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知識產權 > 湖南省關於規范國有土地使用權

湖南省關於規范國有土地使用權

發布時間:2020-12-10 23:28:48

❶ 湖南省年國土資源綜合統計分析報告

2006年是「十一五」開局年,全省經濟社會發展進入歷史新階段,對資源的需求特別是對土地資源的需求再創歷史新高。同時,國家為防止經濟「過熱」、實現可持續發展目標,繼續加大宏觀調控力度,對土地「閘門」把得更加嚴緊,國土資源部門面臨的雙重壓力比往年更大、困難更多、任務更艱巨。在省委、省政府和國土資源部的正確領導下,全省各級國土資源部門正確執行中央宏觀調控政策,把握主動、積極應對,規范管理、強化服務,各項工作平穩推進,取得了一定成效。

一、國土資源現狀

(一)土地資源

據2006年土地利用變更調查顯示,2006年全省土地利用現狀為:農用地面積 1791.42 萬公頃,佔全省土地總面積的84.56%,比2005年下降了0.08個百分點;建設用地面積136.21萬公頃,占總面積的6.43%,比2005年增加了0.11個百分點;未利用地190.92萬公頃,占總面積的9.01%,比2005年下降了0.04個百分點。

2006年,全省建設佔用耕地144029.7畝,通過開發、復墾、整理及其他方式共增加耕地156692.1畝,扣除建設佔用耕地144029.7畝,還增加了12662.4畝。從全省來看,2006年實現了耕地佔補平衡的目標,其中長沙、湘潭、衡陽、永州四市實施了耕地的異地佔補平衡。近年全省耕地面積變化情況見圖1。

全省未利用地面積年初28725214.6畝,年末28637875.9 畝。2006年年末未利用地減少面積為137901.7 畝,增加50563.0 畝。

全年未利用地轉為農用地103799.4畝,其中耕地53656.5畝、園地987.4畝、林地42284.3畝、其他農用地6871.2畝;未利用地轉為建設用地3.3畝。

圖3 2000~2006年省級批准農用地轉用情況

2.土地徵收

全省各類建設用地項目共計徵收土地16845.88公頃,其中農用地12554.80公頃,耕地6544.68公頃,征地總費用為1299162.25萬元,安置農業人口295413人。

3.土地劃撥

2006年全省劃撥各類土地1485宗,面積1836.67公頃,占土地供應總量的22.89%。

4.土地資產處置

2006年,共處置89家省直管單位,271宗土地資產,759.56萬平方米的土地,核定土地資產總價值37.86億元。其中,出讓土地184宗,面積429.8萬平方米,價值31.3億元。經營性用地全部實行招標拍賣掛牌出讓,徵收土地出讓金8.05億元,省級財政結算入庫土地出讓金6.65億元,比「十五」期間翻了一番。

5.基本農田保護

省國土資源廳與省農業廳共同制定下發了基本農田保護有關問題的整改意見和補劃基本農田工作暫行規程,建立了部門聯席會議制度。開展了基本農田資料庫建庫工作,安排了93個縣開展建庫,有60多個縣市完成初步成果。根據國務院《省級政府耕地保護責任目標考核辦法》,代擬了《市州政府耕地保護責任目標考核辦法》並報省政府審定。

全省基本農田數穩定在3367165.22公頃。安鄉、平江、南縣、湘潭、衡陽5個縣被批准為國家基本農田保護示範區。

(三)地礦行政管理

1.整頓規范開發秩序

2006年全省按照國務院的統一部署,扎實開展整頓和規范礦產資源開發秩序工作,組織各類整治行動183次,立案查處礦產違法案件2128起,關閉非法和整改不合格的礦山(點)2806個(次),限期整改和停產整頓礦山954個,關閉非法和整改不合格的選礦廠170個,停產整頓選礦廠210個,對56起非法采礦涉嫌犯罪行為破壞的礦產資源價值進行了鑒定,移送司法機關立案偵查、追究刑事責任128人。

2.管理機制創新

不斷探索創新,推行礦業權規劃計劃管理。嚴格執行礦產資源總體規劃,凡礦產資源規劃沒有批准或與規劃不符的,一律不予審批礦業權;規范礦業權審批行為。省廳下發了《關於規范采礦許可證審批發證許可權有關問題的通知》,收回了原委託市州發證的礦床儲量規模為中型(含)以下的鉛鋅等21種礦產的發證許可權,進一步理順了省市縣的審批職能;調整礦業權利益分配關系。礦產資源收益主要向基層傾斜,對於招標拍賣掛牌方式出讓的,將省市縣礦權收益分配比例調整為3∶2∶5;全面推行礦山地質環境治理備用金制度。2006年全省收繳備用金7.1億元,強化了礦業權人治理礦山環境的責任;開展了礦產資源儲量動態檢測工作。全省完成甲類礦產資源儲量核查檢測2765個,占應完成數的85%;落實礦山年檢制度,將儲量動態監管、采礦登記發證、「三率」指標考核、補償費追繳、地質環境備用金收取等工作有機結合起來,把年檢變成礦產資源開發利用的全面檢查。

3.資源儲量管理

全年省級共評審備案礦產儲量報告377個,其中小型礦288個,零星分散礦89個。儲量報告中煤礦321個,其他礦56個。全年共確認采礦權評估報告124個,備案探礦權評估報告88個。發布了《湖南省礦業權評估管理暫行辦法》。建立了全省礦山儲量監管機制,3292個礦山已基本完成了儲量動態的野外工作,省廳已審查通過75個礦山儲量年報,審查了215個壓覆礦產報告。用地項目壓覆的礦產資源主要是煤炭、金礦、石灰岩和礦泉水。全年依法匯交成果地質資料409種。

4.勘查許可證批准登記

2006年全省批准登記勘查許可證317個,其中能源礦產85個(包括煤81個、地熱2個),黑色金屬礦產34個,有色金屬礦產100個,貴金屬礦產76個(金礦73個),非金屬礦產22個,批准登記面積2791.14平方千米,比2005年(3830.46平方千米)同期減少27.13%,收取礦業權使用費55.82萬元,同比(89.89萬元)減少37.90%。從獲得勘查許可證的企業經濟類型看,國有企業(156個)和私營企業(68個)為主要勘查力量,分別佔到持證總數的49.21%和21.45%,其他是有限責任公司(40個)、股份有限公司(10個)、集體企業(3個)、股份合作企業(23個)、聯營企業(9個)、其他企業(5個)。

5.采礦許可證批准登記

全省批准登記采礦許可證6797個,其中非金屬礦產4430個(化工礦產180個),能源礦產1598個,黑色金屬礦產270個,有色金屬礦產409個,貴金屬礦產76個(金礦75個),稀有、稀土礦產4個,水氣礦產10個。批准登記面積2498.05平方千米,采礦權使用費1140.03萬元。

