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知識產權 > 物權意思主義

物權意思主義

發布時間:2022-09-05 12:10:24

A. 基於法律行為的物權變動模式有哪幾種

基本法律行為的物權變動有三種立法模式
大陸法系各國關於依法律行專為的物權變動,大致有債屬權意思主義、物權形式主義和債權形式主義三種立法模式。
(1)債權意思主義。指依法律行為的物權變動,無須當事人的合意,即生物權變動的效力,不以任何物質形式的作成為必要。《法國民法典》採用的就是債權意思主義的物權變動模式。
(2)物權形式主義。指物權因法律行為而變動時,除須另有物權變動的合意外,尚須踐行登記或交付的法定形式,才能成立或生效的立法主義。物權形式主義的物權變動模式為《德國民法典》所確立。
(3)債權形式主義。指物權因法律行為而變動時,不僅需要當事人債權之合意,而且須履行登記或交付的法定形式,始能成立或生效的立法主義。

B. 中華人民共和國物權法物權變動模式是什麼

物權變動模式

大陸法系物權變動模式有兩種:物權形式主義和債權意思主義。前者以德國、日本為代表,後者以法國為代表。

我國從清末開始修民法時,因為大陸法系德國立法技術最高,所以在日本法學家的幫助下編修了繼受德國的民法典,雖然最終沒有實施,但這個基礎算是留下了。

建國以後,我們主要受蘇聯的影響,根源也能追到大陸法系,蘇聯解體後我國民法算重回正道,在德日的影響下形成了社會主義法系——因而物權變動也主要受德國的影響。

德國物權形式主義變動模式說的是,債權合同並不能發生物權變動的效力,需有物權合同存在並實際交付才行,不動產更需要登記才發生效力。

法國物權意思主義變動模式說的是,債物權變動自雙方發生物權變動合意即發生,即便實際物品未能交付,也不影響物權變動,無論物權是否轉移、是否登記在所不問,如果再跟別人簽合同出賣物品,則屬於無效合同。但也有特殊情形,比如預售房屋,在合同成立時沒有實際的物權存在,也就無所謂轉移,等房屋建完登記後,再一房二賣的話,那就不是前面提到的無效合同。

德國、法國都說完了,那麼我國是什麼模式呢,有人稱之為債權形式主義,算是吸收借鑒了大陸法系的所有精華,把物權合同和債權合同分開而論,但實務中並沒有這樣的兩個合同,所以物權合同就最終轉換成了需要辦理登記的過程和義務。
我們通常理解的物債兩分,也就是這個意思,哪怕是無權處分簽訂了合同,物權不發生變動但不影響債權合同的效力,至於債權合同無法履行,那就得向另一方主張賠償了。

