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知識產權 > 村民自留山使用權的流轉

村民自留山使用權的流轉

發布時間:2022-07-24 00:52:18

A. 農村自留山有沒有轉讓

你應當把「買了一塊自留山」改成「轉包了一塊自留山」,因為法律規版定農村土地屬於農民集權體所有,村民只有使用權,沒有處分權的。 按照《農村土地承包法》的規定,自留山的原承包者只是將承包經營權轉包以有償轉包的方式轉包給你,原承包者與發包方的承包合同仍然有效,《農村土地承包法》第三十九條規定:「 承包方可以在一定期限內將部分或者全部土地承包經營權轉包或者出租給第三方,承包方與發包方的承包關系不變」。所以, 如果你們轉包合同約定的轉包期限超出原承包者與發包方的承包合同期限的,超出部分是無效的。如果國家徵用此土地,土地補償費是原承包者的,損失補償費才是你的。

B. 農戶私下轉讓自留地使用權合法嗎

農戶私下轉讓自留地 承包經營權不合法。

所謂農戶自留地,是農業合作化和集體化時期的產物,是農業集體經濟組織按政策規定分配給成員長期使用的小塊土地。

農戶經營自留地是一項家庭副業,是集體經濟的必要補充,可以充分利用剩餘勞動力和勞動時間,生產各種農副產品,滿足家庭生活和市場需要,增加收入,活躍農村經濟。1979年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

農村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農村集體土地一律採取了集體經濟組織內部的家庭承包或招標、拍賣、公開協商等方式承包,農村個人原有的自留地全部納入實行承包經營的土地范圍。

(2)村民自留山使用權的流轉擴展閱讀:

法律性質:

農村自留地法律性質的規定,散見於建國後全國人大、黨中央、國務院、農業經濟管理部門的規范性文件。

1955年的《農業生產合作社示範章程草案》首次對自留地的法律性質作出規定:自留地是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分配給成員長期使用的土地,是一項家庭副業,可以充分利用剩餘勞動力和勞動時間,生產各種農副產品,是農村集體經濟的必要補充。

同時規定,每人自留地最多不超過當地人均耕地的5%。1956年的《高級農業生產合作社示範章程》第16條、1957年《關於增加農業生產合作社社員自留地的決定》、1981年《關於積極發展農村多種經營的報告》分別擴大了自留地的規模,從最初的5%提高到15%。

之後的2002年《農村土地承包法》規定了農村土地由農民集體所有和國家所有依法由農民集體使用,對自留地未單獨提及。2004年修訂的《土地管理法》將自留地、自留山仍規定為農民集體所有。

C. 自留山的使用權歸誰

法律分析:自留山的使用權歸國家、集體或者個人使用。自留地是國家單純賦予的一種土地補助福利,其使用權通常歸農民自己經營使用,不能作為商品轉讓或者過戶他人作商業使用。劃分自留山以村 (組) 現有農戶和每戶人口及荒山的多少為標准。農戶在自留山上有栽植樹木、撫育改造和開展林副產品生產等經營自主權。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第八條 農村和城市郊區的土地,除由法律規定屬於國家所有的以外,屬於集體所有;宅基地和自留地、自留山,也屬於集體所有。

D. 農村土地流轉新政策是什麼

法律分析:農村土地流轉新政策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一)穩定完善農村土地承包關系;(二)規范引導農村土地經營權有序流轉;(三)加快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四)建立健全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五)農村土地使用權流轉改革方案。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

第九條 城市市區的土地屬於國家所有。

農村和城市郊區的土地,除由法律規定屬於國家所有的以外,屬於農民集體所有;宅基地和自留地、自留山,屬於農民集體所有。

第十條 國有土地和農民集體所有的土地,可以依法確定給單位或者個人使用。使用土地的單位和個人,有保護、管理和合理利用土地的義務。

第十一條 農民集體所有的土地依法屬於村農民集體所有的,由村集體經濟組織或者村民委員會經營、管理;已經分別屬於村內兩個以上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的農民集體所有的,由村內各該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或者村民小組經營、管理;已經屬於鄉(鎮)農民集體所有的,由鄉(鎮)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經營、管理。

第十二條 土地的所有權和使用權的登記,依照有關不動產登記的法律、行政法規執行。

依法登記的土地的所有權和使用權受法律保護,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侵犯。

第十三條 農民集體所有和國家所有依法由農民集體使用的耕地、林地、草地,以及其他依法用於農業的土地,採取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內部的家庭承包方式承包,不宜採取家庭承包方式的荒山、荒溝、荒丘、荒灘等,可以採取招標、拍賣、公開協商等方式承包,從事種植業、林業、畜牧業、漁業生產。家庭承包的耕地的承包期為三十年,草地的承包期為三十年至五十年,林地的承包期為三十年至七十年;耕地承包期屆滿後再延長三十年,草地、林地承包期屆滿後依法相應延長。

