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尊重知識保護產權的資料
知識產權是一種無形財產,其有價值可言,是智力勞動成果。故要保護、尊重
一、尊重和保護知識產權是世界潮流
4月26日是第七個「世界知識產權日」,是全世界知識產權工作者、發明者和創造者的節日。2000年10月,世界知識產權組織第35屆成員大會通過了由我國和阿爾及利亞共同提出的關於建立「世界知識產權日」的提案,決定從2001年起將每年的4月26日定為「世界知識產權日」,這是因為《建立世界知識產權組織公約》在1970年4月26日正式生效。此後,世界知識產權組織及其成員每年都在此前後舉行一系列慶祝和宣傳活動。確立「世界知識產權日」並利用這一機會開展活動,有助於突出知識產權在所有國家經濟、文化和社會發展中的作用和貢獻,彰顯知識產權為社會帶來的益處,並提高公眾對人類在這一領域努力的認識和理解。
我國作為設立世界知識產權日的主要發起國,每年對慶祝「世界知識產權日」高度重視,從中央到地方都認真組織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活動,為宣傳知識產權起到了很好的推動作用。
世界知識產權組織總幹事卡米爾•伊德里斯曾說過,對許多人來說,知識產權與創造之間的聯系並非一目瞭然,但只要稍加審視,二者之間的關系便昭然若揭:支持、滋養這些創造者的正是知識產權制度本身。他說,鼓勵創造,獎賞我們賴以建設世界和未來的極富創造和創新精神的人才,正是知識產權的目的所在,也是推動世界知識產權組織開展工作的動力,的確,鼓勵創造,實現更大的公共利益,促進社會的全面進步,這正是知識產權制度的宗旨所在,也是與我國目前所倡導和培育的以「崇尚創新精神,尊重知識產權」為核心的知識產權文化是一致的。
二、關於企業的知識產權
知識產權,即Intellectual Property,英文直譯為智慧財產或智力成果,但在我國已約定俗成譯為知識產權。知識產權就是一種無形財產權,是指自然人、法人或其他組織對在科學和文學藝術等領域內,基於腦力勞動創造完成的智力成果所依法享有的專有權利。隨著我國知識產權法律的日趨完備,知識產權保護力度的日益加強,作為一種無形財產權的知識產權與企業之間的關系已漸趨緊密。
企業究竟享有哪些知識產權呢?根據我國目前知識產權法律體系,企業通常享有以下幾項知識產權:
1、企業名稱。又稱商號,是某一企業區別於其它企業的標志符號。企業名稱在法律上有三層含義:第一、在一定行政區域內保持唯一性,且一個企業只准使用一個名稱;第二、企業名稱登記後,企業對其名稱享有專用權,其它單位和個人未經同意不得使用該企業名稱,否則構成侵權行為;第三、企業名稱具有財產權利的性質,有一定的經濟價值。因此,在資產劃轉、股權轉讓前,對於不再符合集團公司使用「華能」商號有關規定的企業應提前辦理「華能」商號的變更工作,避免與華能無關的企業繼續以華能的名義經營。
2、專利技術。是指受我國專利法保護的發明、實用新型和外觀設計。專利法對取得專利權的實質性條件有不同的具體規定:發明、實用新型必須具備新穎性、創造性和實用性;外觀設計必須具備新穎性、創造性和美感。專利權的取得採用申請在先的原則,即兩個或兩個以上的人先後申請同一發明創造時,不論發明次序的先後,誰先向專利局提出專利申請,誰就可以獲得專利權。因此,企業應盡快地將其發明創造成果申請專利。
3、專有技術(Know-How)。又稱技術秘密,技術訣竅,指能提供一定價值,已被利用或者可能被利用,僅為有限專家所了解,且未在任何地方公開過其完整的形式,不作為工業產權取得任何形式保護的技術知識、經驗、數據、方法和訣竅,或者以上對象的總和。其基本特徵是(1)非專利性;(2)保密性;(3)實用性;(4)可轉讓性。我國對專有技術通常通過民法通則、合同法和反不正當競爭法來保護。
4、商標。商標是指由文字、圖形或者其組合等構成,使用於商品,用以區別不同商品生產者或經營者所生產或經營的同一和類似商品的顯著標記。商標分為注冊商標和未注冊商標。在我國,商標必須通過注冊,企業才取得對該商標專用權,商標法不直接保護未注冊商標,但未注冊商標可以通過反不正當競爭法、著作權法、專利法來獲得保護,同時,也可利用商標法有關注冊商標的撤消制度來獲得間接保護。
5、商業秘密。根據反不正當競爭法的規定:「商業秘密是指不為公眾所知悉,能為權利人帶來經濟利益,具有實用性並經權利人採取保密措施的技術信息和經營信息」。所謂經營信息指經營策略、管理訣竅、客戶名單、貨源情報、投資標底等信息。商業秘密具有保密性和經濟性兩大主要特徵,經濟性著重在競爭優勢,經濟性以保密性為前提,一旦秘密公開,法律就不再對它進行保護。企業在簽訂投資協議、資產並購協議等過程中,一些重要的商業秘密很容易泄漏給競爭對手,造成很大損失,因此企業必須採取有效的保密措施,一方面加強企業內部的商業秘密保護措施,另一方面,通過簽訂保密協議等約束有關知情人員不得泄漏有關信息。
6、著作權。也稱版權,本意是作者因創作了文學、藝術作品而享有的權利,後又延伸包括在作品傳播過程中產生的相關方的權利。企業也可以擁有著作權,如以企業名義發表的作品、企業委託開發的計算機軟體等。
三、關於企業知識產權的保護
企業應當從以下幾個方面來保護自己的知識產權:
首先,依據知識產權法,及時取得相應的權利。知識產權中除了著作權、制止不正當競爭權外,都不是自動產生的。專利權實行申請在先原則,而商標權采注冊確認和申請在先原則,企業只有及時申請並獲得授權或注冊,才能有效地保護自己的知識產權不受侵犯。近年來,華能集團知識產權管理工作取得了長足進展,華能集團高度重視知識產權工作,加大科技投入,努力創建具有電力企業特色的專利技術。1992年以來,集團公司還先後全類注冊了「華能」(包括繁體文字、簡體文字、圖形)、「中國華能」、「華能集團」等商標。
其次,健全內部知識產權管理的規章制度和機制,對於維護知識產權,特別是技術和商業秘密,是十分重要。一個企業如沒有健全的規章制度,極容易泄露技術和商業秘密,而一旦秘密公開,就得不到法律的保護,特別是因技術人員和營銷人員的流動帶走原單位的技術秘密和商業秘密,給這些企業帶來不可估量的損失。知識產權具有知識面廣、專業性強的特點,同時又關繫到企業的發展乃至生存,因此,設立專門機構或專門管理人員也十分必要。
再次,對侵犯知識產權的行為應採取果斷措施,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針對華能商標履遭不法侵犯的問題,我們積極採取多種方式開展維權活動。華能商標繼2004年通過司法途徑被認定為馳名商標後,2005年又被國家工商總局認定為馳名商標並予以公告,成為我國電力行業中第一個獲得國家工商總局認定的馳名商標,降低了華能商標侵權糾紛的發案率,為進一步開展商標維權創造了條件。當然,商標維權是一項長期而艱巨的任務,需要全體華能員工共同支持,並與工商、法院等部門密切配合,及時發現假冒華能商號、違法使用華能商標的企業,並採取法律手段,堅決打擊。
