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知識產權 > 知識產權助力國防科技創新

知識產權助力國防科技創新

發布時間:2022-06-30 05:30:27

Ⅰ 分析國防知識產權的特點,並結合實際談一談如何確保國防知識產權的歸屬和利益分配

2、 權利歸屬的基本規定

通過分析《拜杜法案》、《聯邦采辦條例》、《聯邦采辦條例國防部補充條例》以及《國防部合同知識產權問題指南》等法律法規和政策文件,可以得出以下結論:在一般情況下,承包商可以選擇保留國家財政投資產生的國防知識產權的所有權。但是,以下四種情況除外:(1)承包商不在美國、在美國沒有營業場所或受外國政府管轄;(2)聯邦機構認定,承包商保留權利不利於實現促進發明應用、商業化和可為公眾所得到的目標;(3)承包商保留所有權不利於保護情報或反情報活動的安全;(4)承包商為能源部致力於航海核動力或者核武器計劃的GOCO(政府所有承包商運營)實驗室,且資助項目屬於核動力或核武器項目。總體而言,上述幾種例外的情況是非常少見的。

在權利歸屬於承包商的情況下,國防部門擁有以下權力:(1)免費使用權,即具有非獨占的、不可轉讓、不可撤銷的免費的許可證,具有為政府目的在世界范圍內免費實施知識產權的權利;(2)審批權,主要是對專利保密、解密的審批;(3)介入權,又稱為強制許可權,即在一段合理的時間內,如果承包商沒有採取有效措施將發明用於商業開發,國防部有權要求承包商將專利許可給符合條件的申請人使用。承包商應承擔的義務主要包括: (1)建立和維持發明產生過程的紀錄,在發明產生後,應向國防部合同官員報告;(2)在向政府報告後的2年內(或者聯邦機構允許的延長期限內),書面選擇是否保留發明的所有權;(3)在一定期限內,應實施發明申請專利;(4)優先在美國境內實施發明;(5)如果要申請專利的發明被確定為涉密,則只允許在美國境內提交專利申請,相關合同管理部門會通知專利商標局將該申請作為保密專利申請處理;(6)在專利申請書和專利說明書中,聲明該發明是受政府資助完成的,政府對該發明享有一定的權利。

在之前所述承包商不能保留權利的幾種例外情況下,國防知識產權歸屬於國防部門。此外,承包商選擇放棄權利或者未按規定進行發明報告、未在規定期限內做出是否保留權利的選擇、選擇保留權利但未提出專利申請的,權利歸屬於國防部門。在權利歸屬於國防部門的情況下,承包商具有以下權利:(1)在世界各地使用該發明的非獨占、可被撤銷的、免費的許可證;(2)承包商所屬國內分公司或占股的配套廠商擁有非獨占、可被撤銷的免費的許可證;(3)經批准,有權轉讓上述許可證;(4)承包商的利益受到損害時,有權向政府申請合理的經濟【摘要】
分析國防知識產權的特點,並結合實際談一談如何確保國防知識產權的歸屬和利益分配【提問】
您好,您的問題我已經看到了,正在整理答案,請稍等一會兒哦~【回答】
編者語:國防科技工業是我國國家創新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美國通過系統的法律政策體系對國防項目產生知識產權的歸屬和利益分配進行規范,促進了軍民融合型國家創新體系發展。分析美國國防項目所產生的知識產權的歸屬與利益分配政策,闡述國家與項目承擔單位之間的權利義務關系以及項目承擔單位與雇員之間的利益分配。總結美國國防知識產權歸屬與利益分配政策給出的啟示,提出完善我國國防知識產權歸屬與利益分配政策的建議,包括建立適度放權的國防知識產權歸屬與利益分配政策、明確國家與承研承製單位的權利義務關系、加強對職務發明人及技術轉移人員的激勵等。

國防科技工業是我國國家創新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軍工企業作為高科技企業,科研生產中產生了眾多具有民用前景的科技成果,形成了大量知識產權。軍工技術的轉移和運用,對於帶動國家創新能力提升、產業結構優化升級和促進軍民融合深度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但由於國防知識產權歸屬不清、利益不明,嚴重阻礙了創新主體進行技術轉移,導致大量的國防科技成果被束之高閣,造成了嚴重的資源浪費。美國在大力推行軍民一體化發展的過程中,通過系統的法律政策體系對國防項目所產生的知識產權的歸屬和利益分配問題進行規范,保障了軍民技術的順暢流轉,促進了軍民融合型國家創新體系的發展。在國防知識產權歸屬與利益分配問題日益成為制約我國軍工技術轉移的關鍵因素的背景下,本報告針對美國國防項目所產生的知識產權的歸屬與利益分配政策進行了系統研究,以資借鑒。

