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簡述用益物權的特徵
一.用益物權具有目的的用益性
用益物權是他物權,是對所有物的利用。從物權的分類來看,他物權包括用益物權和擔保物權,與擔保物權相對應,設立用益物權的目的就是對他人所有的財產進行使用、收益,即為了追求物的使用價值而對他人的物在一定范圍內進行支配。與此相應,用益物權的內容也主要是行使使用、收益的權能。
二.用益物權具有地位的獨立性
用益物權為獨立物權,是對所有權的限制。用益物權是非所有人對所有人的物在法律規定的限度內獨立支配的排他性權利,是一種獨立的權利。用益物權人在法律規定或合同約定的某種權利的具體支配范圍內,可以對抗一切人,包括所有權人,從而形成對所有權的限制。例如,建設用地使用權人依法享有對國家所有的土地佔有、使用和收益的權利,有權自主利用該土地建造並經營建築物、構築物及其附屬設施。
三.用益物權具有客體的限制性
1.用益物權的客體必須具有使用價值,客體的存在形態或使用形態發生變化,會對用益物權人的利益產生直接影響,甚至喪失。例如:設定土地承包經營權,必須是可耕種、種植、養殖的土地,如該土已經成為沙漠,無法耕種,則不能設定土地承包經營權。而擔保物權則要求擔保物具有交換價值。
2.用益物權的客體以不動產作為主導,在法制史上,用益物權的范圍一般較為廣泛,可以擴及一切法律上的物,法國、瑞士法上的用益物權至今仍然可以在動產和不動產上設立,但德國、日本及中國台灣地區的用益物權主要以不動產為標的物而不適用於動產,一些國家法律甚至直接規定,在動產上不能設定用益物權,只能設定債權關系,如租賃權。中國物權法草案也把用益物權的客體限制在不動產。而擔保物權則既可以在動產上設立,也可以在不動產上設立。
3.用益物權的享有和行使必須以對客體的實際佔有為前提,否則使用和收益無從談起。而擔保物權則不必要求權利人一定要直接佔有標的物,如在抵押權中,抵押權人就不直接佔有抵押物。
Ⅱ 用益物權具有哪些特徵
法律分析:1、目的的用益性。用益物權是他物權,是對所有物的利用。
2、地位的獨立性。用益物權是非所有人對所有人的物在法律規定的限度內獨立支配的排他性權利,是一種獨立的權利。用益物權人在法律規定或合同約定的某種權利
的具體支配范圍內,可以對抗-切人,包括所有權人,從而形成對所有權的限制。
3、客體的限制性。用益物權客體的限制性有三個方面: - 是用益物權的客體必須具有使用價值;二是用益物權的客體以不動產作為主導,中國物權法把用益物權的客
體限制在動產和不動產之上;三是用益物權的享有和行使必須以對客體的實際佔有為前提,否則使用和收益無從談起。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三百二十三條 用益物權人對他人所有的不動產或者動產,依法享有佔有、使用和收益的權利。
Ⅲ 他物權與用益物權的區別
他物權
:在他人所有的物上設定或享有的權利,源於羅馬法。是指權利人根據法律規定或合同的約定,對他人之物享有的進行有限支配的物權。
用益物權:是指非所有人對他人之物所享有的佔有、使用、收益的排他性的權利。比如土地承包經營權、建設用地使用權、宅基地使用權、地役權、自然資源使用權(海域使用權、探礦權、采礦權、取水權和使用水域、灘塗從事養殖、捕撈的權利)。
他物權是用益物權的上位概念,他物權包括用益物權和擔保物權。
Ⅳ 物權和用益物權的區別
1、含義不同
物權指自然人、法人直接支配不動產或者動產的權利,沒有限制條件版。
而用益物權,是指以一定權范圍內的使用、收益為目的而在他人之物上設立的定限物權。
2、范圍不同
物權包括所有權和他物權,具體可分為所有權、用益物權和擔保物權。
用益物權是他物權,屬於物權的一部分,因此,用益物權的范圍小於物權。
3、分類不同
物權可分為自物權與他物權、動產物權與不動產物權、主物權與從物權、所有權與限制物權、有限物權與無期限物權、民法上的物權(普通物權)與特別法上的物權、意定物權和法定物權等。
用益物權可分為土地承包經營權、建設用地使用權、宅基地使用權、地役權、自然資源使用權(海域使用權、探礦權、采礦權、取水權和使用水域、灘塗從事養殖、捕撈的權利)等。
Ⅳ 物權的分類
一、物權的分類
物權包括所有權、用益權和擔保物權
所有權:對自己不動產和動產所享有的佔有、使用、收益、處分的權利
用益物權(租):對他人所胡的不動產或者動產依法享有佔有,使用和收益的權利;包括土地承包經營權、建設用地使用權、宅基地使用權,地役權