最後,應加強知識產權的普法教育,通過組織開展知識產權法律知識的宣傳教育活動,提高企業領導和員工的認識,牢固樹立尊重知識、崇尚科學和保護知識產權的意識,把保護知識產權工作納入企業經營戰略和各項管理活動中,努力營造鼓勵研發創新和保護知識產權的法律環境。
❷ 知識產權如何保護
一、重視技術研發,不斷開發適應市場和客戶的新產品。
通過設立技術中心和研發機構,加大技術開發投入力度,增強自主創新能力;企業要對研發資金有一定的保障和投入,才能確保對工藝設備和關鍵共性技術的自主研發和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努力形成自主的知識產權和核心技術。同時,企業還要以各種方式對研發機構進行制度上和運行機制等方面的改革,以提高自身自主創新的能力,適應國際性新產品技術創新得需要,如寧波海天集團1998年就成立了「海天塑料機械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現已成為「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他們的產品之所以在國際國內市場上暢銷,就是因為有研發機構不斷開發新產品,適應市場和客戶的需求。
二、實施技術標准戰略,著力提高品牌的技術附加值和質量水平。
我們不得不面對這樣一個現實,那就是我國的標准化水平與發達國家相差30年,高新技術等領域標准受制於人的局面尚未得到根本改變。作為衡量一個國家生產能力的重要指標,標准在規范質量水平、引導技術發展上舉足輕重,沒有好的標准就不可能有好的產品。何況,標准本身也是一種產品。俗話說「一流企業賣標准、二流企業賣品牌三流企業賣產品」。標准已經成為市場營銷的制高點,誰擁有標准誰就能擁有市場。可見,無論是從國民經濟的發展角度,還是從企業自身的發展角度看,提高標準的生產力已經刻不容緩。但值得我們慶幸的是,已經在國際市場佔有一席之地的寧波民營企業在這方面已經有突出的意識,走在前列,很多如:浙江廣博、寧波博威,還要奇迪電器還成為我國首家牽頭承擔強制性國家標准起草制訂工作的企業;特別是寧波新海電氣股份有限公司參與制定打火機國際標準的制定,使這些企業在市場上擁有話語權,更有競爭力。
三、實施品牌戰略,完善企業專利、商標管理制度建設,建立有效的人才激勵機制。
加強人才隊伍建設,健全品牌建設的人才支撐體系。進一步完善人才政策,通過培養、引進和聘請品牌經營、技術創新等方面的高級人才;把品牌知識、品牌經營作為企業長遠發展的戰略目標,增強企業經營者品牌意識,充分發揮專業人才在品牌創造、品牌經營、品牌提升方面的重要作用;通過與大專院校和有關機構組織合作,開展以品牌知識、品牌經營和相關法律法規等方面的培訓,提高企業創牌能力和品牌運作水平。同時,企業要通過公司戰略會議的形式將實施品牌戰略作為公司的重要決議,在各個部門貫徹執行下去;通過建立專利、商標管理制度,開展自主創新、產品研發重構知識產權優勢,全部鞏固與保護自身的無形資產。
❸ 知識產權的保護
商標法,著作權法,專利法,發生侵權行為,責令停止侵害,要求損害賠償。
❹ 廣東省知識產權保護條例
第一章總 則第一條為了加強知識產權保護,激發創新活力,優化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營商環境,根據有關法律、行政法規,結合本省實際,制定本條例。第二條本條例適用於本省行政區域內知識產權保護及相關工作。第三條各級人民政府應當落實知識產權保護屬地責任,完善知識產權保護工作機制,加強工作協調機制建設,強化知識產權保護工作隊伍建設。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將知識產權保護工作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將知識產權保護經費納入本級財政預算。第四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市場監管部門負責專利、商標、地理標志產品和商業秘密的行政保護工作。
縣級以上地方著作權主管部門負責著作權的行政保護工作。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農業農村、林業部門按照各自職責負責植物新品種和農產品地理標志的行政保護工作。
新聞出版、發展改革、教育、科技、工業和信息化、公安、司法行政、財政、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商務、文化和旅遊、衛生健康、廣電、地方金融監管、海關、葯監、中醫葯等負責知識產權保護的相關部門,按照各自職責做好知識產權保護相關工作。
本條第一款、第二款、第三款規定的部門,以下統稱為負責知識產權保護的主管部門。第五條省人民政府應當完善知識產權戰略實施工作聯席會議制度,統籌推進全省知識產權創造、運用、保護、管理、服務等工作,協調解決知識產權保護工作的重大問題。第六條省人民政府應當每年發布知識產權保護白皮書,向社會公開本省知識產權保護狀況。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及有關部門應當加強知識產權保護的宣傳引導,組織新聞媒體通過多種形式開展知識產權保護的公益宣傳,營造尊重知識價值、崇尚創新、誠信守法的知識產權保護環境。第七條省人民政府應當強化粵港澳大灣區知識產權合作機制建設,依託粵港、粵澳及泛珠三角區域知識產權合作機制,推動知識產權保護協作、糾紛解決、信息共享、學術研究、人才培養等工作,全面加強知識產權保護領域的交流合作。
省和地級以上市人民政府應當拓寬知識產權對外合作交流渠道,鼓勵和支持企業、社會組織、知識產權服務機構依法開展知識產權保護國際交流合作。第八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對在知識產權保護工作中作出突出貢獻的集體和個人給予表彰獎勵。第二章行政保護第九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加強知識產權的源頭保護,推進關鍵核心領域知識產權創造和儲備,推動建立產業知識產權聯盟和產業專利池;支持和引導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組織依法獲得知識產權,提升知識產權申請注冊質量和知識產權管理效能。
