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知識產權 > 擔保物權中的司法實物

擔保物權中的司法實物

發布時間:2022-08-07 12:29:27

❶ 民法典擔保法司法解釋

擔保法解釋第三十一條是第三十一條保證人承擔保證責任後,有權向債務人追償。債務履行期屆滿債務人不能履行債務時,由保證人代主債務人履行債務或者承擔責任後,在保證人承擔保證責任的限度內,原主債權人對於主債務人的債權,以及該債權的附屬權利如擔保物權,就基於法律的規定,當然地轉移於保證人了,而無需主債權人的轉讓行為。但債權的轉移是在保證人承擔保證責任的限度內,即保證人就主債務只承擔一部分的保證責任,也就是說只清償了一部分的債權時,則只在實際承擔保證責任的數額內,代為行使債權人的權利。這里所說的債權轉移,不僅包括原主債權,如履行請求權的轉移,還包括原主債權的附屬的權利,如違約金、損害賠償金、抵押權等擔保物權等的轉移。

❷ 民法典擔保制度司法解釋首次規定當事人可以通過什麼方式實現擔保物權

2020年12月31日,《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有關擔保制度的解釋》(簡稱「民法典擔保制度司法解釋」)發布並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繼《民法典擔保制度司法解釋》關於「一般規定」「保證合同」的亮點解讀後,現就「擔保物權」部分的亮點進行解讀。
【拓展資料】
「擔保物權」的八大亮點
(一)明確抵押期間抵押財產轉讓規則,強調登記重要性
《民法典擔保制度司法解釋》規定,抵押人違反抵押合同禁止或限制轉讓抵押財產的約定,將抵押財產轉讓,財產轉讓合同有效。
就抵押財產是否發生物權轉移,應區分以下情形:
1、抵押權人未將約定進行登記,且抵押財產已交付或登記的,發生物權轉移,抵押財產歸受讓人所有;
2、抵押權人已將約定進行登記,或有證據證明受讓人知道該約定的,即使抵押財產已交付或登記,也不發生物權轉移,抵押財產仍歸抵押人所有。
(二)依據公示方式類型,區分主債權超過訴訟時效對擔保物權效力的影響
1、以登記作為公示方式的擔保物權。主債權訴訟時效期間屆滿,或債權人僅對債務人起訴又超過申請執行時效期間的,擔保物權不再受法律保護;
2、以交付或佔有作為公示方式的擔保物權。主債權訴訟時效期間屆滿,擔保物權不受影響。如留置權人依然有權佔有留置財產,並就留置財產申請拍賣、變賣而優先受償。
(三)明確抵押合同約定與登記不一致的處理方式
《九民紀要》第58條規定,以登記作為公示方式的不動產擔保物權的擔保范圍,一般應當以登記的范圍為准。但考慮到地區發展的差異,在登記系統設置及登記規則制度設計不規范的地區,人民法院可以以抵押合同的約定認定擔保范圍。
而《民法典擔保制度司法解釋》態度更加明確,強調不動產登記簿就抵押財產、被擔保的債權范圍等所作的記載與抵押合同約定不一致的,應當以登記簿內容為准。
(四)認可抵押預告登記順位上的優先權
預告登記權利人已經辦理抵押預告登記的,應當認定抵押權自預告登記之日起設立,但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除外:
1、尚未辦理建築物所有權首次登記;
2、預告登記的財產與辦理建築物所有權首次登記時的財產不一致;
3、抵押預告登記已經失效。
(五)明確未辦理登記的動產抵押權效力
動產抵押合同簽訂後未辦理抵押登記,動產抵押權的效力按照下列情形分別處理:
1、不得對抗善意受讓人。抵押人轉讓抵押財產,受讓人佔有抵押財產後,抵押權人無權向受讓人行使抵押權,但抵押權人能夠證明受讓人知道抵押事實的除外。
2、不得對抗善意承租人。抵押人將抵押財產出租並轉移佔有,抵押權人行使抵押權的,租賃關系不受影響,但抵押權人能夠證明承租人知道抵押事實的除外。
3、不得對抗訴訟、執行中的普通債權人。普通債權人已向法院起訴申請保全或者執行抵押財產,抵押權人不能主張優先受償權。
4、不得對抗破產債權人。抵押人破產,抵押權人對抵押財產不能主張優先受償權。
同時,所有權保留買賣、融資租賃等合同中,出賣人、出租人的所有權未經登記效力,參照未經登記的動產抵押權規定處理。
(六)細化動產抵押權無法對抗正常經營活動中的買受人規則
買受人在正常經營活動中通過支付合理對價取得已被設立擔保物權的動產,擔保物權人無權就該動產優先受償,但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除外:
1、購買商品的數量明顯超過一般買受人;
2、購買出賣人的生產設備;
3、訂立買賣合同的目的在於擔保出賣人或者第三人履行債務;
4、買受人與出賣人存在直接或間接的控制關系;
5、買受人應當查詢抵押登記而未查詢的其他情形。
《民法典擔保制度司法解釋》對該規則的適用空間也進行了擴張,不僅適用於辦理登記的動產抵押權人,還適用於所有權保留買賣的出賣人、融資租賃合同的出租人。
(七)擴展超級動產抵押權規則適用主體
下列權利人為擔保價款債權或者租金的實現而訂立擔保合同,並在動產交付後十日內辦理登記,主張其權利優先於在先設立的浮動抵押權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
1、在該動產上設立抵押權或者保留所有權的出賣人;
2、為價款支付提供融資而在該動產上設立抵押權的債權人;
3、以融資租賃方式出租該動產的出租人。
(八)區分現有應收賬款和將來應收賬款質押審查的側重點
《民法典擔保制度司法解釋》將應收賬款以產生時間先後分為現有應收賬款和將來應收賬款,並對其出質後果做了不同規定,審查的側重點也不同。
1、以現有應收賬款出質,重點審查應收賬款的真實性。以現有的應收賬款出質,應收賬款債務人已向質權人確認應收賬款的真實性;或雖未確認應收賬款的真實性,但質權人能夠舉證證明辦理出質登記時應收賬款真實存在的,質權人對應收賬款有優先受償權。
2、以將有應收賬款出質的,重點審查是否設立了特定賬戶。以基礎設施和公用事業項目收益權、提供服務或者勞務產生的債權以及其他將有的應收賬款出質,當事人為應收賬款設立特定賬戶的,質權人有權對該特定賬戶內的款項優先受償。