一、美國國防知識產權歸屬與利益分配的相關政策

國家財政投資產生的國防知識產權歸屬與利益分配政策歸結起來可以分為兩個方面:一是如何處理國家與項目承擔單位之間的權利義務關系;二是是如何處理項目承擔單位與職務發明人等相關人員之間的利益分配關系。

(一)國家與項目承擔單位之間的權利義務關系

1、 政策演變歷程

二戰以前,美國的國防科研項目主要由軍方管理的實驗室與研究機構完成,知識產權自然歸國家所有。二戰以來,私營企業和大學大量參與國防合同,知識產權歸屬和利益分配成為影響技術創新與應用的重要問題。這一時期國防知識產權歸屬與利益分配政策的演變大體可分為三個階段:

一是爭議階段(二戰期間~上世紀六十年代初)。隨著國防部門與大學、工業界簽定合同數量的增加,國防部門投資產生的知識產權歸屬於國家還是承包商的問題成為具有爭議性的問題。由於缺乏統一【回答】
2、 權利歸屬的基本規定

通過分析《拜杜法案》、《聯邦采辦條例》、《聯邦采辦條例國防部補充條例》以及《國防部合同知識產權問題指南》等法律法規和政策文件,可以得出以下結論:在一般情況下,承包商可以選擇保留國家財政投資產生的國防知識產權的所有權。但是,以下四種情況除外:(1)承包商不在美國、在美國沒有營業場所或受外國政府管轄;(2)聯邦機構認定,承包商保留權利不利於實現促進發明應用、商業化和可為公眾所得到的目標;(3)承包商保留所有權不利於保護情報或反情報活動的安全;(4)承包商為能源部致力於航海核動力或者核武器計劃的GOCO(政府所有承包商運營)實驗室,且資助項目屬於核動力或核武器項目。總體而言,上述幾種例外的情況是非常少見的。

在權利歸屬於承包商的情況下,國防部門擁有以下權力:(1)免費使用權,即具有非獨占的、不可轉讓、不可撤銷的免費的許可證,具有為政府目的在世界范圍內免費實施知識產權的權利;(2)審批權,主要是對專利保密、解密的審批;(3)介入權,又稱為強制許可權,即在一段合理的時間內,如果承包商沒有採取有效措施將發明用於商業開發,國防部有權要求承包商將專利許可給符合條件的申請人使用。承包商應承擔的義務主要包括: (1)建立和維持發明產生過程的紀錄,在發明產生後,應向國防部合同官員報告;(2)在向政府報告後的2年內(或者聯邦機構允許的延長期限內),書面選擇是否保留發明的所有權;(3)在一定期限內,應實施發明申請專利;(4)優先在美國境內實施發明;(5)如果要申請專利的發明被確定為涉密,則只允許在美國境內提交專利申請,相關合同管理部門會通知專利商標局將該申請作為保密專利申請處理;(6)在專利申請書和專利說明書中,聲明該發明是受政府資助完成的,政府對該發明享有一定的權利。

在之前所述承包商不能保留權利的幾種例外情況下,國防知識產權歸屬於國防部門。此外,承包商選擇放棄權利或者未按規定進行發明報告、未在規定期限內做出是否保留權利的選擇、選擇保留權利但未提出專利申請的,權利歸屬於國防部門。在權利歸屬於國防部門的情況下,承包商具有以下權利:(1)在世界各地使用該發明的非獨占、可被撤銷的、免費的許可證;(2)承包商所屬國內分公司或占股的配套廠商擁有非獨占、可被撤銷的免費的許可證;(3)經批准,有權轉讓上述許可證;(4)承包商的利益受到損害時,有權向政府申請合理的經濟【回答】

二、啟示與建議

(一)美國國防知識產權歸屬與利益分配政策的啟示

美國的國防知識產權政策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大大促進了國防技術成果轉移,是非常值得借鑒的。但由於美國與我國在國家體制、法律體系等方面具有巨大的差異,我們難以照搬其法律規定,而應該充分借鑒其法律條文背後隱含的立法精神和內在規律,為解決我國國防知識產權歸屬與利益分配問題提供相應的借鑒。

