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中央電視台是央企嗎 央視 是央企 還是國企
中央電視台來是央企。因為他源是國家副部級事業單位,國務院直屬事業單位,直接歸國務院管轄。
中央電視台直屬機構有:中國國際電視總公司、中央數字電視傳媒有限公司、中視傳媒、中國電視劇製作中心、北京科學教育電影製片廠、中國網路電視台、中國電視報、中廣影視衛星有限責任公司、中國愛樂樂團、中央新聞紀錄電影製片廠(集團) 。
中央電視台是中國的新聞輿論機構和思想文化陣地,具有傳播新聞、社會教育、文化娛樂、信息服務等多種功能。
(1)中央電視台版權管理擴展閱讀:
CCTV-6以及海外版中國電影頻道、CHC華誠影院系列數字頻道由電影衛星頻道節目製作中心製作、運營和播出,直屬於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電影局。中國氣象頻道直屬華風氣象影視集團(中國氣象局、中央氣象台旗下),央視所有天氣預報均由該集團提供。
2018年3月,中國中央電視台(中國國際電視台)與中央人民廣播電台、中國國際廣播電台組建中央廣播電視總台,組建中央廣播電視總台,撤銷中央電視台建制。
⑵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的機構設置
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設22個內設機構:
(一)辦公廳。
負責文電、會務、應急值班、機要、檔案、督查等機關日常運轉工作,承擔政務公開、新聞發布、安全保密、信訪、建議提案辦理和機關財務等工作,指導機關後勤服務管理和政務信息化工作。
(二)政策法制司。
研究新聞出版廣播影視管理重大政策。組織起草新聞出版廣播影視和著作權管理法律法規草案和規章,承擔規范性文件的合法性審核工作。承擔重大行政處罰聽證、行政復議、行政應訴、涉外法律事務等工作。
(三)規劃發展司(改革辦公室)。
擬訂新聞出版廣播影視事業產業發展規劃、政策和調控目標並組織實施,協調推動新聞出版廣播影視事業產業發展。研究擬訂新聞出版廣播影視領域重大改革措施,指導、協調推進有關體制機制改革工作。依法承擔新聞出版廣播影視統計工作。
(四)公共服務司。
擬訂新聞出版廣播影視基本公共服務政策和保障標准,協調推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和城鄉一體化發展。組織實施重大公益工程,對老少邊窮地區進行扶助,指導監督相關重點基礎設施建設。
(五)綜合業務司。
指導行政審批制度改革,組織、協調行政審批工作。擬訂行政許可的實施辦法,承辦相關行政許可事項。
(六)宣傳司。
承擔廣播電視宣傳和播出的指導、監管工作。指導、協調全國性重大廣播電視活動。指導、監管理論文獻片、紀錄片、電視動畫片的製作和播出。具體指導中央人民廣播電台、中國國際廣播電台和中央電視台的重大宣傳工作。
(七)新聞報刊司。
承擔報紙(報社)和期刊(刊社)出版活動,國內報刊社、通訊社分支機構和記者站的監督管理工作。組織對報紙、期刊內容的審讀和輿情分析工作。承擔全國新聞單位記者證的監制審核、發放、備案和管理工作。組織查處重大新聞違法活動。
(八)電影局。
承擔電影製片、發行、放映單位和業務的監督管理工作,組織對電影內容進行審查。指導、協調全國性重大電影活動。指導電影檔案管理、技術研發和電影專項資金管理。承辦對外合作製片、輸入輸出影片的國際合作與交流事項。
(九)出版管理司(古籍整理出版規劃辦公室)。
承擔圖書、音像、電子出版單位和出版活動的監督管理工作,組織對圖書、音像製品、電子出版物內容和質量進行監管。組織指導涉及黨和國家重要文件文獻、教科書的出版工作,組織實施全民閱讀推廣活動。承擔國家古籍整理出版規劃的組織協調工作。承擔書號、版號管理工作。
(十)電視劇司。
承擔電視劇製作的指導、監管工作,組織對國產電視劇、引進電視劇和對外合拍電視劇(含動畫片)的內容進行審查。指導、調控電視劇的播出。
(十一)印刷發行司。
承擔印刷、復制、出版物發行單位和業務的監督管理工作,組織查處、糾正重大違法違規行為。組織指導黨和國家重要文件文獻、教科書的印製發行工作。指導內部資料性出版物的印刷管理工作。推動印刷業轉型升級及新興印刷業發展。
(十二)傳媒機構管理司。
承擔廣播電視播出機構和業務、廣播電視節目製作機構、廣播電視節目傳送、有線電視付費頻道、移動電視業務的監督管理工作。指導和監督管理廣播電視廣告播放。
(十三)數字出版司。
承擔數字出版內容和活動的監督管理工作,對網路文學、網路書刊和開辦手機書刊、手機文學業務進行監督管理。
(十四)網路視聽節目管理司。
承擔網路視聽節目服務、廣播電視視頻點播、公共視聽載體播放廣播影視節目內容和業務的監督管理工作。指導網路視聽節目服務的發展和宣傳。
(十五)反非法和違禁出版物司(全國「掃黃打非」工作辦公室)。
擬訂「掃黃打非」方針政策和行動方案並組織實施,組織、指導、協調全國「掃黃打非」工作,組織查處非法和違禁出版傳播活動的大案要案。承擔全國「掃黃打非」工作小組日常工作。
(十六)版權管理司。
擬訂國家版權戰略綱要和著作權保護管理使用的政策措施並組織實施,承擔國家享有著作權作品的管理和使用工作,對作品的著作權登記和法定許可使用進行管理。承擔著作權涉外條約有關事宜,處理涉外及港澳台的著作權關系。組織查處著作權領域重大及涉外違法違規行為。組織推進軟體正版化工作。
(十七)進口管理司。
承擔出版物、廣播電視節目的進口管理。依法管理境外新聞出版廣播影視機構在華設立辦事機構。對境外廣播電視節目的引進、播出和中外廣播電視節目合作的製作、播出,以及衛星電視接收設施、境外衛星電視節目的落地和接收進行監督管理。