法律風險及應對建議
(一)抵押財產被私下處置的風險及應對
目前在抵押合同中通常都會約定禁止或者限制轉讓抵押財產,但《民法典》已經規定抵押期間,抵押人可以轉讓抵押財產,《民法典擔保制度司法解釋》出台後禁止或限制轉讓抵押財產的約定還需要抵押登記部門登記才能發生對抗效力。
為防範該風險,金融機構應持續關注立法動態,關注《民法典》及司法解釋施行後的配套登記制度的修改,將禁止轉讓抵押財產的約定予以登記,並在需要的前提下,就存續項目的抵押登記與登記機關溝通補充登記事宜。
(二)主債權超過訴訟、執行時效的風險及應對
《物權法》規定抵押權人未在主債權訴訟時效期間行使抵押權的,人民法院不予保護。《民法典擔保制度司法解釋》進一步明確,超過訴訟時效和執行時效的債權,債權項下的以登記為公示手段的擔保物權不再受法律保護,相關權利人無法再主張擔保物權。
為防範主債權超過訴訟和執行時效的風險,確保擔保物權的時效性,金融機構應梳理存量不良貸款,合理利用訴訟時效中斷規則,對逾期的客戶盡快提起法訴流程,對暫時不具備起訴條件或不想起訴的客戶,定期以催款通知書、律師函、重新達成還款協議等方式主張權利,引起時效中斷後重新起算訴訟時效。
(三)不動產登記簿登記事項遺漏的風險及應對
如果不動產登記簿就抵押財產、被擔保的債權范圍等所作的記載與抵押合同約定不一致的,則以不動產登記簿的登記內容為准,但實務操作中,在登記機關辦理抵押、質押手續時,如果僅就債權本金進行登記,而未列明被擔保的債權范圍包括本金、利息、違約金、損害賠償金、保管擔保財產的費用、實現債權或擔保物權的費用,則將導致債權人僅就登記的債權本金受償。
為防範該風險,金融機構應在辦理房產等不動產抵押登記時,確保登記的內容(特別是被擔保的債權范圍、擔保財產)與抵押合同約定一致。
(四)動產抵押未辦理登記的風險及應對
動產抵押自抵押合同生效時設立,但沒有辦理登記的動產抵押權效力層次低,不僅無法對抗善意買受人、承租人,也無法對抗司法程序中的普通債權人,說明動產抵押沒有辦理登記,就無法獲得法律的充分保護。
為防範該風險,金融機構應在凡是涉及到動產抵押的業務中,務必要求辦理抵押登記,如在融資租賃業務中,業務人員需在租賃物交付後十日內辦理登記,確保租金的實現;在為債務人購買動產支付價款而提供融資的業務中,在動產交付後十日內應辦理登記,以確保債權的超級優先順位。
(五)質押應收賬款真實性的風險及應對
以現有應收賬款出質,應當向應收賬款債務人核實和確認應收賬款的真實性,並通知應收賬款債務人向質權人履行,如果質權人不能舉證證明出質登記時應收賬款真實存在,僅以已經辦理出質登記為由要求優先受償的,法院不會支持此類訴請。
為防範該風險,金融機構應對應收賬款情況開展盡職調查,要求應收賬款債務人書面確認應收賬款真實存在,並通知其質押後不得向應收賬款債權人履行債務。
此外,在辦理未來應收賬款業務中,應當為收取應收賬款設立特定賬戶,以提高應收賬款的特定性,方便未來行使質權。

