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知識產權 > 農村建設用地流轉使用權

農村建設用地流轉使用權

發布時間:2020-12-10 19:17:50

『壹』 農村建設用地使用權存在哪些問題

目前,我國涉及農村集體土地的性質與使用權流轉有關的法律主要有《憲法》、《民法》、《村民委員會組織法》以及一部專門的《土地管理法》,但是這些有關農村集體土地流轉的法律仍然無法解決現實中建設用地流轉存在的問題:
(一)現行法律制約問題
1、現實中集體建設用地使用權流轉與現行法律規定沖突。《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第43條規定:「任何單位和個人進行建設需要使用土地的,都必須依法申請使用國有土地。但本集體經濟組織成員使用本集體經濟組織土地辦企業或建住房除外」 同時,該法第63條規定:「集體土地使用權不得出讓、轉讓或出租用於非農業建設。但是,符合土地利用總體規劃並依法取得建設土地的企業,因破產、兼並等情形致使土地使用權依法發生轉移的除外」。按照前述規定,集體經濟組織成員可以使用本集體經濟組織的土地辦企業或建住房,但不得出讓、轉讓、出租,因此集體建設用地使用權流轉在法律上是被禁止的,農村集體建設用地使用權流轉的現實情況與現行法律的規定發生明顯沖突。
2、法律上雖規定了集體建設用地使用權流轉的特殊情形,但缺乏相應的規定。如《物權法》第183條規定:「鄉鎮、村企業的建設用地使用權不得單獨抵押。以鄉鎮、村企業的廠房等建築物抵押的,其佔用范圍內的建設用地使用權一並抵押。」既然允許這部分集體建設用地使用權抵押,那麼一旦抵押權實現,就會出現集體建設用地使用權發生轉移的現象。但對於因實現抵押權而發生轉移的建設用地使用權應如何處置、受讓主體是否有限制等法律並沒有明確。同時針對《土地管理法》第63條的規定,實踐中沒有任何關於此情形下建設用地使用權發生轉移時的具體操作性規定。
(二)產權制度上的問題
城鄉分割的二元土地制度及農地產權的界定不清,極大限制了農村建設用地的流轉,並導致了一系列違背法律與政策初衷的社會經濟後果。我國現行的土地法律制度來看,實行的是城市土地國家所有和農村土地集體所有的二元土地制度。長期以來,我國《憲法》、 《土地管理法》以及其它土地管理法規對這兩種土地所有權是作了不同規定的,尤其是在兩種土地使用權方面,國家土地使用權和集體土地使用權存在很大的區別。按照《土地管理法》規定,國有土地使用權可以出讓、轉讓、出租、抵押,即法律按不動產用益物權的模式設計運作;但對集體建設用地使用權來說,則不能享有用益物權的處分權能,權利人只有在出資、入股、聯營等特定情況下才能發生權利轉讓,原則上集體建設用地使用權不能出讓、轉讓、出租和抵押。同時,現行農地制度還存在產權模糊、所有權主體虛位的問題。現行的農村土地制度,雖然明確規定土地歸集體所有,即集體擁有產權,但是集體指向不明確,究竟誰是農村集體土地所有權的代表模糊不清。鄉鎮政府、村委會、村民小組及農民個人都享有土地的某一方面權能,但都不是所有權主體。有的地方為解決土地產權主體不明確或權屬來源不清、權屬界限不明的問題時,為方便組織管理將村民小組集體或鄉鎮農民集體所有的土地所有權確定為村農民集體所有,從而造成了土地產權關系的混亂。
(三)相關利益沖突問題
目前農村建設用地流轉中最突出的問題是農民、集體和地方政府三者圍繞土地增值所引發的利益沖突。隨著農村建設用地的流轉,由於土地的功能已經從傳統的「生產」功能向「資產」功能轉變,工業化城市化進程中的土地需求,把農民集體土地產權和農民利益的矛盾在制度層面上凸現出來。
1、地方政府憑借「公共權力」獲取了農村建設用地流轉增值的大部分。由於中央政府嚴格的土地管制、審批程序、土地監管和財稅政策約束,地方政府土地徵用成本的增加客觀上推動了集體建設用地的流轉。對於開發商即土地使用者而言,征地預批和報批手續繁瑣且時間成本大,迫使他們願意直接從集體手中取得土地。集體建設用地使用權流轉可以迴避征地的復雜程序、不受「用地指標」的約束,很大程度上已經是對土地徵用制度的一種替代,地方政府憑借「公共權力」在農村建設用地流轉中直接參與土地流轉收益的分配。因此,農村建設用地流轉的最大收益主體是地方政府。
2、農民在農村建設用地流轉中的收益和其擁有的土地權利不對稱。作為土地所有者和土地使用者雙重身份的農民,其權益在農村建設用地流轉中並沒有完全實現。無論是作為所有者的村農民集體還是范圍更小的村民小組農民集體,都缺乏對管理者的有效約束機制。因此農民作為農民集體的成員,難以保障從集體建設用地使用權流轉中獲得相應的收益。
3、農村集體組織的「管理者」作為分利集團獲取了農村建設用地流轉的巨大收益。經營管理農村土地的基層組織在土地增值的驅使下,已經成為農村集體建設用地使用權流轉的主要推動者和既得利益者。最終農村土地流動的利益主體和集體土地流轉的最終受益者是「鄉、村」級基層組織。他們既是「集體所有權」的代表者,又是聯系地方政府掌握上級政策的信息優勢方,最終成為農村建設用地流轉的主體。作為集體土地所有權的管理者掌握著集體土地所有者所享有的大部分增值。