國家所有依法用於農業的土地可以由單位或者個人承包經營,從事種植業、林業、畜牧業、漁業生產。

發包方和承包方應當依法訂立承包合同,約定雙方的權利和義務。承包經營土地的單位和個人,有保護和按照承包合同約定的用途合理利用土地的義務。

第十四條 土地所有權和使用權爭議,由當事人協商解決;協商不成的,由人民政府處理。

單位之間的爭議,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處理;個人之間、個人與單位之間的爭議,由鄉級人民政府或者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處理。

當事人對有關人民政府的處理決定不服的,可以自接到處理決定通知之日起三十日內,向人民法院起訴。

在土地所有權和使用權爭議解決前,任何一方不得改變土地利用現狀。

E. 村民自留山有權轉讓嗎

法律分析:村民自留山無權轉讓。自留山就是國家按照政策規定與農戶的經營能力,把荒山分給各家農戶的一種經營方式,山權是歸集體或者國家所有,林權就是歸農民個人。農民有在自留山上種植樹木,開展林副產品生產等經營自主權,這些林木產生的木材與其他林副產品都是由農民自己支配的,可以自己使用,也可按規定來賣給他人。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第八條 城市市區的土地屬於國家所有。 農村和城市郊區的土地,除由法律規定屬於國家所有的以外,屬於農民集體所有;宅基地和自留地、自留山,屬於農民集體所有。

F. 宅基地自留地自留山歸誰所有

宅基地和自留地、自留山屬於農民集體所有。
農村村民宅基地是指農村村民用於所建住房以及住房的居住生活有關的建築物和設施用地。即住房用地及其必要的附屬用地。
城市市區的土地屬於國家所有。農村和城市郊區的土地,除由法律規定屬於國家所有的以外,屬於農民集體所有;宅基地和自留地、自留山,屬於農民集體所有。
農民集體所有和國家所有依法由農民集體使用的耕地、林地、草地,以及其他依法用於農業的土地,採取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內部的家庭承包方式承包,不宜採取家庭承包方式的荒山、荒溝、荒丘、荒灘等;
可以採取招標、拍賣、公開協商等方式承包,從事種植業、林業、畜牧業、漁業生產。家庭承包的耕地的承包期為三十年,草地的承包期為三十年至五十年,林地的承包期為三十年至七十年;耕地承包期屆滿後再延長三十年,草地、林地承包期屆滿後依法相應延長。
在鞏固和發展集體經濟的同時,鼓勵和扶持農民耕種自留地、自留山,增加個人收入,活躍農村經濟。按照法律,自留地、自留山不準買賣、出租和轉作宅基地。宅基地、自留地、自留山屬於農民集體所有,農民個人只有使用權。
農村村民出賣、出租住房後,再申請宅基地的,不予批准農村村民自留地、自留山是指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分配給農民個人使用少量的土地和山坡地或山嶺地。自留地、自留山長期歸農民使用,種植物歸農民個人所有,作為農民個人生活和收入的補充來源。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
第八條 農村和城市郊區的土地,除由法律規定屬於國家所有的以外,屬於農民集體所有,宅基地、自留地、自留山屬於農民集體所有。

G. 戶口遷出後,農村自留山使用權如何劃分

戶口遷出後,農村自留山就沒有權利再去劃分了,如果已經劃分的有林權證的就依然屬於你的。

H. 經村委村民小組及所有村民同意把組集體荒山使用權流轉給個人和法嗎

集體財產的使用權歸村民集體支配。經過村委村民小組及所有村民同意把組集體荒山使用權流轉給個人的行為合法。符合國家土地法的規定。請參閱《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第十五〈見下附文〉

I. 村民有權轉讓自己的自留山嗎

法律分析:村民沒有權轉讓自己的自留山。因為自留山屬於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所有,如果使用人去世,會自動收歸集體重新分配,農村戶口的子女還是有機會繼承使用權,非農業戶口則不能繼承。另外,使用人在自留山上種植的農作物,林木都是歸農戶所有。宅基地和自留地、自留山,屬於農民集體所有。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第八條 城市市區的土地屬於國家所有。 農村和城市郊區的土地,除由法律規定屬於國家所有的以外,屬於農民集體所有;宅基地和自留地、自留山,屬於農民集體所有。

J. 農村自留地使用權

農村自留地農民可以拿來種植或者是養殖之類的,但是只有使用的權利,沒有所有權。

閱讀全文

與村民自留山使用權的流轉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馬鞍山二中一本率 瀏覽:103
蘿莉羊年限定 瀏覽:393
愛迪生觀察什麼發明了什麼 瀏覽:864
供電方案有效期 瀏覽:684
馬鞍山市麻將館 瀏覽:609
sm2證書 瀏覽:655
汽車銷售投訴比 瀏覽:951
成果用的手機 瀏覽:673
商標注冊授權委託書 瀏覽:825
蘇州市專利代理人薪資水平 瀏覽:527
工商局幾號發工資 瀏覽:836
認繳年限多久合適 瀏覽:57
哇米諾商標注冊詳情 瀏覽:243
江發明被搶劫 瀏覽:770
上海信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810
蘇州注冊商標公司地址 瀏覽:54
在淘寶如何投訴賣家 瀏覽:439
利川有中國版權保護中心 瀏覽:821
汕頭市潮南區工商局 瀏覽:704
杭州麥下商標事務所有限公司 瀏覽: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