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申論時事名詞解釋:什麼是物權
是指權利人依法對特定的物享有直接支配和排他的權利,包括所有權和他物權(用益物權和擔保物權)。或者說,指自然人、法人直接支配不動產或者動產的權利,包括所有權、用益物權和擔保物權。不動產指土地以及建築物等土地附著物;動產指不動產以外的物。
概念
物權是民事主體在法律規定的范圍內,直接支配特定的物而享受其利益,並得排除他人干涉的權利。
2007年3月16日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通過、自2007年10月1日起施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物權法》規定,
「國家、集體、私人的物權和其他權利人的物權受法律保護,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侵犯。」
「物權的種類和內容,由法律規定。」
「不動產物權的設立、變更、轉讓和消滅,應當依照法律規定登記。動產物權的設立和轉讓,應當依照法律規定交付。」
「物權的取得和行使,應當遵守法律,尊重社會公德,不得損害公共利益和他人合法權益。」
從法律關系闡釋物權的涵義,主要有對物關系說、對人關系說和兩方面說(又稱折中說)三種說法。我國通說為折中說,認為物權關系是以對物的佔有、支配為媒介而發生的人與人的關系。《物權法》也采折中說,在物權的概念中強調了對物支配與效力排他兩個基本要素,並點明了物權的基本類別。
『貳』 緊急求助 名詞解釋擔保物權
擔保抄物權,是與用益物權相對應的他物權,指的是為確保債權的實現而設定的,以直接取得或者支配特定財產的交換價值為內容的權利。隨著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
http://ke..com/view/64514.html?wtp=tt
『叄』 名詞解釋:質押
質押(pledge),就是債務人或第三人將其動產或者權利移交債權人佔有,將該動產作為債權的擔保,當債務人不履行債務時,債權人有權依法就該動產賣得價金優先受償。
中文名
質押
外文名
pledge
術語分類
法律術語
學科分類
法律學
應用領域
建築工程,其他
分類
動產質押;權利質押
質押分類
質押財產稱之為質物,提供財產的人稱之為出質人,享有質權的人稱之為質權人。質押擔保應當簽訂書面合同,質押合同自成立時生效(區別於以往認為質押合同是實踐合同的觀點,新的觀點認為質押合同也應當是諾成合同),質押合同的內容與抵押合同的內容基本相同。[1]
質押分為動產質押和權利質押兩種。動產質押是指可移動並因此不損害其效用的物的質押;權利質押
是指以可轉讓的權利為標的物的質押。
動產質押的質權人因保管質物不善使之滅失或毀損的,應承擔民事責任,在可能造成滅失或毀損質物時,出質人可以要求質權人將質物提存或提前清償債務而返還質物,而質權人則可以要求出質人提供相應的擔保,出質人不提供的,質權人可以對質物拍賣或變賣後用於優先受償或者與出質人約定的第三人提存。
質權人對權利質押載明兌現日期或提貨日期的各種票單日期先於債務履行期的,可以在債務履行期屆滿前兌現或者提貨,並與出質人協議將兌現的價金或提取的貨物用於提前清償債務或與出質人約定的第三人提存。以依法可以轉讓的股票或商標專用權、專利權、著作權中財產權出質的,出質人與質人應當在簽訂書面合同後向證券登記機構或向其管理部門辦理出質登記,質押合同自登記之日起生效。
因為沒有標示出具體出自的法條,所以大概解釋一下吧。在法律上,存續期間指的是合同或者權利的有效期間就是在這個期限之內法定有效或者約定有效。
不知情的第三者是相對於知情第三者而言的。打個比方,知情第三者是指明明知曉一個物品或權利存在法律上的瑕疵,會損害相關人的權益而故意購買。而不知情的第三者是在完全不知曉的情況下實施了同樣的法律行為,所謂不知者不怪,在法律上,不知情的第三者不會受到懲罰性的處理,而知情第三者則會承擔連帶賠償責任等等。
市場分析
一般質押都是典當行以典當的形式,典當給典當行。近幾年很多擔保公司也涉足質押行業,找正規知名的擔保公司,不僅速度快(最快24小時就能收到款),而且比較安全。
質押特徵
1.具有一切擔保物權具有的共同特徵——從屬性、不可分性和物上代位性。
2.質權的標的是動產和可轉讓的權利,不動產不能設定質權。質權因此分為動產質權和權利質權。
金錢經特定化後也可以出質:債務人或者第三人將其金錢以特戶、封金、保證金等形式特定化後,移交債權人佔有作為債權的擔保,債務人不履行債務時,債權人可以以該金錢優先受償。
3.質權是移轉質物的佔有的擔保物權,質權以佔有標的物為成立要件。
抵押質押
質押與抵押的區別
1. 質押屬於擔保物權中的一種。抵押與質押最大的區別就是抵押不轉移抵押物,而質押必須轉移佔有質押物,否則就不是質押而是抵押。第二個大區別就是,質押無法質押不動產(如房產),因為不動產的轉移不是佔有,而是登記。
2.抵押與質押是經濟活動中兩種常見的擔保方式。但實踐中常常有人將二者混同,例如本是質押,卻在合同中寫成抵押。要知道,抵押與質押是兩種不同的擔保方式,其法律後果是不同。那麼,二者有什麼區別呢?
抵押是指債務人或第三人不轉移對其特定財產的佔有,將該財產作為對債權的擔保,在債務人不履行債務時,債權人有權依法就該財產折價或以拍賣、變賣的價金優先受償的物權。
該財產稱之為抵押物,債務人或第三人稱之為抵押人,債權人稱之為抵押權人。抵押權有法定和約定兩種。法定的無論是否約定必須依照規定;法律允許當事人約定的,可以協商解決。
抵押物必須是可以轉讓的抵押人所有的財產,凡是法律規定禁止流通的或當事人不享有的不得作為抵押物。抵押擔保應當簽訂書面合同,合同內容還包括被擔保的主債務種類、數額,債務人履行債務的期限,抵押物的名稱、數量、所在地、權屬、抵押范圍等內容。
按照法律規定,抵押擔保應當辦理抵押登記,抵押合同自登記之日起生效,抵押登記受理機關應當是該財產的管理機關,如土地使用權的抵押登記為土地管理機關、船舶、車輛的抵押登記機關為運輸工具的登記部門等。
債務人或第三人將其特定財產移交給債權人佔有、作為債權的擔保,在債務人不履行債務時,債權人有權依法以該財產折價或拍賣、變賣該財產的價金優先受償的物權。
質押合同自合同簽定時生效,質押合同的內容與抵押合同的內容基本相同。
質權自標的物交付或登記時生效。
質押質權
質權與質押是兩個不同的概念,質押是指設定質權的法律行為,質權是指質權人的權利;質押是質權產生的原因,質權是質押引起的法律後果。債務人或者第三人將其動產交給債權人佔有並實際控制的行為被稱為質押,質權人因質押而取得的權利為質權,質權是擔保物權的一種。作為擔保物權的質權,具有從屬性、不可分性、物上代位性和優先受償性的特點。
1.質權的從屬性。質權的從屬性是指質權從屬於其所擔保的債權。因為質權是以擔保債權為實現目的的,因此,質權從屬於所擔保的債權。當事人可以為將來的債權設定質權,也可以在設定債權時設定質權,但實現質權時必須要有主債權的存在。質權隨主債權的轉移而轉移,不能與主債權分離而單獨轉讓。質權隨主債權的消滅而消滅。
2.質權的不可分性。質權的不可分性是指質權與抵押權一樣具有不可分性,即質物的全部價值擔保債權的全部。質權的效力及於質權標的的全部,即使債權部分受到清償也不受影響。換言之,即使債務人清償了大部分債務,僅有少部分債務未能清償,質權人也必須抗未清償的債權對全部質權標的行使質權。質物部分滅失的,未滅失的部分仍然擔保全部債權,而不能相應地縮減質權擔保的范圍。
3.質權的物上代位性。質權的物上代位性是指質權的效力及於質權標的的代位物上。如《擔保法》第七十三條規定:「質權因質物滅失而消滅。因滅失所得的賠償金,應當作為出質財產。」
質權因質物滅失而消失。因滅失所得的賠償金,應當作為出質財產。
質權的客體是質物,質物滅失後,質權也就喪失了其所指向的對象。如果質物全部滅失,則就該質物產生的質權全部消滅;如果質物部分滅失,則就該質物滅失部分而發生的質權歸於消滅,而動產質權仍然存續於質物的剩餘部分。
