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弗洛依德的創新思想
弗洛伊德相信個體原欲的發展,如升華(sublimation)概念所示,為不斷轉換客體。人生來即屬「多相變態」(polymorphously perverse),任何客體都可能成為快感之源。隨不同發展階段,人會固著於特定慾望客體——初為口欲期(oral stage)(如嬰兒因哺乳產生的快感),繼之以肛欲期(anal stage)(如小兒控制腸道產生之快感),隨之為性器期(phallic stage)。孩童接著經歷固著性慾於母親之時期,即所謂戀母情結,但因此慾望的禁忌本質,必須予以壓抑——較不為人知的戀父情結(Electra complex)則是性慾固著於父親。
弗氏希冀此模型能放諸四海皆準,故轉求古典神話和當代民族志以為比較素材。弗氏戀母情結一詞,原名俄狄浦斯情結(Oedipus complex),即取自著名希臘悲劇作家索福克里斯之名作《俄狄浦斯王》(Oedipus Rex)。弗氏如是言道:「我從自己身上發現對我母親的愛,對我父親的妒。如今我認為此乃孩童遍存之現象。」弗氏嘗試於心理動態層面落實此發展模式。每一階段均為邁向成人的性成熟期之進程,該成熟期將產生堅實自我,並發展出延遲慾望滿足之能力。(參見《性學三論》(Three Essays on the Theory of Sexuality))。弗氏視俄狄浦斯沖突為性心理發展與啟蒙之型態,藉此指出他所確信人性對亂倫的渴求,與壓抑此慾望之必要。他並轉求文化人類學對圖騰崇拜的研究,主張此崇拜以儀式性演繹,正反映出部落型態之俄狄浦斯沖突。
任何對弗氏思想的討論,若不觸及其影響力深遠又爭議不斷,關於女性角色與心理層面之議題,便無以稱之完備。雖弗氏為早期提倡女性自由與教育之健將(參見其〈開化性道德與當代神經失衡〉(Civilized Sexual Morality and Modern Nervousness)),一些女性主義人士辯言,弗氏對女性性發展的看法,不過讓西方文化中女性的進步倒退數十年,向男尊女卑的意識型態靠攏。弗氏相信女人為殘缺之男,必須學習接受自身的毀傷(缺了陰莖),服膺想像的生理誡命。他據此提出如陰莖欽羨與進行閹割等術語,描述意欲於家庭以外場域,展其才學的女性心理,不僅「豐富」了歧視女性的辭藻,更造成1970年代以前,女性教育權的斲傷,並徒增女性進入傳統以來由男性主導之社會場域的障礙。
雖弗氏論點受到關心女性平權人士質疑,然如朱立葉·米契爾(Juliet Mitchell)、南西·查德羅(Nancy Chodorow)、潔西卡·班哲明(Jessica Benjamin)、珍·蓋洛普(Jane Gallop)、珍·弗萊斯(Jane Flax)等女性主義理論家,認為精神分析理論與女性主義所謀者並不分馳,可如面對如其他理論傳統,將其納為己用,去除其中性別歧視成分。另一女性主義者舒拉米斯·費爾史東(Shulamith Firestone),也認同弗氏理論對女性主義運動仍有所用。在其〈弗洛伊德主義:誤導之女性主義〉(Freudianism: The Misguided Feminism)一文,論及弗氏論點基本言之可謂正確,除一重要細節須作修正:即弗氏寫道「陰莖」處,都可換為「權力」一詞。
此外值得注意處,為弗氏早先認為歇斯底里症(hysteria),源自孩童時期之性逾矩(sexual abuse),但晚後舍棄此稱為誘奸理論(section theory)的說法(參見其《性逾矩索引》(The Index of Sexual Abuse)),直言許多案例中均發現,孩童時期性逾矩之記憶,並非出自事實,多源出想像。弗氏轉而重視俄狄浦斯理論,斷言人潛意識均希冀與雙親發生性關系。 在其晚年作品中,弗洛伊德提出心理可分為三部分:本我、自我與超我(id, ego, and superego)。
