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知識產權 > 擔保物權公示

擔保物權公示

發布時間:2022-07-28 11:35:03

㈠ 民法典擔保制度司法解釋首次規定當事人可以通過什麼方式實現擔保物權

2020年12月31日,《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有關擔保制度的解釋》(簡稱「民法典擔保制度司法解釋」)發布並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繼《民法典擔保制度司法解釋》關於「一般規定」「保證合同」的亮點解讀後,現就「擔保物權」部分的亮點進行解讀。
【拓展資料】
「擔保物權」的八大亮點
(一)明確抵押期間抵押財產轉讓規則,強調登記重要性
《民法典擔保制度司法解釋》規定,抵押人違反抵押合同禁止或限制轉讓抵押財產的約定,將抵押財產轉讓,財產轉讓合同有效。
就抵押財產是否發生物權轉移,應區分以下情形:
1、抵押權人未將約定進行登記,且抵押財產已交付或登記的,發生物權轉移,抵押財產歸受讓人所有;
2、抵押權人已將約定進行登記,或有證據證明受讓人知道該約定的,即使抵押財產已交付或登記,也不發生物權轉移,抵押財產仍歸抵押人所有。
(二)依據公示方式類型,區分主債權超過訴訟時效對擔保物權效力的影響
1、以登記作為公示方式的擔保物權。主債權訴訟時效期間屆滿,或債權人僅對債務人起訴又超過申請執行時效期間的,擔保物權不再受法律保護;
2、以交付或佔有作為公示方式的擔保物權。主債權訴訟時效期間屆滿,擔保物權不受影響。如留置權人依然有權佔有留置財產,並就留置財產申請拍賣、變賣而優先受償。
(三)明確抵押合同約定與登記不一致的處理方式
《九民紀要》第58條規定,以登記作為公示方式的不動產擔保物權的擔保范圍,一般應當以登記的范圍為准。但考慮到地區發展的差異,在登記系統設置及登記規則制度設計不規范的地區,人民法院可以以抵押合同的約定認定擔保范圍。
而《民法典擔保制度司法解釋》態度更加明確,強調不動產登記簿就抵押財產、被擔保的債權范圍等所作的記載與抵押合同約定不一致的,應當以登記簿內容為准。
(四)認可抵押預告登記順位上的優先權
預告登記權利人已經辦理抵押預告登記的,應當認定抵押權自預告登記之日起設立,但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除外:
1、尚未辦理建築物所有權首次登記;
2、預告登記的財產與辦理建築物所有權首次登記時的財產不一致;
3、抵押預告登記已經失效。
(五)明確未辦理登記的動產抵押權效力
動產抵押合同簽訂後未辦理抵押登記,動產抵押權的效力按照下列情形分別處理:
1、不得對抗善意受讓人。抵押人轉讓抵押財產,受讓人佔有抵押財產後,抵押權人無權向受讓人行使抵押權,但抵押權人能夠證明受讓人知道抵押事實的除外。
2、不得對抗善意承租人。抵押人將抵押財產出租並轉移佔有,抵押權人行使抵押權的,租賃關系不受影響,但抵押權人能夠證明承租人知道抵押事實的除外。
3、不得對抗訴訟、執行中的普通債權人。普通債權人已向法院起訴申請保全或者執行抵押財產,抵押權人不能主張優先受償權。
4、不得對抗破產債權人。抵押人破產,抵押權人對抵押財產不能主張優先受償權。
同時,所有權保留買賣、融資租賃等合同中,出賣人、出租人的所有權未經登記效力,參照未經登記的動產抵押權規定處理。
(六)細化動產抵押權無法對抗正常經營活動中的買受人規則
買受人在正常經營活動中通過支付合理對價取得已被設立擔保物權的動產,擔保物權人無權就該動產優先受償,但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除外:
1、購買商品的數量明顯超過一般買受人;
2、購買出賣人的生產設備;
3、訂立買賣合同的目的在於擔保出賣人或者第三人履行債務;
4、買受人與出賣人存在直接或間接的控制關系;
5、買受人應當查詢抵押登記而未查詢的其他情形。
《民法典擔保制度司法解釋》對該規則的適用空間也進行了擴張,不僅適用於辦理登記的動產抵押權人,還適用於所有權保留買賣的出賣人、融資租賃合同的出租人。
(七)擴展超級動產抵押權規則適用主體
下列權利人為擔保價款債權或者租金的實現而訂立擔保合同,並在動產交付後十日內辦理登記,主張其權利優先於在先設立的浮動抵押權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
1、在該動產上設立抵押權或者保留所有權的出賣人;
2、為價款支付提供融資而在該動產上設立抵押權的債權人;
3、以融資租賃方式出租該動產的出租人。
(八)區分現有應收賬款和將來應收賬款質押審查的側重點
《民法典擔保制度司法解釋》將應收賬款以產生時間先後分為現有應收賬款和將來應收賬款,並對其出質後果做了不同規定,審查的側重點也不同。
1、以現有應收賬款出質,重點審查應收賬款的真實性。以現有的應收賬款出質,應收賬款債務人已向質權人確認應收賬款的真實性;或雖未確認應收賬款的真實性,但質權人能夠舉證證明辦理出質登記時應收賬款真實存在的,質權人對應收賬款有優先受償權。
2、以將有應收賬款出質的,重點審查是否設立了特定賬戶。以基礎設施和公用事業項目收益權、提供服務或者勞務產生的債權以及其他將有的應收賬款出質,當事人為應收賬款設立特定賬戶的,質權人有權對該特定賬戶內的款項優先受償。

