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2021年工業用地有了國有證件的還要交閑置費嗎
咨詢記錄 · 回答於2021-12-23
集體土地的所有權是不可以轉讓出售的,但其使用權可以轉讓或出售,且也只能轉讓出售給本集體成員用於農業建設。但符合土地利用總體規劃並依法取得建設用地的企業,因破產、兼並等情形致使土地使用權依法發生轉移的除外。
集體土地是指農村集體所有的土地。也叫做勞動群眾集體所有的土地。集體,是專指鄉、村,村民小組等類同性質的農業集體經濟組織對土地的所有權,其他任何集體對土地沒有所有權,農村的土地,除法律規定屬於國家所有或已依法徵收的外,均屬於集體所有,農民使用的宅基地、自留地、自留山等都屬於集體所有。
集體土地是中國土地所有制的一種形式。農村集體土地的所有權主體是農民集體,而不是集體經濟組織。中國實行土地的社會主義公有制,土地的所有制形式包括國家所有和勞動群眾集體所有二種形式。
集體土地工業用地土地使用權流轉的注意事項有:需要注意工業用地的土地使用權是否存在抵押等情況;需要注意工業工地的土地使用權的使用年限剩餘時間等注意事項。
工業用集體土地如何轉讓過戶?
首先要看你們公司地塊的具體情況,針對一下情況,對轉讓有明確的規定:1、超出兩年未動工開發建設,未建有廠房的土地,不能直接辦理轉讓過戶手續,必須先按閑置土地處置程序作出處置,收回土地使用權;或足額收取閑置費後,再另行安排新工業項目。
2、超過出讓合同約定開工時間又未超兩年的,並且投資(扣除土地成本)未達到投資總額25%的不得轉讓,若不繼續開發建設應交納閑置費後,收回土地使用權。
3、凡享受政府用地優惠政策的工業用地已完成廠房建設(含投資超總額25%)的工業用地,必須按原享受的優惠地價標准上限,交足差額土地出讓金,並變更或重新簽訂出讓合同(使用權終止日期不變)後方可辦理轉讓過戶手續。
4、已辦理金融抵押的工業用地不得轉讓。、有第1、2、3項情形的,按上述規定結合省國土資源廳《關於加快金融機構抵債土地處置的若干意見》的意見辦理。
5、按司法程序被法院查封的工業用地,未經人民法院裁定不得辦理轉讓。
6、實際已將工業用地改作其他用途的不得直接辦理轉讓,必須按違法用地處理,追繳土地出讓金後方可辦理轉讓或收回土地使用權。
7、共同共有土地使用權,未經其他共有人同意的,不得轉讓。
8、土地權屬有爭議的不得轉讓。
9、政府已列入收回土地使用權的,不得轉讓。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三百五十三條建設用地使用權人有權將建設用地使用權轉讓、互換、出資、贈與或者抵押,但是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
第三百五十四條建設用地使用權轉讓、互換、出資、贈與或者抵押的,當事人應當採用書面形式訂立相應的合同。使用期限由當事人約定,但是不得超過建設用地使用權的剩餘期限。
第三百五十五條建設用地使用權轉讓、互換、出資或者贈與的,應當向登記機構申請變更登記。
Ⅲ 土地閑置費的收取標准
法律分析:土地閑置費的收取標准如下。1、已經簽訂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合同的閑置土地,每月的土地閑置費標准為:(1.1)經營性房地產用地為合同出讓金總額的1.2%;(1.2)一般建設用地為合同出讓金總額的0.8%;(1.3)工業和基礎設施用地為合同出讓金總額的0.4%;(1.4)各類用地累計徵收土地閑置費總額不超過該宗用地土地使用權出讓金合同總額的20%。2、未簽訂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合同或未辦理劃撥用地手續的閑置土地,土地閑置按各地規定的標准徵收,計征時間累計不超過24個月。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第三十八條 禁止任何單位和個人閑置、荒蕪耕地。已經辦理審批手續的非農業建設佔用耕地,一年內不用而又可以耕種並收獲的,應當由原耕種該幅耕地的集體或者個人恢復耕種,也可以由用地單位組織耕種;一年以上未動工建設的,應當按照省、自治區、直轄市的規定繳納閑置費;連續二年未使用的,經原批准機關批准,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無償收回用地單位的土地使用權;該幅土地原為農民集體所有的,應當交由原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恢復耕種。在城市規劃區范圍內,以出讓方式取得土地使用權進行房地產開發的閑置土地,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城市房地產管理法》的有關規定辦理。
