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開墾荒地20年的使用權
1、如果只是開墾的荒地、卻沒有土地證:不管你開墾後耕種了多少年,也不可能確專定你有使屬用權、征地補償也不能全給你。
2、但是,你有這塊地的土地證:這土地證是國家發給你的、代表國家將這塊土地確權給你使用,在你家的土地證沒有被相關的國家機關撤銷之前,這土地證就能證明你家才是土地的合法使用權人、才有權在拆遷協議上簽字。除非是國家機關撤銷了你的土地證,你才喪失了權利。
3、他人說地是他們的:讓他們拿證據找土地的發證機關、找法院,在你的土地證被撤銷前,什麼人在這塊地的拆遷協議是簽字都是侵犯你的權利。
4、建議:
(1)不要再提你家「開墾20年」的事,直接帶你家的土地證到拆遷辦,要求在這塊地的拆遷協議上簽你家的名字。
(2)如果拆遷辦不同意:立即到法院起訴拆遷辦。
(3)這事不能再拖、不能含糊,否則的話,一旦拆遷文件上都簽了他們的名字、拆遷補償款都到了人家手裡,再想要回可就麻煩了。
㈡ 開墾拋荒山地是否具有土地使用權
開發未確定使用抄權的國有荒山、荒地、荒灘從事種植業、林業、畜牧業、漁業生產的.經縣級以上人民政府依法批准,可以確定給開發單位或者個人長期使用。
《憲法》規定:""礦藏、水流、山嶺、草原、荒地、灘塗等自然資源.都屬於國家所有,即全民所有。由法律規定屬於集體所有森林、山嶺、草原、荒地、灘塗除外""。《土地管理法》第40條規定:""開發未確定使用權的國有荒山、荒地、荒灘從事種植業、林業、畜牧業、漁業生產的。經縣級以上人民政府依法批准;可以確定給開發單位或者個人長期使用。""因此,開發單位或個人開墾國有荒山,荒地、荒灘必須符合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的要求.並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批准,登記造冊,核發證書,確認開發單位或個人的使用權.但所有權仍屬國家。如果在1962年《農村人民公社工作條例修正草案》公布前經政府批准開墾的荒地,並明確歸生產隊所有的,應劃歸集體所有,未經政府批準的要依法補辦土地所有權登記手續,核發證書。
㈢ 以前是村裡的公山,有十來戶村民開墾土地種植蔬菜。現在荒廢十多年。我想問一下現在荒地使用權歸誰
荒地產權,應仍歸村集體所有。關於荒山、四荒地的承包《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村土地承包法》有明確規定:
第三章 其他方式的承包
第四十四條不宜採取家庭承包方式的荒山、荒溝、荒丘、荒灘等農村土地,通過招標、拍賣、公開協商等方式承包的,適用本章規定。
第四十五條以其他方式承包農村土地的,應當簽訂承包合同。當事人的權利和義務、承包期限等,由雙方協商確定。以招標、拍賣方式承包的,承包費通過公開競標、競價確定;以公開協商等方式承包的,承包費由雙方議定。
第四十六條荒山、荒溝、荒丘、荒灘等可以直接通過招標、拍賣、公開協商等方式實行承包經營,也可以將土地承包經營權折股份給本集體經濟組織成員後,再實行承包經營或者股份合作經營。
承包荒山、荒溝、荒丘、荒灘的,應當遵守有關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防止水土流失,保護生態環境。
第四十七條以其他方式承包農村土地,在同等條件下,本集體經濟組織成員享有優先承包權。
第四十八條發包方將農村土地發包給本集體經濟組織以外的單位或者個人承包,應當事先經本集體經濟組織成員的村民會議三分之二以上成員或者三分之二以上村民代表的同意,並報鄉(鎮)人民政府批准。
由本集體經濟組織以外的單位或者個人承包的,應當對承包方的資信情況和經營能力進行審查後,再簽訂承包合同。