從采礦企業經濟類型看,以私營企業和集體企業為主,分別為4183個和1287個,其餘依次為國有企業242個、股份合作企業160個、股份有限公司276個、有限責任公司230個、聯營企業48個、獨資經營企業44個、外資企業3個和其他企業。

(四)地質環境保護

1.地質災害預警預報

2006年全省各級國土資源部門制定和發布了年度地質災害防治方案,確定了市州級地質災害隱患點366處,縣級隱患點1500多處。全省建成省、市、縣三級氣象預報預警網路,並已延伸到2000多個鄉鎮國土所,共有預警責任人3175位。地質災害預報預警工作在防禦「6.17」、「6.25」和「7.15」等3次嚴重群發性地質災害過程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2.地質災害調查與區劃

2006年,完成了隆回縣、花垣縣、城步縣、攸縣、邵東縣、常寧市、臨湘市、嘉禾縣、宜章縣、汝城縣、安仁縣、沅陵縣12縣262個鄉鎮和5885個行政村的地質災害調查與區劃項目,面積2.7萬平方千米。查出隱患點540處,受威脅人口40114人,受威脅財產4.6億元,並逐點制定了防治方案。全省已有56個縣市區開展了地質災害調查與區劃工作,基本查明了調查區地質災害的分布范圍、規模、結構特徵、形成機制和影響因素。編制了《湖南省地質災害防治規劃》(2006~2010年),並已經省政府批准頒布實施。

3.地質災害防治

省國土資源廳下發了「關於加強地質災害危險性評估及礦山地質環境影響評估工作的通知」,完成了建設用地地質災害危險性評估工作的檢查,完成建設用地地質災害危險性評估報告備案475個,其中一級63個,二級96個,三級316個。組織編制和審查了2005年度礦山地質環境治理項目設計,申報了2006年度礦山地質環境治理國家項目,爭取礦山地質環境治理項目資金3000萬元。完成了2006年度「環保三年行動計劃」的9個項目,被評為全省「環保三年行動計劃」先進單位。建立和完善了礦山地質環境治理備用金相配套的制度。全省已收存礦山地質環境治理備用金7.1億元,其中省本級收存6.3億元。

五、國土資源違法案件查處情況

(一)土地違法案件查處

2006年全省共發現土地違法行為6908件,涉及土地面積1612.92公頃(耕地436.49公頃),其中歷年隱漏2100件,涉及土地面積397.22公頃。2006年立案查處3766件,涉及土地面積1341.35公頃(耕地369.01公頃),其中隱漏案件立案963件,涉及土地面積341.99公頃,2006年發生案件立案2803件,涉及土地面積999.359公頃(耕地279.01公頃)。與2005年發生案件立案數(3136件)相比,減少了333件,下降了10.62%。

全年共結案3580件,涉及土地面積1129.89公頃(耕地267.107頃),其中處理2005年未結案件288件,佔8.04%,處理隱漏案784件,處理2006年發生案件2508件,佔70.06%。從查處的違法主體看,各級政府土地違法案件83件,比上年增加53.7%,其中省級機關2件,市級機關4件,縣級機關52件,鄉級機關25件;其餘是其他單位和個人土地違法案件,其中村(組)集體219件,企事業單位522件,個人2741件。

全年共拆除構築物21583.97百平方米,沒收構築物857.4百平方米,收回土地59.53公頃(耕地9.97公頃),收取罰沒款4469.16萬元。全年通過動態巡查發現違法行為 8087 件,涉及土地面積1933.85公頃(耕地550.76公頃),制止違法行為7004件,涉及土地面積1560.703公頃,其中耕地402.018公頃,挽回經濟損失14658.39萬元。全年行政處分13人,黨紀處分6人,刑事處罰5人。

在處理2006年發生的2803件案件中,買賣和非法轉讓土地案件294件,佔10.49%;破壞耕地案件133件,佔4.74%;未經批准佔地2247件,佔80.16%;其他案件127件,佔4.53%。

(二)礦產違法案件查處

2006年全省礦產資源違法案件共立案1240件,比2005年(1343件)減少7.67%,其中勘查類違法案件22件,佔1.77%;開采類違法案件1211件,佔97.66%;不按規定繳納礦產資源補償費7件,佔0.56%。從違法主體看,企事業單位152件,集體130件,個人958件。另有2005年未結案件98件。2006年結案1211件,比2005年(1313件)減少7.77%,其中勘查7件,開采1112件,不按規定繳納礦產資源補償費7件,處理2005年未結案85件。

全年吊銷采礦許可證59個,收取罰款1996.72萬元,全年行政處分3人,黨紀處分2人,刑事處罰37人。

2006年立案查處的礦產違法案件中,以開采類違法行為最突出,全年共查處1211起,佔2006年立案的97.66%,其中尤以無證開采、越界開采現象普遍,共查處1094起,佔2006年查處的開采類違法案件的90.34%。開采類違法中個人違法案件942件,佔全年查處案件總數的75.97%。

六、國土資源管理機構與人員情況

(一)國土資源體制改革

2006年全面完成了體制改革任務,國土資源行政體制進一步理順。全省14個市州全面實現對34個區分局的人、財、物的垂直管理,88個縣市國土資源局領導班子上收到市州國土資源主管部門管理。2264個基層國土資源所作為縣市局的派出機構,機構、編制上收為各縣市人民政府管理。各市州局增設了總工程師或總經濟師。全面落實了國土資源執法部門「三定方案」。全面落實了縣級國土資源部門和基層國土資源所礦產資源、測繪管理行政職能,實現了土地、礦產和測繪的集中統一管理。

(二)國土資源管理機構和人員培訓

2006年各級國土資源管理機構從業人員較2005年有所精減,全省共有縣級以上各級國土資源管理機構123個,從業人員16392人,減少了3.3%。行政編制人員3229人,比2005年減少4.2%。

全省共有鄉級土地管理所2141個,從業人員5698人,其中專職人員5696人,佔99.96%。

各級國土資源管理部門高度重視幹部隊伍建設,全年共有2973人次通過了管理及業務知識培訓,其中黨校培訓1397人次,各級行政學院培訓303人次,其他培訓1273人次。

