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宅基地使用權案例
你好,宅基地是農村的農戶或個人用作住宅基地而佔有、利用本集體所有的土地。那麼寡慾宅基地的使用有哪些規定呢?下面為你介紹農村宅基地使用權糾紛案例,希望能夠幫助到你。
案例
村民李某已有宅基地,後又取得一份宅基地。李某便與同村王某簽訂了宅基地使用權轉讓合同,李某將這份宅基地以5萬元的價格轉讓給王某,王某將款項支付給李某。當王某開始建房時,被鄰居張某阻止,致使王某無法建房。王某以侵權為由,將鄰居張某訴至法院,請求停止侵權,排除妨礙。鄰居張某以王某無權取得宅基地使用權為由,請求駁回李某的訴訟請求。
評析意見
一、本案涉及的法律問題
1、李某能否取得這份宅基地的使用權。《土地管理法》第62條規定: 「農村村民一戶只能擁有一處宅基地,其他宅基地的面積不得超過省、自治區、直轄市規定的標准。農村村民建住宅,應當符合鄉(鎮)土地利用總體規劃,並盡量使用原有的宅基地和村內空閑地。農村村民住宅用地,經鄉(鎮)人民政府審核,由縣級人民政府批准;其中,涉及佔用農用地的,依照本法第44條的規定辦理審批手續。農村村民出賣、出租住房後,再申請宅基地的,不予批准。」根據上述法律規定,李某在已擁有宅基地的情況下,顯然不能取得這份宅基地的使用權。
2、李某與王某的宅基地使用權轉讓合同的效力。根據《合同法》第52條之規定,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強制性規定的合同視為無效合同。從本案來看,該宅基地使用權轉讓合同因違反土地管理法規定為無效合同。
3、王某的訴訟請求能否被支持。因李某與王某的宅基地使用權轉讓合同為無效合同,王某不能取得宅基地的使用權,則王某建房的權益就不受法律保護。顯然,鄰居張某就不能構成對王某的侵權。因此,人民法院應當予以駁回王某的訴訟請求。同時,還應當向土地管理部門發出司法建議書,對該案所反映的情況予以調查處理。
二、農村宅基地使用權的特點
(一)宅基地的所有權歸農民集體。《憲法》第10條規定:「……宅基地和自留地、自留山,也屬於集體所有。」因此,宅基地的所有權屬性,已經用根本法的形式固定為集體所有。《土地管理法》第8條第2款規定:「……宅基地和自留地、自留山,屬於農民集體所有。」則更進一步明確宅基地歸農民集體所有。
(二)宅基地使用權的主體是集體經濟組織人員。
(三)原則上宅基地使用權不得出賣、轉讓或抵押。同時符合以下條件的可以隨同宅基地建築物轉讓:
1、宅基地使用權隨宅基地上建造的房屋及其他建築物所有權的轉移而產生的宅基地使用權轉讓;
2、受讓人必須是本集體經濟組織的成員。
(四)宅基地使用權具有福利性。農民取得宅基地使用權基本上是無償的。因此宅基地使用權是對集體經濟組織成員的照顧和優惠,具有福利性。
網頁鏈接
B. 爭議的宅基地是否享有合法使用權
摘要:一、案情原告張某與被告陳某系同一村村民。為方便居住生活,雙方於2001年期間,口頭達成「換地建房協議」。此後,雙方仍未能履行「換地協議」。不久,被告陳某以其本人已與原告張某協商換地為由,使用了原告張某以前的舊房地,在此地上堆放石料、搭建一、案情 原告張某與被告陳某系同一村村民。為方便居住生活,雙方於2001年期間,口頭達成「換地建房協議」。此後,雙方仍未能履行「換地協議」。不久,被告陳某以其本人已與原告張某協商換地為由,使用了原告張某以前的舊房地,在此地上堆放石料、搭建簡易豬欄及瓦房等,為此,雙方發生宅基地糾紛。原告隨即向當地鎮人民政府申請處理。同年底,該鎮人民政府作出「關於張某與陳某宅基地糾紛的處理決定」,認定張某對雙方爭議的宅基地享有合法的使用權,明確了爭議的宅基地四至、面積等。此後,被告陳某未向其上級人民政府申請復議,也未向當地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訴訟,仍佔用該地搭建簡易豬欄及瓦房。2002年初,原告張某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訴訟,要求被告陳某停止侵權,恢復土地原狀,將爭議的宅基地判決歸其所有。 二、分歧對本案的處理產生兩種不同的意見。第一種意見認為,張某與陳某的宅基地糾紛,已經該鎮人民政府作出處理,鎮人民政府作出的「關於張某與陳某宅基地糾紛的處理決定」已發生法律效力。該處理決定已明確了爭議的宅基地四至、面積等,認定張某對雙方爭議的宅基地享有合法的使用權。鎮人民政府作出的「關於張某與陳某宅基地糾紛的處理決定」送達時,被告未在法定期限內向其上級人民政府申請復議,或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訴訟,故該決定已發生法律效力。