第四十九條通過招標、拍賣、公開協商等方式承包農村土地,經依法登記取得土地承包經營權證或者林權證等證書的,其土地承包經營權可以依法採取轉讓、出租、入股、抵押或者其他方式流轉。
第五十條土地承包經營權通過招標、拍賣、公開協商等方式取得的,該承包人死亡,其應得的承包收益,依照繼承法的規定繼承;在承包期內,其繼承人可以繼續承包。
㈣ 我是一個河南農民》我開墾的荒地20年了現在被縣里徵收了
土地管理法規定
第四十條 開發未確定使用權的國有荒山、荒地、荒灘從事種植業、林業、畜牧業、漁業生產的,經縣級以上人民政府依法批准,可以確定給開發單位或者個人長期使用
第四十七條 徵收土地的,按照被徵收土地的原用途給予補償。
徵收耕地的補償費用包括土地補償費、安置補助費以及地上附著物和青苗的補償費。徵收耕地的土地補償費,為該耕地被徵收前三年平均年產值的六至十倍。徵收耕地的安置補助費,按照需要安置的農業人口數計算。需要安置的農業人口數,按照被徵收的耕地數量除以征地前被徵收單位平均每人佔有耕地的數量計算。每一個需要安置的農業人口的安置補助費標准,為該耕地被徵收前三年平均年產值的四至六倍。但是,每公頃被徵收耕地的安置補助費,最高不得超過被徵收前三年平均年產值的十五倍。
徵收其他土地的土地補償費和安置補助費標准,由省、自治區、直轄市參照徵收耕地的土地補償費和安置補助費的標准規定。
被徵收土地上的附著物和青苗的補償標准,由省、自治區、直轄市規定。
徵收城市郊區的菜地,用地單位應當按照國家有關規定繳納新菜地開發建設基金。
依照本條第二款的規定支付土地補償費和安置補助費,尚不能使需要安置的農民保持原有生活水平的,經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批准,可以增加安置補助費。但是,土地補償費和安置補助費的總和不得超過土地被徵收前三年平均年產值的三十倍。
國務院根據社會、經濟發展水平,在特殊情況下,可以提高徵收耕地的土地補償費和安置補助費的標准。
第六十五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報經原批准用地的人民政府批准,可以收回土地使用權:
(一)為鄉(鎮)村公共設施和公益事業建設,需要使用土地的;
(二)不按照批準的用途使用土地的;
(三)因撤銷、遷移等原因而停止使用土地的。
依照前款第(一)項規定收回農民集體所有的土地的,對土地使用權人應當給予適當補償。
按照土地管理法的內容 我認為應當給與你一定的補償 但是關於你開墾荒地 這片荒地的所有權問題 我認為還是應該請相關專業人士給你分析下 我目前只是簡單的在學習土地管理法而已 希望可以幫到你
㈤ 關於「農民開墾荒地,而使用權歸農民所有」的有哪些法律法規
《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第四十條規定:開發未確定使用權的專國有荒山、荒地、屬荒灘從事種植業、林業、畜牧業、漁業生產的,經縣級以上人民政府依法批准,可以確定給開發單位或者個人長期使用。
㈥ 開墾荒地者對所開墾荒地一直有使用權嗎
王浩南和苗勝國是同村農民,雙方所爭執的1.3畝土地在年前是苗勝國耕種的荒地。1992年春,村委會和村民小組根據土地政策,對全村農民耕種的土地和荒地進行了調整,把苗勝國的1.3畝土地調整給了王浩南耕種使用。1992年春至1999年夏,此塊土地一直由王浩南耕種並上繳提留和稅金,無任何糾紛。此後,苗勝國多次找村組幹部要求解決,欲向王浩南追回此塊土地,村組幹部因土地已進行合法調整而不予解決。1999年11月5日,苗勝國擅自將王浩南耕種的油菜苗犁掉,自己另種他物。王浩南制止無效,找村組幹部要求解決,苗勝國以這1.3畝土地系其開墾的荒地為由拒不返回。
問題:這 1.3畝土地應當歸誰耕種?