全年參加學歷教育2367人,其中在讀博士7人、碩士47人、本科1196人、專科 1117 人。2006年取得碩士以上學歷學位6人、學士學位5人。

❷ 湖南省國土資源廳的主要職責

湖南省國土資源廳主要職責是。
(一)擬定有關土地資源、礦產資源等自然資源和測繪管理的地方性法規、規章,經批准後組織實施;依照規定負責有關行政復議;研究擬定管理、保護與合理利用土地資源、礦產資源政策;貫徹實施土地資源、礦產資源、測繪管理的技術標准、規程、規范和辦法。
(二)組織編制和實施國土規劃、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和其他專項規劃;參與報省政府審批的城市總體規劃的審核,指導、審核市(州)、縣(市)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組織礦產資源的調查評價,編制礦產資源保護與合理利用規劃、地質勘查規劃、地質災害防治和地質遺跡保護規劃;組織編制和實施測繪事業發展規劃和基礎測繪計劃。
(三)監督檢查市(州)、縣(市)國土資源主管部門行政執法和土地、礦產資源規劃執行情況;依法保護土地、礦產資源所有者和使用者的合法權益,承辦並組織調處重大權屬糾紛,查處重大違法案件。
(四)擬定實施耕地特殊保護和鼓勵耕地開發政策,實施農地用途管制,組織基本農田保護,指導未利用土地開發、土地整理、土地復墾和開發耕地的監督工作,確保耕地面積只能增加、不能減少。
(五)貫徹實施地籍管理辦法,指導全省地籍管理工作;組織土地資源調查、地籍調查、土地統計和動態監測;指導土地確權、城鄉地籍、土地定級和登記等工作。
(六)擬定並按規定組織實施土地使用權出讓、租賃、作價出資、轉讓、交易和政府收購管理辦法,制訂國有土地劃撥使用目錄指南和鄉(鎮)村用地管理辦法,指導農村集體非農土地使用權的流轉管理。
(七)指導省內基準地價、標定地價評測,審核評估機構從事土地評估的資格,確認土地使用權價格。承擔報國務院、省人民政府審批的各類用地的審查、報批工作。
(八)依法管理礦產資源探礦權、采礦權的審核登記發證和轉讓審核登記;根據授權依法審批對外合作區塊;承擔礦產資源儲量管理工作,管理地質資料匯編;依法實施地質勘查行業管理,審查確定地質勘查單位的資格,管理地勘成果;按規定管理礦產資源補償費的徵收和使用。審核評估機構從事探礦權、采礦權評估的資格,確認探礦權、采礦權評估結果。
(九)組織監測、防治地質災害和保護地質蹤跡;依法管理水文地質、工程地質、環境地質勘查和評價工作,監測、監督防止地下水的過量開采與污染,保護地質環境;認定具有重要價值的古生物化石產地、標准地質剖面等地質遺跡保護區;按許可權管理地質遺跡保護區。
(十)組織並管理基礎測繪、行政區域界線測繪、地籍測繪和其他全省性或重大測繪項目、重大測繪科技項目。
(十一)依法審查測繪單位的等級資格,管理測繪任務登記;依法審查對外提供測繪成果和外國組織、個人來湘測繪的事項;依法管理地圖編制工作,審查向社會出版、展示的地圖,管理並審核地名在地圖上的表示。
(十二)管理省級基礎地理信息數據,根據授權審核發布本省重要地理信息數據,會同有關部門編制湖南省行政區界線標准樣圖,組織指導基礎地理信息社會化服務;管理全省的國家測繪基準和測量控制系統,指導監督各類測繪成果的管理和測量標志的保護。
(十三)安排並監督檢查國家財政撥給的地勘費、基礎測繪專項資金以及省財政撥給的其他各項資金,按照有關規定組織國土資源管理規費的徵收、使用和監督管理。
(十四)組織開展土地資源、礦產資源、測繪工作的對外合作與交流。
(十五)歸口管理湖南省地質礦產勘查開發局。
(十六)承辦省委、省人民政府交辦的其他事項。
經省編委核准,省國土資源廳直屬事業單位。
直屬土地管理局、省第一測繪院、省第二測繪院、省第三測繪院(省基礎地理信息中心)、湖南地圖出版社、省地質研究所(省國土資源規劃院)、省地質環境監測總站(省遙感中心)、省測繪科技研究所、省測繪產品質量監督檢驗授權站、征地拆遷事務所、幹部教育培訓中心、省土地開發整理儲備中心、省土地交易中心、省國土資源信息中心、國土資源導刊雜志社、省測繪大院管理所。

❸ 征 長政發[2009]21號《長沙市國有土地上房屋徵收與補償安置工作規定》

這個規定是違法的,廢了
不知道原來按照這個規定做出的處罰、拆遷 等等是否再更改
長沙市人民政府所制定的《長沙市國有土地上房屋徵收與補償安置工作規定》(以下簡稱:《房屋徵收規定》)不符合法律規定。
一、長沙市《房屋徵收規定》違反我國《憲法》的相關規定。
我國《憲法》第十三條規定:「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財產不受侵犯。國家依照法律規定保護公民的私有財產權和繼承權。國家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照法律規定對公民的私有財產實行徵收或者徵用並給予補償」。
顯而易見,當國家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對「公民的私有財產」實行「徵收」或徵用時,必須也只能依照「法律」的規定實施。
長沙市人民政府制定並實施的《房屋徵收規定》僅屬地方性規章文件,絕不屬於法律的位階。所以,長沙市人民政府頒發並已實施的《房屋徵收規定》違反了《憲法》的規定。
二、長沙市政府的《房屋徵收規定》違反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立法法》的相關規定。
《中華人民共和國立法法》第八條規定:「下列事項只能制定法律:(一)國家主權的事項;(二)各級人民代表大會、人民政府、人民法院和人民檢察院的產生、組織和職權;(三)民族區域自治制度、特別行政區制度、基層群眾自治制度;(四)犯罪和刑罰;(五)對公民政治權利的剝奪、限制人身自由的強制措施和處罰;(六)對非國有財產的徵收;(七)民事基本制度;(八)基本經濟制度以及財政、稅收、海關、金融和外貿的基本制度;(九)訴訟和仲裁製度;(十)必須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制定法律的其他事項」。
從我國《立法法》第八條的第六項我們可以看出,「對非國有財產的徵收」只能由法律來規范。
長沙市政府的《房屋徵收規定》中,已經將屬於「非國有資產」的公民「個人所有的房屋」列入到了徵收的范圍之內。而該徵收規定又不屬於法律的范疇。顯然,該《房屋徵收規定》已超越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立法法》規定的許可權,是違法的。
三、長沙市《房屋徵收規定》違反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物權法》及《中華人民共和國城市房地產管理法》相關規定。
《中華人民共和國物權法》第四十二條第三款規定:「徵收單位、個人的房屋及其他不動產,應當依法給予拆遷補償,維護被徵收人的合法權益;徵收個人住宅的,還應當保障被徵收人的居住條件。」
新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城市房地產管理法》僅增加的第六條規定:「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國家可以徵收國有土地上單位和個人的房屋,並依法給予拆遷補償,維護被徵收人的合法權益;徵收個人住宅的,還應當保障被徵收人的居住條件。具體辦法由國務院規定。」
以上兩部法律均嚴格規定在「徵收個人房屋」時應當遵循的三項基本原則,即:
(一)必須是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國家方可徵收公民個人的房屋;
(二)徵收房屋必須以法律為依據,即「依法進行」,這里的「法律」不能任意擴大到行政法規,只有法律授權時方可由國務院制定行政法規實施。按照《立法法》的規定,規章不可以設定徵收公民私有財產的程序及相關制度。
(三)徵收公民房屋的「還應當保障被徵收人的居住條件」。這是對徵收公民私人房屋給予補償安置的底線要求。
總之,我個人認為,長沙市政府出台的這個《長沙市國有土地上房屋徵收與補償安置工作規定》,是不符合《憲法》和相關法律規定的,人民法院在審理政府依據該《房屋徵收規定》徵收長沙市廣大居民的房屋而引起的行政案件時,應以徵收決定「適用法律、法規錯誤」和「程序違法」為由,而撤銷該類房屋徵收決定。
長沙市國有土地上房屋徵收與補償安置工作規定
(長政發[2009]21號)