若質物由於質權人怠於妥善保管而滅失,質權人應向出質人承擔民事責任;若質物的滅失不能歸咎於質權人,而是由於質物本身的內在缺陷,且依質權人作為善良保管人的注意仍不能發現並有效地預防,則出質人應向質權人給付一定數額的賠償金;若質物之滅失歸咎於第三人的侵權行為,則侵權人應向質權人給付賠償金。
質權人因質物的滅失所得的賠償金應當作為出質財產。既然質權人因質物的滅失所得的賠償金亦作為質物的一種形態,故質權人對此等賠償金依舊享有動產質權。此即為動產質權的物上代位性。
4.質權的優先受償性。質權的優先受償性是指質權人於債務人不履行債務時,得以質權標的的價值優先受償其受質權擔保的債權。
動產質權
動產質權的設立
(一)設立書面合同
(二)交付標的物
1.交付是質權的成立要件
不交付標的物的質權不成立,但是出質人應當承擔過錯責任。債務人或者第三人未按質押合同約定的時間移交質物的,因此給質權人造成損失的,出質人應當根據其過錯承擔賠償責任。
2.交付包括現實交付、指示交付和簡易交付,但不包括佔有改定
出質人代質權人佔有質物的,質押合同不生效;質權人將質物返還於出質人後,以其質權對抗第三人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3.交付的標的物與合同約定不一致的,以交付的為准
三、動產質權的效力
(一)擔保的債權
有約定的依約定,沒有約定的,質押擔保的范圍包括主債權及利息、違約金、損害賠償金、質物保管費用和實現質權的費用。
(二)對標的物的效力
1.從物的效力
質權的效力及於從物,但是從物沒有交付的,對從物無效。
2.對孳息
質權人有權收取孳息,以孳息清償收取孳息的費用、利息和主債權。
(三)對質權人的效力
1.質權人的權利
質物,質權人有權在債權受清償前佔有質物。
質權人在質權存續期間,為擔保自己的債務,經出質人同意,以其所佔有的質物為第三人設定質權的,應當在原質權所擔保的債權范圍之內,超過的部分不具有優先受償的效力。轉質權的效力優於原質權。
質權人在質權存續期間,未經出質人同意,為擔保自己的債務,在其所佔有的質物上為第三人設定質權的無效。質權人對因轉質而發生的損害承擔賠償責任。
有請求出質人支付保管標的物之費用的權利。
質權人權利的,質權人可以要求出質人提供相應的擔保。出質人不提供的,質權人可以拍賣或者變賣質物,並與出質人協議將拍賣或者變賣所得的價款用於提前清償所擔保的債權或者向與出質人約定的第三人提存。
2.質權人的義務
標的物。
出質人的效力——出質人的權利
1.出質人在質權人因保管不善致使質物毀損滅失時,有權要求質權人承擔民事責任。
2.質權人不能妥善保管質物可能致使其滅失或者毀損的,出質人可以要求質權人將質物提存,或者要求提前清償債權而返還質物。將質物提存的,質物提存費用由質權人負擔;出質人提前清償債權的,應當扣除未到期部分的利息。
3.債務履行期屆滿,債務人履行債務的,或出質人提前清償所擔保的債權的,出質人有權要求質權人返還質物。
權利質押
可以出質的權利類型
1.匯票、本票、支票、債券、存款單、倉單、提單。
2.依法可以轉讓的股份、股票。
3.依法可以轉讓的商標專用權,專利權、著作權中的財產權。
4.依法可以轉讓的債權。
5.公路橋梁、公路隧道或者公路渡口等不動產收益。
權利質押要件
1.票據與公司債權交付作為成立要件,背書作為對抗要件
出質人與質權人沒有背書記載「質押」字樣,以票據出質對抗善意第三人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公司債券出質的,出質人與質權人沒有背書記載「質押」字樣,以債券出質對抗公司和第三人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2.登記作為成立要件
《擔保法》規定如下:
上市公司的股份出質的,質押合同自股份出質向證券登記機構辦理出質登記之日起生效。
質押合同自股份出質記載於股東名冊之日起生效。
質權人應當訂立書面合同,並向其管理部門辦理出質登記。質押合同自登記之日起生效。
《物權法》規定如下:
以基金份額、證券登記結算機構登記的股權出質的,質權自證券登記結算機構辦理出質登記時設立;以其他股權出質的,質權自工商行政管理部門辦理出質登記時設立。
根據新法優於舊法的適用原則,《物權法》優先適用於《擔保法》。在法律規定不一致的情況下,應優先適用《物權法》的規定,以保證法律適用的正確性與統一性。
3.關於權利質押的特別規定
倉單、提單出質的,質權人再轉讓或者質押的無效。
倉單、提單出質的,其兌現或者提貨日期後於債務履行期的,質權人只能在兌現或者提貨日期屆滿時兌現款項或者提取貨物。
出質人未經質權人同意而轉讓或者許可他人使用已出質權利的,應當認定為無效。因此給質權人或者第三人造成損失的,由出質人承擔民事責任。
防範措施
一是要考慮應收賬款雙方的信譽度,特別是在金融機構有無不良還款記錄。結合貸款五級分類中關於企業非財務分析的要領,對企業的營業前景進行預測。要保留企業銷售合同的原件、賣方企業的發貨單、買方企業的收貨單及貨物驗收合格入庫的證明等,驗證交易的真實性。
二是認真審查企業的財務報表。除企業資產負債率等基本指標外,重點看五項指標。一看應收賬款在企業資產中的佔比,這一比例,反映了企業應收賬款的管理的狀況,比例過高,要分析企業應收賬款的管理狀況。二看應收賬款周轉率。反映了企業應收賬款的流動性。三看應收賬款的平均回收期。這一指標能夠影響我們決定貸款的期限。應收賬款的到期日就早於合同規定的還款日。四看應收賬款的成分比例,是否集中於一個客戶。這一比例反映企業貸款回收的風險性。五看付款單位是否為貸款申請企業的關聯企業,是否存在關聯方交易。
三是要求付款方提供承諾書,確認應收賬款的具體金額,承諾只向銷售商在貸款銀行的指定賬戶內付款。同時要以書面形式規定,付款方在承諾書中簽字確認到期不付款的違約責任,以及如果在未告知質押權人的情況下,擅自支付,對由此對銀行產生的損失,承擔賠償責任等。
四是辦理質押登記。《物權法》第二百二十八條明確規定,「以應收賬款出質的,當事人應當訂立書面合同。質權自信貸徵信機構辦理出質登記時設立」。辦理質押登記後對抗善意第三人的作用起效。應收賬款出質後,不可以再轉讓,但經出質人與質權人協商同意的,出質人應以轉讓應收賬款所得的價款,向質權人提前清償債務,銀行則提前收回貸款本息。
五是確定合理的質押比率。依據企業實際情況確定質押率控制在50%-70%左右。
六是做好貸中、貸後管理工作。加強貸中風險預警機制。如付款單位出現重大變故;應收賬款到期,付款單位未按時付款,銷售企業怠於行使到期權力;貸款未按用途使用等情況預警。信貸員要做好定期或不定期向應收賬款欠款企業核實應收賬款余額工作。
『肆』 物權的名詞解釋是啥
物權是指權利人依法對特定的物享有直接支配和排他的權利,包括所有權、用益物權和擔保內物權。或者說,指自容然人、法人直接支配不動產或者動產的權利,包括所有權、用益物權和擔保物權。不動產指土地以及建築物等土地附著物;動產指不動產以外的物。制定物權法,對明確物的歸屬,充分發揮物的效用,維護經濟秩序,促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具有重要意義。
『伍』 使用權名詞解釋
[使用權]:是指物復權人,對該制物享有合法使用的權利,包括自物使用權和他物使用權。
一、[物權]:是指對物的直接管領和支配,並排除他人干涉的民事權利。屬於財產權。其基本法律特徵是:1、物權的標的是物,不是行為,也不是精神財富。3、物權的內容是對物的直接管領和支配,並排除他人的干涉。4、物權有追及效力。物權的標的物無論輾轉落在何人手中,物權人都可追及其物而主張權。
二、[自物使用權]:是指權利主體對自己所有物享有使用的權利。
三、[他物使用權]:是指權利主主體對他人所有物享有有條件的亨有使用的權利。也就是所有權與使用權分離,使用人不享有該物的所有利,只享有附條件的使用權。如商品房的土地使用權是七十年、農權土地承包經營權是三十年等。。
『陸』 請各位好心人幫忙
歷年應用法學試卷
(說明,這是年及以前的綜合課,與現在科目與出題風格有很大不同)
1997
刑法學
一、 名詞解釋(每題2.5分,共10分)
1、 間接故意
2、 想像競合犯
3、 刑事責任
4、 自首
二、 簡述題(每題5分,共10分)
1、 我國刑法是如何體現對主犯從重處罰的?
