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中國國際版權博覽會的主要活動
第五屆版博會將設立國際/國家展區、國內展區、產業展區三大展區,充分展示近年國內外版權業發展相關成果,促進交流合作。版博會展場規劃、招展、組織布展等工作由執行機構北京國際版權交易中心組織實施。
1. 國際/國家展區(1號館)
本展區旨在推動中國與國際版權的全方位合作,增進中外版權文化產品的交流,加快「走出去」的戰略步伐。屆時將邀請有關使領館文化機構、海外協會、國際組織、在華企業代表處等參加,將有有關國家圖書、音樂、戲劇、影視、動漫、軟體等優秀版權作品展示。
(1)世界知識產權組織(WIPO)展區
本展區將展示WIPO的發展歷程、國際合作、知識產權戰略與政策。展區還將展示WIPO自2013年來的項目進程與研究成果。
(2)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國家版權局)展區
本展區將展示近年來中國版權產業的規模化、專業化、國際化發展成果。
(3)國際展區
A.主賓國展區
B.國際組織及協會展區
2.國內展區(1號館)
本展區將聯合國家版權局及各省新聞出版局和各示範城市,以版權示範城市攜該地區與版權產業相關的企業組團展出。
(1)版權示範城市展區
展示城市文化創意產業發展情況,文創企業產品和運用經驗,促進城市國際化資源整合。
(2)集體管理組織展區
3. 產業展區
(1)數字出版互動交易展區(2號館)
主要展示全國數字出版領域產業園區、龍頭企業的新技術、新產品和新成果。讓群眾共享數字出版新成果,體驗數字閱讀新方式,探索產業贏利新模式,推動數字出版大發展。
展區以「數字中國、精彩生活」為主題,以「簡潔、時尚、互動、體驗」的形式為布局,以「新技術+新產品+新探索+新體驗」為特點,從網路發行、互動創意、技術創新等三方面,全方位展示中國各大數字出版基地建設成果。
展區將重點推出電子書、電子書包、網路教材、閱讀器、手機書城等智能服務;推出跨越傳統媒體界限的多終端、全媒體、互動式數字新傳媒為核心;展出體現傳統平面媒體與數字新媒體優勢互補的高科技發布平台;圍繞「三網融合,傳播正版」的網站、E刊、在線頻道、手機雜志等數字出版服務。
(2)版權產業與科技創新新技術應用展區(2號館)
本次展覽旨在文化創意產業中信息技術為主的高新技術應用展,重點在雲計算、數字版權保護、多媒體閱讀/銷售終端技術等重點領域進行集中展示。
本次展覽加強數字、網路、移動、虛擬、新材料等高新技術在文化領域的集成轉化應用。本次展覽將邀請國內外出版印刷、影視製作、報業傳媒、演出會展業、藝術品、工業設計等文化創新機構與企業,通過與數字化技術、互聯網雲計算技術、移動通信技術等高新技術的結合,展現數字版權保護、高科技防偽、數字影像、聲光多媒體、LED顯示等諸多高新技術將在本次博覽會期間展出。
(3)中國原創動漫軟體游戲成果展區(2號館)
原創動漫遊戲企業成果展示平台:匯集國內原創ACG作品,全新的互動體驗展示方式,為中國本土動漫遊戲企業和社團提供展示機會,推動中國動漫行業的創新型發展模式。提供專業的展示和交流合作平台和服務。
以互動體驗為主要展示方式,加強動漫行業以及相關行業間的活動交流,愛好者與動漫企業間的互動交流、動漫愛好者與動漫企業間的互動交流;匯聚全國知名優秀同人社團的原創同人繪本和各種原創作品交易;匯集眾多優秀動漫遊戲企業,展示最新最酷的原創動漫和游戲作品,新型、大型游戲設備體驗。
(4)中國民間藝術品(版權)交易展區(3號館)
參展中國各大省市特色工藝品有:北京的象牙雕、古典傢具、景泰藍、玉雕品等;上海的老鳳祥珠寶首飾、玉雕等;浙江的龍泉寶劍、青瓷、石雕、木雕等;杭州的刺綉、石雕、紅木家私等;江蘇的蘇綉、水晶飾品、揚州玉器及漆器等;河北的唐山陶瓷、定瓷等;安徽的歙硯、竹刻等;江西的景德鎮陶瓷等;山東的黑陶、內畫、陶瓷、石硯等;廣西的坭興陶、根雕等;廣東的牙雕、珠寶等;河南的禹州瓷、泥塑等;湖南的醴陵瓷、湘綉、竹刻、菊花石雕;四川的蜀錦、蜀綉、綿竹年畫、成都漆器、糖畫、青神竹編、藏羌織綉、江陽油紙傘等等;還有其他省市別具風情的工藝品等。預計將會有數以萬計的觀眾和專業買家到會參觀訂貨。
(5)中國創意設計版權交易展區(3號館)
擬參展機構:中國(北京)國際設計周組委會
中國(北京)國際設計周是由教育部、科技部等共同主辦,已成功舉辦四屆,每年吸引現場參會設計師以及機構代表、學術專家超過2000人,原創設計作品超過20萬件,本次展覽將展出歷屆原創設計精品近千件,涵蓋服裝服飾、珠寶、建築、家居等行業領域。 1. 主論壇:國際版權論壇
時 間:9月15日 10:00-11:30 14:00-16:30
9月16日 10:00-11:30 14:00-16:30
9月17日 10:00-11:30 14:00-16:30
主辦方:世界知識產權組織
國家版權局
規 模:150人。其中,世界知識產權組織及其有關成員國代表30人左右,國家版權局領導以及版權相關行業代表120人左右。
地 點:成都世紀城國際會議中心蜀都廳
主論壇也即國際版權論壇,是版博會的重要組成內容,是世界知識產權組織、國家版權局主辦的世界性版權論壇活動。國際版權論壇主題由世界知識產權組織和國家版權局共同商定。
2. 省、市政府歡迎交流會
時 間:9月16日 17:30-19:30
(17:30-18:00省市領導會見主要外賓、嘉賓)
主辦方:省、市人民政府
規 模:260人。主要由參加主論壇的外賓、嘉賓以及省市領導、有關部門負責人等組成。
地 點:成都世紀城國際會議中心
3.全國版權社會服務工作交流會
時 間:9月17日 14:00-16:30
主辦方:國家版權局
規 模:100人。主要由相關省、市版權局及版權示範單位、相關行業企業代表等組成。
地 點:成都世紀城國際會議中心蜀漢廳
國家版權局對全國版權示範工作經驗進行總結和交流,通報推進版權示範工作的思路和政策取向,並對下一步工作進行研究部署。
4. CICE開幕式暨WIPO版權金獎頒獎典禮
時 間:9月17日 9:30-10:00
主辦方:世界知識產權組織
國家版權局
CICE組委會
規 模:200人。其中,世界知識產權組織及其有關成員國代表30人左右,國家版權局領導以及版權相關行業代表170人左右。
地 點:成都世紀新城國際會展中心1號館
第五屆中國國際版權博覽會開幕式暨世界知識產權組織版權金獎頒獎儀式。在展會現場舉辦簡潔莊重的版博會開幕式暨版權金獎頒獎儀式。
5. 版權產業與科技創新交流會(互聯網)
時 間:9月17日 10:30-12:00 14:00-16:30
組織方: CICE組委會
四川省電子商務協會
規 模:100人。主要由受邀單位相關負責人及版權相關行業代表組成。
地 點:成都世紀新城國際會展中心2號館
本次會議領域涉及出版印刷、影視製作、報業傳媒、演出會展業、藝術品、工業設計等文化創新行業。通過與數字化技術、互聯網雲計算技術、移動通信技術、計算機技術等高新技術的結合,探討數字版權保護、高科技防偽、數字影像、聲光多媒體、LED顯示等諸多高新技術將為版權產業帶來的變革。
倡導版權保護與科技相結合,將高科技保護產品向文化創意企業、藝術品機構、設計師等做推介。同時,在文化創意產品與電子商務技術研討環節中,電子商務運營專家、文創企業將探討版權交易與電子商務的有效結合。
6. 中國音樂版權保護論壇
時 間:9月17日 10:30-12:00 14:00-16:30
組織方:CICE組委會