『貳』 農村集體建設用地可以流轉嗎可以的話是怎麼辦手續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的規定,農民集體所有的土地的內使用權不得出讓容、轉讓或者出租用於非農業建設。而農村宅基地屬集體所有,村民對宅基地也只有享有使用權,農民將房屋賣給城市居民的買賣行為不能受到法律的認可與保護,也就不能辦理土地使用證、房產證、契稅證等合法手續。由此可見,鄉產權房是不能向非本集體成員的第三人轉讓或出售的。但這並不是說鄉產權房就不能轉讓,而是說其轉讓或銷售的對象是有限制的,只能在集體成員內部是可以轉讓、置換。

『叄』 如何促進農村集體建設用地流轉

農村集體土地使用權流轉現狀與趨勢

農村集體土地流轉是中國獨特土地產權制度下的特殊產物,是農村土地所有權、經營權、使用權統分結合的實現形式。現行農村土地使用權的流轉是在堅持家庭承包經營制度的前提下,由承包方將其擁有的土地使用權,按照依法、自願、有償的原則,通過轉包、轉讓、互換、入股等形式,流轉給發包方或其他單位及個人。土地流轉後的開發利用也必須依法進行,不能改變土地的所有權性質,防止借土地流轉之名非法改變耕地的農業用途。因此農村建設用地的流轉是農村集體土地使用權流轉的難點和熱點,是當前亟待解決的問題之一。

隨著農業產業化經營興起和農村勞動力轉移,農村集體土地使用權流轉速度明顯加快,規模不斷擴大。如何引導、完善、規范農村集體土地使用權的合理流轉,尤其是農村建設用地能否流轉,怎樣流轉,即規范農村建設用地合法流轉,以實現農村集體土地合理、持續利用。

2004年10月國務院28號文《關於深化改革嚴格土地管理的決定》指出:「在符合規劃的前提下,村莊、集鎮、建制鎮中的農民集體所有建設用地使用權可以依法流轉」。這一原則性規定對地方來說,還缺乏可操作性法律規范。2005年7 月《廣東省集體建設用地使用權流轉管理辦法》以「政府令」形式發布,使該省農村集體土地直接入市有地方法規依據。在現行征地制度法律框架下,打破了「非經政府征地,任何農地不得合法轉為非農用途」的傳統,出現了征地制度與農地直接入市制並存的新時期。

一、農村集體土地使用權流轉的政策演變

從1950年開始至今,我國農村先後經歷了四次較大規模的土地產權制度變革,或者說農村集體土地使用權的流轉政策經歷了四個時期。

第一時期:50年代初期

1950年6月頒布實施的《土地改革法》,其中第30條規定, 農民對擁有的土地「有權自由經營、買賣和出租」,賦予了農民對土地自由流轉的權利,但這個時期比較短。

第二時期:1950年代中期—1970年代末期

1955年開始的農業生產資料的社會主義改造和人民公社化運動,最終確立了三級所有,隊為基礎的集體所有制,弱化了農民對土地產權的意識,造成農村土地所有權虛置。個體農民與土地不再存在法律上的產權關系,「有權自由經營、買賣和出租」的流轉方式不復存在。

第三時期:改革開放初期—21世紀初

1978年開始陸續出現的土地聯產承包責任制,標志著農村土地制度從單純集體所有向集體所有、家庭經營的兩權分離模式轉變,農村集體土地使用權的流轉出現萌芽。

1987年國務院批復了一些沿海發達省市就土地適度規模經營進行試驗,使得土地經營權的流轉突破了家庭承包經營的限制,農村土地流轉制度開始進入新的探索期。

1998年修改的《土地管理法》對農村土地使用權的自由轉讓加以規范,2003年實施的《農村土地承包法》從法律層面上對合法土地承包經營權給予了保護。該法中規定,通過家庭承包取得的土地承包經營權,可以依法採取轉包、出租、互換、轉讓或者其他方式流轉。