潛意識的本我(拉丁字為「it」,原德文字則為「Es」)代表思緒的原始程序—我們最為原始,屬滿足需求的思緒;此字為弗氏根據喬治·果代克(Georg Groddeck)的作品所建。同屬潛意識的超我(德文字為「Über-Ich」)代表社會引發生成的良心,以道德及倫理思想反制本我。大部分屬於意識層次的自我(Ich)則存於原始需求與道德/倫理信念之間,以為平衡。健康的自我具適應現實的能力,以涵納本我與超我的方式,與外在世界互動。認為心智並非具單一與同質性之物此一立論,仍持續深遠的影響著心理學領域以外的人們。弗氏極為關注心智這三部分之間的動態關系,特別是三者間如何互相產生沖突的方式。
弗洛伊德認為自我為解決超我與本我之間產生的沖突,會使用心理防衛機制。使用這個機制需要愛欲(Eros)——此為希臘愛神之名;羅馬神話則名為丘比特(Cupid)。若適當使用,防禦機制可減緩超我與本我間之沖突,但過度或過當使用,而不正視面對沖突,則會造成焦慮或產生罪疚(guilt),最終將導致如抑鬱沮喪的精神失衡。弗氏之女安娜·弗洛伊德,在防禦機制此一領域的研究相當傑出,但她將首開防禦機制先河的榮耀歸於其父。防禦機制有以下數種:否認(denial),反應結構(reaction formation),轉移(displacement),壓抑/抑制(repression/suppression),投射(projection),理智化(intellectualization),合理化(rationalization),補償(compensation),升華(sublimation),及退化情感(regressive emotionality)。
「否認」為避免去意識到對自我產生威脅的不快之事實或現實。例如學生接到表現不佳的成績單,而對自己說成績並不重要——有早期研究者辯稱,弗氏的「否認」,與尼采歸為奴隸或畜群道德的「憤懣」(ressentiment )和「價值的再價值化」(revaluation of values)等概念,相似性極高。
「反應結構」為意識性的採取某種與潛意識所欲之完全相反的進向。例如某人強烈仇視某一種族,宣稱其理由為該種族低下卑微,但潛意識而言,是其人感覺自身低下卑微才有此說。
「轉移」為情緒從危險物轉向安全物。例如擊打枕頭,以避免攻擊某人。
「壓抑」為下意識的將極度痛苦的經驗(如戰爭創傷),強制驅離意識層次;「抑制」則為有意識的進行同樣工作。
「投射」是將基本上本屬自身一部份某種不快的思緒、動機、慾望、或情感,投射到他人或他物身上。例如A不喜歡B,但不想如此承認的A,便將自身情感投射到B身上,而說是B不喜歡他(她)。
「理智化」為在情感上讓自我脫離壓力事件。理智化通常不透過接受現實,而經由合理化解釋來進行自我脫離。
「合理化」為透過建構邏輯的正當性來作出某個決定,而此決定最初之所以成形,是來自完全不同於合理化的其他精神狀態。例如甲為了聽自我成長課程而購買MP3播放機,但卻怕真正的理由無法被人苟同,而告訴友人是為了聽古典搖滾才購買播放機。
「補償」乃因無法達成某種行為,而代之以另一種行為。例如第一個小孩很會讀書,第二個小孩便可能常逗父母開心來博取注意。
「升華」是將沖動導引至社會認同的行為上。如以黑暗陰沉之詩描寫人生的女詩人愛蜜莉·狄金森,其創作活動本身即為一例。 弗洛伊德於不同作品中解釋宗教起源。《圖騰與禁忌》(Totem and Taboo)一書,提出人類起始以「原初部落」方式群聚,此多配偶制(polygamy)組合,包含了一男、多女、及其子嗣。依弗氏精神分析里論,男孩生命早期對母親抱有性慾,此戀母情結為普遍存在的現象。父親有保護部落的能力,因此男性愛慕他,但也同時因父親與眾母親的關系而嫉妒他。兒子們了解獨力無法擊敗領導者父親,故合力予以殺害,之後以祭儀宴饗形式啖之,藉此將父親可怖力量納入己身。然而眾子之後背負的罪惡感,也使其強化對父親的回憶,並予以祭拜。超我便如此取代父親,形成內化的威權之源。部落內也由此產生亂倫與婚姻的禁忌,並以象徵性的動物犧牲(獻祭)(sacrifice)取代儀式性的活人宰殺。
《摩西與一神論》(Moses and Monotheism)一書,則根據弗氏里論重建聖經歷史,然而聖經學者與歷史學史家,因其說法與現存可信史料不符,不予接受。弗氏思想在《幻象之未來》(The Future of an Illusion)一書另有發揚。論及宗教為一種幻象(illusion),弗氏強調其為一幻奇結構,人若要成長入成熟期,必須脫離此結構。弗氏對潛意識的處理,則偏向無神論。
⑵ 想看有關弗洛伊德方面的書,主要介紹他的理論,他的思想!