規 模:100人。主要由受邀單位相關負責人及版權相關行業代表組成。
地 點:成都世紀新城國際會展中心1號館
邀請國內音樂創作、運營,音樂版權交易等領域的知名人士和機構,著力探討數字音樂版權保護和運營等問題,共同探尋促進音樂產業健康發展的有效模式。
7. 中國數字版權交易會
時 間:9月18日 09:30-12:00 14:00-16:30
組織方:CICE組委會
國家動漫遊戲產業振興基地
規 模: 150人。主要由受邀單位相關負責人及版權相關行業代表組成。
地 點:成都世紀新城國際會展中心2號館
本次交易活動將包括數字出版、音樂、影視動漫、軟體游戲等領域的版權交流與交易。其中包括相關領域的主旨報告,產業報告,運營報告發布;以及各省政府、企業在數字版權領域新技術、新產品、方案推廣及合作交流。
屆時將舉辦產品演示會以及各參展商組織各項交流演示活動,並進行國內外重大項目的簽約儀式。
8. 第三屆「CICE-MPA好萊塢電影大師班」
時 間:9月16日 09:30-11:30 14:00-17:00
9月17日 09:30-11:30 14:30-16:00
組織方:CICE組委會
美國電影協會
規 模:200人。主要由美國電影協會、受邀單位相關負責人以及影視學院師生、電影工作從業者等組成。
地 點:成都世紀城國際會議中心
「好萊塢電影大師班」是由美國電影協會組織的國際電影版權產業發展與教育領域高端交流活動。大師班作為中國國際版權博覽會的配套活動已成功舉辦兩屆。
來自亞洲各國的電影工作者優秀電影劇本的徵集、評選,將有超過40部優秀原創劇本入圍,最終評選出優秀劇本及優秀青年電影工作者,由美國電影協會送到好萊塢進行深造並對優秀電影劇本進行投資拍攝。
9. 版權產業與金融創新高峰論壇
時 間:9月18日 09:30-11:30 14:00-16:30
主辦方:CICE組委會
中國金融協會
中國中小企業協會
規 模:100人。主要由受邀單位相關負責人、具有投融資項目的單位負責人以及版權相關行業代表組成。
地 點:成都世紀新城國際會展中心1號館
本次博覽會帶來多個中外文化產業招商項目,將組織近100家銀行、投行、風投等各類資本機構,連續舉辦版權產業化與金融資本高峰論壇、「投融資成交簽約儀式暨文化項目路演推介會」、「文化資本對接會」、「國際新媒體交易推薦會」、原創動漫遊戲企業參與的「動漫遊戲產業與資本運營」等主題活動。
全力推動有關銀行、擔保機構、風險投資機構支持中國文化創意產業發展,現場將舉行獲得了銀行貸款和風險投資機構投資的一批有前景的文化企業和文化產業項目簽約儀式。
10. 中國民間藝術品版權保護與授權交易會
時 間:9月17日 10:30-11:30 14:00-16:30
組織方:CICE組委會
四川省文學藝術界聯合會
規 模:150人。主要由受邀單位相關負責人、民間藝術品有關人士及版權相關行業代表組成。
地 點:成都世紀新城國際會展中心3號館
本次民間藝術品交易會的與會專家和民間藝術家將參與中國民間藝術的傳承與創新、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版權保護與授權、原創藝術品版權保護和衍生品的繁榮等主題研討,並進行現場藝術品版權保護與授權簽約儀式。
與交易會配套的中國特色地區民間藝術以及西南非遺文化綜合展,通過在美術、舞蹈、戲曲、音樂、剪紙、綉花、陶瓷、絲綢等藝術發展中具有優異貢獻的年度事例中評選出2014年度中國傳統藝術貢獻人物進行宣傳。
同時,將邀請全國最具代表性的民間藝術精品參展。博覽會中業內專家現場鑒寶,提供專業收藏意見,權威采購平台。同時,舉辦多場高峰論壇、專題講座。
11.中國創意設計版權保護論壇
時 間:9月18日 10:30-11:30
主辦方:CICE組委會
支持方:北京國際設計周組委會
承辦方:北京國際版權交易中心
地 點:成都世紀新城國際會展中心3號館
本次活動將利用設計周的專業平台優勢,匯聚中國以及國際優秀設計師、專家、設計機構資源,就中國在設計領域的版權保護及設計版權交易的成功案例進行分享。同時,現場將對優秀作品進行設計版權認證服務,並為已認證設計作品舉行簽約授權儀式。
除此之外,展區將舉行設計版權拍賣會,通過拍賣推介優秀設計作品,以達成國內外設計版權交易。
12. 閉幕式(接旗儀式)暨「金慧獎」頒獎儀式
時 間:9月18日 19:00-21:00
主辦方:CICE組委會
下一屆主辦城市人民政府
參與方:各獲獎企業、機構等
地 點:成都世紀城國際會議中心
擬以酒會等形式舉辦本屆版博會閉幕式暨金慧獎頒獎儀式,儀式中將頒布「最佳組織獎」「版權名企獎」「創意作品獎」等獎項,以鼓勵在2014年度版權領域的優秀文化創意企業、機構,以及本次博覽會中的優秀參展企業及個人。
同時,將舉行版博會交接旗儀式,既為本屆版博會畫上圓滿句號,又為下屆版博會的舉辦做好鋪墊。
Ⅱ 如何保護復制境外電子出版物的版權
為加強對出版或復制境外電子出版物和計算機軟體的著作權管理,防止侵權盜版電子出版物和計算機軟體的非法出版或復制,保證電子出版和計算機軟體行業的健康發展,國家版權局決定對出版或復制境外電子出版物和計算機軟體進行著作權授權合同登記和認證。那麼如何保護復制境外電子出版物的版權?如何保護復制境外電子出版物的版權?一、事項名稱復制境外電子出版物和計算機軟體著作權授權合同登記二、申辦主體法人√個人□其它□三、法定依據《關於對出版和復制境外電子出版物和計算機軟體進行著作權授權合同登記和認證的通知》(國權28號)第二條。四、申報條件1、我省電子出版物復制單位;2、接受境外委託復制電子出版物和計算機軟體;3、應在復制前報登記、認證,經過登記以及認證取得著作權合同登記批復後方可復制。五、申報材料1、著作權授權合同登記表;2、授權合同(一式兩份);3、樣品。六、辦理期限法定時限:承諾時限:3個工作日(國家版權局認證不計入辦理時限)。七、辦事流程申請人要向省政務中心文體廳窗口提交申請→受理、登記→報國家版權局認證→文體廳窗口送達著作權合同登記批復。關於如何保護復制境外電子出版物的版權?這一問題我們就給大家解答到這里了,如果有更多關於版權保護的問題,大家可以繼續關注八戒知識產權,或電話聯系我們。
Ⅲ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版權局的組織機構
國家版權局的實質下屬機構為版權管理司,版權管理司內設4個處(室) :
(一)綜合處
(二)社會服務處
(三)執法監管處
(四)國際事務處
Ⅳ 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是個什麼部門
根據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批準的《國務院機構改革和職能轉變方案》和《國務院關於機構設置的通知》(國發〔2013〕14號),設立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正部級),為國務院直屬機構。
一、職能轉變
(一)取消的職責。
1.取消舉辦全國性出版物訂貨、展銷活動審批。
2.取消在境外展示、展銷國內出版物審批。
3.取消設立出版物全國連鎖經營單位審批。
4.取消從事出版物全國連鎖經營業務的單位變更《出版物經營許可證》登記事項,或者兼並、合並、分立審批。
5.取消只讀類光碟生產設備引進、增加與更新審批。
6.取消著作權集體管理組織章程修改審批。
7.取消出版物總發行單位設立從事發行業務的分支機構審批。