C. 物權變動模式的物權變動模式的分類

物權變動模式大體上分為兩種,即意思主義和形式主義模式。
(一)意思主義物權變動模式
所謂意思主義,就是指依據當事人的意思表示(如當事人達成合意)即可發生物權變動的效力,除此之外不再需要其他的要件。意思主義的物權變動模式可分為絕對意思主義和相對意思主義,前者是指物權僅依當事人的意思表示就可發生絕對的移轉效力,意思主義的確立是以1804年《法國民法典》的制定為標志。其立法學者把合同視為當事人間的法律,將契約自由的民法精神發揮到了極致,強調國家對個人的干預必須是最低限度的,正如孫鵬先生指出「《法國民法典》最初奉行的是『絕對意思主義』,公示手段對物權變動沒有任何意義」。但由於該模式使物權變動的公示性特徵喪失殆盡,有違物權的可支配性特徵,現今已沒有國家採取此例。後者是指買賣契約有效成立時,所有權即行移轉,但非經登記(不動產)或交付(動產)的物權,只在當事人之間產生效力,不得對抗第三人。由於「絕對意思主義」的弊害,法國民法典的登記規定招致各方面的批判,終於1855年將登記作為不動產物權變動對抗第三人的條件,公示對抗主義(相對意思主義)模式在法國最終形成。法國這一模式為後來的日本所接受,其《民法典》第177、178條即是非經登記(不動產)或交付(動產),不得以之對抗第三人之規定。
(二)形式主義物權變動模式
所謂形式主義,則是指物權變動除了當事人的意思表示之外,還必須具備一定的形式。形式主義的物權變動模式又可分為物權形式主義的變動模式和債權形式主義的變動模式。前者是指物權變動需要一個單獨的物權行為,才能導致物權的變動。即認為物權變動僅有債權法上的意思表示還不夠,還需有當事人獨立的物權合意,並且這種合意需通過一種法定的外在形式——交付或登記——表現出來,物權才發生變動。後者是指物權因法律行為發生變動時,當事人除了債權合意外,還必須履行登記或交付的法定方式。就是在承認債權意思的同時,承認物權變動的公示原則。
德國法為物權形式主義變動模式的代表。比法國民法典晚近一個世紀的德國民法典之所以採取了與法國不同的物權變動模式,一方面是隨著民法理論的深入,實務中法國民法中的「同一主義」缺陷的逐漸暴露,德國採取了與法國不同的物權變動模式;另一方面是深受羅馬法查士丁尼《學說匯纂》的影響,德國採取了物權形式主義。採用這一模式與著名的民法學者薩維尼提出的物權行為理論有關,薩維尼以物權交易中的交付行為為例子,提出了與傳統的債權行為相對的物權行為理論,最著名的一段是:「私法契約是最復雜常見的……交付是一種真正的契約,因為它具備契約的全部特徵:它包括雙方當事人對佔有物和所有物轉移的意思表示,行為人據之確定彼此間法律關系。僅該意思表示本身作為一個完整的交付還不夠,因此還必須加上物的實際佔有取得作為其外在的行為,但這些都不能否定其本質是契約。比如一幢房屋的買賣,人們習慣上想到它是債法上的買賣,這當然是對的,但是人們都忘記了,隨後而來的交付也是一項契約,而且是一項真正的契約,的確,只有通過交付它才能完成交易。……在諸如向乞討者施捨的場合里,包含著真正的契約,既存在著讓與和受領的意思合意,然而在這里卻不存在著任何債權,所有這些事例不正是說明了物權契約的存在嗎?」
在這一基礎上,德國法學界將物權行為從動產交付擴大到不動產登記以及其他法定形式,認為物權變動僅有債權法上的意思表示還不夠,還需有當事人獨立的物權合意,這種物權合意是在雙方訂立債權契約之後又形成的單獨就物權變動的合意。並且這種合意需通過一種法定的外在形式表現出來,物權才發生變動。這樣一來,便產生了物權公示制度,將物權的歸屬和變動的狀態展示給世人,從而保護交易安全。
根據這一模式,區分出負擔行為和處分行為,而物權行為是處分行為的一部分。債權法上的合意產生負擔行為,物權法上的合意產生處分行為,因此物權法上的合意是物權變動的真正原因。物權變動之時不在負擔行為生效之時,而在處分行為生效之時。如《德國民法典》第873條第1款:「為轉讓土地的所有權,為以某項權利對土地設定負擔,以及為轉讓此種權利或者對此種權利設定負擔,權利人和相對人之間必須達成關於發生權利變更的合意,並且必須將權利的變更登記到土地登記簿中,但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第921條:「為轉讓動產的所有權,所有人必須將該物交付給取得人,並且所有人和取得人必須達成關於所有權應移轉的合意。取得人正在佔有該物的,只需要有關於所有權移轉的合意即為足夠。」
債權形式主義的變動模式認為發生物權變動,不僅需要債權法上的意思表示,還須履行登記或交付的法定方式,即公示為物權變動的成立或生效要件。一方面,它區分債權變動與物權變動的法律事實基礎,認為當事人之間生效的債權合同僅能引起債權變動的法律效果。生效的債權合同結合交付或者登記手續的辦理,方能發生物權變動的法律效果。這與債權意思主義的物權變動模式不同。另一方面,它並不認可在債權合同之外,另有一獨立存在的,專以引起物權變動為使命的物權合同,認為無論交付抑或登記手續的辦理都是事實行為。經由此類公示方法的採用,實現合同的交易目的——引起物權變動法律效果的發生。最典型的是《奧地利民法典》(1811)、《瑞士民法典》(1912)以及1958年制定的《韓國民法典》。
毫無疑問,各國物權變動的立法模式都是其本國長期歷史傳統、社會生活實踐與法學理論研究相互融合的產物,自有其合理之處。

D. 中國物權變動模式

在物權法出台之前,通過對我國民法體系中關於物權變動規則分析,很容易看出我國採取的是一種相當於折衷主義的立法模式。我國《民法通則》第72條規定:「按照合同或者其他合法方式取得財產的,財產所有權從財產交付時起轉移,法律另有規定或當事人另有約定的除外。」《擔保法》41條關於不動產和准不動產的抵押規定為:「當事人依本法四十二條規定的財產抵押的,應當辦理抵押物登記,抵押合同自登記之日起生效。」 第43條關於動產抵押規定:「當事人以其他財產抵押的,可以自願辦理抵押物登記,抵押合同自簽訂之日起生效。當事人未辦理抵押物登記的,不得對抗第三人。」等等。我國的這種立法模式,一方面認為債權的意思表示即為物權變動的意思表示,不承認物權行為;同時又認為僅有物權變動的意思不能產生物權變動的效果,還必須經過登記或交付,也就是公示才能產生物權變動的效果。需要特別指出的是,在動產抵押上,我國民法規范採取的卻是登記對抗主義。

總體說來,我國民法現有規范關於物權變動採取的變動規則是從實用的角度出發,但是卻缺乏理論和制度上的邏輯性。

我國目前正在討論中的《物權法草案》規定不動產物權的設立、變更、轉讓和消滅,應當登記;未經登記,不發生物權效力,但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 同時規定, 當事人之間訂立有關設立、變更、轉讓和消滅不動產物權的合同,除法律另有規定或者合同另有約定外,自合同成立時生效;未辦理物權登記的,不影響合同效力。第二十七條規定, 動產所有權的轉讓和動產質權的設立等,除法律另有規定外,自交付時發生效力。第二十八條 規定船舶、飛行器和機動車等物權的設立、變更、轉讓和消滅,未經登記,不得對抗善意第三人,等等。

物權法草案採取的立法模式大體上是繼承了我國民法原有的立法模式,採取的是折衷主義,不動產的公示為登記,動產的公示為交付,經過公示後,物權才能發生變動的效果。由於准不動產的價值大小不一,對其無論是以登記為公示方式還是以交付為公示方式,都不能完全符合社會經濟流轉關於交易安全和迅速的要求,所以對於准不動產物權的變動,物權法草案以交付為物權發生變動的要件,以登記作為對抗善意第三人的要件。