第四時期:2005年以來

2004年10月國務院28號文《關於深化改革嚴格土地管理的決定》指出:「在符合規劃的前提下,村莊、集鎮、建制鎮中的農民集體所有建設用地使用權可以依法流轉」。2005年7月, 廣東省政府制定了《廣東省集體建設用地使用權流轉管理辦法》,明確農村集體建設用地使用權可上市流轉,並通過招標、拍賣、掛牌和上網競價四種方式進行,這意味著農村建設用地使用權流轉進入了市場化的階段。其他地區也開始有了不同程度的松動。

二、農村集體土地使用權流轉的現狀及特點

1987年我國實行土地使用制度改革,國有土地使用權進入市場流轉。國有土地有償使用制度的建立,促進了經濟和社會的發展,然而集體土地使用制度改革卻相對滯後。農村集體土地使用權的流轉包括農用地和建設用地的流轉。農用地在不改變用途的情況下,按照《農村土地承包法》規定進行。但是農用地轉為建設用地目前只能通過國家徵收。

1.現實中農村集體土地使用權流轉普遍存在,尤其是建設用地的流轉

現行《土地管理法》禁止農村集體所有土地使用權流轉用於非農業建設。城鄉二元結構,國家與集體「兩種產權」形成了兩個分割的土地市場。上個世紀80年代開始,經濟發達地區隨著城市和農村城鎮化不斷發展,集體建設用地資產性質逐漸顯現出來,以出讓、轉讓、出租和抵押等形式自發流轉集體建設用地使用權的現象屢有發生,在數量上和規模上有不斷擴大趨勢,集體建設用地隱形市場實際上就客觀存在。廣東、浙江、江蘇、上海等地,為了解決國有建設用地不足和農民參與工業化、城市化進程等問題,城市郊區、縣城、中心集鎮,大量的企業使用集體土地,使得集體建設用地進入市場成為事實。珠江三角洲地區尤為突出。據統計,珠三角地區通過流轉的方式使用農村集體建設用地實際超過集體建設用地的50%,在粵東、粵西及粵北等地,這一比例也超過20%。而這些現象與現行農村集體建設用地管理制度存在一定的矛盾,反映了市場經濟條件下對集體建設用地使用權流轉的內在需求,有其深刻的合理性。

但是自發流轉引發了諸多土地糾紛。因為缺少合法性,這種流轉合同屬《合同法》規定的無效合同。一些經營業績不佳的企業鑽法律空子,在合同期滿之前,故意不交租金,訴訟時,農民集體利益得不到保障。

從現實中不難發現,在農村集體建設用地流轉過程中,工業化、城市化是農村集體土地流轉的外在推力,土地利用收益分配機制不合理是集體土地使用權流轉的內在動力。隨著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農村集體土地使用權的流轉一直處於比較尷尬的地位。

2.農村集體建設用地流轉的方式和特點

農用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的形式主要有轉讓、轉包、互換、入股、「四荒」使用權拍賣(租賃)。農村集體建設用地流轉的形式主要有出租土地使用權、直接轉讓土地使用權、土地入股、合營、其他形式。

農村集體建設用地流轉的形式和特點:一是隨著企業發展的自身要求,企業間合並、兼並、重組及股份制改造改組,出現了集體建設用地使用權的轉讓;二是鄉鎮、村級集體經濟組織為發展經濟,以集體建設用地使用權作價出資或入股、聯營形式興辦內引外聯企業;三是因企業間債權債務等原因,司法裁定造成的集體建設用地使用權的轉移;四是利用閑置的集體建設用地進行出租;五是近郊農民的宅基地以出租、抵押、轉讓而使得使用權人發生變動,即集體土地使用權隨農民住宅轉讓、出租等。不僅鄉鎮企業用地隨著企業改制普遍流轉,農村宅基地也隨房屋買賣或出租等進行流轉。現實證明,農村集體土地使用權的這種轉移已普遍存在並且符合市場經濟的客觀需要。

三、農村集體土地使用權流轉在法律上的制約

農村集體土地使用權流轉在法律上的制約,本文主要是指農村集體建設用地的流轉。對於農村集體建設用地流轉,目前沒有專門的法律法規,惟一涉及土地分類、用途、規劃等相關管理的法律,是1998年修訂的《土地管理法》。