一是實行「放權政策」,促進技術商業化應用。總體來說,美國國防知識產權的歸屬和利益分配政策經歷了從「收權政策」到「放權政策」的轉變。在「收權政策」中,對於國家財政資金資助產生的國防知識產權,一般由國家保留權利,承包商只享有非獨占許可權。這種政策遵循「誰投資,誰擁有」的原則,即國家財政資金資助產生的知識產權所帶來的任何經濟利益,都應該由代表納稅人的國家獲得。這本無可厚非,但從實際效果看,這種政策無法激勵承包商對知識產權的商業化開發和應用,導致財政資金未能充分發揮其效果。「放權政策」遵循「誰創造,誰擁有」的原則,即政府投資產生的知識產權由政府享有轉變為研究開發單位擁有和保留,但政府基於公共利益可以免費使用,並通過制定政策引導知識產權管理。這種政策變化通過將權利移交給承包商,激勵其將產生於軍工領域的發明創造向工業界轉移,實現技術商業化。這種政策從表面上看是將國家財政資金產生的知識產權歸屬於私人單位,似乎侵犯了納稅人的利益,但實則更有利於激勵承包商進行技術的合理、有償擴散,使發明創造得到更廣泛的應用,可以避免重復研製、重復投資,更有利於實現政府投資效益的最大化。

二是縝密配置權利義務關系,實現各方利益平衡。美國在國防知識產權歸屬與利益分配問題上,試圖通過政策方面的精心設計,實現公眾利益與承包商利益的平衡。其中,公眾利益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國防機構通過使用知識產權保障國家安全帶給公眾的利益,一是發明創造的商業化應用帶給公眾的實際利益。美國通過對承包商和國防部門權利義務關系的縝密配置來實現利益的協調和平衡。在承包商享有知識產權的情況下,一方面,通過規定政府具有為政府目的下不可撤銷的免費使用權,來保障第一種公眾利益的實現;另一方面,通過制定發明報告制度、信息披露制度以及美國工業優先原則、介入權制度等,來保障第二種公眾利益的實現。在國防部門享有知識產權的情況下,規定承包商自身或其國內分公司具有免費使用權,並可轉讓該權利以及【回答】

二是明確國家與承研承製單位的權利義務關系。在下放國防知識產權相應權利的同時,需要明確國家和承研承製單位的具體權利和義務,尤其是應明確對承研承製單位的相關約束,並加強監管,從而更好保障國家利益和公眾利益。具體而言,國家相關部門應當制定相應的管理辦法和管理程序,促進技術的保護、應用和擴散。首先,應當建立發明報告制度,促使承研承製單位如實向國家代表機構如實報告發明創造的產生、管理和應用情況,這有助於國家掌握財政資金產生的國防知識產權,也是加強監管的基礎。其次,為了保障社會公眾的受益權,應當建立國內優先實施原則,並設置類似美國「介入權」的強制實施制度,在涉及國家和公眾重大利益同時承研承製單位自身實施不利的情況下,可強制指定第三方進行實施。

三是加強對職務發明人及技術轉移人員的激勵。盡管我國的專利法明確規定了職務發明人享有分配專利收入的權利,但在實踐中,企事業單位大都強調職務發明歸單位所有,缺乏對職務發明人的激勵機制。特別是軍工企業由於體制機制的原因,薪酬體系受到國家工資總額政策等方面的限制,大部分職務發明人很難獲得應有的知識產權報酬,技術人員的創新積極性普遍不高。同時,技術的商業化應用是一項由發明/專利挖掘、發明/專利增值培育、專利申請、專利推進和增值、市場營銷、專利價值評估和合同談判、合同履行監督等諸多環節構成的復雜工作,由於缺乏相應激勵制度,軍工企業的員工基本上以完成科研生產任務為第一要務,很少有人切實關注技術的推廣轉化和應用,也很少有人專門從事相關的工作。為了促進軍用技術的轉化和應用,應從三方面加強對員工的激勵和引導。首先,明確職務發明人對於知識產權收益的分配權利,並對報酬的比例和限額給出明確規定。其次,應當明確對提升技術價值和促進技術轉移有貢獻的人員的激勵機制。第三,鑒於軍工企業薪酬體系受工資總額等方面的限制,建議明確規定員工的知識產權收益不計入工資總額,且不影響員工其他各項正常收入。

