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物權法法條哪些體現了排他,直接支配,優先,追及效力
物權的優先權,其基本涵義是指權利效力的強弱,即同一標的物上有數個利益相互矛盾、相互沖突的權利並存時,具有較強效力的權利排斥或先於具有較弱效力的權利的實現。考察物權相互之間以及物權與債權之間的關系,物權的優先效力都是存在的。這種物權的優先權是物權因對標的物的直接支配權而具有的排他性的表現,是法律根據物權的特性而對之賦予的強烈的法律效力。
物權相互間的優先效力
物權相互間的優先效力,是指依物權效力的強弱,具有較強效力的物權或者排斥具有較弱效力的物權的存在或者先於具有較弱效力的物權得到實現。
物權相互間的優先效力,是以物權成立時間的先後,確定物權效力的差異。從一般原則上講,先成立的物權的效力要優先於後成立的物權,即先成立的物權效力較強,後成立的物權效力較弱。例如甲先在自己的土地上為乙設定了通行地役,又在該同一塊供役地上為丙設定了汲水地役。因該汲水地役權的行使,丙亦得通行該供役地。但是,由於乙的地役權設定在先,具有強於丙的汲水地役權的效力,因而丙只有在不妨礙乙的地役權的行使的情況下才可以利用供役地。物權相互間以成立時間之先後確定其效力的強弱,本質上是對現存的、既得的物之支配權的保護。任何一種物權作為對標的物的直接支配權,它確定了物權人依自己的意志和利益對其標的物的支配范圍。任何人都必須尊重物權人的該支配范圍,不得侵入該支配范圍干涉物權人的權利行使。這也包括在同一標的物上後成立的物權只有在不侵入、干涉先成立的物權的支配范圍的條件下才能得以成立。否則,時間在後的物權根本就不能成立。
『貳』 物權追及效力中的即時取得制度和時效取得制度是什麼
所謂即時取得就是指物權理論中的善意取得制度。是指當物被無權處分人處分,專而受讓人屬善意的相信處分人有處分權,受讓人即可取得物的所有權。善意取得可以阻斷物權的追及效力,也即此時原權利人無權向善意取得人主張物之返還請求權,而僅可向無權處分人主張侵權損害賠償請求權。時效取得制度也即取得實效制度。它是指無權利人以行使所有權或其他財產權的意思公然、和平地繼續佔有他人的財產,經過法律規定的期間,即依法取得財產所有權或其他財產權的制度。我國目前的《物權法》並無規定實效取得制度,學者認為,此為一項重大立法缺漏。
『叄』 所有權的善意取得和物權的追及效力
簡單的說,就是你媽媽雖然是出錢得到的這個勺子,而且不知道你爸爸並不是勺子的所有人,但是這個勺子仍然不是她的,你是可以取回來的
一、善意取得的物不應僅僅限於動產
通常認為善意取得僅限於動產,不動產不適用善意取得。這樣的觀點有失偏頗,不足以保護善意第三人的利益和維護第三人對公示公信力的信賴。
公示原則要求物權的產生、變更、消滅,必須以一定的可以從外部查知的方式表現出來。公示的作用在於昭示物權的變動,保護交易的安全。通常認為動產以交付佔有為公示方法,不動產以登記為公示方法。公信原則的基本要求指物權變動以登記和交付為公示方法,當事人如果信賴這種公示而為一定的行為,即使登記或交付所表現的物權狀態與真實的物權狀態不相符合,也不影響物權變動的效力,其目的在於保護交易的安全,穩定社會經濟秩序。
在動產所有權轉移方面,第三人善意而無過失地相信動產的佔有人即為合法佔有並擁有合法處分權的所有權人,從而與其締結合約,支付相應對價後應當依法取得該動產的所有權,即使該佔有人實際上並沒有所有權和處分權,也應當承認交易的有效性。但對如贈與等無對價存在的第三人,即使第三人為善意,也不宜認定其合法取得動產的所有權。因為善意取得制度設立的目的是為了保護交易的安全,而贈與等無償行為不屬於交易的范圍,不在保護之列。而對於從受贈與人處有償取得該動產的,則應當認為交易有效,由受贈與人在受益范圍內承擔返還義務。
