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知識產權 > 有關知識產權保護的論文

有關知識產權保護的論文

發布時間:2020-12-11 22:11:40

㈠ 寫了論文,如何進行知識產權保護

論文內容屬抄於知識產權,受著作權襲的保護。知識產權是智力勞動產生的成果所有權,它是依照各國法律賦予符合條件的著作者以及發明者或成果擁有者在一定期限內享有的獨占權利。著作權是其中的一種。申請知識產權的方法:1、說明書、權利要求書,摘要。說明書是你的專利技術的詳細說明,權利要求書概括你保護的技術方案的范圍大小,摘要就是簡要說明,並不需要作出實物。圖片也可以手繪,只要清楚即可,不需要按照制圖標准畫圖。然後再到國家知識產權局網站上下載一份專利申請請求書表格,填好。2、拿著這些材料去國家知識產權局專利局申請;或郵寄到國家知識產權局專利局受理處;或去國家知識產權局駐各地的代辦處申請。3、等著國家知識產權局專利局發的各種通知書,並答復審查意見通知書。沒有問題就可以授權了4、如果對專利事務不了解,可以找一個專利代理事務所幫代理專利,當然,需要付代理費

㈡ 有關知識產權的論文題目

知識產權法考試參考論文題目

1、綜述:知識產權的客體(抽象)

2、綜述:知識產權的保護模式(權利及其實施)

3、綜述:知識產權的客體與保護模式之關系

4、綜述:物的分類(如古羅馬法關於物的分類)

5、綜述:物權的保護模式

6、綜述:物權的客體與物權保護模式之關系

7、綜述:服務的分類——從服務貿易的角度

8、綜述:服務與信息

9、綜述:信息與財產

10、綜述:信息之上的權利

11、綜述:作品與人格

12、綜述:原件、復製品(臨摹)與知識產權的行使

13、綜述:資料庫之上的權利

14、綜述:著作權之內容

15、綜述:專利權之內容

16、綜述:著作權內容與專利權內容之區別

17、綜述:商標權侵權理論與案例

18、綜述:商標權和商號權之沖突解決

16、綜述:未注冊商標與權利

17、綜述: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模式

18、綜述:商標與平行進口

19、綜述:商品化權的權利性質以及案例分析

20、綜述:商業秘密的保護模式以及案例分析

21、綜述:遺傳資源的內涵、外延以及案例分析

22、綜述:遺傳資源的歸屬以及案例分析

23、綜述:遺傳資源的保護模式以及案例分析

24、綜述:傳統知識的外延

25、綜述:傳統知識的保護模式以及案例分析

26、綜述:知識產權糾紛的多元化解決機制以及案例分析

27、調查:各地地理標志的保護現狀與對策以及案例分析

28、調查:各地傳統知識的保護措施與問題以及案例分析

29、調查:民間文藝的保護措施與經濟效益的實現以及案例分析

30、調查:城市知識產權戰略

31、調查:企業知識產權戰略

㈢ 關於軟體知識產權保護的論文 哪裡有

文獻來源:www.cnki.net

序號 文獻標題 文獻來源 年期 來源資料庫
1 計算機軟體知識產權保護模式探討 商場現代化 2007/15 中國期刊全文資料庫
2 論軟體界面的知識產權保護 法商研究 2006/01 中國期刊全文資料庫
3 計算機軟體知識產權保護所面臨的挑戰及對策 信息網路安全 2006/02 中國期刊全文資料庫
4 軟體專利保護與知識產權風險 中國電子商務 2006/01 中國期刊全文資料庫
5 保護知識產權盡早制訂軟體專利對策 科學咨詢(決策管理) 2006/02 中國期刊全文資料庫
6 保護知識產權,軟體產業的呼聲 中華商標 2006/06 中國期刊全文資料庫
7 知識產權法對軟體業的保護 集團經濟研究 2006/14 中國期刊全文資料庫
8 科技園區須創立知識產權保護體系——談東部軟體園企業知識產權保護體系的創立 浙江經濟 2006/06 中國期刊全文資料庫
9 技術助威,層層設防——軟體知識產權保護及其技術解決方案 廣東科技 2006/10 中國期刊全文資料庫
10 知識產權保護意識淡薄阻礙軟體創新路 國際商報 2007/06/23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資料庫

序號 文獻標題 文獻來源 年期 來源資料庫
11 獻策軟體創新 21世紀經濟報道 2007/06/27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資料庫
12 中國軟體知識產權保護值得肯定 21世紀經濟報道 2007/04/02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資料庫
13 70家企業牽頭使用正版軟體 法制今報 2007/04/27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資料庫
14 保護知識產權 凈化文化市場 開封日報 2007/04/12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資料庫
15 杭州50家企業帶頭推進軟體正版化 杭州日報 2007/05/24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資料庫
16 加大知識產權保護力度 促進軟體產業健康發展 永州日報 2007/05/29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資料庫
17 動真格 加大軟體知識產權保護 成都日報 2006/02/28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資料庫
18 《企業保護知識產權倡議書》發布《企業使用正版軟體倡議書》簽署 中國企業報 2006/02/24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資料庫
19 從《傳奇世界》案件談游戲軟體的知識產權保護 信息網路與高新技術法律前沿(2005)——電子法與電子商務時代的傳統知識保護研討會論文集 2005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資料庫
20 適度保護我國計算機軟體知識產權研究 哈爾濱工業大學 2006 中國優秀碩士學位論文全文資料庫