法律風險及應對建議
(一)抵押財產被私下處置的風險及應對
目前在抵押合同中通常都會約定禁止或者限制轉讓抵押財產,但《民法典》已經規定抵押期間,抵押人可以轉讓抵押財產,《民法典擔保制度司法解釋》出台後禁止或限制轉讓抵押財產的約定還需要抵押登記部門登記才能發生對抗效力。
為防範該風險,金融機構應持續關注立法動態,關注《民法典》及司法解釋施行後的配套登記制度的修改,將禁止轉讓抵押財產的約定予以登記,並在需要的前提下,就存續項目的抵押登記與登記機關溝通補充登記事宜。
(二)主債權超過訴訟、執行時效的風險及應對
《物權法》規定抵押權人未在主債權訴訟時效期間行使抵押權的,人民法院不予保護。《民法典擔保制度司法解釋》進一步明確,超過訴訟時效和執行時效的債權,債權項下的以登記為公示手段的擔保物權不再受法律保護,相關權利人無法再主張擔保物權。
為防範主債權超過訴訟和執行時效的風險,確保擔保物權的時效性,金融機構應梳理存量不良貸款,合理利用訴訟時效中斷規則,對逾期的客戶盡快提起法訴流程,對暫時不具備起訴條件或不想起訴的客戶,定期以催款通知書、律師函、重新達成還款協議等方式主張權利,引起時效中斷後重新起算訴訟時效。
(三)不動產登記簿登記事項遺漏的風險及應對
如果不動產登記簿就抵押財產、被擔保的債權范圍等所作的記載與抵押合同約定不一致的,則以不動產登記簿的登記內容為准,但實務操作中,在登記機關辦理抵押、質押手續時,如果僅就債權本金進行登記,而未列明被擔保的債權范圍包括本金、利息、違約金、損害賠償金、保管擔保財產的費用、實現債權或擔保物權的費用,則將導致債權人僅就登記的債權本金受償。
為防範該風險,金融機構應在辦理房產等不動產抵押登記時,確保登記的內容(特別是被擔保的債權范圍、擔保財產)與抵押合同約定一致。
(四)動產抵押未辦理登記的風險及應對
動產抵押自抵押合同生效時設立,但沒有辦理登記的動產抵押權效力層次低,不僅無法對抗善意買受人、承租人,也無法對抗司法程序中的普通債權人,說明動產抵押沒有辦理登記,就無法獲得法律的充分保護。
為防範該風險,金融機構應在凡是涉及到動產抵押的業務中,務必要求辦理抵押登記,如在融資租賃業務中,業務人員需在租賃物交付後十日內辦理登記,確保租金的實現;在為債務人購買動產支付價款而提供融資的業務中,在動產交付後十日內應辦理登記,以確保債權的超級優先順位。
(五)質押應收賬款真實性的風險及應對
以現有應收賬款出質,應當向應收賬款債務人核實和確認應收賬款的真實性,並通知應收賬款債務人向質權人履行,如果質權人不能舉證證明出質登記時應收賬款真實存在,僅以已經辦理出質登記為由要求優先受償的,法院不會支持此類訴請。
為防範該風險,金融機構應對應收賬款情況開展盡職調查,要求應收賬款債務人書面確認應收賬款真實存在,並通知其質押後不得向應收賬款債權人履行債務。
此外,在辦理未來應收賬款業務中,應當為收取應收賬款設立特定賬戶,以提高應收賬款的特定性,方便未來行使質權。