2、 簡述金融票據詐騙罪在客觀方面的行為類型。
刑事訴訟法學
一、 修改後的刑事訴訟法對基本原則的規定增加了哪些新內容?(7分)
二、 刑事訴訟的被告人有哪些訴訟權利?(8分)
民法學
一、 填空題(每題1分,共10分)
1、 我國民法調整的社會關系是平等主體之間的財產關系和人身關系,因而()必然貫穿我國民法始終。
2、 代理人在代理許可權內,有權()進行意思表示。
3、 債權人有權要求債務人按合同的約定或者()履行義務。
4、 附期限的民事行為,在所附期限到來時()。
5、 合夥經營期間發生虧損,退夥人已分擔了合夥債務,退夥人對其參加合夥期間的全部債務()責任。
6、 保證人保證范圍不明確的,推定保證人對()承擔保證責任。
7、 侵權的民事責任,是指因違反了民事義務,侵害了財產所有權(包括經營管理權),人身權或()而產生的民事責任。
8、 著作權法保護的作品應當符合兩個條件:①具有獨創性;②()。
9、 為()而殺害其他繼承人的,則喪失繼承權。
10、 無國籍人的民事行為能力,一般適用其定居國法律,如未定居的()法律。
二、 簡答題(共10分)
1、 如何認定脅迫行為?(3分)
2、 為維護國家、集體或他人合法權益而使自己受到損害,侵害人無力賠償或者沒有侵害人的情況下,受害人的損害能否得到補救?應由誰來補救?為什麼?(4分)
3、 土地、山嶺、森林、草原、荒地、灘塗、水面等自然資源的所有權或使用權權屬發生爭議和因侵權發生糾紛,應由什麼機關負責處理?(3分)
民事訴訟法學
一、 舉例說明民事訴訟法律關系發生、變更、消滅的原因。(4分)
二、 法院製作的生效調解書有何效力。(5分)
三、 如何認識督促程序中的支付令。(6分)
行政法學與行政訴訟法學
一、 名詞解釋(每詞2分,共6分)
1、 行政處分
2、 行政司法
3、 行政指導
二、 簡述題(每題5分,共15分)
1、 監督行政法律關系與行政法律關系的聯系和區別。
2、 行政程序的主要制度。
3、 如何理解起訴不停止具體行政行為的執行。
三、 案例分析(9分)
某國家機關綜合處處長李某利用出國考察的機會,從國外帶回
若干違禁物品,受到海關罰款1000元的行政處罰。其所在機關了解情況後,又給予其撤職行政處分。李某不服,認為處罰、處分太重,便分別以海關和所在行政機關為被告,向法院提起行政訴訟,要求撤銷上述處罰和處分。試析:
1、 人民法院應否受理李某的訴訟,為什麼?
2、 法院如可受理李某提起的兩項訴訟請求或其中的一項,那麼何地何級法院享有審判管轄權,為什麼?
3、 受訴法院審理後,可能作出哪幾種形式的判決?並分別說明各自適用的條件。
1998
刑法學(共20分)
一、 名詞解釋(每題2.5分,共5分)
1、 犯罪集團
2、 集資詐騙罪
二、 填空題(每空1分,共5分)
1、 判處罰金,應當根據()決定罰金數額。
2、 犯罪後自首又有()表現的,應當減輕或者免除處罰。
3、 在國家機關、國有公司、企業、集體企業和人民團體管理、使用或者()中的私人財產,以公有財產論。
4、 收買被拐賣的婦女、兒童又出賣的,依照()定罪處罰。
5、 走私、()、運輸、製造毒品,無論數量多少,都應當追究刑事責任,予以刑事處罰。
三、 簡答題(每題5分,共10分)
1、 試述撤銷假釋的根據。
2、 我國新修訂的《刑法》所規定的"持有型罪名"有哪幾個?
民法學(共20分)
一、 概述下列概念之間的區別(12分,每題3分)
1、 人格權與身份權
2、 諾成法律行為與實踐法律行為
3、 代位繼承與轉繼承
4、 相鄰權與鄰接權
二、 簡答題(8分,每題4分)
1、 簡述職務侵權的概念、主體、范圍及責任。
2、 簡述民事法律行為的生效要件。
民事訴訟法學(共15分)
1、 辯論原則的設立有何意義?辯論的內容有哪些?(7分)
2、 如何理解執行和解的效力?(8分)
行政法部分(15分)
一、 填空題(每空1分,共7分)
1、 國務院有權規定中央和省、自治區、直轄市的國家行政機關的職權的()。
2、 復議機關審理復議案件,以法律、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規章,以及()依法制定和發布的()為依據。
3、 違法行為在()年內未被發現的,不再給予行政處罰。
4、 《國家賠償法》第五條規定:國家不對行政機關工作人員的()行為承擔賠償責任。
5、 對到期不納稅款者,罰以滯納金,以促使其納稅,這種措施在行政法學上稱為()。
6、 行政公開是現代行政法的一個基本要求,它旨在保障公民的()權。
二、 簡答題(共2題,每題4分)
1、 現代行政程序法普遍要求行政機關作出行政決定時說明決定的理由,試述該程序規則的價值。
2、 憲法第八條規定,國務院"根據憲法和法律,……制定行政法規",請闡述"根據憲法和法律"這一條件的內涵。
行政訴訟法(15分)
一、 填空題(每空1分,共6分)
1、 新中國的行政訴訟最初由1982年制定的()作出規定。
2、 對法律規定由行政機關()的具體行政行為提起的訴訟,人民法院不予受理。
3、 海關行政案件的上訴審一般由()人民法院管轄。
4、 在我國,行政合同案件目前由人民法院的()庭審理。
5、 復議機關改變原具體行政行為所認定的事實的,()是被告。
6、 對行政機關與非行政機關共同署名作出的決定不服提起行政訴訟的,人民法院可以通知非行政機關作為()參加訴訟。
二、 簡答題(共二題)
1、 簡述行政訴訟期間具體行政行為的執行力。(4分)
2、 試述合理性原則在我國行政訴訟中的體現。(5分)
1999
刑法學(共20分)
一、 名詞解釋(每題2.5分,共5分)
1、 犯罪中止
2、 侵佔罪
二、 填空題(每題1分,共5分)
1、 已滿14周歲不滿16周歲的人,犯故意殺人、故意傷害致人重傷或者死亡、強****、搶劫、()、放火、爆炸、投毒罪的,應當負刑事責任。
2、 刑事責任的歸責要素有:主觀惡性、客觀危害以及()。
3、 死刑只適用於()的犯罪分子。
4、 虛開增值稅專用發票或者虛開用於騙取出口退稅、抵扣稅款的其他發票,是指有為他人虛開、為自己虛開、()、介紹他人虛開行為之一的。
5、 郵政工作人員私自開拆或者隱匿、毀棄郵件、電報而竊取財物的,依照()定罪從重處罰。
三、 簡答題(每題5分,共10分)
1、 試述我國刑法關於主犯的種類以及承擔刑事責任的規定。
2、 簡述信用證詐騙罪在客觀方面的行為類型。
刑事訴訟法學(共15分)