序號 文獻標題 文獻來源 年期 來源資料庫
21 軟體產業發展及知識產權保護問題研究 浙江統計 2006/10 中國期刊全文資料庫
22 論自由軟體的知識產權保護和現實意義 法制與社會 2006/17 中國期刊全文資料庫
23 談軟體登記與高校知識產權保護 科學管理研究 2005/01 中國期刊全文資料庫
24 企業信息化過程中的軟體知識產權保護 電力信息化 2005/01 中國期刊全文資料庫
25 保護軟體知識產權的三利器 計算機與現代化 2005/04 中國期刊全文資料庫
26 政府與廠商在軟體知識產權保護中的博弈分析 科學學與科學技術管理 2005/04 中國期刊全文資料庫
27 軟體知識產權應在保護中限制 廣東科技 2005/05 中國期刊全文資料庫
28 計算機軟體知識產權階段性保護策略 現代情報 2005/05 中國期刊全文資料庫
29 軟體與電子商務的知識產權保護 全國律協信息網路與高新技術專業委員會研討會綜述 中國律師 2005/08 中國期刊全文資料庫
30 精心構築網路虛擬世界知識產權法律保護規則 上海法治報 2006/01/09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資料庫

序號 文獻標題 文獻來源 年期 來源資料庫
31 知識產權保護促進印度軟體和信息服務出口 學習時報 2006/01/02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資料庫
32 300多家中外企業承諾使用正版軟體 中華工商時報 2006/02/24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資料庫
33 軟體正版化推進到地市級政府 新京報 2006/04/12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資料庫
34 中美知識產權「暗戰」 中國高新技術產業導報 2006/04/10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資料庫
35 聯想12億美元購買微軟正版軟體 國際金融報 2006/04/19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資料庫
36 微軟烹出誘人正版增值計劃 中國計算機報 2006/04/10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資料庫
37 吳儀美國行知識產權談判清單 21世紀經濟報道 2006/04/10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資料庫
38 計算機軟體的知識產權保護 中國知識產權報 2006/04/12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資料庫
39 計算機軟體知識產權保護 中國律師2000年大會論文精選(下卷) 2000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資料庫
40 軟體知識產權法律保護若干問題研究 吉林大學 2006 中國優秀碩士學位論文全文資料庫

序號 文獻標題 文獻來源 年期 來源資料庫
41 軟體知識產權保護模式的比較——兼論版權與商業秘密對軟體的組合保護 知識產權 2005/04 中國期刊全文資料庫
42 保護知識產權,鼓勵和推動研發投入,共同努力促進中國軟體產業的發展 中關村 2005/06 中國期刊全文資料庫
43 中國軟體知識產權保護不能照搬「印度經驗」 IT時代周刊 2005/16 中國期刊全文資料庫
44 國內軟體企業知識產權保護現狀調查分析 統計與決策 2004/02 中國期刊全文資料庫
45 關於廣東省企事業單位計算機軟體知識產權保護意識的調查研究 南方經濟 2004/05 中國期刊全文資料庫
46 知識產權保護的反思——以《計算機軟體保護條例》修訂為例 情報雜志 2004/07 中國期刊全文資料庫
47 分析計算機軟體知識產權法律保護的新途徑——版權法與專利法相混合的法律保護模式 社科縱橫 2004/04 中國期刊全文資料庫
48 軟體知識產權的法律保護與訴訟 新疆職業大學學報 2004/03 中國期刊全文資料庫
49 軟體知識產權應在保護中限制 安徽科技 2004/12 中國期刊全文資料庫
50 知識產權保護獲巨大進展 中國財經報 2006/04/20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資料庫

㈣ 經濟法與知識產權保護 論文怎麼寫 跪求!

摘要:隨著知識經濟的發展,技術成為企業的核心競爭力,知識產品的使用許可協議因其獨占的特徵而可能成為損害競爭的威脅。因此,司法實踐中出現了針對技術所有者的反壟斷訴訟。本文從反壟斷法和知識產權法的利益沖突入手,分析了兩者的立法宗旨及其共同協調發展的平衡原則。
關鍵字:反壟斷法,知識產權法,利益沖突,平衡原則

一、微軟公司案件

1 、關於Windows 系統的反壟斷訴訟

美國微軟公司研發的Windows 操作系統在全球市場佔90%以上的份額。1998年5 月18日,美國聯邦政府司法部與20個州的總檢察官對微軟提出反壟斷訴訟,控告微軟濫用其市場支配地位,妨礙其他軟體商與其進行正當競爭。2000年4 月3 日,哥倫比亞特區地方法院做出判決。認定微軟通過捆綁銷售,將IE瀏覽器強加給用戶,在Windows 操作系統中安裝了源代碼,排斥了競爭對手。[1]

2 、第一屏條款的爭論

「第一屏條款」(the first screen provision)是微軟公司同電腦設備生產商(Original Equipment Manufacturers)在許可合同中規定:要求已經安裝Windows 操作系統的用戶最初啟動計算機時,屏幕上必須顯示關於Windows 統一特徵的(如圖標、圖標的設計風格和尺寸等)畫面。原告稱微軟通過「第一屏條款」濫用了其對Windows 操作系統軟體的獨占權利而損害了設備生產商、消費者、其它軟體生產者的利益。[2]

在這兩個不同的案件中,作為原告的生產者和消費者,都認為微軟公司濫用了Windows 系統在計算機操作系統市場的優勢地位,損害了其他競爭對手和整個市場的長遠利益。而微軟公司則堅持自己的權利受知識產權的合法保護。這反映了反壟斷法和知識產權獨占性這兩種法律價值的沖突,是否有一個更好的平衡方法呢,也就是說,在反壟斷的視野中,如何能夠體現知識產權的價值保護?