在我國現行理論及實踐框架下構件物權變動規則以及對善意第三人的保護的思考

物權變動不管採取的是哪一種立法模式,其最重要的效果就是能夠維護市場交易的安全和迅速,要維護交易安全和迅速,關鍵在於能夠在保護交易時善意第三人利益的同時,兼顧交易雙方的交易公平。法國式的「公示對抗主義」偏重於交易的迅速,但是卻是以不安全的交易為代價的,為了保障交易的安全,法國的動產與不動產都使用的是善意取得制度。但是在我國現在市場經濟民事法律體系下,顯然是不能對動產交易和不動產交易都適用善意取得制度的。德國式的「形式主義」立法,將物權行為與債權行為相分離,只要物權行為一經設定,物權就告移轉。物權行為的無因性,使得在原因行為有瑕疵的時候,如債權合同被撤銷或者無效的時候,物權的權屬狀況仍不改變,賣方只能夠依照不當得利向買方行使請求權。但是,物權行為無因性卻能夠很好的保障第三人的利益,符合交易迅速的要求,第三人再向買方交易的時候,只要求買方的物權符合法定公示的要求,而不必擔心其物權原因是否有瑕疵。我國採取的是相當於折衷主義模式,我國的物權法理論的主流並不贊同物權行為無因性,當債權合同因為瑕疵被撤銷或無效後,賣方可以以物上請求權向買方請求返還,這樣更有利於保護買賣雙方的利益。這種折衷主義模式可以說在一定程度上是承認了物權行為的客觀性,但是我國的物權法理論為了避免無因性對出賣人的利益造成損害,否定了物權行為的無因性。本人認為,我國的這種立法模式有利於保護交易中第三人的利益,在一定程度上也保護了交易雙方當事人的利益,但是,應當從理論上對它進行完善,並從形式上構建邏輯嚴明的立法模式。

首先,應當承認物權行為的客觀性,這樣才能使我國的物權變動立法找到理論上的依據,但是,承認物權行為並不意味著必須承認物權行為無因性。物權行為的有因還是無因只應該是立法的選擇而已,應當從實踐上,從制度是否能實現市場經濟的交易迅速、安全和公正上來確定。

其次,我國的物權變動理論規定了公示公信原則,但是不能僅僅依照這個原則來實現交易的迅速和安全,而是要對它進行一定的補充和完善。公示原則規定物權的變動必須以一定的可以從外部查知的方法表現出來。公信原則是指物權的變動公示後,當事人如果信賴這種公示而為一定的行為,即使登記或者交付所表現的物權狀況與真實的物權狀況不相符合,也不能影響物權變動的效力。物權法草案中也規定了相應的原則,不動產以登記,動產以交付為公示方式。可以說公示為處於交易之外的第三人提供了保障,只要沒有公示就沒有物權變動,以公示確定權利的性質與歸屬,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定紛止爭,維護交易安全。公示的公信力重在保護第三人,真正的權利人即使能夠舉出確鑿的證據證明公示暇疵確實存在,而且自己對於公示的暇疵並無過錯,對公示的公信力仍不產生影響,第三人仍可藉公示的正確性推定和自己對於公示的暇疵不知情而獲得保護。 最後,不動產和動產雖然都屬於財產范疇,但是他們的性質卻有很大的差別,在我國現有的立法框架中,不動產的公示方式和動產的公示方式從效力上來說也是有差別的,所以,本人認為應當區分不動產和動產,確定物權變動的規則以達到有利於促進交易,保障交易安全的目的。

關於不動產物權變動規則

對不動產適用公示公信原則來確定財產的歸屬與變動符合物權變動迅速和安全的要求。

不動產權屬和變動的公示為登記。不動產登記是權利人申請國家有關登記部門將物權的設定移轉、變更、消滅等物權事項依據法定的程序記載於登記簿的事實。它包括以下幾個要素:第一,登記機關。此即對不動產的權屬和相關事項進行記載的人或機構;第二,登記對象。即作為物權客體的物。 第三,以書面記載的方式實現。口頭的方式一般不能成立登記。但是書面記載可能包括多種形式,可以表現為一般的記載,也可以表現為正式的登記表格填造,還可能是計算機資料庫的建立等等。以不動產的登記作為物權公示的方式有以下幾個優點,首先,由於登記機關是國家的相關部門,所以其形式上的准確性可以得到保障,並且不會有被隨意更改的危險。其次,這種登記能夠以一定方式被外界知曉。不動產登記制度作為不動產物權的公示方式,具有相當的公信力。第三人基於不動產公示,能夠取得不動產的所有權,這對於保護善意第三人是十分有利的。最後,不動產物權的登記,很少會產生錯誤登記,即使產生了錯誤,由於其責任在登記機關,而登記機關是公權力機關,對於利益的損失人,能夠進行有力的賠償。當然,不動產登記公示的優勢是建立在登記審查制度的嚴格、嚴密的條件下的。在建立了完善的登記制度後,不動產物權的變動,使用公示公信制度就能夠很好的保障交易的迅速和安全。

我國的物權法草案也正是基於這種考慮進行了法條上的規定。這種不動產物權的公示公信制度適合我國的市場經濟的發展要求,同時這種立法模式,實質上是承認了物權行為的客觀性。債權行為不能直接產生物權變動的效果,而是要經過登記,登記後才能產生物權變動。並且這種物權在轉給第三方的時候,第三方不需要考慮前手的交易是否有瑕疵。我國的物權法理論主流不承認物權行為的客觀性,但是在立法實踐中,卻體現了承認性的效果。

E. 物權法的第三人保護制度

一篇論文,可以參考,基本上可以解決你的問題。
略論物權法中的第三人保護制度的建構
摘要:第三人保護問題是物權法中的重要范疇,對其關注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要在民法典和物權法中建構起完善的第三人保護制度的確需要法學界的共同努力。在對涉及第三人保護的諸理論和制度范疇進行比較、做出選擇時,筆者拋棄了德國法中的物權行為無因性理論,而以物權的公示公信為原則基礎,善意取得為制度基礎建構中國物權法中的第三人保護制度。
關鍵字: 第三人 公示公信原則 善意取得制度 物權行為無因性理論

