為無效,無效的物權行為不能影響合同行為的有效性。所以物權是有因的。
⑦ 結合新物權法,論述物權行為無因性。
代表性的設計方案是社科院梁慧星先生、人民大學王利明教授、西南政法李開國教授以及人大法工委的物權法草案。他們對所有權體系的設計不盡相同,尤其體現在對國家所有權的態度方面。 具體而言,1、梁慧星先生物權法草案中,第二章對「所有權」進行了規定。該章共分六節,即關於所有權的一般規定、土地所有權、建築物區分所有權、不動產相鄰關系、動產所有權和共有。該體例的特點是按照民法基本理論,以所有權的標的為標准將所有權分為不動產所有權和動產所有權,以此為基礎再做進一步劃分。這有別於《民法通則》對所有權的分類。(《民法通則》以所有權的主體為標准,將所有權分為國家所有權、集體所有權和公民個人所有權,反映了生產資料所有制的性質)他認為,包括《民法通則》在內的中國現行民事法律以所有權的主體為標准,將所有權分為國家所有權、集體所有權和公民個人所有權,這種所有權分類,更多具有政治意味而不是法學意味;民法中所有權的主體無論是國家、集體還是個人,其所有權的性質都相同,保護的手段並無差異,對合法財產應予一體保護。[1] 2、王利明教授建議稿第二章「所有權」分節對「國家所有權」、「集體所有權」、「公民個人所有權」作了較為全面的規定。在第二節「國家所有權」的「一般規定」里分條規定了國有土地所有權(第103條)、國有自然資源所有權(第104條)、礦產、水流資源所有權(第105條)、野生動物資源所有權(第106條)、公用財產(條107條)、文物(第108條)、國家的財政收入(第109條)、國家投資形成的財產(第110條)、罰沒的財產(第111條)、所有權不明的財產(第112條)。[2]王利明認為,物權法規定國家所有權及集體所有權十分必要。物權法作為財產關系的基本法,必須反映所有制關系的現實,因為「一定所有制關系所特有的法的觀念是從這種關系中產生出來的,」[3]在物權法中,必須對各種不同的所有制類型作出確認。如果物權法中對國家所有權和集體所有權制度缺乏規定,則現實中迫切需要法律作出規定的問題將在物權法中缺乏法律依據,這不僅會使一些財產權的糾紛因缺乏規則而難以解決,同時也會使一些財產關系因不能獲得法律的調整而處於不穩定的狀態,物權法並沒有發揮其應有的作用,甚至可以說物權法存在著明顯的漏洞。3、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制工作委員會起草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物權法(徵求意見稿)》於2002年1月出台。第二部分規定「所有權」,包括第四章至第十一章。第四章「一般規定」。第五章專門規定「國家所有權」。第六章專門規定:「集體所有權」。第七章規定:「私人所有權」。4、西南政法大學的李開國教授等則堅持折衷說。他指出,在國家所有權、集體所有權、公民個人所有權問題上,既不贊成梁氏建議稿所作的過分淡薄的處理,也不贊成王氏建議稿和人大徵求意見稿專章專節地分別規定,主張采俄羅斯民法典的立法例,在所有權通則部分進行簡明扼要的規定。[
⑧ 票據行為無因性 與 物權行為無因性 相同嗎
物權行為無因性與票據行為無因性作為無因性理論的重要內容,既有各自的特點,更有密切的聯系。從物權行為無因性入手,探索與票據行為物權行為無因性與票據行為無因性作為無因性理論的重要內容,既有各自的特點,更有密切的聯系。
從物權行為無因性入手,探索與票據行為無因性在根源、內涵、特點等方面的關聯,為理論研究提供新的空間。
物權行為;票據行為;無因性作為無因性理論的主要內容,物權行為無因性與票據行為無因性無疑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