❸ 民法典擔保制度司法解釋解讀

法律分析:本解釋主要適用於典型擔保和非典型擔保。典型擔保是指民法典規定的保證和擔保物權。因保證發生的糾紛主要是保證合同糾紛,因擔保物權發生的糾紛則既包括抵押合同、質押合同等合同糾紛,也包括抵押權、質權、留置權等物權糾紛。在所有權保留買賣、融資租賃中,出賣人或者出租人享有的所有權具有擔保功能;此外,有追索權的保理亦具有擔保功能。這些合同在涉及擔保功能發生糾紛時也應適用本解釋的相關規定,主要包括:一是有關登記對抗的規則;二是有關擔保物權的順位規則;三是有關擔保物權的實現規則;四是關於價款優先權等有關擔保制度。需要特別說明的是,盡管民法典第586條規定定金也是債權的擔保方式,但鑒於其和違約責任聯系更密切,本解釋未對其作出規定,留待民法典合同編相關司法解釋統一處理。有關行業協會建議本解釋對典當中的「死當」「絕當」等作出規定,考慮到民法典對此並未作出規定,我們對這些問題的認識也還不成熟,故本解釋亦未對典當作相應的規定。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一百二十條 民事權益受到侵害的,被侵權人有權請求侵權人承擔侵權責任。

第一百八十三條 因保護他人民事權益使自己受到損害的,由侵權人承擔民事責任,受益人可以給予適當補償。沒有侵權人、侵權人逃逸或者無力承擔民事責任,受害人請求補償的,受益人應當給予適當補償。

第一千一百六十七條 侵權行為危及他人人身、財產安全的,被侵權人有權請求侵權人承擔停止侵害、排除妨礙、消除危險等侵權責任。

第一千一百六十八條 二人以上共同實施侵權行為,造成他人損害的,應當承擔連帶責任。

❹ 擔保制度司法解釋是怎樣的

擔保是民商法領域的一個重要部分,也是橫跨《民法典》物權編、合同編的一項極其重要的內容。《民法典》編纂中,對物權法、擔保法等的規定進行了重大調整與完善,可謂變化幅度最大的部分之一,給我們的學習帶來很大挑戰。

近日,《民法典擔保制度司法解釋》(以下簡稱擔保制度解釋)正式出台,該解釋對以往的擔保法律、法規、解釋等進行了一次大幅度的修改、整合。

解決很多爭議問題的同時,也因其內容的繁雜、瑣碎、晦澀,引發了大家更大的學習焦慮。很多情況下,該解釋的一個條文對應了《民法典》多個條文,橫跨物權編、合同編;也有很多條文交叉對應《民法典》不同編、章、節的內容。為幫助讀者較快掌握擔保法律制度,我們按照擔保制度解釋的順序,將《民法典》相應內容找出對照,並對重要知識點進行簡明扼要解讀。

❺ 實現擔保物權的司法解釋

最高法院沒有出台關於實現擔保物權的專門司法解釋。
涉及擔保物權的司法解釋,都在民事訴訟法的司法解釋中,是361條至371條。。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解釋》:
第三百六十一條 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九十六條規定的擔保物權人,包括抵押權人、質權人、留置權人;其他有權請求實現擔保物權的人,包括抵押人、出質人、財產被留置的債務人或者所有權人等。
第三百六十二條 實現票據、倉單、提單等有權利憑證的權利質權案件,可以由權利憑證持有人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轄;無權利憑證的權利質權,由出質登記地人民法院管轄。
第三百六十三條 實現擔保物權案件屬於海事法院等專門人民法院管轄的,由專門人民法院管轄。
第三百六十四條 同一債權的擔保物有多個且所在地不同,申請人分別向有管轄權的人民法院申請實現擔保物權的,人民法院應當依法受理。
第三百六十五條 依照物權法第一百七十六條的規定,被擔保的債權既有物的擔保又有人的擔保,當事人對實現擔保物權的順序有約定,實現擔保物權的申請違反該約定的,人民法院裁定不予受理;沒有約定或者約定不明的,人民法院應當受理。
第三百六十六條 同一財產上設立多個擔保物權,登記在先的擔保物權尚未實現的,不影響後順位的擔保物權人向人民法院申請實現擔保物權。
第三百六十七條 申請實現擔保物權,應當提交下列材料:
(一)申請書。申請書應當記明申請人、被申請人的姓名或者名稱、聯系方式等基本信息,具體的請求和事實、理由;
(二)證明擔保物權存在的材料,包括主合同、擔保合同、抵押登記證明或者他項權利證書,權利質權的權利憑證或者質權出質登記證明等;
(三)證明實現擔保物權條件成就的材料;
(四)擔保財產現狀的說明;
(五)人民法院認為需要提交的其他材料。
第三百六十八條 人民法院受理申請後,應當在五日內向被申請人送達申請書副本、異議權利告知書等文書。
被申請人有異議的,應當在收到人民法院通知後的五日內向人民法院提出,同時說明理由並提供相應的證據材料。
第三百六十九條 實現擔保物權案件可以由審判員一人獨任審查。擔保財產標的額超過基層人民法院管轄范圍的,應當組成合議庭進行審查。
第三百七十條 人民法院審查實現擔保物權案件,可以詢問申請人、被申請人、利害關系人,必要時可以依職權調查相關事實。
第三百七十一條 人民法院應當就主合同的效力、期限、履行情況,擔保物權是否有效設立、擔保財產的范圍、被擔保的債權范圍、被擔保的債權是否已屆清償期等擔保物權實現的條件,以及是否損害他人合法權益等內容進行審查。
被申請人或者利害關系人提出異議的,人民法院應當一並審查。
第三百七十二條 人民法院審查後,按下列情形分別處理:
(一)當事人對實現擔保物權無實質性爭議且實現擔保物權條件成就的,裁定準許拍賣、變賣擔保財產;
(二)當事人對實現擔保物權有部分實質性爭議的,可以就無爭議部分裁定準許拍賣、變賣擔保財產;
(三)當事人對實現擔保物權有實質性爭議的,裁定駁回申請,並告知申請人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❻ 民法典關於擔保部分的司法解釋