《憲法》第10條規定:「城市的土地屬於國家所有。農村和城市郊區的土地,除由法律規定屬於國家所有的以外,屬於集體所有;宅基地和自留地、自留山,也屬於集體所有。國家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照法律規定對土地實行徵收或者徵用並給予補償。任何組織或者個人不得侵佔、買賣、出租或者以其他形式非法轉讓土地。」

現行《土地管理法》第2條規定:「國家依法實行國有土地有償使用制度。 」第43條規定:「任何單位和個人進行建設,需要使用土地的,必須依法申請使用國有土地;但是,興辦鄉鎮企業和村民建設住宅經依法批准使用本集體經濟組織農民集體所有的土地的,或者鄉(鎮)村公共設施和公益事業建設經依法批准使用農民集體所有的土地的除外。前款所稱依法申請使用的國有土地包括國家所有的土地和國家徵用的原屬於農民集體所有的土地。」

尤其是《土地管理法》第63條明確規定:「農民集體所有的土地的使用權不得出讓、轉讓或者出租用於非農業建設。」據此,農民集體所有的土地——無論耕地還是集體建設用地,都必須通過徵收轉為國有後才能出讓這一途徑轉變為建設用地,而且根據土地徵收補償標准,農民只能得到最高不超過農用地年產值30倍的補償。這意味著,農民並沒有對集體土地的處分權,實際上也就沒有土地財產權,所以更無法獲得土地出讓的收益。

上述法律條文嚴格限制了集體土地非農建設的使用范圍,只允許農村集體經濟組織自建自用。即集體經濟組織成員可以使用本集體經濟組織的土地辦企業或者建住房,但是不得出讓、轉讓或者出租集體土地使用權,也就是表示,集體建設用地向本村鎮以外的企業和個人的流轉行為是法律明文禁止的。然而現實中,大量農村集體建設用地突破國家法律法規的限制,集體建設用地通過出租、轉讓、合作、入股等方式流轉到農村集體經濟組織以外的企業和個人使用。尤其是改革開放以來,地方通過流轉用於工業園區建設和城鎮建設,成為經濟發展和城市建設用地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一方面隨著經濟建設和城市發展,僅靠國家建設用地指標遠遠不能滿足需求,需要農村集體建設用地作為重要補充;另一方面現行國家征地辦法侵害農民利益,受到越來越多的抵制,農民更願意選擇土地流轉,保留所有權不變,以維護自身的利益。

受法律規定條件的限制,農村建設用地使用權流轉受到很大的限制。

四、各地在農村集體建設用地流轉方面的積極探索

我國對土地實行用途管制制度,特別是對農用地實行最嚴格的耕地保護政策,對其流轉的限制以不改變農業用途為前提,無疑是非常正確的。但是,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對農村建設用地也給予了限制和約束,使其在一定程度上不能發揮應有作用。集體土地直接進入市場,將有助於土地資源的有效配置,最大限度地發揮土地的作用,因此各地對集體建設用地使用權流轉進行了積極探索。國土資源部曾在江蘇蘇州、安徽蕪湖、浙江湖州、河南安陽、廣東省等地開展試點。

1.試點城市的做法

2001年浙江省溫州市率先頒布新辦法,規定農民集體建設用地的使用權可以轉讓。該辦法規定,凡集體建設用地上的建築物、構築物等依法轉讓時,其土地使用權可相應轉讓。轉讓方式包括出售、贈與、交換、作價入股。在城市(鎮)規劃區內,集體土地使用權轉讓時,先由市、縣政府將土地征為國有,再參照國有土地轉讓辦法辦理手續。規劃區外的農民宅基地,轉讓范圍由原來的同村調劑擴大到同縣轉讓,受讓方把原來的宅基地交還給村集體後,其新受讓來的土地所有權照樣保持集體性質不變,也不需再交納土地轉讓金;非宅基地的集體建設用地轉讓,則視其不同用途採取不同轉讓辦法,應繳納的稅費也不相同。

2002年11月,崑山、海門作為江蘇省土地流轉改革先行試點地,規定集體建設用地使用權流轉,必須符合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及城鎮規劃,嚴格限定在城市和集、村莊建設用地的規模範圍內;根據當地市場供求狀況,制訂本地區集體建設用地使用權流轉年度計劃。

2003年6月廣東省政府發出《關於試行農村集體建設用地使用流轉權的通知》,明確農村集體建設用地使用權可上市流轉,其方式可以是出讓、轉讓、出租和抵押等,並必須符合四個條件:一是經批准使用或取得的建設用地;二是符合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和城市、鎮建設規劃;三是依法辦理土地登記,領取土地權屬證書;四是界限清楚,沒有權屬糾紛。特別強調,收益應該向農民傾斜,農村集體建設用地使用權流轉的收益中50%左右應用於農民的社會保障安排;剩餘50%左右一部分留於集體發展村集體經濟,大部分仍應分配給農民。