一、第三人保護制度概說與理論歧爭
物權法中的第三人保護制度是物權法中的基本制度,但是在孫憲忠先生正式提出應正視物權法中的第三人保護制度之前,我國法學界對第三人保護制度鮮有論述者。物權法之所以應對第三人進行特別的保護源於第三人的利益實為市場經濟交易秩序的化身,市場整體的整套常秩序就是由一個個第三人連接起來的。①如果第三人的利益得不到保障,社會的交易安全就得不到有效地維護,良好有效的交易秩序也就無由形成。物權法中的第三人保護制度所涉之第三人,一般指不參與當事人的法律關系,但與當事人法律關系的結果有密切利害關系的一切人。第三人的存在,使法律關系變得復雜化,出現了物權變動中當事人與第三人的利益沖突。因為據物權法中「一物一權」原則,第三人與物權變動中的當事人不可能同時享有物權,因此,如何對第三人和當事人之間的利益進行衡平處理,以使交易能夠安全快捷地完成,並使利益實現最大化便是擺在物權法面前的現實問題,而因為第三人利益為交易秩序之化身,保護第三人便是其中的突出問題。
最早發現並開始重視第三人保護問題的是早期的日耳曼法。此法中建立了「前手交易瑕疵不及於後手」的法則,即使前手交易有瑕疵,但是在物上利益轉移於第三人時,第三人的交易視為後手,其權利的取得如無瑕疵,便受到法律的嚴格保護,任何人不得剝奪,這就是著名的「以手護手」原則。這種做法對於第三人的保護是極為有利的。正是從「以手護手」開始,各國開始不同程度地重視第三人保護問題,而針對第三人保護的基本法理,各國的選擇存在著很大的差異。其中涉及的規則主要有善意取得制度、物權行為無因性原則、公示公信原則等。理論界在這些規則的取捨上可謂是大相徑庭。主要觀點如下:

(一)以善意取得制度取代物權行為無因性理論。主張該理論的學者認為,物權行為理論在於保護交易安全,在德國普通法時代,因不承認善意取得制度,此項理論實屬必要。但《德國民法典》對善意取得制度設有明文,足以維護交易安全,就此點而論,無因性理論便失去了存在依據。②

(二)以無因性理論為基礎,以公示公信為原則,以善意取得制度為補充來建構中國的物權變動制度,並以此來保護第三人。此觀點認為善意取得制度和公示公信原則在堅持自己合理性的同時,對物權行為無因性理論予以否定,而無因性原則在堅持自己理論的同時,對公示公信原則和善意取得制度予以包容,並批判吸收。③

(三)以無因性理論為原則,以善意取得為補充。該論點認為善意取得制度存在重大缺陷,應由無因性原則來替代,但考慮到善意取得制度在主觀心態的意義上反映了交易公正的要求,故其可作為補充。④

上述各種理論中,哪一個更符合法律的精神和實踐的需要,哪一個更具有合理性呢?或是在上述理論並不盡完善的情況下,應采怎樣的一種模式來構建第三人保護制度呢?筆者在闡述自己的觀點時,亦從公示公信原則、無因性原則、善意取得制度的取捨,以及相互間的關聯和價值定位等角度來探討,認為應以公示公信為原則,以善意取得為具體制度來建構第三人保護制度,下面分別對事關第三人保護的此兩種制度給予詳述。

二、公示公信原則-第三人保護制度的原則基礎

物權的公示,指物權享有與變動的可取信與社會公眾的外部表現方式。⑤現在各個國家和地區都承認這一原則,原因在於:第一,采物權意思主義物權變動模式的國家和地區,一概明確區分物權與債權,並一同承認物權行為和債權行為的存在,而物權行為的存在就需要一定的理論支持,即在交易過程中,哪一種行為為物權行為。鑒於物權具有對抗第三人的排他性,使得物權變動會對第三人利益產生限製作用。為避免第三人可能因此而遭受的利益損失,便要求物權變動通過一定的從外部可以察知的方式表現出來,這便是公示。根據物權物為形式主義原則,公示本身也便是物權行為的表現。同時,公示更實現了其在交易中的價值,能夠維護交易安全,保障市場秩序。第二,在債權意思主義物權變動的模式下,債權行為本身發生物權變動的效力,沒有物權行為存在的必要。但是這種物權變動的模式於形式主義變動模式有一點是相同的,那就是兼顧靜的財產交易安全與動的財產交易安全,這仍需藉助公示制度⑥,只有進行了公示,才能有效的保全物權,否則就不能得到公認和法律的充分保護。通過公示,使第三人在參與交易時,有了一個識別判斷物權的客觀標准,在正常情況下,無需進行實質調查,僅憑公示的外部表象就可以公平交易。⑦

但是,當公示的權利狀態與真實的權利狀態不一致時,如何平衡真正的權利人與依賴公示的第三人之間的利益同樣是物權變動中的敏感問題。為了解決這一問題,就需要公示的公信力。公信原則是指物權變動經公示的,即使標的物出讓從事實上無處分權,善意受讓人基於對公示的信賴,仍能得到物權的原則。⑧公示的公信力是以權利的正確推定為前提的,正是這種正確性推定,使第三人對物權變動產生了可信賴性。這種可信賴性是法律賦予公示的效力。可見公示產生公信力,公信原則是公示原則的補充,而公示公信原則合力實現了其應有的價值。