Ⅳ 土地閑置費徵收標准
法律分析:已經簽訂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合同的閑置土地,每月的土地閑置費標准為:1、經營性房地產用地為合同出讓金總額的1.2%。2、一般建設用地為合同出讓金總額的0.8%。3、工業何基礎設施用地為合同出讓金總額的0.4%。各類用地累計徵收土地閑置費總額不超過該宗用地土地使用權出讓金合同總額的20%。Ⅳ 工業用地使用權出讓規定
法律分析:1、超出兩年未動工開發建設,未建有廠房的土地,不能直接辦理轉讓過戶手續,必須先按閑置土地處置程序作出處置,收回土地使用權;或足額收取閑置費後,再另行安排新工業項目。
2、超過出讓合同約定開工時間又未超兩年的,並且投資(扣除土地成本)未達到投資總額25%的不得轉讓,若不繼續開發建設應交納閑置費後,收回土地使用權。
3、凡享受政府用地優惠政策的工業用地已完成廠房建設(含投資超總額25%)的工業用地,必須按原享受的優惠地價標准上限,交足差額土地出讓金,並變更或重新簽訂出讓合同(使用權終止日期不變)後方可辦理轉讓過戶手續。
4、已辦理金融抵押的工業用地不得轉讓。
5、按司法程序被法院查封的工業用地,未經人民法院裁定不得辦理轉讓。
6、實際已將工業用地改作其他用途的不得直接辦理轉讓,必須按違法用地處理,追繳土地出讓金後方可辦理轉讓或收回土地使用權。
7、共同共有土地使用權,未經其他共有人同意的,不得轉讓。
8、土地權屬有爭議的不得轉讓。
9、政府已列入收回土地使用權的,不得轉讓。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城鎮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和轉讓暫行條例》
第二十條 土地使用權轉讓應當簽訂轉讓合同。
第二十一條 土地使用權轉讓時,土地使用權出讓合同和登記文件中所載明的權利、義務隨之轉移。
第二十二條 土地使用者通過轉讓方式取得的土地使用權,其使用年限為土地使用權出讓合同規定的使用年限減去原土地使用者已使用年限後的剩餘年限。
第二十三條 土地使用權轉讓時,其地上建築物、其他附著物所有權隨之轉讓。
第二十四條 地上建築物、其他附著物的所有人或者共有人,享有該建築物、附著物使用范圍內的土地使用權。土地使用者轉讓地上建築物、其他附著物所有權時,其使用范圍內的土地使用權隨之轉讓,但地上建築物、其他附著物作為動產轉讓的除外。
第二十五條 土地使用權和地上建築物、其他附著物所有權轉讓,應當按照規定辦理過戶登記。土地使用權和地上建築物、其他附著物所有權分割轉讓的,應當經市、縣人民政府土地管理部門和房產管理部門批准,並依照規定辦理過戶登記。
第二十六條 土地使用權轉讓價格明顯低於市場價格的,市、縣人民政府有優先購買權。土地使用權轉讓的市場價格不合理上漲時,市、縣人民政府可以採取必要的措施。
Ⅵ 工業用地閑置有什麼規定 是否符合閑置土地處置辦法
被認定為閑置土地是需要被罰款的。
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認定為閑置土地:
(1)土地使用權人超過土地出讓合同或者劃撥決定書約定、規定的動工開發日期滿一年未動工開發的國有建設用地;
(2)已動工開發但開發建設用地面積占應動工開發建設用地總面積不足三分之一,並且中止開發建設滿一年的國有建設用地;
(3)已動工開發但已投資額占總投資額不足百分之二十五,並且中止開發建設滿一年的國有建設用地。
(6)工業土地使用權閑置擴展閱讀:
關於閑置土地問題的主要法律依據
1、《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主席令第28號),1999年01月01日開始實施,於2004年8月28日被修訂,現行有效。
2、《中華人民共和國城市房地產管理法》(主席令第72號),1995年1月1日開始實施,於2007年8月30日被修訂,現行有效。