1、 根據刑事訴訟法第191條的規定:第二審人民法院發現第一審人民法院的審理有違反法律規定的訴訟程序的情形的,應當裁定撤消原則,發回原審人民法院重新審判。請問:該條所說的情形主要有哪些?法律為什麼作此規定?(8分)
2、 根據刑事訴訟法第142條的規定,對於犯罪情節輕微,依照刑法不需要判處刑罰或者免除刑罰的,人民檢察院可以作出不起訴決定。請問:該條所說的不起訴的實質和法律後果是什麼?法律為什麼作此規定?(7分)
民法學(共20分)
一、 名詞解釋(每題2分,共6分)
1、 附條件的法律行為
2、 無因管理
3、 婚姻終止
二、 簡答題(共14分)
1、 法人的民事權利能力有什麼特點?(4分)
2、 無權代理有什麼法律後果?(5分)
3、 什麼是作品的合理使用?舉3個離子說明作品的合理使用。(5分)
民事訴訟法學(共15分)
1、 為什麼說"法定訴訟代理權的發生,完全是基於法律的規定,與被代理人的意願無關,與代理人的意願也無關。"(5分)
2、 說明法院主管與管轄的關系。(5分)
3、 不予受理與駁回起訴有何區別。(5分)
刑事訴訟法學(15分)
1、 根據1996年3月修改後的刑事訴訟法的規定,人民檢察院在哪些情況下可以作出不起訴的決定?對於這些不起訴的決定,該法規定了哪些制約措施?(5分)
2、 在刑事訴訟過程中,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公安機關在哪些情況下應當終止訴訟的進程?在哪些情況下,它們應當分別作出哪幾種決定?(5分)
3、 某人民法院對被告人張某涉嫌搶劫一案,經過認真審理,認定檢查官指控被告人有罪的關鍵證據--證人證言、書證、物證等已達到確實充分的程度。但是,被告人在整個審判過程中始終保持沉默。請問:人民法院能否對被告人張某定罪判刑?為什麼?(5分)
行政法與行政訴訟法學(共30分)
一、 名詞解釋(每題2分,共10分)
1、 行政職責
2、 行政主體
3、 特別授權立法
4、 行政裁決
5、 行政追償
二、 簡答題(共20分)
1、 行政處罰與刑罰的區別。(5分)
2、 行政監督檢查的特徵。(5分)
3、 如何理解司法審查中的"參照規章"?(4分)
4、 如何理解"人民法院審理行政案件,對具體行政行為的合法性進行審查"?(6分)
2000
行政法與行政訴訟法
一、 試述行政處罰設定權之規定。(8分)
二、 與《條例》相比較,《行政復議法》在受案范圍方面有何具體變化?對行政審判將有何影響?(7分)
三、 如何理解行政訴訟本質上是一種司法審查制度?(7分)
四、 試述行政訴訟之判決種類及其適用條件。(8分)
民事訴訟法(共15分)
一、 何謂除權判決?(5分)
二、 訴訟請求與訴訟標的有何聯系和區別?(5分)
三、 涉外民事訴訟中有哪些案件屬於我國人民法院專屬管轄?(5分)
刑事訴訟法(共15分)
一、 試就刑事自訴程序與刑事簡易程序作一簡要比較。(7分)
二、 刑事訴訟法第150條規定:"人民法院對提起公訴的案件進行審查後,對於起訴書有明確的指控犯罪事實並且附有證據目錄、證人名單和主要證據復印件或者照片的,應當決定開庭審判。"請問:該條文的規定對我國審判方式的改革產生了哪些影響?有何意義?(8分)
民法(共20分)
一、 簡述設立監護制度的目的,並針對《民法通則》對設立監護人的主要規定,提出兩條以上法律改進的意見。(5分)
二、 什麼是相鄰關系?處理相鄰關系應遵循哪些原則?(5分)
三、 什麼是債?舉例說明產生債的主要法律事實。(5分)
四、 法定繼承中遺產分配的規則體現了我國繼承法的哪些基本原則?(5分)
刑法(共20分)
一、 選擇題(從備選答案中選出一個或數個正確答案,少選或多選均不給分)(每題1分,共12分)
1、 我國刑法明文規定的刑法基本原則有()
A、罪責自負原則 B、罪刑法定原則 C、刑法面前人人平等 D、罪責刑相適應原則 E、主客觀相統一原則
2、 我國刑法第12條關於刑法溯及既往的效力的規定採取的是()
A、從舊原則 B、從新原則 C、從輕原則
D、從舊兼從輕原則 E、從新兼從輕原則
3、 根據我國刑法第17條的規定,已滿14周歲不滿16周歲的人實施下列行為應當負刑事責任的有()
A、故意殺人 B、故意傷害 C、強**** D、搶劫
E、綁架 F、販賣毒品 G、盜竊
4、 正當防衛與防衛過當區別的界限在於()
A、防衛行為超過必要限度 B、防衛行為是否明顯超過必要限度
C、防衛行為是否造成嚴重損害 D、防衛行為是否明顯超過必要限度並且造成嚴重損害 E、防衛行為是否適時
5、 我國刑法規定的已經著手實行犯罪,是指行為人已經開始實行()
A、 刑法分則規定的某一具體犯罪構成客觀要件的行為
B、 刑法規定的犯罪行為
C、 准備犯罪工具的行為
D、 窺探作案現場的行為
6、某甲與某乙有仇,企圖借他人之手殺死某乙。一天,某甲故意將裝好子彈的獵槍交給某丙,並騙丙說槍中沒有子彈,叫丙向乙空槍瞄準射擊以使乙受驚嚇。結果乙中彈身亡。某甲、某丙的行為屬於()
A、共同故意殺人罪 B、共同過失致人死亡罪 C、不屬於共同犯罪
7、區分一罪與數罪的標準是()
A、犯罪行為的個數 B、犯罪結果的個數 C、犯罪構成的個數 D、犯罪對象的個數 E、犯罪意圖的個數
8、我國刑法規定的死刑只適用於()的犯罪分子。
A、罪大惡極 B、罪行極其嚴重 C、不殺不足以平民憤
D、主觀惡性極其嚴重
9、某國家機關財務室出納李某與無業人員王某相勾結,共同盜竊財務室保管的現金。一天晚上,李某用持有的財務室鑰匙打開財務室大門,並在門口望風,王某進入財務室撬開了保險櫃,竊取現金20000多元。然後二人又偽造竊賊翻窗而入的現場。李某、王某的行為構成()。
A、 王某的行為構成盜竊罪,李某的行為以盜竊罪的共犯論處
B、 李某的行為構成貪污罪,王某的行為以貪污罪的共犯論處
C、 李某的行為構成貪污罪,王某的行為構成盜竊罪
D、 共同詐騙罪
10、 受賄罪侵犯的客體是()
A、國家機關的正常管理活動 B、公私財產權利
C、國家機關的正常管理活動 D、國家工作人員職務行為的廉潔性
11、 下列刑罰方法中屬於我國刑法規定的主刑的是:()
A、死刑 B、有期徒刑 C、罰金 D、拘役 E、沒收財產
12、 根據我國刑法第269條之規定,犯罪分子犯盜竊、詐騙、搶奪詐騙罪而轉化為搶劫罪的條件是()
A、 實施了已經構成犯罪的盜竊、詐騙、搶奪行為
B、 實施了盜竊、詐騙、搶奪行為
C、 使用暴力或以暴力相威脅
D、 當場使用暴力或以暴力相威脅
E、 使用暴力或以暴力相威脅的目的是為了繼續犯罪