據此,原告對爭議的宅基地享有合法使用權,應受法律保護。被告佔有、使用原告張某使用的舊房地,其行為已構成侵權,原告的訴訟請求合法,應予支持,故應判決,被告限期拆除其在原告舊房地上搭建的簡易豬欄及瓦房,將爭議的宅基地交回原告使用。第二種意見認為,根據法律的有關規定,未經縣級人民政府合法確權,原告張某對爭議的宅基地無合法使用權證,鄉鎮人民政府雖作出「關於張某與陳某宅基地糾紛的處理決定」,但程序不合法。故原告張某對爭議的宅基地無合法使用權,其起訴應裁定予以駁回。 三、評析筆者同意以上第二種意見。 理由是:1?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第十一和要規定,農民集體所有的土地,由縣級人民政府登記造冊,核發證書,確認所有權。第十三條又規定依法登記的土地所有權和使用權受法律保護,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侵犯。可見,行為人必須經縣級人民政府批准,取得土地使用權證後,方享有合法的土地使用權。本案原告對爭議的宅基地無合法使用權證,即未經縣級人民政府合法確權,鄉鎮級人民政府雖作出「關於張某與陳某宅基地糾紛的處理決定」,決定了爭議的宅基地歸原告張某使用,但程序不合法,應屬無效。2?《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第十六條規定,土地所有權和使用權爭議,由當事人協商解決;協商不成的,由人民政府處理。 單位之間的爭議,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處理;個人之間、個人與單位之間的爭議,由鄉級人民政府或者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處理。 當事人對有關人民政府的處理決定不服的,可以自接到處理決定通知之日起三十日內,向人民法院起訴。本條規定其涵義指的是雙方當事人在土地所有權和使用權發生爭議後,必須經有關的人民政府處理。 人民政府處理後,應按上述《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第十一條規定,向縣級人民政府登記造冊,核發證書,依法確認所有權。本案原告張某在鄉鎮人民政府作出「關於張某某宅基地糾紛的處理決定」後,沒有向縣級人民政府申請登記,核發證書,就以被告陳某的行為對其宅基地已構成侵權為由,向人民法院提起侵權之訴是沒有法律依據的。 第一種意見還認為,被告陳某未在法定期限內向其上級人民政府申請復議,或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訴訟,故該決定已發生法律效力。即使被告陳某在法定期限內未向其上級人民政府申請復議而選擇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訴訟,亦應裁定予以駁回其起訴。因為,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復議法》第三條規: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認為行政機關行為侵犯其已經依法取得的土地、礦藏、水流、森林、山嶺、草原、荒地、灘塗、海域等自然資源的所有權或者使用權的,應當先申請復議;對行政復議決定不服的,才能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訴訟。即復議前置程序。故如當事人未經行政復議,而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訴訟,依照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若干問題的解釋第四十條規定,也應裁定予以駁回。 綜上所述,此案應由縣級人民政府進行土地確權後,原告張某認為其合法權益受到侵害的才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侵權之訴。故本案原告張某之起訴,應裁定予以駁回。
C. 農村宅基地房屋繼承糾紛案例
法律分析:1981年2月,黃某以一戶三人(黃某與妻子張某、大兒子)名義申請了宅基地建房。同年12月,小兒子出生。2002年大兒子結婚,黃某因車禍去世。2003年,小兒子因結婚另行申請了宅基地建房;大兒子也將房屋拆除,在原宅基地上建了新房,張某隨大兒子居住。2004年,大兒子居住房屋面臨拆遷,獲得了拆遷補償款10萬余元和宅基地使用權補償款36萬余元。小兒子得知後,認為宅基地補償款屬於申請宅基時的黃某、張某和大兒子共同所有,三人應各享有12萬余元。父親黃某已經去世,其享有的12萬余元應作為遺產由母親、哥哥和自己共同繼承。大兒子反對,雙方對簿公堂。