而物權行為的無因性原則,是指物權行為的法律效力不受債權行為影響。物權行為一旦成立生效,即使作為原因行為的債權行為成立或歸於無效,仍發生物權變動的法律效果⑨。對於無因性理論的價值,支持此理論的學者往往能達成共識,即「無權交易的安全性能」是物權行為無因性最重要的機能。⑩既然同為維護交易安全,無因性原則與物權公示公信原則有何差異呢?從維護第三人利益出發,誰能更具優勢呢?筆者認為公示公信原則更為可取,理由如下:

第一,物權行為無因性理論的歷史機能並非是通過對交易中善意第三人的保護來體現的。因為在德國民法中,早在中世紀的普通法上,即以承認了公信原則來保護交易安全,而物權行為無因性的歷史機能,在於排除登記實質審查主義制度所具有的妨害交易便捷,過分侵害民事主體的私人生活的弊端,為資本主義發展開辟道路。11無因性理論中維護第三人利益、保障交易安全的機能也只是在近現代法律發展的結果。因此,從維護第三人利益、保護交易安全形度來看,公示公信原則要比無因性理論更早的發揮作用,這就可知物權行為無因性理論是公示公信原則的理論基礎和邏輯起點的說法是站不住腳的。而且如果仍固守此觀點的話,就不能解釋不了承認物權行為無因性理論的國家,卻承認公示公信原則這一現實情形了。

第二,物權行為無因性理論是以承認當事人內部物權與債權關系,進而排除債權關系對物權關系的影響來保護第三人的,而公示公信原則卻從物權變動當事人外部入手,直接保護第三人對公示的信賴利益,並不改變當事人內部法律關系的性質,因而更具合理性。12

第三,在無因性原則和公示公信原則同時出現時,二者在保護第三人的價值作用中形成一定的交叉。從這種交叉中,我們也可窺知優劣。

首先,在物權行為不成立或歸於無效時,二者對物權變動效力的規定不同。根據無因性原則,物權行為的效力不受債權行為的影響。但是當物權行為本身無效時,物權不能變動,對第三人的保護不利;如果采公示公信原則,善意第三人利益可得到保障,即對於不知處分人為基於一個不成立或無效的物權行為,而取得財產的佔有或被登記為物權人的第三人,物權變動公示公信原則可以確保其取得財產權利。可見,在某些場合,無因性原則不能發揮作用時,公示公信原則卻可以擔負起維護交易安全的機能。

其次,物權變動的公信原則可以對無因性原則實現部分的功能替代。申言之,即使不承認無因性原則,公示公信原則也可部分實現無因性理論所擔負的功能。13這種情況是指債權行為不成立或歸於無效,而物權行為有效的場合。依無因性原則,在此情況下,可以發生物權變動的效力,第三人可取得物權;但依公示公信原則,亦有同樣的效果,善意第三人可根據公示的公信力,得到相應的法律保護。

再次,在某些場合無因性原則能夠發揮作用,而公示公信原則卻不能替代,但這並不是公示公信原則的缺陷之處,恰恰相反,它反映了無因性原則的某些弊端。具體表現在,在第三人得知出讓人為無權處分人,而與之進行交易行為,第三人實現了對物佔有或登記為權利人,此時,根據無因性原則,第三人可以取得物權,可以為法律所保護,但根據公示公信原則,善意信賴公示才發生公信力,此時第三人為惡意,自無從得到法律保護。即如不承認物權行為的無因性,物權變動的公信原則對於此類第三人難以實現保護機能。

但實際上,對於此類第三人,本來就不應進行保護。就法律的價值目標而言,公示公信原則是以犧牲公平為代價以換取市場交易的效率與安全,但當第三人惡意的利用法律的偏愛而謀取私利時,法律就由原來的保護第三人轉而保護真正的權利人,這便完成了否定之否定的回歸。14同時,這一過程本身也即是利益均衡的過程。第三人為惡意,再對其進行傾斜性保護,便違背了公示公信原則設立時的初衷,於情於理都難講通。因此,公信原則對惡意第三人不予保護的選擇是正確的,而無因性原則對善意、惡意第三人進行同等保護的做法是值得商榷的。這也便是德國法在實踐中適當糾正物權行為無因性,以限制其發生作用的原因所在。