(十八)科技司。
擬訂新聞出版及印刷業、廣播影視及視聽類新媒體科技發展規劃、政策、行業標准並組織實施。擬訂廣播影視傳輸覆蓋網和監測監管網的規劃,推進三網融合。承擔廣播影視安全播出的監督管理和技術保障工作,承擔廣播影視質量技術監督、監測和計量檢測工作。
(十九)財務司。
承擔機關和直屬單位財務管理工作,負責預決算、國有資產管理、基本建設項目、政府采購及內部審計工作。
(二十)國際合作司(港澳台辦公室)。
組織開展新聞出版廣播影視和著作權的對外及港澳台交流與合作。協調推動新聞出版廣播影視「走出去」工作。承擔國際文化協定中有關項目的執行工作。
(二十一)人事司。
承擔新聞出版廣播影視行業隊伍建設和教育培訓工作。承擔機關和直屬單位的人事管理、機構編制、勞動工資等工作。
(二十二)保衛司。
擬訂新聞出版廣播影視有關安全制度和處置重大突發事件預案並組織實施,指導、協調新聞出版廣播影視系統安全保衛工作。指導、管理機關、中央人民廣播電台、中國國際廣播電台、中央電視台等重點單位和核心機密、要害部位的安全保衛工作。
機關黨委。負責機關和在京直屬單位的黨群工作。
離退休幹部局。負責機關離退休幹部工作,指導直屬單位的離退休幹部工作。 新聞出版系統直屬單位
· 人民出版社
· 中國新聞出版研究院
· 新聞出版報社
· 新聞出版總署信息中心(新聞出版總署互聯網出版監測中心)
· 中國版權保護中心
· 新聞出版總署教育培訓中心
· 新聞出版總署機關服務中心
· 中國版本圖書館(新聞出版總署條碼中心)
· 新聞出版總署出版產品質量監督檢測中心
· 國家出版基金規劃管理辦公室
· 中國印刷博物館
廣播影視系統直屬單位
· 中央人民廣播電台
· 中國國際廣播電台
· 中央電視台
· 中國電影集團公司
· 總局無線電台管理局
· 總局監管中心
· 廣播電視衛星直播管理中心
· 廣播影視發展研究中心
· 廣電總局信息中心
· 廣播科學研究院
· 廣播電視規劃院
· 中廣電設計研究院
· 中國電影科研所(電影質檢所)
· 電視藝術委員會
· 廣播藝術團(電影樂團)
· 電影藝術研究中心(電影資料館)
· 電影劇本規劃策劃中心
· 電影數位元組目中心
· 電影資金辦
· 總局機關服務局
· 廣播影視研修學院(總局黨校)
· 廣播影視人才交流中心
· 廣播電視出版社
· 中國廣播電視協會
· 中央新影集團
· 電視劇製作中心
· 電影衛星頻道節目製作中心
· 中廣傳播集團有限公司
· 中央衛星電視傳播中心
· 中國廣播交響樂團(愛樂樂團)
· 中國有線電視網路公司
· 中廣國際經濟技術合作總公司
· 中國國際電視總公司 新聞出版系統行業協會
· 中國出版協會
· 中國文字著作權協會
· 中國報業協會
· 中國期刊協會
· 中國記者協會
· 中國書刊發行業協會
· 中國音像協會
· 中國音像著作權集體管理協會
· 中國印刷技術協會
· 中國印刷及設備器材工業協會
· 中國新聞文化促進會 (一)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電影衛星頻道(即中央電視台電影頻道,呼號為CCTV-6):中央電視台,因歷史遺留問題,仍然以CCTV-6作為頻道呼號)。
(二)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電影衛星頻道高清頻道(即中央電視台電影頻道高清頻道,呼號為CCTV-6HD):與CCTV-6同步播出,以CCTV-6HD作為頻道呼號)。
⑶ 2018年中央電視台歸哪個部門管
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是中央電視台的上級組織。
中央電視台(英文簡稱)成立於1958年5月1日,當年9月2日正式播出,初名為北京電視台,1978年5月1日更名為中央電視台。中央電視台為國家副部級事業單位,內設24個副局級機構及6個台屬單位。
中央電視台是中國重要的新聞輿論機構,是黨、政府和人民的重要喉舌,是中國重要的思想文化陣地,是當今中國最具國際競爭力、傳播力的主流媒體之一,具有傳播新聞、社會教育、文化娛樂、信息服務等多種功能,是全國公眾獲取信息的主要渠道,也是中國了解世界、世界了解中國的重要窗口。
中央電視台始終忠實踐行黨的新聞輿論工作48字職責使命,遵循新聞傳播規律和新興媒體發展規律,堅持先進技術為支撐、內容建設為根本,努力打造擁有強大傳播力引導力影響力公信力的國際一流國家級現代傳媒航母。
截至目前,中央電視台擁有42個電視頻道,其中開路頻道29個,數字付費頻道13個,共開辦529個電視欄目。節目制播實現高清化網路化文件化,年播出總量33.8萬小時。
中國國際電視台(中國環球電視網,CGTN)2016年12月31日正式開播,包括6個電視頻道、3個海外分台、1個視頻通訊社(國際視通),是全球唯一使用6種聯合國工作語言不間斷對外傳播的電視媒體,基本建立覆蓋全球的立體多樣、融合發展的國際傳播體系。
中央電視台加快推進台網融合一體化發展,積極搶佔新媒體發展制高點。「央視新聞」新媒體總用戶數突破3.4億,在用戶規模和影響力方面牢牢占據國內主流媒體領先地位。
央視網已初步構建起「一雲多屏」傳播體系,形成全球網路視頻分發體系,建設了全球最大的中文正版視頻資料庫。同時,提供英、西、法、俄、阿、韓6種外語和朝、蒙、藏、維、哈薩克5種少數民族語言的服務,用戶覆蓋210多個國家和地區。
中央電視台大力發展媒體經濟,積極拓展產業市場,切實打造企業核心競爭力,不斷壯大覆蓋廣告經營、影視節目製作和營銷、技術服務等主領域的跨媒體、多元化產業格局。
(3)中央電視台版權管理擴展閱讀:
機構簡介:
一、辦公室
組織協調全台的行政管理工作,承擔文秘、改革統籌、督查督辦、安全保衛、保密、外事、版權和法律事務、後勤管理等工作。