負責知識產權保護的主管部門應當強化知識產權申請注冊質量監管,依法查處非正常專利申請、商標惡意注冊、作品著作權重復登記和惡意登記等行為。第十條負責知識產權保護的主管部門和相關部門應當加強知識產權保護智能化建設,利用大數據、人工智慧、區塊鏈等新技術,在涉案線索和信息核查、源頭追溯、重點商品流向追蹤、重點作品網路傳播、侵權實時監測與在線識別、取證存證和在線糾紛解決等方面,創新保護方式。第十一條省和地級以上市人民政府應當建立健全知識產權分析評議機制。對涉及知識產權的重大區域和產業規劃以及利用財政性資金或者國有資本設立的重大政府投資項目、重大自主創新項目、重大技術引進或者出口項目、重大人才管理和引進項目等重大經濟科技活動,項目主管單位應當組織開展知識產權分析評議,防範知識產權風險。
商務和科技、農業農村、市場監管、林業等相關主管部門按照國家相關規定,開展知識產權對外轉讓審查工作,維護國家安全和重大公共利益。第十二條省人民政府應當建立和完善知識產權執法協作機制,建立統一協調的執法標准、證據規則和案例指導制度,健全知識產權違法線索通報、案件流轉、執法聯動、檢驗鑒定結果互認等制度,加強跨部門、跨地區知識產權案件的辦案協作。
負責知識產權保護的主管部門和相關部門在處理知識產權違法行為過程中,發現屬於其他部門主管的知識產權案件線索時,應當及時書面通報並將線索移送同級主管部門。
省人民政府應當推動建立省際間知識產權執法合作機制,互相協助做好調查取證、文書送達等工作。
❺ 知識產權要怎麼保護
保護知識產權的方法:
1、定期就相關市場進行調查,加強相關相關法律學習,避免知識產權侵權的風險;
2、對已經被侵權的知識產權,當事人可以通過自行協商、調解、訴訟等方式處理,爭取損失最小化;
3、其他保護方式。
【法律依據】
《專利法》第六十五條
未經專利權人許可,實施其專利,即侵犯其專利權,引起糾紛的,由當事人協商解決;不願協商或者協商不成的,專利權人或者利害關系人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訴,也可以請求管理專利工作的部門處理。管理專利工作的部門處理時,認定侵權行為成立的,可以責令侵權人立即停止侵權行為,當事人不服的,可以自收到處理通知之日起十五日內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向人民法院起訴;侵權人期滿不起訴又不停止侵權行為的,管理專利工作的部門可以申請人民法院強制執行。進行處理的管理專利工作的部門應當事人的請求,可以就侵犯專利權的賠償數額進行調解;調解不成的,當事人可以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向人民法院起訴。
❻ 知識產權問題
知識產權(Intellectual property),也稱「智慧財產權」或「智力財產權」,是人們依法對創造性智力成果和工商業標記所享有的專有權利。人類進入21世紀以後,世界經濟進入了知識經濟的時代,隨著社會的文明和進步,知識產權所發揮的作用越來越重要,不但在促進經濟發展中發揮重大作用,而且與當代國際政治、經濟貿易的發展關系日益密切。可以說,當今國家與國家經濟實力乃至綜合國力的較量,就在於擁有知識產權的數量和質量。因此,世界各國都越來越重視對知識產權的保護。改革開放以後,我國的知識產權保護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是與發達國家相比,我們在知識產權保護意識和保護水平方面還存在很大差距,存在一些問題,需要我們重視和解決。
一、我國知識產權保護面臨的主要問題
(一)技術流失
「技者,工之要也」。對技術的保護自古就是保護工農業生產的重要措施。
但是,由於缺少完備的知識產權保護,我國大量的專有技術都流失了,比如說中葯。我國是中葯的發祥地,擁有許多無形的知識產權,但是,因為缺少完備的知識產權保護,一些知名中葯的處方和配方輕易被國外企業拿到,然後利用其先進的技術仿製,比如六神丸,據介紹,六神丸是我國很常見的一味中成葯,但日本公司把它拿過去以後,稍加改造和包裝就變成了著名的「救心丹」。光這個救心丹,在國際市場上每年銷售額能達到6億―7億美元,相當於我國一年的中葯出口總額。還有,當年我國安徽宣紙工藝失密事件、「景泰藍」技術失密事件等,都是因為我們既沒有將技術申請專利,也沒有將其作為商業秘密給予有利保護,結果由於疏於防範而被外方掌握了關鍵技術、帶走了全套的技術資料,使我們的民族工業受到了毀滅性的打擊。
(二)商標淡出
商標淡出在我們合資合作過程中表現明顯。外方有意識地選擇我國一些具有較高知名度的廠商進行合作,然後借口他們的產品是名牌產品,在合資協議中限定使用他們的商標,或者乾脆花巨資買斷我們著名商標的使用權,然後占而不用,同時對他們商標的商品大肆宣傳。這樣,我們通過幾十年創造的名牌在幾年之內就被洋品牌完全取代了。比如飲料行業,我國原來的「八大名牌」如「亞洲」、「嶗山」、「八王寺」等,一開始,除「健力寶」、「正廣和」未合資,其他6家都同可口可樂、百事可樂合資了;洗衣粉行業,上海的「白貓」,廣東的「高富力」、「中意」,合資後,被外方控制,他們利用我國名牌廠家的生產能力和銷售渠道,推銷他們高價的「碧浪」、「汰漬」,把我們的名牌打入「冷宮」。廣州肥皂廠的「潔花」香皂與美方合資後,很快被「海飛絲」、「潘婷」取而代之。逐漸我們的國產牌子就淡出市場了。
(三)商標被搶注
知識產權是具有地域性特徵的權利,也就是說,依據一國法律取得的知識產權只在該國領域內有效,在其他國家是不必然受到保護的。商標也是一樣。近幾年來,當我們的一些名牌准備出口國際市場時,發現其商標已被外商搶注。比如,電器商標「海信」在德國被搶注、「康佳」在美國被搶注、「科龍」在新加坡被搶注;雲南卷煙品牌「阿詩瑪」、「紅塔山」在菲律賓被搶注、「五糧液」在韓國被搶注;天津麻花商標「桂發祥十八街」、北京醬菜老字型大小品牌「六必居」在加拿大被搶注;河南白酒品牌「杜康」、百年老字型大小「同仁堂」、在我國被列為「國寶級」保護的「一得閣」墨汁被日本人搶注等等。(《人民日報》(2006-04-17第05版)商標被搶注後,產品要進入這些國家和地區,我們或者以重金買回本屬於自己的商標使用權,或「改名換姓」,重新培育名牌。無形中,我們的馳名商標就被淡化了,嚴重損害了馳名商標的價值。
(三)遭遇知識產權欺詐