通過二者關系的研究,藉助全面、系統的物權行為無因性理論,不僅能掃除無因性理論的眾多歧義,加深對票據行為無因性的理解,更好的實現制度創立的初衷,同時為票據行為無因性的完善和發展,有著重大的理論價值與實踐意義。
一、從物權行為無因性的根源看票據行為無因性大陸法系民法理論中原因概念分為傳統原因論和現代原因論。
前者認為原因是指當事人訂立合同的直接目的,特點是具有客觀性,只有通過對合同性質的分析才能揭示,故稱之為近因;後者認為原因除近因外,還包括遠因,即當事人希望通過合同所要達到的目的。
所謂最終目的屬於動機,因人而異,具有主觀性。
同樣,無論是德國民法還是法國民法,都將法律上的原因視為近因,只是眾多原因中的一種且只能是承擔債務的原因。
由此可見,買賣活動中的基礎法律行為屬於債權行為而成為要因行為,但處分行為產生的結果並不是當事人訂立買賣合同的直接願望,而是其最終目的。
因此,它與承擔債務的原因是相分離的,屬無因行為。
物權行為的無因性是將物權行為與承擔債務的原因相分離,從而是債權行為的無效,不能直接影響物權行為的效力。
推而廣之,票據行為無因性是否基於此產生呢?票據行為,是指發生票據權利義務為目的的法律行為。
與物權行為不同,其本身可以看作是一個由原因債權導致的票據債權關系。
作為一種承擔債務的方式,票據行為與原因債權並不存在目的性,而是可以歸結為通過形式的改變,替代或者消滅原因債權,充當處分、支付行為的原因。
但是套用民法理論中的原因概念,並不意味著票據行為無因性的復雜化。
從近因看,比照民法中當事人訂立合同的直接目的,它作為一種法律上的原因,只能是承擔債務的原因。
訂立合同的結果是原因債權的產生,那麼,原因債權就是債務承擔的實質原因,而票據行為僅能視作一種債的處分。
同樣,票據行為的遠因應當是當事人希望合同所要達到的最終目的,這是由票據行為的債處分功能決定的。
其本身並不具有實現目的最終處分功能,只不過是合同目的實現的過程。
盡管,無論是原因行為還是票據行為都屬於債權行為,但是前者作為合同訂立的直接目的與產物,成為具有實質債權行為屬性的要因行為;而後者,由於對原因債權的處分,並不是當事人訂立買賣合同的直接願望,而是其最終目的所指向的。
它與承擔債務的原因相分離,屬無因行為。
所以,我們認為,票據行為的無因性是將票據行為與承擔債務的實質債權行為的分離,從而使原因債權的無效,不能直接影響票據行為的效力。
二、從物權行為無因性的內涵看票據行為無因性所謂法律原因,梅仲協先生說:「法律上直接之目的,吾人均稱為法律行為之原因。
」可見,它是具有法律意義的,直接的法律目的,是法律行為的內容。
進而,對有因與無因的論述,內涵為法律原因是否是法律行為的一個基本構成部分,即法律原因和其他要件共同組成一個法律行為成立、生效的支架。
如果在有因行為中,抽離了法律原因,那麼法律行為就喪失了一個要件,不得成立。
無因行為,反之。
但是,這種論述,對原因與行為的直接關系不能作出一個清楚的判斷,無法將無因行為從法律行為中凸現出來,體現出自己的內涵。
為此梅迪庫斯將無因性分為外在的無因性和內在的無因性。
外在的無因性是指處分行為的效力不以該行為以外存在的負擔行為的效力為前提;內在的無因性是指處分行為本身在內容上也是無目的的。
對照物權行為無因性與票據行為無因性,物權行為的外在無因性,是指物權行為之有效性獨立於債權行為的有效性,其發生及存續皆不受後者之影響;物權行為的內在無因性,是指出賣人轉移標的物所有權的原因,系為清償買賣契約所生之債務,但該原因卻從物權行為中剝離,而不構成物權行為之內容。
據此,有人認為,票據行為與物權行為的不同,在於外在無因性一致,但由於票據關系的內容不包含原因關系的具體內容,內在無因性的區別。
