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物權行為的無因性是什麼
物權的無因性可以結合債物二分原則來理解。比如我和你簽訂了一個房回屋買賣合同,按理來答說接下來就是正常辦理登記過戶房屋的程序。後來發現我和你簽訂的房屋買賣合同無效,實際上也不會影響房屋所有權的變動,這就是物權的無因性。合同是債,物權變動是物,二者不影響。
❷ 民事法律行為:有因無因行為的問題。
首先您要知道法律行為有債權行為和物權行為、負擔行為和處分行為兩種分類,其中物權行為是發生物權變動效果的法律行為,在民事法律行為特別是合同中,與債權行為往往相伴而行。所謂物權行為的無因性是德國民法特有的概念,當然由於其加大了交易成本其地位近年來也有所動搖。這個概念處理的就是債權行為和物權行為的關系,即債權行為是否是物權行為的原因,物權行為的成立與生效是否受債權行為的影響,若為肯定則是承認物權行為的有因性,否定則是無因性。以您問題中的話舉例子,債權合同的簽訂屬於典型的負擔行為/債權行為,而合同中標的物的交付即是處分行為/物權行為,在標的物已經交付後,倘若合同被撤銷,那麼標的物質交付是否受其影響呢?在物權行為無因性理論下,由於債權、物權行為效力相互獨立,即使合同被撤銷(或被判定為無效),該交付的物權行為也是有效的,買受人取得標的物之所有權,出賣人只能請求返還不當得利,但這已經是債權請求權了;而我國的合同法解釋、擔保法、物權法不承認物權行為的無因性,即債權合同被撤銷,交付行為隨之無效,買受人不能取得物之所有權,所有權人仍為出賣人,可以向買受人主張返還原物請求權,這里的請求權是物權請求權,其保護的效力遠遠高於債權請求權(兩者的區別這里就不說了),這便是除了德國外幾乎沒有國家願意採用物權無因理論的原因。
再來看問題中的話,處分行為若是有因,就是說物權行為受債權行為的約束,否認物權行為(個人認為此話不嚴謹,因為物權行為與債權行為都是客觀存在的,連我國的物權法都間接承認了物權行為的存在,故只能說否認物權行為的獨立性或無因性理論),而處分行為若是無因,則物權行為不受債權行為的約束,就是承認物權行為。
❸ 如今我國法律規定物權到底是有因的還是無因的
同學,你走火入魔了,照現行教科書及各國法律實踐,不動產不適用善意取得。
兵之房屋產權通過轉讓登記,定已經實際取得了物權,這一物權經過公示登記,吾之所有權通過與定的交易,已經合法取得。
❹ 物權行為的無因性與區分原則什麼區別
物權行為的無因性是說物權變動不因負擔行為的無效而無效。而物權區分原則是說物權無效,但合同若無其他效力瑕疵,合同仍然有效。
❺ 物權行為無因性的爭議
一些學者認為無因性理論妨害了交易的公正,理由有:
(1)在買受人將物出賣給第三人,而第三人為惡意時,出賣人也無法要求第三人返還原物,而只能返還不當得利,這一點違背公正原則。
(2)買受人如果以此物為其債權人設置擔保物權,按照物權優於債權的原理。出賣人也無權取回原物 ,而只能要求賠償損失,這對出賣人不利。
(3)法院如果對該物強制執行,出賣人也不能提出執行異議,這也對出賣人不利。
(4)如果買受人被宣告破產,那麼出賣人也無法提出別除權。
(5)如果繼承人為上述處分後,第三人根據繼承人的處分取得了物權。根據無因性理論在繼承有錯誤的情況下,財產無法從第三人處適用。
(6)如果物權在第三人處滅失,買受人也可不負責任。
他們認為,物權行為無因性在保護交易中第三人的同時,過度損害了出賣人的利益,違背交易活動中的公平正義原則。在他們看來,善意取得制度能夠達到無因性保護第三人合理信賴的目標。善意取得制度的基本原理是,對交易中的第三人是否進行保護,取決於第三人對前手的交易瑕疵是否知情,不知情的則為善意取得,否則不能。
物權行為理論的支持者們認為,善意取得制度」本身有許多固有的缺陷難以克服,是不能替代「物權行為無因性」理論的。他們提出了以下理由:
(1)主觀善意的要求與物權公示原則的基本功能不協調。物權行為理論的支持者認為,善意取得制度的首要缺陷是在於它弱化了物權公示的效力,弱化了不動產登記和動產佔有交付在現實生活中所發揮的作用。根據物權公示原則建立的物權,在客觀上具有正確性推定的效力,即以登記的物權為正確的不動產物權,以佔有的物權推定為正確的動產物權,從而實現對物權上權利秩序的司法保護,並達到保護第三人利益的目的。根據這一原則,第三人在取得物權時對前手交易的瑕疵不負擔保責任。但善意取得制度恰恰違背了這一規則,要求第三人對其前手交易的瑕疵負擔保責任。這一責任對物權公示原則損害很大,它使得不動產登記,動產交付的推定作用基本上無從體現。
實際上在善意取得制度中,判斷「善意」與否,一項重要標准就是是否存在可合理信賴的佔有或登記表象。對於物權變動需登記的財產,只要存在登記表象,則除非對真正權利狀況明知,均為善意。對於不需登記的財產,如果存在佔有表象,則除非對真正權利狀況明知或有其他交易上的重大疏失,也為善意。這比物權行為理論支持者主張的「客觀公示完全等同於實際權利」的僵化規則要合理得多。因此,上述理由明顯不能成立。
(2)不動產物權變動不適用善意取得規則。物權行為理論的支持者認為,不動產物權制度中的不動產登記簿,建立起了對一切人公開的法律基礎。因為不動產登記簿是國家建立的法律文件,而且它同時是一個公開的法律文件,在這樣的法律基礎上的權利取得,當然是一種善意的取得。既然登記簿是向社會上所有的人公開的,那麼任何人都不能以沒有看到登記作用為抗辯理由。因為善意制度是以第三人不知情為抗辯理由的。現在登記簿已經向社會公開了,第三人因此失去該抗辯事由。法律就是以此為基礎來建立不動產交易次序,即使登記過程有瑕疵或登記的權利有錯誤,那麼針對第三人而言是應該發生法律效力的。所以在建立了完善的登記制度後,善意取得制度的理論基礎以不復存在,善意取得制度在不動產物權法制度中間不再發揮作用。
該論點實際上是對善意取得制度中的善意判斷標准完全不了解的結果,在第一點里已有充分說明,茲不贅述。應當指出的是,所謂「善意取得不適用於不動產,不動產適用公信原則」的論斷,系源自中國台灣省《民法典》和《土地法》對動產善意取得和不動產登記「絕對效力」的分別規定,本無絲毫法理根據,顧為兩岸學者輾轉注釋,竟成共同的學術教條,漢語法學界理論能力之有待提高,可見一斑。
(3)動產物權善意取得的實踐作用逐漸消退。物權行為理論的支持者認為,善意取得實際上是依法賦予第三人一個針對原所有人追奪的抗辯權,然而第三人抗辯是否能成功,則必須有足夠的證據說明其善意。但第三人依照什麼標准來確定呢?目前還沒有一個統一的說法。正是根據這一點,德國法學家認為,雖然善意取得原則曾經發揮過很好的作用,而且在當代社會有時還要利用這一原則的價值,但該原則在當代社會的作用只能越來越小,它必須從以往廣泛適用的角度中退出來。在動產制度中,有些場合下雖然要適用善意取得制度,但是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如果達到強化對第三人利益保護的目的,或者說以此為出發點的話,就必須強化動產交付的公信力,或者說強化佔有的推定作用。依次觀點,善意取得制度在動產物權變動中的作用肯定會越來越小。法律只能按照「佔有的權利正確性推定作用」原則來處理無權處分問題,即使處分人無處分的權利,但在第三人根據其佔有的情景取得物上權利時,法律應該保護第三人的取得.這就物權行為理論的作用。
該觀點對於善意取得制度在現代民法中作用退化的論斷,純屬主觀臆斷,不足為憑。除開存在具有公信力的登記的情況,第三人善意的判斷,本來就必須按照不同情形具體判斷,沒有一刀切的模式,這正是善意取得制度靈活性、合理性和公平性的根源,強行要求善意第三人的判斷必須有「統一標准」,不過是概念法學「法律自動售貨機」思維模式的殘余。
(4)善意取得制度自身不周密的缺陷。物權行為論者認為,善意取得制度設計中有一個很大的缺陷,就是它不能把依據法律行為發生的物權變動與事實行為發生的物權變動最終區分開來。比如,甲將一物出賣給乙,而乙又將其出賣給第三人丙,各自均以發生交付。在甲和乙之間的合同有瑕疵,而甲提出撤消合同並主張返還原物的情況下,第三人丙因為其物權取得為善意取得,丙所取得的所有既受到保護而不受甲的追奪。善意取得對丙的保護的缺陷恰恰就發生在其保護的理論基礎上:丙此時取得物權的法律基礎是事實行為而不是法律行為。如依次說,則中斷了丙取得物權的法律關系,即丙與乙之間的法律關系,這樣,就在法律上剝奪了丙在其與乙之間的法律關系有瑕疵時的撤消權。因為,丙的取得是事實行為取得,而事實行為是不能撤消的。所以善意取得制度對第三人的利益保護的設計是不周密的。但是,如果堅持丙與乙的法律關系仍然的存在,就能夠保護丙的利益。在堅持該法律存在的情況下,就又恢復到了物權行為理論的交易結構分析,即按照區分原則和無因性原則處理上來:丙與乙之間債法上的法律關系存在,其瑕疵仍然可以救濟。救濟的方式。即根據無因性原則確定的主張不當得利請求權的方式。