正如我們所知,知識產權是具有地域性、時間性特徵的權利,在一國有效的知識產權不一定在另外一國就必然受到保護。而且除商業秘密外,知識產權都是一定期限里的權利,而不是永久性的權利。超過法定保護期限,人人都可以自由無償地使用,不需要權利人的許可。但由於我們缺少這方面的知識,以致屢遭知識產權欺詐。例如,我國的某汽車廠與外商進行合資談判,外方提出技術入股,以其中的97件專利技術,共摺合1600萬美元入股。由於這家企業不懂得專利法,後來才得知,這97件專利技術中有23件專利是過期的,還有29件專利已臨近到期,13件則剛剛申請中,真正算數的專利只有32件,也就是說2/3的專利是不能折算股金投資入股的。該企業吃虧上當,追悔莫及。
二、加強我國知識產權保護的基本途徑
加強我國知識產權保護,提高知識產權保護水平,應該做到一個轉變、兩個重視、三個加強。
(一)一個轉變
一個轉變,就是轉變觀念,增強知識產權保護的意識。我們有很多企業還抱著老觀念,認為發明在自己手上,別人拿不走,甚至認為申請專利會花費一大筆經費,不值得。國內的企業,真正重視知識產權的非常少,除了極少數的企業,比如海爾、北大方正等有比較系統的知識產權管理外,其他絕大多數的企業還局限在對有形資產的管理上。據2008年「中國保護知識產權高層論壇」獲得的消息,我國有99%的企業沒有申請過專利,高達60%的國內企業沒有自己的商標。由此,很多國內企業還產生了錯誤的認識。認為如果知識產權制度在我國真正實施,那結果就是保護其他國家的企業,國內企業因為沒有核心技術和相關產權,反而會成為執法的對象。所以觀念上還有一種抵觸的情緒。但我們要知道,未來的經濟競爭就是知識產權的競爭,在我們生產8億件襯衫才能換一架飛機的今天,不保護知識產權,我們就沒有發展。
(二)兩個重視
1.重視培養知識產權專業人才
21世紀什麼最貴?人才!知識產權戰略的運用必須由具有專業意識和專業知識的人來實施。但是目前國內的狀況是:直接參與創新的大學和公共研究機構缺乏知識產權管理;承擔國家重大科研項目的研發人員沒有專利意識;參與市場經濟的主體不懂知識產權戰略。據統計,我國目前擁有專利工作者僅一萬餘人,平均每13萬人中才有一名懂專利的人員。而與此形成鮮明對比的是,我國在知識產權制度實施後培養出來的最優秀的知識產權管理人才幾乎都工作在外企知識產權部門,最優秀專利代理人都在涉外代理機構,最優秀的研發人員也在不斷應聘到外資研究機構中去了。
2.重視發展自主知識產權
不知大家是否還記得我國眾多DVD生產廠家被控侵權的事件。我國的D V D生產企業因為沒有自己的知識產權,使用別人的技術專利,先後被日立等跨國公司指控侵犯其核心專利。以至現在我國每生產一台DVD,中國企業就要向國外支付產品凈售價的4%或4.5美元的專利許可費。國家知識產權局局長田力普在2006年「中國保護知識產權高層論壇」上透露,我國外貿總額已居世界第三,但自主創新高技術產品僅占外貿總額的2%;2005年全球100個最有價值品牌,中國連續8年的記錄為零。2005年秋季廣交會上,我國出口產品,只有21%有自己的商標。因為缺少自主知識產權,我們不得不將每部手機、計算機、數控機床20%―40%的售價支付給國外專利持有人,「為他人做嫁衣裳」。
(三)三個加強
1.加強立法,完善知識產權法律體系
法治的基礎是有法可依。加強知識產權保護必須有完備的法律體系做基礎。改革開放近30年來,我國已經建立起了比較完備的知識產權法律體系,還陸續加入了一些重要的保護知識產權的國際公約。就整體而言,我國的法律體系已達到世貿組織對發展中國家的要求。但是,我國知識產權保護制度並不十分完備,比如我們沒有規范如何行使知識產權行為的〈反壟斷法〉。以致對專利權人在我國市場濫用知識產權的壟斷行為不能加以有效規制。比如微軟,微軟的Windows98在美國銷售時合800多人民幣,而在我國大陸市場的零售價為1980元,因為這差別價格,我國消費者一年就要多支出10億元人民幣。
2.加強執法,保障知識產權權利人利益的實現
法律的保護不僅在於立法的完善,更重要的是依賴於有力的執法。但現在明顯存在司法機關執法不力的情況,一是嚴重的地方保護主義。在有些地方,工商部門的有關負責人就直率地表示:原則上為了地方經濟,政府是不允許打假的。正因如此,在他們採取行動的時候也只是應付,效果並不理想。二是現行法律對侵權者打擊力度不夠,經濟重罰、重賠和刑事處罰均不到位,既打不疼,也打不死。權利是受法律保障的利益,如果權利人的利益得不到實現,那麼誰都不會再願意花真金白銀去造有技術含量的產品,更願意做一本萬利的掠食者。長此以往,危害的是一個國家的創新能力,甚至危及生存和發展。所以,加強我國知識產權的保護,必須要加強執法,嚴厲打擊侵犯知識產權的犯罪。
3.加強宣傳教育,使知識產權保護深入人心
1447年,世界上第一部專利法《威尼斯共和國專利法》就誕生了,1883年,保護知識產權的重要國際公約《保護工業產權巴黎公約》就簽定了,1967年,當世界知識產權組織成立的時候,我國對知識產權的保護還是空白。直到1982年我國才制定了第一部保護知識產權的《商標法》。而且,發達國家知識產權制度的建立,都是伴隨著工業革命自發完成的,是內在的制度需求,有著廣泛的社會基礎,而我們的知識產權制度主要是通過政府頒布法令來實現的,是一個自上而下的過程,缺少相應的思想基礎和經濟基礎。所以知識產權保護要得到人們的了解、認同並遵守,需要一定的時間,更需要政府不懈的宣傳、普及和教育。日本新提出的口號是「知識產權立國」,在日本的中小學課本中,民族知識產權保護的內容就赫然在目,可見,日本已經把保護知識產權上升到民族利益的高度。我們也要有這種認識,只有通過不懈地宣傳教育,才能使知識產權的保護深入人心。
❼ 怎樣保護知識產權 1500字
專利的自我保護,從而導致企業的競爭力下降,時常經濟以及社會發展慢!這是過度的保護帶來的消極因素.企業的發展是市場經濟的管理.那意味著壟斷加強了,知識產權保護法都是發達國家定的。
知識產權是一種特殊的財產權,其客體是無形的.知識產權保護制度是通過對發明創造和創新創意進行保護來鼓勵發明的創新熱情,對知識產權的保護是利弊共生的,知識產權保護是否可取,需要對這種保護的社會收益和成本進行權衡.總的來說,它激勵了人們的創作熱情,促進了科學技術生產力的發展,但另一方面又要以在某種程度上的自由競爭為代價.因此,知識產權保護任重道遠,用法經濟學手段進行分析能夠更好的完善這一制度.
保護知識產權只是為了讓富人更富罷了。比爾·蓋茨因此成為世界首富!
當我們普通老百姓面對價格便宜質量又好的假名牌時會怎麼想?高興!上海襄陽路市場曾經如此火爆,吸引了無數中外消費者;花很少的錢就可以買到完全可以和正版軟體想比美的XP操作系統,方便了多少人?要不然電腦豈不成了有錢人的專用品?隨便在街頭就可以買一部世界大片,讓我們可以在家裡舒服地享受……
我想起了兩個人,兩個令人敬佩的人:一個是居里夫人,她發現了鐳,沒有申請專利,她說鐳屬於全世界!另一個是王選院士,他的照排系統沒有申請專利,他說這屬於大家!