擔保物權:權利人在債務人不履行到期債務或者發生當事人約定的實惠擔保特權的情形,依法享有就擔保人財產優先受償的權利;包括抵壓、質權、留置權
二、與土地相關的物權
(一)土地所有權
我國實行土地的社會主義公有制
全民所有即國家所有土地的所有權由國務院代表國家行使。
城市區的土地屬於國家所有
農村和城市交區的土地,除由法律規定屬於(四荒:荒山、荒丘、荒溝、荒灘)農民集體所胡;宅基地和自留地,自留山屬於家集體所有。
(二)建設用地使用權
建設用地使用權只能存在於國家所有的土地上,不包括集體所胡的農村土地
建設用地使用權,可以在土地的地表、地上、地下分別設立
設立建設用地使用權,可以採取出讓(賣)或者劃撥(送)等方式
建設用地使用權自登記時設立
建設用地使用地使用權應當合理利用土地,不得改變土地用途,需要改變土地用途的,應當依法經有關行政主管部門批准。
建設用地使用權將建設用地使用權轉讓、互換、出資、贈懷或者抑押,應當符合以下規定:
(1)當事人應當採取書面形式訂立相應的合同,使用期限由當事人約定,但不得超過建設用地使用權的剩餘期限。
(2)應向登記機構申請變更登記
(3)附著於該土地上的建築物、構築物及其附屬設施一並處分(房地不分離)
住宅建設用地使用權期間屆滿的,自動續期,建設用地使用權消滅的,出讓人應當及時辦理注銷登記。登記機構應當收回建設用地使用權證書(不是受讓人,而是使用人)
土地:國家所有:建設用地使用權(出讓,有償有期,劃撥,無償無期),集體所有:宅基地使用權、土地承包經營權
(三)地役權
地役權,是指為使用自己不動產的便利或提高其收益而按照合同約定利用他人不動產的權利。他人的不動產為供役地、自己的不動產為需役地。(區別:相領權,不得不使用,無需對方同意,無償,無期)
設立地役權,當事人應當採取書面形式訂立地役權合同
當事人要求登記的,可以向登記機構申請地役權登記;未經登記,不得對抗善意第三人。
土地上已設立土地承包經營權、建設用地使用權、宅基地使用權等權利的未經用蓋物權人同意,土地所有權人不得設立地役權。
需役地以及需役地上的土地承包經營權、建設用地使用權、宅基地使用權部分轉讓時,轉讓部分涉及地役權的,受讓人同時享有地役權(自己的土轉讓)
供役地以及供役地上的土地承包經營權,建設用地使用權、宅基地使用權部分轉讓時,轉讓部分涉及地役權的,地役權讓人具有約束力(他人的地轉讓)
Ⅵ 物權包括哪三類
法律分析:(1)自物權和他物權
物權包括所有權、用益物權和擔保物權。其中,所有權屬於自物權,用益物權和擔保物權則屬於他物權。
(2)用益物權與擔保物權
用益物權和擔保物權均屬限制物權。以使用他人之物為目的的物權,為用益物權,主要包括建設用地使用權、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地役權、宅基地使用權等;以擔保債權實現為目的的物權,為擔保物權,包括抵押權、質權和留置權。用益物權針對的是物的使用價值,擔保物權則針對物的交換價值。
(3)動產物權與不動產物權
動產物權是設定在動產之上的物權,如動產所有權、動產抵押權、動產質權、留置權等;不動產物權則是設定於不動產之上的物權,如不動產所有權、土地使用權、不動產抵押權等。質權與留置權不得設於不動產之上。
(4)獨立物權與從物權
能夠獨立存在的物權為獨立物權,如所有權、建設用地使用權;從屬於其他權利、不能獨立存在的物權為從物權,如擔保物權、地役權。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二百零五條 本編調整因物的歸屬和利用產生的民事關系。
第二百零六條 國家堅持和完善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並存,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等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
國家鞏固和發展公有制經濟,鼓勵、支持和引導非公有制經濟的發展。
國家實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保障一切市場主體的平等法律地位和發展權利。
第二百零七條 國家、集體、私人的物權和其他權利人的物權受法律平等保護,任何組織或者個人不得侵犯。
第二百零八條 不動產物權的設立、變更、轉讓和消滅,應當依照法律規定登記。動產物權的設立和轉讓,應當依照法律規定交付。
Ⅶ 用益物權包括哪四種
用益物權包括以下四種。
第一,用益物權包括經營權、承包經營權、地上權、典權、采礦權、地役權;