西格蒙德·佛洛伊德(Sigmund Freud,1856年—1939年),奧地利精神分析學家。精神分析學的創始人,稱為「維也納第一精神分析學派」以別於後來由此演變出的第二及第三學派。著作《夢的解析》、《精神分析引論》等。提出「潛意識」、「自我」、「本我」、「超我」、「伊底帕斯情結」、原欲(Libido)等概念,認為人類男性天生具有弒父娶母的慾望和戀母情結(即伊底帕斯情結(Oedipus Complex,參見伊底帕斯(Oedipus)),女性天生具有弒母娶父的慾望和戀父情結(又叫伊賴克綴情結(Electre complex)),以及兒童性行為等理論。對哲學、心理學、美學甚至社會學、文學等都有深刻的影響。
人格基本構結
弗洛依德認為人格或人的精神主要分成三個基本部分,即本我(id)、自我(ego)和超我 (superego)。弗洛依德把人的動機歸納為餓、渴、睡、性等,其中性慾佔主導地位(本我)。但本我往往受到道德、社會法規等現實條件的制約(超我),受到壓抑得不到紓解的沖動而透過夢、失語等形式來尋求滿足。弗洛依德相信一個人如果以前曾經有一些創傷性的事件而引致心理有問題,只要他能夠知覺地再將那事重演一次,並將本我、自我和超自我作回平衡的處理,那麽問題就會解決。
夢
弗洛依德認為「夢是一種在現實中實現不了和受壓抑的願望的滿足」。他更大膽地認為這些實現不了和受壓抑的願望多半是和「性」有關的。夢是一種潛意識的活動,由於人的自我防衛機制把人的本我願望壓抑下去,在潛意識的活動中的主要內容被壓抑的願望並非是直接表達於夢中,而是通過扭曲變作為象徵的形式出現,故夢都是象徵的。佛洛依德認為夢是由「顯夢」(manifest dream-content)及「隱夢」(latent dream-thought)組成的。前者乃夢的表面形式,像經過扭曲與偽裝的「密碼」,以表現隱夢。佛洛依德認為夢可以使睡者的內心渴望滿足;另一個是睡者的求生機制,借著在夢中重新經歷生命的創痛來保護自己。
生平
1856年5月6日,弗洛伊德出生在奧地利帝國摩拉維亞(今捷克)弗萊堡(Příbor,Czech Republic)一個猶太人家庭。他母親共生了三個兒子和五個女兒,他是長子;但還有一個同父異母的哥哥。他的家庭財政緊張,居住擁擠,但他的父母盡力
弗洛伊德的早年生活很少為人所知,因為他至少兩次銷毀他的個人紀錄,一次是1885年,第二次是1907年。
弗洛伊德幾乎終生每天抽一盒雪茄;直到1939年9月23日死於口腔癌。
潛意識(the unconscious)
弗洛伊德對當代思潮貢獻最著者,許為其動態潛意識之概念。19世紀西方主流思潮為實證論,相信人可取得關於自身及其所處環境之真確認知,並以明智判斷予以掌握。弗氏則認為自由意志本為幻念,人無法全然意識到自我所思,且行為之因由與意識層次所思,關系極微。潛意識之概念所以有破有立,在於弗氏提出意識的層次之說,「在表層之下」另有思緒運作。弗氏稱夢為「通往潛意識之王道」,提供與聞潛意識生活的最佳入徑,並為說明潛意識「邏輯」之佳例,此邏輯則與意識層次思緒之邏輯回異。弗氏在其夢的解析一書,發展最初的心理拓撲學,論證潛意識之存在,並描述如何與聞潛意識之法。前意識(the preconscious)則視為存於意識與潛意識之間的思緒層,欲探求之不難。弗氏認為啟蒙理念、實證論、與理性論之完備,可藉由理解、轉化、與掌控潛意識而得,而非予以否認或壓抑。
性心理發展
主條目:性心理發展
弗洛伊德相信個體原欲的發展,如升華(sublimation)概念所示,為不斷轉換客體。人生來即屬「多相變態」(polymorphously perverse),任何客體都可能成為快感之源。隨不同發展階段,人會固著於特定慾望客體——初為口欲期(oral stage)(如嬰兒因哺乳產生的快感),繼之以肛欲期(anal stage)(如小兒控制腸道產生之快感),隨之為陽具期(phallic stage)。孩童接著經歷固著性慾於母親之時期,即所謂戀母情結,但因此慾望的禁忌本質,必須予以壓抑——較不為人知的戀父情結(Electra complex)則是性慾固著於父親。
弗氏希冀此模型能放諸四海皆準,故轉求古典神話和當代民族志以為比較素材。弗氏戀母情結一詞,原名伊底帕斯情結(Oedipus complex),即取自著名希臘悲劇作家索福克里斯之名作《伊底帕斯王》(Oedipus Rex)。弗氏如是言道:「我從自己身上發現對我母親的愛,對我父親的妒。如今我認為此乃孩童遍存之現象。」弗氏嘗試於心理動態層面落實此發展模式。每一階段均為邁向成人的性成熟期之進程,該成熟期將產生堅實自我,並發展出延遲慾望滿足之能力。(參見《性學三論》(Three Essays on the Theory of Sexuality))。弗氏視伊底帕斯沖突為性心理發展與啟蒙之型態,藉此指出他所確信人性對亂倫的渴求,與壓抑此慾望之必要。他並轉求文化人類學對圖騰崇拜的研究,主張此崇拜以儀式性演繹,正反映出部落型態之伊底帕斯沖突。