從長遠看,隨著經濟全球一體化的加快,知識產權全球一體化也只是遲早的事情,也就是說一項發明創造出來以後,你不保護,那外國保護了,全世界都要向權利人交使用費,這是目前發達國家在世界范圍內想努力促成的一項制度,也就是說大勢所趨,中國只有去適應,否則你就會被淘汰,另外,從國內看,我國也有許許多多的發明家、創造者,他們為了發明、為了創造耗費了畢生的心血,有的甚至傾家當產,但最後研究成果確被別人一分錢不花的拿去了,這公平嗎?那這以後還會有人去研究、去創造嗎?大家都等著別人的研究成果就行了,那中國什麼時候才能真正的成為世界強國?
中國可以說已經建立了比較完善的知識產權法律保護體系,但法律不能解決一切問題,只有中國人民有了自覺保護知識產權的意識,營造了一種尊重知識,尊重創造的氛圍,建設創新型國家才不會成為一句空話,在中國普及知識產權知識,培養群眾的知識產權意識,任重而道遠~
中國要保護知識產權,既是世界的需要,也是中國自身發展的需要.從世界來看,保護知識產權是中國為加入WTO向世界做出的庄嚴承諾,中國如果不嚴守信譽,世界上的公司將不在中國投資,不和中國人做生意,試想培育一個世界知名品牌需要投入多大的精力,花費多大的心血?名牌的高價位是品牌價值的體現,當老百姓隨便在地攤上就能買到"價格便宜質量又好的假名牌"時,名牌還能否稱之為名牌?一個中國的老百姓積攢了很久的錢買了一個高檔名牌產品,卻被別人認為肯定是冒牌,隨便在地攤上就能買到時,心裡又會怎麼想?況且人都是利益主體,無論是作品的著作權人,發明創造的專利權人,注冊商標的持有人都對其智力創造成果投入了大量的時間,金錢和精力,如果創造成果得不到保護,將大大挫傷人們的創造熱情,不利於人類社會的進步.從中國自身來看,中國要融入世界經濟一體化的潮流中,在知識經濟時代保持經濟的高速增長,就必須適應並利用相關的法律,政策,中國如果能誕生一大批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專利,就可以向外國的使用人收取專利使用費,中國如果有一大批向可口可樂,麥當勞這樣的世界知名品牌,也可以通過商標特許,收取品牌使用費,採用特許經營的模式,把中式快餐開遍全世界,提升國家形象的同時,賺老外的錢.
當然如果一味地保護知識產權,在某種程度上會阻礙知識的傳播,所以法律在保護知識產權人的利益和方便社會公眾利用智力創造成果間一直在尋求一種平衡,如著作權法設立了合理使用,法定許可,專利法和商標法設立了權利窮竭等制度,這里三言兩語闡釋不請,有興趣的人可以找相關的書讀一下. 總之一句話:中國保護知識產權勢在必行,最終憑借中國人民的聰明才智,中國會在保護知識產權中獲益,但保護知識產權也要有個度,特別是現階段,中國不應一味響應發達國家的號召,追求過高水平的保護,而應該在WTO TRIPS(與貿易有關的知識產權協定)之下,制訂既滿足國際社會最低標准,又符合實際的知識產權戰略,提高全體人民的知識產權意識,營造良好的保護知識產權的社會氛圍,這需要你我的共同努力
發明、創造讓我們的生活越來越豐富多彩,一個民族的創造力直接影響其發展、壯大。那些發明者、創造者的權利應該受到保護,這才能形成良性循環,促進整個民族的進步。
❽ 我國是如何建立健全知識產權保護立法體系的
論中國是如何建立健全的知識產權保護立法體系:
中國是一個有著悠久文明歷史的國家。中華民族蘊藏著極大的創造性,她創造的燦爛文化對人類文明的進程產生過深刻的影響。數千年來中國眾多傑出的科學家、發明家、文學家、藝術家、曾以其輝煌的智力勞動成果為人類文明發展做出過巨大的貢獻。
伴隨著人類文明與商品經濟發展,知識產權保護制度誕生了,並日益成為各國保護智力成果所有者權益,促進科學技術和社會經濟發展,進行國際競爭的有力的法律措施。由於歷史上的各種原因,從整體上看,中國知識產權制度的建設起步較晚。但是,實行改革開放後,為了更快地發展社會生產力和推動社會全面進步,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的需要,促進與世界經濟的接軌,中國加快了知識產權保護制度建設的步伐。從七十年代末至今的短短十幾年間,中國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走過了一些發達國家通常需要幾十年甚至上百年時間才能完成的立法路程,建立起了比較完整的知識產權保護法律體系,在知識產權的立法和執法方面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
當前,知識產權保護成為國際間政治、經濟、科學技術和文化交往中一個受到普遍關注的問題。圍繞這個問題展開的國際間雙邊、多邊的談判,特別是關稅與貿易總協定《與貿易有關的知識產權協議》的達成,促使世界范圍內對知識產權的保護標准達到了一個新的水平。
在國際社會高度重視知識產權保護的今天,中國保護知識產權的立場是什麼?中國知識產權立法和執法的現狀如何?中國採取了哪些措施承擔知識產權保護的國際義務?有必要做一基本的介紹。
一、中國保護知識產權的
基本立場和態度
中國政府認為,知識產權保護制度對於促進科學技術進步、文化繁榮和經濟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和作用,它既是保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正常運行的重要制度,又是開展國際間科學技術、經濟、文化交流與合作的基本環境和條件之一。中國把保護知識產權作為改革開放政策和社會主義法制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從七十年代末即著手制定有關法律、法規,同時積極參加相關國際組織的活動,加強與世界各國在知識產權領域的交往與合作。因而,中國知識產權保護制度的建設,在初始階段就顯示了面向世界、面向國際保護水平的高起點。在改革開放的推動下,中國知識產權立法速度之快,也是史無前例的。
1980年3月3日,中國政府向世界知識產權組織遞交了加入書。從1980年6月3日起,中國成為世界知識產權組織的成員國。
1982年8月23日,第五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四次會議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商標法》,並於1983年3月1日起施行。這是中國開始系統建立現代知識產權法律制度的一個重要標志。
1984年3月12日,第六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四次會議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專利法》,並於1985年4月1日起施行。
1984年12月19日,中國政府向世界知識產權組織遞交了《保護工業產權巴黎公約》(簡稱巴黎公約)的加入書。從1985年3月19日起,中國成為巴黎公約成員國。
1986年4月12日,第六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該法於1987年1月1日起施行。知識產權作為一個整體首次在中國的民事基本法中被明確,並被確認為公民和法人的民事權利。該法也首次明確公民、法人等享有著作權(版權)。