㈡ 擔保物權競合的的處理規則是什麼呢

法律分析:擔保物權競合的處理原則:

1、留置權最優先受償(也可以說是優先於抵押權);

2、已登記的抵押優先於質押;

3、質押優先於未登記的抵押。

擔保物權競合的法律規則:

1、「時間在先、權利在先」的基本原則;

2、「登記優先」原則;

3、「公示要件完備效力均等」原則;

4、「法定優先」原則。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四百一十四條 同一財產向兩個以上債權人抵押的,拍賣、變賣抵押財產所得的價款依照下列規定清償:

(一)抵押權已經登記的,按照登記的時間先後確定清償順序;

(二)抵押權已經登記的先於未登記的受償;

(三)抵押權未登記的,按照債權比例清償。

其他可以登記的擔保物權,清償順序參照適用前款規定。

第四百一十五條 同一財產既設立抵押權又設立質權的,拍賣、變賣該財產所得的價款按照登記、交付的時間先後確定清償順序。

第四百一十六條 動產抵押擔保的主債權是抵押物的價款,標的物交付後十日內辦理抵押登記的,該抵押權人優先於抵押物買受人的其他擔保物權人受償,但是留置權人除外。

㈢ 物權公示有什麼作用

物權公復示的作用:為制了讓他人清楚地知道誰是權利人,以維護權利人、與交易有關的人的合法權益。除有相反證據證明的以外,記載於不動產登記簿上的人是該不動產的權利人,動產的佔有人是該動產的權利人。
物權的公示原則是物權法的基本原則之一。物權變動涉及一國財產的流涌,關乎一國的交易秩序,因而公示及其重要。公示將物權的實際狀態表彰於外,通過對交易人信賴的維護,向社會交易界提供統一的、穩定的、普遍信服的法律基礎。物權公示對物權法的重大意義於促進大陸法系物權法的理論研究與立法和司法實踐都是不爭的事實。

㈣ 物權公示的主要方法有哪些

物權公示方法,不動產物權以登記作為物權公示的方法,動產物權除法律另有規定外以交付作為物權公示的方法。在中國,機動車輛、船舶、民用航空器等必須以登記作為物權的公示方法。
【法律依據】
《民法典》第一百一十四條
民事主體依法享有物權。物權是權利人依法對特定的物享有直接支配和排他的權利,包括所有權、用益物權和擔保物權。
第一百一十五條
物包括不動產和動產。法律規定權利作為物權客體的,依照其規定。
第一百一十六條
物權的種類和內容,由法律規定。

㈤ 物權公示公信原則在物權法丶擔保法中有哪些體現請詳細說明

你說的車輛抵押,未登記(向相關車管所登記)不影響抵押合同的成立和生效,也就是說車輛抵押是否登記與抵押合同本身是否成立和生效無關。因此,車輛抵押合同如果生效了,抵押權即設立了。