(中國航天科工集團公司知識產權研究中心 劉祥靜、蘇婕供稿, 馬曙輝審校)
【回答】

Ⅱ 知識產權制度的功能是什麼對促進我國科學技術的進步和經濟的發展有什麼作用

知識產權制度是智力成果所有人在一定的期限內依法對其智力成果享有獨占內權,並受容到保護的法律制度。沒有權利人的許可,任何人都不得擅自使用其智力成果。實施知識產權制度,可以起到激勵創新,保護人們的智力勞動成果,並促進其轉化為現實生產力的作用。它是一種推動科技進步、經濟發展、文化繁榮的一種激勵和保護機制,它的實施,有助於人們以創新成果改變生活,不斷提高生活水平。 知識產權必然與法律聯系在一起,知識產權機制實質上是一種法律機制。從知識產權作為一種法律機制及其與科技進步、經濟發展的關系來看,功能主要表現為激勵機制、調節機制以及規范與保障機制。

Ⅲ 如何理解知識產權為創新保駕護航

知識產權申請後受國家法律保護,會盡可能的避免一些惡意的模仿。或者技術抄襲。
而有些專利甚至形成了技術壁壘。就好比國外的微軟,蘋果等。這種技術一般難以超越的主要一個原因也是在於他們申請的大量專利保護。而這些專利壁壘也間接的刺激人發明出更加高明的東西來繞過這些技術壁壘。也算另外的一種刺激。凡是有要有懷,看你怎麼理解了。

Ⅳ 關於知識產權的保護推動技術創新有什麼意義

您好,可以參考專利法第一條。

第一條 為了保護專利權人的合法權益,鼓勵發明創造版,推動權發明創造的應用,提高創新能力,促進科學技術進步和經濟社會發展,制定本法。

如果您還有什麼問題需要咨詢,可以隨時網路HI我,竭誠為您解答相關問題。

Ⅳ 知識產權對創新驅動發展有何重要意義

知識產權制度是保護科技創新成果的法律體制,通過法律的手段嚴格保護創版新者的市場利潤,從而可以權激發科技創新活力。知識產權制度是保護創新成果進行產業轉移和市場轉化的法律機制,通過法律的手段嚴格保護創新者的成果交換,從而可以促進創新成果向產業轉移,讓科技創新的資源在市場中得到合理高效的配置。知識產權制度是保護科技創新成果進入百姓生活的法律制度,通過法律的手段嚴格保護創新者的市場交易,從而可以促進創新成果推進社會發展、改善人民生活,讓科技創新的效能在經濟發展、社會進步、生活小康的美好場景中得到真正體現,從而進一步傳播了創新驅動發展的理念,堅定了創新驅動發展的信念,提高了創新驅動發展的效率。可見,知識產權制度是科技創新驅動經濟發展的關鍵,抓知識產權制度建設就是抓創新驅動發展,抓知識產權的法律保護就是保護科技創新成果、激發科技創新熱情。

Ⅵ 國防專利條例的制定背景

早在19世紀,發達國家就極為關注國防領域的知識產權工作。隨著時代發展版、科技進步,世界權各主要軍事大國更加註重利用完善的知識產權制度,來保護國家核心安全利益,促進國防科技的創新發展。
我國的國防知識產權工作起步於上世紀80年代。1985年4月1日,首批國防專利申請的受理,拉開了我國國防知識產權工作的序幕。1990年7月30日,經國務院、中央軍委批准,當時的國防科工委頒布實施《國防專利條例》,標志著我國國防專利制度正式確立。2004年9月17日,國務院、中央軍委頒布實施新的《國防專利條例》,這部法規成為我國國防知識產權領域現階段重要的專門法規。
為了保護有關國防的發明專利權,確保國家秘密,便利發明創造的推廣應用,促進國防科學技術的發展,適應國防現代化建設的需要而制定

Ⅶ 論述知識產權在科技創新中的作用

侯老師的作業,親,還是老老實實找點資料自己寫吧,網上照抄的那種他一看就能看出來了,圖書館找點資料,周五交,抓緊了,我也正為這個忙活呢,哎,折騰人啊

Ⅷ 《保護知識產權,促進創新發展》徵文。

《保護知識產權促進創新發展》徵文

今年4月26日是第五個世界知識產權日,宣傳主題是:保護知識產權,促進創新發展。

知識產權是評價一個城市自主創新能力的基本指標,知識產權的保護對促進創新型經濟的發展至關重要。胡錦濤總書記在黨的十七大報告中提出,經濟特區要在改革開放和自主創新中發揮示範、引領作用,並明確提出「實施知識產權戰略」,這標志著我國知識產權事業開始進入新的歷史時期,也標志著經濟特區的知識產權事業將發揮龍頭作用,走在全國的前列。