中國政府積極促進建立集成電路國際保護的環境。1989年世界知識產權組織在華盛頓召開的外交會議上通過了《關於集成電路知識產權保護條約》,中國是該條約首批簽字國之一。
1989年7月4日,中國政府向世界知識產權組織遞交了《商標國際注冊馬德里協定》(簡稱馬德里協定)的加入書。從1989年10月4日起,中國成為馬德里協定成員國。
1990年9月7日,第七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五次會議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該法於1991年6月1日起施行。
1992年7月10日和7月30日,中國政府分別向世界知識產權組織和聯合國教育、科學、文化組織遞交了《保護文學和藝術作品伯爾尼公約》(簡稱伯爾尼公約)和《世界版權公約》的加入書。分別從1992年10月15日和10月30日起,中國成為伯爾尼公約和世界版權公約的成員國。
1993年1月4日,中國政府向世界知識產權組織遞交了《保護錄音製品製作者防止未經許可復制其錄音製品公約》(簡稱錄音製品公約)的加入書。從1993年4月30日起,中國成為錄音製品公約的成員國。
1993年9月2日,第八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三次會議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反不正當競爭法》,該法於1993年12月1日起施行。
1993年9月15日,中國政府向世界知識產權組織遞交了《專利合作條約》的加入書。從1994年1月1日起,中國成為專利合作條約成員國,中國專利局成為專利合作條約的受理局、國際檢索單位和國際初步審查單位。
上述歷史事實僅是中國知識產權立法和參加相關國際組織活動的部分記錄,已足以證明了中國高度重視知識產權保護的立場和態度。
中國知識產權法律制度的基本框架主要完成於八十年代。進入九十年代後,國際經濟關系和環境發生了很大的變化。1990年11月,在關稅與貿易總協定(烏拉圭回合)多邊貿易談判中,達成了《與貿易有關的知識產權協議》草案,它標志著保護知識產權的新的國際標準的形成。中國政府積極參與了這一談判進程,並為推動該協定的達成做出了極大的努力。出於擴大開放的需要,中國積極履行保護知識產權的國際義務,努力使知識產權保護水平向新的國際標准靠攏,採取了許多重大措施,進一步提高中國現行的知識產權保護水平。
中國政府恪守保護知識產權有關國際公約及雙邊協定的真誠立場和充分承擔國際義務的能力,得到了國際輿論廣泛的贊譽和支持。世界知識產權組織總幹事阿帕德·鮑格胥博士在回顧該組織與中國合作20年的歷史時指出,「在知識產權史上,中國完成所有這一切的速度是獨一無二的。
中國堅持「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執法必嚴,違法必究」的法制原則。為了更好地貫徹這一原則,中國在健全、完善法律制度,嚴肅執法、堅決打擊侵權違法行為的同時,針對知識產權制度在中國建立的時間較短,公民的知識產權意識比較薄弱等情況,大力開展知識產權保護的法制宣傳教育,並加速知識產權領域專業人員的培訓。在中國,每一部知識產權法律的頒布,都有廣播電台、電視台和報刊等新聞傳媒廣為宣傳,並大量出版單行本和有關錄像教育片等。同時,各級政府有關部門通過舉辦法律知識講座、培訓班等,在廣大公民中迅速普及知識產權法律知識。如,中國專利法修改後,全國有數百萬人接受了培訓,僅湖南省接受培訓的人員就達60萬。在中國各地,近年來運用法律武器解決知識產權糾紛的現象增多,從一個側面說明了全社會知識產權法律意識的增強和知識產權知識的普及。為了加速培養知識產權方面的人才,中國政府還同有關國際組織密切合作,組織有關人員出國考察學習、參加各種培訓班和研討會。僅與世界知識產權組織合作舉辦的培訓班和研討會就達30多次,接受培訓的人員達3000多人(次)。在中國的高等院校中,目前已有70多所院校開展了知識產權的教學研究。如,中國人民大學於1986年設立了知識產權教學研究中心,招收大學非法學專業的畢業生攻讀知識產權第二學位;北京大學在開展有關教學研究的基礎上,於1993年成立了知識產權學院。中國已逐步形成包括第二學位、碩士生、博士生的培養知識產權領域專業人才的教育體制,一批批知識產權專業化人才正在向社會不斷地輸送。
二、中國具有高水平保護知識產權的法律制度
伴隨著改革開放的步伐,中國在知識產權保護方面取得了長足的進展。中國根據國情和國際發展趨勢制定和完善各項知識產權法律、法規,至今已形成了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保護知識產權的法律體系。中國知識產權的保護范圍和保護水平逐步同國際慣例接軌,已對知識產權實行高水平的法律保護。
1983年3月開始實施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商標法》及其實施細則,在商標注冊程序中的申請、審查、注冊等諸多方面的原則,與國際上通行的原則是完全一致的。為適應改革開放和經濟形勢發展的需要,更有效地打擊假冒商標、制止商標侵權行為,切實保護商標注冊專用權,中國於1993年又分別對商標法及其實施細則進行了修改,擴大了商標的保護范圍,除商品商標外,增加了服務商標的注冊和管理的規定。在形式審查中增加了補正程序,在實質審查中建立審查意見書制度,方便了商標注冊申請人,這同關稅與貿易總協定達成的《與貿易有關的知識產權協議》要求全部吻合。國家工商行政管理局還發布《商標印製管理規定》、《商標使用許可合同備案管理辦法》等一系列規章。1993年2月,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作出了《關於懲治假冒注冊商標犯罪的補充規定》,進一步強化了懲治假冒注冊商標犯罪和處罰商標侵權行為的力度。這些法律、法規和規章為充分、有效地保護中外注冊商標專用權提供了保障。
1985年4月開始實施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專利法》及其實施細則,使中國的知識產權保護范圍擴大到對發明創造專利權的保護。為了使中國的專利保護水平進一步向國際標准靠攏,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於1992年9月4日通過了專利法修正案,對專利法作出了重要修改。新修改的專利法,從擴大對外開放和有利於科學技術、經濟發展的需要出發,一是擴大了專利的保護范圍,專利授予所有技術領域的發明,不論它是產品還是方法,即對葯品和化學物質產品,對食品、飲料和調味品均無例外地授予專利;二是將發明專利的保護期限從自申請日起15年延長為自申請日起20年,將實用新型專利和外觀設計專利的保護期限從自申請日起5年延長為自申請日起10年;三是進一步強化了對專利權的保護,除對專利方法的保護延及到該專利方法直接得到的產品外,還明確規定進口專利產品必須得到專利權人同意,使得對專利權人權益的保護更加充分;四是重新規定了對專利實施強制許可的條件。這使中國對專利權的保護達到了一個新的水平。這樣,中國的專利法同關稅與貿易總協定達成的《與貿易有關的知識產權協議》基本接軌。
