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知識產權 > 土地復墾整治後土地使用權歸屬

土地復墾整治後土地使用權歸屬

發布時間:2023-01-11 07:37:44

1. 農村宅基地復墾後歸屬哪方

農村宅基地 復墾後土地的歸屬保持不變,歸屬於原所有權人。農村 集體土地 實行村民小組、村和鄉鎮農民集體所有的制度,未經法定程序,不得改變所有權的歸屬。土地復墾是指對生產建設活動和自然災害損毀的土地,採取整治措施,使其達到可供利用狀態的活動。 《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第十一條 農民集體所有的土地依法屬於村農民集體所有的,由村集體經濟組織或者村民委員會經營、管理;已經分別屬於村內兩個以上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的農民集體所有的,由村內各該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或者村民小組經營、管理;已經屬於鄉(鎮)農民集體所有的,由鄉(鎮)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經營、管理。

2. 煤礦塌陷區搬遷原村莊復墾後土地的使用權歸誰,有誰懂

各省份補償不一,按當地生活水平計算。以安徽為例:
一)安徽省淮北市 1、搬遷補償費:村民房屋及其廁所、壓井、牆頭、樹木等附屬設施按每人9000元進行補償。 2、公益設施費:在每人9000元搬遷補償費的基礎上,再按每人1350元(即9000元/人×15%=1350元/人)補償給集體,用於新村址內的道路、供電、供水、排水和衛生等配套設施建設。新村址外的道路、供電、供水、排水等設施由煤礦負責至新村址。 3、青苗補償費:沉陷的耕地每年每畝補償青苗費900元,果園補償費高於此標准。 4、集體和個人興辦的按新建重置價格的80%補償,新搶建的,一律不予補償。 5、新村址用地:煤礦按照國家現行的征地價格,將征地款全額交付到,由負責辦理徵用審批手續。 6、原老莊盤土地:原老莊盤面積如大於新村址面積,多餘的面積,由煤礦按照國家現行征地價格補償給村民。 7、為協調村莊搬遷工作,在搬遷補償費的基礎上增加30%,作為搬遷機動調節費。 8、按補償總額,向主管部門交納4%的管理費和2%的不可預見費。 9、土地復墾:沉陷深度不超過1.5米且非常年積水的土地,由煤礦支付土地復墾費用,交由土地所有者組織復墾。其中:深度在0.2-0.5米的,土地復墾費的支付標准為每平方米3-4.5元;深度在0.5-1米的,每平方米6-7元;深度在1-1.5米的,每平方米8-9元。沉陷深度超過1.5米和沉陷深度1.5米以內且常年積水的土地,以及復墾後不能恢復原用途的沉陷農用地,煤礦出資徵用。