知識產權是知識經濟的重要象徵,是原始創新、技術創新的具體體現。保護知識產權,就是保護核心技術,保護發明創造傳播和轉化的具體保障。保護就是既要保護自己的智慧結晶,又要維護他人的合法權益。如果缺少直接鼓勵人們用智慧去創造發明的法律措施,缺少推進智力成果向產業化發展的法律措施,那就很難推動一個國家、一個地區自主創新能力的發展。營造良好的保護知識產權社會氛圍,有利於尊重勞動、尊重知識、尊重人才、尊重創造的社會風尚。鼓勵人們學科學、尊重科學、反對假冒侵權,從而達到規范市場經濟秩序,構建誠信和諧社會的目的。

知識產權是我國入世後在國際技術貿易競爭中面臨的首要問題。隨著市場開放,大批國外公司利用其知識產權優勢搶灘中國市場。20世紀90年代以來,跨國公司在華專利申請以年均30%的速度增長,中國企業在知識產權領域特別是在專利技術上遭遇的跨國糾紛也越來越多,2002年,我國有71%的出口企業遭遇到國外技術性貿易壁壘的限制,39%的出口產品因此受到影響,損失金額達170億美元,比2000年提高了50%,相當於2002年全國出口總額的5.2%。當前,因為知識產權問題直接遭受損失的,絕大多數是在國內有較強競爭力的優秀企業,國外公司在中國大量申請專利的目的,就是藉助專利技術制約競爭對手。知識產權已從純粹的法律問題演變成與經濟、政治和外交有密切關系的問題。事實說明:當代知識產權的創造、實施、管理和保護水平與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生存和發展息息相關。

我國知識產權制度建立並不斷完善只有二十幾年的時間,在立法等諸多領域,走過了發達國家上百年走過的路程。近年來,國家高度重視知識產權保護工作,自去年在全國范圍內組織開展保護知識產權專項行動,對專利、商標、版權等知識產權各個領域的侵權假冒行為進行了查處治理。近些年,我市的知識產權工作在逐漸推進發展中取得了可喜的成績:知識產權的數量逐年遞增,保護意識逐漸提高,管理和服務功能逐步完善,行政執法保護力度不斷增強。知識產權辦公會議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對協調全市知識產權保護工作,整頓和規范市場經濟秩序發揮了重要作用。

我們也要清醒地看到,目前社會公眾尊重和保護知識產權的意識還滯後於形勢的發展,侵犯他人知識產權行為時有發生,還存在著制假售假、侵權盜版、商業欺詐等違法行為。特別是我市的工業和科技力量還比較薄弱,知識產權保護工作尚處於起步階段,與省內外經濟發達地區相比還存在一定差距。因此,我們要進一步完善知識產權保護制度,大力提倡科技創新。在農業、工業等關鍵領域和若干科技發展前沿擁有一批自主知識產權。

Ⅸ 保護知識產權對創新發展有哪些作用

在加大知識產權保護的同時,更重要的是要提升自主創新能力,提升知識產權創造和應用的能力。在這方面,我覺得是今後我們國家更長遠發展需要著力解決的問題。在新的形勢下,知識產權是自主創新的基礎和衡量指標,也是市場競爭的重要手段。知識創新或者說自主創新的一個重要基礎就是要有新的構思、新的思想、新的發明。這往往是通過知識產權體現出來的,也包括一個新的品牌的創造。這些東西一開始以知識產權的形式表現出來,然後再通過投入、研發、完善,把它形成一個市場所需要的產品,通過市場化、產業化,完成整個創新的全過程。在這個過程中,知識產權就是自主創新的一個基礎、一個來源,也是衡量它的重要指標。包括創新型國家怎麼衡量,國人所擁有的知識產權數量和質量,也是一個很重要的標志。
在制度創新方面,知識產權也是一個落腳點。知識產權制度是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隨著生產力的發展而產生的一種對無形財產進行規范、進行管理的法律制度,也包括一些相配套的政策措施。在這方面,我們國家改革開放以後,通過與市場經濟體制相適應的法律制度,來保證整個創新過程順暢的進行。在知識產權戰略的制定過程中,讓它更好地服務於自主創新,服務於我們國家產業結構調整和增長方式的轉變,逐漸地要從「世界加工廠」向「世界工廠」,從製造向創造來過渡,更多地在高端方面佔領市場。比如研發、設計或者是品牌、服務等等方面,更多地延伸,就是向產業的高端、向高附加值方面延伸。

