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踐中,因土地管理部門違約而引起糾紛的情況比較少見,更多的是因受讓方違約,土地管理部門對其進行制裁而引起的糾紛。出讓方和受讓方因合同的有關條款發生爭議時,應尋求何種途徑解決糾紛,《土地管理法》、《城市房地產管理法》和《城鎮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和轉讓暫行條例》均未作出規定,最高人民法院2005年6月18日公布的《關於審理涉及國有土地使用權合同糾紛案件適用法律問題的解釋》(法釋[2005]5號)也迴避了這一問題。
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合同糾紛不適用於仲裁機構仲裁
根據《仲裁法》第二條規定,民事仲裁僅適用於解決「平等主體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之間發生的合同糾紛和其他財產權益糾紛」,而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合同並非平等的民事主體之間的合同,其一方當事人的行為具有一定的行政屬性,因此,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合同的糾紛不在《仲裁法》的適用范圍之內。
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合同糾紛不適用於尋求民事訴訟救濟
首先,依民事訴訟審理對保障行政機關依法行使職權不利。這有多方面表現:一方面,在民事訴訟中法庭認為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合同的雙方當事人地位是平等的,土地管理部門是以民事主體的身份與相對人簽訂合同,因而法庭可能會否認土地管理部門在合同行為中的制裁權、處罰權、提前解除合同權等行政優先權。因此,土地管理部門正當行使行政優先權的行為可能被法庭認定為是非法利用行政權的行為,從而認定是違法的,這對於土地管理部門依法行使職權不利。
另一方面,民事訴訟不適用行政訴訟中的起訴不停止執行原則,這會導致合同因提起訴訟而被迫停止執行,影響行政職能的有效運轉和實現。例如,土地管理部門因受讓方閑置土地而解除合同,收回其土地使用權時,若適用民事訴訟規則,則在訴訟期間,土地依然被閑置而不能被有效利用。
其次,民事訴訟的規則也不利於保護相對人的合法權益。民事訴訟的舉證規則是「誰主張、誰舉證」,提出主張而舉不出證據證明者則承擔不利的法律後果。土地出讓方可以在不與受讓方協商的條件下單方面作出行政決定,改變合同的正常形態,而對於出讓方的行為是否合法、合理,受讓方沒有足夠的舉證能力,從而可能會使自己的合法權益得不到保障。
最後,監督制約行政權是行政訴訟區別於民事訴訟的重要功能,依民事訴訟規則審理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合同糾紛,不利於司法權對行政權的監督制約。適用民事訴訟審判程序,法庭僅僅能審查合同本身,注重合同的訂立、履行情況,而忽略對行政行為的審查,從而使違法的行政行為可能得不到糾正,無法實現司法權對行政權的制約。
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合同糾紛宜尋求行政訴訟救濟
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合同兼顧公共利益和私人利益,而行政訴訟以制約行政權、保護相對人合法權益為立法宗旨。將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合同糾紛適用行政訴訟救濟方式,既有利於防止土地管理機關濫用行政特權、輕視合同約束力,也有助於防止行政機關以權謀私、濫用職權,損害社會公共利益,從而實現公私利益的動態平衡。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合同糾紛若因出讓方不履行交付土地義務、不履行登記發證義務引起的,受讓方即可提起行政訴訟。若受讓方違約或違法,應由土地管理部門行使制裁權,如果受讓方拒不履行,土地管理部門可依法採取有關措施加以強制履行,土地管理部門沒有強制執行權的,可申請人民法院強制執行;如果受讓方不服土地管理部門採取的制裁措施,則可由受讓方提起行政訴訟。