答:王浩南、苗勝國雙方所爭執的1.3畝土地,系村組發包給原告王浩南的責任田,王浩南耕種受益七年之久,沒有糾紛。況且王浩南按規定上繳了稅金和提留,王浩南應該享有此塊土地的耕種受益權。而苗勝國擅自將王浩南管理耕種的土地佔有使用,屬侵權行為,應停止侵害。至於苗某認為自己開墾自己有權使用是不正確的,因為我國《土地管理法》規定:「開發國有荒山、荒地、灘塗用於農、林、牧、漁業生產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批准,可以確定給開發單位使用。」苗某開發荒地1.3畝是國家鼓勵的行為,但這塊土地並不是必須交給苗某使用,縣級以上人民政府也可以確定給其他人、單位使用。所以,村組根據上級政策,將1.3畝荒地調給王浩南使用是符合法律規定的,王浩南也因此取得這塊土地的耕種使用權。
我國《民法通則》規定:「公民的合法財產受法律保護,禁止任何組織和個人侵佔、哄搶、破壞或者非法查封、扣押、凍結、沒收。」王浩南對該土地享有合法的使用權,他在該1.3畝土地上種植的作物是其合法財產,苗勝國將其破壞並強行耕種這塊土地是違法行為。《民法通則》規定:「侵佔國家的、集體的財產或者他人財產的,應當返回財產,不能返還財產的,應當折價賠償。受害人因此遭受其他重大損失的,侵害人應當賠償損失。」王浩南在自己承包的土地被侵佔後,可以採用兩種方法保護自己的權利:一是向縣級以上的地方人民政府土地管理部門提出請求,由土管部門責令被告苗勝國停止侵犯,經濟損失由土管部門可責令被告苗勝國賠償。二是直接向人民政府起訴,要求法院保護自己的合法權益。對於第一種方法,如果原告王浩南、被告苗勝國對土管部門的處理決定不服,還可以在接到處理決定通知之日起30日內向人民法院起訴。
本案中,原告王浩南採用了第二種方法,即向當地人民法院起訴,請求法院保護自己對該1.3畝土地的耕種使用權。法院受理後,經過審理,作出如下判決:被告苗勝國停止對原告王浩南所承包的1.3畝土地的侵害行為,賠償原告王浩南經濟損失200元,訴訟費用70元由被告苗勝國承擔。
㈦ 自己開墾的荒地,使用權可以歸自己嗎
1、自己開墾的荒地,到底歸誰?
根據《國土管理法》第八條規定:城市市區的土地屬於國家所有。農村和城市郊區的土地,除由法律規定屬於國家所有的以外,屬於農民集體所有;宅基地和自留地、自留山,屬於農民集體所有。 所以農村開荒的土地,其所有權仍屬於農村集體組織所有,其所有權不屬於個人,所以不能與承包土地享有同等權利。
2、自己開墾的荒地需要繳納地租嗎?
對於這個比較專業性的問題,筆者咨詢了農業部門管政策方面的人員,他們是這樣回答的: 首先要確定開荒是合法還是非法的,是國有荒原還是集體所有的荒原,如果是國家所有的,那就是按著市場情況對外發包,沒有什麼合理不合理的,國家不控制這部分的價格。不像集體所有的耕地,國家有強制性的規定,國家所有的耕地,不會轉變為集體所有,更不會變更為機動地。 但是我想很多地方開墾的荒地應該都是私自開發的,很少經過正規程序去開發,也就不能私自使用,屬於村集體所有,而村集體就會以正常發包形式進行對外承包,而農民開墾荒地也是付出了金錢以及勞力,所以村集體會優先承包給你,並且收取適當的承包費。
3、合法開荒地能使用多少年?
《國土地管理法實施細則》第17條規定:開發未確定土地使用權的國有荒山、荒地、荒灘從事種植業、林業、畜牧業或者漁業生產的,經縣級以上人民政府依法批准,可以確定給開發單位或者個人長期使用,使用期限最長不得超過50年。 正常合法的開墾荒地,可以使用50年! 當然,只限合法的!