下設:秘書處、綜合處、改革處、督查處、機要檔案處、保衛處、外事處、版權和法律事務室、行政處、房管處(物業管理處)。
二、總編室
組織協調全台的宣傳業務工作,組織各頻道節目的播出;制定宣傳規劃、統籌管理全台節目資金;負責收視情況分析及觀眾聯系工作。
下設:規劃部、節目播出部、節目研發部、宣傳統籌部、市場評估部、受眾服務部、節目推介部、綜合部、審片部。
三、新聞中心
負責綜合頻道、新聞頻道新聞節目的采訪、編輯、製作、播出;管理駐外記者及駐地方記者,協調地方電視台向中央電視台提供新聞節目;負責國際視頻發稿平台的建設與管理;負責與有關國際電視機構的節目交換工作。
下設:綜合部、策劃部、時政新聞部、經濟新聞部、社會新聞部、地方記者部、海外記者部、國際新聞部、軍事節目部、新聞評論部、新聞頻道編輯部、綜合頻道新聞編輯部、新聞播音部、新聞視覺藝術編輯部、新媒體新聞部。
管理31個駐國內記者站、2個海外分台及5個中心記者站。
四、綜合頻道
負責綜合頻道節目的組織、編排和播出。
下設:綜合部、節目部、節目統籌部。
五、財經頻道
負責財經頻道節目的生產、編排和播出。
下設:綜合部、節目部。
六、綜藝頻道
負責綜藝頻道節目的生產、編排和播出。
下設:綜合部、節目部。
七、中文國際頻道
負責中文國際頻道節目的生產、編排和播出。
下設:綜合部、節目部、新聞部。
八、體育頻道
負責體育頻道和賽事頻道節目的生產、編排和播出。
下設:綜合部、節目部、競賽部、新聞部、賽事頻道編輯部。
九、電視劇頻道
負責電視劇頻道節目的組織、編排和播出。
下設:綜合部、節目部、項目部。
十、科教頻道
負責科教頻道節目的生產、編排和播出。
下設:綜合部、節目部。
十一、社會與法頻道
負責社會與法頻道節目的生產、編排和播出。
下設:綜合部、節目部。
十二、戲曲和音樂頻道
負責戲曲頻道和音樂頻道節目的生產、編排和播出。
下設:綜合部、節目部。
十三、少兒頻道
負責少兒頻道節目的生產、編排和播出。
下設:綜合部、節目部。
十四、外語頻道
負責英語頻道、西班牙語頻道、法語頻道、阿拉伯語頻道、俄語頻道節目的生產、編排和播出。
下設:綜合部、節目部、英語頻道、西班牙語頻道、法語頻道、阿拉伯語頻道、俄語頻道。
十五、大型節目中心
組織策劃、製作重大節目和大型文藝節目。
下設:綜合部、第一導演工作室、第二導演工作室。
十六、海外傳播中心
統籌協調全台海外傳播工作;負責節目的海外落地、推廣;承擔對外援助項目相關工作。
下設:綜合部、統籌規劃部、項目部、聯絡部。
十七、人力資源管理中心
負責全台人力資源及離退休人員管理工作。
下設:幹部管理處、勞動工資處、培訓職稱處、人才交流處、勞動關系管理處、離退休人員管理處。
十八、財務管理中心
負責全台財務管理工作。
下設:綜合業務處、計劃統計處、財務管理處、會計核算處、財產物資處、產業管理處、財務委派管理處。
十九、技術管理中心
擬訂科技發展規劃,組織技術系統和設備的更新、改造;組織技術研發和引進;研究擬訂技術規范;承擔動力、信息通訊、網路安全的運行維護工作。
下設:技術業務部、質量管理部、工程管理部、基礎資源部、制播應用部、業務應用部、信息安全部、動力管理部。
二十、技術製作中心
負責全台節目製作業務的調度管理;承擔各類節目的製作合成工作。
下設:綜合部、錄制一部、錄制二部、錄制三部、錄制四部、製作部、音頻部。
二十一、播出傳送中心
負責全台節目源的播出傳送工作;對外提供電視節目傳送設備及技術支持。
下設:綜合部、播出一部、播出二部、轉播部、總控部、新聞制播一部、新聞制播二部、新聞制播三部。
二十二、資產管理中心
負責全台國有資產的經營管理和廣告管理工作。
下設:綜合部、市場部、客戶部、監審部、公益廣告部、頻道經營部。
二十三、發展研究中心
負責電視事業與產業發展戰略研究;開展電視行業動態分析、電視理論研究等。
下設:發展戰略研究部、電視傳播研究部、產業與新媒體研究部、綜合部。
二十四、機關黨委
負責全台的黨群工作。
下設:黨委辦公室、(團委)、工會、精神文明協調處、(僑聯)。
⑷ 文化廣電新聞出版局 、廣播電視台、宣傳部三者的關系
文化廣電新聞出版局 、廣播電視台、宣傳部三者的關系如下:廣播電視台受文化廣電新聞出版局管理,文化廣電新聞出版局受宣傳部管理審查和監督。
文化廣電新聞出版局是一個國家關於文化藝術、廣播影視、新聞出版、版權、文化遺產工作的方針、政策和法律法規的部門。廣播電視台是生產播出影視機構,由文化廣電新聞出版局管理。
宣傳部的主要職能是管控意識形態、新聞出版甚至教育方針。它對媒體、網路和文化傳播相關的各種機構的監督以及對新聞、出版、電視和電影的審查和監督,是一個領導部門。
三者的關系如下圖關系所示:
(4)中央電視台版權管理擴展閱讀:
文化廣電新聞出版局主要職能:
1、擬訂全市文化藝術、廣播影視、新聞出版、版權、文化遺產的政策、措施,並監督實施。
2、指導、組織全市文化藝術、廣播影視、新聞出版、版權、文化遺產事業的改革和發展;擬訂並組織實施全市文化藝術、廣播影視、新聞出版、版權、文化遺產事業的發展規劃和年度計劃。
3、管理全市文化藝術事業,指導文化藝術創作與研究工作,推動各門類藝術的發展;管理圖書館、文化館事業;參與規劃全市文化設施建設,負責推進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指導各類社會文化事業建設與發展。
4、監督管理全市文化藝術、廣播影視、新聞出版、版權和文物市場,負責辦理文化藝術、廣播影視、新聞出版、版權和文物等相關行政許可,指導文化行政綜合執法工作,對從事演藝活動的民辦機構進行監管。。
5、監督管理全市新聞出版、印刷、發行行業,負責對印刷業和出版物內容、出版活動的監管,負責著作權管理工作,對從事出版活動的民辦機構進行監管。