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合同訴訟中首先應當適用公法規范,包括在程序上適用行政訴訟法,實體上適用行政法律規范。其次,訴訟中也應當根據審理對象的特殊性適用一定的私法規范,包括在程序上適用民事訴訟法,實體上適用民事法律規范。私法規則能夠援用到行政法領域中的根本原因,主要是因為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合同是出讓方與受讓方之間的合意,是行政的實質與合同的形式的結合,發生的糾紛與民事糾紛有著相似性。如在合同中關於要約與承諾、契約自由、當事人行為能力等糾紛,應當參照適用民法規則。在國有土地出讓合同訴訟適用的程序上,許多情況下也應參照適用民事訴訟規則。如在舉證規則上,行政訴訟中一般由土地管理機關對其行使行政權的合法性負舉證責任,而對土地管理機關違反合同的行為及其對受讓人造成的損害,則應當參照民事訴訟規則,由受讓人負舉證責任。
2. 海口市人民政府關於進一步加強土地管理的規定
第一條為了進一步加強土地管理,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及國家的有關法規、政策,制定本規定。第二條海口市行政區域內的土地,由海口市人民政府(以下簡稱市政府)實行統一規劃、統一徵用、統一開發、統一出讓、統一管理。第三條市土地管理部門應根據國務院批復的《海口市城市總體規劃》和本市土地資源的特點及實際狀況統一編制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及土地利用分區規劃,報經市政府批准後組織實施。第四條對土地的徵用、開發、出讓一律實行計劃控制和計劃管理。
土地徵用、開發、出讓計劃,由市土地管理部門根據土地利用規劃、城市規劃、城市建設發展需要和土地資源實際狀況制訂,報經市政府批准後實施,並向社會公布。第五條在符合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及土地利用分區規劃的前提下,由市土地管理部門根據城市建設發展需要,對農村集體所有土地實行統一徵用。對二、三年內建設需要使用的土地實行預征;對項目已確定的用地實行徵用。
由市土地管理部門從每年土地出讓的收入中提取一定比例的資金作為徵用土地專項資金,專款專用;其不足部分,由市土地管理部門貸款解決。第六條土地徵用後,按土地開發權與土地使用權相分離的原則,由市政府統一組織基礎設施開發。
成片土地開發要通過招標方式進行委託開發,開發後的土地由市政府統一出讓,包括現有開發區開發的土地;開發費用由政府支付,包括以開發後的土地折價等支付形式。
成片土地開發的招標辦法,由市土地管理部門制訂,報經市政府批准後實施。
保稅區和工業開發區的土地開發按省、市有關規定執行。第七條協議出讓土地限於工業用地和非營利性的福利用地、統建房用地、國家機關、部隊、文化、教育、衛生、體育、科研、基礎設施項目用地及市政府特別批準的特殊項目用地。
商業、金融、商品房、旅遊、娛樂等項目用地一律採取招標、拍賣方式出讓。
除工業用地和基礎設施項目用地外,一律不出讓生地。第八條土地使用者取得土地使用權後一年內,在該地塊所投入的開發建設資金必須達到該地塊出讓地價款的25%以上;否則,由市土地管理部門收回土地使用權,另行安排。第九條凡通過行政劃撥方式取得土地使用權的單位,進行土地使用權轉讓、出租、抵押以及連同地上建築物轉讓土地使用權,或進行企業股份制改組時,都必須向市土地管理部門提出申請,補簽土地使用權出讓合同,並按現行同類土地出讓價格補交各項費用。對於進行轉產、轉業、搬遷、改造的市屬老企業應補交的地價款,經過市政府特別批准後予以適當減免或部分返還。第十條凡進行土地使用權(包括劃撥土地使用權)轉讓、出租、抵押或連同地上建築物轉讓土地使用權的,由市土地管理部門進行評估,標定地價。土地使用權轉讓增值費按標定地價計收。第十一條企業進行股份制改組或新設立股份制企業時,涉及國有土地使用權入股的,必須由市土地管理部門組織評估,經市國有資產管理部門確認,報市政府批准後作價入股。第十二條任何單位或個人都不得擅自改變土地使用性質。確實需要改變的,應報經市城市規劃管理部門批准,並同市土地管理部門重新簽訂土地使用權出讓合同。對將非營利性項目用地改為營利性項目用地的,由市土地管理部門按改變後的用途並參照同類土地的招標價格對土地進行地價評估。土地使用者必須按評估的價格補交土地差價,並按營利項目的建築面積繳納1000元/平方米的增值費。