上述各地做法不盡相同,試點中也出現了不少問題,但如何保護農民利益和保障農用地不會被基層政府變相流轉,已引起高度重視。

2.社會發展和市場經濟需要法律法規和政策制度創新

現行土地法律和政策對於農村集體土地使用制度特別是集體建設用地使用有較多限制,對市場經濟的發展產生不利影響。在當前市場經濟發展日趨成熟的條件下,正視農民集體土地所有權,推行集體土地有償使用制度的改革,建立健全農村集體土地使用權合理、規范的流轉途徑已迫在眉睫,需要在法律法規和政策制度方面予以創新。

2005年10月1日《廣東省集體建設用地使用權流轉管理辦法》(下稱《辦法》)施行,這是第一個規范集體土地流轉的省級規定。廣東省范圍內的集體建設用地使用權可以通過出讓、出租、轉讓、轉租和抵押,包括農村的經營性用地將全部通過市場流轉。該《辦法》主要有以下創新:

第一,集體建設用地使用權同國有土地一樣可以出讓、出租、轉讓、轉租、抵押、作價入股後,土地的價格不再取決於其「身份」,而是取決於其所處的地理位置。現在廣東除集體土地使用權不能進行房地產開發外,其他用途的土地,均有評估機構按相同方法進行評估,相同位置的集體土地和國有土地,地價完全相同。

第二,集體建設用地使用權在轉讓過程中,是採取出讓、出租、還是作價入股等形式完全是由農民自己決定,必須由三分之二以上的本集體經濟組織成員或者村民代表同意後方可實施,使農民的土地所有權真正得到了體現。

國家為了公共利益需要,依法對集體建設用地實行徵收或者徵用的,該土地集體所有者和使用者應當服從,但必須經過本集體經濟組織成員的村民會議2/3以上成員或者2/3以上村民代表同意。即必須徵求村民的同意後才能報批,保障了村民的知情權和參與權。

第三,農民集體可合法地與工業企業等談判,可自主地出讓、出租集體建設用地。這是有利於形成農村集體土地使用權的市場價格,為政府制定征地補償標准提供參照系。因為農地直接入市,是有利於降低工業化的成本。農民直接與工業企業談判,價格可能比政府徵用後再出讓更低。

第四,集體建設用地使用權流轉所取得的收益將納入農村集體財產統一管理,其中50%以上應當專款專戶用於農民的社會保障安排,不得挪用,為農民利益提供了一個保護底線。

在國家沒有相關規定的情況下,浙江、江蘇、廣東等沿海發達省市根據經濟發展需要進行了試點,並出台了系列農村集體建設用地流轉管理辦法,探索農村集體建設用地流轉機制,以實現規范有序管理,取得了初步的經驗,也為修訂《土地管理法》等相關法規和土地使用制度改革奠定了政策基礎。為進一步規范全國集體所有建設用地使用權的流轉管理,國土資源部2006年根據國務院《關於深化改革嚴格土地管理的決定》,研究擬訂《集體建設用地流轉管理條例》。

同時,國土資源部和國家發改委也聯合發文,以試點方式摸索「農村建設用地的減少與城鎮建設用地的增加相掛鉤」政策。

五、集體建設用地使用權流轉改革的基本原則

1.合理配置土地資源,推進集體建設用地使用制度改革,允許農村集體建設用地進入市場

土地作為要素市場特殊商品,應通過市場機制調節和配置。一是按照土地效益最大化的原則合理配置土地資源;二是通過市場機制實現土地的價格和價值相符。農村集體建設用地進入市場,對充分發揮農村集體土地的資產效益,加快形成土地資源的市場配置機制具有推動作用。

2.切實保障農民的土地財產權,賦予集體建設用地與國有建設用地同等權利

保留農村集體土地所有權,允許集體建設用地在符合條件的前提下,直接進入市場流轉,為實現集體土地和國有土地同等權利,建立統一、規范、有序的城鄉一體化的土地市場體系,為全面推行集體建設用地使用權流轉並將之納入規范化、制度化軌道奠定法律基礎。

3.集約節約利用土地,加強總量控制與用途管制,規范農村集體建設用地的流轉

集約節約利用土地資源是國家指導土地開發利用的基本方針,也是集體建設用地流轉必須遵循的基本原則。只有通過經濟、行政、規劃等手段和措施,改變農村建設用地粗放、無序、低效的狀況,促進土地的節約集約利用。