二、反壟斷法和知識產權的利益沖突

1 、知識產權的立法宗旨- 給權利人以充分保護

知識產權的特點可以概括為無形性、專有性、地域性、實踐性、可復制性五個方面。以本文關注的角度來看,對市場競爭最有影響的就是其專有性。「專有性揭示的是知識產權作為一種絕對權和支配權所具有的壟斷性或排他性。」[3]

就微軟案件來說,因為知識產權的專有性,版權的所有者微軟公司就擁有了對Windows 操作系統使用的獨占性的權利,這是從權利的來源說。在權利的行使方面,由於知識產權以推動社會進步的技術成果為保護對象,因此,大部分的權利人會通過使用許可協議來使其成果社會化。[4] 在這種技術利益最大化要求的驅使下,法律賦予權利所有者以特權,即通過合法交易成為獨占者。這種「獨占性權利」

的行使所獲得的價格和合同與在充滿競爭的市場條件下的獲得是不同的。知識產品一旦被知識產權制度所保護,就意味著排除他人同樣的行為。因此,知識產權最終與「非通過競爭而獲取的獨占」地位聯系起來。[5]

所以,知識產權的獨占性可能會被權利人濫用,進而破壞技術的傳播和創新。

例如,利用知識產權形成經濟聯合,限制其他競爭者的進入;獲取技術市場上的優勢地位;或者在許可使用合同中不合理的對被許可人漫天要價,對到期合同之後的技術使用進行限制或者通過索取高價來變相延長合同的期限……這些行為無疑已經偏離了知識產權推動社會進步的本意,也正因為這樣,處於相對方的其他競爭者只得藉助反壟斷法來維護自己的利益。

2 、反壟斷法的立法宗旨- 保護市場競爭結構的穩定

在市場經濟體制中,最為重要的機制就是競爭機制,一旦競爭機制被扭曲,市場就不能正常發揮作用,市場秩序和市場結構就會遭到破壞。源於自由競爭的壟斷就是扭曲競爭機制的重要力量。但是,市場機制本身並不具有維護公平競爭的功能,因此,需要建立保護競爭機制的法律制度體系。制定反壟斷法的目的就是為了維護和促進交易公平,以實現充分、有效的競爭。

對於建立有效競爭的市場結構來說,反壟斷法反對壟斷,反對限制競爭,反對濫用市場優勢地位,維護競爭性的市場結構。[6] 在法律層面上,壟斷是行為和狀態的規定性。壟斷首先是一種行為的規定性,反壟斷法關注的是市場主體的行為,只要該行為的目的是限制競爭,都將受到法律制裁。壟斷也是一種狀態的規定性,它關注市場的集中度,壟斷狀態實質上是市場已達到或超過法律所界定的企業集中度的下限。因此,即使沒有明顯的壟斷行為,政府有關部門也可以採取法律行動,變壟斷行為為競爭狀態,壟斷狀態本身成為國家強制力的介入點。

[7]

無論是在發展中國家,還是發達國家,反壟斷法的「社會本位」使它成為市場經濟國家的「經濟憲法」,承擔起維護市場經濟秩序的重任。雖然大多數情況反壟斷法和其相關政策是通過國家公權力實現,但反壟斷法自身卻是以自由競爭的最佳狀態為實現目標。因此,市場經濟離不開反壟斷法。

3 、反壟斷法和知識產權法的利益沖突

反壟斷法和知識產權法的利益沖突主要集中在以下幾個問題:一、競爭政策關注短期效率分配或長期效率的程度。如果關注短期利益,則會對知識產權權利人的行為較為寬容,而如果是注重長遠發展則會較為嚴格的限制其權利的行使;

二、市場支配地位是否是因為知識產權而取得。如果回答是肯定的,那麼知識產權權利必然受到反壟斷法的規范;三、知識產權自身的經濟特性(邊際成本很低並容易被盜用)。這一點說明在用反壟斷法來分析許可協議條款時,也要注意權利人行使權利的合理性;四、許可協議是否應該被認定為橫向或縱向限制競爭的協議。[8]

在本文列舉的兩類有關微軟公司的案件中,原告無一例外的認為微軟公司藉助對Windows 操作系統許可使用權的獨占,破壞了他們的「競爭權」,因此,應該由反壟斷法對微軟的行為加以制裁。其中最主要問題是:對於知識產權法特別是版權法中最為核心的商業性為- 許可他人使用被保護的作品究竟應該適用怎樣的法律原則。誠然,在技術已經成為市場競爭力核心因素的今天,知識產品所有人獨占權的保護范圍已經越來越受到反壟斷法的關注。如果在契約自由的理念下,完全保護個人的知識產權,就會更多的「微軟」案件發生。而如果用反壟斷的利刃劈開知識產權的「獨占性」,對於技術所有人來說,就無疑陷入了一種「無法可依」的危機感,甚至喪失技術創新的積極性,導致加重社會發展成本。簡而言之,一個是反對獨占而另一個是授予獨占。[9] 對於這樣的問題,司法實踐做出了不同的回答,理論中也沒有定論。

三、如何實現反壟斷法和知識產權法的協調發展

1 、反壟斷法的合理原則

反壟斷法的意義在於塑造一個良好的市場結構,使競爭主體可以展開公平競爭,從而提高經濟發展水平。出於對公共利益的尊重,它呈現出靈活性,不同時期對同一性質的行為態度不同,這是一國之內;而在競爭激烈的國際市場中,保護本國的知識產權也就是保護本國的商業利益,這時反壟斷法又會支持知識產品的獨占性。總之,反壟斷法背後的標准就是經濟發展需要,從國內市場來說,是消費者利益和公共利益,在世界范圍內,就是在和平發展的基礎上實現本國利益的最大化。因此,面對形形色色的競爭行為,世界各國的立法和司法實踐基本都確立了「合理原則」。[10]根據合理原則,反壟斷法並不是禁止所有的經濟聯合,禁止的只是那些能夠產生或者加強市場支配地位的企業合並。因此,將合理原則作為反壟斷法的基本原則,可以使反壟斷法更好地適應復雜的經濟情況,避免機械的執法可能對正常經濟活動造成的消極影響。[11]

在知識產權的反壟斷規范中,「合理原則」也同樣適用。因此,有幾個基本的原則不容忽視:首先,不能認為是知識產權導致了市場支配地位;壟斷源於競爭制度而非知識產權制度。社會的進步和創新是知識產權的本意,所以,並非知識產權的每一種制度都要適用反壟斷法。其次,競爭政策應承認知識產權法體系下認可的權利;只有這樣,才可以保護技術創新者的熱情。最後,盡管存在一些限制競爭的協議,但如果這種協議比沒有協議更能促進競爭,則它也是可以容忍的;在沒有許可協議的情況下,很可能因為沒有任何規定而導致效率的混亂,而且沒有許可協議這種推廣方式,技術成果的社會化也就成為空談了。[12]這三個原則表明在處理此類問題時,承認知識產權的基本調整是基礎,進而再與反壟斷法銜接。

