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分析:一般是按房產證上的年限進行攤銷。對於取得土地使用權的土地進行攤銷,應分情況進行處理:如果取得的權土地使用權是自用的,發生的出讓金等相關稅費支出應記入無形資產並在規定的使用期內分期攤銷。攤銷期限一般不超過10年,與折舊一樣,可以選擇直線法和加速法來攤銷無形資產。從金額上看,一般情況下,攤銷的費用相對於折舊費用要小很多,也就是說,大多數公司固定資產要遠遠大於無形資產,因此攤銷和折舊一般會放在一起披露而不加區分。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法實施條例》第六十七條無形資產按照直線法計算的攤銷費用,准予扣除。無形資產的攤銷年限不得低於10年。作為投資或者受讓的無形資產,有關法律規定或者合同約定了使用年限的,可以按照規定或者約定的使用年限分期攤銷。外購商譽的支出,在企業整體轉讓或者清算時,准予扣除。
Ⅱ 土地使用權攤銷的規定
土地使用權攤銷年限不得低於10年。
【法律依據】
《企業所得稅法實施條例》第六十七條
無形資產的攤銷年限不得低於10年,但作為投資或者受讓的無形資產,有關法律規定或者合同約定了使用年限的,可以按照規定或者約定的使用年限分期攤銷。
土地使用權在各種情況下的攤銷:
1、外購的土地使用權作為無形資產單獨核算,按要求計提攤銷。
2、企業在外購的土地上構建廠房、辦公樓等自用固定資產時,在資本化期間內,相應的土地使用權的累計攤銷計入構建固定資產的入賬價值,即計入"在建工程",待完工後停止資本化,土地使用權仍作為無形資產核算,計提的累計攤銷一般計入管理費用里。
3、企業將自用的廠房、辦公樓等出租,作為投資性房地產核算時,其佔用的相應的土地使用權也應轉入投資性房地產,因為出租的土地使用權也是作為投資性房地產核算的。
Ⅲ 土地使用權攤銷計算方法
法律分析:分攤共用面積利人建築面積×(宗地面積-總建築佔地面積)÷總建築面積。權利人分攤土地面積攤建築佔地面積 分攤共用面積。地下建築物分攤土地使用權(地下)面積計算公式。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法實施條例》 第六十七條 無形資產按照直線法計算的攤銷費用,准予扣除。
無形資產的攤銷年限不得低於10年。作為投資或者受讓的無形資產,有關法律規定或者合同約定了使用年限的,可以按照規定或者約定的使用年限分期攤銷。外購商譽的支出,在企業整體轉讓或者清算時,准予扣除。
Ⅳ 土地使用權的各種用途及攤銷處理
土地使用權的四種用途及攤銷處理
土地使用權賬面價值計入存貨中核算,不再攤銷(存貨不計提折舊攤銷,只計提減值准備)
故建造期間亦不攤銷。
分兩種情況:一種直接是土地,一種是在土地上建造建築物。
① 已 出租的土地。
注意:不包括計劃用於出租但還未出租的土地,未出租土地屬無形資產。
②用於持有以備增值出售的土地,在董事會作出決議時,無形資產賬面價值轉入投資性房地產,按成本模式或公允價值模式來計算。
(注意:房地產企業依法取得的、用於開發後出售的土地使用權,屬於房地產開發企業的存貨,即使房地產開發企業決定待增值後再轉讓其開發的土地,也不得將其確認為投資性房地產)
①出租:
購入土地使用權的時候就決定建成之後的建築物對外出租,那麼從購入的時候土地使用權就是作為投資性房地產核算。
②投資性房地產在兩種模式方法下的處理
a.成本模式
土地使用權轉入投資性房地產。土地攤銷,地上建築物折舊。
成本模式下,在建造期間不攤銷,建成之後的攤銷計入其他業務成本。
分錄為:
借:其他業務成本
貸:投資性房地產累計折舊/攤銷
b.公允價值模式
不計提折舊攤銷
分三種情況:abc
a.外購固定資產,購入價款可以在佔用的土地和建築之間合理分配的,土地按照無形資產核算分攤,建築按固定資產核算折舊。
b.外購固定資產,購入價款不能在佔用的土地和建築之間合理分配的,則統一計入固定資產核算,土地隨同固定資產折舊。
c.舊准則下把土地確認為固定資產單獨核算的,不折舊不攤銷。(新准則下,不再轉入固定資產單獨核算)
建造期間進行攤銷,攤銷入「在建工程」
建後的攤銷入「管理費用」
你的支持是我的動力哦,點個心吧!