Ⅹ 如何建設知識產權強國

保護知識產權就是保護創新。日前,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知識產權強國建設綱要(2021-2035年)》(以下簡稱《綱要》),9月30日,國務院新聞辦舉行發布會,介紹奮力開啟知識產權強國建設新征程相關情況。

將健全重大項目知識產權管理流程

《綱要》提出要健全運行高效順暢、價值充分實現的知識產權運用機制。對此,科技部科技成果轉化與區域創新司負責人黃聖彪表示,科技創新是知識產權的重要來源,近些年,按照黨中央、國務院的決策部署,科技部會同有關部門,把支持知識產權創造與運用作為促進科技成果轉化工作的重要任務。2020年,全國技術市場共簽訂技術合同54.9萬項,成交額2.8萬億元,其中涉及知識產權的技術合同18.6萬項,成交額1.1萬億元,佔全國技術合同成交總額的39.8%。

黃聖彪具體介紹道,第一,從科技創新供給側大力支持高質量知識產權創造:對科技活動在選題、研發、評估等環節,提出明確的知識產權要求;建立科研活動知識產權清單制度,將知識產權融入科技成果轉化與科技創新創業活動中,促進創新鏈與產業鏈融合。

第二,成果轉化所有權、使用權、收益權改革取得新突破。科技部會同知識產權局等八部門聯合開展40家賦予科研人員職務科技成果所有權或使用權試點,激發科研人員創新和轉化積極性,成果轉化的政策環境得到進一步改善。

第三,加快國家技術轉移體系建設,提升知識產權和科技成果轉化服務能力。目前,全國已建有全國性或區域性技術交易市場40餘家,400多家專業性和區域性國家技術轉移示範機構,36家國家技術轉移人才培養基地,基本形成覆蓋全國縣級及以上地區的技術轉移服務網路。

第四,面向應用場景,支持具有知識產權的先進技術成果轉化。其中,科技部、財政部聯合實施百城百園成果轉化行動,面向基層疫情防控、復工復產、穩就業等應用場景,開展針對性的示範推廣。同時,大力推進科技成果轉化機制創新,與財政部聯合實施國家科技成果轉化引導基金,與國開行聯合設立重大科技成果產業化工程專項債,引導更多資源支持知識產權和科技成果轉化。

黃聖彪表示, 「十四五」期間,按照《知識產權強國建設綱要(2021—2035年)》安排,科技部將加強與有關部門的配合,積極推進知識產權和科技成果轉化工作,重點是兩方面:第一,下功夫促進高質量知識產權創造與轉化。健全重大項目知識產權管理流程,加大高質量專利轉化應用績效的評價權重,支持不涉及秘密和國防科技成果轉化,把技術交易合同額作為主要的評價指標。

第二,下功夫推進市場化科技成果轉化。重點推動技術要素市場發展,加強科技成果轉移服務網路建設,完善技術交易與監管體系,有序推進區域性技術交易市場互聯互通,支持知識產權和科技成果交易中心建設。

加強互聯網領域和大數據、人工智慧、基因技術等新領域知識產權保護

知識產權審判是知識產權保護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司法審判如何服務知識產權強國建設?

「《綱要》明確提出,要健全公正高效、管轄科學、權界清晰、系統完備的知識產權司法保護體制,這對知識產權審判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最高人民法院民事審判第三庭庭長林廣海說。

他表示,最高人民法院將發布服務保障知識產權強國建設的有關意見,就加強新時代知識產權審判工作提出一系列有針對性的政策措施,為建設知識產權強國提供有效司法服務和保障。

