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知識產權 > 知識產權貿易逆差

知識產權貿易逆差

發布時間:2022-06-26 17:41:59

⑴ 急求一篇關於知識產權的文章

論國際貿易中我國知識產權保護現存的問題及對策分析

[摘要] 在經濟全球化進程中,知識產權保護已經成為國際貿易中最為重要的問題之一。知識產權貿易在國際貿易中所佔的比重日益增大,作用更加顯著,隨著加入世貿組織,重視和加強對我國知識產權保護,培育國民的知識產權意識,對於我國的健康、穩定、持續發展國際貿易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本文從知識產權理論與國際貿易的關系為切入點,重點分析了我國知識產權的現狀及存在的問題,並從國家和企業的戰略高度提出知識產權保護的對策。

[關鍵詞] 知識產權保護保護戰略

知識產權主要指個人及其組織在腦力勞動方面創造並完成的智力成果而依法享有的專有權利。它具有無形性、雙重性、確認性和獨占性的特點。根據我國知識產權法的相關法律規定,公民和法人所享有的知識產權有著作權(版權)、專利權、商標專用權、發現權、發明權,以及其他科技成果權等。知識產權保護在當今知識經濟社會顯得非常重要,它不但激勵發明,創新知識,而且可以引進先進技術和資金,加快配置技術創新資源,促使新技術商品化和產業化。本文從知識產權理論與國際貿易的關系為切入點,重點分析了我國知識產權的現狀及存在的問題,並從國家和企業的戰略高度提出知識產權保護的對策。

一、知識產權保護與國際貿易的關系

知識產權保護是以知識為基礎的對國際及國際經濟關系的反映,是新經濟發展的必然產物;根據馬克思的剩餘價值學說,只有物質資料生產才能產生剩餘價值,而知識產權作為一種非物質經濟本身不產生剩餘價值,只有參與物質生產部門的價值分割才能產生價值。在國際貿易的過程中,一些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壓低物質部門的產品價格,而提高與知識相關的非物質經濟部門的價格,從而在國際貿易中取得較為有利的地位。隨著國際貿易的不斷發展,知識產權在國際貿易的地位越來越重要,國際上把知識產權與貨物貿易、服務貿易相提並論,其重要性可見一斑。1994年在關貿總協定烏拉圭第十回合談判過程中,形成了《與貿易有關的知識產權協定》(Agreement on Trade-related Aspects of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簡稱《TRIPS》協議;1995年世貿組織成立,《TRIPS》協議同時生效,2001年我國加入世貿組織,《TRIPS》協議也當然成為我國知識產權保護的重要准則。知識產權保護對國際貿易將產生重要的影響。

1.重視知識產權保護有利於我國對外貿易的健康發展
眾所周知,對外貿易是經濟增長的發動機。隨著國際貿易的發展,商品和服務的知識含量和技術含量越來越高,其中涉及知識產權的商品佔有較大的比重,且這個比重還在不斷攀升。改革開放以來,我國之所以能夠大量成功地引進外資和國外的先進技術,很大程度上依賴於我國建立並實行了知識產權制度,為正常的國際貿易活動和投資活動奠定了基礎性的保障制度。只有在良好的知識產權保護環境中,國際貿易和投資才能得到有效發展。

2.知識產權保護對發展中國家的不利影響
在弗農的產品生命周期理論中,一般來說,一個國家的工業都將經歷以下四個階段:第一階段,創造新產品,進入國內市場;第二階段,國內市場飽和,向國外市場出口;第三階段,對外投資,向外國市場提供產品;第四階段,外國生產,向母國市場出口。從發達國家角度說,當處於產品周期的二、三階段時,它會極力支持自由貿易;而當到了第四階段時,國內市場的產品為進口產品所替代時,該國產品的市場地位開始衰落,其市場佔有率受到挑戰。此時,它會轉向知識產權保護,在貿易政策中會極力與知識產權保護掛鉤,通過強制性措施來實施嚴格的知識產權保護,以設法減慢產品周期的步伐。這對在技術上處於相對落後的發展中國家而言,無疑是有失公平的。這樣知識產權的保護無疑擴大了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的差距,貧富差距愈加嚴重。

二、當前我國國際貿易中知識產權保護面臨的問題

我國是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隨著世界步入經濟全球化時代,以及中國加入世貿組織後,中國政府在知識產權保護方面建立和制定了相關法律制度,取得了世界各國公認的成績。但從我國社會還正處在初級階段,市場經濟制度還有待完善,在國際貿易中,我國在知識產權保護方面還存在一些亟待解決的問題。