對於不動產,第三人善意無過失地相信行政機關登記的公信力,或者確信不動產登記的所有權人的代理人有權處分,從而與其發生交易行為,並進行了產權變更登記的,應當保護第三人的合法權益,確認其依法取得的產權為有效。即使該行政機關的登記有誤或代理人實際並無代理權也不例外。財產所有權人的損失可以由無權代理人承擔賠償責任。
故而,善意取得的財產不應僅為動產,也包括不動產,如此才能全面保護交易的安全,促進經濟繁榮發展。
二、 善意取得只要求取得財產時為善意
通過對善意取得構成要件的分析,應當認定只要求第三人在取得財產時為善意且無過失即可,即使事後第三人知曉與其交易的人並無合法處分權,也不影響先前交易的效力。
但取得財產的時間如何界定呢?有人認為應當是合同簽訂時,有人認為應該是第三人交付錢款時,有人認為是標的物實際交付時。筆者認為應該界定為實際交付時為妥。
如果是動產,自該財產交付給第三人實際佔有前,第三人始終善意且無任何過失,該財產交付即所有權轉移,即使第三人尚未支付價款也不影響所有權的轉移。如果確未支付價款,僅在交易雙方之間形成債權債務關系,而並不導致所有權移轉的無效,因為動產所有權的轉移以交付為公示方法。
如果是不動產,交付並由第三人實際佔有並不構成所有權的轉移。這是法律有明文規定的,應當認為,只有合法辦理了產權變更登記之後才發生所有權轉移的效力。因此,只有第三人在辦理產權變更登記之前為善意且無過失,才可以構成善意取得。否則,應當不影響不動產實際所有權人的追及權的行使。
所以,對善意取得的成立應當以第三人取得財產前為善意且無過失,才發生善意取得的效力。
三、 盜贓物產權的變動
按照通常的觀點認為,對盜贓物不適用善意取得制度,無論幾經轉手,國家機關主要是偵查機關都可以從第三人處追回。且通常的觀點也認為善意取得制度僅限於動產,不動產並不適用。但筆者對此持不同意見。
(一)盜贓物中動產的善意取得
如果以不正當的低價與非法佔有人進行交易,無論任何情況均不得構成善意取得,更無須說無償取得,即使是善意也不能產生善意取得的法律效果。而如果第三人善意且無過失並支付了相應的對價的話,應當產生善意取得的效力。原所有權人包括國家機關也不得向第三人行使墜及權。原所有權人的 損失可以通過侵權之訴或刑事附帶民事訴訟來解決。
(二)盜贓物中不動產的善意取得
通常認為不動產不能成為盜贓物,但現在理論和實踐中對此都已經有了突破。比如某人以暴力或脅迫等非法手段,使不動產的所有權人到登記機關辦理了產權變更登記,登記到了行為人或他人的名下,爾後登記後的權利人與第三人訂立合約,並重新變更登記,應當認定合同有效。至於原所有權人的損失,可以通過刑事附帶民事訴訟向行為人追償。
再比如,由於登記的行政機關的過錯造成登記的錯誤,被錯誤登記為所有權人者與第三人交易的,同樣應當認定善意取得的構成,即使是盜贓物也不例外。
宗上所述,善意取得構成對物權的追及效力的合法限制,甚至以犧牲原所有權人的利益來保護交易安全和第三人權益,這是市場經濟秩序的需要,符合現代的價值趨向。(D)
『肆』 什麼叫物權的追及效力
為什麼抄不直接網路搜索襲呢?網路就有額。
通俗來說就不管物到哪裡,到誰那裡,你都有權利可以拿回來。
但是現代法律為了保護善意第三人,無權的追及效力是相對的,不是絕對的。
算了,你還是直接搜無權的追擊效力吧。。。。
『伍』 物權的效力
物權效力,是指大陸法民法理論對物權法律效力的概括。通常認為包括三方面:
(1)物權具有對世效力和排他效力,它僅憑借權利人的對物支配行為即可實現,並可排除第三人的不法干涉,它對權利人以外的一切不特定人具有普遍約束力。