對於該抵押效力的判定,適用《物權法》,因《物權法》不但是《擔保法》的上位法而且是新法,「上位法優於下位法」「新法優於舊法」。

所謂「未經登記,不得對抗善意第三人」的意義在於,車輛抵押權雖然可以不經登記而設立,但是存在風險。

以上述車輛抵押為例,假如車主向A借錢並將車抵押給A,但未做登記,後車主將車賣給B並且做了過戶,B對車主之前將車抵押給A的情況一無所知。如果此時,A要求車主還錢,並且依據抵押合同找到B要求拍賣該車實現抵押權,法院不會支持A的請求,即A無法向B行使擔保物權的追及效力,只能追究車主的違約責任。因車輛抵押未做登記,且B屬於善意第三人。

請仔細研究《物權法》187/188/189三條相對於《擔保法》相關規定的重大區別。

3樓,看你的回他我可以這樣理解嗎:合同是成立且生效的。也就是說擔保法規定的(抵押合同自登記時生效)廢除了,而且你說新法優於舊法,上位法優於下位法,那麼請問合同法規定的(其他法律法規特別規定的除外)我怎麼理解?糾結嗎兄弟~~~~~~~~~

擔保法與物權法就相同問題的規定有沖突,以物權法為准,實際上表明擔保法的規定被「廢除」了。合同法只負責「合同」的成立和生效問題,與「抵押權」的成立和生效不是一回事。物權法相對於擔保法的修改,最明顯的是,將抵押合同的生效與抵押權的設立(或者說生效)時間做出了區分,你可以再研究一下物權法條。

為了讓大家提出有針對性且能為我解惑的答案我舉個例子:當天20點,我與債務人約定,我借10萬元給對方,對方用他的車作為抵押物,但是因為時間關系無法辦理登記,於是雙方口頭約定於翌日9點去相關部門辦理登記。請問當天20點-翌日9點這段期間,抵押合同的效力如何確定? 如果不生效,「未經登記,不得對抗善意第三人」這句話是不是就多餘了?

你說的例子,第二天9點之前,抵押合同的效力取決於雙方對合同內容的約定,如果沒有特別約定生效條件,那麼合同簽署完畢即成立並生效了,與第二天的抵押登記沒有關系。如果抵押合同本身因為雙方的約定沒有生效,那麼車輛抵押權也就沒有設立(或者生效),此時,當然也就談不到第三人的問題了。

之所以有「未經登記,不得對抗善意第三人」,肯定是基於抵押權已經設立並生效的前提下。

㈥ 擔保物權的公示原則

動產交付 不動產登記

㈦ 讓與擔保制度的公示問題

物權具有排他效力,其得喪變更需有足由外部可辨認之表徵,始可透明其法律關系,避免第三人遭受損害,保護交易安全。此種可由外部辨認之表徵,即為物權變動之公示方法。物權變動要求符合公示原則的目的在於保護信耐表徵而進行交易的善意相對人的合法利益。讓與擔保作為一種擔保物權,自然避免不了公示問題。讓與擔保因標的不同,其公示方法理應不同。
(一)動產讓與擔保的公示
在動產讓與擔保中,當標的物轉移佔有時,其轉移佔有本身即為公示手段,只有在非轉移佔有的情況下存在公示的探討問題。因在佔有改定移轉所有權的情況下,第三人根本無從知道標的物上的權利變化,因此容易導致動產讓與擔保權人與第三人的利益沖突。
第一,該公示尊重當事人的意思自治。
第二,該公示制度能維護第三人利益和維護交易安全。
(二)集合動產讓與擔保的公示
我們認為,集合動產之整體可視為一個物而成立讓與擔保,而組成集合物的各個動產則並非讓於擔保的直接標的物,所有人與擔保的對抗要件在集合物整體上具備即可。
(三)不動產讓與擔保的公示方法
讓與擔保是以移轉所有權為手段而達到擔保目的,單純以移轉所有權登記為外觀不足以體現擔保的實質。因此中國立法不妨直接設立讓與擔保登記制度,作為與抵押、質押並列的一種登記制度。
(四)債權讓與的公示方法
第一,當以指示債權和特定當事人之間的集合債權作為標的物設定讓與擔保時,以設定人向第三債務人就債權讓與進行通知作為對抗要件,指名債權有證書的,以交付證書作為公示手段。
第二,對於債務人不同的集合債權設定讓與擔保,以當事人將此債權讓與在新聞媒體上進行公告作為對抗要件,同時將記載有讓渡集合債權特定所需的書面材料交登記機關進行登記備案,即對於債務人不動的債權讓與,其公示方式為公告+登記備案。
(五)有價證券讓與擔保的公示方法
在有價證券上設定讓與擔保,必須以交付佔有作為公示手段,具體而言,在票據讓與擔保中,通過背書的形式交付佔有;在股票讓與擔保中,無論是記名股票還是無記名股票,都應當在證券登記機關辦理讓於擔保登記。

