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知識產權 > 著作權侵權接觸

著作權侵權接觸

發布時間:2020-12-13 04:13:07

Ⅰ 「接觸+實質性相似」是版權侵權認定的「神器」嗎

近日,卡通人物形象「小明」訴「小茗同學」著作權侵權及不正當競爭案二審判決引發業界關注,而在該案審理中一審和二審法院適用的「接觸+實質性相似」侵權判定方法更引發爭議。

「接觸+實質性相似」是否契合我國侵權行為法律規制體系,能否無差別地用於認定所有著作權侵權行為,其實值得商榷。實質性相似的意義,更多在於比較涉嫌侵權作品與被侵權作品的同一性,屬於侵權責任要件判定前的客體認定問題,是適用侵權責任要件的前提。在客體的同一性認定完成之後,再進入加害人是否存在主觀過錯,是否構成侵害著作權權益,以及加害行為與損害事實因果關系等要件的判斷。

總而言之,我國著作權法中並不存在「接觸+實質性相似」這一規定,上述判決乃是在無任何法源基礎的情況下直接適用美國司法裁判工具的產物。無論侵權責任成立與否,該案中一審和二審法院僅以著作權法第四十七條第(五)項所規定的以存在抄襲或剽竊行為作為侵權認定標准,輔以學理上的「接觸+實質性相似」判定標准,顯然沒有從體系解釋上窮盡可適用的法律規則,延續了我國司法裁判上著作權侵權法律適用上的亂象。對於著作權保護而言,獨創性和著作權保護只存在有和無的問題,絕無保護水平高低由獨創性高低決定的考量,因此即使是「微創」,只要滿足獨創性要件,仍應視為著作權法保護的作品,享有完全的保護。

如能給出詳細信息,則可作出更為周詳的回答。

Ⅱ 何為著作權侵權的判定方法"接觸+實質性相似

作權侵權行為的界定在知識產權審判活動中至為關鍵。我國《著作權法》第版四十七條和第權四十八條對著作權侵權行為方式作了簡單列舉,在具體認定方面缺乏詳細的規范指導。在長期的司法實踐中,逐漸形成了「實質性相似加接觸」的基本規則,並將其作為判定著作權侵權行為的核心標准。
所謂「實質性相似加接觸」,是指只有證明涉嫌侵權作品與受著作權保護的作品構成實質相似,同時作品權利人又有證據表明被告在此前具備了接觸原作品的機會或者已實際接觸了原作品,才能判定為著作權侵權。
「實質性相似加接觸」規則是指如果被控作品與權利人的作品實質性相似,同時作品權利人又有證據表明被告在此前具備了掌握該作品的條件,那麼就應當由被告來證明其所使用的作品的合法來源,否則即應承擔侵權賠償責任。

Ⅲ 著作權中接觸性+相似性指的是什麼,難道我們在設計同一樣東西用不同的表達方式表達出來,就侵權啦

設計抄同一樣東西但表達方式不同不夠成侵權。
司法實踐中,形成了「實質性相似+接觸」的原則,並將其作為判定著作權侵權行為的核心標准。
所謂「實質性相似+接觸」,是指只有證明涉嫌侵權作品與受著作權保護的作品構成實質相似,同時作品權利人又有證據表明被告在此前具備了接觸原作品的機會或者已實際接觸了原作品,才能判定為著作權侵權。
「實質性相似加接觸」規則是指如果被控作品與權利人的作品實質性相似,同時作品權利人又有證據表明被告在此前具備了掌握該作品的條件,那麼就應當由被告來證明其所使用的作品的合法來源,否則即應承擔侵權賠償責任。

Ⅳ 報考知識產權專業,哪些學校比較好

看到這個問題,很值得我回答一下啦,因為在高考報考志願的時候選擇了理工科專業,大一的時候申請修了二學位,所以發現自己更喜歡二學位的專業,對於知識產權也有深的了解,下面就給大家推薦下高校-中國人民大學。

而且還參與編寫了《民法原理》這本書,推薦喜歡的小夥伴們讀一下,邏輯性很強,很有收獲。在後期,郭壽康教授進行研究生的教學指導,也為知識產權方面輸送了很多優秀的人才。

3.培養

現在隨著社會快速的發展以及人們對於知識產權的看重,所以報考知識產權的學生也越來越多了,中國人民大學對於此專業的同學,開展很多創新教育課程並鼓勵大家積極的參加社會調查,走進生活,聯系實際。是大家能夠更好的了解自己的專業,找到自己以後的學習方向。