Ⅳ 土地使用權如何攤銷
土地使用權根據用途不同,計入的科目也不同:
1、外購的土地使用權作為無形資產單獨核算,按要求計提攤銷。
2、企業在外購的土地上構建廠房、辦公樓等自用固定資產時,在資本化期間內,相應的土地使用權的累計攤銷計入構建固定資產的入賬價值,即計入「在建工程」,待完工後停止資本化,土地使用權仍作為無形資產核算,計提的累計攤銷一般計入管理費用里。
3、企業將自用的廠房、辦公樓等出租,作為投資性房地產核算時,其佔用的相應的土地使用權也應轉入投資性房地產,因為出租的土地使用權也是作為投資性房地產核算的。
4、企業持有的准備增值後出售的土地使用權,在企業董事會等做出相關決議時,要將無形資產中的土地使用權轉入投資性房地產。
5、外購土地及建築物支付的價款應當在建築物與土地使用權之間進行分配,建築物作為固定資產核算,土地使用權作為無形資產核算;難以合理分配的,應當全部作為固定資產。
6、企業(房地產開發)取得土地用於建造對外出售的房屋建築物,相關的土地使用權賬面價值應當計入所建造的房屋建築物成本。
7、企業取得的建築物的時候購買價款包含土地使用權的價值,但是這個價值無法在地上建築物與土地使用權之間進行合理分配的,那麼土地使用權的價值隨同建築物計入固定資產,以後土地使用權的價值會隨著這個固定資產計提折舊。
8、企業取得的土地使用權作為無形資產核算的,那麼要計提攤銷,當月增加當月開始計提攤銷,當月減少當月不計提攤銷。(無形資產章節講到的需要計提攤銷的情況)
9、企業單獨計價計入固定資產核算的,那麼不需要計提折舊。
Ⅵ 土地使用權攤銷年限最新規定
對土地使用權進行攤銷,一般下需要計算相關的出讓金和相關的稅費,然後計入無形資產類目,在土地使用權的使用期限內先進行分期攤銷。一般對土地使用權進行攤銷的年限不超過十年,超過了十年,則不能對土地使用權進行攤銷。
如何進行土地使用權的攤銷
如何進行土地使用權的攤銷
一、如何進行土地使用權的攤銷?
一般是按房產證上的年限進行攤銷。對於取得土地使用權的土地進行攤銷,應分情況進行處理:如果取得的權土地使用權是自用的,發生的出讓金等相關稅費支出應記入無形資產並在規定的使用期內分期攤銷。攤銷期限一般不超過10年,與折舊一樣,可以選擇直線法和加速法來攤銷無形資產。從金額上看,一般情況下,攤銷的費用相對於折舊費用要小很多,也就是說,大多數公司固定資產要遠遠大於無形資產,因此攤銷和折舊一般會放在一起披露而不加區分。
二、土地使用權的概念是什麼?