第二,用益物權包括地上權、地役權、用益權、永佃權、典權;
第三,用益物權包括經營權、承包經營權、地上權、地役權(相鄰權)、典權、采礦權、租賃權;
第四,用益物權包括經營權(國有企業經營權、農村集體組織成員的承包經營權)、國有自然資源使用權(國有土地使用權、水面灘塗養殖使用權、草原使用權、水使用權、采礦權)、地上權、地役權、典權。
資料擴展
用益物權,是指以一定范圍內的使用、收益為目的而在他人之物上設立的定限物權。比如土地承包經營權、建設用地使用權、宅基地使用權、地役權、自然資源使用權(海域使用權、探礦權、采礦權、取水權和使用水域、灘塗從事養殖、捕撈的權利)。
Ⅷ 用益物權是什麼
用益物權,是指以一定范圍內的使用、收益為目的而在他人之物上設立的定限物權。比如土地承包經營權、建設用地使用權、宅基地使用權、地役權、自然資源使用權(海域使用權、探礦權、采礦權、取水權和使用水域、灘塗從事養殖、捕撈的權利)。
特徵
具體特性
用益物權作為物權之一種,著眼於財產的使用價值。在現代民法上,各國物權法貫徹效益原則,已經逐漸放棄了傳統民法注重對物的實際支配、財產歸屬的做法,轉而注重財產價值形態的支配和利用。這種立法趨勢反映到理論研究上即是學者越來越注重對用益物權的研究,然而,對用益物權的法律性質則有不同的闡述。筆者認為,用益物權除了具備物權的一般屬性和他物權的基本屬性之外,它與擔保物權相比,具有以下特徵:
1.目的的用益性。用益物權是他物權,是對所有物的利用。從物權的分類來看,他物權包括用益物權和擔保物權,與擔保物權相對應,設立用益物權的目的就是對他人所有的財產進行使用、收益,即為了追求物的使用價值而對他人的物在一定范圍內進行支配。與此相應,用益物權的內容也主要是行使使用、收益的權能。
2.地位的獨立性。用益物權為獨立物權,是對所有權的限制。用益物權是非所有人對所有人的物在法律規定的限度內獨立支配的排他性權利,是一種獨立的權利。用益物權人在法律規定或合同約定的某種權利的具體支配范圍內,可以對抗一切人,包括所有權人,從而形成對所有權的限制。例如,建設用地使用權人依法享有對國家所有的土地佔有、使用和收益的權利,有權自主利用該土地建造並經營建築物、構築物及其附屬設施。
3.客體的限制性。用益物權客體的限制性有三個方面:一是用益物權的客體必須具有使用價值,客體的存在形態或使用形態發生變化,會對用益物權人的利益產生直接影響,甚至喪失。例如:設定土地承包經營權,必須是可耕種、種植、養殖的土地,如該土已經成為沙漠,無法耕種,則不能設定土地承包經營權。而擔保物權則要求擔保物具有交換價值;二是用益物權的客體以不動產作為主導,在法制史上,用益物權的范圍一般較為廣泛,可以擴及一切法律上的物,法國、瑞士法上的用益物權至今仍然可以在動產和不動產上設立,但德國、日本及中國台灣地區的用益物權主要以不動產為標的物而不適用於動產,一些國家法律甚至直接規定,在動產上不能設定用益物權,只能設定債權關系,如租賃權。中國物權法把用益物權的客體限制在動產和不動產之上。而擔保物權則既可以在動產上設立,也可以在不動產上設立;三是用益物權的享有和行使必須以對客體的實際佔有為前提,否則使用和收益無從談起。而擔保物權則不必要求權利人一定要直接佔有標的物,如在抵押權中,抵押權人就不直接佔有抵押物。
比較特性
與所有權、擔保物權相比,用益物權具有以下特徵:
1.用益物權以對標的物的使用、收益為主要內容,即注重對物的使用價值,並以對物的佔有為前提。這區別於擔保物權注重物的交換價值的特點。
2.用益物權除地役權外,均為主物權;擔保物權為從物權。
3.用益物權雖然也可以在動產上設立,但是從用益物權的具體類型來看,用益物權主要以不動產為客體,這主要是便於通過登記公示。
4.用益物權是直接支配他人的物的權利。用益物權人可以直接支配標的物,不需要他人行為的介入。
Ⅸ 用益物權主要是什麼
法律分析:(1)用益物權是具有獨立性的他物權;(2)用益物權是限制物權;(3)用益物權具有使用的目的;(4)用益物權的標的物主要是不動產。用益物權行使的前提是已佔有該不動產,而所有權與擔保物權的行使並非直接佔有標的物。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三百二十三條 用益物權人對他人所有的不動產或者動產,依法享有佔有、使用和收益的權利。
第三百二十六條 用益物權人行使權利,應當遵守法律有關保護和合理開發利用資源、保護生態環境的規定。所有權人不得干涉用益物權人行使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