第十三條舊城改造由市城市規劃管理部門統一規劃。除牽動全局規模較大的項目由市政府統一組織外。其餘的項目由各區政府按照規劃要求組織實施。需要進行土地調整的單位或個人,由市土地管理部門負責調整。改造區域內的土地,政府需要徵用的,依法徵用;需要出讓的,由市政府授權部門和市土地管理部門根據規劃條件和項目要求,統一組織招標或議標出讓。第十四條成片開發(包括現有開發區)及舊城改造中的公益設施、公建配套設施項目用地,按規劃單獨劃出,由市政府直接控制,統一安排,組織建設。第十五條農村集體留用地必須用來發展集體經濟。需要以土地使用權合資、合作、聯營、入股等形式進行開發建設時,在符合規劃的前提下,由區政府審核批准,到市土地管理部門辦理手續。
3. 土地合作開發模式有哪些,哪一種風險最低
目前,土地合作開發模式大體有以下幾類,第一種風險最低:
1、擁有土地使用權的當事人提供土地使用權(土地協議折價,或評估入股方式構成合作投資比例),另一方是具有房地產開發資質證書的房地產開發商提供資金和技術,以雙方名義共同開發,然後按照雙方約定比例進行分配並對自己名下的房屋進行使用或銷售。從法律上講,這是一種典型的合作形式,在內容和形式上都符合合夥經營的特點,對內按照合同約定的投資比例共同經營,共擔風險,合作參與各方以分利、方式、土地補償等方式獲得利潤匯報,對外雙方共同互負連帶責任。
2、已擁有土地使用權的當事人提供土地使用權,另一方當事人投入資金或技術,以土地使用權人的名義進行開發,待房屋建成後,依約定將房屋及其佔用范圍內的土地使用權以轉讓方式轉讓給投資方。這是一種以合作開發為名,吸收開發資金分享利益的合同,享有土地使用權的開發方負責開發經營的運作並承擔經營風險,合作方只投入資金或技術,但不加名合作,也不參加經營及承擔風險,只是享受固定的利潤分成或獲取固定的房屋作為投資回報,這是名為合作建房,實為借貸的合同,由於項目是以土地使用權人的名義進行開發,所以其中風險主要由提供土地使用權一方承擔。
3、已擁有土地使用權的當事人提供土地使用權,另一方是具有房地產開發資質的房地產開發商投入資金和技術並以其名義進行開發建設,項目完成後,開發商依合同約定的分配比例將房屋所有權及土地使用權轉移給出地一方;這是一種雙方合作,單方負責開發經營的合同,實質上具有名為合作開發,實為轉讓土地使用權的性質,其中風險主要由開發商一方承擔。
4、已擁有土地使用權的當事人提供土地使用權,另一方當事人提供資金雙方共同組成一個房地產開發項目公司,並以項目公司的名義進行房地產開發建設,並按雙方約定比例分配建成後的房屋或者將建成房屋出售後,按比例分配所得收益,這種合作開發的項目公司,類似法人型的聯營體,項目公司依批準的經營范圍活動並以其名義承擔經營風險,完成項目公司使命後即告終止,對合作雙方化解風險極為有利。由於新成立的房地產開發項目公司是獨立法人,擁有土地使用權的當事人在提供土地使用權,必須辦理相應土地出讓過戶手續。
5、已擁有土地使用權的當事人(往往不具備開發資質,或開發資質等級不足),以掛靠形式與具有房地產開發資質證書的開發商簽訂合作開發合同,掛靠方負責開發經營所需資金,被掛靠方為房地產開發公司,負責辦理合作項目的立項、批地、報建、簽訂銷售合同,辦理房地產權證,同時收取一定比例的管理費或分取固定的利潤;這種合作方式逃避了房地產開發的行政管理,降低了成本,其實質是房地產開發企業以合作開發為名出租房地產資質證書以獲取利益,一旦發生法律糾紛,合作方訴諸法院時,相關合同往往裁定無效。
4. 國有企業摘得土地使用權後如何與私營企業合作開發
一般國有土地使用權作價入股,主要是以國家為主體實施,即政府以土地使專用權作屬價入股,已經出讓後形成的非國家主體的,會認定為是土地轉讓行為,需要達到總投資額25%以上。針對這種現狀,可以以土地為全部唯一資產成立子公司,並以子公司實施增資擴股,引入開發企業股份,待擴股完成後,開發企業收購第二股東全部股份。子公司全部歸屬開發企業所有,國企母公司退出經營。但是一般情況下,國有企業的子公司實施增資擴股或股權轉讓的,需要經過產權交易所進行。
5. 士地方和投資方合作開發,土地怎麼過戶
土地方和投資方合作開發,最多是土地使用權的讓渡,如果是涉及國有土地的轉讓交易,那就要先通過國土部門批准才可以
6. 房地產合作開發形式(一方有土地使用權,一方有開發資質)
這種情況很多,基來本上自都是雙方共同成立項目公司的形式運作。
具體的合作方式會很多,有的是土地方直接以土地入股,提取整個項目的利潤分成,有的是土地方直接投入土地的同時投入資金,而開發企業主要負責開發運營,開發公司按比例佔一定的股份,開發公司相當於乾股,或稱之為技術股。其實具體的合作模式會很多。