土地使用權是指國家機關、企事業單位、農民集體和公民個人,以及三資企業,凡具備法定條件者,依照法定程序或依約定對國有土地或農民集體土地所享有的佔有、利用、收益和有限處分的權利。
土地使用權是外延比較大的概念,這里的土地包括農用地、建設用地、未利用地的使用權。
國有土地使用權是指國有土地的使用人依法利用土地並取得收益的權利。國有土地使用權的取得方式有劃撥、出讓、出租、入股等。有償取得的國有土地使用權可以依法進行轉讓、出租、抵押和繼承。劃撥土地使用權在補辦出讓手續、補繳或抵交土地使用權出讓金之後,才可以轉讓、出租、抵押。
農民集體土地使用權是指農民集體土地的使用人依法利用土地並取得收益的權利。農民集體土地使用權可分為農用土地使用權、宅基地使用權和建設用地使用權。農用地使用權是指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的成員或農村集體經濟組織以外的單位和個人從事種植業、林業、畜牧業、漁業生產的土地使用權。宅基地使用權是指農村村民住宅用地的使用權。建設用地使用權是指農村集體經濟組織興辦鄉(鎮)企業和鄉(鎮)村公共設施、公益事業建設用地的使用權。按照《土地管理法》的規定,農用地使用權通過發包方與承包方訂立承包合同取得。宅基地使用權和建設用地使用權可以通過土地使用者申請,然後縣級以上人民政府依法批准取得。
三、土地使用權劃撥是什麼意思
土地使用劃撥,是指縣級以上人民政府依法批准,在土地使用者繳納補償、安置等費用後將該幅土地交付其使用,或者將國有土地使用無償交付給土地使用者使用的行為。以劃撥方式取得的土地使用,除法律、行政法規另有規定外,沒有使用期限的限制,土地使用不能進行轉讓。
劃撥土地,這種方式的土地沒有使用年限,但不能抵押、轉讓、出租,在轉讓的時候需要報政府同意後繳土地出讓金。以劃撥方式取得土地使用權的,除法律、行政法規另有規定外,沒有使用期限的限制。雖然 無償取得劃撥土地使用權沒有年限限制,但因土地使用者遷移、解散、撤銷、破產或者其他原因而停止使用土地的,國家應當無償收回劃撥土地使用權,並可依法出讓。因城市建設發展需要和城市規劃的要求,也可以對劃撥土地使用權無償收回,並可依法出讓。
以上就是如何進行土地使用權的攤銷的相關解釋。如果需要獲得集體土地的使用權的話,需要向承包該土地的相關機構簽訂相關的承包合同才能獲得集體土地的使用權,進而農民集體才能夠在該土地上進行勞動,對應獲得的收益才屬於農民自身。
【法律依據】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法實施條例》的規定:
無形資產按照直線法計算的攤銷費用,准予扣除。
無形資產的攤銷年限不得低於10年。
作為投資或者受讓的無形資產,有關法律規定或者合同約定了使用年限的,可以按照規定或者約定的使用年限分期攤銷。約定的年限大於10年的,必須土地使用權40年,就按照40年攤銷。
所以根據規定,土地使用權屬於無形資產,無形資產按照直線法計算的攤銷費用,准予扣除。無形資產的攤銷年限不得低於10年。
並且,單位土地攤銷時,可以按照稅法規定10年攤銷,也可以按照土地使用權規定的年限(土地證上的年限)攤銷 。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法實施條例》(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令第512號)第六十五條和第六十七條的規定:
第六十五條 企業所得稅法第十二條所稱無形資產,是指企業為生產產品、提供勞務、出租或者經營管理而持有的、沒有實物形態的非貨幣性長期資產,包括專利權、商標權、著作權、土地使用權、非專利技術、商譽等。
第六十七條 無形資產按照直線法計算的攤銷費用,准予扣除。
無形資產的攤銷年限不得低於10年。
作為投資或者受讓的無形資產,有關法律規定或者合同約定了使用年限的,可以按照規定或者約定的使用年限分期攤銷。
外購商譽的支出,在企業整體轉讓或者清算時,准予扣除。
Ⅶ 土地攤銷計算方式
法律分析:土地分攤類型大致可分為兩種:
1、平面土地使用權分攤。這種類型分攤較簡單,可按獨自面積在共有使用權面積中的比例確定。
2、多層建築物土地面積分攤。其中包括多層多用途和多層單一用途土地面積分攤,在這種情況中土地只作為建築物的附屬形態出現,但由於用途不同,地價不同,土地使用者應分攤的稅費就不同,享有的土地面積也不相同。
由於土地使用情況復雜,以下幾種土地面積分攤的計算方法可供參考:
1、平均分攤法。這是目前被廣泛採用的方法,適用於平面使用土地分攤和劃撥用地分攤,其分攤面積一般按共有使用者之間各自在該宗地內擁有的地上附著物的佔地面積或建築面積來確定。可用以下公式計算:
土地共有使用權分攤面積=使用者獨立擁有的佔地面積或建築面積-在共有土地上全部使用者的佔地面積或建築面積總和×土地共有使用權面積。
2、土地用途分攤法。或稱地價分攤法,適用於對多層多用途建築物進行土地分攤。在土地利用當中,由於土地用途不同,層數不同,土地產生的價值就不同,按照不同用途地價在土地所有用途地價中的比例對土地進行分攤,確定使用者擁有多少土地面積,應承擔多少稅費,可以說是比較公平合理的一種方法。具體操作可用以下公式:地分攤面積=底層土地面積×(某一用途地價-不同用途地價之和)×某一使用者擁有的層數
其中相同用途的地價累加,這一公式也適用於同一層有多種用途的建築物。
3、樓價分攤法。適用於對不同用途相同層數的建築物土地進行分攤。如果不同用途相同層數的建築物需要交同樣的稅費,就不太合理,所以還應利用樓價對同一用途不同樓層的土地進行分攤修正。由於不同層數的樓價是受市場因素影響的,樓的地價則不變,所以用樓價來修正地價可以說是一種操作簡單的辦法。計算公式為:
修正後的土地分攤面積=某一層樓價÷所有層樓價之和×修正前土地分攤面積。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法實施條例》 第六十七條 無形資產按照直線法計算的攤銷費用,准予扣除。
無形資產的攤銷年限不得低於10年。
作為投資或者受讓的無形資產,有關法律規定或者合同約定了使用年限的,可以按照規定或者約定的使用年限分期攤銷。
外購商譽的支出,在企業整體轉讓或者清算時,准予扣除。
Ⅷ 土地怎麼攤銷或折舊
企業取得的土地使用權通常應確認為無形資產。(注意是通常,而不是必須)土地使用權用於自行開發建造廠房等地上建築物時,土地使用權的賬面價值與地上建築物合並計算其成本,而仍作為無形資產核算,土地使用權與地上建築物分別進行攤銷和計提折舊。房地產開發企業取得的土地使用權用於建造對外出售的房屋建築物,相關土地使用權應計入所建造的房屋建築成本中。換句話說這種情況不入無形資產。企業外購的房屋建築物,實際支付的價款中包括土地以及建築物的價值,則應對支付的價款按照合理的方法(一般按公允價值)在土地和地上建築物之間進行分配;如果確實無法合理分配的,應全部作為固定資產核算。
無形資產,是指企業擁有或者控制的沒有實物形態的可辨認非貨幣性資產。資產滿足下列條件之一的,符合無形資產定義中的可辨認性標准:
(一)能夠從企業中分離或者劃分出來,並能單獨或者與相關合同、資產或負債一起,用於出售、轉移、授予許可、租賃或者交換。
(二)源自合同性權利或其他法定權利,無論這些權利是否可以從企業或其他權利和義務中轉移或者分離。
法律依據:《新會計准則第6號---無形資產》第十二條 無形資產應當按照成本進行初始計量。外購無形資產的成本,包括購買價款、相關稅費以及直接歸屬於使該項資產達到預定用途所發生的其他支出。
Ⅸ 土地使用權攤銷是什麼
土地使用權 攤銷是指可以長期使用的土地使用權按照其使用年限每年分攤購置成本的會計處理辦法,與固定資產折舊類似。土地使用權攤銷費用計入管理費用中減少當期利潤,但對經營性現金流沒有影響。 根據《稅法細則》第四十九條規定,企業籌辦費應自開始生產經營月份的次月起分期攤銷,攤銷期不少於5年。土地使用權應作為無形資產單獨計算攤銷。無形資產的攤銷期,凡合同有年限規定的,按合同規定的年限攤銷,無合同規定的,按不少於10年的期限攤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