3、《閑置土地處置辦法》(國土資源部令第5號),1999年4月28日開始實施,已於2012年7月1日被國土資源部修訂。
4、《閑置土地處置辦法(2012修訂)》(國土資源部令第53號),2012年7月1日開始實施,現行有效。
5、《國土資源部關於進一步做好閑置土地處置工作的意見》(國土資發[2008]178號)—2008年09月03日開始實施,現行有效。
6、《國土資源部辦公廳關於閑置土地處置有關問題的復函》(國土資廳函[2002]101號),2002年4月16日開始實施,現行有效。
Ⅶ 土地閑置費徵收標準的依據
法律分析:土地閑置費的徵收標准如下:一、已經簽訂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合同的閑置土地,每月的土地閑置費標准為:1、經營性房地產用地為合同出讓金總額的1.2%;2、一般建設用地為合同出讓金總額的0.8%;3、工業和基礎設施用地為合同出讓金總額的0.4%各類用地累計徵收土地閑置費總額不超過該宗用地土地使用權出讓金合同總額的20%。二、未簽訂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合同或未辦理劃撥用地手續的閑置土地,土地閑置按各地規定的標准徵收,計征時間累計不超過24個月。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城市房地產管理法》第二十六條 以出讓方式取得土地使用權進行房地產開發的,必須按照土地使用權出讓合同約定的土地用途、動工開發期限開發土地。超過出讓合同約定的動工開發日期滿一年未動工開發的,可以徵收相當於土地使用權出讓金百分之二十以下的土地閑置費;滿二年未動工開發的,可以無償收回土地使用權;但是,因不可抗力或者政府、政府有關部門的行為或者動工開發必需的前期工作造成動工開發遲延的除外。
Ⅷ 土地閑置費徵收標准
法律分析:土地閑置費徵收具體標准如下:(一)已經簽訂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合同的閑置土地,每月的土地閑置費標准為:1、經營性房地產用地為合同出讓金總額的1.2%;2、一般建設用地為合同出讓金總額的0.8%;3、工業何基礎設施用地為合同出讓金總額的0.4%。各類用地累計徵收土地閑置費總額不超過該宗用地土地使用權出讓金合同總額的20%。(二)未簽訂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合同或未辦理劃撥用地手續的閑置土地,土地閑置按各地規定的標准徵收,計征時間累計不超過24個月。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 第三十七條 禁止任何單位和個人閑置、荒蕪耕地。已經辦理審批手續的非農業建設佔用耕地,一年內不用而又可以耕種並收獲的,應當由原耕種該幅耕地的集體或者個人恢復耕種,也可以由用地單位組織耕種;一年以上未動工建設的,應當按照省、自治區、直轄市的規定繳納閑置費;連續二年未使用的,經原批准機關批准,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無償收回用地單位的土地使用權;該幅土地原為農民集體所有的,應當交由原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恢復耕種。 在城市規劃區范圍內,以出讓方式取得土地使用權進行房地產開發的閑置土地,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城市房地產管理法》的有關規定辦理。 承包經營耕地的單位或者個人連續二年棄耕拋荒的,原發包單位應當終止承包合同,收回發包的耕地。
Ⅸ 土地閑置費徵收標準的依據
地閑置費是指土地使用者依法取得土地使用權後,未經原批准用地的人民政府同意,超過規定的期限未動工開發建設造成土地荒蕪、閑置時,由土地使用者向土地行政主管部門繳納的費用繳納閑置費。
地閑置費徵收具體標准如下:
一、已經簽訂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合同的閑置土地,每月的土地閑置費標准為:
1、經營性房地產用地為合同出讓金總額的1.2%;
2、一般建設用地為合同出讓金總額的0.8%;
3、工業何基礎設施用地為合同出讓金總額的0.4%
