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個人購買國有土地使用權
法律分析:購買國有土地使用權需要根據不同的獲得方式進行區分。如果買賣的屬於非出讓國有土地使用權的土地,在辦理土地出讓時,其土地出讓金由受讓方按規定繳納;如果買賣的屬於已出讓的國有土地,則買方應該支付土地使用權剩餘年限的土地出讓金。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第二條中華人民共和國實行土地的社會主義公有制,即全民所有制和勞動群眾集體所有制。全民所有,即國家所有土地的所有權由國務院代表國家行使。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侵佔、買賣或者以其他形式非法轉讓土地。土地使用權可以依法轉讓。國家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法對土地實行徵收或者徵用並給予補償。國家依法實行國有土地有償使用制度。但是,國家在法律規定的范圍內劃撥國有土地使用權的除外。《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第十三條農民集體所有和國家所有依法由農民集體使用的耕地、林地、草地,以及其他依法用於農業的土地,採取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內部的家庭承包方式承包,不宜採取家庭承包方式的荒山、荒溝、荒丘、荒灘等,可以採取招標、拍賣、公開協商等方式承包,從事種植業、林業、畜牧業、漁業生產。家庭承包的耕地的承包期為三十年,草地的承包期為三十年至五十年,林地的承包期為三十年至七十年;耕地承包期屆滿後再延長三十年,草地、林地承包期屆滿後依法相應延長。國家所有依法用於農業的土地可以由單位或者個人承包經營,從事種植業、林業、畜牧業、漁業生產。發包方和承包方應當依法訂立承包合同,約定雙方的權利和義務。承包經營土地的單位和個人,有保護和按照承包合同約定的用途合理利用土地的義務。
Ⅱ 失地農民2021年新政策
法律分析:一、2021失地農民養老保險政策
失地農民指因政府統一徵收農村集體土地而導致失去全部或部分土地,且征地時對所征土地享有承包經營權的人員。規定年滿18周歲及以上的失地農民方可自願參保,年齡以居民身份證登載的出生日期為准,征地時間以征地批文為准。
對於男性年齡在60周歲以上,女性年齡在55周歲以上的失地農民,地方社會保障部門根據每年養老保險金水平,按15年期限,從政府土地徵用收益中扣除一部分資金用於養老保險費用的支付,個人不負擔繳費。從失地的當月起,開始領取養老保險。
二、養老保險金待遇
對於男性年齡在45-60周歲之間,女性年齡在40-55周歲之間的失地農民應加入到城鎮靈活就業人員養老保險項目中。靈活就業人員養老保險繳費年限與失地農民實際年齡之間的差額即為實際繳費年限。每年所需繳納的費用由政府,集體,個人三方共同承擔。政府負擔的部分從政府土地徵用收益中扣除再加專項的財政撥款,集體承擔部分從土地補償費和集體經濟積累中提取,失地農民個人繳納的部分每年定期自我支付。具體比例要合理,政府出資應在50%以上,集體出資應在30%左右,個人出資在20%左右,堅持政府保障為主,個人保障為輔的原則。失地農民達到繳費年限後,可以領取養老保險金。
對於男性45周歲以下,女性40周歲以下的失地農民,當地社會保障部門的主要任務是促進勞動力再就業,應從集體獲得的土地補償費中,提出一部分就業培訓專用資金,使失地農民掌握新的勞動技能,增加就業機會,加快就業進程。當這部分失地農民自謀職業後,應參加城鎮居民養老保險項目,憑借失地農民身份證明,享受一定的養老保險繳費的優惠待遇。同時也應特別注意農村低保人員失地後的養老保險安排,對於失地低保人員,社會保障部門應不分年齡差別,對其實施城鎮最低生活保障。
三、失地養老保險繳費標准
由於各地失地農民養老保險制度不同,繳費額度也有所不同。以下是一般的失地農民的繳費標准:
被征地農民參加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的繳費標准,按每年100元至800元的繳費檔次,由個人選擇其中一檔乘以折算後的繳費年限,計算個人應繳費總額。被征地農民選擇參加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的繳費標准,以征地時上年度起歷年全省在崗職工平均工資作為繳費基數,按20%的費率乘以折算後的繳費年限,計算應繳費總額。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 第二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實行土地的社會主義公有制,即全民所有制和勞動群眾集體所有制。
全民所有,即國家所有土地的所有權由國務院代表國家行使。
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侵佔、買賣或者以其他形式非法轉讓土地。土地使用權可以依法轉讓。
