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知識產權 > 2001著作權法標志

2001著作權法標志

發布時間:2020-12-09 04:19:07

A. 法律有關的知識有那些

(一)綜合類:
《民法通則》第五章第三節「知識產權」。
《刑法》分則第三章第七節「侵犯知識產權罪」;
高法院、高檢院關於辦理侵犯知識產權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
《合同法》第十八章「技術合同」。《對外貿易法》第五章「與對外貿易有關的知識產權保護」。

(二)商標權類:
《商標法》及其實施條例。
高法院關於審理商標案件有關管轄和法律適用范圍問題的解釋;
高法院關於審理商標民事糾紛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
《馳名商標認定和保護規定》;《集體商標、證明商標注冊和管理辦法》。

(三)專利權類:
《專利法》及其實施細則。
高法院關於審理專利糾紛案件適用法律問題的若干規定;
高法院關於對訴前停止侵犯專利權行為適用法律問題的若干規定。
《國防專利條例》。

(四)著作權類:
《著作權法》及其實施條例。
高法院關於審理著作權民事糾紛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
高法院關於審理計算機網路著作權糾紛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
高法院關於審理涉及計算機網路域名民事糾紛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
《著作權集體管理條例》;
《計算機軟體保護條例》;
《信息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

(五)商業秘密類:
《反不正當競爭法》。
《關於禁止侵犯商業秘密行為的若干規定》。

(六)植物新品種權類:
《植物新品種保護條例》及其實施細則(農業部分、林業部分)。
高法院關於審理植物新品種糾紛案件若干問題的解釋。

(七)特殊標志類:
《特殊標志管理條例》;
《奧林匹克標志保護條例》;
《世界博覽會標志保護條例》。

(八)地理標志類:
《商標法》。
《集體商標、證明商標注冊和管理辦法》。
《地理標志產品保護規定》。

(九)集成電路布圖設計專有權類:
《集成電路布圖設計保護條例》及其實施細則。
高法院關於開展涉及集成電路布圖設計案件審判工作的通知。
《集成電路布圖設計保護條例》。

(十)其他類:
《知識產權海關保護條例》;
《關於中華人民共和國知識產權海關保護條例的實施辦法》。
《展會知識產權保護辦法》。
請採納答案,支持我一下。

B. 我國正式建立起商標共有制度的是哪部商標法

一、民法上的共有制度

(一)共有的概述

共有作為所有權的擁有表示類型,它與單獨享有相對應,對於共有的概念,國內學者基本上不存在什麼較大的差異,多是從「主體」、「客體」、「內容」三個方面進行的概括。王利明教授主編的《民法》認為「所謂共有,是指某項財產由兩個或兩個以上的權利主體共同享有所有權」,[①]王澤鑒教授在其《民法概要》一書中定義為「此一個所有權的主體通常為一人(單獨所有),但亦得由數人(二人以上)共同享有之,是為共有,可分為分別共有和共同共有」。[②]學者陳華彬概括的則更為詳細「共有,為近代民法所有權形式之一,指兩個或兩個以上的權利主體就同一財產共同享有所有權的法律制度抑或復數的個人就同意財產共同享有同一所有權的法律狀態」[③]

就筆者看來,共有故名思意就是存在多個權利主體對一項財產主張集體享有所有權。具體而言:

第一,共有必須存在兩個或者兩個以上的權利主體,其中權利主體既可以是自然人,也可以是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共有的權利主體必須是復數。

第二,共有的客體必須是某一項「財產」。《物權法》主要將「財產」界定為動產和不動產,但從廣義的民法角度來考慮,財產的內涵也就不僅僅只涉及到具體的物了,知識產權、債權、股權等財產性權力也被包括進來。