6、監督管理全市廣播影視事業,組織協調全市廣播電視節目的傳輸覆蓋;負責對全市廣播電視播出機構及播出情況的監管;對從事廣播影視節目製作民辦機構進行監管。
⑸ 求廣電總局最新43號文全文,關於IPTV集成播控平台建設有關問題的通知
記得採納,別看完就跑
廣電總局關於IPTV集成播控平台建設有關問題的通知
廣電總局發布43號 關於IPTV業務運營許可的描述
依據廣播電視管理相關法規的要求,IPTV集成播控總平台和分平台、全國性IPTV內容服務平台和省級內容服務平台、IPTV傳輸服務企業,均應分別取得廣電總局頒發的具有相應許可項目的《信息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上述各方均取得相應許可證後,方可對接並開展業務。
IPTV集成播控總平台牌照由中央電視台持有,IPTV集成播控分平台牌照由省級電視台申請。全國性IPTV內容服務平台牌照由中央級廣播電視播出機構和擁有全國性節目資源的省級廣播電視播出機構申請,省級IPTV內容服務平台牌照由擁有本省節目資源的廣播電視播出機構申請。IPTV傳輸服務牌照由中國電信集團公司、中國聯通網路通信集團有限公司向廣電總局申請。
另:IPTV傳輸企業可向IPTV集成播控平台提供節目和EPG條目,經IPTV集成播控平台審查後統一納入集成播控平台的節目源和EPG。
1、IPTV業務已經合法化,但合法化的前提是廣電總局的可控可管。
2、原有的IPTV集成牌照隨著央視和百視通的播控平台的合並已經結束使命。取而代之的新政所描述的幾類牌照。
3、集成播控總平台牌照毫無疑問屬於中央電視台,百視通應為備份主平台,但這一點在文件中不會體現。而IPTV集成播控分平台未來將是各省一張。
4、分播控平台的主體為省級電視台,市、縣級無話語權,由此可能將激化省和市電視台之間的話語權爭奪。省級電視台是最大的獲益者。
5、播控總平台的職責更多在於管理、規劃、統一設計,譬如EPG、BOSS、版權管理等方面,而播控分平台則側重於具體的運營、業務拓展、服務以及與運營商的對接。後者掌握話語權
6、全國性IPTV內容服務平台的獲得者應是中央三大台和各上星電視台。該類牌照意義在於明確IPTV的內容必須以廣電體系提供為主
7、IPTV傳輸服務牌照為新設立的,嚴格意義上總局應該沒有許可權發放傳輸服務牌照,估計設立此牌照的目的在於作為和通信運營商雙向進入、資源置換的籌碼。
8、通信運營商在內容方面存有一定的自主空間,空間大小取決於與地方電視台的關系。
9、IPTV的區域化電視運營特徵日趨明顯。如無革新,在和傳統電視內容同質化下,僅在於IP化傳輸的差異。
10、對於通信運營商而言,收獲是藉助IPTV,成功的侵入了傳統電視媒體行業。不僅為自身的寬頻發展捆綁住了一個填充性業務,同時增值業務隨規模的增加有可能也會成為未來收入增長點。
⑹ 中央電視台音像資料館的中央電視台媒體內容資產管理發展史
音像資料是電視產業發展的核心資源之一。中央電視台自1958年成立,積累了大量的珍貴資料,這既是中央電視台的資源寶庫,也是中華民族的文化瑰寶,更是全人類視聽文化遺產的重要組成部分。保護和利用好這些重要的文化遺產,使其保持長久的生命力,是中央電視台始終堅守的責任。為此,中央電視台長期以來高度重視媒體內容資產的管理,將其列入發展戰略的重要內容,於1998年做出了建設現代化音像資料館的英明決策,並在2010年頻道制系列改革中,將原節目資料管理處和原音像資料館整合重組成為新的音像資料館。
音像資料館作為中央電視台直屬單位,是全台節目資料的歸口管理部門,也是實施全台內容發展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承擔著節目資料收集、存儲、管理、數字化、服務和開發等職能。音像資料館擁有17個原始介質磁帶庫、1個數據流帶庫、1個圖書資料庫,以及11個資料數據下載點,業務覆蓋中央電視台現址、新址以及資料館大廈等全台所有工作園區。全館設有24個上載通道、200個編目工位,每天完成300小時節目資料的轉儲編目任務,年節目資料處理量達10萬小時。經過幾年的超常規發展,音像資料館已建成亞洲最大、世界前列的視音頻資料庫,館藏節目數據達58萬小時、磁帶170萬盤。憑借超大的數據規模、專業的編目隊伍、高端的技術系統和一流的服務品質,音像資料館已成為展現中央電視台先進媒體資產管理手段和豐富節目內容資源的窗口,平均每年接待來館參觀、學習達1000多人次。同時,音像資料館還直接服務於黨和國家大局工作服務,為中央領導和部門提供節目資料服務。
自2004年音像資料館正式開始試運行,中央電視台媒體內容資產管理工作進入全方位升級和推動階段,在幾年時間內實現了四次質的飛躍。第一次飛躍是以資料的收集為序幕。用將近一年的時間成功收回分散管理的磁帶41.6萬盤,大大豐富了我台的資源儲備,從根本上緩解了音像資料管理的資源統一配置和有效使用的問題。第二次飛躍是以資料的保護和搶救為主題。依託音像資料館的先進工藝系統,對節目資料進行大規模數字化加工,並通過網路實現遠程異地下載,實現了節目資料保存、管理和再利用的革命性變化。第三次飛躍是以資料的全面利用為標志。從2005年實現節目資料遠程下載,音像資料館支持台內節目制播,平均每年下載節目資料1萬多小時。在2008年奧運會等大型報道活動以及紀念建黨90周年大型文獻片《旗幟》的創作中,大量使用節目資料。第四次飛躍是以資料的市場價值開發為導向。在大規模回溯清理庫存節目版權信息的基礎上,在台內推行節目資料有償使用,並嘗試開展社會化有償服務,實現了節目資料使用的無償到有償,是央視媒資管理與市場接軌的一次里程碑式的飛躍。
音像資料館將本著「一流服務立館、優秀文化建館、豐富內容興館、先進技術強館」的理念,適配中央電視台建設國際一流媒體的發展戰略,從支持制播、服務社會兩個維度,做大做強中央電視台媒資事業,使媒體內容資產管理成為中央電視台擴大傳播能力的主要抓手之一和事業產業發展新的增長點。 1999年9月,中央電視台音像資料館開始土建工程。