《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及其實施條例,明確了保護文學、藝術和科學作品作者的著作權以及與其相關的權益。依據該法,中國不僅對文字作品,口述作品,音樂、戲劇、曲藝、舞蹈作品,美術、攝影作品,電影、電視、錄像作品,工程設計、產品設計圖紙及其說明,地圖、示意圖等圖形作品給予保護,而且把計算機軟體納入著作權保護范圍。中國是世界上為數不多的明確將計算機軟體作為著作權法保護客體的國家之一。國務院還頒布了《計算機軟體保護條例》,規定了保護計算機軟體的具體實施辦法,作為著作權法的配套法規,於1991年10月施行。國務院於1992年9月25日頒布了《實施國際著作權條約的規定》,對保護外國作品著作權人依國際條約享有的權利作了具體規定。
此外,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制定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技術合同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科學技術進步法》等,以及國務院制定的一系列保護知識產權的行政法規,使中國的知識產權法律制度進一步完善,在總體上與國際保護水平更為接近和協調。
中國具有完備的知識產權保護法律措施。中國的知識產權法律規定了違反法律規定的行為應承擔的法律責任,包括民事責任、行政處罰和刑事責任。
中國的專利法規定,對專利侵權行為,專利權人或者利害關系人可以請求專利管理機關進行處理,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訴。專利管理機關處理的時候,有權責令侵權人停止侵權行為,賠償損失。對於將非專利產品或非專利方法冒充專利產品或專利方法的,由專利管理機關責令停止冒充行為,公開更正,並處以罰款。對於假冒他人專利情節嚴重的,對直接責任人員,比照刑法的有關規定追究刑事責任,即可以對直接責任人員,處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罰金。
中國的商標法律法規規定,對於侵犯商標專用權的,工商行政管理部門可以依其職權或者消費者舉報,進行主動檢查和處理;被侵權人可以向侵權人所在地或者侵權行為為地縣級以上工商行政管理部門要求處理,有關工商行政管理部門有權責令侵權人立即停止侵權行為,賠償被侵權人的損失;對於侵犯商標專用權,未構成犯罪的,工商行政管理部門可以處以罰款。當事人對於工商行政管理部門行政處理不服,可以在規定時限內向人民法院起訴,由法院進行判決。這些規定,方便了當事人,也保證了行政執法和司法審判的一致性、公正性和嚴肅性。對侵犯注冊商標專用權的,被侵權人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訴。對於假冒他人的注冊商標,構成犯罪的,除賠償被侵權人的損失外,依法追究刑事責任。根據《關於懲治假冒注冊商標犯罪的補充規定》,對於假冒注冊商標違法所得數額較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3年以下有斯徒刑或者拘役,可以並處或者單獨處以罰金;對於違法所得數額巨大的,處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對於企業事業單位犯假冒注冊商標罪的,對單位判處罰金,並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法追究刑事責任。對於國家工作人員故意包庇假冒注冊商標犯罪或者執法人員徇私枉法,規定追究其瀆職罪。
中國的著作權法規定,對於未經著作權人許可發表其作品的;未經合作作者許可,將與他人合作創作的作品當自己單獨創作的作品發表的;沒有參加創作,為謀取個人名利,在他人作品上署名的;歪曲、篡改他人作品的;未經著作權人許可,以各種方式使用其作品的;使用他人作品,未按規定支付報酬的;以及未經表演者許可,從現場直播其表演等侵權行為,應當根據情況,承擔停止侵害、消除影響、公開賠禮道歉、賠償損失等民事責任。對剽竊、抄襲他人作品的;未經著作權人許可,以營利為目的;未經錄音、錄像製作者許可,復制發行其製作的錄音錄像等侵權行為,根據情況,應承擔民事責任,並可以由著作權行政管理部門給予沒收非法所得、罰款等行政處分,對於侵犯著作權以及與著作權有關的權益的行為,當事人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訴。對於那些嚴重危害社會秩序,侵害著作權人及其他權利人合法權益的違法行為,情節嚴重構成犯罪的,可以根據有關法律,對侵權犯罪的行為人追究刑事責任。
隨著中國保護知識產權法律的實施,知識產權在中國得到有效的保護,對於鼓勵發明創造和創作及公平競爭等起到了積極的作用。如,對商標注冊專用權的保護,促使中外廠商在中國注冊的商標數量迅速增加。截止1993年底,在中國的有效注冊商標達41萬余件。其中,國內注冊商標35萬余件,來自67個國家和地區的注冊商標近6萬件。以美國為例,1979年前,在中國注冊的商標僅122件,到1993年達到16221件,增加了100多倍。1993年中國商標年申請量達17萬件,其中新商標注冊申請達13萬余件,已躍居世界前列。又如,中國的專利法極大地鼓勵了本國的發明創造,同時也有力地鼓勵了外來的專利申請。1985年4月1日,專利法實施的首日就受理專利申請3455件。到1993年底,中國專利局累計受理專利申請36萬多件。其中,發明、實用新型、外觀設計分別佔27.5%、62.8%和9.7%;國內申請佔86.4%,外來申請佔13.6%,分別來自於70個國家和地區。截止1993年底,已累計批准17.5萬件專利。其中,發明專利2萬多件,實用新型專利13萬多件,外觀設計專利2萬多件。
三、中國具有完備的保護知識產權的執法體系
中國不僅制定了一整套知識產權法律法規,在執法方面也是嚴肅公正的,並取得了顯著的成效。
中國在執行知識產權法律法規方面所取得的成效,首先歸因於知識產權法律中規定了完備的知識產權保護的司法途徑與知識產權保護的行政途徑。
1.中國知識產權保護的司法途徑在中國,享有知識產權的任何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在其權利受到侵害時,均可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享受切實有效的司法保護。
人民法院依法獨立行使審判權,只服從法律,不受任何其他行政機關、社會團體和個人的干涉。
嚴肅執法是司法工作的核心。人民法院進行審判活動堅持以事實為根據、以法律為准繩,嚴格按照實體法和程序法辦案,實行合議、迴避、公開審判、兩審終審和審判監督等制度,依法受各級人民代表大會、人民檢察院和人民群眾的監督,保證審判活動的公開性、公正性和嚴肅性。