各類用地累計徵收土地閑置費總額不超過該宗用地土地使用權出讓金合同總額的20%。
二、未簽訂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合同或未辦理劃撥用地手續的閑置土地,土地閑置按各地規定的標准徵收,計征時間累計不超過24個月。
閑置土地的處置和利用
(一)延長動工開發期限。簽訂補充協議,重新約定動工開發、竣工期限和違約責任。從補充協議約定的動工開發日期起,延長動工開發期限最長不得超過一年;
(二)調整土地用途、規劃條件。按照新用途或者新規劃條件重新辦理相關用地手續,並按照新用途或者新規劃條件核算、收繳或者退還土地價款。改變用途後的土地利用必須符合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和城鄉規劃;
(三)由政府安排臨時使用。待原項目具備開發建設條件,國有建設用地使用權人重新開發建設。從安排臨時使用之日起,臨時使用期限最長不得超過兩年;
(四)協議有償收回國有建設用地使用權;
(五)置換土地。對已繳清土地價款、落實項目資金,且因規劃依法修改造成閑置的,可以為國有建設用地使用權人置換其它價值相當、用途相同的國有建設用地進行開發建設。涉及出讓土地的,應當重新簽訂土地出讓合同,並在合同中註明為置換土地;
(六)市、縣國土資源主管部門還可以根據實際情況規定其他處置方式。
Ⅹ 安徽全域治理批而未供、閑置和工業低效土地:一地一策分類處置
為進一步盤活存量建設用地,優化土地資源配置,5月9日,安徽省人民政府發布《關於印發安徽省批而未供、閑置和工業低效土地全域治理攻堅行動方案的通知》,自下發之日起施行,有效期3年。
安徽省計劃於2022—2023年,全面查清全省批而未供、閑置和工業低效土地情況,建立批而未供和閑置土地工作台賬,形成工業低效土地處置清單,編制完成低效用地再開發專項規劃,「一地一策」制定分類處置方案,依法依規開展清理處置工作;全省批而未供和閑置土地年處置率不低於15%,全省單位國內生產總值建設用地使用面積年下降率達到5%,工業用地畝均稅收力爭年增長10%以上。到2024年底,全省工業用地畝均效益、畝均稅收明顯提高,節約集約用地水平全面提升,重大項目用地保障能力顯著增強。省級以上開發區綜合容積率不低於1.0,其中國家級開發區綜合容積率不低於1.2。
2023年起,除特殊工業用地外,合肥市新上工業項目用地容積率一般不低於1.5,滁州、馬鞍山、蕪湖、宣城、銅陵、池州、黃山市新上工業項目用地容積率一般不低於1.2,淮北、亳州、宿州、蚌埠、阜陽、淮南、六安、安慶市新上工業項目用地容積率一般不低於1.0。各地新建高標准廠房用地容積率一般不低於2.0,按工業用地管理的研發項目用地容積率一般不低於2.5。
對於分類處置批而未供土地,要加快土地供應,完善供地手續,據實核銷批文。
對因建設項目未落實造成批而未供的,各地要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加快供地進度。對已徵收但不具備供地條件的,各地要加快土地征遷、基礎設施建設等前期工作,限期滿足供地條件。對依法批准轉用和徵收的政府投資城市基礎設施和公共設施用地、不能按宗地單獨供應的道路綠化帶和安全隔離帶等代征地以及不能利用的邊角地,經批准後直接核發《國有建設用地劃撥決定書》。對經營性建設用地未供先用的,在嚴格依法查處到位後,按有關規定重新組織招標拍賣掛牌出讓。
對因規劃、政策調整等不再實施具體徵收行為的土地,經市、縣級人民政府組織核實現場地類與批准前一致的,在處理好有關征地補償事宜後,可由市、縣級人民政府逐級報原批准機關申請撤回用地批准文件。
關於清理處置閑置土地:因政府或政府部門原因造成閑置,各地要制定「一地一策」處置方案。其中因規劃和政策調整、建設條件變化造成的,各地應採用安排臨時使用、協議收回、延長動工開發期限、調整土地用途或規劃條件、置換土地等方式進行處置。
因企業原因造成閑置,各地要及時採取幫扶、約談、收取閑置費、無償收回等措施,督促企業限期開發。自然資源主管部門作出責令繳納土地閑置費、收回國有建設用地使用權決定後,土地使用權人在法定期限內未申請行政復議、提起行政訴訟,又拒不繳納土地閑置費、拒不交回土地使用權的,依法申請司法機關強制執行。
其他原因造成閑置,因司法查封無法開工建設的,各地要積極主動與司法機關協商,達成處置意見,待查封解除後落實相關處置措施。