2002年9月,中央電視台音像資料館大樓建安工程竣工並交付使用。
2003年9月,工藝系統一期工程全系統功能進入試運行磨合階段。
2004年,啟動大規模清理回收節目資料工作。
2004年5月,媒體資產管理系統一期工程正式生產運行。
2004年6月,正式開展節目資料數字化和編目生產,並擬定《中央電視台音像資料館電視節目編目細則(1.0版)》。
2004年10月,音像資料館正式加入國際電視資料聯合會(FIAT/IFTA)。
2005年10月,推出《中央電視台媒體資產節目資料管理總則》和 17個《實施細則》。
2005年12月,前任台長趙化勇啟動第一單數據下載,數字化節目資料開始在全台應用。
2006年12月,音像資料館實現規模化生產,完成年度10萬小時的編目生產任務。
2007年7月,正式推行國際版的製作。
2007年,成功回收滯留在日本長達28年之久的《長江》膠片所有資料。
2008年6月,全面實行《中央電視台音像資料編目細則(3.0版)》。
2008年7月,制定《中央電視台節目資料有償使用管理辦法》。
2009年10月,音像資料館代表中央電視台成功承辦國際電視資料聯合會2009年北京年會。
2010年7月,台分黨組決定,將原節目資料管理處與原音像資料館整合重組成新的音像資料館。
2011年3月,承接中宣部組織實施的「紅色歷史文化數字工程」項目。
2011年5月,原台長焦利到音像資料館進行實地考察,並強調要加大音像資料館的建設力度,提高全台節目資源的統一歸口管理的水平。
2011年7月,台分黨組決議通過《中央電視台媒體內容資產管理五年戰略規劃》,並批准實施節目資料社會化有償服務。
2011年8月,啟動徹底回收節目資料工程。
2011年9月,音像資料館科組建制進行調整,由原來的13個科擴充為15個科。
2011年11月,啟動特藏節目資料數字化轉儲和編目項目。 2006年9月1日,榮獲2006年度全國百佳學習型組織榮譽稱號(中國職業經理聯合會,《世界華商》周刊,中國培訓師協會,九一中國企業學習節組委會頒發)
2008年1月,榮獲國家廣播電影電視總局2007年度消防先進集體稱號(國家廣電總局治安消防綜合治理委員會頒發)
2009年,國際電視資料聯合會年會上,中央電視台媒體資產管理工作榮獲 「國際電視資料成就獎」
2009年,電視節目資料膠片搶救整理及數字化項目被中國新聞技術工作者聯合會評為「王選科學技術一等獎」
2009年,音像資料館牽頭組織編寫的《中央電視台音像資料編目細則》項目榮獲「廣電總局科技進步獎軟科學類」二等獎
2010年10月,榮獲中國廣播電視協會信息資料工作委員會第十三屆(2009-2010年度)論文徵集與評選活動最佳組織獎(中國廣播電視協會頒發)
2010年10月,榮獲中國廣播電視協會信息資料工作委員會第一屆節目資料管理創新評析活動一等獎(中國廣播電視協會頒發)
2010年,「電視節目資料膠片保護修復及數字化工程項目」 榮獲廣電總局「科技成果應用與技術革新」一等獎
2011年,榮獲數字出版先鋒稱號(阿帕比 2011方正數字出版產業峰會頒發)
2011年1月18日,通過質量管理體系認證,獲得質量管理體系認證證書(中國質量認證中心頒發)
2013年10月,榮獲中國廣播電視協會信息資料工作委員會第十六屆(2012-2013年度)論文徵集與評選最佳組織獎
2013年10月,榮獲中國廣播電視協會信息資料工作委員會第三屆節目資料製作評析活動特別節目獎
⑺ 廣電總局有什麼權利
廣電總局的主要職能有:
研究並擬定廣播電視宣傳和影視創作的方針政策,把握輿論導向;指導廣播電視宣傳和廣播影視創作並協調其題材規劃;指導廣播電影電視管理體制改革。
研究並起草廣播電影電視事業管理的法律、法規;制訂廣播電影電視管理規章和事業的發展規劃;監督管理廣播電視節目、衛星電視節目收錄和通過信息網路向公眾傳播的視聽節目;負責用於廣播電台、電視台播出的廣播電視節目的進口管理並負責內容審核。
審批縣級以上(含縣級)廣播電視播出機構和電影、廣播電視節目、電視劇製作單位的建立和撤銷;組織審查在廣播電視中播出的電影、電視劇及其他節目的內容和質量;發放和吊銷電影攝制、公映許可證和電視劇製作、發行許可證。
管理廣播電影電視科技工作,制訂有關技術政策和標准,指導廣播電影電視系統適用高新技術的科學研究和開發應用;研究廣播電影電視方面的經濟政策。
按照國家的統籌規劃、宏觀政策和法律法規,對廣播電視專用網進行具體規劃並管理;制訂廣播電視專用網的具體政策、規章和技術標准,指導分級建設和開發工作,保證廣播電視節目的安全播出;受信息產業部委託,編制廣播電視專用頻段的規劃,指配廣播電視頻率(頻道)和功率等技術參數;參與制訂國家信息網路的總體規劃。
領導中央人民廣播電台、中國國際廣播電台和中央電視台,對其重大宣傳進行協調和檢查,統一組織和管理其節目的傳輸覆蓋。
研究制訂廣播電影電視系統外事工作的有關規定;管理並指導廣播電影電視對外和對香港特別行政區及澳門、台灣地區的交流與合作。
承辦黨中央、國務院交辦的其他事項。
⑻ 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是個什麼部門
根據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批準的《國務院機構改革和職能轉變方案》和《國務院關於機構設置的通知》(國發〔2013〕14號),設立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正部級),為國務院直屬機構。
一、職能轉變
(一)取消的職責。
1.取消舉辦全國性出版物訂貨、展銷活動審批。
2.取消在境外展示、展銷國內出版物審批。
