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關對知識產權侵權的定義主要參照中國有關知識產權法律法規,涉及侵犯專利權、著作權、商標權等知識產權。當商品在進出口環節涉及侵犯他人知識產權時,海關可以採取相應的執法措施。
具體而言,海關對知識產權侵權的定義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侵犯著作權:未經著作權人許可,擅自復制、發行、出租、表演、播放、展覽、廣播、信息網路傳播、翻譯、改編等侵犯著作權人合法權益的行為。
侵犯商標權:在商品上擅自使用與他人注冊商標相同或者近似的商標,容易使消費者產生混淆,誤認為該商品來源於他人或與他人存在特定關系的行為。
侵犯專利權:未經專利權人許可,擅自實施專利權人享有的製造、銷售、進口、許諾銷售、使用、許諾使用的獨占權行為。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對知識產權保護實施辦法》(簡稱《實施辦法》),當侵權商品進出口時,知識產權人可以向海關提出知識產權保護申請。一旦海關發現侵權商品,將按照相關法律法規採取相應的措施,包括查扣、沒收、銷毀侵權商品等。在某些情況下,海關甚至可以對涉嫌侵權的商品進行刑事追訴。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第十一條 著作權人享有對其作品的復制、發行、出租、展覽、表演、放映、廣播、信息網路傳播、攝制、改編、翻譯、匯編等權利。
第四十七條 未經著作權人許可,擅自實施著作權法第十一條規定的權利的,屬於侵權。
《中華人民共和國商標法》第五十二條 未經注冊商標所有人的許可,在同一種商品上使用與其注冊商標相同的標志,在同類商品上使用與其注冊商標近似的標志,容易使公眾誤認為其商品具有特定聯系或者因此產生混淆的,屬於侵權。《中華人民共和國專利法》第十一條 對於發明專利和實用新型專利,專利權人享有在專利權期限內製造、使用、許諾銷售、銷售、進口專利產品以及使用專利方法及其直接產物的權利。
第六十條 未經專利權人許可,擅自實施專利權人享有的權利的,屬於侵權。
《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對知識產權保護實施辦法》第二條 海關對進出口商品侵犯專利權、著作權、商標權等知識產權的行為,依法採取保護措施。
第八條 知識產權所有人發現有侵權嫌疑的進出口商品時,可以向海關申請行政保護。
② 中國海關保護的知識產權包括
法律分析:知識產權海關保護是指,海關根據國家法律法規的規定,對與進出口貨物有關並受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律、行政法規保護的商標專用權、著作權和與著作權有關的權利、專利權、世界博覽會標志、奧林匹克標志實施的保護。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知識產權海關保護條例》第二條本條例所稱知識產權海關保護,是指海關對與進出口貨物有關並受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律、行政法規保護的商標專用權、著作權和與著作權有關的權利、專利權(以下統稱知識產權)實施的保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