國家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法對土地實行徵收或者徵用並給予補償。
國家依法實行國有土地有償使用制度。但是,國家在法律規定的范圍內劃撥國有土地使用權的除外。
Ⅲ 國有土地可以買賣嗎
土地的使用權是可以進行買賣的,但是土地的所有權是不可以買賣的,土地的所有權是國家的。Ⅳ 國有土地買賣是否可以
國有土地買賣是不可以的。具體情形如下:
1、國有土地是不可進行買賣交易的,但國有土地的使用權可依法進行轉讓;
2、國有土地的使用權歸國家所有,通常房屋建設用地的土地是通過出讓而來的,需要繳納一定的土地出讓金,才能在一定時間內擁有該土地的使用權;
3、國有土地使用權也不能買賣,只可用作抵押。
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的方式如下:
1、拍賣,是我們常見的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的一種方式,該方式是指出讓人發布拍賣公告,由競買人在指定時間、地點進行公開競,最終根據出價結果確定國有土地使用權歸屬;
2、招標,招標出讓國有土地使用權通常是指當地的行政主管部門發布招標公告,邀請特定或者不特定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來參加國有土地使用權投標,最終根據招標結果確定國有土地使用權歸屬;
3、掛牌,掛牌出讓國有土地使用權是指當地政府布掛牌公告,按照公告規定的期限將出讓土地的使用權在指定的土地交易場所掛牌公布,競買人可通過報價申請並更新掛牌的價格,最終證據掛牌期限截止時的出價結果來確定國有土地使用權歸屬;
4、協議出讓,協議出讓國有土地使用權是指政府與有意向獲得土地出讓權的代表人進行談判和切磋,從而協商出讓土地使用相關事宜的出讓方式。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第四條 國家實行土地用途管制制度。
國家編制土地利用總體規劃,規定土地用途,將土地分為農用地、建設用地和未利用地。嚴格限制農用地轉為建設用地,控制建設用地總量,對耕地實行特殊保護。
前款所稱農用地是指直接用於農業生產的土地,包括耕地、林地、草地、農田水利用地、養殖水面等;建設用地是指建造建築物、構築物的土地,包括城鄉住宅和公共設施用地、工礦用地、交通水利設施用地、旅遊用地、軍事設施用地等;未利用地是指農用地和建設用地以外的土地。
使用土地的單位和個人必須嚴格按照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確定的用途使用土地。
Ⅳ 失地農民可以去別處買地種嗎是否違法
戶籍制度改革執行改革創新實行統一登計後,人們對於戶籍了解很有可能存在一定錯誤觀念,覺得戶籍便是分城鎮戶口和農業戶口的差別,覺得住戶所享受的社會保障制度便是城鎮居民福利和農村百姓褔利。實際上,戶籍改革創新統一城鎮居民登記後,不但分城鎮居民和農村百姓外,他就細分化到城鎮居民的社區和農村百姓的村集體。
換句話說真實身份並不是群眾了,可是土地確權的農村宅基地還是自己的。那樣,能否放開轉讓的條件限制呢?這些各地方的實施辦法吧!終究經營承包地和農村宅基地早已土地確權。自然有這樣一種狀況,便能夠實現,有人願意退出宅基地,戶口遷移,那樣的話,獲得有關部門審核,該是會得到支持的。異村得話,假如你另一半剛好是異村戶籍,結婚後並沒有遷過來,如果你想要在另一半所在城市購買宅基地,前提是你先要將戶口遷到另一半所在城市。
Ⅵ 國有土地可以買賣嗎
土地不得擅自買賣,但土地使用權可以買賣。因為城市的土地屬於國家。農村和城市郊區的土地,除法律規定屬於國家所有外,屬於農民集體所有;宅基地、自留地、自留山屬於農民集體。確認後,個人只有使用權,沒有所有權。我國法律規定,任何組織和個人不得侵佔、買賣或以其他形式非法轉讓土地。買賣或者以其他形式非法轉讓土地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自然資源主管部門沒收違法所得。Ⅶ 國有土地可以買賣嗎
土地不可以買賣,但土地使用權可以買賣,你可以將該土地進行轉讓取得收益。Ⅷ 農村居民可以購買土地永久使用權嗎
法律分析:不可以。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 第二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實行土地的社會主義公有制,即全民所有制和勞動群眾集體所有制。
全民所有,即國家所有土地的所有權由國務院代表國家行使。
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侵佔、買賣或者以其他形式非法轉讓土地。土地使用權可以依法轉讓。
國家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法對土地實行徵收或者徵用並給予補償。
國家依法實行國有土地有償使用制度。但是,國家在法律規定的范圍內劃撥國有土地使用權的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