F、 使用暴力活以暴力相威脅的目的是為了抗拒逮捕、窩藏贓物、毀滅罪證
二、 簡述題(每題4分,共8分)
1、 簡述共同犯罪中主犯的種類 及其刑事責任。
2、 簡述我國刑法規定的貪污罪的構成特徵。
2001
試題:
刑法:20分
一、 試述我國刑法規定的正當防衛限度條件5分
二、 簡述我國刑法規定的主犯種類及其刑事責任5分
三、 簡述徇私枉法罪的概念和構成要件5分
四、 案例分析
李某深夜潛入本單位財務室,意圖盜竊保險櫃中的財務。李用盡了各種方法,也未能將
保險櫃打開,感到十分沮喪。正要離開時,恰逢保安員巡邏到此。保安員發現財務室的
門虛掩,即進去看看,與李某對個正著。李某用撬棍將保安員打昏後逃走。回到家中後
,李某恐保安員醒來後認出自己,就拿了一把匕首,欲將保安員殺死滅口。剛剛返回單
位大門,即被接到報案趕來的公安人員抓獲。
問:對李某的行為應當如何論處?請說明理由。5分
民法:20分
一、 名詞解釋2分*5
1、 合夥
2、 他物權
3、 表見代理
4、 預期違約
5、 善意取得
二、 簡答5分*2
1效力未定的民事行為與可變更撤消的民事行為的區別
2、抵押權和質權的區別
刑事訴訟法 15分
一、 我國刑法第395條規定"國家工作人員的財產和支出明顯超過合法收入,差額巨
大的,可以責令說明來源,本人不能說明其來源是合法的,差額部分以非法所得論。"請
結合這一規定,回答下列問題:8分
1、 刑事訴訟中證明責任的一般分配原則是什麼?
2、 在"巨額財產來源不明"案件中,被告人應否承擔證明責任?如果應當承擔,被
告人與公訴人是如何分擔證明責任的?
二、 我國刑事訴訟法第191條規定"第二審人民法院發現第一審人民法院的審理有下
列違反法律規定的訴訟程序的情形之一的,應當裁定撤消原判,發回原審人民法院重新
審判:
(一) 違反本法有關公開審判的規定的
(二) 違反迴避制度的
(三) 剝奪或者限制了當事人的法定訴訟權利,可能影響公正審判的:……
請結合這一條文,回答下列問題7分
1、 你對第一審法院違反法律程序的法律後果是如何理解的?
2、 本條的規定對於維護程序法的尊嚴有何意義?
民事訴訟法15分
一、 簡述民事審判權與管轄權兩者之間的關系5分
二、 如何認識當事人的陳述?5分
三、 民事訴訟中的反訴的構成要件是什麼?5分
行政法與行政訴訟法
一、 填空題1分*15
1、現代西方資本主義國家不得不增設行政機構和人員,行政權力急劇膨脹,而且行政機關還被賦予了准立法權和准司法權,打破了原來的分權體制和法律結構,這種現代國家被稱為--
2、行政機關對經濟活動行使廣泛的管制權,其中對經濟活動的准入控制在行政法學上稱為--權
3、中國行政立法的徵求意見和協商基本上屬於內部程序,不具有典型的現代行政程序的特徵,因為利益相關人的參與是由行政機關隨意決定的,沒有上升為相關人的--
4 《憲法》第108條規定,"縣級以上的地方各級人民政府有權改變或者撤消所屬各工作部門和下級人民政府的不適當的決定"。這里的不適當從《--》的第一條和整個立法精神可以看出,應當理解為包括違法和不當。
5 《婚姻登記管理條例》第11條規定,"婚姻登記機關對當事人的結婚申請進行審查,符合結婚條件的,應當即時予以登記,發給結婚證。"這種對行政機關職權的規定既是授權更是設定義務,用行政法學的專業術語來說,行政機關沒有根據形勢和政策進行--的餘地。
6、受到行政罰款的當事人到期不繳納罰款的,行政機關可以每日按罰款數額的3%加處罰款,後一個每日3%的罰款從其目的看屬於行政法學上所謂的--罰。
7、非個人化是官僚制的一個特點,任何人執行法律秩序所規定的植物,都是一個--
8、對公務員的行政處分由任免機關或者--機關決定。
9、國家賠償責任背後的理論是--原則,它取代了原來的主權理論,這樣降低了公民個人的風險,也更公平。
10、《行政訴訟法》第18條規定的原告所在地,包括原告戶籍所在地、經常居住地_和。
11、行政訴訟原告不限於行政行為的直接相對人,而包括所有與具體行政行為有--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
12、規章授權行使行政職權的行政機關內設機構超出授權乏味實施行政行為,當事人起訴應當以--為被告。
13、被訴具體行政行為依法不成立或者無效的,人民法院應當作出--的判決
14、原告起訴要求撤消一個行政行為,人民法院經審查認為該行為合法,但因法律或者政策變化需要變更或者廢止的,人民法院應當判決--
15、人民法院認為地方人民政府制定的規章與部委規章之間不一致的,有最高人民法院送請--作出解釋或裁決。
二、辨析題 判斷並分析以下命題:
1、只要相對人違反行政管理的法律秩序,就應當受到行政處罰。5分
2、禁止翻供的原則不適用於行政機關5分
3、行政訴訟體現了司法權對行政權的不信任與必要尊重。5分
02年綜合課題
dongliang
法理部分(30,每題10)
1.現代法治的主要標志.
2.理想的法與現實的法
3.法與法律意識的關系.
法史(20)
一.每題3分.
1.封診式.
2.三大經濟綱領.
刑法(30)
一.簡答(每題5分)
1.不作為犯的特徵及作為義務產生的原因.
2.教唆犯的處罰規定
3.我國死刑政策及在中國刑法中的體現.
4.巨額財產來源不明罪的立法價值.
二.案例.
1.關於中止犯,預備犯的.
2.略.
民法(30)
1.代理的法律特徵.
2.合同的相對效力原則.
3.無過錯原則的立法緣由及價值.
4.動產物權與不動產物權的區別.
刑訴法(20)
1.和去年那道題差不多了,今年把那個維護程序法尊嚴的法條擴展了一下, 問:何謂公正審判
.此法條的立法價值.
2.當事人及我國刑訴法上當事人的種類.司法工作人員為何不是當事人.
民訴法(20)
1.無獨立請求第三人在訴訟中的地位及原因.
2.試述民訴法中再審制度的補救作用.
3.還有一道忘記了,不過好象很簡單的,大概一道概念性的題吧.
以上均是憑回記憶,有的記得不是太清楚了,大體如上吧,知識點錯不到哪裡去,正規的題目還是等諸位夏天去法學院買了試卷再說吧.
二.簡答(每題7分)
1.唐代中央的監察機構設置
2.大清律例,大清現行刑律,大清新刑律中的刑罰制度.
憲法.(20)
1.關於五六十年代最高法發的一個關於憲法能否應用於審判的司法解釋,談對此司法解釋的理
解.(8)
2.中國的質詢制度.(12)
行政法辦(30)
1.行政法中的比例性原則.
2.關於行政法中舉證責任部分中一句法條的理解.(記不清了,紅皮書中有)
3.行政裁決及其特徵.