8.取消期刊變更登記地審批。
9.取消影視互濟專項資金使用審批。
10.取消軍隊協助拍攝電影片軍事預算審批。
11.取消廣播電視傳輸網路公司股權性融資審批。
12.取消中外合作攝制電影片所需進口設備、器材、膠片、道具審批。
13.取消電影洗印單位接受委託洗印加工境外電影底片、樣片和電影片拷貝審批,同時強化政策導向和管理措施。
14.取消一般題材電影劇本審查,實行梗概公示。
15.取消出版物發行員職業技能鑒定職責,工作由相關協會、學會承擔。
16.取消圖書出版單位等級評估職責,工作由中國出版協會承擔。
17.取消報紙、期刊綜合質量評估職責,工作分別由中國報業協會和中國期刊協會承擔。
18.取消涉外著作權登記服務職責,工作由中國版權保護中心承擔。
19.取消調控書號總量的職責。創新書號管理方式,規范書號使用,遏制違規行為。
20.取消管理廣播劇的職責。
21.根據《國務院機構改革和職能轉變方案》需要取消的其他職責。
(二)下放的職責。
1.將音像復制單位、電子出版物復制單位設立審批職責下放省級新聞出版廣電行政部門。
2.將音像復制單位、電子出版物復制單位變更業務范圍或兼並、合並、分立審批職責下放省級新聞出版廣電行政部門。
3.將地方對等交流互辦單一國家電影展映活動審批職責下放省級新聞出版廣電行政部門。
4.將國外人員參與製作的國產電視劇審查職責下放省級新聞出版廣電行政部門。
5.將地市級、縣級廣播電台、電視台變更台標審批職責下放省級新聞出版廣電行政部門。
6.將設置衛星電視廣播地面接收設施審批職責下放省級新聞出版廣電行政部門。
7.將只讀類光碟設備投產驗收工作職責下放省級新聞出版廣電行政部門。
8.根據《國務院機構改革和職能轉變方案》需要下放的其他職責。
(三)加強的職責。
1.加強組織推進新聞出版廣播影視領域公共服務,大力促進城鄉公共服務一體化發展,促進新聞出版廣播影視事業繁榮發展。
2.加強指導、協調、推動新聞出版廣播影視產業發展,優化配置新聞出版廣播影視資源,加強業態整合,促進綜合集成發展。
3.加強推進新聞出版廣播影視領域體制機制改革。
4.加強對數字出版以及網路視聽節目服務、公共視聽載體播放廣播影視節目的規劃指導和監督管理,推動協調其健康發展。
5.加強著作權保護管理、公共服務和國際應對,加大反侵權盜版工作力度。
6.加強新聞出版廣播影視國際傳播能力建設,協調推動新聞出版廣播影視「走出去」工作。
7.加強管理理念和方式的創新轉變,充分發揮市場調節、社會監督和行業自律作用。
二、主要職責
(一)負責擬訂新聞出版廣播影視宣傳的方針政策,把握正確的輿論導向和創作導向。
(二)負責起草新聞出版廣播影視和著作權管理的法律法規草案,制定部門規章、政策、行業標准並組織實施和監督檢查。
(三)負責制定新聞出版廣播影視領域事業發展政策和規劃,組織實施重大公益工程和公益活動,扶助老少邊窮地區新聞出版廣播影視建設和發展。負責制定國家古籍整理出版規劃並組織實施。
(四)負責統籌規劃新聞出版廣播影視產業發展,制定發展規劃、產業政策並組織實施,推進新聞出版廣播影視領域的體制機制改革。依法負責新聞出版廣播影視統計工作。
(五)負責監督管理新聞出版廣播影視機構和業務以及出版物、廣播影視節目的內容和質量,實施依法設定的行政許可並承擔相應責任,指導對市場經營活動的監督管理工作,組織查處重大違法違規行為。指導監管廣播電視廣告播放。負責全國新聞記者證的監制管理。
(六)負責對互聯網出版和開辦手機書刊、手機文學業務等數字出版內容和活動進行監管。負責對網路視聽節目、公共視聽載體播放的廣播影視節目進行監管,審查其內容和質量。
(七)負責推進新聞出版廣播影視與科技融合,依法擬訂新聞出版廣播影視科技發展規劃、政策和行業技術標准,並組織實施和監督檢查。負責對廣播電視節目傳輸覆蓋、監測和安全播出進行監管,推進廣電網與電信網、互聯網三網融合,推進應急廣播建設。負責指導、協調新聞出版廣播影視系統安全保衛工作。
(八)負責印刷業的監督管理。
(九)負責出版物的進口管理和廣播影視節目的進口、收錄管理,協調推動新聞出版廣播影視領域「走出去」工作。負責新聞出版廣播影視和著作權管理領域對外及對港澳台的交流與合作。
(十)負責著作權管理和公共服務,組織查處有重大影響和涉外的著作權侵權盜版案件,負責處理涉外著作權關系和有關著作權國際條約應對事務。
(十一)負責組織、指導、協調全國「掃黃打非」工作,組織查處大案要案,承擔全國「掃黃打非」工作小組日常工作。
(十二)領導中央人民廣播電台、中國國際廣播電台和中央電視台,對其宣傳、發展、傳輸覆蓋等重大事項進行指導、協調和管理。
(十三)承辦黨中央、國務院交辦的其他事項。
三、內設機構
根據上述職責,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設22個內設機構:
(一)辦公廳。
負責文電、會務、應急值班、機要、檔案、督查等機關日常運轉工作,承擔政務公開、新聞發布、安全保密、信訪、建議提案辦理和機關財務等工作,指導機關後勤服務管理和政務信息化工作。
(二)政策法制司。
研究新聞出版廣播影視管理重大政策。組織起草新聞出版廣播影視和著作權管理法律法規草案和規章,承擔規范性文件的合法性審核工作。承擔重大行政處罰聽證、行政復議、行政應訴、涉外法律事務等工作。
(三)規劃發展司(改革辦公室)。
擬訂新聞出版廣播影視事業產業發展規劃、政策和調控目標並組織實施,協調推動新聞出版廣播影視事業產業發展。研究擬訂新聞出版廣播影視領域重大改革措施,指導、協調推進有關體制機制改革工作。依法承擔新聞出版廣播影視統計工作。
(四)公共服務司。
擬訂新聞出版廣播影視基本公共服務政策和保障標准,協調推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和城鄉一體化發展。組織實施重大公益工程,對老少邊窮地區進行扶助,指導監督相關重點基礎設施建設。
(五)綜合業務司。
指導行政審批制度改革,組織、協調行政審批工作。擬訂行政許可的實施辦法,承辦相關行政許可事項。
(六)宣傳司。
承擔廣播電視宣傳和播出的指導、監管工作。指導、協調全國性重大廣播電視活動。指導、監管理論文獻片、紀錄片、電視動畫片的製作和播出。具體指導中央人民廣播電台、中國國際廣播電台和中央電視台的重大宣傳工作。
(七)新聞報刊司。
承擔報紙(報社)和期刊(刊社)出版活動,國內報刊社、通訊社分支機構和記者站的監督管理工作。組織對報紙、期刊內容的審讀和輿情分析工作。承擔全國新聞單位記者證的監制審核、發放、備案和管理工作。組織查處重大新聞違法活動。
(八)電影局。
承擔電影製片、發行、放映單位和業務的監督管理工作,組織對電影內容進行審查。指導、協調全國性重大電影活動。指導電影檔案管理、技術研發和電影專項資金管理。承辦對外合作製片、輸入輸出影片的國際合作與交流事項。
(九)出版管理司(古籍整理出版規劃辦公室)。
承擔圖書、音像、電子出版單位和出版活動的監督管理工作,組織對圖書、音像製品、電子出版物內容和質量進行監管。組織指導涉及黨和國家重要文件文獻、教科書的出版工作,組織實施全民閱讀推廣活動。承擔國家古籍整理出版規劃的組織協調工作。承擔書號、版號管理工作。
(十)電視劇司。
承擔電視劇製作的指導、監管工作,組織對國產電視劇、引進電視劇和對外合拍電視劇(含動畫片)的內容進行審查。指導、調控電視劇的播出。
(十一)印刷發行司。