㈧ 河荒地荒廢三年後被其他人再開墾,現土地使用權屬於誰原開墾者還是後開墾者依據法律文號是
開荒地的所有權歸集體或國家所有,個人只有使用權。前者棄荒的,由版後者使用,但是權村集體可以收回。
《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村土地承包法》
第四十四條 不宜採取家庭承包方式的荒山、荒溝、荒丘、荒灘等農村土地,通過招標、拍賣、公開協商等方式承包的,適用本章規定。
第四十五條 以其他方式承包農村土地的,應當簽訂承包合同。當事人的權利和義務、承包期限等,由雙方協商確定。以招標、拍賣方式承包的,承包費通過公開競標、競價確定;以公開協商等方式承包的,承包費由雙方議定。
第四十六條 荒山、荒溝、荒丘、荒灘等可以直接通過招標、拍賣、公開協商等方式實行承包經營,也可以將土地承包經營權折股分給本集體經濟組織成員後,再實行承包經營或者股份合作經營。
承包荒山、荒溝、荒丘、荒灘的,應當遵守有關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防止水土流失,保護生態環境。
第四十七條 以其他方式承包農村土地,在同等條件下,本集體經濟組織成員享有優先承包權。
㈨ 我們家在村裡開荒地種植20多年,現在村委會要收回種樹,我們能申請主張的權利有哪些
開荒時所產生的自留地,是指根據地方政府的政策,允許並鼓勵農民在荒山荒坡荒地上開墾,並按政策規定開出的荒地屬於個人自留地。
你家當時開荒時如果有這樣的政策規定,自然可以按自留地處置。如果沒有這樣的政策規定就不行。自開的荒地也要及時辦理土地承包證書,否則就是違法佔用。
辦證後才可轉移使用權關於開荒後取得土地使用權的問題,《土地管理法》第四十條開發未確定使用權的國有荒山、荒地、荒灘從事種植業、林業、畜牧業、漁業生產的,經縣級以上人民政府依法批准,可以確定給開發單位或者個人長期使用。
《土地管理法》規定,開發未確定土地使用權的國有荒山、荒地、荒灘從事種植業、林業、畜牧業或者漁業生產的,經縣級以上人民政府依法批准,可以確定給開發單位或者個人長期使用,使用期限最長不得超過50年.
(9)開墾荒地有土地使用權嗎擴展閱讀:
農民開荒注意事項
1、自己開荒土地如何能確權?
雖然開墾荒地和承包地都屬於村集體所有的土地,但是承包地是農民簽訂了相關的承包合同所獲得的合法權益,所以確權是合理合法的。
但是農民自己開墾的荒地要想進行確權,就必須得到村集體的認可,注意是村集體而不是村委會,也就是說農民自己開荒的土地要經過全體村民大會討論並通過,或者得到村集體大部分農戶的同意,就可以簽承包合同了,這些手續都齊全了以後,農民就可以進行土地確權了,而且能夠享受到相關的補貼政策。
如果農民自己開荒的土地得不到村集體的認可,那麼開荒的土地就不能確權,你只有土地的使用權而已,其他福利也一概享受不到。畢竟現在農村的土地越來越值錢,你要是開荒了想要確權,難免有人會眼紅,所以想讓全體村民都同意還是挺困難的一件事。
2、開荒的土地能夠享受征地補貼嗎?
從原則上看,只要是確權的土地,就都能享受到相關的補貼。但是有一點要提醒一下大家,征地補貼包含:安置費、青苗補貼、土地補貼等。其中土地補貼是屬於村集體的,村集體按照實際情況進行分配。如果開荒土地一切手續完整,那麼就可以領取征地的所有補貼,如果不完整,就只能領取青苗補貼和安置補貼了。
3、開墾土地要注意生態環保
現在,國家對於農村的生態保護還是非常重視的,尤其是對於林地、草地、濕地等保護地的保護,農民是允許開墾荒地進行耕種的,但是一旦農民私自開墾了這些保護地,不僅僅開墾的荒地不能被確權,還會面臨回收土地以及其他類型的懲罰。
所以自己開墾的荒地想要得到村集體所有人的認可並被確權,還是有一定難度的,
參考資料:網路-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
㈩ 請問農村開墾的荒地使用權歸誰所有權歸誰
雖然土地來經當事人開墾,源但土地及使用權仍然屬於集體所有。擅自開墾的行為,並不會使土地使用權發生變化。另外,佔用耕地建窯、建墳或者擅自在耕地上建房、挖砂、採石、采礦、取土等,破壞種植條件的,或者因開發土地造成土地荒漠化、鹽漬化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門責令限期改正或者治理,可以並處罰款;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相關法律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
第七十四條違反本法規定,佔用耕地建窯、建墳或者擅自在耕地上建房、挖砂、採石、采礦、取土等,破壞種植條件的,或者因開發土地造成土地荒漠化、鹽漬化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門責令限期改正或者治理,可以並處罰款;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