3.取消設立出版物全國連鎖經營單位審批。
4.取消從事出版物全國連鎖經營業務的單位變更《出版物經營許可證》登記事項,或者兼並、合並、分立審批。
5.取消只讀類光碟生產設備引進、增加與更新審批。
6.取消著作權集體管理組織章程修改審批。
7.取消出版物總發行單位設立從事發行業務的分支機構審批。
8.取消期刊變更登記地審批。
9.取消影視互濟專項資金使用審批。
10.取消軍隊協助拍攝電影片軍事預算審批。
11.取消廣播電視傳輸網路公司股權性融資審批。
12.取消中外合作攝制電影片所需進口設備、器材、膠片、道具審批。
13.取消電影洗印單位接受委託洗印加工境外電影底片、樣片和電影片拷貝審批,同時強化政策導向和管理措施。
14.取消一般題材電影劇本審查,實行梗概公示。
15.取消出版物發行員職業技能鑒定職責,工作由相關協會、學會承擔。
16.取消圖書出版單位等級評估職責,工作由中國出版協會承擔。
17.取消報紙、期刊綜合質量評估職責,工作分別由中國報業協會和中國期刊協會承擔。
18.取消涉外著作權登記服務職責,工作由中國版權保護中心承擔。
19.取消調控書號總量的職責。創新書號管理方式,規范書號使用,遏制違規行為。
20.取消管理廣播劇的職責。
21.根據《國務院機構改革和職能轉變方案》需要取消的其他職責。
(二)下放的職責。
1.將音像復制單位、電子出版物復制單位設立審批職責下放省級新聞出版廣電行政部門。
2.將音像復制單位、電子出版物復制單位變更業務范圍或兼並、合並、分立審批職責下放省級新聞出版廣電行政部門。
3.將地方對等交流互辦單一國家電影展映活動審批職責下放省級新聞出版廣電行政部門。
4.將國外人員參與製作的國產電視劇審查職責下放省級新聞出版廣電行政部門。
5.將地市級、縣級廣播電台、電視台變更台標審批職責下放省級新聞出版廣電行政部門。
6.將設置衛星電視廣播地面接收設施審批職責下放省級新聞出版廣電行政部門。
7.將只讀類光碟設備投產驗收工作職責下放省級新聞出版廣電行政部門。
8.根據《國務院機構改革和職能轉變方案》需要下放的其他職責。
(三)加強的職責。
1.加強組織推進新聞出版廣播影視領域公共服務,大力促進城鄉公共服務一體化發展,促進新聞出版廣播影視事業繁榮發展。
2.加強指導、協調、推動新聞出版廣播影視產業發展,優化配置新聞出版廣播影視資源,加強業態整合,促進綜合集成發展。
3.加強推進新聞出版廣播影視領域體制機制改革。
4.加強對數字出版以及網路視聽節目服務、公共視聽載體播放廣播影視節目的規劃指導和監督管理,推動協調其健康發展。
5.加強著作權保護管理、公共服務和國際應對,加大反侵權盜版工作力度。
6.加強新聞出版廣播影視國際傳播能力建設,協調推動新聞出版廣播影視「走出去」工作。
7.加強管理理念和方式的創新轉變,充分發揮市場調節、社會監督和行業自律作用。
二、主要職責
(一)負責擬訂新聞出版廣播影視宣傳的方針政策,把握正確的輿論導向和創作導向。
(二)負責起草新聞出版廣播影視和著作權管理的法律法規草案,制定部門規章、政策、行業標准並組織實施和監督檢查。
(三)負責制定新聞出版廣播影視領域事業發展政策和規劃,組織實施重大公益工程和公益活動,扶助老少邊窮地區新聞出版廣播影視建設和發展。負責制定國家古籍整理出版規劃並組織實施。
(四)負責統籌規劃新聞出版廣播影視產業發展,制定發展規劃、產業政策並組織實施,推進新聞出版廣播影視領域的體制機制改革。依法負責新聞出版廣播影視統計工作。
(五)負責監督管理新聞出版廣播影視機構和業務以及出版物、廣播影視節目的內容和質量,實施依法設定的行政許可並承擔相應責任,指導對市場經營活動的監督管理工作,組織查處重大違法違規行為。指導監管廣播電視廣告播放。負責全國新聞記者證的監制管理。
(六)負責對互聯網出版和開辦手機書刊、手機文學業務等數字出版內容和活動進行監管。負責對網路視聽節目、公共視聽載體播放的廣播影視節目進行監管,審查其內容和質量。
(七)負責推進新聞出版廣播影視與科技融合,依法擬訂新聞出版廣播影視科技發展規劃、政策和行業技術標准,並組織實施和監督檢查。負責對廣播電視節目傳輸覆蓋、監測和安全播出進行監管,推進廣電網與電信網、互聯網三網融合,推進應急廣播建設。負責指導、協調新聞出版廣播影視系統安全保衛工作。
(八)負責印刷業的監督管理。
(九)負責出版物的進口管理和廣播影視節目的進口、收錄管理,協調推動新聞出版廣播影視領域「走出去」工作。負責新聞出版廣播影視和著作權管理領域對外及對港澳台的交流與合作。
(十)負責著作權管理和公共服務,組織查處有重大影響和涉外的著作權侵權盜版案件,負責處理涉外著作權關系和有關著作權國際條約應對事務。
(十一)負責組織、指導、協調全國「掃黃打非」工作,組織查處大案要案,承擔全國「掃黃打非」工作小組日常工作。
(十二)領導中央人民廣播電台、中國國際廣播電台和中央電視台,對其宣傳、發展、傳輸覆蓋等重大事項進行指導、協調和管理。
(十三)承辦黨中央、國務院交辦的其他事項。
三、內設機構
根據上述職責,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設22個內設機構:
(一)辦公廳。
負責文電、會務、應急值班、機要、檔案、督查等機關日常運轉工作,承擔政務公開、新聞發布、安全保密、信訪、建議提案辦理和機關財務等工作,指導機關後勤服務管理和政務信息化工作。
(二)政策法制司。
研究新聞出版廣播影視管理重大政策。組織起草新聞出版廣播影視和著作權管理法律法規草案和規章,承擔規范性文件的合法性審核工作。承擔重大行政處罰聽證、行政復議、行政應訴、涉外法律事務等工作。
(三)規劃發展司(改革辦公室)。
擬訂新聞出版廣播影視事業產業發展規劃、政策和調控目標並組織實施,協調推動新聞出版廣播影視事業產業發展。研究擬訂新聞出版廣播影視領域重大改革措施,指導、協調推進有關體制機制改革工作。依法承擔新聞出版廣播影視統計工作。