承擔印刷、復制、出版物發行單位和業務的監督管理工作,組織查處、糾正重大違法違規行為。組織指導黨和國家重要文件文獻、教科書的印製發行工作。指導內部資料性出版物的印刷管理工作。推動印刷業轉型升級及新興印刷業發展。
(十二)傳媒機構管理司。
承擔廣播電視播出機構和業務、廣播電視節目製作機構、廣播電視節目傳送、有線電視付費頻道、移動電視業務的監督管理工作。指導和監督管理廣播電視廣告播放。
(十三)數字出版司。
承擔數字出版內容和活動的監督管理工作,對網路文學、網路書刊和開辦手機書刊、手機文學業務進行監督管理。
(十四)網路視聽節目管理司。
承擔網路視聽節目服務、廣播電視視頻點播、公共視聽載體播放廣播影視節目內容和業務的監督管理工作。指導網路視聽節目服務的發展和宣傳。
(十五)反非法和違禁出版物司(全國「掃黃打非」工作辦公室)。
擬訂「掃黃打非」方針政策和行動方案並組織實施,組織、指導、協調全國「掃黃打非」工作,組織查處非法和違禁出版傳播活動的大案要案。承擔全國「掃黃打非」工作小組日常工作。
(十六)版權管理司。
擬訂國家版權戰略綱要和著作權保護管理使用的政策措施並組織實施,承擔國家享有著作權作品的管理和使用工作,對作品的著作權登記和法定許可使用進行管理。承擔著作權涉外條約有關事宜,處理涉外及港澳台的著作權關系。組織查處著作權領域重大及涉外違法違規行為。組織推進軟體正版化工作。
(十七)進口管理司。
承擔出版物、廣播電視節目的進口管理。依法管理境外新聞出版廣播影視機構在華設立辦事機構。對境外廣播電視節目的引進、播出和中外廣播電視節目合作的製作、播出,以及衛星電視接收設施、境外衛星電視節目的落地和接收進行監督管理。
(十八)科技司。
擬訂新聞出版及印刷業、廣播影視及視聽類新媒體科技發展規劃、政策、行業標准並組織實施。擬訂廣播影視傳輸覆蓋網和監測監管網的規劃,推進三網融合。承擔廣播影視安全播出的監督管理和技術保障工作,承擔廣播影視質量技術監督、監測和計量檢測工作。
(十九)財務司。
承擔機關和直屬單位財務管理工作,負責預決算、國有資產管理、基本建設項目、政府采購及內部審計工作。
(二十)國際合作司(港澳台辦公室)。
組織開展新聞出版廣播影視和著作權的對外及港澳台交流與合作。協調推動新聞出版廣播影視「走出去」工作。承擔國際文化協定中有關項目的執行工作。
(二十一)人事司。
承擔新聞出版廣播影視行業隊伍建設和教育培訓工作。承擔機關和直屬單位的人事管理、機構編制、勞動工資等工作。
(二十二)保衛司。
擬訂新聞出版廣播影視有關安全制度和處置重大突發事件預案並組織實施,指導、協調新聞出版廣播影視系統安全保衛工作。指導、管理機關、中央人民廣播電台、中國國際廣播電台、中央電視台等重點單位和核心機密、要害部位的安全保衛工作。
機關黨委。負責機關和在京直屬單位的黨群工作。
離退休幹部局。負責機關離退休幹部工作,指導直屬單位的離退休幹部工作。
四、人員編制
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機關行政編制為508名(含兩委人員編制11名、援派機動編制5名、離退休幹部工作人員編制39名)。其中:局長(兼國家版權局局長)1名、副局長4名、國家版權局專職副局長1名(副部長級);司局領導職數77名(含總工程師1名、機關黨委專職副書記1名、離退休幹部局領導職數3名)。
五、其他事項
(一)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加掛國家版權局牌子,在著作權管理上,以國家版權局名義行使職權。
(二)關於動漫和網路游戲管理,與文化部的職責分工維持不變。
(三)所屬事業單位的設置、職責和編制事項另行規定。
六、附則
本規定由中央機構編制委員會辦公室負責解釋,其調整由中央機構編制委員會辦公室按規定程序辦理。
Ⅳ 國際版權交易中心的共建單位介紹
中國版權保護中心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新聞出版總署(國家版權局)直屬事業單位,成立於1998年9月。根據新聞出版總署的批復及機構設置改革發展的需要, 中華版權代理中心 (獨立事業法人)、 中華版權代理總公司 (獨立企業法人)劃歸中心管理。計算機軟體和其他各類作品著作權登記、涉外音像製品合同登記、涉外錄音錄像作品著作權認證、侵權作品的鑒定、著作權法律咨詢服務等工作,成為中心基本職責。
中國版權保護中心作為國家設立的版權公共服務機構 ,在貫徹實施著作權法律,實施著作權行政管理制度,實施國家版權戰略,發展並完善我國版權公共服務體系,保護著作權人合法權利,促進作品的創作與傳播,服務相關版權產業的健康發展,增強自主創新能力、建設創新型國家等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
北京產權交易所是經北京市人民政府批准設立的綜合性產權交易機構,是以企業產權交易為基礎,集各類權益交易服務為一體的專業化市場平台。
1994年成立北京產權交易中心
2003年成立中關村技術產權交易所
2004年2月14日二機構合並重組為北京產權交易所
北京市國資委指定的市屬企業國有產權交易場所
國務院國資委選定的為中央企業國有產權轉讓服務的首批試點產權交易機構之一
國家知識產權局選定的「國家專利技術展示交易中心」試點單位
北京東方文化資產經營公司成立於2005年8月1日,是北京市東城區人民政府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直接管轄的國有獨資企業,公司注冊資金3.6億元人民幣,其前身為北京東方文化經濟發展集團有限公司。
公司立足於東城區位資源,大力促進文化產業的發展,致力於成為以房地產為基礎、文化產業為核心、高科技為動力、資本運營為紐帶的綜合性資產經營公司。公司直接控股9家公司,行業涉及地產開發、工程建設、物業管理、汽車貿易、旅遊酒店、餐飲服務、影視娛樂、數字化建設和軌道交通等領域。公司共有員工2800餘人。
公司堅持把企業文化建設作為強化企業管理、提升企業競爭力的重要手段,通過創建並推廣獨具企業特色、以「三心」精神為核心的企業文化,有效激發廣大員工不斷創新、進取的工作積極性和創造性,企業凝聚力和向心力不斷增強。
公司將藉助東城區得天獨厚的資源優勢、地域優勢和人才優勢,強化資本運作,盤活存量資產,突出核心業務,拓展經營空間,實現資產的保值增值,努力打造國內文化產業的一流品牌。
Ⅵ 國家版權局是干什麼的
(一)劃入的職能
1.承辦參加國際著作權的雙邊或多邊條約、協議的談判、簽約的有關工作。
Ⅶ 中國版權保護中心的主要職能
面向全國開展各類作品著作權登記及合同備案
1、 計算機軟體著作權登記,包括:軟體著作權登記、軟體源程序封存保管、軟體著作權轉讓或專有許可合同登記、軟體著作權質權登記等。
2、 軟體以外其它各類作品著作權登記及合同備案,包括:文字作品,口述作品,音樂、戲劇、曲藝、舞蹈、雜技藝術作品,美術、建築作品,攝影作品,電影作品和以類似攝制電影的方法創作的作品,工程設計圖、產品設計圖、地圖、示意圖等圖形作品,模型作品以及法律和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作品的著作權登記及合同備案;涉外音像製品授權合同登記和認證;著作權質權登記等。
提供全方位的數字版權公共服務1、 以DCI體系(數字版權唯一標識符)為核心,開展數字作品版權登記及費用結算等服務。面向海量使用作品的各類網路播放平台和電信運營商,以DCI技術體系為支撐,提供數字作品版權登記、版權和內容審核、費用結算等綜合性服務。