7. 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合同的主體要求
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合同的出讓方:
應當是:市、縣人民政府土地管理部門。
不包括省轄市所轄區,也不包括市縣人民政府土地管理部門以上的各級人民政府土地管理部門。開發區管委會無權作為出讓方訂立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合同。(僅是在05年8月1日前作為出讓方訂立了出讓合同,且在起訴前得到市、縣人民政府土地管理部門追認的才可以有條件的認定有效。)
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合同的訂立的受讓方:
可以是公司、企業、其他組織和個人,法律另有規定除外。
外商投資欲通過出讓方式取得國有土地使用權的必須先行成立「三資企業」。
附法律規定:
94 7 5《中華人民共和國城市房地產管理法》規定:
第七條土地使用權出讓,是指國家將國有土地使用權(以下簡稱土地使用權)在一定年限內出讓給土地使用者,由土地使用者向國家支付土地使用權出讓金的行為。
第十四條土地使用權出讓,應當簽訂書面出讓合同。
土地使用權出讓合同由市、縣人民政府土地管理部門與土地使用者簽訂。
901112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制工作委員會《關於市轄區土地審批許可權問題的答復》規定:
「考慮到實施城市統一規劃的需要,沒有授予省轄市所轄區審批土地權」
05 618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涉及國有土地使用權合同糾紛案件適用法律問題的解釋》第二條規定:
「開發區管理委員會作為出讓方與受讓方訂立的土地使用權出讓合同,應當認定無效。
本解釋實施前,開發區管理委員會作為出讓方與受讓方訂立的土地使用權出讓合同,起訴前經市、縣人民政府土地管理部門追認的,可以認定合同有效。」
90 519國務院《城鎮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和轉讓暫行條例》規定:
第三條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外的公司、企業、其他組織和個人,除法律另有規定者外,均可依照本條例的規定取得土地使用權,進行土地開發、利用、經營。
90 519國務院《外商投資開發經營成片土地暫行管理辦法》規定:
第四條外商投資成片開發,應分別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外合資經營企業法》、《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外合作經營企業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外資企業法》的規定,成立從事開發經營的中外合資經營企業,或者中外合作經營企業,或者外資企業(以下簡稱開發企業)。
(以上回答發布於2014-06-24,當前相關購房政策請以實際為准)
點擊查看更多房產信息
8.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涉及國有土地使用權合同糾紛案件適用法律問題的解釋
第一條本解釋所稱的土地使用權出讓合同,是指市、縣人民政府土地管理部門作為出讓方將國有土地使用權在一定年限內讓與受讓方,受讓方支付土地使用權出讓金的協議。第二條開發區管理委員會作為出讓方與受讓方訂立的土地使用權出讓合同,應當認定無效。
本解釋實施前,開發區管理委員會作為出讓方與受讓方訂立的土地使用權出讓合同,起訴前經市、縣人民政府土地管理部門追認的,可以認定合同有效。第三條經市、縣人民政府批准同意以協議方式出讓的土地使用權,土地使用權出讓金低於訂立合同時當地政府按照國家規定確定的最低價的,應當認定土地使用權出讓合同約定的價格條款無效。