第一條為規范我市國有土地上房屋徵收與補償安置行為,維護被徵收人及利害關系人的合法權益,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物權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城市房地產管理法》及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結合我市實際,制定本工作規定。

第二條本市芙蓉區、天心區、嶽麓區、開福區、雨花區國有土地上符合公共利益的建設項目需要實施房屋徵收與補償安置的,適用本工作規定。

第三條市人民政府加強對房屋徵收與補償安置工作的領導。

各區人民政府負責本轄區內房屋徵收與補償安置工作的組織和實施,區人民政府指定的工作部門(以下簡稱區徵收實施部門)負責房屋徵收與補償安置的具體工作。

長沙市城市房屋拆遷管理辦公室(以下簡稱市拆遷辦)負責房屋徵收與補償安置工作的監督管理。

第四條區人民政府作出徵收決定之前,區徵收實施部門應對擬徵收范圍內的房屋權屬、區位、用途、建築面積、租賃、用益物權、抵押、查封等情況組織調查登記,並與房產、規劃等相關部門予以核實,相關部門和被徵收人應當予以配合。

第五條擬徵收范圍內國有土地使用權被依法收回後,區人民政府應根據區徵收實施部門提供的建設項目批准文件、建設用地規劃許可證、國有土地使用權批准文件等資料作出房屋徵收決定,並在徵收范圍內發布公告。

房屋徵收決定公告應載明徵收目的、徵收范圍、徵收實施部門、徵收實施期限、行政復議、行政訴訟權利等。

第六條被徵收人或利害關系人對房屋徵收決定不服的,可以依法向市人民政府申請行政復議,也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訴訟。

第七條房屋徵收決定公告後,在徵收范圍內不得新建、擴建、改建房屋。不得改變房屋和土地用途,不得買賣、析產、租賃、抵押房屋。區徵收實施部門應及時通知建設、規劃、房產、工商等部門停止辦理相關手續。
第八條被徵收房屋所在地的區人民政府應按《城市房屋拆遷管理條例》、《湖南省實施<城市房屋拆遷管理條例>辦法》、《長沙市城市房屋拆遷管理條例》、《長沙市城市房屋拆遷管理若干規定》、《長沙市人民政府關於調整長沙市城市房屋拆遷補償有關標準的決定》等規定的方式和標准對被徵收人給予補償安置。

第九條區徵收實施部門應向市拆遷辦申請組織項目分類評估,市拆遷辦應按《城市房屋拆遷估價指導意見》和《湖南省城市房屋拆遷評估管理規定》組織實施。

房屋徵收的估價時點為徵收決定公告之日。

第十條區徵收實施部門根據分類評估價格和調查核實的情況,擬定項目房屋徵收補償安置方案,並在徵收范圍內發布項目房屋徵收補償安置方案徵求意見公告,徵求被徵收人和利害關系人的意見,被徵收人和利害關系人提出聽證的,區徵收實施部門應按規定組織聽證,市拆遷辦應當參加聽證。徵求意見公告期不少於7個工作日。

區徵收實施部門應對被徵收人和利害關系人的意見進行研究,確需修改的,應予以修改和完善。

項目房屋徵收補償安置方案的內容應包括:法律依據,徵收范圍,徵收實施步驟,被徵收房屋產權詳細情況,具體的徵收補償標准和安置方式,徵收補償資金的落實情況,安置用房及周轉用房的情況,徵收實施期限等。

第十一條區徵收實施部門將修改和完善後的項目房屋徵收補償安置方案報市拆遷辦批准,並提供如下資料:

1、房屋徵收決定、公告及相關資料;

2、被徵收人和利害關系人的意見採納情況,舉行了聽證的還應附加聽證筆錄;

3、徵收補償安置資金或安置用房、周轉用房證明;

4、徵收房屋拆除施工安全管理資料。

區徵收實施部門根據批準的方案在徵收范圍內發布項目房屋徵收補償安置方案實施公告,並組織實施。

第十二條徵收補償安置資金應當在項目房屋徵收補償安置方案公告發布前足額存入徵收補償專用賬戶,專款用於徵收補償安置,不得挪作他用,並接受市拆遷辦監管。未足額存入的,區徵收實施部門不得發布項目房屋徵收補償安置方案實施公告。

市拆遷辦應當根據徵收補償安置協議簽訂情況及時監控相應數量的資金,並對資金的使用情況進行監督檢查。

第十三條被徵收人應當在徵收實施期限內,依照經批準的項目房屋徵收補償安置方案與區徵收實施部門簽訂徵收補償安置協議,騰空房屋,完成搬遷。

區徵收實施部門應當在徵收補償安置協議簽訂之日起10個工作日內將協議報市拆遷辦備案。

第十四條房屋徵收決定公告規定的徵收實施期限屆滿,對於仍未達成徵收補償安置協議,需要下達徵收補償安置決定的,區徵收實施部門應按如下程序辦理:

1、區徵收實施部門依照《城市房屋拆遷估價指導意見》和《湖南省城市房屋拆遷評估管理規定》規定的程序,申請對被徵收房屋進行分戶評估;

2、區徵收實施部門根據分戶評估結果,擬定分戶的房屋徵收補償安置方案並書面告知被徵收人;

3、區徵收實施部門申請市拆遷調解,並提交擬定的分戶房屋徵收補償安置方案、分戶評估報告、協商筆錄、補償安置資金證明、安置用房和周轉用房權屬證明、被徵收房屋產權產籍等相關資料;

4、市拆遷辦應當在受理調解申請之日起7個工作日內組織調解,調解不成的,區徵收實施部門向區人民政府提出申請,由區人民政府下達房屋徵收補償安置決定。

第十五條房屋徵收補償安置決定應包括下列內容:

1、被徵收房屋及權利人的基本情況

2、徵收的依據和理由

3、徵收補償安置的價格和方式

4、搬遷期限

5、告知當事人的行政復議和行政訴訟的權利、途徑及期限;

❹ 湖南何時開始徵收土地出讓金有什麼相關的文件可以參考謝謝!