第三,共有是對所有權的主張。所有共有人都是對物的所有主張,是對物的歸屬的一種權利宣誓,缺乏這種對所有含義的宣誓,共有制度就不會存在。

(二)共有的類型

我國立法上,將共有劃分為「按份共有」和「共同共有」兩類。按份共有,是指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共有人按照他們各自所享有的份額分別對動產或不動產享有權利、承擔義務的形式。而共同共有是指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共有人因存在某種共同關系而據此對某項動產或不動產不劃份額地共同享有所有權的形式。按份共有與共同共有兩者最大的區別就在於:1.前者的各共有人間所享有的權利承擔的義務都是依據其所獲得的份額而確定;後者則是因各共有人之間存在某種特殊的共有關系致使無法劃分份額而共同享有所有權。一般而言這種特殊的共有關系的發生原因主要有兩種形式:第一,婚姻家庭關系。《婚姻法》第 17 條規定,「夫妻在婚姻關系存續期間所得的財產,歸夫妻共同所有。在夫妻關系存續期間,夫妻雙方對於其共有財產享有平等的佔有、使用、收益和處分的權利。」同時作為家庭的成員(如父母、子女、兄弟姐妹等),他們在家庭生活關系期間因勞動而獲得的財產,每個家庭成員均平等的享有權利。第二,繼承關系。在繼承開始以後,遺產分割以前,兩個或兩個以上的繼承人對於其享有繼承權的遺產所享有的權力。筆者需要說明的是,如果是法定繼承,由於繼承人之間、繼承人與被繼承人之間本身存在著婚姻家庭關系,因此繼承只是表現形式,真正的共有產生原因仍然屬於前一種婚姻家庭關系。而如果是遺囑繼承,由於存在非婚姻家庭關系的一方的介入,因此財產的共有就是依據繼承關系發生的。2. 按份共有人依其份額享有權利、承擔義務;共同共有人因財產不可分而平等的享有權利承擔義務,只有當共有關系終結之時,各共有人才可分割共有物,其份額才能確定,因此在共有關系存續期間各共有人平等的享有佔有、使用、收益、處分共有物的權利。

二、知識產權共有制度

在知識產權領域中因合作創作、合作發明創造和共同申請注冊商標等相關法律事實的發生都會引發知識產權共有關系的建立。然而目前我國《著作權法》和《專利法》以及《商標法》都已對著作權共有、專利權共有和商標共有進行相應的規定。《著作權法》第13條第2款規定「合作作品可以分割使用的,作者對各自創作的部分可以單獨享有著作權,但行使著作權時不得侵犯合作作品整體的著作權」。《著作權法實施條例》第9條對此作了更為詳盡的規定「合作作品不可以分割使用的,其著作權由各合作作者共同享有,通過協商一致行使;不能協商一致,又無正當理由的,任何一方不得阻止他方行使除轉讓以外的其他權利,但是所得收益應當合理分配給所有合作作者」。我國《專利法》第15條第1款規定「專利申請權或者專利權的共有人對權利的行使有約定的從其約定。沒有約定的,共有人可以單獨實施或者以普通許可方式許可他人實施該專利;許可他人實施該專利的,收取的使用費應當在共有人之間分配」。第2款規定「除前款規定的情形外,行使共有的專利申請權或者專利權應當取得全體共有人的同意」。 《商標法》第5條「兩個以上的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可以共同向商標局申請注冊同一商標,共同享有和行使該商標專用權」。但是從現有的法條中筆者似乎也讀出了另外一點含義,《商標法》第29條「兩個或者兩個以上的商標注冊申請人,在同一種商品或者類似商品上,以相同或者近似的商標申請注冊的,初步審定並公告申請在先的商標;同一天申請的,初步審定並公告使用在先的商標,駁回其他人的申請,不予公告」。《商標法實施條例》第19條「兩個或者兩個以上的申請人,在同一種商品或者類似商品上,分別以相同或者近似的商標在同一天申請注冊的,各申請人應當自收到商標局通知之日起30日內提交其申請注冊前在先使用該商標的證據。同日使用或者均未使用的,各申請人可以自收到商標局通知之日起30日內自行協商,並將書面協議報送商標局;不願協商或者協商不成的,商標局通知各申請人以抽簽的方式確定一個申請人,駁回其他人的注冊申請。商標局已經通知但申請人未參加抽簽的,視為放棄申請,商標局應當書面通知未參加抽簽的申請人」。可以說,商標法包含不允許存在商標共有的含義,表現在法條上的表述就是不允許不同的商標所有人在相同或者相類似的商標上擁有相同或者相類似的商標,一個注冊商標只能由一人申請,兩人申請在協商不成時,抽簽決定。作為共同所有人,他們在商標使用上的不一致是否會形成產品的混淆而造成對消費者的侵權,這將是我們共同探討的重點內容。