當事人請求按照訂立合同時的市場評估價格交納土地使用權出讓金的,應予支持;受讓方不同意按照市場評估價格補足,請求解除合同的,應予支持。因此造成的損失,由當事人按照過錯承擔責任。第四條土地使用權出讓合同的出讓方因未辦理土地使用權出讓批准手續而不能交付土地,受讓方請求解除合同的,應予支持。第五條受讓方經出讓方和市、縣人民政府城市規劃行政主管部門同意,改變土地使用權出讓合同約定的土地用途,當事人請求按照起訴時同種用途的土地出讓金標准調整土地出讓金的,應予支持。第六條受讓方擅自改變土地使用權出讓合同約定的土地用途,出讓方請求解除合同的,應予支持。
^^二、土地使用權轉讓合同糾紛第七條本解釋所稱的土地使用權轉讓合同,是指土地使用權人作為轉讓方將出讓土地使用權轉讓於受讓方,受讓方支付價款的協議。第八條土地使用權人作為轉讓方與受讓方訂立土地使用權轉讓合同後,當事人一方以雙方之間未辦理土地使用權變更登記手續為由,請求確認合同無效的,不予支持。第九條轉讓方未取得出讓土地使用權證書與受讓方訂立合同轉讓土地使用權,起訴前轉讓方已經取得出讓土地使用權證書或者有批准權的人民政府同意轉讓的,應當認定合同有效。第十條土地使用權人作為轉讓方就同一出讓土地使用權訂立數個轉讓合同,在轉讓合同有效的情況下,受讓方均要求履行合同的,按照以下情形分別處理:
(一)已經辦理土地使用權變更登記手續的受讓方,請求轉讓方履行交付土地等合同義務的,應予支持;
(二)均未辦理土地使用權變更登記手續,已先行合法佔有投資開發土地的受讓方請求轉讓方履行土地使用權變更登記等合同義務的,應予支持;
(三)均未辦理土地使用權變更登記手續,又未合法佔有投資開發土地,先行支付土地轉讓款的受讓方請求轉讓方履行交付土地和辦理土地使用權變更登記等合同義務的,應予支持;
(四)合同均未履行,依法成立在先的合同受讓方請求履行合同的,應予支持。
未能取得土地使用權的受讓方請求解除合同、賠償損失的,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的有關規定處理。第十一條土地使用權人未經有批准權的人民政府批准,與受讓方訂立合同轉讓劃撥土地使用權的,應當認定合同無效。但起訴前經有批准權的人民政府批准辦理土地使用權出讓手續的,應當認定合同有效。第十二條土地使用權人與受讓方訂立合同轉讓劃撥土地使用權,起訴前經有批准權的人民政府同意轉讓,並由受讓方辦理土地使用權出讓手續的,土地使用權人與受讓方訂立的合同可以按照補償性質的合同處理。第十三條土地使用權人與受讓方訂立合同轉讓劃撥土地使用權,起訴前經有批准權的人民政府決定不辦理土地使用權出讓手續,並將該劃撥土地使用權直接劃撥給受讓方使用的,土地使用權人與受讓方訂立的合同可以按照補償性質的合同處理。
^^三、合作開發房地產合同糾紛第十四條本解釋所稱的合作開發房地產合同,是指當事人訂立的以提供出讓土地使用權、資金等作為共同投資,共享利潤、共擔風險合作開發房地產為基本內容的協議。第十五條合作開發房地產合同的當事人一方具備房地產開發經營資質的,應當認定合同有效。
當事人雙方均不具備房地產開發經營資質的,應當認定合同無效。但起訴前當事人一方已經取得房地產開發經營資質或者已依法合作成立具有房地產開發經營資質的房地產開發企業的,應當認定合同有效。第十六條土地使用權人未經有批准權的人民政府批准,以劃撥土地使用權作為投資與他人訂立合同合作開發房地產的,應當認定合同無效。但起訴前已經辦理批准手續的,應當認定合同有效。
9. 土地使用權作價入股,合資、合作開發經營房地產應具備什麼條件
答:根據《城市房地產管理法》第27條及相關規定的規定,土地使用權作價入股必須滿足以下條件: (1)、須是依法取得的土地使用權。依法取得的土地使用權,包括依照《土地管理法》和《城市房地產管理法》的規定以劃撥方式取得的國有土地使用權,也包括依照《城市房地產管理法》、《土地管理法》、《城鎮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和轉讓暫行條例》的規定通過出讓或者轉讓的方式取得的土地使用權。 (2)、集體所有制單位不得以其擁有的集體所有權作價入股。如果使用集體土地出資的,必須首先辦理土地徵用手續,將集體土地轉為國有土地,然後以國有土地使用權的方式作價入股。 (3)、土地使用權用於合資、合作開發,應當按照《城市房地產管理法》及有關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作價之後方可入股。依照《城市房地產管理法》規定,作價是指依照《城市房地產管理法》第32條的規定進行價格評估。除此之外涉及其他法律、行政法規有關房地產價格評估的規定亦應依照執行。 (4)、辦理變更登記手續。以土地使用權作價入股的,應當到土地登記管理部門辦理權屬變更登記手續,將原本屬於出資人的土地使用權轉移至合資、合作企業的名下。 (5)、以土地使用權作價入股,該土地使用權應是無負擔的。如該土地使用權沒有受到如抵押或者其他形式的限制,土地使用權人作價入股後,仍然負有此項「免除土地負擔」的義務。