1.知識產權保護意識比較薄弱
企業對知識產權保護意識薄弱,我國企業每年取得省部級以上的重大科技成果有幾萬個項目,而申請的專利數卻不到10%,企業較為重視有形資產的保護,卻忽視了其作為無形資產的保護,從而導致我國每年有很多知識產權被「搶注」 。所以增強知識產權保護意識已成為企業家的共識,加強企業知識產權法律保護也已成為企業發展的「原動力」和「分水嶺」。目前,我國缺乏一套有效的知識產權保護機制,知識產權保護涉及很多方面,包括法律、政治、經濟、文化等領域。如山西老陳醋商業秘密泄露事件的發生;景泰藍、宣紙等民族絕技的泄密,國內大量的知名商標在國外被搶注。因此,在大力保護國外的馳名商標時,應加強對國內馳名商標的扶植與保護。

2.知識產權人才缺乏
國內大多數企業尚未建立知識產權管理部門,沒有專門負責知識產權工作的人員,真正了解和懂得知識產權知識的人才不多。企業萬一牽連到知識產權爭端,要麼處於極其被動的地位,要麼要支付高額費用聘請外部人員應訴。一些專業性很強的包括專利申請商標注冊、產權談判及分析工作,因為專業人才的缺乏而無人勝任。

3.與知識產權保護相關法律亟待完善
我國有些法律和TRIPS相關法律還有很多不同甚至有許多空白。知識產權是法律賦予的一種合法壟斷。一些跨國公司企圖利用知識產權中的非法限制和排斥競爭實現其壟斷地位。針對濫用知識產權的非法壟斷行為,許多發達國家都通過制定反壟斷法進行制約,但我國目前還沒有出台反壟斷法,知識產權保護法律中也沒有可操作的反壟斷條款。這樣,我國企業在遇到知識產權爭端時就可能遭遇不利的被動狀態,從而在國內市場上對其他企業的壟斷行為束手無策、在國外市場上遇到嚴格的反壟斷法控制而使自身陷入尷尬境地。

三、我國加強知識產權保護的對策

在國際貿易過程中,各國都非常重視知識產權的保護,制定了行之有效的法律保護制度,來保護自己的經濟利益。對我國而言,知識產權保護是一個涉及面較廣的系統工程,雖然我國政府在這方面也制定了相關的法律制度,但真正從國民意識上重視知識產權問題還需一個過程。就目前看,應該做好以下方面工作:

1.實施國家的知識產權保護戰略
(1)政策傾斜,資金扶持。政策上要從籠統扶持轉到重點支持專利項目上來,特別是那些高科技專利項目,建設擁有我國自主知識產權的高科技民族工業群體。同時,採取有力措施,保證專利制度各項獎酬的兌現,重獎一些重大發明專利技術。在資金上,面對「入世」後的新形勢,各級政府都應建立專利基金,以財政、企業為主體,廣開資金來源,多渠道、多形式籌集資金。重點支持那些有廣泛的市場前景、高技術含量、高附加值的專利技術,如火炬計劃、星火計劃、高新技術產業化、技術改造項目、新產品開發項目等各種科技和經濟計劃項目。
(2)加強立法,完善法律。知識產權法律法規的制定要以鼓勵創新、優化環境為宗旨,進一步形成既與國際接軌又符合我國國情的知識產權法律法規體系。抓緊修訂和完善《專利法》、《商標法》、《著作權法》,以及民間文學藝術作品著作權保護辦法、保護遺傳資源、傳統知識等的立法。 同時,進一步完善行政執法程序,依法公正、高效地解決好知識產權糾紛。積極發揮跨部門執法協作機制和區域協作執法機制的作用,打擊和防範群體侵權、反復侵權行為。鞏固知識產權重大案件聯合督辦制度以及與外國政府、國際組織間的溝通對話機制。加強「奧運會」和「世博會」等各類展會的知識產權保護。提升我國農業技術、農用工具、農葯化肥等領域的知識產權保護水平,促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強化知識產權司法保護,認真落實知識產權司法解釋,依法追究侵犯知識產權犯罪行為的刑事責任。
(3)重視人才,培養人才。科技以人為本,人才是國家的第一資源。國家間的競爭實際上是人才的競爭,誰佔有的人才越多,誰就能在競爭中獲得優勢,取得勝利。近年來,跨國公司已經加大了對中國本土人才的爭奪,中國企業如果還不加強對人才的重視,將會失掉企業未來發展的動力源泉;同時,企業還應該加快深化自身的人才制度和結構變革,培養自己的人才隊伍。要多渠道、多層次地開展人才隊伍培養工作,特別是加大知識產權工作高層次人才培養的力度,全面提升知識產權工作水平,造就一支包括各類專業人才和管理人才在內的規模宏大的知識產權隊伍。繼續加強對各級政府領導和企事業單位負責人的知識產權宣傳與培訓工作。
(4)突出特色,借鑒經驗。發展經濟有特色,保護知識產權也應該有自己的特色。要有符合本國和地區特色的知識產權保護戰略重點和方向。近年來,美國將打擊盜版等作為知識產權保護的重點,其中媒體盜版是重中之重。同時,它們根據現代標准改進美國知識產權法規——特別是刑事懲處手段,包括通過修訂及更新美國簽署的雙向司法援助及引渡條約,讓盜版者及偽冒者在美國受到法律的制裁。
我國也應注重在尋求傳統知識資源的聯合保護。當發達國家對全球現代工業知識產權「圈地運動」基本完成後,我們的「傳統知識」便成為新世紀圈地運動的新目標。中國應當積極運用現行知識產權法律機制,對傳統知識資源進行保護的同時,積極尋求國際聯合集團式的保護。