在整治提升工業低效土地方面:加速「騰籠換鳥」,對可以收回、收購、置換等方式納入政府土地儲備庫的,經與用地單位協商一致後,收回全部或部分建設用地使用權。對納入工業低效土地處置清單,符合規劃要求、產權關系清晰、無債務糾紛等具備轉讓條件的土地,進行項目嫁接,引導進入土地二級市場,轉讓全部或部分建設用地使用權。
推動「復合開發」,在符合國土空間規劃和用途管制要求前提下,推動不同產業用地類型合理轉換,探索增加混合產業用地供給。同一宗土地兼容2種以上用途的,可依據建築面積佔比或功能的重要性確定主用途,並依據主用途確定供應方式。經批准利用現有房屋和土地,興辦文化創意、科技研發等新產業新業態的,可執行繼續按原用途和土地權利類型使用土地的5年過渡期政策,經市、縣級人民政府批准,也可採取協議出讓方式供地。此類土地再開發後確需分割轉讓的,各地可根據產業容量、市場需求等,合理確定可分割轉讓比例,最高不得超過50%,在土地有償使用合同中明確約定相關要求。經批准改變用途的產業用地,簽訂國有建設用地使用權出讓合同變更協議或重新簽訂國有建設用地使用權出讓合同,補繳國有建設用地使用權價款,按規定辦理不動產登記。
挖潛「發展空間」,在滿足規劃要求、確保安全的基礎上,各地可結合實際,逐步提高本區域特別是省級及以上開發區工業用地容積率,打造一批綜合容積率3.0左右的科技孵化器、運營中心。鼓勵工業項目利用地下空間建設倉儲、停車場以及生活配套設施等,鼓勵新型產業社區和按照工業用地管理的研發類項目建設一層以上的地下空間,不收取相應地下空間土地出讓金。各地可設立地下空間建設用地使用權,地下空間建設用地使用權劃撥、出讓、租賃、作價出資(入股)等,均參照地表建設用地使用權資產配置相關規定執行。地下空間所涉建設用地使用權、建(構)築物所有權、地役權、抵押權以及其他不動產權利可依法辦理不動產登記。在不改變使用性質、符合規劃條件和國家產業政策的前提下,多層標准化廠房可以轉讓、出租和抵押。在人口凈流入的大城市和省政府確定的城市,經城市人民政府同意,在確保安全的前提下,可將產業園區中工業項目配套建設行政辦公及生活服務設施的用地面積占項目總用地面積的比例上限由7%提高到15%,建築面積佔比上限相應提高到30%,提高部分主要用於建設宿舍型保障性租賃住房。對閑置和低效利用的商業辦公、廠房、倉儲、科研教育等非居住存量房屋,經城市人民政府同意,允許改建為保障性租賃住房,不變更土地使用性質,不補繳土地價款。
推進「提質增效」,對投資強度、建設周期達不到約定要求的在建項目,各地要採取有效措施,督促企業限期開發建設;對容積率、畝均效益達不到約定要求且具有開發潛力和市場前景的已竣工投產項目,各地要督促企業限期提高效益,到期仍未履約的,依法追究其違約責任。
鼓勵「退散進集」,鼓勵市場主體收購相鄰多宗低效工業用地地塊,進行集中規劃利用。引導零星分散的工業企業向工業園區集聚,推進產業鏈和產業集群發展,提升畝均效益。鼓勵建設使用高標准廠房,用地規模小於1.5公頃且適宜使用高標准廠房的工業項目,一般不單獨供地。
《通知》要求實施工業項目用地全程管理,確保工業用地增量,實施帶項目審批,推行「標准地」供應,強化監管以及分類管理。
各地每年出讓的工業用地佔年度土地出讓總量的比例一般不低於20%,盤活騰出存量工業用地主要用於工業發展。各地在申請審批批次用地時要明確具體項目,防止產生新的批而未供土地。
各地在完成「標准地」區域評估的基礎上,明確出讓地塊容積率、畝均稅收等標准,企業對標競地、按標用地。嚴把土地供應關口,確保土地供應時土地權利清晰,安置補償落實到位,沒有法律經濟糾紛,地塊位置、使用性質、容積率等規劃條件明確,具備動工建設所需的通電、通水、通路、土地平整等基本條件。對於規劃建設條件明確的工業項目,可將建設工程設計方案、施工圖設計方案納入供地方案,簡化有關報建手續,推動「交地即開工」。實施《國有建設用地使用權出讓合同》《工業項目用地產出監管合同》「雙合同」監管,加強建設用地劃撥決定書履約監管,督促建設用地使用權人按期開發建設。分類管理。持續深化「畝均論英雄」改革,依法推動土地要素差別化、市場化配置。按照土地集約利用評價和畝均效益評價結果,對工業項目用地進行分檔管理、分類服務。對優先發展類(A類)企業的新增項目用地予以優先保障,對鼓勵提升類(B類)、規范轉型類(C類)企業的新增項目用地予以傾斜支持,對調控幫扶類(D類)企業的新增項目用地原則上不予安排。開展開發區土地集約利用專項評價,評價成果作為開發區升級、擴區的重要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