法律分析: 因抵押、質押、留置、保證等擔保發生的糾紛,適用該解釋。所有權保留買賣、融資租賃、保理等涉及擔保功能發生的糾紛,適用該解釋的有關規定。當事人在擔保合同中約定擔保合同的效力獨立於主合同,或者約定擔保人對主合同無效的法律後果承擔擔保責任,該有關擔保獨立性的約定無效。主合同有效的,有關擔保獨立性的約定無效不影響擔保合同的效力;主合同無效的,人民法院應當認定擔保合同無效,但是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

法律依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有關擔保制度的解釋》

第四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當事人將擔保物權登記在他人名下,債務人不履行到期債務或者發生當事人約定的實現擔保物權的情形,債權人或者其受託人主張就該財產優先受償的,人民法院依法予以支持:

(一)為債券持有人提供的擔保物權登記在債券受託管理人名下;

(二)為委託貸款人提供的擔保物權登記在受託人名下;

(三)擔保人知道債權人與他人之間存在委託關系的其他情形。

第五條 機關法人提供擔保的,人民法院應當認定擔保合同無效,但是經國務院批准為使用外國政府或者國際經濟組織貸款進行轉貸的除外。

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提供擔保的,人民法院應當認定擔保合同無效,但是依法代行村集體經濟組織職能的村民委員會,依照村民委員會組織法規定的討論決定程序對外提供擔保的除外。

第六條 以公益為目的的非營利性學校、幼兒園、醫療機構、養老機構等提供擔保的,人民法院應當認定擔保合同無效,但是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除外:

(一)在購入或者以融資租賃方式承租教育設施、醫療衛生設施、養老服務設施和其他公益設施時,出賣人、出租人為擔保價款或者租金實現而在該公益設施上保留所有權;

(二)以教育設施、醫療衛生設施、養老服務設施和其他公益設施以外的不動產、動產或者財產權利設立擔保物權。

登記為營利法人的學校、幼兒園、醫療機構、養老機構等提供擔保,當事人以其不具有擔保資格為由主張擔保合同無效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❼ 民法典擔保制度司法解釋是什麼

第一條因抵押、質押、留置、保證等擔保發生的糾紛,適用本解釋。所有權保留買賣、融資租賃、保理等涉及擔保功能發生的糾紛,適用本解釋的有關規定。

第二條當事人在擔保合同中約定擔保合同的效力獨立於主合同,或者約定擔保人對主合同無效的法律後果承擔擔保責任,該有關擔保獨立性的約定無效。主合同有效的,有關擔保獨立性的約定無效不影響擔保合同的效力;主合同無效的,人民法院應當認定擔保合同無效,但是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

因金融機構開立的獨立保函發生的糾紛,適用《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獨立保函糾紛案件若干問題的規定》。

第三條當事人對擔保責任的承擔約定專門的違約責任,或者約定的擔保責任范圍超出債務人應當承擔的責任范圍,擔保人主張僅在債務人應當承擔的責任范圍內承擔責任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

擔保人承擔的責任超出債務人應當承擔的責任范圍,擔保人向債務人追償,債務人主張僅在其應當承擔的責任范圍內承擔責任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擔保人請求債權人返還超出部分的,人民法院依法予以支持。

第四條有下列情形之一,當事人將擔保物權登記在他人名下,債務人不履行到期債務或者發生當事人約定的實現擔保物權的情形,債權人或者其受託人主張就該財產優先受償的,人民法院依法予以支持:

(一)為債券持有人提供的擔保物權登記在債券受託管理人名下;