㈧ 物權法中關於擔保物權公示的法律效果的內容是什麼

我國擔保物權的變動模式。我國物權法在擔保物權公示的法律效果問題上,採取了公示生效要件主義與公示對抗要件主義相結合的立法思路,只是前者為主,後者為附。
其一,就抵押權而言,依據《物權法》第187至189條之規定,不動產與動產抵押區別對待:對於建設用地使用權、已建或在建的建築物等不動產抵押,基本采登記生效主義,不辦理抵押登記,抵押權不生效。對於生產設備、原材料,產品、半成品、交通工具、正在建造的船舶、航空器等動產抵押,采登記對抗主義,抵押合同有效成立,抵押權即設立,只是不辦理動產抵押登記,不得對抗善意第三人。在此,有兩點恐生疑問,需加探討。其一,我國物權法將「第三人」限制為「善意第三人」,善意系指不應知道且實際不知道在抵押物上設定抵押權的第三人,當無異議。問題是,第三人的范圍如何確定,是否包括抵押權人以外所有對同一標的物享有債權或物權之人?依筆者愚見,所謂第三人應特指對同一標的物享有物權之人,而不包括一般債權人。一些學者擔憂,動產抵押未登記公示,如承認其優先效力,則債務人之一般債權人,必遭不測之損害。王澤鑒先生針對該觀點指出,「一般債權人借與金錢,系信賴債務人之清償能力,故應承擔其不獲清償之風險。其既與動產抵押之標的物無法律上之直接關系,實不能承認其具有對抗動產物權之效力。一般債權人為避免遭受不測之損害,應設定相保物權」。筆者甚以為然。其二,車輛、航空器等部分特殊動產在一定機構設有登記簿,登記取代了交付或佔有成為物權的表徵方式。大部分動產,以佔有或交付為其所有權取得的表徵方式,而一般動產抵押權產生對抗效力則以登記為表徵方式,這樣形成在同一物上的物權表徵方式的二元結構,是否會因此產生無法解決的權利沖突?比如,甲公司從乙公司購買的機器設備,該機器設備在出賣時系甲公司佔有,從佔用這一所有權的表徵方式看,應系甲公司所有。但從中無法判斷是否存有抵押權負擔,因為抵押權系另一公示方式。當乙公司僅從佔用判斷甲公司具有處分權而買受該機器設備,而該機器設備在此之前已抵押給其他人並辦理抵押登記時,權利沖突不可避免。為此,有學者認為這一權利沖突是物權表徵方式的二元化的必然結果,一旦沖突發生便不可化解。筆者不以為然。動產抵押區別於質押的一個重要特徵是不轉移佔用,在不能以交付作為公示方式的情況下,除非因噎廢食不承認一般動產的抵押,總要有一種公示方式,由抵押不佔有抵押物的特徵,無論選擇何種公示方式,均不可能與一般動產所有權的表徵方式相同。何況,動產抵押登記,乃最經濟且為承認動產抵押國家普遍採用的公示方式。事實上,同一動產上不同物權的表徵方式的二元化,只有在物權法對動產抵押登記機關沒有明確規定或不統一的情況下,才會使動產交易中的不測損害難以避免。在我國物權法明確規定動產所有權與抵押權不同的公示方式,且明確規定登記機關的情況下,權利沖突是可以避免的。即使沒有避免,亦是可以依據一定規則解決的、當然,交易中查閱登記資料,會增加交易成本,影響交易的便捷,這是物盡其用所必須付出的代價。