綜上所述,以公示公信原則作為保護第三人的基本原則的做法是較為可取的,而無因性原則不能替代公示公信原則,只能在某些場合起輔助參考作用。

三、善意取得制度-第三人保護制度的制度基礎

(一)對善意取得制度之批評與反批評

善意取得制度的傳統定義為:無權處分他人動產的佔有人,在非法將動產轉讓給第三人以後,如果第三人在取得動產時出於善意,就可以依法取得該動產的所有權。善意取得制度已被多數國家的立法所採納(如法民2279、2280條;意民707條;德民932、933、935條、1207條;奧民367、 368條;瑞民714、884條2項,933條;日民192條),並在現代社會日益凸顯出對物權變動中交易第三人的利益保護的重要價值。在我國的司法實踐中,一般都承認善意取得,而其在理論界中業已成為保護利益、維護交易秩序的重要理論。但在近些時期,對善意取得制度提出的批評頗多,其中最具針對性觀點的認為:善意取得制度以主觀善意為條件來決定對第三人的利益是否應予保護,這符合人們的法律情感,但是這也是這一制度的致命缺陷。15在這里,很多學者是在 「主觀善意」與「客觀善意」上大做文章,「主觀善意」的「模糊不清」和「缺乏可操作性」為其主要缺陷,而「客觀善意」的標准確定、可操作性強為其強有力之處。對於善意取得制度,多數學者認為其採用的是「主觀標准」,而公示公信原則採用的是「客觀善意」標准,二者存在差異。但筆者認為,無論是善意取得制度,亦或是公示公信原則都有「主觀善意」標準的存在。公示公信原則中,公示的公信力是以「善意」經三人的存在為前提的,而這里的「善意」是指第三人的不知情,即不知或是不應知。「不知」、「不應知」本身亦是一種主觀認定,反映了人的主觀心理狀態。因此,公示公信原則在此亦體現了一定的「主觀標准性」。而與之相比,善意取得制度並非如某些學者所言,是一種純粹的主觀的東西,其中含有很大的客觀成分,即在認定「善意」時,亦多從客觀角度來考慮。如第三人可根據動產佔有的公示,推定佔有人為權利人,從而以此來證明自己是善意,至於真實的主觀心理狀態如何可不用多加考慮,而且其他人亦可以動產佔有的權利推定效力認定第三人為善意。因此,善意取得制度中的「善意」亦體現了一定的「客觀性」。不過,在此惟其注意兩點:

一是舉證責任的問題。在善意取得制度中,第三人負責舉證自己是善意,即一旦引起訴訟,第三人要舉證自己對公示的權利與真實的權利狀態不一致是不知的,或是不應知的,這樣的舉證有一定的困難性,起碼是給第三人帶來一定的心理壓力,因此對第三人利益之保護有其不利之處。筆者認為,協調之處在於實行「 舉證責任倒置」原則,即「推定善意」原則,這一原則已為我國台灣民法944條,德國民法933諸條明文確認。第三人和佔有人(無權處分人)進行交易行為時,根據佔有的權利推定效力,以及佔有的公信力,我們應推定第三人為善意,如果原權利人主張權利,則負責舉證第三人為非善意進行抗辯,如不能舉證,第三人便取得物之所有權。「推定善意」原則解除了第三人的舉證之苦,對於第三人保護是極其有利的,只要自己對於公示的瑕疵不知情,便可心安理得的取得物權,因此使其可放心交易。

二是對善意的認定。一般認為善意是不知或不應知,對於善意理解為「不知情」已成為共識,關鍵在於「過失」、「重大過失」、「明知」、「可得而知 」、「一般可知」等字眼的認定16.原權利人在證明第三人有過失(重大過失),而不知真實的權利狀態時,是否可以抗辯第三人的善意呢?亦或「一般人可知」 公示權利存在瑕疵,而第三人卻不知,是否為善意呢?對於這些問題,在公示公信原則與善意取得制度中都是存在的。筆者在此建議增強公示的公信力,即只要第三人不知公示權利存在瑕疵,便可得到法律保護,而不管其是否存在過失。這樣的話,即可避免對上述模糊字眼的主觀認定,真正實現善意標準的客觀化,又可保證交易快捷的進行。同理,善意取得制度也應盡力避免此些問題,實現與公示公信原則的協調一致。

(二)善意取得制度的發展

上文中,筆者對「善意取得制度的批判」發表了自己的意見和建議。正如許多學者所言,傳統的善意取得有其一定的缺陷,但這不能否定其在保護第三人利益的過程中發揮的積極作用,任何制度都有一個不斷完善發展的過程,善意取得制度亦不例外,如果因為存在一些小小的弊端,而對其全面否定,是不可取的。正確的態度應是對其加以完善發展。筆者認為需要發展之處,除了前面所講的「舉證責任倒置」以及「善意認定」外,還有善意受讓人權利取得性質的認識,即對善意取得本質的認識。對於此,傳統的立法和學說一般都將善意取得制度理解為所有權原始取得的方式。即善意取得的前提是法律首先認定無權處分行為無效,第三人從無權處分人處受讓標的物本無法律上原因,但由於第三人為善意,法律例外地讓其保有標的物,從而以善意取得的法律規定作為第三人保有標的物的原因。17與之相同,台灣學者鄭玉波先生和楊與齡先生亦倡導「法律特別規定說」,認為「善意取得權利非繼受原權利之權利,而系由法律之特別規定,故采原始取得說。」18 由此觀之,通說認為善意取得是一種原始取得,由法律特別規定的事實取得,而非法律行為取得,此無異於先打第三人一記耳光,再用標的物所有權進行撫慰。19 而且原始取得說的事實行為取得的定性中斷了無權處分人與善意第三人之間的法律關系,這就在法律上剝奪了善意第三人與無權處分人之間的法律關系有瑕疵時的撤銷請請求權,20也就是說,在善意第三人與無權處分人這間,除了無權處分外,同時具有其他致使法律行為無效、可撤銷的因素。此種情況,不應發生物權變動的法律效力。但如采「善意取得是法律特別規定的取得」之說,即使法律行為有其他無效、可撤銷的因素,均發生物權變動,這樣客觀上使第三人不能行使撤銷權,使本來保護第三人的制度對第三人產生了限製作用,對其保護是不利的。
綜上,筆者認為善意取得采繼受取得說更為合理,因為這會更有利於善意第三人利益的保護。由於受讓人的善意可以補正無權處分人的欠缺,從而使無權處分行為例外地成為有效行為,如果具有其他影響法律行為效力的因素,致使該無權處分行為無效或可撤銷時,第三人可行使撤銷權等權利予以救濟,拒絕取得物權,同時要求無權處分人返還不當得利(支付的價金)。當然,我們也應看到,采善意取得繼受說也就意味著賦予無權處分人以處分權和物權,其與第三人之間行為便成為有效的有權處分行為,這在有效保護善意第三人利益的同時也使以無權處分行為為中心的三方當事人的法律關系陷入無法解釋的邏輯矛盾中。