(二)為委託貸款人提供的擔保物權登記在受託人名下;

(三)擔保人知道債權人與他人之間存在委託關系的其他情形。

❽ 關於物權法定原則與非典型擔保問題的內容有那些

一、物權法定原則的具體內容如下:
1、物權的種類法定,當事人不得隨意創設,學說稱為「類型強制」(Typenzwang)。
根據物權法定主義,當事人設定的物權必須符合現行法律的明確規定,即「只允許當事人按照法律規定的物權秩序確定他們之間的關系」。如果法律無明文規定物權種類時,則不能解釋為法律允許當事人自由設定,只可解釋為法律禁止當事人創設此種物權,例如,設定不移轉佔有的動產質權;約定租賃權為用益性質的他物權等,都因缺乏法律依據,違反了物權種類法定的強制性規定而無效。
2、物權的內容法定,禁止當事人創設與物權法定內容相悖的物權,學說稱為「類型固定」(Typenfixierung)。
當事人不得逾越法律規定的物權內容的界限,改變法律明文規定的物權內容,如約定永久性地限制所有人對其所有物的處分權,亦即取消所有權中的處分權能。由於所有權是所有人對其所有物於法令限制范圍內的佔有、使用、收益和處分的權利,除法律規定的限制外,無論設定用益物權還是擔保物權,都不能對物權人處分權設定永久的期限限制,否則將使所有權有名無實。
3、物權的效力法定,當事人不得協議變更。
物權的效力是指法律賦予物權的強制性作用力,是合法行為發生物權法上效果的保障力。物權為絕對權、對世權,具有對抗一般人的效力,關涉國家、社會和第三人的利益,影響物權的流轉和交易安全。因此物權具有的排他、優先及追及效力,都應當由法律明確規定,不容當事人通過協議隨意改變。例如,根據中國《擔保法》的規定,抵押權人有權就抵押物優先受償,如果當事人通過協議設定不具有優先受償性的抵押權,這種約定應歸於無效。
4、物權的公示方式法定,當事人不得隨意確定。
關於物權變動的公示方法,世界各國的通例為:動產公示以交付(佔有)為原則,以登記為例外;不動產均以登記為公示方法。法律對物權變動時的公示方式均有明確規定,非以法定方式予以公示,物權的變動或者無效,或者不得對抗第三人,當事人不得協商不經公示的所有權轉移。例如,當事人在房屋買賣合同中,約定房屋不通過登記而發生所有權的轉移,這一約定,因為違反了不動產物權變動的公示要件而無效。如果該房屋在未交付前又出賣給第三人,並且第三人已經辦理產權登記手續,則第三人取得房屋所有權。
二、非典型擔保的內容
民法上的擔保,依其是否為民法典所明文規定為標准,可以分為典型擔保與非典型擔保。近現代各國民法所規定的抵押權、質權和留置權,屬於典型擔保。非典型擔保,是指當事人約定的、以特定物為擔保標的、用以保障特定債權實現的法律制度。非典型擔保是社會交易上自發產生,爾後逐漸被利用,立法未規定其為判例學說所承認的擔保。主要包括讓與擔保和所有權保留。
三、非典型擔保問題與物權法定原則的關系
由於非典型擔保本來不是作為擔保物權的預定製度而由立法者設計出來的,而是作為別的制度存在。因其具有內在的擔保作用,在實踐中便被作為一種擔保手段來運用,並逐漸得到各國判例的確認。也正因為如此,各國學者對非典型擔保的種類認識也存在著較大的差異。
例如,日本學者認為非典型擔保包括臨時登記擔保、回贖、再買賣約定、讓與擔保、所有權保留;我國台灣地區學者則認為非典型擔保包括讓與擔保、賣渡擔保、所有權保留、代物清償預約、抵銷等。盡管學者對非典型擔保的種類認識不一,但讓與擔保和所有權保留作為非典型擔保的代表,則得到各國學者的普遍認可。
非典型擔保一般都屬於權利移轉型的擔保。讓與擔保制度中,讓與擔保設定人雖然一般可以繼續佔有使用擔保物,但須將該擔保物的所有權或其他財產權利移轉至債權人,待債務人履行債務後,所移轉的權利才返還於讓與擔保設定人。所有權保留制度中,出賣人在將出賣標的物交付給買受人後,該標的物的所有權仍然保留在出賣人手中,待買受人全部償付了價款或履行了其他約定義務後,標的物的所有權才轉移至買受人。因此,非典型擔保通常是以擔保物的財產權利(主要是所有權)來進行擔保,以保障債權人的債券得以順利實現。

❾ 民法典擔保制度的司法解釋是什麼什麼情形下適用

一. 《民法典》擔保制度司法解釋:

為配套《民法典》的施行,最高人民法院新發布了一系列司法解釋。但這一批新司解,大部分都只是翻新或者微調,唯獨《新擔保司法解釋》,跟《舊擔保法司解》相比,發生了結構性的變化。主要表現在:

1.大幅度刪改,條文數量減少近半。

2.增加許多新規則,保留的條文也從內核與外延上發生了重大變化。

最高人民法院於2021年12月31日公布《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有關擔保制度的解釋》(以下簡稱《擔保制度解釋》),自2021年1月1日施行。《擔保制度解釋》全文涵蓋一般規定、保證合同、擔保物權、非典型擔保、附則等五個章節,共有七十一個條款。此次《擔保制度解釋》條文修改篇幅大,本文提煉第一章節部分要點進行解讀,以供讀者了解該新規。

《擔保制度解釋》第一章節為一般規定,共第二十四條。通讀該章節發現,《擔保制度解釋》著力平衡擔保關系各方當事人的合法權益,並對公司對外擔保、保證方式認定等諸多問題作出指引。

一、注重平衡擔保關系各方當事人的合法權益

《擔保制度解釋》第三條規定:「當事人對擔保責任的承擔約定專門的違約責任,或者約定的擔保責任范圍超出債務人應當承擔的責任范圍,擔保人主張僅在債務人應當承擔的責任范圍內承擔責任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擔保人承擔的責任超出債務人應當承擔的責任范圍,擔保人向債務人追償,債務人主張僅在其應當承擔的責任范圍內承擔責任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擔保人請求債權人返還超出部分的,人民法院依法予以支持。」

據此,擔保人擔保債務以債務人應當承擔的責任范圍為限,即便當事人對擔保責任約定違約條款,

《擔保法》第二條【適用范圍及擔保方式】在借貸、買賣、貨物運輸、加工承攬等經濟活動中,債權人需要以擔保方式保障其債權實現的,可以依照本法規定設定擔保。

本法規定的擔保方式為保證、抵押、質押、留置和定金

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生效之際,為切實規范擔保交易秩序、統一擔保法律規則的適用,最高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於2020年12月25日第1824次會議通過《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有關擔保制度的解釋》(法釋〔2020〕28號)(以下簡稱為《新擔保司法解釋》),並於2020年12月31日公布,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

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擔保制度對優化營商環境、推動高質量發展的作用越加凸顯。最高院在清理以往與擔保有關9件司法解釋的基礎上,圍繞民法典關於擔保的最新規定,新制定了關於適用民法典擔保制度的司法解釋。《新擔保司法解釋》全文涵蓋一般規定、保證合同、擔保物權、非典型擔保、附則等五個章節,共有七十一個條款。以下提煉出《新擔保司法解釋》中的四個亮點,並逐一進行解讀。

明晰動產擔保規則以配合統一登記制度

破解中小企業融資難

過去由於動產統一登記制度不完善,動產擔保安全系數較低,很多債權人通常不願接受動產擔保,動產擔保無法有效發揮保障債權實現的作用。《新擔保司法解釋》的實施有力促進這一現狀的改變,對動產擔保效力、權利順位及司法救濟問題作出具體規定。

《新擔保司法解釋》第五十四條規定,「動產抵押合同訂立後未辦理抵押登記,動產抵押權的效力按照下列情形分別處理:(一)抵押人轉讓抵押財產,受讓人佔有抵押財產後,抵押權人向受讓人請求行使抵押權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但是抵押權人能夠舉證證明受讓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已經訂立抵押合同的除外;(二)抵押人將抵押財產出租給他人並移轉佔有,抵押權人行使抵押權的,租賃關系不受影響,但是抵押權人能夠舉證證明承租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已經訂立抵押合同的除外;(三)抵押人的其他債權人向人民法院申請保全或者執行抵押財產,人民法院已經作出財產保全裁定或者採取執行措施,抵押權人主張對抵押財產優先受償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四)抵押人破產,抵押權人主張對抵押財產優先受償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據此,動產抵押的規則可以總結為:動產抵押合同自成立時生效,但未辦理抵押登記的,將產生以下法律效果:

第一,不得對抗抵押動產的善意受讓人。即在受讓人不知道且不應當知道已經訂立抵押合同,並且受讓、佔有抵押財產時,抵押權人不得向受讓人主張行使抵押權;

第二,不能對抗抵押動產的善意承租人。即在承租人不知道且不應當知道已經訂立抵押合同,並且佔有抵押財產時,其租賃關系不受抵押權的影響而得以存續;對於人民法院已經作出財產保全裁定或者採取執行措施的抵押動產,抵押權人不享有優先受償權。