10.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涉及國有土地使用權合同糾紛案件適用法律問題的解釋(2020修正)
第一條本解釋所稱的土地使用權出讓合同,是指市、縣人民政府自然資源主管部門作為出讓方將國有土地使用權在一定年限內讓與受讓方,受讓方支付土地使用權出讓金的合同。第二條開發區管理委員會作為出讓方與受讓方訂立的土地使用權出讓合同,應當認定無效。
本解釋實施前,開發區管理委員會作為出讓方與受讓方訂立的土地使用權出讓合同,起訴前經市、縣人民政府自然資源主管部門追認的,可以認定合同有效。第三條經市、縣人民政府批准同意以協議方式出讓的土地使用權,土地使用權出讓金低於訂立合同時當地政府按照國家規定確定的最低價的,應當認定土地使用權出讓合同約定的價格條款無效。
當事人請求按照訂立合同時的市場評估價格交納土地使用權出讓金的,應予支持;受讓方不同意按照市場評估價格補足,請求解除合同的,應予支持。因此造成的損失,由當事人按照過錯承擔責任。第四條土地使用權出讓合同的出讓方因未辦理土地使用權出讓批准手續而不能交付土地,受讓方請求解除合同的,應予支持。第五條受讓方經出讓方和市、縣人民政府城市規劃行政主管部門同意,改變土地使用權出讓合同約定的土地用途,當事人請求按照起訴時同種用途的土地出讓金標准調整土地出讓金的,應予支持。第六條受讓方擅自改變土地使用權出讓合同約定的土地用途,出讓方請求解除合同的,應予支持。
二、土地使用權轉讓合同糾紛第七條本解釋所稱的土地使用權轉讓合同,是指土地使用權人作為轉讓方將出讓土地使用權轉讓於受讓方,受讓方支付價款的合同。第八條土地使用權人作為轉讓方與受讓方訂立土地使用權轉讓合同後,當事人一方以雙方之間未辦理土地使用權變更登記手續為由,請求確認合同無效的,不予支持。第九條土地使用權人作為轉讓方就同一出讓土地使用權訂立數個轉讓合同,在轉讓合同有效的情況下,受讓方均要求履行合同的,按照以下情形分別處理:
(一)已經辦理土地使用權變更登記手續的受讓方,請求轉讓方履行交付土地等合同義務的,應予支持;
(二)均未辦理土地使用權變更登記手續,已先行合法佔有投資開發土地的受讓方請求轉讓方履行土地使用權變更登記等合同義務的,應予支持;
(三)均未辦理土地使用權變更登記手續,又未合法佔有投資開發土地,先行支付土地轉讓款的受讓方請求轉讓方履行交付土地和辦理土地使用權變更登記等合同義務的,應予支持;
(四)合同均未履行,依法成立在先的合同受讓方請求履行合同的,應予支持。
未能取得土地使用權的受讓方請求解除合同、賠償損失的,依照民法典的有關規定處理。第十條土地使用權人與受讓方訂立合同轉讓劃撥土地使用權,起訴前經有批准權的人民政府同意轉讓,並由受讓方辦理土地使用權出讓手續的,土地使用權人與受讓方訂立的合同可以按照補償性質的合同處理。第十一條土地使用權人與受讓方訂立合同轉讓劃撥土地使用權,起訴前經有批准權的人民政府決定不辦理土地使用權出讓手續,並將該劃撥土地使用權直接劃撥給受讓方使用的,土地使用權人與受讓方訂立的合同可以按照補償性質的合同處理。
三、合作開發房地產合同糾紛第十二條本解釋所稱的合作開發房地產合同,是指當事人訂立的以提供出讓土地使用權、資金等作為共同投資,共享利潤、共擔風險合作開發房地產為基本內容的合同。第十三條合作開發房地產合同的當事人一方具備房地產開發經營資質的,應當認定合同有效。
當事人雙方均不具備房地產開發經營資質的,應當認定合同無效。但起訴前當事人一方已經取得房地產開發經營資質或者已依法合作成立具有房地產開發經營資質的房地產開發企業的,應當認定合同有效。第十四條投資數額超出合作開發房地產合同的約定,對增加的投資數額的承擔比例,當事人協商不成的,按照當事人的違約情況確定;因不可歸責於當事人的事由或者當事人的違約情況無法確定的,按照約定的投資比例確定;沒有約定投資比例的,按照約定的利潤分配比例確定。第十五條房屋實際建築面積少於合作開發房地產合同的約定,對房屋實際建築面積的分配比例,當事人協商不成的,按照當事人的違約情況確定;因不可歸責於當事人的事由或者當事人違約情況無法確定的,按照約定的利潤分配比例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