2 、知識產權法的利益平衡觀

從上文的論述可以看出,因為知識產權的獨占性問題已經越來越引起法律界的關注。實踐中,特別是在我國加入WTO 之後,圍繞知識產權的訴訟不斷增多,在全球貿易一體化的今天,知識產權和國內國際經濟發展相關聯是法學研究無法迴避的問題。特別是在技術許可中,隨著專利申請數量的增多和保護范圍擴大,許多企業和研究機構陷入一種尷尬處境,本來可以自由使用的技術落入他人的專利保護范圍,成為進一步開發研究和生產經營的障礙。甚至鼓勵創新的專利制度成為某些人惡意設置「訴訟陷阱」的工具,阻礙了經濟的進一步發展。例如一台DVD ,從部件到零件,其有效專利達1500件之多。我國的生產商要想順利的將產品打入國際市場,首先要獲得外國專利權人的許可,並要支付相當的費用。

面對這樣的情況,世界各國逐漸認識到必須本著既有利於刺激知識產品的創造又有利於知識產品被公眾接近、利用的原則做出具體的制度安排。平衡知識產權人的私權利益與公共利益是知識產權法律制度的基石。[13]因此,在知識產權自身的體系中,有很多針對性的規定來協調公共利益。如著作權法中的合理使用,專利權中的強制許可。最重要的是,知識財產的保護是有期限的,一旦到期,產品進入公有領域,就成為全人類的共同財富。所以,從根本上來說,知識產權和反壟斷法都著眼於社會的長遠發展。
3 、平衡原則- 協調知識產權和反壟斷法的基本原則

雖然從我國目前看來,把知識產權領域的問題納入反壟斷的案件並不多,相關司法實踐也沒有統一標准,但其實二者的沖突主要集中在兩個方面。首先知識產權的過度保護會引起競爭的失衡進而被反壟斷法所不容,其次,反壟斷法事無巨細的前後審查又會破壞競爭主體意思自治和創新積極性。所以,要尋找一個恰當的標准,就是以競爭利益最大化來進行個案分析,在合同雙方及社會公共利益之間尋找到平衡點。筆者認為這一標准並非可以通過法律明確具體的規定來確立,而基本要依靠市場主體的自我評價和法官的個案認定。

第一,首先明確知識產品的管理更多需要由合同法和知識產權法來規范,以保證個人意志和社會創新。「許可使用應該使版權所有者獲益:這是設計版權法和合同法的部分原因。在市場上的成功並不能剝奪一個公司通過版權法和合同法的獲益。」[14]因此,反壟斷並不是反對大企業。大企業由於創新和技術進步形成的壟斷不是真正的壟斷,創業利潤中包含的壟斷盈利可以看作是成功者的獎金。

這種具有「技術意義上的壟斷」的企業由於一方面要同原有技術和產品的企業競爭,另一方面受到潛在競爭的威脅,因此實際上仍處於競爭之中。[15]

這段話說明,壟斷地位的形成並不一定是消除競爭,壟斷者為了維護自己的地位,就要更加努力的改進技術降低成本。如果是這種情況,那麼,消費者將會最終受益。這一點從IT行業的發展就可以得到證明。

另外,合同法的角度來看,反壟斷法是對雙方當事人意思表示的一種矯正。

這種矯正應該是發生在明顯不公平的情況,例如一方利用其優勢地位強加給另一方不合理的義務或價格,導致「強者更強,弱者更弱」,超出了正常競爭可以接受的界限,這才是反壟斷法發揮作用的空間。在微軟與電腦設備生產商的「第一屏」條款中,微軟公司並沒有對「第一屏」的畫面設置和顯示做出過分不合理的約束,也沒有限制製造商、消費者對「第一屏」之後畫面重新設計。正如COPYRIGHT ,LICENSING , AND THE「FIRST SCREEN」一文中作者的觀點,在合同自治的原則下,許可協議不可能僅僅保護許可人的利益。整體看來,許可使用合同是一個博弈的過程,因為雙方的利益平衡必然會反映到合同的價格上。取得的權利越多,支付的價格也就越高。德國的瓦爾特?歐根說:契約自由「是不可缺少的,沒有來自家庭和企業經濟計劃的個人的自由契約,就不可能有通過完全競爭來對日常經濟過程的調節」。[16]而且,這種「第一屏」條款可以通過降低培訓成本、進行質量控制、明確商標標識等方面的作用使消費者得到穩定、低廉的服務,最終通過降低交易成本實現社會利益的增加。在「合理原則」的基礎上,可以認為「第一屏」條款並不是完全權利濫用的結果。如果一定要將反壟斷的審查引入此條款,就會破壞合同的合意,破壞在競爭環境中市場主體的自由選擇,進而會付出損害社會技術進步的代價,這是反壟斷法不得不思考的問題。因此,用經濟學的方法具體分析合同條款,權衡多方利益,才能找到反壟斷法的作用空間。

第二,反壟斷法不能完全退出知識產權保護領域,只要這種「保護」成為破壞競爭的保護傘,反壟斷法就應責無旁貸的對此加以規范,以確保競爭結構的健康發展。

事實表明,契約自由有時不能保護市場供求雙方的競爭,甚至可以用來消除競爭,卡特爾和其他壟斷組織的建立就是例證。企業利用契約自由來建立壟斷組織,壟斷組織又用契約自由導致強制性的契約。「契約自由」常常成為壟斷集團證明他們受到法律保護和享有相應權利的籍口。[17]正因為傳統知識產權法、合同法對於意思自治的過分推崇,才使權利濫用有可能成為合法現象。在知識產權法中,法律賦予了權利人的特權,給知識產品的收益劃定了一個閉合空間,只能由權利人獨享,自然引發和社會其他利益主體的矛盾。