4.為什麼說行政訴訟法是司法審查之法.
恍惚
剛在想著該把網友們在其他帖里回憶出來的題目整理一下,正好看到這個帖,謝謝!有些題目好象不很確切,但我也記不清了,大家一起來回憶吧。
憲法部分,題目中出現的司法解釋——《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在刑事判決中不宜援用憲法作為論罪科刑的依據復函》(1955年月30日)
新疆省高級人民法院:
你院(55)刑二字第336號報告收悉。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是我國國家的根本法,也是一切法律的「母法」。劉少奇委員長在關於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草案的報告中指出:「它在我國國家生活的最重要的問題,規定了什麼樣事是合法的,或者法定必須執行的,必須禁止的。」對刑事方面,它並不規定任何論罪科刑的問題,據此,我們同意你院的意見,在刑事判決中,憲法不宜援用。
gentlelaw
民訴的另一題是比較移送管轄和管轄權轉移。
『柒』 名詞解釋 民法
1) 民法:是調整平等主體的自然人、法人、其他組織之間的財產關系和人身關系的法律規范的總稱。它不僅包括形式上的民法或民法典,也包括單行的民事法規和其他法規中的民事法律規范。
2) 我國民法的基本原則:是制定、解釋、執行和研究我國民法的指導思想,是我國民法的社會主義本質的集中表現,也是我們進行民事活動必須遵循的法律准則。
3) 民事法律關系:是指由民法調整的具有民事權利、義務內容的社會關系。換句話說,當社會關系被民法調整時,便形成一種民事權利和義務關系,而這種權利和義務又是受國家強制力保障實現的,從而形成了拘束雙方當事人的民事法律關系。民法正是通過民事法律關系實現其對社會關系調整的職能的。
4) 民事法律關系的主體:是指參加民事法律關系享受權利或承擔義務的人,即民事法律關系的當事人。根據我國《民法通則》規定,可以作為民事法律關系主體的,有公民和法人等。實踐中以戶為單位的個體工商戶、農村承包經營戶、以及個人合夥組織體或非法人組織被視為民事主體。國家是特殊的民事主體。
5) 民事法律關系的內容:是指民事法律關系主體間的權利和義務。
6) 民事法律關系的客體:是指民事法律關系的權利與義務所指向的事物。按照我國《民法通則》的規定,可以作為民事法律關系客體的有:物、行為(不行為)、智力成果和特定的精神利益。
7) 民事法律事實:是指能夠引起民事法律關系發生、變更或消滅的客觀現象或事實,簡稱法律事實。只有為法律規定或承認的並能產生民事後果的那些事實,才能成為法律事實;只有一定的法律事實發生,才能在當事人之間發生一定的法律關系或者使原來的法律關系發生變更或消滅。法律事實可分為事件和行為兩大類。
8) 事件:是法律事實的一種。是指與當事人意志無關的那些客觀現象,即這些事實的出現與否,是當事人無法預見或控制的。依據我國民法能產生民事法律關系的事件有:1、自然人死亡的事實;2、發生自然災害和意外事故的事實;3、時間經過的法律事實。
9) 行為:是法律事實的一種。是指與人們意志有關的那些法律事實。行為分為合法的行為和與違法的行為。凡符合國家法律規定或為國家法律所認可的行為是合法行為,這種行為在民法上主要表現為民事法律行為。
10) 法律事實的結合:依據法律規定或當事人的約定,一個民事法律關系的發生、變更或消滅需要兩個以上的法律事實時,那麼只有這些法律事實的結合,該項民事法律關系才能發生、變更或消滅。例如,依照《專利法》的規定,轉讓專利申請權和專利權的法律關系的發生,必須依法經主管機關批准,當事人雙方訂立書面轉讓合同,向專利局登記和公告後,才能發生法律效力。
11) 絕對權:依民事權利的效力范圍不同,民事權利可以分為絕對權與相對權。絕對權是指其效力及於一切人的權利,它的義務人是不特定的任何人,即任何人均負有不妨害權利人實現其權利的義務。故絕對權又稱對世權。絕對權的主體一般不必通過義務人的作為就可實現自己的權利。各種人身權、所有權和其他物權等都屬於絕對權。
12) 相對權:依民事權利的效力范圍不同,民事權利可以分為絕對權與相對權。相對權是指其效力僅及於特定當事人的權利,它的義務人是特定的,所以又稱對人權。相對權的主體必須通過特定義務人的履行義務的行為才能實現其權利。債券就是一種相對權。
13) 請求權:依民事權利的作用不同,民事權利可分為請求權與形成權。請求權是指權利人可以要求他人為一定行為或不為一定行為的權利。債權是典型的請求權,如合同當事人有權要求對方履行義務,受害人有權要求加害人賠償損失等。
14) 形成權:依民事權利的作用不同,民事權利可分為請求權與形成權。形成權是指權利人僅憑自己單方的行為便可使某種權利發生、變更或消滅的權利。如追認權、選擇權、解除權、繼承拋棄權等都屬於形成權。
15) 主權利:從民事權利的相互關繫上,可分為主權利與從權利。主權利是指在互有關聯的兩個以上的民事權利中,可以獨立存在的民事權利。例如,抵押權的存在,是以債權的存在為前提的,因此,債權是主權利,抵押權是從權利。
16) 從權利:從民事權利的相互關繫上,可分為主權利與從權利。從權利是指在互有關聯的兩個以上民事權利中,必須以其他權利的存在為前提的民事權利。從權利隨主權利的存在或消滅而存在或消滅。例如,抵押權的存在,是以債權的存在為前提的,因此,債權是主權利,抵押權是從權利。
17) 民事權利能力:是公民權利能力的重要組成部分。公民民事權利能力是指公民享有民事權利、承擔民事義務的資格,具有民事權利能力者,才享有法律上的人格,才能成為獨立的民事主體,才能享有某項具體民事權利或承擔某項具體民事義務。公民的民事權利能力是公民主體資格的集中表現。《民法通則》規定:公民從出生時起到死亡時止,具有民事權利能力,依法享有民事權利,承擔民事義務。
18) 公民的民事行為能力:是指公民通過自己的行為行使民事權利或履行民事義務的能力。公民的行為能力不僅包括公民的合法行為的能力,而且也包括公民對其違法行為應承擔責任的能力。公民的行為能力是以其權利能力為前提的。
19) 完全民事行為能力:是指公民能夠通過自己獨立的行為行使民事權利,履行民事義務。《民法通則》規定:18周歲以上的公民是成年人,具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可以獨立進行民事活動,是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16周歲以上不滿18周歲的公民,以自己的勞動收入為主要生活來源的,視為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
20) 限制民事行為能力:是指具有一定的民事行為能力,但為保護其合法權益和維護社會正常經濟秩序不得不對其行為給予一定的限制。限制民事行為能力又稱部分民事行為能力或不完全行為能力。《民法通則》規定:10守歲以上的未成年人是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可以進行與他的年齡、智力相適應的民事活動;其他民事活動由他的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徵得他的法定代理人的同意。
21) 宣告失蹤:是指通過一定的法律要件和程序,人民法院對公民失蹤的事實加以確認和宣告的制度。《民法通則》規定:公民下落不明滿2年的,利害關系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請宣告他為失蹤人。