國務院關於明確土地出讓金徵收標準的通知
煙台公司法律師http://www.lawtime.cn/yantai/lawyer/p1ll110201
為配合鄉鎮綜合體制改革,加強地價管理,防止國有土地資產流失,促進我縣經濟和城市建設的發展,根據現行土地管理法規以及國務院《關於深化改革 嚴格土地管理的決定》(國發[2004]28號)、《湖南省土地市場管理辦法》(省人民政府令第195號)和湖南省人民政府《關於深化改革嚴格土地管理的 意見》(湘政發[2005]4號)的規定,經縣人民政府同意,決定調整出讓金徵收標准,現將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1、原劃撥土地使用權使用者經縣人民政府批准准予轉讓,出讓金徵收標准如下:
(1)按照原批准用途辦理出讓手續,非經營性用地的土地使用權出讓金不得低於備案評估地價的35%;商品住宅和綜合經營性用地的土地使用權出讓 金不得低於備案評估地價的40%;商業、旅遊、娛樂用地的土地使用權出讓金不得低於備案評估地價的45%;工業用地的土地使用權出讓金不得低於備案評估地 價的25%。
(2)原批准用途為非經營性用地改變為經營性用地的,應當採取招標拍賣掛牌方式在土地交易中心公開出讓,並按現時經營性用地的市場價格(備案評估地價,下同)減去原用途的現時劃撥土地使用權市場價格全額繳納土地使用權出讓金。目前,暫按本條第(1)項規定標准執行。
(3)房改房、經濟適用房上市交易,按國家和省的規定繳納土地使用權出讓金,且不得低於備案評估地價的10%。
(4)出讓年限按國家規定最高可出讓年期辦理,即:住宅(含商品住宅)70年;商業、旅遊、娛樂用40年;工業、綜合用地等其他用地50年。
2、新增建設用地辦理出讓手續,出讓金徵收標准如下:
(1)非經營性用地協議出讓土地使用權的,熟地不得低於備案評估地價的70%;毛地不得低於備案評估地價的50%。
(2)經營性用地必須採取招標拍賣掛牌方式在土地交易中心公開出讓,並按成交價繳納出讓金。繳交標准為:熟地不得低於成交價的70%;毛地不得低於成交價的50%。
3、土地使用者經取得規劃部門和出讓方同意,改變出讓合同約定的土地用途的,必須重新簽訂出讓合同或簽訂出讓合同變更協議,並按下列標准調整土地使用權出讓金:
(1)原批准用途為非經營性用地改變為經營性用地的,應採取招標拍賣掛牌方式在土地交易中心公開進行,並按現時經營性用地的市場價格減去原用途 的現時非經營性用地市場價格的差額相應調整,改變為商業、旅遊、娛樂用地的,不得低於差額的45%;改變為商品住宅和綜合經營性用地的,不得低於差額的 40%。
(2)原批准用途為非經營性用地的,按改變用途前後的現時備案評估地價的差額相應調整,並不得低於差額的35%。
(3)原批准用途為經營性用地的,按改變用途前後的現時備案評估地價的差額相應調整,具體調整標准按該條第(1)項規定執行。
(4)改變用途後出讓年限按新用途最高可出讓年期核算,出讓時間起點為第一次簽訂出讓合同之日。

❺ 湖南新規於5月1實施 開發商不得擅自變更規劃

買房時,你遭遇到開發商變更規劃了嗎?買房前,開發商打著超低容積率、自帶重點幼兒園或是帶大型超市等旗號,吸引消費者購買。但買房後,不少開發商為了牟取更大的利益,隨意變更規劃。要知道,開發商承諾高綠化率、低容積率等,這類房子價格自然也比周邊的高,購房者可是為開發商的這種規劃買單了的。如今,遭遇到開發商變更規劃,嚴重損害了購房者的利益。今後,在湖南買房,開發商不得擅自變更規劃。

新修訂的《湖南省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城鄉規劃法>辦法》(以下簡稱《實施辦法》)已由湖南省第十二屆人大常委會第十九次會議通過,將於2016年5月1日正式實施,對城鄉規劃管理更加嚴格,對規劃管理制度更加健全,對違法建設處置標准更加明確。3月2日,湖南省住建廳發出通知,要求各市州、縣市城鄉規劃局(規劃建設局)貫徹落實新修訂的《實施辦法》。

不可隨意提高容積率、建設單位或個人不得擅自變更建設用地規劃條件

新修訂的《實施辦法》建設用地規劃條件變更要求非常嚴格,對於通過出讓方式提供的國有土地使用權的住宅、商業、辦公類建設項目,除公共利益需要外,申請變更建設用地規劃條件涉及改變土地使用性質、降低綠地率、提高容積率、減少公共服務設施和基礎設施配套的,城鄉規劃主管部門不得批准。

嚴格實施規劃行政審批和規劃許可

新修訂的《實施辦法》要求各級城鄉規劃主管部門要優化行政許可程序,推進技術審查與行政許可審查相對分離,提高行政效能。要依法嚴格實施規劃行政審批和規劃許可,不得在規劃建設用地范圍外實施規劃許可;未經依法批準的控制性詳細規劃,不得作為實施建設項目規劃許可的依據。要切實加強鄉村地區建設項目的規劃審批管理,提高鄉村地區規劃許可的覆蓋面和核發率。

用5年時間全面清查處理違法建設

根據新修訂的《實施辦法》,各地要暢通違法建設舉報渠道,建立健全建設工程的動態監管機制和違法建設的巡查機制,用五年時間全面清查處理城鎮建成區的違法建設,並堅決遏制新增違法建設,加大對違反規劃行為的懲處力度。發現違法建設並責令當事人停止建設,但當事人拒不停止的,可以報告當地人民政府責成有關部門採取拆除繼續建設部分的措施。

三種情況下可發生強制性變更

變更內容不符合控制性詳細規劃的,城鄉規劃主管部門不得批准。建設單位或者個人應當按照建設用地規劃條件和規劃許可的內容實施建設,不得擅自變更。確需變更的,應當向城鄉規劃主管部門提出申請。受理申請的機關應當依法將批準的建設用地規劃條件和規劃許可的變更內容予以公布;申請人應在施工現場公布經批準的建設用地規劃條件和規劃許可內容的變更內容。

1、城市規劃調整造成地塊建設條件變化的。

2、城市基礎設施、公共設施建設需要導致已出讓用地的大小及相關建設條件發生變化的。

3、國家、省、市有關政策發生變化的。規劃條件變更內容不符合控制性詳細規劃的,不應當批准。對出讓地規劃條件的變更要求應當尤其嚴格,必須符合周圍環境要求和設施承載條件,不得損害公共利益,不得損害利益關系人的合法權益。

在以往,開發商總是能隨意變更規劃,侵犯購房者的核心利益。造成購房者維權困難,維權無門的現象,許多的購房者只能吃啞巴虧。而如今,這一政策的實施,能夠給廣大的購房者帶來最實際的利益。雖然不能保證杜絕這類現象的發生,但至少能讓開發商對這一政策有所忌憚,減少這一情況的發生。

(以上回答發布於2016-03-04,當前相關購房政策請以實際為准)