正如本文開頭的第一個案例,美國和歐洲的法院針對反壟斷訴訟,分別認定微軟公司的行為違反了反壟斷法,做出了不利於微軟公司的判決。從這樣的事實可以看出,反壟斷法面對知識產權領域的獨占現象,是完全有理由介入並進行規范的。這是因為反壟斷的性質決定。因此,盡管有「排他性」的「私權」壁壘,又有合同自由的說辭,但從社會長遠利益出發,還是應該承認反壟斷法介入的合理性。

第三,本文的結論是知識產權與反壟斷法的關系不再單純地將知識產權作為壟斷豁免之列,而是在保護知識產權與防止權利人濫用權利方面尋求一個平衡點;對於與知識產權有關的限制競爭行為也應列入反壟斷規制的范圍中。在對一家公司進行反壟斷時考慮的已不只是規模,更主要的是看它是否利用自身規模來限制競爭和損害消費者的利益。[18]

正如美國最高法院在Dell公司案件中表達的看法:「客觀的格式標准,通過公正的過程被認可,有一種『實質上促進競爭的優點』。通過設定標准,可以提高產品的適用性,進而增加消費者的選擇,還可以通過投入及經濟指標的標准化來降低生產成本。使新的進入者可以根據當前標准生產產品,降低市場准入障礙……」????總體看來,知識產權和競爭政策都關注技術進步和消費者的最終利益。企業希望進行技術改造但至少要防止搭便車行為,所以知識產權保護是必不可少的。而市場主體只有在面對競爭時才有充分的動力進行改造,因此營造一個良性競爭的環境是經濟發展的基礎。所以要平衡不斷加劇的競爭和進一步技術改造之間的利益。面對經濟生活的復雜性,法律不同領域之間的交叉問題越來越普遍,這時就需要我們正確把握不同部門法的立法深意,推進社會的整體利益發展。

注釋:

[1]2000 年6 月微軟公司提起上訴,上訴法院做出判決,基本確認了微軟採用反競爭手段維持其在電腦操作系統軟體上的壟斷地位,但否定了初審法院試圖將壟斷地位擴展到瀏覽器軟體領域的判決。11月6 日,微軟與司法部和原告中的9 個州和解。由於和本文論述關系不大,故不作詳細介紹。徐傑、時建中主編《經濟法概論案例教程》第204 頁知識產權出版社2004年9 月版。??? See Ronald A. Cass : COPYRIGHT, LICENSING, AND THE「FIRST SCREEN」,資料來源:

美國社會科學研究網站 www.ssrn.com

[2] 劉平周詳《知識產權與物權比較研究》載於《知識產權》2003年第4 期

[3] 「In keeping with the basic approach of the right law ,right owners are given great freedom in deciding the terms on which to license their procts. After all , the value of the right is the ability of the right owner to set terms expected to maximize the return from licensing. 」

See Ronald A. Cass: COPYRIGHT, LICENSING, AND THE「FIRST SCREEN」。

[4] 筆者並不否認,知識產權的「獨占性」是有期限並且受合理使用的限制。

因此,此處討論的獨占也是相對的而並沒有過於偏激的意思。本文全文都是建立在已有的知識產權的制度基礎之上,並不是對知識產權本身的質疑,而主要是從反壟斷角度和整體社會發展的角度進行一些思考。同時,我也並不否認,知識產權取得的最初,也是在市場公平競爭的情況下權利人創造性的勞動的結果。

[5] 「有效競爭」是一種經濟學意義上目標模式,在這種模式下,競爭被視為實現整體經濟和社會公共利益的手段,提出這種模式是為了建立有利於經濟發展的市場結構。作為法律上可操作的目標模式,關鍵是如何確立一個標准,以評價市場上的競爭是有效競爭。根據其他國家的經驗,建立有效競爭的目標模式主要是從規范競爭性市場結構出發。按照德國康森巴赫的理論,優化的市場結構,市場上要有多個競爭者,他們的商品有適度的差異性,且市場的透明度高。王曉曄:《競爭法研究》出版社99年版第73-90頁

[6] 劉寧元司平平林燕萍:《國際反壟斷法》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9 月版第7 -9 頁

[7] 「To the extent there has been a perceived conflict , however,it seems to stem from four principal areas of uncertainty :(a ) the extent to which competitio policy is about short-run allocative efficiency or long-run dynamic efficiency,(b ) whether market power should be inferred from the existence of an IPR ,(c ) certain distinctive economic characteristics of IPRs , and(d ) whether a particular contract, license,or merger should be regarded as horizontal or vertical. 」 See「competition policy and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 」, OECD , committee on competition law and policy, DAFFE/DLP(98)18 http://www.oecd.org/daf/ccp

[8] 「Discussion of the overlap between antitrust and intellectual property law frequently observes that the former opposes monopoly , while the latter confers monopoly rights. 」 See Ronald A. Cass :「COPYRIGHT,LICENSING, AND THE」FIRST SCREEN「

[9] 「合理原則」、「本身違法原則」是反壟斷法的兩個基本原則。

「本身違法」適用於那些已經被確定為不合理地限制了貿易的行為,因而只看是否有行為的存在,無需對行為產生的原因和後果進行調查。一般適用於法律明確規定的情形下,如濫用市場支配地位,限制競爭協議等。「合理原則」的基本含義是某些行為構成了對競爭的限制,但又不能適用本身違法原則。是否構成違法須在慎重考察企業行為的意圖、行為方式以及行為後果之後,才能做出判斷。

[10]「Normal competition law, applied under a rule of reason standard,seems entirely adequate for distinguishing between」pro 「

and anticompetitive tying in cases where the requisite market power is conferred through IPR. 「 See」competition policy and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 「, OECD , committee on competition law and policy,DAFFE/DLP (98)18