2.實施企業知識產權保護戰略
(1)樹立品牌 ,增強意識。知識經濟時代,品牌之「名」越來越在於產品的知識含量之高,企業應保持產品在知識含量上的優勢來謀求產品的競爭優勢,只有企業掌握了過硬的知識產權,才能在市場上推出叫得響的民族品牌,才能在國際市場上佔有一席之地;有了自己叫得響的民族品牌,更應該樹立品牌保護意識,洞悉跨國集團在我國運用的品牌戰略,以品牌的國際化帶動知識產權戰略。不僅要利用國內的資源條件和市場,更要充分利用國外的資源與市場,進行跨國經營,使我們的品牌發展成為全球化品牌。由於我國的一些企業在早些年沒有商標保護意識,大量的國內馳名商標被在國外搶注,例如「同仁堂」「青島啤酒」等,使這些企業在國外的發展受到了重重阻力,因此我們要吸取這些教訓,要時刻注意自己的馳名商標的保護問題。否則無異於在扼殺企業在國外的發展之路。
(2)加強申請,促進保護。據報道,僅加入世貿以來我國企業因知識產權糾紛引發的經濟賠償累計超過10億美元。因此我們應從多個角度、立體地實施專利保護戰略。實施專利保護戰略作為企業發展的護身符已是我國企業的當務之急。
第一,成立專門的知識產權機構,建立專利信息中心收集信息,構建知識產權保護網,通過專利信息中心,對與本企業產品相關的專利作分類管理。據世界知識產權組織(WIPO)統計表明,每年新技術發明創造的90%以上都會在專利文獻中檢索到,所以我們可以不斷地更新我們的專利資料庫,對相似技術進行排查並通過專業人員對相關內容進行侵權分析,在不構成侵權的情況下,使企業的研發人員了解本行業的技術發展趨勢,為創新項目提供方向,保持研究開發中的合法性。
第二,提高專利申請率,設置專利網戰略。對每一項創新方案都申請一項專利,並在基本專利的周圍設置大量原理基本相同的不同權利,並且技術開發本來就是一個不斷升級的過程,因此當一個企業擁有自己的自主專利權時,應通過不斷改進原有技術而獲得網狀的專利保護范圍。
(3)加大創新,提高效率。實施企業知識產權戰略,必須加快建立企業技術創新體系, 增加知識產權的產出量,形成企業在技術創新和科技投入中的主體地位。一要在企業技術創新過程中確立知識產權的概念,充分利用知識產權文獻,注意發現、申報和形成知識產權;二要加強企業技術中心建設,使技術中心成為新產品、新技術開發和知識產權戰略實施的載體,成為吸引、凝聚科技人才,調動和發揮其積極性和創造性的平台;三要加強產學研合作,按照「利益共享、風險共擔」的原則,共同開發新產品和新技術,建立研究所和實驗室,共同培養技術人才。