3. 土地復墾規定

第一條為加強土地復墾工作,合理利用土地,改善生態環境,制定本規定。第二條本規定所稱土地復墾,是指對在生產建設過程中,因挖損、塌陷、壓占等造成破壞的土地,採取整治措施,使其恢復到可供利用狀態的活動。第三條本規定適用於因從事開采礦產資源、燒制磚瓦、燃煤發電等生產建設活動,造成土地破壞的企業和個人(以下簡稱企業和個人)。第四條土地復墾,實行「誰破壞、誰復墾」的原則。第五條土地復墾工作,任何部門、單位和個人不得阻撓。第六條各級人民政府土地管理部門負責管理、監督檢查本行政區域的土地復墾工作。
各級計劃管理部門負責土地復墾的綜合協調工作;各有關行業管理部門負責本行業土地復墾規劃的制定與實施。第七條土地復墾規劃應當與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相協調。
各有關行業管理部門在制定土地復墾規劃時,應當根據經濟合理的原則和自然條件以及土地破壞狀態,確定復墾後的土地用途。在城市規劃區內,復墾後的土地利用應當符合城市規劃。第八條土地復墾應當與生產建設統一規劃。有土地復墾任務的企業應當把土地復墾指標納入生產建設計劃,在徵求當地土地管理部門的意見、並經行業管理部門批准後實施。第九條有土地復墾任務的建設項目,其可行性研究報告和設計任務書應當包括土地復墾的內容;設計文件應當有土地復墾的章節;工藝設計應當兼顧土地復墾的要求。
建設單位違反前款規定的,土地管理部門審批建設用地時不得批准。第十條土地復墾應當充分利用鄰近企業的廢棄物充填挖損區、塌陷區和地下采空區。
對利用廢棄物進行土地復墾和在指定的土地復墾區傾倒廢棄物的,擁有廢棄物的一方和擁有土地復墾區的一方均不得向對方收取費用。
利用廢棄物作為土地復墾充填物,應當防止造成新的污染。第十一條復墾後的土地達到復墾標准,並經土地管理部門會同有關行業管理部門驗收合格後,方可交付使用。
復墾標准由土地管理部門會同有關行業管理部門確定。第十二條企業(不含鄉村的集體企業和私營企業)在生產建設過程中破壞的集體所有土地,按下列情況分別處理:
(一)不能恢復原用途或者復墾後需要用於國家建設的,由國家徵用;
(二)經復墾不能恢復原用途,但原集體經濟組織願意保留的,可以不實行國家徵用;
(三)經復墾可以恢復原用途,但國家建設不需要的,不實行國家徵用。第十三條在生產建設過程中破壞的土地,可以由企業和個人自行復墾,也可以由其他有條件的單位和個人承包復墾。
承包復墾土地,應當以合同形式確定承、發包雙方的權利和義務。土地復墾費用,應當根據土地被破壞程度、復墾標准和復墾工程量合理確定。第十四條企業和個人對其破壞的其他單位使用的國有土地或者國家不徵用的集體所有土地,除負責土地復墾外,還應當向遭受損失的單位支付土地損失補償費。
土地損失補償費,分為耕地的損失補償費、林地的損失補償費和其他土地的損失補償費。耕地的損失補償費,以實際造成減產以前三年平均年產量為計算標准,由企業和個人按照各年造成的實際損失逐年支付相應的損失補償費;集體經濟組織承包復墾其原有的土地,補償年限應當按照合同規定的合理工期確定。其他土地的損失補償費,參照上述原則確定。
地面附著物的損失補償標准,由省、自治區、直轄市規定。第十五條土地損失補償費的具體金額,由破壞土地的企業和個人與遭受損失的單位根據第十四條確定的原則商定;達不成協議的,由當地土地管理部門會同有關行業管理部門作出處理決定。
當事人對土地損失補償費金額的處理決定不服的,可以在接到處理決定之日起十五日內,向人民法院起訴。第十六條基本建設過程中破壞的土地,土地復墾費用和土地損失補償費從基本建設投資中列支。
生產過程中破壞的土地,土地復墾費用從企業更新改造資金和生產發展基金中列支;經復墾後直接用於基本建設的,土地復墾費用從該項基本建設投資中列支;由國家證用並能夠以復墾後的收益形成償付能力的,土地復墾費用還可以用集資或者向銀行貸款的方式籌集。
生產過程中破壞的國家不徵用的土地,土地損失補償費可以列入或者分期列入生產成本。

4. 土地復墾政策

土地復墾實行「誰破壞,誰復墾」的原則。用地單位和個人承擔土地復墾義務,土地復墾費用可以列入基本建設投資或生產成本。同時,土地復墾還採取「誰復墾,誰受益」的政策,復墾土地者可以優先取得土地使用權。沒有條件復墾或者復墾不符合要求的,應當繳納土地復墾費。復墾的土地應當優先用於農業。企業和個人對其破壞的其他單位使用的國有土地或者國家不徵用的集體所有土地,除負責土地復墾外,還應當向遭受損失的單位支付土地損失補償費。土地損失補償費,分為耕地的損失補償費、林地的損失補償費和其他土地的損失補償費。耕地的損失補償費,以實際造成減產以前三年平均年產量為計算標准,由企業和個人按照各年造成的實際損失逐年支付相應的損失補償費;集體經濟組織承包復墾其原有的土地,補償年限應當按照合同規定的合理工期確定。其他土地的損失補償費,參照上述原則確定。地面附著物的損失補償標准,由省、自治區、直轄市規定。關於農村復墾的補償標准規定為:
1、各個地區的規定不盡相同,構(附)著物補償標准需根據各地的相關政策進行確定;
2、宅基地使用權補償標准一般1.8萬元/畝;
3、一次性補償標准一般1.2萬元/畝。
農村復墾是強制性的嗎?
農村復墾不是強制性的,農村宅基地復墾採取整治措施,使其恢復到可供利用狀態的活動。政府每隔一段時間就會對土地進行復墾,這也是保障土地可用性的有效措施。復墾土地的補償,還有土地上附著物的補償:一次性補償:1.2萬元/畝;宅基地使用權補償:1.8萬元/畝等。《農村土地復墾政策》第二條規定所稱土地復墾,是指對在生產建設過程中,因挖損、塌陷、壓占等造成破壞的土地,採取整治措施,使其恢復到可供利用狀態的活動。第三條,本規定適用於因從事開采礦產資源、燒制磚瓦、燃煤發電等生產建設活動,造成土地破壞的企業和個人(以下簡稱企業和個人)。
法律依據:《土地復墾條例》第十九條土地復墾義務人對在生產建設活動中損毀的由其他單位或者個人使用的國有土地或者農民集體所有的土地,除負責復墾外,還應當向遭受損失的單位或者個人支付損失補償費。損失補償費由土地復墾義務人與遭受損失的單位或者個人按照造成的實際損失協商確定;協商不成的,可以向土地所在地人民政府國土資源主管部門申請調解或者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訴訟。