所以啊,對於知識產權感興趣的同學,一定不要錯過中華國人民大學呀。

Ⅳ 誰知道在著作權侵權案件中原告應如何舉證

主張權利的人首先必須是標的物的權利所有人,原告應舉證證明自己是所主張著作權的權利人。這一點是毫無疑問的。爭議的焦點在於,原告應該如何提供證據、證明到何種程度才算完成舉證責任。有一種觀點認為:原告首先必須舉出證據證明自己是權利人,而且證據必須是充分的,足以證明的,否則不能就被告的行為是否侵權進行審理。對此,筆者認為,對此問題的理解首先應該了解著作權法對著作權權利歸屬的規定的本意,其次要注意結合著作權的特點。
我國相關法律對著作權權利歸屬證明問題做了規定。著作權法第十一條第四款規定;如無相反證明,在作品上署名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為作者。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著作權民事糾紛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七條規定:當事人提供的涉及著作權的底稿、原件、合法出版物、著作權登記證書、認證機構出具的證明、取得權利的合同等,可以作為證據;在作品或者製品上署名的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組織視為著作權、與著作權有關權益的權利人,但有相反證明的除外。可以看出,法律對如何證明著作權人規定了幾個規則:
1.原告提交證據證明作品上署有其名的,即推定原告為著作權人,除非有相反證據推翻。也就是說,原告舉出了其為作品的署名作者的證據,即完成了其為著作權人的證明責任,法官不得再要求原告進一步舉證;被告否認原告為著作權人的,應由被告舉出相反的證據證明。我國著作權法第十一條第一款規定:著作權屬於作者,本法另有規定的除外。因此,在一般情況下,作者即為著作權人,原告只要證明其為作者就達到證明其為著作權人的效果。
2.原告提交了所主張著作權的作品的底稿、原件、合法出版物、著作權登記證書、認證機構出具的證明、取得權利的合同等,查證屬實的,可以認定原告為著作權人;被告否認原告為著作權人的,應由被告舉出相反的證據反駁。
3.以署名的方式對權利人進行推定或者以上述證據對權利歸屬進行證明的,可以被逆轉、被推翻。以署名的方式認定作者的身份畢竟是一種推定,在有相反證據足以證明署名人並非作者的情況下,這種推定可以被逆轉。作品的底稿、原件、合法出版物等證據,不能查證屬實,或者被告舉出了相反的證據予以反駁的,也可以推翻原告的主張。

Ⅵ 如何判定實質性相似和著作權侵權

作權侵權行為復的界定在知識產制權審判活動中至為關鍵。我國《著作權法》第四十七條和第四十八條對著作權侵權行為方式作了簡單列舉,在具體認定方面缺乏詳細的規范指導。在長期的司法實踐中,逐漸形成了「實質性相似加接觸」的基本規則,並將其作為判定著作權侵權行為的核心標准。
所謂「實質性相似加接觸」,是指只有證明涉嫌侵權作品與受著作權保護的作品構成實質相似,同時作品權利人又有證據表明被告在此前具備了接觸原作品的機會或者已實際接觸了原作品,才能判定為著作權侵權。
「實質性相似加接觸」規則是指如果被控作品與權利人的作品實質性相似,同時作品權利人又有證據表明被告在此前具備了掌握該作品的條件,那麼就應當由被告來證明其所使用的作品的合法來源,否則即應承擔侵權賠償責任。

Ⅶ 「接觸+實質性相似」是版權侵權認定的「神器」嗎

您好,我國著作權法中並不存在「接觸+實質性相似」這一規定,上述判決乃是專在無任何法源基礎的屬情況下直接適用美國司法裁判工具的產物。
對於著作權保護而言,獨創性和著作權保護只存在有和無的問題,絕無保護水平高低由獨創性高低決定的考量,因此即使是「微創」,只要滿足獨創性要件,仍應視為著作權法保護的作品,享有完全的保護。
如能給出詳細信息,則可作出更為周詳的回答。

閱讀全文

與著作權侵權接觸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電影版權買賣合同範本 瀏覽:167
口罩在商標注冊屬於哪個類目 瀏覽:256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質控小結 瀏覽:668
數字版權的權源 瀏覽:565
駐馬店置地弘潤山轉讓 瀏覽:146
穂康投訴 瀏覽:146
嘉興萬聯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瀏覽:344
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建立和完善 瀏覽:278
淄博市工商局王彬 瀏覽:867
國辦發明電200330號 瀏覽:602
公共服務事項自查報告 瀏覽:872
2014年社區矛盾糾紛排查調處工作方案 瀏覽:873
公共衛生服務項目考試題庫 瀏覽:245
購買軟體使用權合同 瀏覽:134
灰燼創造者職業 瀏覽:566
德州撲克發明者 瀏覽:78
如申請馳名商標 瀏覽:225
知識產權平台協議書 瀏覽:506
個人存款證明的期限 瀏覽:466
四川正華知識產權公司 瀏覽:2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