⑵ 知識產權國際貿易興起的原因有哪些

一、知識產權國際貿易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發展起來的一種特殊形式的國際貿易,是一國的法人或自然人通過貿易方式,按照一定的交易條件,將知識產權轉讓給不同國家的法人或自然人的活動。
知識產權是指法律賦予知識產權所有人對其創造性的智力成果所享有的專有權利。知識產權是一種財產權,知識產權所有人可以通過對其所擁有的知識產權的許可或轉讓而獲得收益。目前,知識產權已成為國際貿易的重要組成部分。專利轉讓,專利和商標的許可使用權、版權的許可等,已在各國之間的貿易中佔有一定的比例;含有知識產權的產品在國際貿易中所佔的比重越來越大,例如新的葯品和其他高科技產品,電影、音樂、書籍、計算機軟體,知名品牌商品,植物新品種等等。據美國最新統計,電影、音像、計算機、傳媒等「版權產業」其出口額占所有行業的第一位,1996年產值達4250億美元,佔美國國民生產總值的6.7%,版權業的產品出口和對外轉讓版權收入超過430億美元,僱傭員工550萬人。近年來美國的外貿逆差逐年上升,1999年達到2676億美元,但在知識產權領域卻年年出現順差,盈餘250億美元。同年美國知識產權出口額達到370億美元,超過了飛機和通訊設備的出口。隨著高新技術產業的發展,這個趨勢變得更加明顯。知識產權貿易的發展,使各個國家都認識到一個國家經濟的振興和發展,不單單取決於該國所擁有的自然資源和金融資本的多少,而更大程度上取決於該國對知識成果的應用和保護程度。各國都利用知識產權制度,保護自己的技術優勢、品牌優勢並力圖阻止外來更強大的技術優勢的沖擊。對最發達的國家來說,出口產品的絕大部分依賴於對知識產權的保護。因此,知識產權的保護也成為國際貿易中不可迴避的問題。

二、當代國際知識產權貿易的形式與發展
1、許可證貿易
許可證貿易是知識產權貿易中使用最廣泛和最普遍的一種形式。許可證是指擁有知識產權的一方,對該產權行使某種法律權利。許可證貿易是以知識產權以及相應產品的製造和銷售權為內容,通過簽定許可證協議而進行的技術貿易。目前專利、專有技術貿易大都通過許可證貿易來進行,現在計算機軟體貿易也越來越多地採取許可證形式,甚至出現了不針對特定用戶的「啟封式許可證」。盡管許可證貿易比普通商品貿易產生的時間晚,但其發展速度十分迅速,對技術知識的傳播起了重大作用,也有利於加速科技進步,趕上世界先進技術水平。
2、特許經營
特許經營是一種商業服務和技術體系的許可,是指已經取得成功經驗的商業企業(特許方)將其商標、商號名稱、服務標志、專利、專有技術、服務標志以及經營管理的方法或經驗許可另一家商業企業(被特許方)使用。被特許方使用特許方的商業名稱經營業務,遵循特許方制定的方針和程序,特許方則從被特許方處收取特許費。特許經營形式適合於商業、服務業和工業,
對於特許經營許可方來說,特許可以為打入市場提供機會,除了直接收取特許費外,還可以通過提供技術服務收取服務費,並阻止可能的競爭。對被特許方來說,可以解決技術能力不足、資金匱乏、缺乏品牌優勢等問題,減少投資風險。因此二戰後始於美國的特許經營,近二、三十年流行於美洲、歐洲和亞洲。目前美國零售總額的60%由特許經營完成,特許經營為美國安置了超過11%的就業人口,麥當勞通過特許經營在117個國家建立了2.5萬個連鎖店。
3、合作方式
是指兩個或兩個以上國家的不同企業共同出資組建成一個新的企業。
由於各方可以以知識產權進行出資,這種出資實際上是把出資方所擁有的知識產權轉讓給了新成立的企業,因此這種方式也成為國際知識產權貿易的一種形式。如果出資方不以知識產權為出資形式,那麼該出資方可以通過簽署知識產權許可合同,規定出資方是技術的供方,新企業是技術的受方,這樣出資方既可獲得股權也可得到知識產權許可費用。這種方式對於知識產權的供、受雙方都是有利的。受方可藉此引進外國較先進的生產技術、管理技術和銷售技術,培養自己的技術隊伍,還可利用國外資金;供方則可以利用受方的勞動力和資源,擴大海外市場,通過收取知識產權使用費回收設備與技術研製的費用,因此這種方式受到了很多國家,尤其是發展中國家的歡迎。
4、計算機交鑰匙合同
交鑰匙合同是指供方為建成整個工廠,向受方提供全部設備、技術、經營管理方法,包括工程項目的設計、施工、設備的提供與安裝,受方人員的培訓、試車,直到能開工生產後,才把工廠交給受方。目前在知識產權貿易方面,更多體現在計算機應用領域。所謂計算機交鑰匙合同就是整個計算機系統的買賣與軟體的轉讓。一般不包括供方承建廠房,主要內容是:供方向受方出售硬體,提供軟體許可證,提供對硬體、軟體的維修服務並延續到開機後一段較長時間,計算機的安裝與測試、軟體的測試。
5、知識產權服務
技術服務是技術提供方受另一方委託,通過簽訂技術服務合同,為委託方提供技術勞務,完成某項服務任務,並由委託方支付一定技術服務費。一般來說,技術服務提供的技術是知識產權與專有技術之外的一般技術。但目前隨著技術貿易的發展,尤其是軟體貿易的發展,知識產權服務貿易也不斷出現(這里的知識產權服務不是指專業知識產權機構或企業提供的服務,而是指一般商業企業)。如在軟體貿易中,軟體銷售商或開發商在提供軟體使用許可的同時,提供軟體的技術服務,包括安裝、培訓、運行支持和維護等內容。在軟體貿易的初級階段,這種伴隨著知識產權使用許可而提供的服務,一般是包含在軟體價格之內的。隨著計算機應用的普及,用戶對服務的要求越來越高,尤其是一些大型應用軟體,需要軟體廠商花費長時間對用戶的需求進行調研、定製開發、組織實施、進行維護和支持,因此這種服務也就成為軟體貿易不可缺少的部分,並成為單獨收費的商品。現在一些大型軟體公司服務的收入已經佔到公司收入的2/3,超過了軟體本身的收入。
除了上述幾種知識產權貿易形式外,隨著國際經濟交往及各種第三產業的發展,還會出現新的國際知識產權貿易形式,如美國的一些銀行開辦的「存取技術」業務,知識產權所有人可以將知識產權存入銀行,銀行像貸款一樣把它貸給需要的企業,收取利息。在中國加入WTO後,這些貿易形式必然會不斷進入中國,而我們的企業也應該了解和運用這些貿易形式,獲取最大利益。