(三)善意取得制度與公示公信原則的關系

善意取得制度與公示公信原則之價值皆在於維護交易安全、保障市場經濟的正常秩序,但二者並不是孤立存在發揮作用的,而是有著緊密的聯系。首先,公示的公信力是動產善意取得的邏輯依據。佔有的公信力作為一項法律制度,包含著一項得到法律支持的推定:那就是佔有作為動產物權的公示手段,具有表象本權的功能。21而善意信賴公示的第三人,作為交易秩序的代表者,就應該得到法律的特別保護,並同時實現交易快捷、順暢的進行。善意取得制度正是基於這樣的考慮而產生的。德國民法典以及後來的一些民法典中,均在確認物權公示公信原則的大前提下,肯定善意取得制度。22另外,善意取得制度可以使物權公示公信原則具體化,實現可操作性。任何原則都需要一定的具體理論支撐,都有需要下一位階的具體制度設計。否則,在實踐中的作用會因原則的過於概括性和模糊性而有所減失。而善意取得制度作為公示公信原則「原則制度化」之設計,有利於公示公信原則的完善,從而真正實踐其價值。

四、結論

總之,第三人保護作為物權法的重要范疇和制度已逐漸被我國民法學界所認可。而如何客觀地描述出各國在第三人保護為上所採取的立場策略以及制度運作的有機性和合理性才是我國學界真正急需要做的工作。如果純粹在以負擔行為(債權行為)和處分行為(主指物權行為)的劃分為主線和基礎而搭建起來的德國物權法的框架和體系內思考這一問題,那麼以物權行為無因性為理論基礎、物權公示為基本原則和善意取得為具體制度的第三人保護制度的判斷不僅理論上的邏輯極其嚴密,在實踐中也是非常符合交易安全保護的現實的。但現在的問題是,在我們的周圍不僅有德國法,還有不採物權行為理論卻仍能良好運作並有效保護地三人利益的法國法和日本法。更為重要的是,中國正在制定自己的民法典和物權法,而物權法中的第三人保護制度的建構應綜合考慮中國的法制傳統、法學理論資源和全新市場交易的現實等諸種因素,而不應只是對某個法制發達國家相關法律制度的簡單移植與重復。

已經於2002年末正式提交全國人大常委會第31次會議審議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草案)》並沒有承認物權行為理論及無因性原則,這或許也是我國法學界主流思想的反映。於是,在物權法中,我們看到的第三人保護制度便是以物權公示公信和善意取得為基礎建構起來的「原則-制度」的框架模式。如果從嚴格的邏輯關系的角度來講,物權的公示公信原則是善意取得制度的邏輯前提,這一點不僅是因為物權的公示的公信力和外觀理論的支撐,也是符合原則統帥規則(制度)的法理原則的。但是,由於善意取得制度的具體性和高度適用性(民法典草案用了四個詳細的條文對善意取得制度作了規定),在第三人保護問題上,相對於較抽象的公示公信原則,它的優越性甚為明顯。因此,在筆者看來,善意取得制度才是物權法第三人保護制度的重心。

F. 物權變動的變動模式

債權意思主義
債權意思主義是指法律認定以債權法上的當事人的意思表示直接引起物權變動,如《法國民法典》第1583條規定,物權隨著當事人的意思表示而變動。法典實施50年後,在1855年制定的《不動產登記法》規定物權變動不登記不能對抗第三人。這種立法體例把不動產登記作為對抗的效力,而且只針對不動產。
登記對抗主義
19世紀末期,日本制定民法典借鑒了法國的做法,進一步明確規定,把不動產登記擴大到動產領域。《日本民法典》第176條規定,物權變動以當事人的意思表示一致為生效;第178條規定,不動產不登記,動產不交付,不得對抗第三人。
公示要件主義
即債權形式主義。典型的為奧地利的物權變動模式,當物權因法律行為發生變動時,當事人除了有債權合意之外,尚需要進行登記或者交付的法定方式,即進行公示,方發生效力。如《韓國民法典》第188條規定,「在不動產場合,基於法律行為的不動產物權的取得、喪失及變更,非經登記,不生效力。關於動產物權之讓與,非將動產交付,不生效力。」
物權形式主義
德國法的物權變動模式以物權意思表示作為本質,以登記或交付作為外在形式。從立法模式上來看,意思主義以債權的意思作為物權變動的依據,產生物權與債權劃分不清的弊端,也存在兩種權利的本質劃分不清的問題,德國的做法較為理想。該理論也稱「物權行為的無因性」,即物權行為的成立及有效不受債權行為的影響,具有無因性的特點。

G. 有關意思主義物權變動模式下的無權處分問題

不構成

H. 物權變動的模式有哪些

一:物權變動模式是指物權發生、變更、消滅的法定方式。

二:物權變動模式大體上分為兩種,即意思主義和形式主義模式。

  1. 意思主義物權變動模式

謂意思主義,就是指依據當事人的意思表示(如當事人達成合意)即可發生物權變動的效力,除此之外不再需要其他的要件。意思主義的物權變動模式可分為絕對意思主義和相對意思主義,前者是指物權僅依當事人的意思表示就可發生絕對的移轉效力,意思主義的確立是以1804年《法國民法典》的制定為標志。其立法學者把合同視為當事人間的法律,將契約自由的民法精神發揮到了極致,強調國家對個人的干預必須是最低限度的,正如孫鵬先生指出「《法國民法典》最初奉行的是『絕對意思主義』,公示手段對物權變動沒有任何意義」。但由於該模式使物權變動的公示性特徵喪失殆盡,有違物權的可支配性特徵,現今已沒有國家採取此例。後者是指買賣契約有效成立時,所有權即行移轉,但非經登記(不動產)或交付(動產)的物權,只在當事人之間產生效力,不得對抗第三人。