㈨ 擔保制度司法解釋是怎樣的

擔保是民商法領域的一個重要部分,也是橫跨《民法典》物權編、合同編的一項極其重要的內容。《民法典》編纂中,對物權法、擔保法等的規定進行了重大調整與完善,可謂變化幅度最大的部分之一,給我們的學習帶來很大挑戰。

近日,《民法典擔保制度司法解釋》(以下簡稱擔保制度解釋)正式出台,該解釋對以往的擔保法律、法規、解釋等進行了一次大幅度的修改、整合。

解決很多爭議問題的同時,也因其內容的繁雜、瑣碎、晦澀,引發了大家更大的學習焦慮。很多情況下,該解釋的一個條文對應了《民法典》多個條文,橫跨物權編、合同編;也有很多條文交叉對應《民法典》不同編、章、節的內容。為幫助讀者較快掌握擔保法律制度,我們按照擔保制度解釋的順序,將《民法典》相應內容找出對照,並對重要知識點進行簡明扼要解讀。

㈩ 擔保物權的競合規則

一、擔保物權競合擔保物權競合的處理規則
即一擔保物上已經存在一個擔保物權,擔保人通過自己的行為又在其上設立了一個以上的擔保物權。
在這種情況下:
1、留置權最優先受償(也可以說是優先於抵押權);
2、已登記的抵押優先於質押;
3、質押優先於未登記的抵押
二、擔保權人的行為造成擔保物權競合的處理
即一擔保物上已經存在一個擔保物權,擔保權人通過自己的行為又在其上設立了一個以上的擔保物權。在這種情況下:
1、先有抵押權的,不可能再產生質權、留置權或抵押權。
2、先有質權的,分為三種情況:
第一,再設立抵押權的,法無明文規定,原則上不行。但從法理上講,如果經過擔保人同意則可以,此時,抵押權優先於質權。
第二,再設立質權的,承諾轉質可以,且轉質權優先。但責任轉質無效。
第三,再設立留置權的,可以,留置權優先。
三、擔保物權競合擔保物權競合的法律規則
1、「時間在先、權利在先」的基本原則;
2、「登記優先」原則;
3、「公示要件完備效力均等」原則;
4、「法定優先」原則。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三百八十六條擔保物權人在債務人不履行到期債務或者發生當事人約定的實現擔保物權的情形,依法享有就擔保財產優先受償的權利,但是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

閱讀全文

與擔保物權公示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泉州文博知識產權 瀏覽:348
公共衛生服務培訓會議小結 瀏覽:159
馬鞍山攬山別院價格 瀏覽:56
施工索賠有效期 瀏覽:153
矛盾糾紛交辦單 瀏覽:447
2010年公需課知識產權法基礎與實務答案 瀏覽:391
侵權責任法第5556條 瀏覽:369
創造者對吉阿赫利直播 瀏覽:786
中小企業公共服務平台網路 瀏覽:846
深圳市潤之行商標製作有限公司 瀏覽:62
江莉馬鞍山 瀏覽:417
馬鞍山大事件 瀏覽:759
機動車銷售統一發票抵扣期限 瀏覽:451
馬鞍山防汛抗旱指揮部通告 瀏覽:811
公司間商標授權書模板 瀏覽:115
上海市醫患糾紛預防與調解辦法 瀏覽:970
轉讓翻轉犁 瀏覽:705
門頭廣告牌使用費合同 瀏覽:835
廠轉讓樣本 瀏覽:8
攤銷土地有殘值嗎 瀏覽:5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