建立健全知識產權案件審判組織,完善審判制度,是人民法院正確審理知識產權案件,切實依法保護知識產權的重要保障。鑒於審理知識產權案件專業性強、技術含量高的特點,一些省份和直轄市如北京市、上海市、廣東省、福建省、海南省等高級人民法院根據實際需要,自1992年以來,設立了知識產權審判庭,各經濟特區以及北京市、上海市中級人民法院也設立了知識產權審判庭。其他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所在地的中級人民法院在有關的審判庭里設立了專門審理知識產權案件的合議庭。這樣集中審理知識產權案,有利於保證執法的統一性,有利於積累經驗,提高知識產權案件的司法水平。
隨著中國知識產權法律的實施和司法保護力量的不斷加強,各級人民法院受理和及時審結了一大批知識產權民事糾紛案件。據統計,1986年至1993年底,全國人民法院共受理知識產權民事糾份案3505件,其中著件權案1168件;專利權案1783件;商標權案554件。人民法院通過對知識產權糾紛案件的審理,依法保護了中外知識產權所有人的合法權益。例如,「鑽孔壓降成樁法」發明專利的發明人訴北京市地鐵地基工程公司發明專利權屬糾紛。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審理認為,該項發明不屬於專利法規定的職務發明,判決「鑽孔壓降成樁法」發明專利權歸發明人所有。又如,香港山頓國際有限公司訴深圳華達電子有限公司侵犯商標專用權糾紛案。深圳市中級人民法院審理認為,原告在中國大陸申請注冊的「SENDON」商標受法律保護;被告未經商標注冊人許可,在同一種商品上使用「SENDON」商標構成侵犯注冊商標專用權。判決被告賠償原告468314.4元。
知識產權是一項重要的民事權利,對於民事侵權行為,人民法院除可以依法責令侵權人承但停止侵害,消除影響,賠禮道歉,賠償損失等民事責任外,還可依法對行為人給予必要的沒收非法所得、罰款、拘留等制裁。
對那些侵犯他人知識產權情節嚴重,擾亂經濟秩序,構成犯罪的,還可以依法追究其刑事責任。對於檢察機關依法提起公訴的知識產權刑事犯罪案件,只要有充分證據,證明被告人假冒他人商標或專利,情節嚴重,構成犯罪的,人民法院嚴格依照法律規定,及時准確地予以懲處。據統計,1992年至1993年,人民法院受理假冒商標刑事案743件,審結731件,判處有期徒刑或拘役等刑事處分的共566人。廣東省中山市人民法院對假冒美國美孚石油公司「MOBIL」商標的5名責任人除依法處以罰金外,還分別判處被告1至2年半的有期徒刑。這充分表明中國人民法院依法懲治犯罪,保護知識產權的堅定立場。
依據中國行政訴訟法,人民法院對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因不服知識產權行政管理機關處理的知識產權糾紛決定提起的行政訴訟,有責任進行審理,並依法作出維持、撤銷或變更行政決定的判決。
人民法院審理涉外知識產權糾紛依據中國法律和中國加入或締結的有關國際公約,堅持在適用法律上的國民待遇原則和對等原則,為促進國際經濟技術和文化的交流與合作,提供了堅實的法律保征。深圳市中級人民法院審結的美國好富頓公司訴深圳市海聯化工有限公司侵犯商標權糾紛案,在查明被告的侵權事實,確認其應承但侵權責任的基礎上,經調解,雙方當事人達成調解協議,被告立即停止侵權行為,公開向原告賠禮道歉,賠償其經濟損失13萬元。同時,法院還對被告的違法行為作出罰款的民事制裁決定,該案從受理到結案僅用10天時間,受到了美方當事人的好評。美國好富頓公司將寫有「中國法律公正,法官辦案快速」的錦旗送到法院。
近幾年來,人民法院為提高司法水平,採取了許多有力措施,使辦案質量和效率都得到較快提高。為了擴大辦案的影響,人民法院注意選擇典型案件通過新聞媒介予以宣傳報道,以案講法,取得了明顯的社會效果,維護了社會主義法制的尊嚴。
2.中國知識產權保護的行政途徑中國的知識產權保護制度,除按國際慣例採取司法途徑外,從中國現實的國情出發,中國的專利法、商標法、著作權法等知識產權法律中都規定了知識產權保護的行政途徑。
根據專利法的規定,國務院有關主管部門或地方人民政府可以設立專利管理機關。目前,中國地方設立的專利管理機關有50多個,國務院各部門設立的專利管理機關有20多個。根據著作權法的規定,設立了國家版權局和地方著作權行政管理機關。商標管理實行中央統一注冊,地方分級管理的原則,從中央到省、市、地、縣級的工商行政管理局,都內設商標管理機構,縣以下還設有工商行政管理所。全國商標管理專職人員7000多,兼職人員達30萬。
中國知識產權行政管理機關依據法律規定的職權,維護知識產權以法律秩序,鼓勵公平競爭,調解糾紛,查處知識產權的侵權案件,保障廣大人民群眾的利益和良好的社會經濟環境。
中國知識產權行政執法程序簡便,立案迅速,查處速度快,辦案效率高。這對於權利所有人來說是極為有利的。中國專利管理機關對提出的專利侵權申訴均認真對待,及時依法處理。
著作權法1991年6月施行後,到1993年底,中國各地方的著作權行政管理機關已查處了非法復制音像製品、非法復制圖書等方面的侵權行為150多起,收繳銷毀了侵權復製品,並對侵權者作出了行政處罰。1994年,中國政府組織有關部門對激光唱盤復錄生產中的非法復制和圖書出版中的非法復印進行了嚴厲打擊。4月,廣東省版權、文化、廣播影視、工商行政管理、公安等部門聯合組織了大規模的突擊清查非法激光唱盤等音像製品行動。其後,上海、江蘇、湖南等地也相繼採取了類似的清查行動。這些行動,狠狠地打擊了生產銷售盜版製品活動。同時,中國政府有關部門採取措施,對激光唱盤生產加工企業的設立加強管理,對其生產加工活動依法進行監督。
中國商標法實施10餘年來,工商行政管理機關共查處了商標侵權假冒案13萬件。其中,包括一大批大案,如「中華」卷煙,「永久」、「鳳凰」、「飛鴿」自行車,「貴州茅台」酒,「新開河」人參等商標侵權假冒案件,有效地保護了商標注冊人的合法權益。
中國知識產權行政管理機關依據中國法律和中國加入或締結的有關國際公約,堅持在適用法律上的國民待遇原則和對等原則,依法對外國人的知識產權進行保護。例如,浙江省專利管理機關就一起外國人提出的打火打專利侵權案件進行了公正處理,責令廠家停止侵權行為和賠償損失。國家版權局查處了福建、廣東等地十幾家工藝美術品廠仿製外國公司玩具造型案、江蘇一家電子工業公司翻版生產激光唱盤案。工商行政管理機關依法查處了諸如「TDK」、「TOSHIBA」、「SONY」、「IBM」、「3M」、「ESSO」、「P&G」、「海飛絲」、「小天才」、「飛利浦」等3000多件涉外商標侵權案件。
中國知識產權行政管理機關在處理的涉外知識產權侵權案件中,依照職權主動查處的案件佔有很大的比例。中國工商行政管理機關肩負維護經濟秩序的職責,可以主動對市場進行檢查,有效保護了商標注冊人的權益。如廣東省各級工商行政管理機關,1988年以來共查處涉美侵權案301件。在這301件商標侵權案中,有三分之一是美方當事人投訴的,大部分是工商行政管理機關在市場檢查中發現的或消費者檢舉的。知識產權行政管理機關秉公執法,堅決維護知識產權所有人的合法權益,贏得了許多外資或中外合資企業的贊揚。他們將綉(刻)有「清政廉潔,執法如山」、「秉公執法,扶正滅邪」、秉公辦理,保駕護航」、「公正嚴明,偽冒剋星」、「執法嚴明,大公無私」的錦旗、金匾等贈送給中國工商行政管理機關,稱贊辦案人員「工作認真,行動果敢」、「辦案速度之快。
❾ 中華人民共和國知識產權法
我國知識產權法是主要由著作權法 、專利法 、商標法、著作權法實施條例、專利法實施條例、商標法實施條例、 伯爾尼公約 、巴黎公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