為探究商標法中是否可以引進共有制度,我們有必要比較知識產權法的共有制度與物權法的共有制度兩者之間的聯系與區別。

(一)專利權共有與民法(物權)共有

1.可比性分析

對比兩個不同的概念的前提要件是兩個概念之間是可比的,而可比的判斷標准在於有一定的相似性與區別性,對於屬不屬於同一位階,兩者在地位等級上的是不是屬於隸屬關系都不是一個明確的標准,因為兩個不同領域不同等級的事物我們也是可以對比的,而且現實中我們也經常這樣對比分析。尋找對比的對象,進行對比分析,完全在於我們學者的目的與初衷,其所要進行的對比最終目的是想實現何種效果,得出什麼樣的結論。而無論是領域不同的還是位階不同的,只要兩者擁有一定的相似性,並且可以區分,那麼我們完全可以藉助對比方式分析問題,純粹的兩個毫不相干或者原本一模一樣的事物才是沒有可比性的,因此有學者提出「要討論專利權共有與所有權共有是否具有可比性,就要弄清二者是否位於同一位階,這也要求解決專利權與所有權在民事權利中的地位問題」[④]這樣的前提要求是沒有科學依據的。

我國直到 2008 年《專利法》第三次修改時,才將有關專利權共有制度行使的內容寫入《專利法》,具體表現在第15條,而在此新法生效之前,在專利共有方面的空白規定主要是由其他法律以各種方式填補,這其中民事法律規范起到最為重要的作用,《民法通則》中規定了共有的一般性原則、《合同法》中關於合作開發而生共有的規定、《物權法》中物權共有的規則、最高人民法院的若干司法解釋等,甚至侵權行為類的法律規定也都為共有專利權的行使起著重要的直接規范或間接參考作用。因此專利權共有與民法(物權)共有在歷史淵源上可以說是有著一定的密切聯系。同時,民法學界公認的,知識產權法也屬於大民法的范疇,在整個法律體系中,知識產權歸屬於民法法部門,因此從這點看專利權共有與民法(物權)共有也具有一定的相似性。

然而兩個之間也並非可以等同,畢竟《民法通則》和《物權法》的傳統物權理論是主要基於實體物的,並且傳統物權理論的共有條款過於籠統、原則,適用於無形的專利技術時必然存在一定的差異,不可照搬照抄。

2.對比分析

(1)客體不同。共有專利權的客體是發明創造具有非物質性(無體物),是不可分割的;而共有所有權的客體則具有物質性(有體物),是可分割物(即使是共同共有,當共有關系終結之時,各共有人也是可分割共有物,確定其份額的)這種客體上的非物質性與物質性(無體物與有體物)差別正專利權共有與所有權共有存在區別的根本原因。

(2)內容不同。

有學者認為「共有專利權的權利內容包括獨占實施權、禁止權、標記權、許可實施權和處分權等」,[⑤]也有學者認為「共有專利權的內容即專利權的內容,包括製造權、許諾銷售權、銷售權和進口權等」 。[⑥]這種不同看法的認識是由於不同學者對於內容的劃分角度不同所造成的,當然也存在一些學者對有關問題沒有認識清楚,將共有專利、共享專利權兩者混淆。共有專利,是對所有權的一種確認,是對專利權屬的一種確認,學界普遍稱之為「共有所有權」,它的權能與民法(物權)所有權權能一致——佔有,使用,收益和處分。共享專利權,則與之不同,享有專利權的人,既可以是專利權的發明創造者、也可以是法律法規規定可以使用的人,也可以是基於專利所有人的意志許可獲得使用、受益處分的人,但是除了專利的所有人之外,其他人都無法稱之為專利的所有人,而只能說其是專利權的共享人。需要特別指出的是法條中的共有專利權人指的就是專利共有人。

