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在國家知識產權局無法查詢著作權,可以登錄中國版權保護中心查詢其登記信息。軟體著作權的代碼是查詢不到的。
二、著作權屬於作者,著作權法法另有規定的除外。創作作品的公民是作者。符合著作權法第十一條第3款規定情形,法人或者其他組織視為作者。如無相反證明,在作品上署名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為作者。
三、兩人以上合作創作的作品,著作權由合作作者共同享有。沒有參加創作的人,不能成為合作作者。合作作品可以分割使用的,作者對各自創作的部分可以單獨享有著作權,但行使著作權時不得侵犯合作作品整體的著作權。
四、匯編若干作品、作品的片段或者不構成作品的數據或者其他材料,對其內容的選擇或者編排體現獨創性的作品,為匯編作品,其著作權由匯編人享有,但行使著作權時,不得侵犯原作品的著作權。
五、委託作品。受委託創作的作品,著作權的歸屬由委託人和受託人通過合同約定。合同未作明確約定或者沒有訂立合同的,著作權屬於受託人。
六、電影作品和以類似攝制電影的方法創作的作品的著作權由製片者享有,但編劇、導演、攝影、作詞、作曲等作者享有署名權,並有權按照與製片者簽訂的合同獲得報酬。
一、著作權的取得
(一)、實質條件。實質條件是指法律對作品的要求
1、只要特定的思想或情感被賦予一定的文學藝術形式,這種形式無論是作品的全部還是其中的局部,也不問該作品是否已經採取了一定物質形式被固定下來,都可以依法被認為是受保護的作品。
2、另一種標準是,除了具備作為作品的一般條件,即表現為某種文學藝術形式外,還要求這種形式通過物質載體被固定下來,才可以獲得著作權法保護。按照這種標准,口述作品以及一些即興創作的舞蹈、音樂、曲藝作品,就可能被排除在著作權法保護之外。
3、對未以物質載體方式固定下來的作品是否提供著作權法保護,由各國自行決定。我國著作權法採用第一種標准。口述作品等均可以成為著作權法的保護對象。因此,所謂實質條件,是指法律以文學藝術作品的產生作為取得著作權的惟一的法律事實。
(二)、形式條件。形式條件是指作品完成之後,是不附加其他條件就享有著作權,還是附加一定條件或是再履行一定的法律手續才能獲得著作。
1、以作品的產生為條件自動取得著作權。對外國人而言或同一國際公約締約國之外的人,著作權則因作品在該國出版或以其他形式被使用而自動取得。人們通常稱這種做法為著作權自動取得原則,也稱無手續原則。在已經建立著作權法制的國家,大多數實行這一原則。
2、除了作品創作出來以外,還須履行登記手續才能獲得著作權。但是,登記的時機和辦法,實行登記制的國家又各有區別。我國歷史上《大清著作權律》以及後來的《中華民國著作權法》和我國台灣地區的「《著作權法》」,都曾實行過登記制。
3、有些國家雖然實行登記制,但並不以登記作為獲得著作權的條件,而是分別作為確認著作權的條件,方便著作權確權訴訟的手段和國家有關部門有效收藏作品的措施。《伯爾尼公約》和《世界版權公約》都沒有關於作品登記才能獲得著作權的規定。
4、所以,這兩個公約的某些實行作品登記制的成員國,有關要求登記的規定,其法律效力只及於本國作者。對公約其他成員國的作者的著作權保護,不得要求以登記為前提條件。
5、以加著作權標記為取得著作權條件,此外,無需再履行其他手續。這是一種有條件的自動保護辦法。比如,美國法律就要求作者在作品的復製件上加註著作權標記。《世界版權公約》也認可這種辦法。著作權標記通常包括三項內容:
①、「不許復制」或「有著作權」等一類的聲明,或將這種聲明的英文縮略字母C的外面加上一個正圓,如果是音像製品,則為字母P並在外面加上一個正圓。
②、著作權人的姓名或名稱及其縮寫。
③、作品的出版發行日期。由於《世界版權公約》有此要求,而且加註標記的方法簡便易行,故這種辦法被廣泛採用。
6、我國著作權法採用自動保護原則。作品一經產生,不論整體還是局部,只要具備了作品的屬性即產生著作權,既不要求登記,也不要求發表,也無須在復制物上加註著作權標記。
㈡ 國家知識產權局和國家版權局對作品保護的差異
您好!版權,僅僅是指出版物的出版權利。知識產權是一個更寬泛的概念。包內括:專利、商標、容商譽、商號、著作權(電腦程序也屬於著作權)、電影電視播放權、轉播權等。換句話說,知識產權的內涵比版權大;版權只是知識產權的一部分。謝謝閱讀!
㈢ 專利和版權的關系是什麼
專利和版權的關系是什麼? 專利權和著作權都屬於公共知識體系的一部分,索然專利權和著作權都是屬於知識產權體系的一部分,其在相關產品著作中的關系卻有著明顯的不同!