[11]「1. it should not be presumed that an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 creates or increases market power ;2. competition policy should acknowledge and respect the basic rights granted under patent law ;3. a licensing restriction should not be prohibited under competition law if it leads to a situation which is less anticompetitive than would occur if there were no license at all(i.e. competition agencies should not implicitly assume that if the restriction were proscribed, the license would still be granted)。 Where a licensing restriction fails this test,it should nevertheless be permitted under competition law if it is associated with sufficient actual or potential efficiency effects.」 See「competition policy and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 」, OECD , committee on competition law and policy, DAFFE/DLP(98)18

[12]馮曉青《利益平衡論:知識產權法的理論基礎》載於《知識產權》

[13]「But licensing should confer benefit on right owners : that is part of the design of right law and of contracts. And success in the marketplace does not dispossess a firm of the benefits that right law and contract generally convey.」 See Ronald A. Cass : COPYRIGHT,LICENSING , AND THE「FIRST SCREEN」

[14]劉兵勇《試論反壟斷的理論基礎》載於《江蘇社會科學》2002年第5 期

[15]劉兵勇《試論反壟斷的理論基礎》載於《江蘇社會科學》2002年第5 期

[16]劉兵勇《試論反壟斷的理論基礎》載於《江蘇社會科學》2002年第5 期

[17]馬洪雨《從「微軟」案看反壟斷法的發展趨勢- 兼論給中國反壟斷立法的幾點啟示》載於《蘭州商學院學報》2001年第4 期

㈤ 高校知識產權保護論文5000字以上

問題抄的提出:講清所研究的問題襲「是什麼」.
選題背景及意義:講清為什麼選擇這個題目來研究,即闡述該研究對學科發展的貢獻、對國計民生的理論與現實意義等。
文獻綜述:對本研究主題范圍內的文獻進行詳盡的綜合述評,「述」的同時一定要有「評」,指出現有研究成果的不足,講出自己的改進思路。
研究方法:講清論文所使用的科學研究方法。
論文結構安排:介紹本論文的寫作結構安排。
「第2章,第3章,……,結論前的一章」的寫法是論文作者的研究內容,不能將他人研究成果不加區分地摻和進來。已經在引言的文獻綜述部分講過的內容,這里不需要再重復。
(五)結論的寫法
結論是對論文主要研究結果、論點的提煉與概括,應准確、簡明,完整,有條理,使人看後就能全面了解論文的意義、目的和工作內容。主要闡述自己的創造性工作及所取得的研究成果在本學術領域中的地位、作用和意義。同時,要嚴格區分自己取得的成果與導師及他人的科研工作成果。

㈥ 如何寫本科論文題目《從知識產權保護角度談反盜版》

同學,你好! 首先祝賀你找到了工作。 關於畢業論文,我認為商業銀行法律風險方面的文章當然是可以寫的。但是這個題目太大,應進一步界定題目,只有題目界定越具體,這文章才好寫。【題目太大,太泛是學生寫作論文的一大通病】 商業銀行的風險其實有很多種的,例如商業銀行貸款業務風險;商業銀行的自動櫃員機業務風險(如自動櫃員機失靈引發的風險);職員對商業銀行自身的風險(如職務犯罪等);商業銀行電子商務風險;商業銀行對電子用戶的民事責任風險等等。就是上述列舉的風險,又可以再細分為若干類型。例如商業銀行貸款業務風險當中,又有貸款合同條款不完備帶來的風險,銀行職員的代理風險、擔保人或者擔保物自身的瑕疵所形成的風險、多重抵押風險等等。【細分題目是確定題目的重要一步】 因此,你若要寫這方面的論文,最好是首先咨詢一下有經驗的銀行職員,向他們請教他們在業務當中面臨著什麼風險,或者從網路中收集相關的案例,這樣選題才具體。【題目來自實踐,而非空想】 其次,由於你要寫作的是法學論文,因此還要對各種風險進行進一步分析,看看這些風險是否是一個法律問題,是一個什麼樣的法律問題。例如,如果是從如何強化銀行的內部風險管理制度來寫論文,這大致就不是一個法律問題而是一個管理學上的問題,盡管銀行的內部管理也可能引發法律問題,例如銀行與職員的勞動合同條款違反勞動合同法的有關規定。此外,如果是法律問題,應進一步界定法律問題所屬於的領域,例如這是一個合同法問題、侵權法問題、擔保法問題,還是電子商務法問題,或者是刑法問題?然後才可確定。【區分法律與非法律問題,避免事倍功半】

㈦ 找一篇關於《保護知識產權從我做起》的文章

保護知識產權,從我做起

你會在公交車上給老人讓座嗎?你會在拾到錢包時想辦法歸還失主嗎?相信你的答案都是肯定的。因為這些,是對我們善良的證明,道德的肯定。然而,如果被問及:你曾經購買或使用過盜版嗎?很多人恐怕要張口結舌,說不出話來。
是的,我們生活中的「盜版」實在太多了,圖書、軟體、音像製品……幾乎所有的文化產品都有一個醜陋的雙生子,那便是盜版。它面世速度「快」,偽裝得很「真」,又出奇的「便宜」,這些似乎給了我們很多選擇盜版的理由。可是說到底,盜版畢竟是「盜」,是對知識產權的偷盜和褻瀆!我們應該清楚地意識到:盜版是一個和諧社會中極不和諧的音符,不僅損害了我國的自主創新能力,阻礙了文化事業的繁榮發展,也引發了世界各國對我國的關注,對我國政府保護知識產權的形象和對外交往中的主動地位產生了不利影響。保護知識產權不僅是我國履行對外承諾、提高對外開放的需要,更是支持先進生產力發展、保證先進文化前進方向、維護廣大人民群眾根本利益的需要。
近年來,市場上又出現了許多非法盜印、銷售的盜版工具書,它們雖然價格低廉卻質量低劣,且不說它的內容是否有助於學習,光是那連篇的錯字和粗糙的印刷就足以讓讀者在閱讀時如鯁在喉。這樣的盜版工具書可不是誤人子弟、貽害無窮么?作為盜版家族的一份子,盜版工具書不僅擾亂了圖書出版、發行的秩序,使作者們的利益和積極性受到雙重打擊,長此以往還必定會抑制人們的創新意識,大大阻礙社會的文化建設,使我們的文化家園逐漸荒蕪。
所以,我們呼籲,從身邊做起,逐步樹立正版意識,從拒絕使用盜版工具書等點滴小事做起,養成使用正版的習慣。為此,我們倡議:
1. 了解版權保護的有關知識,學法懂法,樹立購買正版書籍和維護知識產權的法律意識,掌握識別盜版製品的相關知識;
2. 全體同學應當充分認識到使用盜版工具書對自身的傷害,從拒絕使用盜版工具書開始,逐步與盜版說再見,不再縱容和鼓勵盜版商的偷盜行為;
3. 各位老師以身作則,在教學、輔導、與同學交流思想等各環節強調知識產權觀念。同時通過講座、座談等各種形式,將自身實踐傳授給廣大同學,分享知識產權保護的益處,逐步培育廣大同學的知識產權意識;
4. 校園各有關部門應該努力打擊盜版行為,將各種不尊重知識產權的現象清除出校園,努力營造良好的校園文化氛圍;
5. 積極舉報學校周邊和社會上銷售、出租盜版出版物的不法行為。
「創新是民族進步的靈魂,盜版是文明沙化的禍因」。保護知識產權,從我做起。讓我們攜手築起這道抵禦精神毒品的心靈防線,讓我們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傳承人類文明,傳播善良與美好,開墾民族產業的沃土,為祖國的繁榮昌盛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㈧ 關於畢業論文中的知識產權問題