2. 形式主義物權變動模式

形式主義,則是指物權變動除了當事人的意思表示之外,還必須具備一定的形式。形式主義的物權變動模式又可分為物權形式主義的變動模式和債權形式主義的變動模式。前者是指物權變動需要一個單獨的物權行為,才能導致物權的變動。即認為物權變動僅有債權法上的意思表示還不夠,還需有當事人獨立的物權合意,並且這種合意需通過一種法定的外在形式——交付或登記——表現出來,物權才發生變動。後者是指物權因法律行為發生變動時,當事人除了債權合意外,還必須履行登記或交付的法定方式。就是在承認債權意思的同時,承認物權變動的公示原則。

I. 合意為什麼是物權行為

1、要看什麼合意了,並非合意都是物權行為
2、只有關於物權變動的合意才構成物內權行為
3、你要看容物權行為的定義——直接導致物權變動效果的法律行為,法律行為的核心是意思表示,物權行為是一個雙方法律行為,所以需要意思合致,即合意
4、具有物權變動的合意,僅僅代表物權行為成立,但不一定生效。如果像在日本那樣採用物權意思主義的國家,(有爭議),具有物權變動的合意,原則上物權行為就生效並直接發生物權變動的結果,但如果在德國那樣採用物權形式主義的國家,具有物權變動的合意後,不動產還需要登記,動產還需要交付作為生效條件。
5、有句名言,交付是一個真正的契約,實際上就是說的在移轉動產佔有的過程中,本身包含著變動物權的合意。需要強調的是,這里的交付包含了物權行為和佔有移轉的事實兩者,而第4點的交付,則是從狹義地角度,只包含了佔有移轉的事實。登記其實也可作同樣的解釋。

J. 物權發生變動的具體方式方法

一、物權變動的四種方式是哪四種
物權變動的四種方式分別是債權意思主義、登記對抗主義、公示要件主義、物權形式主義。
物權變動的四種方式是哪四種

二、物權變動的定義
物權法基本原理認為,物權的變動是指物權的產生、變更和消滅的總稱。我國《物權法》專設一章「物權的設立、變更、轉讓和消滅」,其實就是對物權變動的規定。物權變動是物權法上的一種民事法律效果,和其他民事法律效果一樣,物權的變動也是由一定民事法律事實引起的。能夠引起物權變動的民事法律事實有兩大類,一是物權法律行為,即物權行為,包括雙方物權行為和單方物權行為,雙方物權行為又稱為物權契約和物權合同;一類是物權行為以外的法律事實,包括生產、收益、繼承、時效、拾得遺失物、發現埋藏物或隱藏物、先佔、添附、國家強制、標的物滅失、混同等等。
三、我國物權變動模式
物權的變動是指物權產生、變更和消滅的總稱。我國法學理論長期以來把物權以其客體的物理狀態劃分為動產物權和不動產物權,並以此為基礎形成了一套占據統治地位的物權變動公示原則,即動產物權以佔有、交付作為產生法律效果的公示方法,不動產物權以登記作為產生法律效果的公示方法。但該理論體系未能擺脫原有法律制度以財產所有權為主線的物權概念的束縛。隨著物權理論的發展進步和我國立法質量的提高,物權種類日益具體,已遠非財產所有權為物權主要內容的固有模式。現行以物權客體的物理狀態作為物權分類基礎並以此形成的一系列物權變動模式的理論已顯得力不從心,不僅不能揭示物權的真實法律特徵,而且導致司法實務界在處理物權變動糾紛時認識上的混亂,實有給予明晰的必要。
基於物權由權利人直接支配物的權利、直接享有物的利益的權利和排除他人干涉的權利三種法律特徵,物權的存在必須以一定的可以從外部察知的方式表現出來,也即物權的公示。如果僅以動產、不動產對物權進行基礎分類,並以此作為物權變動公示方法的界限,那麼由此劃分出的物權公示方法能否揭示出物權的真實狀態呢?當然是不能的,比如說因動產抵押產生的擔保物權按照我國《擔保法》的規定也以登記為生效法律要件,即採用了登記要件主義的公示

閱讀全文

與物權意思主義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衛生院公共衛生服務考核結果 瀏覽:693
專利權的內容有哪幾項 瀏覽:750
學校矛盾糾紛排查表 瀏覽:294
內地音樂版權 瀏覽:208
公共衛生服務今後工作計劃 瀏覽:457
公共衛生服務考核小組 瀏覽:872
疫情里的科研成果 瀏覽:519
工商局愛國衛生月及健康教育宣傳月活動總結 瀏覽:942
三興商標織造有限公司 瀏覽:657
加強和改進公共服務實施方案 瀏覽:991
迷你世界創造熔岩號角 瀏覽:479
愛奇藝激活碼有效期 瀏覽:507
醫療糾紛官司南方周末 瀏覽:855
公共服務類大樓的物業管理方案 瀏覽:284
電影版權買賣合同範本 瀏覽:167
口罩在商標注冊屬於哪個類目 瀏覽:256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質控小結 瀏覽:668
數字版權的權源 瀏覽:565
駐馬店置地弘潤山轉讓 瀏覽:146
穂康投訴 瀏覽: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