該觀點認為,善意取得制度必然會導致取得人與無權處分人之間的合同關系無效,這是不正確的。無權處分合同的效力問題和善意取得適用與否的問題沒有絲毫聯系。在承認善意取得的情況下,既可以認為無權處分合同因前權利人不追認而無效(如中國現行法),也可以認為其無效僅可由取得人主張(法國法),也可以認為其完全有效(德國法、日本法、英美法),還可以認為其部分有效(違約責任部分有效)部分無效(物權變動部分無效)。
(5)善意取得制度只能在物權公示原則下發揮作用。如上所述,善意取得制度具有一定得積極意義,但是其根本缺陷是根據第三人的主觀心態來確定其應否得到保護,這一點在法理上和實踐上均有所不足。因此,在德國民法典以及後來的一些民法典中,均在首先明確物權公示原則的大前提下,肯定了善意取得制度;同時這些法典還根據公示原則對羅馬法以來的主觀善意的標准進行了更新,使其能夠符合公示原則的要求。
該觀點指出了善意取得原則和公示原則存在密切聯系,是正確的,但認為善意取得只能在公示原則下發揮作用,則誇大了公示原則的功能。實際上,善意信賴所涉及的不僅有權利表象的「公示」,還有權利表象在具體交易情境下的可信賴度,即「私示」,只有既考慮公示又考慮私示,一般和個別兼顧,才能設計合理的規則。
對無因性理論的支持者進一步認為,對無因性的上述批評是不合理的,違背了物權變動的基本規則,理由如下:
(1)違背了物權公示原則,企圖繞過物權公示的法律事實,將債權變動當作物權變動的直接原因,其本質仍然是把債權法上的原因當作物權變動的原因。
實際上,這一反批評意見是明顯不合理的。在債的內容為變動物權義務的條件下,債權意思表示本身就內在地包含著物權變動的意思內容,將債權變動作為物權變動的直接原因、決定性原因,無任何不妥之處。倒是不分情況不分場合,純從概念分割出發,硬要在任何情形下都搞一個「獨立」的物權變動原因的思維方式,不可理喻。
(2)這些批評忽略了對沒有任何過錯的第三人的保護。他們看不到第三人常常沒有過錯而原權利人常常有過錯的客觀事實,對第三人保護提出了違背交易常規的要求。原權利作為物權的所有權人,應當盡到一定的注意義務。
該反批評意見將「第三人」等同於「善意第三人」,並以某些主觀臆斷的「事實」(第三人在交易中「常常」沒有過錯而權利人「常常」有過錯)為由,將交易中的注意義務和交易風險全部從第三人身上轉嫁到權利人身上,實際上使物權人處於比非物權人還劣的地位,極不合理。
綜上可見,物權行為理論的硬傷甚多,無法成立。
❻ 物權的無因性是什麼意思
所謂物權行為無因性原則,又稱物權抽象原則,指物權行為在其效專力和結果上不依賴其屬原因行為而獨立成立,即原因行為的無效或者被撤銷不能導致物的履行行為的當然無效和撤銷。根據無因性原則,當原因行為被撤銷或者無效時(比如買賣合同被宣告無效),依此原因行為所為的物的履行行為(比如出賣人將標的物交付給買受人並移轉所有權的行為)卻不會當然無效。因為當事人物的合意並未失效,物的取得人因此而取得之物權不能因之而被撤銷。此時,已為物的交付的當事人可以向物的取得人提起不當得利返還之訴,但不能行使物上請求權,更不能向第三人行使物上追及權(如果買受人已將標的物再次轉讓給第三人的話)。
❼ 我國的《物權法》等法律是否體現了物權行為的「無因性」
我國對物權行為無因性採取的態度
2007年《物權法》第15條區分了導致物權變內動容的合同的生效和物權變動本身的效力,但並未認可「物權行為」的存在。相反,該條將買賣等德國民法列為「債權合同」的合同稱為「有關設立、變更、轉讓和消滅不動產物權的合同」,反而承認了買賣等合同的直接或間接物權效力。第25條至27條則采兩可表述,未明確有關「法律行為」「約定」的性質。總的來說,《物權法》對物權行為理論持迴避態度。