5. 宅基地復墾後土地使用權歸誰

農村宅基地復墾後土地的歸屬保持不變,歸屬於原所有權人。農村集體土地實行村民小組、村和鄉鎮農民集體所有的制度,未經法定程序,不得改變所有權的歸屬。土地復墾是指對生產建設活動和自然災害損毀的土地,採取整治措施,使其達到可供利用狀態的活動。
生產建設過程中破壞的土地,沒有徵用的,即土地所有權仍屬於原集體經濟組織所有的土地和土地使用權仍屬於其他單位或個人擁有的國有土地,企業和個人負責復墾後,交回原集體經濟組織和其他單位或個人使用。
企業和個人自行復墾並要求自行使用的,可以優先確定給企業和個人使用,但復墾後連續二年以上不使用的,由當地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安排使用。企業和個人自行復墾但不願自行使用的,可以依法確定給其他單位和個人使用。對於歷史遺留的廢棄土地,可以依法由單位和個人承包復墾,或者由政府組織復墾,復墾後土地的使用可以依法確定給願意使用的單位和個人使用。。
有必要指出的是:在確定土地使用的過程中,要特別注意土地權屬管理。要明晰國有和集體土地的所有權和使用權,防止發生土地權屬糾紛,特別是要防止發生廢棄土地已復墾利用、產生效益後的土地權屬糾紛。已經徵用的土地,復墾後無論誰使用,都要體現國有土地效益,防止國有土地資產流失。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第十一條農民集體所有的土地依法屬於村農民集體所有的,由村集體經濟組織或者村民委員會經營、管理;已經分別屬於村內兩個以上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的農民集體所有的,由村內各該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或者村民小組經營、管理;已經屬於鄉(鎮)農民集體所有的,由鄉(鎮)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經營、管理。

6. 土地改革後土地歸誰所有

歸原有人所有。保障農民的權益,確權工作落實了土地所有權、承包權和經營權,實行三權分置,兩權抵押,讓農民拿到了土地證書,也確保土地所有權屬於自己所有。土地所有權屬於國家和農民集體。土地所有權是土地所有者在法律規定的范圍內,對其擁有的土地享有的佔有、使用、收益和處分的權利。城市土地所有權歸國家所有,集體土地所有權歸集體所有,單位與個人不具有所有權。
一、土地證和房產證的區別:
1、土地證:是指對個人取得的「國有土地使用權證」的俗稱。《房地產管理法》規定,所購商品房應具備「國有土地使用權證」和「房屋所有權證」。沒有它,將很難從根本上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但多數購房者從不關心,也未領到過。其實土地證和房產證一樣重要。
2、房產證:是指房產證購房者通過交易,取得房屋的合法所有權,可依法對所購房屋行使佔有、使用、收益和處分的權利的證件。即《房屋所有權證》,是國家依法保護房屋所有權的合法憑證。
3、擁有房產證的購房者擁有該房子的使用、交易、佔有的權利,意思這房子就是你的財產。而土地是不能私自擁有的。只擁有土地使用證的房屋,是不能在市場上進行交易的。
二、土地出讓和劃撥有什麼區別:
1、性質不同:劃撥土地是在交納補償、安置等費用後無償取得的,一般不設定土地使用權的期限。出讓土地是國家以土地使用者的身份將土地使用權在一定年限內出讓與土地使用者,並需要由土地使用者向國家支付土地使用權出讓金。
2、取得方式不同:土地劃撥是需要縣級以上人民政府依法批准,在土地使用者繳納補償、安置等費用後將該幅土地交付其使用,或者將土地使用權無償交付給土地使用者使用。
土地出讓是商品房建設用地原則上應該以招標、拍賣、掛牌的有償方式取得,嚴格限制以劃撥方式設立建設用地使用權。
3、權利義務不同:劃撥的土地不得進行轉讓、出租和抵押;出讓的土地使用權人具有法定規范內的處置權,可進行轉讓、出租和抵押。土地出讓和土地劃撥之間的權利義務不同。
4、期限不同:依照規定以劃撥方式取得土地使用權的,除法律、法規另有規定外,沒有使用期限的限制。出讓土地的年限一般分40年、50年、70年。
5、房屋類型不同:劃撥土地一般為公益事業用地或回遷房、經適房等建設用地;而出讓土地上多建有商品房。土地出讓和土地劃撥在房屋類型上是存在著一些區別的。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村土地承包法》
第三十六條 承包方可以自主決定依法採取出租(轉包)、入股或者其他方式向他人流轉土地經營權,並向發包方備案。
第三十七條 土地經營權人有權在合同約定的期限內佔有農村土地,自主開展農業生產經營並取得收益。