2、 開展網路視頻音頻作品及其它作品的版權監測及調查取證服務。針對互聯網版權糾紛日益增多以及互聯網技術給版權維權帶來的困難,利用技術手段以及版權公共服務機構的公信力,提供音視頻作品的網路監測、調查取證、發送刪除通知函、跟蹤刪除結果等服務。截至2011年11月,經中心監測發函已刪除的盜版鏈接超過41萬條,有效刪除率達到97%
作品保管服務
權利人將自己正在創作或已創作完成的作品提交給登記機構,由登記機構予以保管並出具保管憑證的業務。按照作品保管業務模式,作品保管實行實名制;創作完成的各類作品以及作品的部分均可申請作品保管;申請並獲得保管憑證之後,相關作品信息可以取得真實有效的證明效力。
聯系方式:作品保管部
提供最專業的版權法律服務1、 版權鑒定:根據新聞出版總署(國家版權局)的批復,中國版權保護中心版權鑒定委員會作為專門從事版權鑒定的專業機構,具有我國最高人民法院認可的鑒定資質,負責組織專家力量,對作品的異同性進行鑒定,為司法機關、行政管理機關的司法審判和行政執法提供科學依據。
2、 網路游戲侵權鑒定:根據新聞出版總署的文件,公安、司法機關要求就網路游戲「私服」、「外掛」等侵權行為進行鑒定,由中國版權保護中心負責辦理。
3、 版權咨詢:通過信函、電話、電子郵件等方式向公眾提供版權法律咨詢。
4、 糾紛調解:依靠長期從事版權維權和糾紛調處的資源優勢,為著作權糾紛當事人提供高效、公正、經濟的糾紛處理方式,維護當事人合法權益,宣傳誠信、理性解決糾紛的理念,推動版權產業健康發展,促進著作權法的貫徹實施。
提供區域版權產業研究和版權價值評估等高端的專業咨詢服務1、 開展區域版權相關產業經濟貢獻調查分析體系的研究和實踐,為各地區的版權產業發展提供權威情報和基礎數據,為政府機構、大型版權相關企業及海外機構提供專項或綜合性經濟貢獻調查分析報告和咨詢報告。
2、 以服務企業投融資活動和文化金融服務創新為目標,開展版權價值評估專業咨詢,推進版權價值評估體系和標準的制訂。
建設和管理中國標准錄音製品編碼中心(中國ISRC中心)2011年1月18日,中國標准錄音製品編碼(ISRC)中心(以下簡稱「中心」)經國家新聞出版總署正式批准,由中國版權保護中心籌備成立。作為2009年9月30日新修訂發布的中國標准錄音製品編碼(GB/T13396-2009)的執行機構,負責中國ISRC編碼的分配、管理與維護以及相關資料庫的建立和運維;作為國際ISRC中心承認的中國國家注冊中心,遵守國際ISRC中心章程,履行相應職責。 中國ISRC中心作為新聞出版行政管理部門批准成立的國家標准執行機構,在保護相關權利人的合法權益,促進錄音製品和音樂錄像製品的傳播,推動推動音樂相關製品的輸出和引進,實現與國際音樂產業界良好的銜接和交流,提高國產音樂的國際市場競爭力等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
Ⅷ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版權局的職能范圍
國家版權局的主要職能是貫徹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律、法規。並且接受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的委託,負責起草著作權的法律;同時接受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的委託,起草與著作權有關的行政法規。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第47條,國家版權局還負責查處「在全國有重大影響的著作權案件;涉外侵權案件;認為應當由國家版權局查處的侵權案件。」國家版權局負責批准設立、監督指導著作權集體管理機構(例如中國音樂著作權協會)和涉外代理機構(例如中華版權代理總公司)。
以及負責一切與涉外有關的著作權活動。此外,國家版權局還負責管理國家享有的著作權以及根據著作權法由國家享有或代為管理的著作權。國家版權局和地方著作權行政管理部門之間沒有行政隸屬關系,但是國家版權局對地方著作權行政管理部門負有業務上的指導責任
並且監督地方著作權行政管理部門執行著作權法的情況。
國家版權局是國務院著作權行政管理部門,主管全國的著作權管理工作,其主要職責是 :
(一)擬訂國家版權戰略綱要和著作權保護管理使用的政策措施並組織實施,承擔國家享有著作權作品的管理和使用工作,對作品的著作權登記和法定許可使用進行管理;
(二)承擔著作權涉外條約有關事宜,處理涉外及港澳台的著作權關系;
(三)組織查處著作權領域重大及涉外違法違規行為;
(四)組織推進軟體正版化工作。
版權管理司主要職責 :
(一)參與起草版權法律、法規,擬訂版權管理、保護、使用的規章、政策並組織實施;
(二)擬訂國家版權規劃並組織實施,承擔國家知識產權戰略綱要實施的有關工作;
(三)監督版權法律、法規的實施,部署、組織、指導全國版權行政管理與執法工作;
(四)組織查處版權領域重大及涉外違法違規行為,組織協調開展打擊侵權盜版專項行動,承辦打擊侵權盜版有功單位和人員的獎勵工作;
(五)負責網路版權監管,維護網路版權秩序,組織查處重大及涉外網路侵權盜版案件;
(六)組織推進全國軟體正版化工作,承擔推進使用正版軟體工作部際聯席會議辦公室有關工作,組織、協調軟體正版化長效機制建設;
(七)承擔版權公共服務體系建設相關工作,監督管理作品登記、質權和版權合同登記、備案、認證等工作;
(八)推進版權產業發展,監督管理版權評估、交易、代理等事宜,指導國有版權資產管理,負責開展全國版權示範工作;
(九)承辦版權涉外事務和國際應對工作,負責聯系國際版權組織,承辦版權多邊、雙邊條約、協議的談判、簽訂和實施工作;
(十)承辦涉香港、澳門特別行政區和台灣地區的版權事務;
(十一)監督管理國(境)外作品版權認證工作,對國(境)外版權認證機關、外國和國際版權組織在華代表機構實施監督管理;
(十二)承辦設立版權集體管理組織的審批工作,監督管理其依法開展活動,指導版權行業協會和社會團體工作;
(十三)監督管理作品法定許可使用,負責國家享有版權作品的使用與管理工作;
(十四)組織開展全國版權宣傳教育活動;
(十五)承辦總局領導交辦的其他事項。
Ⅸ 數字出版的完善法律制度
(一)完善數字出版基本法律制度
目前,我國尚未出台專門針對數字出版的法律和行政法規,《著作權法》中也未對數字出版行為進行規制,實踐中需要藉助《出版管理條例》、《互聯網出版管理暫行規定》等出版領域基礎性的法律法規對數字出版行為予以規制。因此,在數字出版日新月異的當下,有必要在法律制度構建層面完善對數字出版行為的規制。一方面,以我國《著作權法》第三次修改為契機,在法律條文中明確數字出版物的作品屬性、明確數字出版保護的方式;另一方面推動數字出版專門性法律的出台,對數字出版行為的含義、數字出版權利人的權利范圍、數字出版涉及的特殊問題等作出更為細致、妥善的安排。
1.明確「數字出版」的含義
數字出版與傳統出版的差異最終體現在價值增值方式的變革。傳統出版價值的實現需藉助於傳統物質生產方式;而數字出版價值的實現則直接體現在數字化、網路化流程中。