搜狐焦點為您提供全面的新房、二手房、租房、家裝信息

❻ 土地使用權租賃的管理辦法

湖南省國有土地使用權租賃管理辦法(試行)
第一條
為建立公開、公正、合法、有序的土地市場,加強土地資產管理,促進土地資源的合理流動和優化配置,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實施條例》和國土資源部《規范國有土地租賃若干意見》等規定,制定本辦法(試行)。
第二條
國有土地使用權租賃(下簡國有土地租賃)是指國家將國有土地使用權出租給使用者使用,由使用者與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門簽訂一定年期的土地租賃合同,並支付租金的行為。
國有土地租賃是國有土地有償使用的一種形式,是出讓方式的補充。當前應以完善國有土地出讓為主,穩妥地推行國有土地租賃。
第三條
對原有建設用地,法律規定可以劃撥使用的仍維持劃撥,不實行有償使用;對因發生土地轉讓、出租、企業改制和改變土地用途後依法應當有償使用的,可以實行租賃。對於新增建設用地,重點推行和完善國有土地出讓,租賃只作為出讓方式的補充。對於經營性房地產開發用地,無論是利用原有建設用地,還是利用新增建設用地,都必須實行出讓,不實行租賃。
第四條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門負責本行區域內國有土地租賃管理工作,並依法進行監督檢查。
第五條
租賃期限六個月以上的國有土地租賃,應當由縣級以上土地行政主管部門與土地使用者簽訂租賃合同。租賃內容應當包括出租方、承租方,出租宗地的位置、范圍、面積、用途,租賃期限、土地使用條件,土地租金標准、支付時間和支付方式、土地租金標准調整的時間和調整幅度,出租方和承租方的權利和義務等。
第六條
國有土地租賃依照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的審批許可權,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批准。涉及征地和農用地轉為建設用地的,依照國家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先行辦理審批手續。
第七條
國有土地租賃,要以採用招標、拍賣或者雙方協議的方式,有條件的,必須採取招標、拍賣方式。採用雙方協議方式出租國有土地的租金,不得低於出租底價和按國家及省規定的最低地價折算最低租金標准,協議出租結果要報上級土地行政主管部門備案,並向社會公開披露,接受上級土地行政主管部門和社會監督。
第八條
國有土地租賃標准應與地價標准相均衡。承租人取得土地使用權時未支付其它土地費用的地,租金標准應按全額折算;承租人取得土地使用權時支付了征地、拆遷等土地費用的,租金標准應按扣除有關費用後的地價余額折算。
採用短期租賃的,按年度或季度支付租金;採用長期租賃的,應在國有土地租賃合同中明確約定土地租金支付時間、租金調整的時間間隔和調整方式。
第九條
國有土地租賃可以根據具本情況實行短期和長期租賃。對短期使用或用於修建臨時建築物的土地,應實行短期租賃,短期租賃年限一般不超過5年;對需要進行地上建築物、構築建設後長期使用的土地,應實行長期租賃,具體租賃期限由合同約定,但最長租賃期限不得超過法律規定的同類用途土地出讓最高年期。
第十條
國有土地租賃,承租人取得承租土地使用權。承租人在按租賃合同約定支付剩餘年期的土地租金並完成開發建設後,經簽訂合同的原土地行政主管部門同意,可將剩餘年期的承租土地使用權轉租、轉讓或抵押。承租土地使用權轉租、轉上或抵押,須依法辦理變更登記。
承租人將承租土地轉租或者分租給第三人的,承租土地使用權仍由原承租人持有,承租人與第三人建立了附加租賃關系,第三人取得土地的他項權利。
承租人轉讓土租賃合同的,租賃合同約定的權利義務隨之轉給第三人,承租土地使用權由第三人取得,租賃合同經更名後繼續有效。
地上房屋等建築物、構築物依法抵押的,承租土地使用權可隨之抵押,但承租土地使用權只能按合同租金與市場租金的差值及租期估價,抵押權實現時,土地租賃合同同時轉讓。
第十一條 在租賃合同約定的使用年期內,承租土地出讓,承租人有優先受讓權。租賃土地在辦理出讓手續後,終止租賃關系。
第十二條
已簽訂土地使用權租賃合同的土地使用者,有條件的,可終止原租賃合同,改按法律、法規規定簽訂土地使用權出讓合同,繳納土地使用權出讓金,取得出讓土地使用權。
已簽訂土使用權出讓合同,按合同約定支付出讓金有困難的,交足已使用年限的土地出讓金後,經原批准機關同意,可以終止原出讓合同,改按本辦法規定簽訂土地使用權租賃合同。
第十三條
國家對土地使用者依法取得的承租土地使用權,在租賃合同約定的使用年屆滿前不收回;因社會公共利益的需要,依照法律程序提前收回,應對承租人給予合理補償。
土地使用權租賃合同約定的使用年限期滿,承租人需要繼續使用土地的,應當在期滿前三個月向縣級以上土地行政主管部門上申請續期,並按本辦法規定重新辦理租賃審批手續,除根據社會公共利益面要收回該幅土地的,應予以批准。未按規定申請續期或者雖申請續期但未獲批準的,承租土地使用權由國家依法無償收回,其地上建築物、其他附著物所有權由國家無償取得,或要求承租人拆除地上建築物、構築物,恢復土地原狀。
承租人未按合同約定開發建設、未經土地行政主管部門同意轉讓、轉租或不按合同約定按時交納土地租金的,土地行政主管部門可以解除合同,依法收回承租土地使用權。
第十四條
土地行政主管部門應加強國有土地租金的徵收工作,協助財政部門作好土地租金的使用管理。土地租金由土地行政主管部門代征代繳,全額上交財政,使用財政部門統一印製的《土地有償使用收入專用收款收據》。收取的土地租金參照國有土地出讓金的管理辦法進行管理,按規定專項用於城市基礎設施建設和土地開發。
第十五條
各地在本《辦法》下發前對國有土地租賃適用范圍已有規定或各地已簽訂《國有土地租賃合同》的,暫按已有規定及《國有土地租賃合同》的約定執行,並在需今後工作中逐步規范;本《辦法》下發後實施國有土地租賃的,一律按本《辦法》要求規范辦理。
第十六條 《國有土地租賃合同》文本在國土資源部統一制發前,由省國土測繪局制定試行。
第十七條 本辦法自1999年10月1日起實行。
湖南省國有土地使用權租賃管理辦法
各州、市、縣(市、區)國土管理局,長沙、懷化鐵路國土管理分局:
現將《湖南省國有土地使用權租賃管辦法》(試行)印發給你們,請認真貫徹執行。執行中有何問題,請及時報告省局。

❼ 湖南省政府對外商投資做出哪些規定

實行對外開放政策以來,外商投資企業發展較快,對經濟發展起到了一定的促進作用。為了加快外商投資企業的發展,保護其合法權益,根據有關法律、法規,結合我省實際,現就外商投資企業用地管理問題作如下通知:

一、高度重視外商投資企業用地管理工作。外商投資企業的健康發展,事關全省改革開放的大局,各地各部門各單位務必引起高度重視。對外商投資企業在用地過程中遇到的困難和矛盾,要千方百計予以解決,為其創造良好的投資環境。各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國土管理部門要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城市規劃法》、《湖南省土地管理實施辦法》和國務院深化土地使用制度改革會議精神,對外商投資企業用地管理工作走上法制化、規范化的軌道。

二、切實保護外商投資企業用地的合法權益。對外商投資企業依法通過出讓、徵用劃撥或者由中方合營、合作者以場地出資方式取得的國有土地使用權,以及經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批准,城市規劃區以外的農村集體經濟組織以集體所有的土地資產作價入股取得的集體土地使用權,要依法加以保護。對外商投資企業依法取得的土地使用權原則上不得提前收回。確因社會公共利益需要必須提前收回的,應當按照法律程序辦理,並根據外商投資企業合理開發利用的情況,給予適當補償。

三、認真履行外商投資企業用地的審批手續。凡需取得土地使用權(含臨時用地使用權)的外商投資企業,應當向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國土管理部門提出用地申請。申請用地應提交下列文書:1.外商投資企業法人注冊證明;2.初步設計批復文件;3.1∶500比例尺地形圖、總平面布置圖;4.資信證明文件;5.法律、法規規定應當提交的其他文書。

縣級以上國土管理部門對符合用地條件的申請,比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城鎮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和轉讓暫行條例》、《湖南省土地管理實施辦法》、《湖南省城鎮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和轉讓實施辦法》規定的審批許可權和程序,盡快與外商投資企業簽訂土地使用權出讓合同或者土地使用合同,核發土地使用證或臨時用地許可證。如外商投資企業需要改變土地使用用途、范圍,縣、市國土管理部門收到外商投資企業的申請後,經批准,要重新與其簽訂土地使用權出讓合同或者土地使用合同。

外商投資企業使用土地的期限與其經營期限相同。沒有規定經營期限的,縣級以上國土管理部門要核定土地使用期限,但最高不超過50年。土地使用權期滿,外商投資企業可以申請續期使用,但應當在期滿前1年向縣、市國土管理部門提出申請,經批准後辦理續期用地手續。外商投資企業對國有土地使用權提前終止使用或者期滿不再續期使用的,縣、市國土管理部門要收回其土地使用權。

四、做好土地使用費的征管工作。土地使用費是土地資產價值的具體體現,各縣(市)國土管理部門和其他部門要認真做好其徵收和管理工作。縣(市)國土管理部門要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外合資經營企業法》、《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外合資經營企業法實施條例》和有關規定,對具有下列情況的收取土地使用費或其他費用:外商投資企業使用劃撥土地或中方合營、合作者以場地為合營合作條件的,由外商投資企業繳納土地使用費;外商投資企業租賃以劃撥方式取得土地使用權的國有土地上建成的房屋作為生產、辦公場所的,由房屋所有者繳納土地使用費;外商投資企業臨時使用國有土地的,由外商投資企業繳納土地佔用費;外商投資企業經批准臨時使用集體土地(使用期不得超過2年)的,不收取土地使用費,但要按照該土地前3年的平均年產值逐年由外商投資企業交納土地補償費。土地使用費的計收標准和管理辦法,按照省物價局、省財政廳制定的湘價房〔1994〕78號文件執行。土地使用費從核發土地使用證之日起計算,由外商投資企業按實際使用年度逐年繳納。逾期不繳納的,按每逾1日加收應繳費額1‰至3‰的滯納金。

對產品出口、先進技術和開發性農、林、牧、漁業生產等外商投資企業,可按照《湖南省鼓勵外商投資條例》和其他有關規定減免土地使用費。對因不可抗力等原因造成嚴重經濟損失的外商投資企業,縣(市)國土管理部門可申報縣(市)人民政府批准,予以緩繳、減繳或者免繳土地使用費。

五、加強對外商投資企業用地的監督和檢查。各級各有關部門要依照法律、法規和有關規定,加強外商投資企業在取得土地使用權、繳納土地使用費和使用土地等方面的監督和檢查,使其合法用地、合理用地。對本文下發以前的外商投資企業用地,要進行一次整頓,依法處理後該補辦用地手續的要補辦手續,該補繳土地使用費的要補繳土地使用費。今後,對非法用地、非法轉讓土地、不按合同規定用途和范圍使用土地、不按合同規定的動工期開發的外商投資企業,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國土管理部門依據土地管理法律、法規處理。