7. 房子復墾後土地歸誰

法律分析:復墾土地使用權歸屬還是歸原來的集體經濟組織或者農民個人,現在有些土地因為受到自然災害的破壞導致無法使用,如果要對這些土地復墾,其土地使用權還是歸原來的使用方,如果土地是國有土地,則復墾後由縣級政府安排歸屬。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 第十條 國有土地和農民集體所有的土地,可以依法確定給單位或者個人使用。使用土地的單位和個人,有保護、管理和合理利用土地的義務。

8. 農村舊庄基復墾後土地怎樣分配

首先,需要查明復墾的土地,是否已經被國家徵收,凡徵收范圍內的土地一律屬於國家所有。未被徵收的土地,區別不同情況對待,已經確定為農村集體經濟組織農民集體所有的土地,仍歸農民集體所有。過去不屬於集體所有的林地、草地、荒地、灘塗及其他土地,應確認為國家所有。對復墾後不能恢復用途或者復墾後需要用於國家建設的,由國家徵收。經復墾後不能恢復原用途,但原集體經濟組織願意保留的,可以不徵收。經復墾後可以恢復原用途,但國家建設不需要的,不實行徵收,土地的所有權仍歸原農村集體經濟組織。

其次,對土地使用權的確認,要從實際出發,已經復墾的土地,用地單位復墾後交由當地人民政府統籌安排由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或者其成員承包經營的,仍由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或者其成員承包經營。用地單位用自有資金或者貸款進行復墾的土地,復墾後歸該用地單位使用;根據規劃設計,用地單位不需要使用的土地或者未經土地行政主管部門同意,復墾後連續二年以上不使用,由當地縣級以上人民政府統籌安排使用。用地單位採用承包或者集資方式進行復墾的,復墾後的土地使用權和收益分配,依照承包合同或者集資協議約定的期限和條件確定;因國家建設需要提前收回的,用地單位應當對承包合同的另一方或者集資協議的另一方當事人支付適當的補償費。生產過程中破壞的,國家不徵收的土地,復墾後仍歸原農村集體經濟組織使用。

再者,土地行政主管部門應及時對土地現狀進行監測,發現土地利用現狀發生變化即時予以記載。各地在上報土地復墾項目區應查清項目區內土地所有權和使用權狀況,對土地權屬有爭議的,應經確權後再審批復墾項目。土地使用權發生變更的,應及時通知用地單位依照國家有關規定辦理土地變更登記。

9. 土地復墾後的土地性質

法律分析:土地復墾是指對因挖損、塌陷、壓占等造成破壞的土地,採取整治措施,使其恢復到可供利用狀態的活動

法律依據:《土地復墾規定》 第十七條 生產過程中破壞的國家徵用的土地,企業用自有資金或者貸款進行復墾的,復墾後歸該企業使用;根據規劃設計,企業不需要使用的土地或者未經當地土地管理部門同意,復墾後連續二年以上不使用的土地,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統籌安排使用。生產過程中破壞的國家不徵用的土地,復墾後仍歸原集體經濟組織使用。

10. 土地被徵用後,土地使用權歸誰

土地被徵用後,其權屬為國家所有,國家根據相關法律規定,可以按一定年限出讓給個人或單位使用,並收取土地出讓金等相關費用。

閱讀全文

與土地復墾整治後土地使用權歸屬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衛生院公共衛生服務考核結果 瀏覽:693
專利權的內容有哪幾項 瀏覽:750
學校矛盾糾紛排查表 瀏覽:294
內地音樂版權 瀏覽:208
公共衛生服務今後工作計劃 瀏覽:457
公共衛生服務考核小組 瀏覽:872
疫情里的科研成果 瀏覽:519
工商局愛國衛生月及健康教育宣傳月活動總結 瀏覽:942
三興商標織造有限公司 瀏覽:657
加強和改進公共服務實施方案 瀏覽:991
迷你世界創造熔岩號角 瀏覽:479
愛奇藝激活碼有效期 瀏覽:507
醫療糾紛官司南方周末 瀏覽:855
公共服務類大樓的物業管理方案 瀏覽:284
電影版權買賣合同範本 瀏覽:167
口罩在商標注冊屬於哪個類目 瀏覽:256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質控小結 瀏覽:668
數字版權的權源 瀏覽:565
駐馬店置地弘潤山轉讓 瀏覽:146
穂康投訴 瀏覽: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