這種逐步擺脫了物質載體和物理空間的數字出版方式,引發了出版行為在獲取、製作、發行方式上的變革,這種改變也直接突破了傳統出版的概念。在法律上界定「數字出版」的概念,應當關注如下幾個要素:首先,數字出版應當是一種合法的出版行為,即數字出版的本質還應當是出版,應當遵守我國出版領域的法律規制,包括出版主體的資質要求、出版物的審查要求和出版內容的限制性規定;其次,數字出版形成的數字出版物應當是經過編輯的、具有特定形態的作品,即數字出版行為區別於一般的互聯網服務行為,必須產生為著作權法肯認和保護的作品;最後,數字出版的概念必須突出數字技術和數字化傳播手段的特點,尤其是需要強調內容形式、內容製作和內容傳播的數字化特點。因此,筆者認為,參考新聞出版總署在《關於加快我國數字出版產業發展的若干意見》所給出的概念,我們可以將「數字出版」界定為「數字出版是指利用數字技術進行內容編輯加工形成數字化作品,並通過數字化手段傳播的一種新型出版方式。」
2.明確「數字出版物」的屬性
當前數字出版的發展方向是由單純的作品數字化向數字化復合出版發展,多媒體的表現手段成為數字出版的發展趨勢。然而,多媒體的法律屬性一直沒有明確,著作權保護問題一直存在爭議。所謂多媒體,「是指以計算機系統為核心,融合了數據、文字和圖形處理以及音頻、通信等技術,從而具有將文字、數據、圖形、圖像、聲音等多種信息同時或交替表達、交流以及分析處理能力的結合體。」
簡而言之,多媒體應當具備多元素結合、信息技術輔助和互動式使用的特點,其包含的文本、圖片、聲音等元素本身可以成為著作權法保護的作品類型,但是對於這些元素的結合所形成的綜合體,著作權法沒有明確其應屬的范疇,對於一部分運用多媒體方式進行數字出版的出版物,一時在著作權法上難以找到恰當的所屬類型。有相當一部分的學者認為應當將多媒體作為一項新的作品類型加以規定和保護。這已經在一些國家或地區的立法中得到了體現,諸如日本的《量子媒介法》、德國的《信息和通信服務法》等。
在我國著作權法修改推進過程中,宜增設「多媒體作品」為一項全新的作品形式。在法律修改之前,可通過發布行政法規的方式,明確多媒體作品的定義和保護方式,並將符合多媒體性質的數字出版物納入到「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作品」的范圍。在法律尚未修改、行政法規尚未出台之前,對於多媒體類數字出版物可以參照著作權法中有關「匯編作品」的規定進行初步保護。
3.明晰「數字出版者」的權利
數字出版者是數字內容的傳播者,其主體包括傳統的出版商、技術提供商和平台提供商等,其對數字內容的形成和傳播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直到數字時代的到來,傳播者從來沒有在著作權價值和功能實現過程中介入如此之深,發揮作用如此之大。正如上文提到,作為資金、渠道和技術的投入方,數字出版者作為數字出版過程中舉足輕重的一方介入到數字出版物的產生、數字出版物的傳播以及數字出版物的價值實現過程中。但是,與數字出版者在數字作品形成過程中所起作用不相符的是,我國在專門保護傳播者的鄰接權制度中,並沒有提出對於數字出版者的保護,甚至對於傳統出版者的保護也較為有限——僅規定了出版者的版式設計專有使用權,而且在我國的立法實踐和大多數學者的觀念中,版式設計專有使用權應該限於保護印刷版本整體,而不涉及原版的圖形標識。
在數字出版條件下,對於數字出版物中特定元素的使用相對較為便捷,數字流媒體成為出版的主流,數字出版物往往加入了互動性,在數字出版物進入使用者的終端時,會自動根據終端的情況(如,終端屏幕的大小、解析度、形狀)調整數字出版物的版式,使用者也可以根據自己的使用習慣調整數字出版物的布局,在這種情況下,如果僅僅對數字出版者提供「整體版式設計」的專有使用權,將不能有效反映對鄰接權人經濟投入的回報。因此,在著作權法進行修改過程中,我們應當將數字出版者的權利范圍予以擴大,在整體的「版式設計專有使用權」之外,賦予數字出版者以下一些權利:一是復合出版權,即數字出版者有權禁止他人以其數字出版物為藍本製作生成其他數字格式下的出版物的權利;二是內容再提取權,即數字出版者有權禁止他人以任何方式將數字出版物中的素材內容全部或核心部分實質性地、再現性運用於其他出版物中;三是反復利用權,即數字出版人有權禁止他人未經許可復制、傳播數字出版物的全部或核心部分內容。
(二)完善數字版權許可制度
1.完善准法定許可制度
法定許可制度是一種非自願的許可制度,是著作權取得過程中對授權許可制度的重要補充,其更多地體現為經濟上、效率上的考量。正如波斯納所言,在一般情況下,市場是實現資源優化配置的最為有效地手段,但是在市場決策成本高於法律決策成本的情況下,資源配置問題應由法律制度來解決。
法定許可制度的出現正是為了解決版權保護和版權價值實現之間的不匹配,通過國家法律強制性的介入來實現利益最大化。我國著作權法定許可制度在著作權法中有明確的規定。
著作權法第23條、第33條第2款、第40條第3款、第43條第2款、第44條對為實施九年制義務教育和國家教育規劃而編寫出版教科書、出版者權的法定許可、表演者權的法定許可、錄音錄像製作者權的法定許可和播放者權的法定許可等情形進行了規范,授予了相關的傳播者無需經權利人授權而享有使用作品的權利,但需要其支付相應的報酬。在這五種法定許可中,有一種顯得比較特殊,即對於出版權的法定許可,在作者通過事先聲明保留的情況下,法定許可制度將不可適用,對於這種不是很徹底的法定許可制度,有學者稱之為「准法定許可制度」,也有學者認為應當被認作「默示許可制度」,在本文中筆者將其稱為「准法定許可制度」以便於論述。
根據數字出版海量授權需求以及價值實現特性,應當拓寬數字出版權的「准法定許可制度」適用的情形、適用作品的類型,同時改良授權條件的形成方式和適用條件。首先,應當拓寬「准法定許可制度」的適用范圍,其不應僅僅限於紙質這種有類型,應當實現紙質與數字化樣態之間的雙向互通,實現紙質媒介與數字化媒介的相互轉載、摘編許可。即數字出版條件下的「准法定許可制度」應當適用於紙質媒介之間、數字化媒介之間和紙質媒介於數字化媒介之間相互轉化的各種情形。其次,應當擴大「准法定許可制度」適用作品的類型,現有制度僅僅適用於文字作品等平面作品表現形式,對於多媒體集合形式的數字出版物而言,將這種轉載、摘編行為拓寬到錄音製品、錄像製品、攝影作品、計算機軟體等作品形式將是真正發揮「准法定許可制度」價值的必然要求。再次,應當借鑒「出版公告制度」,將授權條件的確定更加公開化、公平化,即在法律中明確規定,數字出版商「應當在提供前公告擬提供的作品及其作者、擬支付報酬的標准。自公告之日起30日內,著作權人不同意提供的,數字出版商不得提供其作品;自公告之日起滿30日,著作權人沒有異議的,數字出版商可以提供其作品,並按照公告的標准向著作權人支付報酬。數字出版商提供著作權人的作品後,著作權人不同意提供的,數字出版商應當立即刪除著作權人的作品,並按照公告的標准向著作權人支付提供作品期間的報酬。如果無法找到作品的著作權人的,可以將報酬支付給相關的著作權集體管理組織。」最後,限制「准法定許可制度」的適用條件,尤其是應當明確所使用作品應在超過第一次出版的盈利周期之後才能適用法定許可制度,這樣才能保證前一次出版行為的經濟利益得到充分保障,也能確保法定許可制度這種非自願許可行為不會過度侵犯授權許可這種自願許可行為的利益邊界。但是,具體時間限制性條件的確定,應當經過充分的論證,有學者認為這個時間規定為半年為宜,但筆者認為可以更短。
2.倡導知識共享許可協議