至於內容上的不同,主要表現在專利所有人所擁有的三種許可使用的授予上,即普通許可、排他許可與獨占許可。這三種許可的權利授予方式與所有權的四種權能表現形式都不盡相同,尤其是在權利遭受侵害時,他們各自的權利救濟途徑差異較大。但是這種內容上的不同,終歸於是知識產權所具有的與物權的差異性即知識產權具有專有性、時間性和地域性所造成的。

(3)權利確認方式不同。共有專利權的取得需經申請、審核、批准、公告等一系列的法定程序,由國家主管機關授予確認,而所有權共有的確認(除了不動產等特殊情況)無需經過申請、審核、批准、公告等程序,不存在法定機關授予的情況。

(4)價值目標不同。我國《專利法》第1條開宗明義就表述出了專利立法的目的是「為了保護專利權人的合法權益,鼓勵發明創造,推動發明創造的應用,提高創新能力,促進科學技術進步和經濟社會發展」。而物權法的「核心價值主要體現在確定物的靜態歸屬,從而達到定分止息、界定產權的作用」[⑦]立法的追求價值不同,採取的立法、執法、釋法的方式也將會存在不同程度上的差異,因此我們不可將物權理論下的共有照搬照抄入知識產權領域。

(二)知識產權共有特徵

1.客體的非物質性。知識產權共有客體的非物質性是由知識產權客體非物質性決定的。知識產權共有的客體同知識產權客體一樣都是人們不可憑感官感知的無具體物理形態的特性的知識產品。

2.可分與不可分相結合。著作權法中的歌曲我們可以單看作時一部完整的整體而不可分,但是具體到歌曲的組成——歌詞與作曲,他們也是可以作為獨立的著作權對象而受到著作權法的保護。作為一項功能齊全的專利發明,雖然內部包含著各種其他的小發明與小製作,或者是建立在前人基礎上的再創造,它最終的成品與內部部分還是存在差別的,作為一個整體的發明,它又是不可分的。

3.權利糾紛處理的最終原則——促進科技與文化的創新與發展,實現科技與文化的不斷進步。在解決知識產權有關疑難案件時,法官的出發角度不在是保護權利人的權益或者權利的正當行使,在某種特殊場合之下,當權利與進步發生出入時,我們需要考慮的是授予權利、確認權利能否實現最終目標的獲得,即使權利人權利受損,法官裁判也具有一定公正性。

筆者認為目前知識產權與物權在共有制度上的區分以上三項區別點也許是最為明顯的,對在商標法中能否構建共有制度具有重要意義。也有部分學者從另外的角度歸納在共有制度方面的差異,筆者保持懷疑態度,尤其是認為「知識產權共有主體的多元化」、「 知識產權共有權利的雙重性與多元性」,筆者表示不敢苟同,因為物權法中的共有與之完全匹配,作為一個沒有明顯區別因素的特徵,我們很難將其歸入為另一類事物的特徵要點之中。