⑶ 貿易逆差下美國吃虧了嗎

沒有吃虧,我個人感覺是這的:美國並不是逆差國家,說美國是逆差國家是不正確的,美國是全世界的金融中心,美國花出去的錢,美國通過別的方式有賺回來了,簡單來說那個國家能離開美國呢?因為都去美國投資和借貸美元啊,不知道這樣的回答你滿意嗎?所然我沒有把美國是怎麼樣賺回來的,因為我也不懂太多的賺錢方式尤其更不知道一個國家的賺錢方式。

⑷ 知識產權爭端對中美貿易的影響

1、積累經驗
此次WTO第一案是中國加入WTO以來,面臨的關於知識產權爭端的首例案件回,在此之前我國的經驗比較答欠缺,而通過此次的應訴和不斷的磋商,使得我國積累了爭端解決的經驗,從而為更好的應對以後的案件打下了基礎,尤其是解決在多邊框架機制下知識產權爭端問題。
2、 促進我國知識產權制度的發展和完善
此次的WTO第一案告訴我們,建造一個健康有序的知識產權保護的環境,能夠促進企業創新,充分發揮知識的作用,因此知識產權的保護對促進我國科技的發展,建設創新型國家尤為重要。此次案件以後,我國進一步完善了相關的法律法規,加強了知識產權制度的發展和完善。
3、降低了中美貿易逆差
中美貿易逆差較大,一直以來都是中美貿易摩擦產生的根本原因,美國為減少貿易逆差,改善貿易條件,要求中國加強知識產權的保護,從而發揮美國在國際貿易的競爭優勢。WTO第一案中關於中國假冒商標和盜版案件,支持了美國的訴求請求,中國的盜版行為由於此類案件有所減少,在一定程度上給中美之間的貿易產生了影響,減少中國的出口,降低了中美貿易逆差。