http://www.360kt.com/plus/search.php?keyword=%D6%AA%CA%B6%B2%FA%C8%A8&searchtype=titlekeyword&imageField.x=20&imageField.y=12

有關復知制識產權的文章

㈨ 關於知識產權法的論文

淺析知識產權法與公共利益

【摘要】知識產品不僅是一種個人財富,更是一種社會財富,知識產品的推廣和應用關繫到社會公眾的切身利益。這就要求我國在進行知識產權立法時要兼顧知識產權人的利益和社會公共利益,達到兩者的平衡。

【關鍵詞】知識產權;公共利益;社會公共利益

「私權」性是知識產權的基本屬性,知識產權作為知識財產私有的權利形態,得到法律的嚴格保護。但是,知識產權的保護客體——知識產品,是一種信息,具有私人產品和公共產品的雙重性質,而由此帶來的權利義務的分配,不僅關繫到知識產權人的個人利益,也關繫到社會公共利益。因此,知識產權立法在確認和保障知識產權人的利益同時也需要兼顧對公共利益的保障。近些年來,國際上的一些知識產權公約明確地對知識產權法中的公共利益問題作了規定。確保公共利益已成為各國知識產權立法的宗旨。本文僅結合知識產權專門法中的著作權法、
專利權法、商標權法的相關法律規定,分析知識產權法對公共利益的保障作用。

一、知識產權法在賦予專有使用知識產品的基礎上激勵知識產品的創造活動
知識產品作為無形財產與有形財產不同,知識產品一旦被公開就很難由原來的知識產品所有人專有地控制。競爭者可以通過研究、模仿市場中的知識產品生產同類產品,而不需要付出大量的智力勞動和研發成本,並承擔相應的市場風險。因此,競爭者可以以更低的價格在市場上出售同類知識產品,與知識產品所有人展開競爭,這使得知識產品所有人很難從其智力活動中收回投資,更談不上收益,極大地挫傷了知識產品所有人進行智力活動的積極性。知識產權法賦予知識產品所有人以專有使用權,排除他人擅自使用,知識產權的權利人可以憑借這種壟斷地位收回自己為進行智力活動所進行的各方面的投資,這種制度設計激勵著知識產品的創作活動,例如,著作人身權財產權的賦予激發對智力作品的創作和傳播、專有實施權所帶來的巨大收益激發人們從事發明創造活動、商標的專有使用促使廠商改善商品質量,創造出更多的知名品牌。所以說,知識產權法反映了賦予有限的壟斷權刺激革新目的的動態效率,它通過授予有限的壟斷權利刺激了知識創造活動,報償在創新上的投資從而刺激對創新者在時間、精力和資金方面的投入,從而創造出更多的知識產品,不斷地滿足社會對知識產品的需求。

二、以壟斷換「公開的機制」產生了巨大的社會公共利益
知識產權法通過一系列制度設計激勵將知識產品向盡早社會公開,可以說公開也是一種重要的社會公共利益。它不僅保障公眾正當地接近原創者的知識產品,為後續創新提供充分的「養料」,促進技術創新和文化創新;而且避免了對同一客體的重復創作和研究,節約了社會資源。這一點在著作權法和專利權法中表現的尤為明顯,著作權法賦予了權利人專有復制發行權換取了對作品的公開,為後續性創作提供了大量的資料,雖然限制了對作品的自由接近,特別是帶有贏利性質的利用和傳播,在獨創性的層面上刺激更多的合乎社會需要的新作品的創作,最終促進了文化繁榮和文明進步。專利法更是如此,專利法通過專利的「充分公開」要件確保所授予的專利公開,這些以公開的專利成為重要的信息來源,為後續發明和研究提供了技術信息和知識,避免了對同一客體的重復投資,研發者將節省的時間和經費來進行其他的研發,不斷促進新發明更多的被創造出來,以滿足社會對技術進步的需要。