三、商標共有的淺見

目前學界對於商標共有制度研究的成果較少,且歷史較為久遠。以學生僅有的資料收集能力來看,學者劉俊敏、張繼新合撰的《論共有商標權》1996年發表於《河北法學》恐怕是最為早期的一篇,此後相繼有:學者曹新偉的《商標權共有謅議》;學者朱芳、曹新偉的《有關商標權共有問題的法律探討》;學者清源的《淺議商標權共有》;學者汪澤《商標權共有若干問題研究》等等,這些學者基本上都較為贊成商標權可以存在共有制度。提出的理由較多,例如學者朱芳和曹新偉他們認為:商標權是一項財產權,從財產權出發應當允許商標權共有;商標權的本質特性及事實意義上商標權的確立是商標權共有現象存在的理論依據和現實基礎;商標立法及法律實踐應充分尊重私權的自由處分;在我國確立商標共有制度有著重要現實意義。[⑧]然而在筆者看來,除了第一點「商標權是一項財產權,從財產權出發應當允許商標權共有」可以作為理由之外,其他三項理由似乎過於牽強附會,甚至第三點只是一種立法上建議而不能作為一種實質上的理由。理由的確定不是看待一項制度存在的意義,理由與意義兩者不能劃等號,理由是一項制度存在的前提性條件,是制度誕生的依據。意義是制度建立之後的價值判斷。我們完全可以有理由的建立一套沒有任何意義的制度,但是我們無法建立沒有理由沒有建立基礎的而充滿意義的制度,也許這就是筆者不贊同這類學者觀點的個人淺見。

的確,商標權作為一種財產權利,他完全可以適用其他權利的共有制度尤其是比照著作權共有、專利權共有制度來建立自己的共有制度。在商標權利取得方式中,這種共有制度的建立是非常必要的。因為「從共有商標權發展趨勢看,因原始取得方式而產生的共有商標權現象相對較少,而通過繼受取得方式而形成的共有商標權的情況卻逐漸增多。以繼受取得方式產生共有商標權的原因主要有:1.被繼承人死亡,其商標權由多個繼承人共同繼承;2.民事主體分立,其商標權由分立後的兩個或兩個以上的民事主體共享;3.商標權人將其注冊商標同時轉讓給兩個或兩個以上的民事主體所有」。[⑨]

但是商標共有之後,我們是否需要擔心,商標的共有能夠避免混淆的狀況嗎?商標權的核心——商標專用權,它的含義在某種程度上我們可以表述為,不允許存在多人可以於同一種商品或者類似商品上注冊的相同或者相近的商標,這樣的表述實際上是為了維護脆弱的市場經濟秩序,而縱觀世界各國的商標法律制度,基本上都達成了這樣的共識,我國之前的《商標法》也是採取這樣的立法建議。商標作為一種符號、一種標志,它在一定范圍內能夠告訴消費者,他所選擇的商品與服務來自哪裡,這種方式要比其他表達方式更為直觀與矚目,它帶來了極大的方便與收益,尤其是馳名商標。但是假設一項馳名商標因某種原因而為兩個或者兩個以上的權利主體所共有,若這些主體存在一個企業產品生產的體制內,這種情況還好,不會出現較大的矛盾與沖突,然而若這些主體存在不同企業的商品生產之中,如何保證同一商標之下產品的質量與服務的一致性就成為了一個不可迴避的問題。

商標共有制度存在的確有理由有據,但是商標共有而存在現實的擔憂頁不可忽視,筆者認為中庸之道似乎可以作為解決其中問題的一種試行方式,即允許共有制度的建立但是共有存在限制。這種限製表現在三個方面:1.限制商標權利的再許可。商標所有人可以行使自己的權利允許被許可人擁有商標的使用權,但是在實施許可權利之後,就不可隨意再次許可,再次許可的權利受到限制。2.權利人行使商標權必須保持一致。這看似與一般共有制度沒有什麼較大區別,但是筆者所說的這種一致不僅僅是局限於一般共有制度的協商一致,還包括許可使用的企業的產品與服務也必須保持一致,不可允許兩個以上互不相乾的企業進行不同行業標準的生產與服務。3.注冊商標不允許共有,共有制度僅限於繼受取得。無論是原始取得還是繼受取得,只要存在商標共有,這種混淆的隱患就必然存在,但是共有制度又有存在的客觀基礎,因此我們只能縮小共有的發生類型以減少共有制度造成混淆的情況發生。繼受取得是共有發生的不可避免的因素,為了與民法(物權)的共有制度以及知識產權共有制度保持一致,我們允許這種方式產生的共有,而原始取得(申請注冊的商標)卻可以利用審查的行政行為方式駕馭共有制度,限制共有商標權的出現。