1.權利具有的特性不同
一項作品只要是獨立創作完成的,盡管會與已發表的作品相似,都會獲得著作權且受相關法律的保護,而專利權卻不相同,對於同一內容的發明創造,專利法只會授予先申請人,且如果發明人獲得了此項專利,其他人未經他的許可,就不能使用這項技術。
2.兩者權利客體范圍不同
被著作權保護的客體范圍比較大,例如文字作品,口述作品,藝術作品和攝影作品等;而專利權保護的則是發明專利、實用新型專利、外觀設計專利
3.授予權利的內容不同
著作權包括人身權、財產權等。人身權是不可轉讓且是永久性的。人身權和財產權這兩種權利還包含著許多的權利,<著作權相較於專利權更為復雜。
4.保護權利的期限不同
一般來說,在相應的年限中,發明專利的保護期限是10年至20年不等,而<著作權的許可權保護時間相對較長。如果<著作人在生前去世,其合法的<著作人的作品權利還可以公開的保護五十餘年。在著作權中,人身權在一般是不受時間限制的,而財產權受時間限制但保護期限較長。財產權保護期分為兩種,當作者是公民時,期限是作者有生之年加死後50年;當作品是法人和職務的,保護期限為50年,但作品自創作完成50年未發表的,卻是不受保護。在專利中,發明專利權的保護期限為20年,實用新型和外觀設計專利的保護期限為10年。
㈣ 國家商標權/版權相關工作,為什麼叫國家知識產權局
國家知識產權局是由國家專利局改名的。從常理講,專利局管專利,版版權局管版權,權商標局管商標,各司其職,專利局就用不著改名了。為什麼要改,估計是先搭一個架子,待條件成熟,將商標局從國家工商局剝離出來,和國家版權局一起,並入國家知識產權局。我看到國家知識產權局的網頁,有個「法律法規」專頁,裡面列出的法律就分為專利、商標、版權、其它(其它裡面有國際條約等)。這可以看作是個信號。
㈤ 知識產權局和版權局有什麼不同
版權,僅僅是指出版物的出版權利。
知識產權是一個更寬泛的概念。包括:專利、商標、商譽、商號、著作權(電腦程序也屬於著作權)、電影電視播放權、轉播權等。
㈥ 有人說商標局和版權局會被知識產權局合並,大家聽說過嗎
國家知識產權戰略制定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秘書長文希凱近日透露,中國的國家知識產權戰略雛形將於8月份浮出水面。該工作領導小組組長為國務院副總理吳儀,成員包括知識產權局局長等28個部門領導。即將出台的國家知識產權戰略定位為國家總體戰略,與國家的科教興國戰略、可持續發展戰略、人才強國戰略等國家總體戰略互為補充。由於國家知識產權戰略將涉及專利、商標和版權行政管理部門合並的論證,關繫到三大部門的權力重新分配,以改變目前知識產權管理部門分散,管理水平和效率不高的狀況。國際上有輿論說,中國的企業是有製造沒有創造,有產權沒知識。這種說法其實說的是中國經濟增長的模式問題。中國目前所面對的內外局面是及其復雜的:內有投資過熱問題、外有貿易摩擦和匯率問題……很明顯,現在推進改革的瓶頸不在經濟領域,而在於政府公共治理機制。有消息稱,對於機構合並一事,相比較知識產權局的積極態度,商標局和國家版權局都有「各自」的看法。由此觀之,相關機構的整合尤其是人事安排不可避免地成為影響國家知識產權戰略成效的主要因素。
http://cache..com/c?word=%C9%CC%B1%EA%3B%BE%D6%3B%BA%CD%3B%B0%E6%C8%A8%3B%BE%D6%3B%BB%E1%3B%D6%AA%CA%B6%3B%B2%FA%C8%A8%3B%BE%D6%3B%BA%CF%B2%A2&url=http%3A//www%2Ewz105%2Ecom/news/shownews%2Easp%3Fnewsid%3D7555&b=28&a=17&user=
㈦ 專利和版權的區別是什麼
1.保護對象不同;
2.權利內容不同;
3.獲權前提不同;
4.取證途徑不同;
5.保護區域不同;
6.保護期限不同;
7.維持費用不同;
8.維權依據不同。
㈧ 中華人民共和國專利局和知識產權局是什麼關系
實際上是一個單位。
以前叫中華人民共和國專利局,現在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知識產權局專利局。
因為商標和著作權雖然也屬於知識產權領域,但是商標的主管部門是工商行政總局商標局,著作權的主管部門為版權局。
㈨ 專利局與版權局的關系專利與版權的關系
專利局是負責專利審核的,專利是技術(發明)類,版權局是負責版權保護的。版權是著作發表類,專利不是版權,分清了就搞清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