反之,若動產抵押合同訂立後辦理了抵押登記,則抵押權人可依據該登記的抵押權對抗抵押動產的受讓人、承租人,並可就該抵押動產優先受償。

這意味著,動產抵押一旦進行了登記,其擔保效用將大大增強,安全系數隨之提高。這有利於解除債權人的後顧之憂,提高動產資源的利用效率,為中小微企業以動產融資疏通道路。

另外,關於動產擔保登記機構和程序,根據國務院印發的《關於實施動產和權利擔保統一登記的決定》(國發〔2020〕18號),從2021年1月1日起,對動產和權利擔保在全國實行統一登記。「原由市場監管總局承擔的生產設備、原材料、半成品、產品抵押登記和人民銀行承擔的應收賬款質押登記,以及存款單質押、融資租賃、保理等登記,改由人民銀行統一承擔,提供基於互聯網的7×24小時全天候服務。此前已作動產和權利擔保登記的,不需要重新登記,有關部門要妥善做好存量信息數據移交等銜接工作。對新登記的,由當事人通過動產融資統一登記公示系統自主辦理,並對登記內容的真實性、完整性和合法性負責;登記機構不對登記內容進行實質審查。」

實行統一登記制度,有助於金融機構全面掌握企業動產和相關權利信息,提升給企業擔保融資的意願。

新增非典型擔保,拓寬企業融資渠道

保證、抵押和質押是三種傳統的擔保方式,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這三種擔保方式已不能完全適應多樣化的社會需要。民法典新增了所有權保留、融資租賃、保理等具有擔保功能的合同,此次公布的《新擔保司法解釋》也配套了相應規則,為司法實踐中可能遇到的法律問題明確了解決方案。舉例如下:

第六十三條確立了以法律、行政法規尚未規定可以擔保的財產權利設立擔保的合同並不一定歸於無效的原則,同時規定對於此種財產權利擔保需要依法進行登記才具有物權效力

第六十一條明確了公路、橋梁、公園等收費權質押的物權效力及實現方式。即以基礎設施和公用事業項目收益權、提供服務或者勞務產生的債權以及其他將有的應收賬款出質,當事人為應收賬款設立特定賬戶,發生法定或者約定的質權實現事由時,質權人可就該特定賬戶內的款項優先受償;特定賬戶內的款項不足以清償債務或者未設立特定賬戶,質權人可請求折價或者拍賣、變賣項目收益權等將有的應收賬款,並以所得的價款優先受償。

第六十八條明確了財產讓與形式進行擔保的優先受償效力,具體分為以下三種情形:

第一,若債務人或者第三人與債權人約定將財產形式上轉移至債權人名下,債務人不履行到期債務,債權人有權對財產折價或者以拍賣、變賣該財產所得價款償還債務的,該約定有效,在當事人完成財產權利變動的公示後,債務人不履行到期債務的,債權人可就該財產優先受償;

第二,若債務人或者第三人與債權人約定將財產形式上轉移至債權人名下,債務人不履行到期債務,財產歸債權人所有的,該約定無效,債務人不履行到期債務,債權人不得請求對該財產享有所有權。但不影響當事人有關提供擔保的意思表示的效力,即當事人已完成財產權利變動的公示,債權人可請求對財產折價或者以拍賣、變賣該財產所得的價款優先受償;

第三,若債務人與債權人約定將財產轉移至債權人名下,在一定期間後再由債務人或者其指定的第三人以交易本金加上溢價款回購,債務人到期不履行回購義務,財產歸債權人所有的,該約定無效。但當事人完成財產權利變動的公示,債權人可請求對財產折價或者以拍賣、變賣該財產所得的價款優先受償。

明確公司對外擔保相關法律規定

在以往實踐中,公司法雖然規定公司對外擔保需要公司董事會或股東會決議,但對公司違反這一規定,擔保是否有效,並未明確規定,導致實踐中爭議很大。同時關於企業之間的相互擔保,以往的司法案例傾向認為相互擔保往往是互惠互利的,因此即便沒有進行決議也應當認定擔保有效。而此次《新擔保司法解釋》採用了新的裁判思路。

《新擔保司法解釋》第七條規定,「公司的法定代表人違反公司法關於公司對外擔保決議程序的規定,超越許可權代表公司與相對人訂立擔保合同,人民法院應當依照民法典第六十一條和第五百零四條等規定處理:(一)相對人善意的,擔保合同對公司發生效力;相對人請求公司承擔擔保責任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二)相對人非善意的,擔保合同對公司不發生效力;……

第一款所稱善意,是指相對人在訂立擔保合同時不知道且不應當知道法定代表人超越許可權。相對人有證據證明已對公司決議進行了合理審查,人民法院應當認定其構成善意,但是公司有證據證明相對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決議系偽造、變造的除外。」

據此,公司對外擔保的規則總結如下:

第一,公司對外擔保包括企業相互擔保應當履行有關決議程序,否則構成越權擔保,可能影響擔保合同的效力;

第二,公司法定代表人未經公司董事會或股東會決議以公司名義對外提供擔保,構成越權代表。越權代表簽訂的擔保合同對公司的效力取決於相對人是否善意。相對人善意的,擔保合同對公司有效,公司需承擔擔保責任;相對人不構成善意的,公司不用承擔擔保責任;