外在無因性的一致,因為票據行為的效力同物權行為一致,不受原因關系有效與否的影響,而是取決於本身要件的成立情況。
而內在無因性的區別,它並不局限於內容上的異同。
物權行為之所以無因,很大程度上,正是行為本身上不包含原因行為的內容,這是由內在無因性的內容無目的性決定的。
物權行為只是一種純粹的處分行為,盡管在債權行為中會涉及到於物權行為有關的關於物的轉移等內容,但這並不是原因行為的組成部分,真正的原因行為是買賣或契約的債權合意。
只有導致債務發生並引起物權處分的行為才能構成原因行為,這一點,在票據行為內在無因性中體現的更為明顯。
由於票據行為是一種債的處分行為,並不為交易的必然手段。
它的目的是將復雜的實質債權關系,轉化成一種簡潔的程序關系。
這種轉化源於實質債權,但票據本身具有的流通性與轉讓性,與程序化債權關系的「程序化」特性,決定了票據行為和原因債權行為的徹底割裂。
這正好印證了與物權行為內在無因性處分行為內容無目的性的相同之處,而非區別。
真正的區別在於,物權行為和票據行為在整個交易所處的階段不同:前者作為物權的實質處分行為,將最終實現交易,而後者僅僅是一種債的程序處分,它仍然需要實質的處分行為,以期完成交易。
這就決定了在內在無因性上,二者存在程度上的差異。
物權行為盡管與原因行為相剝離,但作為延續和完結,並不能單獨存在和行使。
可以說,物權行為與原因行為是構成交易的不可或缺的兩個部分。
票據行為可以視作原因行為的替代。
當行使票據債權得到滿足後,原因債權歸於消滅;只有行使票據債權未果時,債權人才可轉而行使原因債權。
這說明票據行為與原因行為不是並存的,不都是必然構成交易的部分。
三、從物權行為無因性的特徵看票據行為無因性物權行為無因性,不是孤立存在的。
它與物權行為獨立性、物權行為的形式主義共同構成物權行為理論。
正是因為與後兩者的結合,對物權行為無因性進行了必要的限制並提供了鋪墊。
物權行為獨立性,調解了出賣人與買受人之間的矛盾,;物權行為的形式主義,對雙方的活動進行了規范,留給無因性的是一個相對良好的空間,從而有效的避免了對出賣人利益的損害,達成調解出賣人與第三人矛盾的作用,最終實現整個交易的良性循環。
與物權行為不同,作為無因單獨行為的票據行為,它的無因性似乎更有一定的獨立性-只通過票據行為本身加以體現。
但是,從自身的特性,留存著許多與物權行為無因性相類似的地方,其實質是值得探討的。
首先,一般認為,物權行為無因性是在物權行為獨立性基礎上發展起來的,而票據行為與其基礎關系的債權行為,無所謂獨立性可言。
票據法意義的票據行為,是指同一票據上若有多個票據行為存在時,各票據行為各依票據上所載文義分別獨立發生效力。
獨立性原則的目的,在於將原因行為同後續行為加以區分。
同時對各行為效力作出肯定,避免各行為之間的無謂糾纏,從而確保交易各方利益的有利維護。
物權行為作為一種契約行為,主要涉及買賣雙方,最多及於第三人。
運用物權行為獨立性原則將物權行為與債權行為隔斷,正好為買賣雙方矛盾的有效化解打開突破口,體現出通過對行為的分立,實現物權行為創立目的的作用。
票據行為與物權行為不同,它與基礎關系的債權行為,本身就屬於不同的法律行為,自無所謂獨立性而言。
但這種獨立性只是狹義上的如物權行為理論中將物權行為同債權行為加以區分。
從廣義上講,票據行為與基礎債權行為分屬不同法律行為,本身就是一種獨立。
與物權行為獨立性一樣,將原因債權與票據債權相分離,就完成了對出賣人與買受人矛盾的調整。
同時,由於票據行為與物權行為不同,有更強的傳遞性。
通過背書等形式,票據行為的效力可以發生流通,這就形成了多個票據行為就一份票據發生效力的特點。
作一個大膽假設,這種情況可否看作第三人的無限延續?自票據第一次背書轉讓後,受讓方既成為出售方與其上手交易的第三人,又作為本身交易的出賣人或買受人。