22) 宣告死亡:是指通過一定的法律條件和程序,人民法院對失蹤公民推定死亡的制度。《民法通則》規定:公民下落不明滿4年的,利害關系人可以向人民法院提出宣告失蹤人死亡。因意外事故下落不明,從事故發生之日起滿2年;戰爭期間下落不明的,下落不明的時間從戰爭結束之日起計算。
23) 監護:是為無民事行為能力和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設立保護人的制度,其目的是為了保護無民事行為能力人和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的合法利益,維護正常的經濟秩序。
24) 住所:是公民生活和進行民事活動的主要基地或中心場所。《民法通則》規定:公民以他的戶籍所在地的居住地為住所,經常居住地與住所不一致的,經常居住地視為住所。「經常居住地」應當理解為連續居住1年以上的居住地,並有長期居住目的的。
25) 個體工商戶:根據《民法通則》規定,公民在法律允許的范圍內,依法經核准登記,從事工商業經營的,為個體工商戶。
26) 農村承包經營戶:根據《民法通則》規定,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的成員,在法律允許的范圍內,按照承包合同規定從事商品經營的,為農村承包經營戶。
27) 合夥企業:是指依照《合夥企業法》在中國境內設立的由各合夥人訂立合夥協議,共同出資、合夥經營、共享收益、共擔風險,並對合夥企業債務承擔無限連帶責任的營利性組織。
28) 法人:是與公民對稱的另一類主體。《民法通則》規定:法人是具有民事權利能力和民事義務能力,依法享有民事權利和承擔民事義務的組織。
29) 法人機關:是具有特定含義的民法術語,即專指產生法人意志及執行法人意志、進行業務經營活動的組織機構或個人,如股東會、董事會、經理等。
30) 法定代表人:是法人的主要負責人。
31) 法人的變更:是指法人在性質、組織機構、經營范圍、財產狀況以及名稱、住所等方面的重大變更。
32) 法人的終止:是指法人喪失了法律上的人格。法人如有下列原因之一時,就會發生終止的法律後果:1、依法被撤消;2、解散;3、依法宣告破產;4、其他原因。
33) 聯營:是企業之間、企業與事業單位之間橫向經濟聯合的一種法律形式。分為法人型聯營、合夥型聯營和合同型聯營。
34) 物:是民事法律關系的客體之一。法律上所說的物,是指民事權利主體能夠實際控制或支配的具有一定經濟價值的財產。可以說,除人們個人身體以外的、凡能滿足社會生活需要的,並且有可能為人們所支配或控制的一切自然物和勞動創造的物,均可成為民事法律關系的客體。
35) 流通物:亦稱融通物,是指法律允許在民事主體之間自由轉讓的物。它和限制流通物是以物在流通過程中是否受限制或者受限制的程度來劃分的。
36) 限制流通物:是指法律對於其轉讓給予一定的限制或者禁止私相轉讓的物。它與流通物是以物在流通過程中是否受限制或者受限制的程度來劃分的。限制流通物有專屬國家所有的財產,軍用武器、彈葯等等。
37) 動產:是指能夠移動而不損害其經濟用途和經濟價值的物。與不動產相對。
38) 不動產:是指不能移動或如移動即會損害其經濟效用和經濟價值的物,如土地及固定在土地上的建築物、橋梁、樹木等。與動產相對。
39) 特定物:是指具有自身單獨的特徵,不能由其他物所代替的物。如一幅古畫或一件古物等。
40) 種類物:是指具有共同特徵,用品種、數量、質量規格,即通過度、量、衡加以確定的物。種類物經過選擇、購買、給付也可以特定化而成為特定物。
41) 可分物:是指把物分割之後,不影響其經濟用途或不降低其經濟價值的物。如布匹、糧食、石油等。
42) 不可分物:是指經分割後便會影響其經濟用途或降低其經濟價值的物,如一件衣服、一隻動物或一台機器等。
43) 主物(從物):凡能獨立存在,但需共同使用,並能從中可以看出主從關系的二物或數物,其中起主要作用的是主物,起從屬作用的是從物,從物補助主物的效用。例如,拖拉機與拖犁便是主物與從物的關系。
44) 孳息:是從原物產生出來的收益的物質形態。產生孳息的物稱為原物。孳息可分為天然孳息和法定孳息
45) 有價證券:是設定並證明持券人有取得一定財產權利的憑證。
46) 票據:是代表一定貨幣的具有一定格式的有價證券。可分為本票、匯票和支票。
47) 股票:是股份公司發給鼓動用以證明其所入股份及所持有的股權,並據以定期取得股息、紅利的一種資本性有價證券。股票是股份公司籌集資本的法律形式,凡購買股票者便成為該公司的股東。股票就是股東出資的憑證,並使其所入股金證券化而成為有價證券。
48) 債券:是國家、金融機構或企業向他人借款的一種法律形式。它屬於資本性有價證券。目前我國發行的債權基本上有三種形式:1、公債券;2、金融債券;3、企業債券。
49) 民事法律行為:根據《民法通則》規定,民事法律行為是公民或者法人設立、變更、終止民事權利和民事義務的合法行為。
50) 單方法律行為:是基於當事人一方的意思表示而成立的法律行為,即這種法律行為僅憑一方的意思表示而無需得到對方同意的意思表示,便可成立的法律行為。設立遺囑的行為便是單方法律行為。
51) 雙方法律行為:是基於雙方當事人意思表示一致而成立的法律行為。該項法律行為的成立不僅需要雙方當事人進行意思表示,而且雙方的意思表示還必須一致。雙方法律行為是合同行為,如買賣合同等。雙方法律行為的適用最為普遍,在民事法律行為中佔有重要的地位。
52) 雙務法律行為:是指法律行為的雙方都負有義務的法律行為,法律行為當事人一方的義務就是他方的權利,因此雙務法律行為也可說是雙方當事人均享有權利的法律行為,如買賣合同行為等。
53) 單務法律行為:是指法律行為的當事人一方負有義務,而當事人另一方僅享有權利的法律行為,如增與、使用借貸以及消費借貸等合同行為。
54) 有償法律行為:是指根據法律行為享有某項權利而必須償付一定代價的法律行為。例如買賣、租賃等法律行為均為有償法律行為。
55) 無償法律行為:是根據法律行為享有權利而無需給付任何代價的法律行為。增與合同、使用借貸合同等法律行為就是以無償地取得一定的權利為其特徵的。
56) 諾成性法律行為:是指雙方當事人意思表示一致即可成立的法律行為。由要約和承諾所建立。買賣、租賃、承攬等合同行為均屬諾成性法律行為。除法律規定或雙方當事人有特別約定外,雙方意思表示達成協議即發生法律行為的效力。
57) 實踐性法律行為:是指除當事人雙方意思表示一致外,還需交付標的物始成立的法律行為,故又稱要物法律行為或實踐法律行為。例如,增與、借貸等法律行為就是屬於實踐性法律行為。
58) 要式法律行為:如法律規定某中法律行為必須採用某種形式,這種法律行為就稱為要式法律行為。法律行為的當事人必須遵照法律要求的形式,其法律行為方能成立。凡不具備法律規定的形式的民事行為便是無效的。
59) 不要式法律行為:是指法律沒有要求特定形式的法律行為。這類法律行為的形式可由雙方當事人自由議定。
60) 附條件的法律行為:是指在法律行為中指明一定條件,把條件的成就作為法律行為效力的發生或終止的根據。也就是說,該種法律行為的生效或失效,決定於將來的一定客觀事實的是否發生。
61) 附期限的法律行為:是指在法律行為中指明一定期限,把期限的到來作為法律行為生效或終止的根據。由於這種法律行為的生效或失效決定於一定期限的到來,故稱附期限的法律行為。
62) 無效民事行為:是指欠缺民事法律行為的有效條件,自始當然確定地絕對不能發生法律效力的民事行為。
63) 可撤銷、可變更的民事行為:是指行為人享有撤銷權或變更權的那些民事行為。如經撤銷其行為無效,如不撤銷、不變更,其行為仍然有效,故屬於相對無效的民事行為。
64) 效力未定的民事行為:是指已經成立但其是否有效處於不確定的狀態,尚待其後一定事實的發生來確定其效力的民事行為。