商標權共有法律制度問題較為特殊與復雜,許可兩個以上的權利主體享有一項商標專用權,就存在「可能會使注冊商標喪失區別商品來源、標志商業信譽的作用,導致消費者對商品出處的混淆和對商品質量的誤認,甚至會使注冊商標的信譽受損」。[⑩]因此,對於商標共有權的法律限制與控制也就成為不可迴避的解決問題的方式,假使因商標權共有造成混淆的情況成為一種普遍的現狀,那麼商標的取得所具有的專有性、利益性、區別性也就失去了意義,目前學界對於此問題還尚未給予很好的回答,因此商標共有權問題還有待理論界進一步探討。

注 釋

--------------------------------------------------------------------------------

[①] 王利明主編:《民法》,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7 年版,第 286 頁。

[②] 王澤鑒:《民法概要》,北京: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03 年版,第 518 頁。

[③] 陳華彬:《物權法原理》,北京:國家行政學院出版社,1998 年版,第 469 頁。

[④] 余嬋娟:《專利權共有與物權共有的比較分析》,載於《赤峰學院學報》,2011年第1期。

[⑤] 張素君:《專利權共有法律問題研究》,南京理工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9年。

[⑥] 余嬋娟:《專利權共有與物權共有的比較分析》,載於《赤峰學院學報》,2011年第1期。

[⑦] 王利明著:《物權法研究》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5年版,第59頁。

[⑧] 參見朱芳、曹新偉:《有關商標權共有問題的法律探討》,載於《經濟師》,2001年第7期。

[⑨] 劉俊敏、張繼新:《論共有商標權》,載於《河北法學》,1996年第4期。

[⑩] 劉俊敏、張繼新:《論共有商標權》,載於《河北法學》,1996年第4期。

C. 企業VI如何進行法律保護

logo可以申請注冊商標來進行保護,有了商標權,你公司的電子商務平台的logo自然而然受到了專保護。當然屬這裡面自然也有著作權。

關於logo及廣告語的著作權你需要明白:

根據我國著作權法第二條規定:「中國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作品,不論是否發表,依照本法享有著作權。」也就是說我國著作權不管發表與否,你完成了這項廣告語的設計,貴公司即具有著作權,當然為了保險,您可以再就logo和廣告語向省級版權局進行版權登記。但你的廣告語應有相當的獨創性,否則其他公司和個人也是可以使用的。

再有,一般情況下他們的著作權屬於你公司。我國著作權法有相關規定:「創作作品的公民是作者。由法人或者其他組織主持,代表法人或者其他組織意志創作,並由法人或者其他組織承擔責任的作品,法人或者其他組織視為作者。如無相反證明,在作品上署名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為作者。」所以說即便是你公司的職工完成這兩項設計,也應歸公司所有。

但是,有例外:

如果公司logo是歸公司委託他人設計,那麼依照我國著作權法的十七條的規定:「受委託創作的作品,著作權的歸屬由委託人和受託人通過合同約定。合同未作約定或者沒有訂立合同的,著作權屬於受託人。」