(四)公共服務司。
擬訂新聞出版廣播影視基本公共服務政策和保障標准,協調推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和城鄉一體化發展。組織實施重大公益工程,對老少邊窮地區進行扶助,指導監督相關重點基礎設施建設。
(五)綜合業務司。
指導行政審批制度改革,組織、協調行政審批工作。擬訂行政許可的實施辦法,承辦相關行政許可事項。
(六)宣傳司。
承擔廣播電視宣傳和播出的指導、監管工作。指導、協調全國性重大廣播電視活動。指導、監管理論文獻片、紀錄片、電視動畫片的製作和播出。具體指導中央人民廣播電台、中國國際廣播電台和中央電視台的重大宣傳工作。
(七)新聞報刊司。
承擔報紙(報社)和期刊(刊社)出版活動,國內報刊社、通訊社分支機構和記者站的監督管理工作。組織對報紙、期刊內容的審讀和輿情分析工作。承擔全國新聞單位記者證的監制審核、發放、備案和管理工作。組織查處重大新聞違法活動。
(八)電影局。
承擔電影製片、發行、放映單位和業務的監督管理工作,組織對電影內容進行審查。指導、協調全國性重大電影活動。指導電影檔案管理、技術研發和電影專項資金管理。承辦對外合作製片、輸入輸出影片的國際合作與交流事項。
(九)出版管理司(古籍整理出版規劃辦公室)。
承擔圖書、音像、電子出版單位和出版活動的監督管理工作,組織對圖書、音像製品、電子出版物內容和質量進行監管。組織指導涉及黨和國家重要文件文獻、教科書的出版工作,組織實施全民閱讀推廣活動。承擔國家古籍整理出版規劃的組織協調工作。承擔書號、版號管理工作。
(十)電視劇司。
承擔電視劇製作的指導、監管工作,組織對國產電視劇、引進電視劇和對外合拍電視劇(含動畫片)的內容進行審查。指導、調控電視劇的播出。
(十一)印刷發行司。
承擔印刷、復制、出版物發行單位和業務的監督管理工作,組織查處、糾正重大違法違規行為。組織指導黨和國家重要文件文獻、教科書的印製發行工作。指導內部資料性出版物的印刷管理工作。推動印刷業轉型升級及新興印刷業發展。
(十二)傳媒機構管理司。
承擔廣播電視播出機構和業務、廣播電視節目製作機構、廣播電視節目傳送、有線電視付費頻道、移動電視業務的監督管理工作。指導和監督管理廣播電視廣告播放。
(十三)數字出版司。
承擔數字出版內容和活動的監督管理工作,對網路文學、網路書刊和開辦手機書刊、手機文學業務進行監督管理。
(十四)網路視聽節目管理司。
承擔網路視聽節目服務、廣播電視視頻點播、公共視聽載體播放廣播影視節目內容和業務的監督管理工作。指導網路視聽節目服務的發展和宣傳。
(十五)反非法和違禁出版物司(全國「掃黃打非」工作辦公室)。
擬訂「掃黃打非」方針政策和行動方案並組織實施,組織、指導、協調全國「掃黃打非」工作,組織查處非法和違禁出版傳播活動的大案要案。承擔全國「掃黃打非」工作小組日常工作。
(十六)版權管理司。
擬訂國家版權戰略綱要和著作權保護管理使用的政策措施並組織實施,承擔國家享有著作權作品的管理和使用工作,對作品的著作權登記和法定許可使用進行管理。承擔著作權涉外條約有關事宜,處理涉外及港澳台的著作權關系。組織查處著作權領域重大及涉外違法違規行為。組織推進軟體正版化工作。
(十七)進口管理司。
承擔出版物、廣播電視節目的進口管理。依法管理境外新聞出版廣播影視機構在華設立辦事機構。對境外廣播電視節目的引進、播出和中外廣播電視節目合作的製作、播出,以及衛星電視接收設施、境外衛星電視節目的落地和接收進行監督管理。
(十八)科技司。
擬訂新聞出版及印刷業、廣播影視及視聽類新媒體科技發展規劃、政策、行業標准並組織實施。擬訂廣播影視傳輸覆蓋網和監測監管網的規劃,推進三網融合。承擔廣播影視安全播出的監督管理和技術保障工作,承擔廣播影視質量技術監督、監測和計量檢測工作。
(十九)財務司。
承擔機關和直屬單位財務管理工作,負責預決算、國有資產管理、基本建設項目、政府采購及內部審計工作。
(二十)國際合作司(港澳台辦公室)。
組織開展新聞出版廣播影視和著作權的對外及港澳台交流與合作。協調推動新聞出版廣播影視「走出去」工作。承擔國際文化協定中有關項目的執行工作。
(二十一)人事司。
承擔新聞出版廣播影視行業隊伍建設和教育培訓工作。承擔機關和直屬單位的人事管理、機構編制、勞動工資等工作。
(二十二)保衛司。
擬訂新聞出版廣播影視有關安全制度和處置重大突發事件預案並組織實施,指導、協調新聞出版廣播影視系統安全保衛工作。指導、管理機關、中央人民廣播電台、中國國際廣播電台、中央電視台等重點單位和核心機密、要害部位的安全保衛工作。
機關黨委。負責機關和在京直屬單位的黨群工作。
離退休幹部局。負責機關離退休幹部工作,指導直屬單位的離退休幹部工作。
四、人員編制
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機關行政編制為508名(含兩委人員編制11名、援派機動編制5名、離退休幹部工作人員編制39名)。其中:局長(兼國家版權局局長)1名、副局長4名、國家版權局專職副局長1名(副部長級);司局領導職數77名(含總工程師1名、機關黨委專職副書記1名、離退休幹部局領導職數3名)。
五、其他事項
(一)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加掛國家版權局牌子,在著作權管理上,以國家版權局名義行使職權。
(二)關於動漫和網路游戲管理,與文化部的職責分工維持不變。
(三)所屬事業單位的設置、職責和編制事項另行規定。
六、附則
本規定由中央機構編制委員會辦公室負責解釋,其調整由中央機構編制委員會辦公室按規定程序辦理。
⑼ 中央電視台的分支機構