⑸ 中美貿易逆差是什麼

中美經貿關系是中華人民共和國與美利堅合眾國關系中最重要的方面之一,經常左右著中美關系的大局,主要涵蓋投資、貿易、匯率、知識產權保護等方面。

貿易逆差亦稱「貿易入超」。各國家或地區在一定時期內的進口額大於出口額的現象。一般表明一國的對外貿易處於較為不利的地位。

貿易逆差反映的是國與國之間的商品貿易狀況,也是判斷宏觀經濟運行狀況的重要指標。2011年一季度,中國六年來首現季度貿易逆差,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人民幣升值的壓力。凈出口為正值時,稱為貿易黑字、貿易順差、貿易盈餘或出超。凈出口為負值時,稱為貿易赤字、貿易逆差或入超。

(5)知識產權貿易逆差擴展閱讀

成因分析

美國貿易逆差的成因是多方面的,美國國會貿易赤字調查委員會於2000年11月發表了一個關於貿易逆差成因的調查報告。在他們看來,其成因主要在於美國與其它國家不平等的貿易關系,諸如:其他國家非關稅壁壘;外國商品對美國的傾銷;外國政府對本國公司的補貼。

美國國民經濟研究局主席費爾德斯坦(Feldstein,1993)強調財政赤字對美國貿易逆差的決定作用,提出了著名的「孿生赤字假說」:在巨額財政赤字背景下,貨幣當局為了防止通貨膨脹,不會為財政赤字融資,因此財政赤字會導致利率升高、外資流入、美元升值,從而產生了貿易逆差。

這一觀點在20世紀80年代很有說服力,小布希上台以來,美國財政赤字又與貿易赤字一樣逐年擴大,2003財年達3750億美元,2004年又猛增至4150億美元,而2005年預計將達到5210億美元的最高記錄。

但是,這難以完全解釋美國巨額逆差,因為1989—1992年財政赤字在大幅度擴大,但貿易赤字卻在縮小;1993-2000年財政赤字逐年縮小,1998年開始出現「扭虧為盈」,2000年更是出現2370億美元的高額盈餘,但貿易赤字卻在逐年擴大。亦不能完全解釋20世紀90年代以來的巨額逆差。

參考資料來源:

網路-貿易逆差

人民網-中美貿易逆差從何而來

⑹ 美國在全球貿易體系下有巨大逆差,為何依舊是經濟最強的國家

由於以下的幾個原因,美國只需要開動印鈔機都可以買下全世界的商品,美國的服務貿易,金融行業,知識產權,旅行都是盈利的,美國的政府債券又會使資金流動回去。所以美國依舊是經濟實力最強大的一個國家。



第三,美國發行的政府債券,這個債券他可以賺取其他國家的利息,這種方式可以讓其他國家的資金又流回到美國。比如,中國每年對美國有3000億美元的貨物貿易順差,那麼中國就持有美國1萬多億美元的國債。美國這種行為就是收取其他國家的利息,貸款給其他國家又收利息是一樣的,所以美國在國家上即使有逆差,他也是經濟最強大的一個國家。