三、適當的限制知識產權人的權利以達到個人利益和社會公共利益的平衡
國內外相關法律,都將公共利益作為知識產權人行使其權利的前提,如我國《著作權法》第四條第2款規定,著作權人行使著作權,不得違反憲法和法律,不得損害社會公共利益;再如美國,其立法和司法都強化了「知識產權是為了實現社會目標的有限的權利」的觀點,堅持「對知識產權人的報償是作為第二位考慮的」。因此,知識產權都具有有條件的獨占性、有限制的排他性和有期限的時間性的特點。這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首先,知識產權法對知識產權保護做了時間和范圍的限制。如我國現行《專利法》對於發明專利的保護期規定為20年。經過20年後,發明專利就成為全社會的共同財富。其次,知識產權法還規定了一些「合理使用」、「法定許可」以及「強制實施」條款。我國《著作權法》規定:為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使用他人已經發表的作品,可以不經著作權人許可,不向其支付報酬。《專利法》規定:專利權人製造或者經專利權人許可製造的專利產品售出後他人使用或銷售該產品不構成侵權即專利權人權利用盡後的使用不侵權。在充分保護權利基礎上對知識產權作以必要的限制是為了在保護私權的前提下維護公共利益,尋求個人利益與社會利益的平衡。正所謂權利的限制,應是在充分保護權利基礎上的必要限制;權利的保護,應是在實現社會利益前提下的必要保護。

四、促進公平競爭,維護良好的市場秩序
對有效競爭的促進是知識產權法的一種重要的公共利益。通常,生產者可以使用市場中任何可以獲得的手段,針對他們的競爭者來獲得優勢,但是這種手段必須正當、合法、體現市場主體之間的公平競爭。在缺乏知識產權的保護下,企業可以立即復制被改進的技術與改進者展開競爭而沒有必要投入時間和精力進行技術改造;廠商可以採用「搭便車」,「傍名牌」的方式展開市場競爭而不是在提高產品的質量上展開競爭。這些都是違反市場競爭規律的不正當的、不公平的競爭,嚴重地擾亂了市場競爭秩序。相反,在賦予專利權的情況下,競爭者意識到他不能隨意地復制、模仿專利發明,因此,不得不進行獨立的研究和開發,形成替代發明和改進發明,因為他們知道擁有一個合乎社會需要的、具有廣闊市場的專利是企業佔領市場和開拓市場的重要砝碼,是取得巨大經濟效益、在競爭中立於不敗之地的重要手段,這一種競爭是在不斷開發新技術的基礎上展開的公平競爭。商標權的賦予使得商標作為一種識別性的商業標記,商標權人有權禁止他人在核定使用的同種或類似的商品或服務上使用與自己的注冊商標相同或相似的商標。通過制止市場中商品的商標被混淆而維護競爭秩序,促使廠商在提高產品質量的基礎上展開市場競爭。

五、保護消費者的合法權益
知識產品作為公共財富,最終要進入流通領域,成為消費者手中的消費產品,所以,保護消費者的利益也就成為知識產權法的立法目標之一。知識產權法是通過兩方面的機制來保護消費者利益的:一方面,賦予知識產品所有人以專有使用權,這使得不同知識產品所有人所創造的知識產品得以區分,也使得假冒的知識產品不能進入市場流通領域,從而保證消費者可以購買到自己信得過的、高質量的產品。如商標法保護商標權人的商標專用權,從而區別產品或者服務來源,確保了消費者能夠憑借商標按照自己的意願選購自己需要的產品。商標不僅具有區別商品來源的作用,而且具有標識商品一致質量的作用,一旦消費者習慣於將一個特定的商標作為特定商品質量的符號,他就會確信其購買的這種商標的商品具有質量的一致性,逐漸形成一種 「品牌認知」, 並且願意為此商品支付較高的費用。廠商便可藉助商標贏得消費者對其商品的青睞,這樣就能獲得較大的利潤,激勵了廠商提高產品的質量以便利用商標實現更大的利益,最終保證了消費者可以獲得高質量的產品。

所以,知識產權法在以法定形式確認和保護知識產權人利益的同時,也兼顧了對公共利益的保障。雖然知識產權的取得意味著權利人獲得一定程度之壟斷地位,這是社會公共利益所做出的讓步,以鼓勵技術創新,權利人在行使權利時也要注意與社會公眾之間實現利益平衡.

僅供參考,請自借鑒。

希望對您有幫助。

㈩ 關於環境技術知識產權保護方面的文章

我的家鄉有一條護城河,以前護城河河水清澈見底,小魚水在水裡自由自在地游來游去。
一天內傍晚,容我和媽媽來到護城河邊散步,眼前的護城河使我們大吃一驚。 護城河旁都是垃圾,有白色塑料袋、水果、吃剩的飯盒,這些垃圾引來許多老鼠、蒼蠅。最惡心的就是垃圾堆里的死老鼠了,不時地散發出一陣陣臭味,路過的人都不敢呼吸,捂著鼻子,跑得遠遠的。放眼望去,盡是飄盪在河面上的垃圾,河水又黑又臭,像一塊掉在垃圾堆里的黑年糕。兩岸的樹木很早就落了葉,很多樹皮過早地老化剝落了,就像生病的老人,又乾枯,又沒勁兒。
以前的護城河到哪兒去了呢?一個個疑問不斷從我的心了冒出。正在這時,只見一個叔叔拿著一袋垃圾隨手就往河裡扔。我恍然大悟,原來這一切都是人們亂丟垃圾造成的啊!我真想對人們說:「不要再亂丟垃圾了!」
現在護城河已經在改造之中了,但是路旁的垃圾還沒減少,反而越來越多。但願護城河能恢復以前的樣子!

閱讀全文

與有關知識產權保護的論文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質控小結 瀏覽:668
數字版權的權源 瀏覽:565
駐馬店置地弘潤山轉讓 瀏覽:146
穂康投訴 瀏覽:146
嘉興萬聯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瀏覽:344
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建立和完善 瀏覽:278
淄博市工商局王彬 瀏覽:867
國辦發明電200330號 瀏覽:602
公共服務事項自查報告 瀏覽:872
2014年社區矛盾糾紛排查調處工作方案 瀏覽:873
公共衛生服務項目考試題庫 瀏覽:245
購買軟體使用權合同 瀏覽:134
灰燼創造者職業 瀏覽:566
德州撲克發明者 瀏覽:78
如申請馳名商標 瀏覽:225
知識產權平台協議書 瀏覽:506
個人存款證明的期限 瀏覽:466
四川正華知識產權公司 瀏覽:287
海南期貨從業資格證書領取時間 瀏覽:874
防水層合理使用年限 瀏覽:8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