(2)物權具有追及效力和歸一力,其標的物不論輾轉落入何人之手,物權人依法均可向實際佔有人主張權利,追索原物,以回復初始權利狀態。有學說認為,物權的排他力和追及力均應概括為物權的請求權效力。
(3)物權具有優先效力,在同一物上有數種權利並存時,物權具有優先於債權而行使的效力,有擔保債權具有優先於無擔保債權而行使的效力。
(5)物權追及原則擴展閱讀:
《中華人民共和國物權法》第四條國家、集體、私人的物權和其他權利人的物權受法律保護,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侵犯。
《中華人民共和國物權法》第五條物權的種類和內容,由法律規定。
《中華人民共和國物權法》第六條不動產物權的設立、變更、轉讓和消滅,應當依照法律規定登記。動產物權的設立和轉讓,應當依照法律規定交付。
《中華人民共和國物權法》第七條物權的取得和行使,應當遵守法律,尊重社會公德,不得損害公共利益和他人合法權益。
『陸』 物權中涉及到追及效力與善意取得的問題怎麼區分
我國《物權法》第106條規定:「無處分權人將不動產或者動產轉讓給受讓人的,所有權內人有權追回容。」在此種情況下所具有的追及效力顯然屬於物上請求權的一種形式,但它是一項獨立的物權效力,不能等同於物上請求權。另外當抵押人擅自轉讓抵押物給第三人時,抵押權人得追及至抵押物之所在行使抵押權。
物權的追及效力不是絕對的,法律在確認善意取得制度之後,物權的效力應當受到善意取得適用的限制。換句話說,善意取得制度就是對物權追及效力的限制,但並不是說物權的追及效力與善意取得制度矛盾。物權追及力說的在我有物權的前提下,無論物被誰佔有控制,我都可以追及至物的所在地行使權利。善意取得說無權處分權人未經我的許可把我的物賣了,第三方不知情又支付了對價,那麼第三方即善意的第三人就對該物取得了所有權。關鍵是一物一權,你有了所有權我就自動喪失了所有權,沒有了所有權,自然沒有辦法再追及了。
『柒』 請問法律界前輩:物權的追及效力在特殊情形時如構成善意取得,追及力中斷。能否給舉個具體的例子謝謝
簡單的來說,A丟了手機,B撿到了,然後借給C,這時不管手機在B還是在C手裡,A都可以主張追回。再後來,如果C按市場價格賣給了不知情的D,D構成善意取得,然後A就不能向D主張物權的保護了。
『捌』 物權的追及權和優先權分別是什麼意思
追及權是指物權所有人在失去物以後可以無限制的追回物的佔有權,比如你的一內本書被乙容偷走了,偷走後又賣給了丙,丙又租給了丁,只要其中不存在善意取得等法定事由,你就可以直接向丁追回書的佔有權,無論中間有多少環節。
優先權有兩方面,一方面是物權內部的優先效力,但是我估計你問的不是這個,所以就不說了;其次是物權相對於債權的優先效力。比如:你公司的房子抵押給了銀行,產生了抵押物權,以後公司破產,就剩下這房子還值錢,那麼所有債主都來要債,包括銀行,這時抵押物權就優先於其他債主的債權優先實現。
『玖』 物權的追及權和優先權分別是什麼意思
1追及權也叫物在召喚主人。就是所有人的物不管流轉到哪裡都有權利拿回來.例外:回善意第三人制度答
2優先權也就是優先受償權,1)在物權和債權並存時,物權優於債權受償。(如甲將房子抵押給銀行銀行是抵押權人---即享有物權,後又欠了丙和丁的錢---即債權,那麼如果最後甲還不起他們的錢,必須用房子抵債,那麼銀行最先受償)。例外:買賣不破租賃。
2)物權和物權並存的話,那麼同種類的話登記的優先於沒登記的(如登記的抵押權比沒登記的抵押權優先受償),不同種類的話,法定的物權由於意定的物權(如留置權優先與抵押權先受償。
總的來說就是留置權>質押權或登記的抵押權>未登記的抵押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