⑺ 貿易逆差是什麼意思,是好還是不好呢。說明經濟的一個什麼問題

貿易逆差,Unfavorable Balance 0f Trade ,一國在一定時期內(如一年、半年、一個季度、一個月等)出口貿易總值小於進口貿易總值,即貿易逆差。又稱「入超」、「貿易赤字」。反映的是國與國之間的商品貿易狀況,也是判斷宏觀經濟運行狀況的重要指標。當一個國家出現貿易逆差時,即表示該國外匯儲備減少,其商品的國際競爭力削弱,該國在該時期內的對外貿易處於不利地位。大量的貿易逆差將使國內資源外流加劇,外債增加,影響國民經濟正常有效運行。因此,政府應該設法避免出現長期的貿易逆差。 利弊分析
觀念必須轉變:從順差到平衡
必須轉變追求貿易順差的傳統觀念,應該努力追求外貿平衡。傳統貿易觀念認為出口為了創匯,順差是好事,逆差是壞事。這一觀念長期主導著我國的貿易政策和實踐。據統計,截至2010年2月底,自1993年以後,我國再沒出現過年度貿易逆差,自2004年4月份以後,我國沒出現過月度貿易逆差。其實,一國的對外貿易應追求長期的進出口基本平衡,而不是長期的貿易順差。
長期的出超未必有利於我國
我國是一個發展中的大國,長期的貿易順差所帶來的並非都是好處。
首先,貿易順差將帶來越來越多的貿易爭端;
其次,貿易順差雖然增加了外匯儲備,但從資源效用最大化的角度看,是資源未被充分利用;
第三,持續高額順差導致人民幣升值預期,進而又導致資本凈流入增加,資本凈流入增加又進一步導致了人民幣升值的壓力;
第四,巨額的經常項目的順差,會轉化為貨幣大量投放的壓力,成為通貨膨脹率上升的重要因素。
適當的入超未必有弊於我國
相反,貿易逆差的結果也並非都是壞處。
第一,適當逆差有利於緩解短期貿易糾紛,有助於貿易長期穩定增長;
第二,逆差實際上等於投資購買生產性的設備,只要投資項目選擇得當,既可補充國內一些短缺的原材料,還能很 南非對華貿易逆差的主要產品
快提高生產能力、增加就業以及增加經濟總量;
第三,逆差能減少人民幣升值的預期,減緩資本凈流入的速度;
第四,短期的貿易逆差有助於緩解我國通貨膨脹的壓力,加大我國貨幣政策的操作空間。
從我國經濟發展的實踐來看,經濟增長快的年份,都是逆差或者順差較小的年份。因此,在對外貿易問題上,應當徹底轉變觀念,放棄以出口創匯、追求順差為目標的傳統觀念和做法,確立以國際收支平衡為目標的政策。

⑻ 為何說貿易戰違背經濟學基本原理

美國在經濟日益全球化的今天搞貿易戰,這是違背經濟學原理、國際貿易原理和經濟全球化的基本規律的。美元作為世界貨幣必須以貿易逆差為前提才能全球流通,美國只有通過貿易逆差輸出美元,才能保障美元作為世界貨幣的地位。同時,國際貿易本身就是發揮各國比較優勢或要素稟賦來交易,美國作為去工業化的發達國家,服務業佔比近80%,其貿易逆差也是當前國際分工、產業結構、全球價值鏈的必然結果。

美國以貿易逆差、知識產權為由挑起貿易戰純屬無中生有,以其此前進行的「337調查」為例,中國企業在反壟斷及竊取商業機密等訴點上完勝,顯示出美國的調查完全沒有公正性可言。美國啟動301調查,實則是劍指「中國製造2025」,限制中國企業到美投資和美國對華出口,其方案涉及十大領域,包括先進信息技術產品、自動化機床和機器人、航空航天裝備、海洋工程裝備、現代軌道交通裝備、電動和其他新能源車輛、電力裝備、農業機械裝備、新材料、生物醫葯和其他高性能醫療器械等。

貿易戰是在實施美國優先的單邊主義。特朗普打貿易戰與其「美國第一,買美國貨、雇美國人」的主張一脈相承。特朗普上台至今已經退出了多邊的TPP、TTIP、TISA,重啟NAFTA談判,退出巴黎協定。據彼得森研究所的報告,作為慣用的貿易制裁手段,美國迄今已對全球發起過122起301調查,對中國也發起過六次301調查,涉及知識產權、市場准入壁壘及清潔能源政策等各方面。特朗普現在是國內問題國際化,國際問題國內化,要通過其國內法規則來賺取他國利益,這既是利益驅動,也是為其中期選舉做准備。

閱讀全文

與知識產權貿易逆差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2015年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試卷 瀏覽:985
創造營陳卓璇 瀏覽:905
安徽職稱計算機證書查詢 瀏覽:680
衛生院公共衛生服務會議記錄 瀏覽:104
泉州文博知識產權 瀏覽:348
公共衛生服務培訓會議小結 瀏覽:159
馬鞍山攬山別院價格 瀏覽:56
施工索賠有效期 瀏覽:153
矛盾糾紛交辦單 瀏覽:447
2010年公需課知識產權法基礎與實務答案 瀏覽:391
侵權責任法第5556條 瀏覽:369
創造者對吉阿赫利直播 瀏覽:786
中小企業公共服務平台網路 瀏覽:846
深圳市潤之行商標製作有限公司 瀏覽:62
江莉馬鞍山 瀏覽:417
馬鞍山大事件 瀏覽:759
機動車銷售統一發票抵扣期限 瀏覽:451
馬鞍山防汛抗旱指揮部通告 瀏覽:811
公司間商標授權書模板 瀏覽:115
上海市醫患糾紛預防與調解辦法 瀏覽:9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