權利人取得權利的途徑往往有兩條,一條是通過授權許可這種自願許可方式獲得,另一條是通過法定許可、強制許可等非自願許可方式獲得。目前,我國數字出版非自願許可制度較為滯後、適用條件較為嚴苛,如何拓寬授權許可的通道和途徑、創新授權許可的方式將成為現階段解決數字出版商內容需求旺盛和授權效率低下的矛盾的必由之路。考察現有的權利授權模式,主要有直接授權、間接授權和默示許可這三種類型,這些授權形式大多是封閉式的授權模式,造成權利擁有者長期處於待價而沽的狀態,而權利需求者則面臨著無米下鍋的信息不對稱狀態。權利擁有者和需求者之間的上述關系不利於授權許可活動的開展和版權交易的繁榮。
為解決上述難題,一種被稱為知識共享許可協議(Creative Commons協議,簡稱「CC協議」)出現在人們視野中,這為數字時代知識共享和傳播帶來了福音,同時也為數字出版的授權模式探索提供了一個很好的借鑒。廣義上講,CC協議是授權要約模式的一種,是由知識共享組織於2002年12月發布的一系列著作權許可協議構成,供廣大社會公眾免費自由使用。該協議目的在於幫助文學創作者、藝術家、曲作者等創作者在自己創作的作品上標識自己作品的權利狀態,並向其他使用者提示自有使用的范圍。該協議由「署名」、「非商業性使用」、「禁止演繹」和「相同方式共享」等元素構成,根據特定的規則組合後CC協議主要有六類核心許可協議,分別是:「署名—非商業使用—禁止演繹(by-nc-nd)、署名—非商業使用—相同方式共享(by-nc-sa)、署名—非商業使用(by-nc)、署名—禁止演繹(by-nd)、署名—相同方式共享(by-sa)和署名(by)。」
以「署名—非商業使用—禁止演繹(by-nc-nd)」協議為例,其是指他人只要註明作者的姓名並與作者建立鏈接,就能合法使用並與他人共享該作品,但是使用者不能對作品做出任何形式的修改或者商業性質的使用。在作者創作完作品後,可以選擇 CC 協議所提供的任何一種範本,在完成選擇之後系統將會生成三種表述方式的許可協議,分別是普通文本、法律文本和元數據,提供給作者在不同情況下進行使用。
自2002年以來發布,CC許可協議以來,知識共享組織已對其進行了三次版本修訂,目前最新的版本(CC協議3.0版本)更新於2007年初,4.0版本的公開討論正式在進行中。
與此同時,CC協議的本地化工作也在不斷的推進,2006年3月29日,中國大陸版2.5版CC系列許可協議在北京發布,CC中國大陸項目官方網站也開通運營。
如今,網易、搜狐、騰訊等門戶網站以及專業視頻網站在網頁終端或者手機終端上陸續開辟了「公開課」平台,這些公開課平台提供了大量包括耶魯、牛津、斯坦福在內的多所著名高校提供的免費教育資源,極大地便利了公眾對於高質量、低成本學習資源的獲取。這些公開課平台所使用的資源就是國外採取CC協議發布的開放教育資源(Open Ecational Resources, OER)。可以說,CC協議引入中國後已經影響著中國人文化消費生活,並將有助於繁榮我國的文化產業。實踐證明,在數字出版過程中倡導開放式的版權自助服務協議,採用CC協議這種知識共享型的許可協議,將能夠有效保障作者版權的保護和價值的實現。
3.賦予集體管理組織延伸管理權
數字出版帶來大量頻繁的版權貿易需求,這種高頻率的海量版權授權需求催熱了人們對著作權集體管理組織的追捧,尋求著作權集體管理制度的突破成為了人們解決數字出版授權困境的主要途徑。「著作權集體管理是指一定的社會組織對著作權人不便自己行使或難於事先的權利進行的統一管理。它是通過代表著作權人的集體管理組織,授權作品的使用者使用該組織成員的作品,並收取著作權使用費分配給著作權人的一種社會行為。」
各國著作權法中對集體管理的權利主要有三個方面:一是權利人將權利授權集體管理組織行使;二是著作權法規定某些權利強制由集體管理組織行使;三是延伸性集體管理。
在我國,《著作權集體管理條例》賦予了著作權集體管理組織行使代為簽訂許可使用合同、收取並轉付使用費以及代為進行訴訟的權利,這些以授權為基礎而衍生的著作權集體管理職能在數字出版條件下將很難適應現實需要,引入延伸性集體管理已經成為著作權集體管理組織進一步完善自身職能、權利人更加充分地實現作品價值、出版商更加高效地實現獲權的必由之路。
「延伸集體管理,即集體管理組織在向使用者授權許可使用時,不僅有權許可會員的權利,還可以許可非會員的、但法律規定適於集體管理的權利。非會員可以事後不同意集體管理組織的授權,從而禁止使用者進行相關的利用。」
延伸性集體管理制度的建立能夠賦予著作權集體管理組織在未得到非會員的授權的情況下,有權與使用者簽訂的一攬子有效的許可合同,但是應當向非會員分配報酬,同時在非會員事後明確拒絕該種延伸管理的情況下這種管理將無效。這種延伸管理制度是一種受到嚴格約束的制度,權利人具有較為通暢的「退出機制」,不必擔心著作權集體管理組織對權利人權利造成損害或者使集體管理組織形成不合理的壟斷地位。在數字出版條件下,面對海量的信息傳播、瞬息的傳播速度、廣域的傳播空間,內容授權工作開展若仍然依賴一對一事先授權模式,集體管理制度的優勢將盪然無存。著作權集體管理組織面對井噴式的作品創作環境,要做到全面的事先獲權自然不可能,但是使用者在數字出版條件下仍需要擁有一條無風險、能夠簽訂一攬子協議的授權通道,退一步講能夠找到一個通過向特定主體繳付許可使用費從而得以合法使用作品的渠道,以降低出版的侵權風險。在這種情況下,賦予著作權集體管理組織對於非會員權利的延伸管理權顯得格外重要。而且作為全國性的、特定領域內唯一的非營利性著作權管理組織,理應承擔起非會員報酬的收取和轉付這項工作。當然,延伸管理制度的建立是有條件的,必須建立在較為完善的集體管理制度基礎上,一方面集體管理組織必須具有充分的代表性且運作成熟良好,另一方面集體管理機制較為完善,如建立了成熟的許可費收集分配機制、完善的數字處理技術、高水平的國際協調能力等。
因此,在醞釀建立延伸性集體管理制度之初,我國必須出台更為詳細的著作權集體管理制度,對版權的授權、版稅的收取以及版稅的分配等內容予以更為具體的規定,以建立起更為完善的集體管理制度。
(三)完善數字版權轉讓制度
數字出版的出現,完美地實現了技術與藝術的結合,也為兩者的聚變提供了能量釋放的平台,使得傳統出版內容獲得了價值增值的全新通道。「著作財產權的財富性和商品性意味著利益分配和交易的必然性;而著作財產權的傳播性和實用性則體現了交易的可行性。」
數字出版本身藉助了數字技術、利用數字平台,從而繁榮了數字版權轉讓市場。在實現數字版權價值增值的過程中,數字版權轉讓是一種重要的實現方式,完善出版物版權轉讓,促進版權轉讓市場的繁榮,將成為構建新時期數字出版法律制度必須關注的問題。
1.推進版權轉讓公共服務市場化、信息化
一般認為,「版權公共服務是以維護公共利益為目的,依據法律規定由版權行政管理機構或政府授權的其他組織在公共領域內圍繞版權在創造、運用、保護和管理過程中產生的經濟關系所提供的各種服務」,提供上述服務的機構就是版權公共服務機構,一般包括著作權集體管理組織、版權協會、作品登記機構、版權代理機構、版權保護中心、版權交易中心等。版權公共服務可以包括貿易輔助、糾紛解決、信息支持、教育宣傳等內容。我國版權公共服務起步較晚,專門針對數字出版版權轉讓的公共服務更是寥寥無幾。完善的版權公共服務能夠極大地提高版權轉讓的效率、降低版權轉讓的風險,進而大大促進版權交易市場的繁榮。
因此,高質量的版權公共服務、健全的版權中介服務機構、完善的版權公共服務體系將能有效實現版權交易環境的優化。完善版權公共服務,我們需要根據數字出版的特性作好以下兩方面的工作:
一方面,完善市場化運營機制。「十二五規劃」明確指出,繁榮發展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要「堅持一手抓公益性文化事業、一手抓經營性文化產業,始終把社會效益放在首位,實現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有機統一。」在宏觀上,通過將一部分競爭性、經營性強的數字版權公共服務項目推向社會,節約資金投入到其他基礎性數字版權公共服務中去,在堅持非營利性的基礎上,引入多主體的競爭機制和多元化的激勵機制,以提高服務的質量、創新服務的內容、擴大服務對象。在微觀上,在版權公共服務機構內部引入現代化的管理理念和市場化管理模式,「將董事會制度引入其治理機制。董事會的成立,改變了傳統由政府全盤管理和運作公共服務機構的做法,使政府從繁忙的日常工作中解脫,也使公共服務機構的管理向更加專業化、更具效率的方向發展,大大改善了公共服務機構的組織治理機制和管理效率。」
另一方面,完善信息化運作機制。數字出版條件下,版權面臨著巨大的挑戰,版權服務也面臨著巨大的變革。首先,版權服務需求產生變革。面對數字出版需求的海量信息和快速傳播,版權的權利類型復雜化、權利主體擴大、侵權幾率增大、網路取證困難。版權公共服務機構承擔的基礎性版權服務將極大延伸,全新的版權服務內容將大量涌現,只有利用版權信息化運作機制才能有效面對信息化對版權服務帶來的沖擊。另一方面,版權服務提供方式產生變革。依靠網路進行版權宣傳教育、交易平台建設、信息披露傳遞,不僅大大降低了成本、提高了效率,而且方便了權利人的參與和社會的監督。所以,在具體建立版權公共服務機構的過程中,要以國家推動電子政務發展為契機,積極將信息上網,推動無紙化、電子化、信息化運作,以便於數字版權貿易的開展。
2.搭建轉讓平台,延伸服務的環節和層次
信息不對稱帶來的巨大交易風險已經極大地限制了版權轉讓市場的規模的進一步擴大。對於數字版權轉讓而言,我們需要為其搭建一個更為透明、更為可靠的版權轉讓平台,為轉讓雙方提供更加全面的版權信息、更加安全的交易環境,從而降低交易風險、提升交易效率。版權轉讓平台應當能提供「四個環節兩個層次」的服務來滿足社會的需求。
版權轉讓平台提供的服務貫穿版權創造、運用、保護和管理四個環節,在創造環節,服務內容主要集中於鼓勵創作,通過營造全社會崇尚知識、保護知識產權的氛圍來激發作者創作的熱情;在運用環節,主要通過交易平台運作、版權評估等方式為版權運用提供便利,通過集體管理組織實現權利的全面保護;在保護環節,主要通過集體維權、糾紛解決等方式提供支持;在管理環節,指導企業進行版權經營管理,制定企業版權戰略,提供版權知識培訓等服務。上述「四個環節」的服務應相互銜接相互配合。總的來說,以版權交易中心為主體構建起版權轉讓平台,並提供相應的版權轉讓服務,將進一步滿足數字出版對於版權授權的需求。版權轉讓平台在數字出版過程中提供的服務可分為基礎性版權服務和其他版權服務兩個層面,基礎性版權服務主要屬於保障性的基本服務,市場化能力較弱,不宜推向市場,基本上靠政府財政支持,如版權交易平台搭建、版權糾紛調解;其他版權服務,如版權訴訟代理,可以引入市場化機制減少政府財政在此領域的支出。這種不同層次的劃分,有助於我們在優化交易環境過程中,更加有效地利用國家資金,並引導社會對數字版權轉讓的投資熱情。同時,版權轉讓平台的服務功能應當加強,建立以作品的創作、傳播和使用全過程的版權轉讓平台,並且提供多功能、多范圍的版權綜合服務技術支持將能夠極大推進版權轉讓的實現,有助於版權轉讓市場的健全。
近年來,我國版權交易中心發展迅猛,版權轉讓平台發展勢頭強勁,但是在數量增加的基礎上,應當更加註重質的提升,尤其是自身重點區域、重點行業的優勢的培養。目前,僅北京一個地區就已經出現三家版權交易中心:北京國家版權交易中心、中國人民大學版權交易中心和北京國際版權交易中心。
因此,當前亟需對於同質性、業務相近的版權交易中心進行整合,力爭在全國范圍內建成若干個區域性、行業集聚、實力雄厚的版權交易中心。「一個權威的、在線的版權交易平台,將會極大地方便數字版權交易。到時候作為版權買賣雙方只需要在這個平台上選取版權然後付費就可以了,讓這個平台承擔版權審查和信息明確的工作,這樣就會使得版權交易規范化。」
由行業內較有影響力的組織牽頭搭建數字版權交易平台成為一種有益的探索。如為了幫助報紙和廣播公司等媒體從手機及其他無線設備的新聞服務中獲得更多利潤,美聯社決定成立一家數字版權交易中心。該版權交易中心將代理會員媒體的報道、照片及視頻的許可談判事宜。除抽取大約20%的管理費外,其他一切版權收益均歸會員媒體所有。
Ⅹ 中華人民共和國新聞出版總署的機構設置
辦公廳
財務司
法規司
綜合業務司
出版產業發展司
新聞報刊司出版管理司
印刷發行管理司
科技與數字出版司
反非法和違禁出版物司
版權管理司
對外交流與合作司
人事司
機關黨委
離退休幹部工作辦公室
紀檢組監察局 新聞出版總署(國家版權局)直屬機構及職能
1、人民出版社
出版社科圖書,促進社科發展。馬克思列寧主義原著出版,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著作出版,黨和國家重要文件文獻出版,社會主義建設成就和經驗著作出版,中共黨史和黨建著作出版,中外哲學、經濟、科學社會主義、歷史學術著作教材出版,國際問題和國際共產主義運動重要文獻專著出版,台港澳版哲學社會科學圖書出版,相關發行與咨詢服務,《新華月報》、《新華文摘》和《人物》出版。
2、中國新聞出版研究院
開展新聞出版科學研究,促進新聞出版事業發展。新聞出版基礎理論研究、新聞出版應用理論研究、新聞出版經濟理論研究、外國新聞出版研究、新聞出版高科技研究、相關專業培訓。《出版發行研究》、《出版參考》和《傳媒》等雜志和圖書出版。
3、新聞出版報社
《新聞出版報》、《中國出版》等報刊出版
4、新聞出版總署信息中心
為新聞出版事業發展提供信息服務和互聯網監測服務。總署機關辦公自動化系統和相關網站運行、維護服務,推動行業信息化、標准化建設。對於互聯網出版內容進行監測分析。
5、中國版權保護中心
為保護知識產權提供版權服務。軟體著作權登記、版權代理、版權鑒定、版權法律服務,法定許可著作權使用報酬收轉,文學、美術、攝影版權集體管理,涉外作品登記、涉外作品質押合同登記、版權知識宣傳與信息服務。
6、新聞出版總署教育培訓中心
職工崗位培訓與繼續教育、出版單位負責人崗位培訓的組織實施、地方新聞出版培訓機構業務指導、承辦對高級職稱評審相關工作、新聞出版職業技能鑒定指導等。
7、新聞出版總署機關服務局
為總署機關辦公與職工生活提供後勤服務。機關辦公服務、機關職工生活服務、承辦機關委託事項。
8、中國版本圖書館
保存版本圖書資料,促進社會經濟文化發展。書報、期刊、音像製品和電子出版物樣本徵集保管,圖片、碑拓、拓片、樂譜、歌片、地圖、中小學課本、明信片、畫冊、卷軸、連環畫、年歷、掛歷、教學掛圖、低幼讀物、技術標准讀物、影印古籍、盲人讀物收藏管理,出版物標識標準的貫徹實施。
9、新聞出版總署出版產品質量監督檢測中心
出版物質量檢測和鑒定、出版物內容審讀。
10、國家出版基金管理規劃辦公室
規劃管理國家出版基金,促進出版事業繁榮發展。國家出版基金規劃管理相關出版項目評審、驗收與考核。
11、中國印刷博物館
收藏展覽印刷文物,弘揚中華民族文化。印刷文物徵集、鑒定、登編與保管。印刷文物復制與修復。印刷文物與資料展覽。相關研究與印刷文化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