D. 知識產權的基本常識

版權是用來表述創作者因其文學和藝術作品而享有的權利的法律用語。涉及版權的作品有:圖書、音樂、繪畫、雕塑、電影、計算機程序、資料庫、廣告、地圖和技術圖紙等。

專 利

專利是對發明授予的一種專有權利。一般來說,專利讓專利權人有權決定他人能否使用以及怎樣使用發明。為了換取這項權利,專利權人在公布的專利文獻中公開發明的技術信息。

商 標

商標是能夠將一家企業的商品或服務與其他企業的商品或服務區別開的標志。商標的起源可追溯到古代,當時的手工業者常常在產品上標上自己的簽名或「標記」。

工業品外觀設計

工業品外觀設計是指物品的裝飾性或美學特徵。外觀設計可以是立體特徵,如物品的形狀或外表,也可以是平面特徵,如圖案、線條或顏色。

地理標志

地理標志和原產地名稱是用於具有特定地理來源的商品的標志,這些商品具有可主要歸因於產地的品質、聲譽或特徵。最常見的是,地理標志包括商品產地的名稱。

商業秘密

商業秘密是關於可以被出售或許可的機密信息的知識產權。他人以違背誠實商業做法的方式,未經授權獲取、使用或披露此類秘密信息被視為不正當的行為並且違反商業秘密保護。

知識產權的特點

1.專有性。

即獨占性或壟斷性;除權利人同意或法律規定外,權利人以外的任何人不得享有或使用該項權利。這表明權利人獨占或壟斷的專有權利受法律嚴格保護,不受他人侵犯。只有通過「強制許可」,「徵用」等法律程序,才能變更權利人的專有權。

2.地域性。

即只在所確認和保護的地域內有效;即除簽有國際公約或雙邊互惠協定外,經一國法律所保護的某項權利只在該國范圍內發生法律效力。所以知識產權既具有地域性,在一定條件下又具有國際性。

3.時間性。

即只在規定期限保護。即法律對各項權利的保護,都規定有一定的有效期,各國法律對保護期限的長短可能一致,也可能不完全相同 ,只有參加國際協定或進行國際申請時,才對某項權利有統一的保護期限。

侵害知識產權的行為有哪些

1.未經授權,在生產、經營、廣告、宣傳、表演和其他活動中使用相同或者近似的商標、特殊標志、專利、作品和其他創作成果;

2.偽造、擅自製造相同或者近似的商標標識、特殊標志或者銷售偽造、擅自製造的商標標識、特殊標志;

3.變相利用相同或者近似的商標、特殊標志、專利、作品和其他創作成果;

4.未經授權,在企業、社會團體、事業單位、民辦非企業單位登記注冊和網站、域名、地名、建築物、構築物、場所等名稱中使用相同或者近似的商標、特殊標志、專利、作品和其他創作成果;

5.為侵權行為提供場所、倉儲、運輸、郵寄、隱匿等便利條件;

6.違反國家有關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侵權行為。

知識產權保護的相關法律法規

01

綜合類

《民法通則》第五章第三節「知識產權」

《刑法》分則第三章第七節「侵犯知識產權罪」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關於辦理侵犯知識產權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

《合同法》第十八章「技術合同」

《對外貿易法》第五章「與對外貿易有關的知識產權保護」

02

商標權類

《商標法》及其實施條例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商標案件有關管轄和法律適用范圍問題的解釋》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商標民事糾紛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

《馳名商標認定和保護規定》

《集體商標、證明商標注冊和管理辦法》

03

專利權類

《專利法》及其實施細則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專利糾紛案件適用法律問題的若干規定》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對訴前停止侵犯專利權行為適用法律問題的若干規定》

《國防專利條例》

04

著作權類

《著作權法》及其實施條例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著作權民事糾紛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計算機網路著作權糾紛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涉及計算機網路域名民事糾紛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

《著作權集體管理條例》

《計算機軟體保護條例》

《信息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

05

商業秘密類

《反不正當競爭法》

《關於禁止侵犯商業秘密行為的若干規定》

06

植物新品種權類

《植物新品種保護條例》及其實施細則(農業部分、林業部分)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植物新品種糾紛案件若干問題的解釋》

07

特殊標志類

《特殊標志管理條例》

《奧林匹克標志保護條例》

《世界博覽會標志保護條例》

08

地理標志類

《商標法》

《集體商標、證明商標注冊和管理辦法》

《地理標志產品保護規定》

09

集成電路布圖設計專有權類

《集成電路布圖設計保護條例》及其實施細則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開展涉及集成電路布圖設計案件審判工作的通知》

《集成電路布圖設計保護條例》

10

其他類

《知識產權海關保護條例》

《關於中華人民共和國知識產權海關保護條例的實施辦法》

《展會知識產權保護辦法》

E. 什麼是知識產權

知識產權

www.XINHUANET.com 來源: 新華網
【字體:大 中 小】 【背景色 】
一般說來,財產有三類:動產、不動產和知識財產,其中後者即知識產權(Intellectual Property)。