❽ 結合新物權法,論述物權行為無因性。
代表性的設計方案是社科院梁慧星先生、人民大學王利明教授、西南政法李開國教授以及人大法工委的物權法草案。他們對所有權體系的設計不盡相同,尤其體現在對國家所有權的態度方面。 具體而言,1、梁慧星先生物權法草案中,第二章對「所有權」進行了規定。該章共分六節,即關於所有權的一般規定、土地所有權、建築物區分所有權、不動產相鄰關系、動產所有權和共有。該體例的特點是按照民法基本理論,以所有權的標的為標准將所有權分為不動產所有權和動產所有權,以此為基礎再做進一步劃分。這有別於《民法通則》對所有權的分類。(《民法通則》以所有權的主體為標准,將所有權分為國家所有權、集體所有權和公民個人所有權,反映了生產資料所有制的性質)他認為,包括《民法通則》在內的中國現行民事法律以所有權的主體為標准,將所有權分為國家所有權、集體所有權和公民個人所有權,這種所有權分類,更多具有政治意味而不是法學意味;民法中所有權的主體無論是國家、集體還是個人,其所有權的性質都相同,保護的手段並無差異,對合法財產應予一體保護。[1] 2、王利明教授建議稿第二章「所有權」分節對「國家所有權」、「集體所有權」、「公民個人所有權」作了較為全面的規定。在第二節「國家所有權」的「一般規定」里分條規定了國有土地所有權(第103條)、國有自然資源所有權(第104條)、礦產、水流資源所有權(第105條)、野生動物資源所有權(第106條)、公用財產(條107條)、文物(第108條)、國家的財政收入(第109條)、國家投資形成的財產(第110條)、罰沒的財產(第111條)、所有權不明的財產(第112條)。[2]王利明認為,物權法規定國家所有權及集體所有權十分必要。物權法作為財產關系的基本法,必須反映所有制關系的現實,因為「一定所有制關系所特有的法的觀念是從這種關系中產生出來的,」[3]在物權法中,必須對各種不同的所有制類型作出確認。如果物權法中對國家所有權和集體所有權制度缺乏規定,則現實中迫切需要法律作出規定的問題將在物權法中缺乏法律依據,這不僅會使一些財產權的糾紛因缺乏規則而難以解決,同時也會使一些財產關系因不能獲得法律的調整而處於不穩定的狀態,物權法並沒有發揮其應有的作用,甚至可以說物權法存在著明顯的漏洞。3、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制工作委員會起草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物權法(徵求意見稿)》於2002年1月出台。第二部分規定「所有權」,包括第四章至第十一章。第四章「一般規定」。第五章專門規定「國家所有權」。第六章專門規定:「集體所有權」。第七章規定:「私人所有權」。4、西南政法大學的李開國教授等則堅持折衷說。他指出,在國家所有權、集體所有權、公民個人所有權問題上,既不贊成梁氏建議稿所作的過分淡薄的處理,也不贊成王氏建議稿和人大徵求意見稿專章專節地分別規定,主張采俄羅斯民法典的立法例,在所有權通則部分進行簡明扼要的規定。[
❾ 物權行為無因性,什麼叫無因性
所謂物權行為無因性原則,又稱物權抽象原則,指物權行為在其效力和結果上不依賴其內原因行為而獨立成立容,即原因行為的無效或者被撤銷不能導致物的履行行為的當然無效和撤銷。根據無因性原則,當原因行為被撤銷或者無效時(比如買賣合同被宣告無效),依此原因行為所為的物的履行行為(比如出賣人將標的物交付給買受人並移轉所有權的行為)卻不會當然無效。因為當事人物的合意並未失效,物的取得人因此而取得之物權不能因之而被撤銷。此時,已為物的交付的當事人可以向物的取得人提起不當得利返還之訴,但不能行使物上請求權,更不能向第三人行使物上追及權(如果買受人已將標的物再次轉讓給第三人的話)。
❿ 麻煩解釋一下物權行為有因性
因為涉及物權轉讓關系會涉及到合同行為與物權行為。一般來說,合同無效,則物權行為沒有發生依據,所以無效。而合同行為有效,物權行為無效,無效的物權行為不能影響合同行為的有效性。所以物權是有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