第三,相對人善意的判斷標准在於相對人不知道且不應當知道公司法定代表人越權簽訂擔保合同。具體表現為相對人在簽訂擔保合同時,是否盡到了公司決議的合理審查義務。若相對人審查了公司有關擔保的決議,從而簽訂擔保合同,構成善意,若未審查,則構成惡意。

根據《最高人民法院審委會副部級專職委員劉貴祥就<民法典>擔保制度司法解釋回答記者提問》,《新擔保司法解釋》之所以規定相對人簽訂擔保合同時合理審查公司決議的義務,目的在於「防止法定代表人違規提供相互擔保,避免因相互擔保引發債務危機連鎖反應,防範金融風險。」

對於上市公司對外擔保,此次《新擔保司法解釋》增加了相對人審查上市公司披露的有關擔保決議的義務。第九條的前兩款規定,「相對人根據上市公司公開披露的關於擔保事項已經董事會或者股東大會決議通過的信息,與上市公司訂立擔保合同,相對人主張擔保合同對上市公司發生效力,並由上市公司承擔擔保責任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相對人未根據上市公司公開披露的關於擔保事項已經董事會或者股東大會決議通過的信息,與上市公司訂立擔保合同,上市公司主張擔保合同對其不發生效力,且不承擔擔保責任或者賠償責任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

據此,上市公司的對外擔保除了要經過董事會決議或股東大會決議之外,還應當公開披露有關擔保的決議事項。如果相對人並未根據披露的擔保決議與上市公司簽訂擔保合同,則相對人要求上市公司承擔擔保責任存在不被法院支持的風險。若相對人根據上市公司披露的擔保決議簽訂擔保合同,則該擔保合同對上市公司有效,上市公司需要承擔擔保責任。

這樣規定的目的是為了應對實踐中頻繁發生的上市公司法定代表人越權簽訂擔保合同,促使上市公司資產被掏空,嚴重損害中小投資者利益的問題。

為學校、幼兒園和醫療機構等特殊主體指明融資擔保的路徑

對於學校、幼兒園和醫療機構等特殊民事主體是否可以提供擔保的問題,《新擔保司法解釋》總體上依據營利與非營利的性質進行了界定。

《新擔保司法解釋》第六條規定,「以公益為目的的非營利性學校、幼兒園、醫療機構、養老機構等提供擔保的,人民法院應當認定擔保合同無效,但是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除外:

(一)在購入或者以融資租賃方式承租教育設施、醫療衛生設施、養老服務設施和其他公益設施時,出賣人、出租人為擔保價款或者租金實現而在該公益設施上保留所有權;

(二)以教育設施、醫療衛生設施、養老服務設施和其他公益設施以外的不動產、動產或者財產權利設立擔保物權。

登記為營利法人的學校、幼兒園、醫療機構、養老機構等提供擔保,當事人以其不具有擔保資格為由主張擔保合同無效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據此,關於學校、幼兒園、醫療機構、養老機構等特殊主體設立的擔保合同是否有效取決於營利與非營利的性質。若為以公益為目的的非營利性學校、幼兒園、醫療機構、養老機構,則一般情況下擔保合同無效,除非符合第六條規定的兩種例外情形,即因購買或承租公益設施而設定所有權保留的擔保合同有效、以公益設施以外的財產或財產權利設立的擔保合同有效;若登記為營利法人的學校、幼兒園、醫療機構、養老機構,則其具有擔保資格,訂立的擔保合同一般有效。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有關擔保制度的解釋》(法釋〔2020〕28號)值得深入研究的地方還有很多,學習和把握新擔保司法解釋的條文精髓,將對我們的工作與生活產生重要的指導作用。

二.民法典擔保適用范圍包括:

依據民法典的規定,保證的范圍包括主債權及其利息、違約金、損害賠償金和實現債權的費用。保證合同另有約定的,按照約定。當事人對保證擔保的范圍沒有約定或者約定不明確的,保證人應當對全部債務承擔責任。

閱讀全文

與擔保物權中的司法實物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馬鞍山市麻將館 瀏覽:609
sm2證書 瀏覽:655
汽車銷售投訴比 瀏覽:951
成果用的手機 瀏覽:673
商標注冊授權委託書 瀏覽:825
蘇州市專利代理人薪資水平 瀏覽:527
工商局幾號發工資 瀏覽:836
認繳年限多久合適 瀏覽:57
哇米諾商標注冊詳情 瀏覽:243
江發明被搶劫 瀏覽:770
上海信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810
蘇州注冊商標公司地址 瀏覽:54
在淘寶如何投訴賣家 瀏覽:439
利川有中國版權保護中心 瀏覽:821
汕頭市潮南區工商局 瀏覽:704
杭州麥下商標事務所有限公司 瀏覽:3
志誠商標公司上班 瀏覽:160
出租土地使用權的稅率 瀏覽:139
日本商標注冊多少錢 瀏覽:75
商標注冊證天貓 瀏覽: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