知識產權是一種無形財產權,是從事智力創造性活動取得成果後依法享有的權利。通常分為兩部分,即「工業產權 」和「版權 」。根據1967年在斯德哥爾摩簽訂的《建立世界知識產權組織公約》的規定,知識產權包括對下列各項知識財產的權利:文學、藝術和科學作品;表演藝術家的表演及唱片和廣播節目;人類一切活動領域的發明;科學發現;工業品外觀設計;商標、服務標記以及商業名稱和標志;制止不正當競爭以及在工業、科學、文學或藝術領域內由於智力活動而產生的一切其他權利。總之,知識產權涉及人類一切智力創造的成果。

從法律上講,知識產權具有3種特徵:1,地域性,即除簽有國際公約或雙力、多邊協定外,依一國法律取得的權利只能在該國境內有效,受該國法律保護;2,獨占性或專有性,即只有權利人才能享有,他人不經權利人許可不得行使其權利;3,時間性,各國法律對知識產權分別規定了一定期限,期滿後則權利自動終止。

為了保護智力勞動成果,促進發明創新,早在一百多年前,國際上已開始建立保護知識產權制度。1883年在巴黎簽署了《保護工業產權巴黎公約》,1886在瑞士伯爾尼簽署了《保護文學藝術作品伯爾尼公約》 (the Berne Convention for the Protection of Literary and Artistic Works),1891年在馬德里簽署了《商標國際注冊馬德里協定》。此外還先後簽署了《工業品外觀設計國際保存海牙協定》(1925年)、《商標注冊用商品和服務國際分類尼斯協定》(1957年)、《保護原產地名稱及其國際注冊里斯本協定》(1958年)、《專利合作條約》(1970年)、《關於集成電路的知識產權條約》(1989年)等等。

為了促進全世界對知識產權的保護,加強各國和各知識產權組織間的合作,「國際保護工業產權聯盟」和「國際保護文學作品聯盟」的51個成員國於1967年7月14日在瑞典首都斯德哥爾摩共同締約建立了「世界知識產權組織」。該組織於1974年12月成為聯合國16個專門機構之一。

20世紀80年代,中國開始逐步建立知識產權制度。1983年3月,中國實行了商標法;1985年4月實行了專利法;1990年9月又頒布了著作權法,並於1991年6月1月起開始實施。中國於1980年加入了世界知識產權組織,1985年參加了《保護工業產權巴黎公約》。1990年12月,中國知識產權研究會成立。1992年1月17日,中美兩國政府簽署了《關於保護知識產權備忘錄》。至1994年5月,中國已經加入了《商標國際注冊馬德里協定》、《專利合作條約》、《保護文學藝術作品伯爾尼公約》、《世界版權公約》等保護知識產權的主要國際公約。

2000年10月,世界知識產權組織第35屆成員大會系列會議討論了中國和阿爾及利亞於1999年在世界知識產權組織成員國大會上共同提出的關於建立「世界知識產權日」的提案,決定從2001年起將每年的4月26日定為「世界知識產權日」。

閱讀全文

與2001著作權法標志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灰燼創造者職業 瀏覽:566
德州撲克發明者 瀏覽:78
如申請馳名商標 瀏覽:225
知識產權平台協議書 瀏覽:506
個人存款證明的期限 瀏覽:466
四川正華知識產權公司 瀏覽:287
海南期貨從業資格證書領取時間 瀏覽:874
防水層合理使用年限 瀏覽:875
執轉破成果 瀏覽:20
羊年限定金克絲現在多少錢 瀏覽:568
附近店面轉讓或出租 瀏覽:412
廣東海億食品有限公司商標 瀏覽:287
華進聯合專利商標代理 瀏覽:305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匯報 瀏覽:314
橫濱商標印刷有限公司 瀏覽:28
珠吉轉讓 瀏覽:191
商業住房貸款年限55歲 瀏覽:148
2013工商局個人總結 瀏覽:712
馳名商標申請的條件 瀏覽:778
工商局和公安局哪個好 瀏覽: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