在允許集體建設用地進入市場的同時,還要通過集體建設用地供應的總量控制以及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和城市總體規劃,並將集體建設用地供應指標納入年度供應計劃等手段來規范。對於農用地轉為建設用地,必須根據土地用途管制原則,依法履行征地申請和審批。

4.完善集體建設用地流轉的相關制度與法制建設,確保國家土地政策的更好銜接

農村集體建設用地流轉必然涉及相關制度和政策銜接,如土地徵收、城市總體規劃和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土地用途管制、土地收益分配等一系列配套政策。健全和完善相關政策,保證集體土地流轉程序的公開、公平、公正,體現農民對土地的權利,保障農民合法權益,確保國家土地政策的銜接,以保證改革的順利進行和農村社會穩定。

『肆』 農村集體所有土地建設用地如何流轉

農村集體建來設用地源的流轉形式主要包括以下幾種:
(1)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直接轉讓、出租土地使用權;
(2)農村房屋產權人轉讓、出租房產時,連帶轉讓、出租土地使用權;
(3)鄉村企業的兼並、改制過程中涉及集體土地轉讓、出租;
(4)農村集體經濟組織以土地使用權作價入股、聯營等形式新辦企業;
(5)村集體經濟組織以土使用權合作的方式開發項目;
(6)經徵用、補辦為國有土地並輸轉讓、出租;
(7)由於企業破產清算或債權債務因素,經司法裁定發生流轉。推行集體建設用地流轉,有利於農村經濟改革的深化,有利於農村土地法律制度的完善。

『伍』 該集體建設用地使用權能否流轉

問:A企業是鄉鎮企業,經批准取得某集體建設用地使用權。2014年,A企業因融資想把該地轉讓給B企業,雙方簽訂了轉讓協議。B企業支付了相應款項後未實際佔用該地塊,也未實施建設。B企業能否取得該地塊的建設用地使用權?

答:(1)集體建設用地有特定的使用范圍。集體建設用地,是指鄉(鎮)村集體經濟組織和農村個人投資或集資、進行各項非農業建設所使用的土地。集體建設用地主要有三種類型:鄉鎮企業用地、宅基地和公共設施、公益事業用地。此外,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第六十三條的規定,農民集體所有的土地的使用權不得出讓、轉讓或者出租用於非農業建設;但是,符合土地利用總體規劃並依法取得建設用地的企業,因破產、兼並等情形致使土地使用權依法發生轉移的除外。這就從法律上明確了集體建設用地使用權原則上不允許出租、出讓或者轉讓,只有在企業發生破產、兼並或資產轉移的情形下才可以轉移集體建設用地使用權。此外,《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嚴格執行有關農村集體建設用地法律和政策的通知》(國辦發〔2007〕71號)也明確嚴格控制集體所有建設用地使用權流轉范圍。本案中,A企業並未破產、兼並,不能將建設用地使用權轉讓給B企業。B企業無法取得該地塊的建設用地使用權。

(2)本案中轉讓合同屬成立但未生效的合同。《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第十一條規定,農民集體所有的土地依法用於非農業建設的,由縣級人民政府登記造冊,核發證書,確認建設用地使用權。第五十九條規定,建設用地應當符合鄉(鎮)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和土地利用年度計劃,並依照第四十四條、第六十條、第六十一條、第六十二條的規定辦理審批手續。《中華人民共和國物權法》第一百四十五條規定,建設用地使用權轉讓、互換、出資或者贈與的,應當向登記機構申請變更登記。據此,集體建設用地使用權須經縣級或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審批登記、核發證書後方能取得。B企業若是在A企業破產、兼並的情形下取得該地塊,也應履行相應的審批手續才能取得建設用地使用權。本案中A企業與B企業僅簽訂了轉讓協議,並未進行審批登記,不發生集體建設用地使用權轉移的效力。

至於轉讓協議的效力問題,《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一)》第九條規定,法律、行政法規規定合同應當辦理批准手續,或者辦理批准、登記等手續才生效,在一審法庭辯論終結前當事人仍未辦理批准手續的,或者仍未辦理批准、登記手續的,人民法院應當認定該合同未生效。據此可知該協議雖經雙方達成意思表示的一致,但仍屬於成立但未生效的合同。雙方還要承擔合同可能最終無法獲得審批登記而歸於無效的風險。