只不過他們交易的不再是同一物權,而是在不同原因債權衍生出的票據債權。
這就需要通過獨立性本質作用的發揮來實現多個票據行為效力的獨立,只不過由於票據各方身份的混同,造就了票據法上票據獨立性的表示。
第二,物權行為的形式主義以交付或登記作為一種表象,是由作為契約行為的特徵決定的。
票據行為不同,其本身就具有很強的形式主義色彩。
首先,票據行為本身就是一種形式主義的債權。
它本身不帶有任何原因債權的屬性,所記載的只是原因債權產生的結果關系。
其次,票據行為本身的信用需要形式主義加以維持。
從票據法中對票據形式的種種嚴格規定發現,正是形式主義實現了票據行為的信用。
再次,票據行為實質為貨幣債權行為。
與物權行為不同,它不能實現物權的轉換,而只能是貨幣的交割。
這就決定了票據行為不能僅以交付、登記作為形式,更應該滿足各種貨幣交易的形式要求。
由此,筆者認為,如果說物權行為獨立性和形式主義完善了物權行為無因性,那麼票據行為的獨立性和形式主義則決定了票據行為的無因性。
四、結論物權行為無因性與票據行為無因性盡管有著各自獨特的地方,但是他們的創立有著共同的意義:第一,有利於准確地把握法律行為的性質,正確適用法律,以判別民事主體之間法律關系所處的狀態。
第二,也是最重要的意義,如梅仲協先生所說:「誠欲使一般社會上之交易,臻於安全而雲爾。
」即維護法律交往的方便性和安全性。
第三,有利於完善民事法律理論體系。
因此,無論是制度的上,還是特徵上都有著很多相似的地方。
把握好兩者的聯系,不僅對無因性理論,乃至整個民商法體系都有良好的促進作用,同時為實踐交易的更好進行提供了廣闊的空間。注釋:尹田。《法國現代合同法》。北京:法律出版社,1995年9月版,。沈達明。梁仁潔。《德意志法上的法律行為》。北京:對外教育出版社,1992年2月版,。沈達明。梁仁潔。《德意志法上的法律行為》。北京:對外教育出版社,1992年2月版,。劉心穩。《票據法》。北京: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02年2月版,。梅仲協。《民法要義》。北京: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1997年版。尹彥。《有因行為和無因行為》。梅迪庫斯。《德國民法總論》。北京:法律出版社,2001年版。王澤鑒。《物權行為無因性理論之探討》.民法學說與判例研究.北京: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1998年版,。汪世虎。《論票據無因性》。汪世虎。《論票據無因性》。汪世虎。《論票據無因性》。
⑨ 物權行為的無因性與區分原則什麼區別
物權行為的無因性是說物權變動不因負擔行為的無效而無效。而物權區分原則是說物權無效,但合同若無其他效力瑕疵,合同仍然有效。
⑩ 物權行為無因性,什麼叫無因性
所謂物權行為無因性原則,又稱物權抽象原則,指物權行為在其效力和結果上不依賴其內原因行為而獨立成立容,即原因行為的無效或者被撤銷不能導致物的履行行為的當然無效和撤銷。根據無因性原則,當原因行為被撤銷或者無效時(比如買賣合同被宣告無效),依此原因行為所為的物的履行行為(比如出賣人將標的物交付給買受人並移轉所有權的行為)卻不會當然無效。因為當事人物的合意並未失效,物的取得人因此而取得之物權不能因之而被撤銷。此時,已為物的交付的當事人可以向物的取得人提起不當得利返還之訴,但不能行使物上請求權,更不能向第三人行使物上追及權(如果買受人已將標的物再次轉讓給第三人的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