一是依法公正高效嚴格保護知識產權。牢固樹立保護知識產權就是保護創新的理念,依法平等保護中外各類市場主體合法權益,營造開放、公平、公正、非歧視的科技發展環境。依法嚴格保護各類知識產權,依法審理專利等技術類案件,加強科技創新成果保護。加大農業、中醫葯等重點領域知識產權保護力度,加強互聯網領域和大數據、人工智慧、基因技術等新領域知識產權保護,積極回應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知識產權保護司法需求。加強反壟斷和反不正當競爭司法,發布典型案例,適時出台相關司法解釋,維護大中小型企業公平競爭的市場法治環境。加強科技創新主體合法權益保護,依法保護科研人員享有的技術路線決定權、經費支配權、資源調度權,激發創新創造活力。

二是提升知識產權保護整體效能。依法適用懲罰性賠償,加大知識產權侵權損害賠償力度和懲治力度,及時有效阻遏侵權行為。完善知識產權刑事司法解釋,依法懲治侵犯知識產權犯罪。加大對於知識產權虛假訴訟、惡意訴訟等行為的規制力度,防止濫用知識產權,推進知識產權訴訟誠信體系建設。健全知識產權多元化糾紛解決機制,積極探索依當事人申請的知識產權糾紛行政調解協議司法確認制度。積極參與知識產權保護體系建設工程,健全知識產權行政保護與司法保護銜接機制,推動構建大保護工作格局。

三是深化知識產權審判領域改革創新。加強高水平知識產權審判機構建設,推動健全完善國家層面知識產權案件上訴審理機制,深入推進知識產權民事、刑事、行政案件「三合一」審判機制改革。研究制定符合知識產權審判規律的訴訟規范,完善符合知識產權案件特點的訴訟證據制度。健全知識產權審判人才培養、遴選和交流機制,加強知識產權審判隊伍的專業化培養和職業化選拔。加強「智慧法院」建設,提升知識產權審判信息化和現代化水平。

開展北京2022年冬奧會和冬殘奧會奧林匹克標志知識產權保護專項行動

針對「全紅嬋」等奧運冠軍姓名遭遇商標搶注的現象,國家知識產權局局長申長雨介紹道,國家知識產權局對此類行為堅決反對,及時打擊。8月19日,該局已經發布通告,對「楊倩」「陳夢」「全紅嬋」等109件惡意搶注商標,依據商標法相關規定予以快速駁回,並曝光了申請人和代理機構名單,在全社會營造了嚴厲打擊商標惡意搶注的高壓態勢,受到公眾的廣泛認可。

「目前,有關地方知識產權管理部門已經約談了相關代理機構,並作出了行政處罰。未來,國家知識產權局將繼續保持對商標惡意搶注和囤積行為的高壓態勢。」申長雨說。

申長雨同時強調,對2022年北京冬奧會的知識產權保護,國家知識產權局始終高度重視。自冬奧會成功申辦以來,已經會同有關部門做了大量工作,包括推動修訂《奧林匹克標志保護條例》,對奧林匹克標志進行專利、商標等知識產權立體化保護,對冬奧會和冬殘奧會會徽、吉祥物等奧林匹克標志實施專門保護。同時,指導北京市、河北省開展跨地區、跨部門的冬奧會知識產權保護工作,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申長雨稱,國家知識產權局將聯合有關部門,在全國范圍內組織開展北京2022年冬奧會和冬殘奧會奧林匹克標志知識產權保護專項行動,加大對侵權行為的打擊力度。

閱讀全文

與知識產權助力國防科技創新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2015年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試卷 瀏覽:985
創造營陳卓璇 瀏覽:905
安徽職稱計算機證書查詢 瀏覽:680
衛生院公共衛生服務會議記錄 瀏覽:104
泉州文博知識產權 瀏覽:348
公共衛生服務培訓會議小結 瀏覽:159
馬鞍山攬山別院價格 瀏覽:56
施工索賠有效期 瀏覽:153
矛盾糾紛交辦單 瀏覽:447
2010年公需課知識產權法基礎與實務答案 瀏覽:391
侵權責任法第5556條 瀏覽:369
創造者對吉阿赫利直播 瀏覽:786
中小企業公共服務平台網路 瀏覽:846
深圳市潤之行商標製作有限公司 瀏覽:62
江莉馬鞍山 瀏覽:417
馬鞍山大事件 瀏覽:759
機動車銷售統一發票抵扣期限 瀏覽:451
馬鞍山防汛抗旱指揮部通告 瀏覽:811
公司間商標授權書模板 瀏覽:115
上海市醫患糾紛預防與調解辦法 瀏覽:9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