(3)試點地區的集體建設用地使用權可依相關規定流轉。2015年2月27日第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三次會議通過了《關於授權國務院在北京大興區等三十三個試點縣(市、區)行政區域暫時調整實施有關法律規定的決定》。在試點地區暫時調整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城市房地產管理法》關於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的有關規定。因此,該決定實施後,在試點地區進行的流轉可按照試點地區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的相關規定進行認定。

『陸』 集體建設用地使用權流轉需滿足哪些條件

農村集體建設用地使用權符合下列條件的,可以出讓、轉讓、出租和抵押,並享回有與城鎮國有土地使答用權同等的權益:
(1)經依法批准使用或取得的建設用地。
(2)符合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和城市、村鎮建設規劃。
(3)依法辦理土地登記,領取土地權屬證書。
(4)界址清楚,沒有權屬糾紛。
依法應當進入土地交易機構公開交易的,按照《廣東省土地使用權交易市場管理規定》辦理。通過出讓、轉讓、出租和抵押方式流轉農村集體建設用地使用權的,其地上建築物、其他附著物所有權隨之流轉。

『柒』 國家對集體所有建設用地土地使用權流轉有何政策規定

《國務院關於深化改革嚴格土地管理的決定》規定:在符合規劃的版前提下,村莊、集鎮、建制鎮權中的農民集體所有建設用地使用權可以依法流轉。
《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嚴格執行有關農村集體建設用地法律和政策的通知》也進一步明確:嚴格控制農民集體所有建設用地使用權流轉范圍。農民集體所有的土地使用權不得出讓、轉讓或者出租用於非農業建設。符合土地利用總體規劃並依法取得建設用地的企業發生破產、兼並等情形時,所涉及的農民集體所有建設用地使用權方可依法轉移。其他農民集體所有建設用地使用權流轉,必須是符合規劃、依法取得的建設用地,並不得用於商品住宅開發。

『捌』 農村建築用地的使用權有哪些常見的問題

涉及農村集體土地的性質與使用權流轉有關的法律主要有《憲法》、《民法》、《村民委員會組織法》以及一部專門的《土地管理法》,但是這些有關農村集體土地流轉的法律仍然無法解決現實中建設用地流轉存在的問題:
(一)現行法律制約問題
1、現實中集體建設用地使用權流轉與現行法律規定沖突。《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第43條規定:「任何單位和個人進行建設需要使用土地的,都必須依法申請使用國有土地。但本集體經濟組織成員使用本集體經濟組織土地辦企業或建住房除外」 同時,該法第63條規定:「集體土地使用權不得出讓、轉讓或出租用於非農業建設。但是,符合土地利用總體規劃並依法取得建設土地的企業,因破產、兼並等情形致使土地使用權依法發生轉移的除外」。按照前述規定,集體經濟組織成員可以使用本集體經濟組織的土地辦企業或建住房,但不得出讓、轉讓、出租,因此集體建設用地使用權流轉在法律上是被禁止的,農村集體建設用地使用權流轉的現實情況與現行法律的規定發生明顯沖突。
2、法律上雖規定了集體建設用地使用權流轉的特殊情形,但缺乏相應的規定。如《物權法》第183條規定:「鄉鎮、村企業的建設用地使用權不得單獨抵押。以鄉鎮、村企業的廠房等建築物抵押的,其佔用范圍內的建設用地使用權一並抵押。」既然允許這部分集體建設用地使用權抵押,那麼一旦抵押權實現,就會出現集體建設用地使用權發生轉移的現象。但對於因實現抵押權而發生轉移的建設用地使用權應如何處置、受讓主體是否有限制等法律並沒有明確。同時針對《土地管理法》第63條的規定,實踐中沒有任何關於此情形下建設用地使用權發生轉移時的具體操作性規定。
(二)產權制度上的問題
城鄉分割的二元土地制度及農地產權的界定不清,極大限制了農村建設用地的流轉,並導致了一系列違背法律與政策初衷的社會經濟後果。我國現行的土地法律制度來看,實行的是城市土地國家所有和農村土地集體所有的二元土地制度。長期以來,我國《憲法》、 《土地管理法》以及其它土地管理法規對這兩種土地所有權是作了不同規定的,尤其是在兩種土地使用權方面,國家土地使用權和集體土地使用權存在很大的區別。按照《土地管理法》規定,國有土地使用權可以出讓、轉讓、出租、抵押,即法律按不動產用益物權的模式設計運作;但對集體建設用地使用權來說,則不能享有用益物權的處分權能,權利人只有在出資、入股、聯營等特定情況下才能發生權利轉讓,原則上集體建設用地使用權不能出讓、轉讓、出租和抵押。同時,現行農地制度還存在產權模糊、所有權主體虛位的問題。現行的農村土地制度,雖然明確規定土地歸集體所有,即集體擁有產權,但是集體指向不明確,究竟誰是農村集體土地所有權的代表模糊不清。鄉鎮政府、村委會、村民小組及農民個人都享有土地的某一方面權能,但都不是所有權主體。有的地方為解決土地產權主體不明確或權屬來源不清、權屬界限不明的問題時,為方便組織管理將村民小組集體或鄉鎮農民集體所有的土地所有權確定為村農民集體所有,從而造成了土地產權關系的混亂。
(三)相關利益沖突問題
目前農村建設用地流轉中最突出的問題是農民、集體和地方政府三者圍繞土地增值所引發的利益沖突。隨著農村建設用地的流轉,由於土地的功能已經從傳統的「生產」功能向「資產」功能轉變,工業化城市化進程中的土地需求,把農民集體土地產權和農民利益的矛盾在制度層面上凸現出來。
1、地方政府憑借「公共權力」獲取了農村建設用地流轉增值的大部分。由於中央政府嚴格的土地管制、審批程序、土地監管和財稅政策約束,地方政府土地徵用成本的增加客觀上推動了集體建設用地的流轉。對於開發商即土地使用者而言,征地預批和報批手續繁瑣且時間成本大,迫使他們願意直接從集體手中取得土地。集體建設用地使用權流轉可以迴避征地的復雜程序、不受「用地指標」的約束,很大程度上已經是對土地徵用制度的一種替代,地方政府憑借「公共權力」在農村建設用地流轉中直接參與土地流轉收益的分配。因此,農村建設用地流轉的最大收益主體是地方政府。
2、農民在農村建設用地流轉中的收益和其擁有的土地權利不對稱。作為土地所有者和土地使用者雙重身份的農民,其權益在農村建設用地流轉中並沒有完全實現。無論是作為所有者的村農民集體還是范圍更小的村民小組農民集體,都缺乏對管理者的有效約束機制。因此農民作為農民集體的成員,難以保障從集體建設用地使用權流轉中獲得相應的收益。
3、農村集體組織的「管理者」作為分利集團獲取了農村建設用地流轉的巨大收益。經營管理農村土地的基層組織在土地增值的驅使下,已經成為農村集體建設用地使用權流轉的主要推動者和既得利益者。最終農村土地流動的利益主體和集體土地流轉的最終受益者是「鄉、村」級基層組織。他們既是「集體所有權」的代表者,又是聯系地方政府掌握上級政策的信息優勢方,最終成為農村建設用地流轉的主體。作為集體土地所有權的管理者掌握著集體土地所有者所享有的大部分增值。