❽ 湖南省土地市場管理辦法的第二章 土地供應

下列土地使用權交易,應當在縣(市)以上人民政府指定的土地交易場所公開進行:
(一)土地使用權的出讓;
(二)土地使用者申請改變土地用途或者申請改為出讓土地使用權,需要按照市場價補繳土地使用權出讓金的;
(三)劃撥土地使用權單獨或者連同地上建築物、附著物的轉讓;
(四)國有企業事業單位或者國有控股企業土地使用權的轉讓;
(五)為實現抵押權而發生的土地使用權或者連同地上建築物、附著物所有權的轉讓;
(六)人民法院判決、裁定涉及土地使用權或者連同地上建築物、附著物所有權的轉讓;
(七)法律、法規規定應當在土地使用權交易場所公開進行的其他土地使用權交易。
出讓的土地使用權隨同地上建築物、附著物轉移且不改變土地用途,不需補繳土地使用權出讓金的,可以不在土地交易場所公開交易。
土地使用權交易涉及國有企業或者國有控股企業國有資產轉讓的,國有資產監督管理機構應當依照有關規定加強監督。 進行土地使用權公開交易,由有關國土資源行政主管部門依據供地計劃和供地方案制定具體宗地的招標或者拍賣、掛牌文書,由城市規劃部門依法辦理用地規劃審批手續。
有關土地交易機構應當於招標、拍賣、掛牌前20日在指定的土地交易場所和當地主要媒體發布公告。公告內容包括地塊性質狀況、瑕疵說明、規劃條件、用地者資格資質、交易條件和交易程序等。 採用招標方式進行土地使用權公開交易的,招標方應當設立5人以上單數的評標小組。評標小組的主持人由招標方指定,其他成員在開標前24小時內由主持人從招標評標專家庫中隨機確定。
採用拍賣、掛牌方式進行土地使用權公開交易的,應當設立由國土資源、城市規劃、監察、財政、價格等部門代表組成的拍賣、掛牌委員會,由拍賣、掛牌方指定主持人。
土地使用權招標、拍賣、掛牌交易的具體操作規則,由省人民政府國土資源行政主管部門根據國家有關規定製定並公布。 土地使用權公開交易時,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土地交易機構及時宣布中止交易:
(一)土地利用所依據的客觀情況發生重大變化,確實影響公共利益的;
(二)發生不可抗力事件的;
(三)司法、監察機關因辦理案件確實需要中止交易的;
(四)依法應當中止交易的其他情形。
前款規定情形消除後,土地交易機構應當及時恢復交易並書面通知當事人,交易期限順延。 有下列情形之一,未經依法批准或者不符合法定條件的,不得交易:
(一)改變土地用途的;
(二)改變土地使用權性質的;
(三)轉讓劃撥土地使用權的;
(四)出讓土地使用權首次轉讓的;
(五)法律、法規規定其他不得交易的情形。 土地使用權交易成交後,土地使用權人應當在規定期限內,持土地使用合同、土地交易機構出具的成交確認書和其他法定材料,到相關的國土資源行政主管部門依法辦理土地登記手續,領取國有土地使用權證書
土地使用權交易前已經統一辦理用地和用地規劃審批手續,成交後不改變土地用途和規劃方案確定的條件的,不再辦理用地和用地規劃審批手續。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縣(市)以上人民政府國土資源行政主管部門不得辦理土地登記手續:
(一)依法應當實行土地使用權公開交易而未實行的;
(二)土地使用權公開交易未按法定程序進行的;
(三)土地使用權出讓金或者其他地價款未繳清的;
(四)法律、法規規定交易無效的其他情形。 設區的市、自治州、縣(市)人民政府應當定期確定基準地價,建立基準地價聽證和更新、公布制度。確定和更新的基準地價應當報上一級人民政府國土資源行政主管部門核准。
設區的市、自治州、縣?穴市?雪人民政府應當建立標准宗地的標定地價體系,並定期公布。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國土資源行政主管部門應當建立健全地價動態監測信息系統,加強對交易地價、評估地價的監督。
對交易地價異常波動的地區,上一級人民政府可以根據需要,採取調整供地政策、行使優先購買權、限制交易地價等行政措施。 省人民政府國土資源行政主管部門應當會同價格等有關部門根據土地用途、地類、級別等因素,擬定協議出讓最低價標准,報省人民政府批准後公布。
協議方式出讓土地使用權的,有關人民政府國土資源行政主管部門應當對擬出讓地塊的價格組織評估,經集體決策後,合理確定協議出讓底價。協議出讓底價不得低於協議出讓最低價標准。 縣(市)以上人民政府國土資源行政主管部門,應當會同同級發展改革、城市規劃等部門編制土地儲備計劃,報本級人民政府批准後組織實施,並報上一級人民政府國土資源行政主管部門備案。
土地儲備具體工作,由縣(市)以上人民政府國土資源行政主管部門的土地儲備機構負責。
縣(市)以上人民政府財政、國土資源行政主管部門應當加強對土地儲備投資融資、成本核算和資金的監督管理。 儲備土地的來源包括:
(一)依法收回、收購、置換的土地;
(二)未確定土地使用權的土地;
(三)在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確定的城市建設用地范圍內,為實施城市規劃而依法徵收的土地;
(四)其他依法應當儲備的土地。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上一級人民政府或者其國土資源行政主管部門責令限期改正,重新依法辦理有關手續;對有關責任人員依法給予行政處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一)違反本辦法第七條、第八條規定,應當採用招標、拍賣、掛牌方式出讓、租賃土地使用權而採用協議方式的;
(二)違反本辦法第十一條規定,土地使用權交易應當在土地交易場所公開進行而未在土地交易場所公開進行的;
(三)違反本辦法第二十二條規定,確定出讓底價或者起始價,泄漏出讓底價或者未達到出讓底價成交的;
(四)違反本辦法第二十三條規定,協議出讓底價低於協議出讓最低價標准出讓土地使用權的;
(五)違反本辦法第二十六條規定,減免、挪用或者私分土地使用權出讓金、租金等土地有償使用收益的。 本辦法從2005年3月1日起施行。

❾ 湖南省城鎮土地使用稅實施辦法的城鎮土地使用稅的徵收及計算方法

城鎮土地使用稅
是對城市、縣城、建制鎮和工礦區內使用國有和集體所有的土地為徵收對象的稅種。納稅人是通過行政劃撥取得土地使用權的單位和個人。土地使用稅是按每年每平方米徵收的年稅。
一、土地使用稅的計稅依據
按照規定,土地使用稅以納稅人實際佔用的土地面積為計稅依據。土地面積是指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確定的單位組織測定的土地面積。尚未組織測量,但納稅人持有政府部門核發的土地使用證書的,以證書確認的土地面積為准;尚未核發土地使用證書的,應由納稅人據實申報土地面積。
二、土地使用稅的單位稅額
土地使用稅採用分級幅度固定稅額。
按照稅法規定,土地使用稅每平方米年稅額如下:
(1)大城市5角至10元;
(2)中等城市4角至8元;
(3)小城市3角至6元;
(4)縣城、建制鎮、工礦區2角至4元。
上述大、中、小城市以公安部門登記在冊的非農業正式***人數為依據,按照國務院頒布的《城市規劃條例》中規定的標准劃分。現行的劃分標準是:市區及郊區非農業人口總計在50萬以上的,為大城市;市區及郊區非農業人口總計在20至50萬的,為中等城市;市區及郊區非農業人口總計在20萬以下的,為小城市。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應在上述所列稅額幅度內,根據市政建設狀況、經濟繁榮程度等條件,確定所轄地區的土地使用稅稅額幅度。
各市、縣人民政府應當根據實際情況,將本地區劃分為若乾等級,在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確定的稅額幅度內,制定相應的適用稅額標准,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批准執行。
對經濟落後地區土地使用稅的適用稅額,經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批准,可以適當降低,但降低幅度不得超過上述規定最低稅額的30%。經濟發達地區土地使用稅的適用稅額可以適當提高,但須報經財政部批准。
三、土地使用稅應納稅額的計算方法
土地使用稅按納稅人實際佔用的土地面積,依照規定的稅額計算徵收。其計算公式為:
年應納土地使用稅稅額=實際佔用的土地面積×單位適用稅額
月應納土地使用稅稅額=年應納土地使用稅稅額÷12
同一土地的土地使用權由幾方共有的,由共有各方按照各自實際使用的土地面積的比例,分別計算其應繳納的城鎮土地使用稅。

閱讀全文

與湖南省關於規范國有土地使用權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嘉興萬聯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瀏覽:344
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建立和完善 瀏覽:278
淄博市工商局王彬 瀏覽:867
國辦發明電200330號 瀏覽:602
公共服務事項自查報告 瀏覽:872
2014年社區矛盾糾紛排查調處工作方案 瀏覽:873
公共衛生服務項目考試題庫 瀏覽:245
購買軟體使用權合同 瀏覽:134
灰燼創造者職業 瀏覽:566
德州撲克發明者 瀏覽:78
如申請馳名商標 瀏覽:225
知識產權平台協議書 瀏覽:506
個人存款證明的期限 瀏覽:466
四川正華知識產權公司 瀏覽:287
海南期貨從業資格證書領取時間 瀏覽:874
防水層合理使用年限 瀏覽:875
執轉破成果 瀏覽:20
羊年限定金克絲現在多少錢 瀏覽:568
附近店面轉讓或出租 瀏覽:412
廣東海億食品有限公司商標 瀏覽:2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