中央電視台本部內設機構機構名稱機構功能下設部門辦公室組織協調全台的行政管理工作,承擔文秘、改革統籌、督查督辦、安全保衛、保密、外事、版權和法律事務、後勤管理等工作。秘書處、綜合處、改革處、督查處、機要檔案處、保衛處、外事處、版權和法律事務室、行政處、房管處(物業管理處)總編室組織協調全台的宣傳業務工作,組織各頻道節目的播出;制定宣傳規劃、統籌管理全台節目資金;負責收視情況分析及觀眾聯系工作。規劃部、節目播出部、節目研發部、宣傳統籌部、市場評估部、受眾服務部、節目推介部、綜合部、審片部新聞中心負責綜合頻道、新聞頻道新聞節目的采訪、編輯、製作、播出;管理駐外記者及駐地方記者,協調地方電視台向中央電視台提供新聞節目;負責國際視頻發稿平台的建設與管理;負責與有關國際電視機構的節目交換工作。管理31個駐國內記者站、2個海外分台及5個中心記者站。綜合部、策劃部、時政新聞部、經濟新聞部、社會新聞部、地方記者部、海外記者部、國際新聞部、軍事節目部、新聞評論部、新聞頻道編輯部、綜合頻道新聞編輯部、新聞播音部、新聞視覺藝術編輯部、新媒體新聞部綜合頻道負責相應頻道節目的組織、編排和播出。綜合部、節目部、節目統籌部財經頻道綜合部、節目部綜藝頻道中文國際頻道綜合部、節目部、新聞部體育頻道 綜合部、節目部、競賽部、新聞部、賽事頻道編輯部電視劇頻道綜合部、節目部、項目部科教頻道綜合部、節目部社會與法頻道戲曲和音樂頻道 少兒頻道外語頻道 綜合部、節目部、英語頻道、西班牙語頻道、法語頻道、阿拉伯語頻道、俄語頻道大型節目中心組織策劃、製作重大節目和大型文藝節目。綜合部、第一導演工作室、第二導演工作室海外傳播中心統籌協調全台海外傳播工作;負責節目的海外落地、推廣;承擔對外援助項目相關工作。綜合部、統籌規劃部、項目部、聯絡部人力資源管理中心負責全台人力資源及離退休人員管理工作。幹部管理處、勞動工資處、培訓職稱處、人才交流處、勞動關系管理處、離退休人員管理處。財務管理中心負責全台財務管理工作綜合業務處、計劃統計處、財務管理處、會計核算處、財產物資處、產業管理處、財務委派管理處技術管理中心擬訂科技發展規劃,組織技術系統和設備的更新、改造;組織技術研發和引進;研究擬訂技術規范;承擔動力、信息通訊、網路安全的運行維護工作。技術業務部、質量管理部、工程管理部、基礎資源部、制播應用部、業務應用部、信息安全部、動力管理部技術製作中心負責全台節目製作業務的調度管理;承擔各類節目的製作合成工作。綜合部、錄制一部、錄制二部、錄制三部、錄制四部、製作部、音頻部播出傳送中心負責全台節目源的播出傳送工作;對外提供電視節目傳送設備及技術支持。綜合部、播出一部、播出二部、轉播部、總控部、新聞制播一部、新聞制播二部、新聞制播三部資產管理中心負責全台國有資產的經營管理和廣告管理工作。綜合部、市場部、客戶部、監審部、公益廣告部、頻道經營部發展研究中心負責電視事業與產業發展戰略研究;開展電視行業動態分析、電視理論研究等。發展戰略研究部、電視傳播研究部、產業與新媒體研究部、綜合部機關黨委負責全台的黨群工作。黨委辦公室、(團委)、工會、精神文明協調處、(僑聯)
⑽ 電視節目版權申請的條件有哪些及如何申請電視節目版權
一、電視節目版權申請的條件有哪些
申請《廣播電視節目製作經營許可證》應當符合國家有關廣播電視節目製作產業發展規劃、布局和結構,並具備下列條件:
(一)具有獨立法人資格,有符合國家法律、法規規定的機構名稱、組織機構和章程;
(二)有適應業務范圍需要的廣播電視及相關專業人員、資金和工作場所,其中企業注冊資金不少於300萬元人民幣;
(三)在申請之日前三年,其法定代表人無違法違規記錄或機構無被吊銷過《廣播電視節目製作經營許可證》的記錄;
(四)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條件。
二、如何申請電視節目版權
申請電視節目經營許可證需要的材料:
申請《廣播電視節目製作經營許可證》,申請機構應當向審批機關同時提交以下材料:
(一)申請報告;
(二)廣播電視節目製作經營機構章程;
(三)《廣播電視節目製作經營許可證》申領表;
(四)主要人員材料:
1、法定代表人身份證明(復印件)及簡歷;
2、主要管理人員(不少於三名)的廣播電視及相關專業簡歷、業績或曾參加相關專業培訓證明等材料。
(五)注冊資金或驗資證明;
(六)辦公場地證明;
(七)企事業單位執照或工商行政部門的企業名稱核准件。
審批登記:
在京的中央單位及其直屬機構申請《廣播電視節目製作經營許可證》,報廣電總局審批;其他機構申請《廣播電視節目製作經營許可證》,向所在地廣播電視行政部門提出申請,經逐級審核後,報省級廣播電視行政部門審批。
審批機關應在收到齊備的申請材料之日起的二十個工作日內做出批准或不批準的決定。對符合以上申請條件與申請材料規定的,應為申請機構核發《廣播電視節目製作經營許可證》;對不批準的,應向申請機構書面說明不予批準的理由。
省級廣播電視行政部門應在做出批准或不批准決定之日起的一周內,將審批情況報廣電總局備案。
《廣播電視節目製作經營許可證》由廣電總局統一印製。有效期為兩年。
經批准取得《廣播電視節目製作經營許可證》的企業,憑許可證到工商行政管理部門辦理注冊登記或業務增項手續。
此外,應當注意的是,已經取得《廣播電視節目製作經營許可證》的機構需在其他省、自治區、直轄市設立具有獨立法人資格的廣播電視節目製作經營分支機構的,仍須向分支機構所在地的省級廣播電視行政部門另行申領《廣播電視節目製作經營許可證》,並向原審批機關備案;若設立非獨立法人資格分支機構的,則無須另行申領《廣播電視節目製作經營許可證》。
電視節目版權申請的條件有4點,提醒一句:依法設立的廣播電台、電視台製作經營廣播電視節目無需另行申領《廣播電視節目製作經營許可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