『玖』 關於農村土地使用權的規定

農村土地使用權是指農民集體土地的使用人依法利用土地並取得收益的權專利。農村土地使用權可分為農用土屬地使用權、宅基地使用權和建設用地使用權三種。農用地使用權是指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及其成員或者農村集體經濟組織以外的單位和個人從事種植業、林業、畜牧業、漁業生產的土地使用權。宅基地使用權是指農村村民住宅用地的使用權。建設用地使用權是指農村集體經濟組織興辦鄉(鎮)企業和鄉(鎮)村公共設施、公益事業建設用地的使用權。

改革開放後,土地家庭承包經營制逐漸確立起來。由此確立了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的農地使用權主要歸農戶經營使用的制度。

由於土地利用對社會經濟有很強影響,因而土地使用權受到一定限制。比如土地要按照規定用途使用(用途管制制度)、土地利用要符合規劃(規劃制度)、土地利用要遵循可持續原則(開發利用中的環境影響評價制度)等。

閱讀全文

與農村建設用地流轉使用權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建立和完善 瀏覽:278
淄博市工商局王彬 瀏覽:867
國辦發明電200330號 瀏覽:602
公共服務事項自查報告 瀏覽:872
2014年社區矛盾糾紛排查調處工作方案 瀏覽:873
公共衛生服務項目考試題庫 瀏覽:245
購買軟體使用權合同 瀏覽:134
灰燼創造者職業 瀏覽:566
德州撲克發明者 瀏覽:78
如申請馳名商標 瀏覽:225
知識產權平台協議書 瀏覽:506
個人存款證明的期限 瀏覽:466
四川正華知識產權公司 瀏覽:287
海南期貨從業資格證書領取時間 瀏覽:874
防水層合理使用年限 瀏覽:875
執轉破成果 瀏覽:20
羊年限定金克絲現在多少錢 瀏覽:568
附近店面轉讓或出租 瀏覽:412
廣東海億食品有限公司商標 瀏覽:287
華進聯合專利商標代理 瀏覽: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