判決:法院審理後認為,該案從表面看爭議標的是宅基地補償款,實質是對宅基地使用權歸屬的爭議。因宅基地使用權是宅基地補償款的發生原因,明確了宅基地使用權的主體即明確了宅基地補償款的所有者。宅基地使用權作為一項特殊的用益物權,與農民個人的集體經濟組織成員資格緊密相關,因出生而獲得(但並不一定實際享有),因死亡而消滅。黃某於2002年因車禍死亡,自然失去其集體經濟組織成員的資格,不再是宅基地使用權的主體,宅基地補償款當然也無權享有。小兒子要求分割宅基地補償款的訴請於法無據,判決駁回。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第十一條 農民集體所有的土地依法屬於村農民集體所有的,由村集體經濟組織或者村民委員會經營、管理;已經分別屬於村內兩個以上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的農民集體所有的,由村內各該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或者村民小組經營、管理;已經屬於鄉(鎮)農民集體所有的,由鄉(鎮)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經營、管理。
《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第十二條 土地的所有權和使用權的登記,依照有關不動產登記的法律、行政法規執行。
依法登記的土地的所有權和使用權受法律保護,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侵犯。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二十七條 遺產按照下列順序繼承:
(一)第一順序:配偶、子女、父母;
(二)第二順序: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
繼承開始後,由第一順序繼承人繼承,第二順序繼承人不繼承;沒有第一順序繼承人繼承的,由第二順序繼承人繼承。
本編所稱子女,包括婚生子女、非婚生子女、養子女和有扶養關系的繼子女。
本編所稱父母,包括生父母、養父母和有扶養關系的繼父母。
本編所稱兄弟姐妹,包括同父母的兄弟姐妹、同父異母或者同母異父的兄弟姐妹、養兄弟姐妹、有扶養關系的繼兄弟姐妹。
D. 兄弟倆關於宅基地的使用權糾紛問題
宅基地是農村集來體經源濟組織成員的特別利益。樓主的問題中,老母親的宅基地是兄弟的共同遺產,因為老大已經有了宅基地,不能再獲得新的宅基地;老二在城市生活,沒有取得宅基地的權利,所以,這個地方不存在變更登記的問題。現在的問題是解決好老母親的贍養,按照繼承法的有關規定,應當是兄弟兩個共同承擔母親的生活費用,老人百年以後,遺產按份額由兄弟繼承。可以先向村委會說明兄弟倆打算如何解決問題的方案,在村委會的主持下或者兄弟倆自行協商一致,把贍養老人的方案確定下來,再說後面的問題。
E. 農村宅基地使用權以及房屋的糾紛案例,結果會如何求高人指點。
首先,我要告訴你,在基層法院打官司會有一個很有趣的現象,就是,回正確答案並非事實結答果。
不過還是很樂意為您排憂解難~~
1.首先,有一個條件必須是先決條件,否則整個案件將會完全逆反。這個看似很神奇的條件只有一點——(1)房屋所有權證上明確了房屋歸甲乙兩方共有(2)房屋登記部門(農村可能沒有登記部門)的登記上該房屋歸甲乙兩家共有
2.其他的都不需要了。房屋歸兩家所有。房屋屬於不動產,中國是登記主義裁判模式,只要所有權為兩家所有,判決就是兩家所有。什麼放棄所有權,什麼口頭協議都是空談,證人作證就是走形式,無關根本利害關系。
3.判決如下:房屋歸兩家共有
4.如果甲方提出反訴要求搬回那套房子的話,判決如下:(1)房屋歸甲乙兩家共有(2)乙方N日內搬出屬於甲方的房屋,並提供便利讓甲方順利入住。
F.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公民對宅基地只有使用權沒有所有權的批復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公民對宅基地只有使用權沒有所有權的批復
(1986年11月14日 (1986) 民他字第33號)
廣西壯族自治區高級人民法院:
你院(86)民請字第4號《關於處理劉國柱、劉光輝與龍鳳弟、霍路弟宅基糾紛的請示報告》收悉。
據報告稱,雙方訟爭的宅基地原為劉國柱所有。一九五一年,霍勝祥經劉國柱同意,在此修建房屋一幢。一九五二年,霍勝祥領取了政府頒發的房產所有證,其中註明「此屋地系劉國柱所有」。 翟勝祥死後, 其妻龍鳳弟及女兒霍路弟於一九六0年在屋後擴建豬圈,一九六五年、一九七七年又對此房的牆壁、大門進行修建,劉國柱均無異議。一九七八年,劉國柱之侄劉光輝與龍鳳弟訂立了《借地文約》,其中寫道「所建房屋一切天面屬於霍姓,地基主權屬於劉家」。一九八二年,劉國柱、劉光輝提出要地建房發生糾紛,並向臨桂縣人民法院起訴。
經我們研究認為:雙方訟爭之宅基地原雖屬劉國柱所有,但是,己經長期經他人使用,且自一九六二年九月中共中央頒布《農村人民公社工作條例修正草案》之後,土地(包括宅基地)所有權歸了集體,社員只有使用權,沒有所有權(包括處分權)。因此,一九七八年雙方訂立的《借地文約》中「地基主權屬於劉家」的約定,違背了當時政策和現行法律的規定,應屬違反法律規定的無效行為,依法不予保護。根據國家法律政策規定,結合本案實際情況,龍鳳弟、霍路弟己經長期使用了該宅基地,況且他們的建築物己經縣人民政府承認並頒發給了產權證,所以,我們同意你院審判委員會關於將訟爭之宅基地仍由龍鳳弟、霍路弟繼續使用的意見。
此復
G. 宅基地使用權發生爭議如何處理
農村居民宅基地使用權發生爭議時怎麼辦?
隨著經濟的發展,宅基地上的房屋在每個家庭中的價值也愈加突顯,糾紛也明顯增多。筆者作為一名房產律師,接到的案件和咨詢中,有相當一部分問題主要集中在:翻建,加建中和鄰居發生是否超占鄰居地盤的糾紛;共用道路、排水的糾紛;宅基地使用權買賣、互換的糾紛;祖宅遺留的宅基地使用糾紛;分家析產但未登記產生的宅基地使用權糾紛;村委會是否履行宅基地分配的糾;宅基地被徵收後產生的補償款分配糾紛。
那麼遇到這些糾紛該怎麼辦呢?是不是第一時間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呢?有一名網友在平台後方留言訴說了他的遭遇和做法!
該網友陳述,他在農村有一個院落,宅基地使用權登記在他本人名下,他的房屋有兩排,其中北側的房屋建於上世紀六七十年代,北側留有南北四五米空地,有一道石頭牆形成院落,但該網友外出打工,整個院落並未有人長期居住。直到2014年,該網友發現鄰居李某修建的房屋院牆已經侵佔了自己的宅基地面積,於是,多次出面要求鄰居李某自行拆除院牆,退還多佔的面積,但李某堅持認為自己的宅基地是從同村村民劉某處購買的,劉某當時提交的建設用地使用證的紅線圖顯示,他現在的院牆在自己的紅線范圍內。雙方互不相讓,最後,該網友起訴到法院,要求被告停止侵權行為,並明確佔用的部分屬於自己所有。
法院經過審理,認為雙方提交的各自的建設用地使用證和宅基地登記卡,顯示二人的宅基地面積互相有重疊的部分,但這就涉及到宅基地使用權的爭議,非人民法院的受理范圍,於是裁定駁回了該網友的起訴,該網友經過上訴,二審維持一審的裁定。
現在該網友非常疑惑,不明白法院這樣裁定的依據在哪裡,也不知道自己接下來該怎麼做才能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律師說法:
1、土地所有權和使用權的爭議,應先由政府解決,只有對人民政府處理決定不服的,才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訴。
《土地管理法》第十六條 規定,土地所有權和使用權爭議,由當事人協商解決;協商不成的,由人民政府處理。
單位之間的爭議,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處理;個人之間、個人與單位之間的爭議,由鄉級人民政府或者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處理。
H. 宅基地糾紛案例 農村
法律分析:正確的解決的方式是到宅基地的管理部門進行申訴,由村級城建部門進行調解,調解不成,向上一級國土城建部門繼續申訴。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三百六十二條 宅基地使用權人依法對集體所有的土地享有佔有和使用的權利,有權依法利用該土地建造住宅及其附屬設施。
第三百六十三條 宅基地使用權的取得、行使和轉讓,適用土地管理的法律和國家有關規定。
第三百六十四條 宅基地因自然災害等原因滅失的,宅基地使用權消滅。對失去宅基地的村民,應當依法重新分配宅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