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視聽作品的著作權歸誰使用
根據創作產生著作權的原則,首先應當承認電影作品或以類似攝制電影的方法創作的作品是由編劇、導演、攝影、作詞、作曲等作者創作完成的。考慮到製片人的巨額投資和電影作品的商業運作,將電影作品的著作權賦予製片人,在理論上講是將著作權法定轉讓給了製片人。但是,編劇、導演、攝影、作詞、作曲等作者仍享有署名權。
法律分析
影視作品整個製作過程需要很多的人,包括導演、製片人、出品人、演員等等。而影視作品也是有著作權的,不過此時需要搞清楚,究竟影視作品的著作權歸屬於誰,影視作品著作權歸屬由製片人享有,著作人身權是指作者通過創作表現個人風格的作品而依法享有獲得名譽、聲望和維護作品完整性的權利。該權利由作者終身享有,不可轉讓、剝奪和限制。作者死後,一般由其繼承人或者法定機構予以保護。著作權又稱版權,大家知道最多的就是書籍的版權問題,因為新聞中也經常出現版權案件。作為讀者也應該遵守版權規定,讀正版書,遠離盜版。確定影視作品的著作權歸屬問題,其實是具有實踐意義的,因為只有這樣才能知道誰才是影視作品的著作權人,自然對於著作權人的合法權益,就應該提供相應的保護。若有侵犯影視作品著作權的情況,作為著作權人也可以拿起法律武器來捍衛自身利益。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 第十五條 匯編若干作品、作品的片段或者不構成作品的數據或者其他材料,對其內容的選擇或者編排體現獨創性的作品,為匯編作品,其著作權由匯編人享有,但行使著作權時,不得侵犯原作品的著作權。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於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的決定》 十、 第十五條修改為:「電影作品和以類似攝制電影的方法創作的作品的著作權由製片者享有,但編劇、導演、攝影、作詞、作曲等作者享有署名權,並有權按照與製片者簽訂的合同獲得報酬。「電影作品和以類似攝制電影的方法創作的作品中的劇本、音樂等可以單獨使用的作品的作者有權單獨行使其著作權。」
㈡ 小說改編成電視劇,作者出售的是版權嗎
小說改編成電視劇,作者出售的是版權嗎?這個問題首先要明確」版權「的定義。
我國《著作權法》中規定,本法所稱的著作權即版權。也就是說版權就是著作權,著作權就是版權。
所以即便作者出售的是版權,但是並不意味著出售以後小說作者對作品就不可控了,只要在協議裡面做好限定條件,出售版權以後,也可以擁有一些話語權。
㈢ 影視公司的版權有哪些
影視公司的版權,簡單來說,是指對其創作的電影作品所享有的權利,這包括電影的發行權和放映權等。這里的版權,即電影著作權,具體指的是電影作品的創作者或公司法人對其作品所擁有的權利。
關於電影版權的取得方式,主要有兩種:自動取得和登記取得。依據中國著作權法的規定,只要作品完成,即創作的對象滿足法定的作品構成條件,創作者就自動享有版權。所謂的「完成」在這里是相對的概念,只要創作者的創作成果滿足法定條件,就可以受到著作權法的保護。
在學術界,根據性質的不同,版權可以分為著作權和鄰接權。著作權,是對原創精神產品的人而言的,比如編劇、導演、演員等。而鄰接權,則是針對表演或協助傳播作品載體的有關產業的參與者的權利,如表演者、錄音錄像製品製作者、廣播電視台、出版社等。
電影版權的自動取得意味著,一旦電影作品完成並滿足法定條件,創作者就自動獲得了版權,無需經過任何額外的程序或手續。登記取得則是指,創作者可以主動向相關機構申請版權登記,以進一步明確和保護其權利。無論採取哪種方式,都是為了更好地保護創作者的合法權益。
著作權和鄰接權的區分,有助於更好地保護和管理各類版權相關的權益。著作權主要涉及創作者的創作權益,而鄰接權則更多關注到作品的傳播和使用環節,兩者共同構成了完整的版權保護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