65) 代理:根據《民法通則》的規定,代理是代理人在代理許可權內以被代理人的名義實施民事法律行為。被代理人對代理人的代理行為,承擔民事責任。代理關系的主體包括代理人、被代理人和相對人。
66) 委託代理:從產生代理權的不同根據,可將代理分為委託代理、法定代理和指定代理。委託代理是基於被代理人的委託而發生的代理關系。被代理人以委託的意思表示將代理權授予代理人。故委託代理又稱為授權代理或意定代理。被代理人授予代理權的意思表示屬於單方法律行為,僅憑其一方的意思表示即發生法律效力。
67) 法定代理:從產生代理權的不同根據,可將代理分為委託代理、法定代理和指定代理。法定代理是根據法律的直接規定而發生的代理關系,即代理人的代理權是基於法律的直接規定而產生的。法定代理主要是為無行為能力人或限制行為能力人設立代理人的方式。《民法通則》規定,無民事行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的監護人是他的法定代理人。
68) 指定代理:從產生代理權的不同根據,可將代理分為委託代理、法定代理和指定代理。。指定代理是根據人民法院和有關單位依法指定而發生的代理關系。即代理權的產生是基於上述單位的指定,故稱指定代理。
69) 一般代理:依代理許可權范圍的大小,代理可分為一般代理和特別代理。一般代理是指代理權范圍及於代理事項的全部,故又稱總括代理。在實踐中,如未指明為特別代理時則為總括代理。
70) 特別代理:依代理許可權范圍的大小,代理可分為一般代理和特別代理。特別代理是指代理許可權被限定在一定范圍或一定事項的某些方面的代理,故又稱部分代理。在實踐中,如未指明為特別代理時則為一般代理。
71) 單獨代理:依代理權授予一人或數人為標准,代理可分為單獨代理和共同代理。單獨代理是指代理權僅授予一人的代理。又稱獨立代理。
72) 共同代理:依代理權授予一人或數人為標准,代理可分為單獨代理和共同代理。共同代理是指代理權授予二人以上的代理。在多數代理人的情況下,各代理人的代理許可權應在授權時明確規定,指明各代理人的代理事項及許可權。
73) 本代理:依選任代理人的不同,代理可分為本代理與再代理。本代理是指基於被代理人選任代理人而發生的代理關系。
74) 再代理:依選任代理人的不同,代理可分為本代理與再代理。再代理是指基於代理人為本人選用代理人而發生的代理關系,即代理人為行使代理權,以自己的名義為本人選任代理人而發生的代理關系,故又稱轉委託或復代理。復代理人仍是被代理人的代理人,不是原代理人的代理人。其許可權亦不得超過原代理人。
75) 代理證書:是指明代理資格的法律文書。在書面委託代理中,代理證書是一人發給另一人使其在第三人面前代理他的書面授權。代理證書又稱委託證明、授權委託書。在指定代理的情況下,指定單位對代理人指定的書面裁定或裁決,是代理證書的另一種形式。戶籍簿和戶籍機關有關身份的證明,亦可起到法定代理證書的作用。
76) 無權代理:是指沒有代理權而以他人的名義進行代理活動的民事行為。它包括沒有代理權、超越代理權或者代理終止後的「代理」行為。
77) 表見代理:是指行為人以本人的名義與第三人為民事行為,行為人雖沒有代理權,但有足以使第三人相信其有代理權的事實和理由,法律使該行為發生有權代理法律後果的法律制度。
78) 訴訟時效:是指權利人在法定期間內不行使權利即喪失請求法院依訴訟程序強制義務人履行義務的權利。訴訟時效屬於消滅時效。
79) 除斥期間:是指某種權利預定存在的期間,權利人在此期間不行使其權利,預定期間屆滿,便發生了該項實體權利消滅的法律效果。
80) 訴訟時效中止:是指在訴訟時效期間的最後6個月內,因不可抗力或者其他障礙不能行使請求權的,訴訟時效中止。從中止時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訴訟時效期間繼續計算。
81) 訴訟時效中斷:根據《民法通則》規定,訴訟時效因提起訴訟、當事人一方提出要求或者同意履行義務而中斷。從中斷時起,訴訟時效期間重新計算。
82) 物權:是權利主體在法律規定的范圍內,直接支配一定的物並排除他人干涉的民事權利。物權是同債權相對應的一種財產權。
83) 財產所有權:根據《民法通則》規定,財產所有權是指所有人依法對自己的財產享有佔有、使用、收益和處分的權利。財產所有權是一種最基本的民事法律關系,是完全的物權,具有獨占性和排他性。
84) 原始取得:是指不以他人已有的所有權為根據從他人那裡取得所有權,而是直接依照法律的規定通過某種方式或行為取得財產所有權。原始取得,在實踐中有以下幾種:勞動生產、收取孳息、沒收、無主財產、添附財產。
85) 繼受取得:亦稱傳來取得,是指財產所有人通過某種法律事實,從原所有人處取得財產所有權。這種所有權的轉移,意味著一方所有權的喪失,另一方所有權的取得,如通過合同關系和繼承關系而取得財產所有權,就是繼受取得。
86) 惡意佔有:是指佔有人知道或應當知道其佔有財產是非法的,但為了某種私利仍然佔有他人財產。
87) 善意佔有:是指佔有人不知道也不可能知道對財產的佔有是非法的。
88) 用益物權:是從所有權分離出來的他物權,是指對他人所有的物使用和收益的權利,也稱限制物權。傳統民法中的用益物權主要有:地上權、地役權、典權。
89) 典權:是傳統民法中用益物權的一種。是指典權人知府典價,佔有出典人的不動產,而取得使用和收益的權利。也就是不動產所有人將其不動產交與承典人使用和收益,而取得典價的權利、義務關系。
90) 財產使用權:是我國民法中的用益物權的一種。是指使用權人根據法律享有對國家所有的自然資源和其他財產的使用並獲得收益的權利。
91) 擔保物權:是他物權的一種。是為了擔保債務的履行,在債務人或第三人的特定物或權利上所設定的物權。我國的擔保物權有抵押權、質押權和留置權。
92) 抵押權:是為擔保債權而設立的擔保物權。是指債務人或者第三人不轉移財產的佔有,將該財產作為債權的擔保。債務人不履行債務時,債權人有權依法以該財產抵價或者拍賣、變賣該財產的價款優先受償。
93) 質權:是指債權人因擔保債權而佔有債務人或者第三人提供的財產,於債務人不履行債務時,得以其所佔有的標的物的價值優先於其他債權人受償債權的一種擔保物權。設定質權的行為,稱為質押或者出質;債務人或者第三人用於質押擔保的財產為質權標的,佔有質權標的的債權人為質權人;提供財產設定質權的債務人或者第三人為出質人,又稱為質押人。
94) 留置權:根據《民法通則》規定,按照合同約定,一方佔有對方的財產,對方不按照合同給付應付款項超過約定期限的,佔有人有權留置該財產,依照法律的規定以留置財產折價或者以變賣該財產的價款優先得到償還。佔有人的這種權利,即為留置權。
還有:http://wenku..com/view/3ec2fcdca58da0116c1749f6.html
『捌』 請教民法典(草案)中的幾個名詞解釋
就是以來物的使用收益目的而設立的物自權,用益物權又叫他物權,就是指在他人之物上設立的物權。
擔保物權(real rights granted byway of security)是指在借貸、買賣等民事活動中,債務人或者第三人將自己所有的財產作為履行債務的擔保。債務人未履行債務時,債權人依照法律規定的程序就該財產優先受償的權利。擔保物權包括抵押權、質權和留置權。
無因管理(voluntary service)
無因管理是指沒有法定的或者約定的義務,為避免他人利益受到損害而進行管理或者服務的行為。
在無因管理中,管理他人事務的人稱管理人,被他人管理事務的人稱本人。通常管理人是債權人,本人是債務人。
無因管理的特徵為:管理人要有管理他人事務的行為;必須要有為維護他人利益而進行管理的意思;必須是沒有法律的義務,即既沒有法律規定的義務,又沒有合同規定的義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