任何對弗氏思想的討論,若不觸及其影響力深遠又爭議不斷,關於女性角色與心理層面之議題,便無以稱之完備。雖弗氏為早期提倡女性自由與教育之健將(參見其〈開化性道德與當代神經失衡〉(Civilized Sexual Morality and Modern Nervousness)),一些女性主義人士辯言,弗氏對女性性發展的看法,不過讓西方文化中女性的進步倒退數十年,向男尊女卑的意識型態靠攏。弗氏相信女人為殘缺之男,必須學習接受自身的毀傷(缺了陰莖),服膺想像的生理誡命。他據此提出如陰莖欽羨與進行閹割等術語,描述意欲於家庭以外場域,展其才學的女性心理,不僅「豐富」了歧視女性的辭藻,更造成1970年代以前,女性教育權的斲傷,並徒增女性進入傳統以來由男性主導之社會場域的障礙。
雖弗氏論點受到關心女性平權人士質疑,然如朱立葉·米契爾(Juliet Mitchell)、南西·查德羅(Nancy Chodorow)、潔西卡·班哲明(Jessica Benjamin)、珍·蓋洛普(Jane Gallop)、珍·弗萊斯(Jane Flax)等女性主義理論家,認為精神分析理論與女性主義所謀者並不分馳,可如面對如其他理論傳統,將其納為己用,去除其中性別歧視成分。另一女性主義者舒拉米斯·費爾史東(Shulamith Firestone),也認同弗氏理論對女性主義運動仍有所用。在其〈弗洛伊德主義:誤導之女性主義〉(Freudianism: The Misguided Feminism)一文,論及弗氏論點基本言之可謂正確,除一重要細節須作修正:即弗氏寫道「陰莖」處,都可換為「權力」一詞。
此外值得注意處,為弗氏早先認為歇斯底里症(hysteria),源自孩童時期之性逾矩(sexual abuse),但晚後舍棄此稱為誘奸理論(section theory)的說法(參見其〈性逾矩索引〉(The Index of Sexual Abuse)),直言許多案例中均發現,孩童時期性逾矩之記憶,並非出自事實,多源出想像。弗氏轉而重視伊底帕斯理論,斷言人潛意識均希冀與雙親發生性關系。
本我、自我與超我
在其晚年作品中,弗洛伊德提出心理可分為三部分:自我、超我、與本我(ego, superego, and id)。
潛意識的本我(拉丁字為「it」,原德文字則為「es」)代表思緒的原始程序—我們最為原始,屬滿足需求的思緒;此字為弗氏根據喬治·果代克(Georg Groddeck)的作品所建。同屬潛意識的超我(德文字為「überich」)代表社會引發生成的良心,以道德及倫理思想反制本我。大部分屬於意識層次的自我(ich)則存於原始需求與道德/倫理信念之間,以為平衡。健康的自我具適應現實的能力,以涵納本我與超我的方式,與外在世界互動。認為心智並非具單一與同質性之物此一立論,仍持續深遠的影響著心理學領域以外的人們。弗氏極為關注心智這三部分之間的動態關系,特別是三者間如何互相產生沖突的方式。
防禦機制
弗洛伊德認為自我為解決超我與本我之間產生的沖突,會使用防禦機制(defense mechanisms)。使用這個機制需要愛欲(Eros)——此為希臘愛神之名;羅馬神話則名為丘比特(Cupid)。若適當使用,防禦機制可減緩超我與本我間之沖突,但過度或過當使用,而不正視面對沖突,則會造成焦慮或產生罪疚(guilt),最終將導致如抑鬱沮喪的精神失衡。弗氏之女安娜·弗洛伊德,在防禦機制此一領域的研究相當傑出,但她將首開防禦機制先河的榮耀歸於其父。防禦機制有以下數種:否認(denial),反應結構(reaction formation),轉移(displacement),壓抑/抑制(repression/suppression),投射(projection),理智化(intellectualization),合理化(rationalization),補償(compensation),升華,及退化情感(regressive emotionality)。
「否認」為避免去意識到對自我產生威脅的不快之事實或現實。例如學生接到表現不佳的成績單,而對自己說成績並不重要——有早期研究者辯稱,弗氏的「否認」,與尼采歸為奴隸或畜群道德的「憤懣」(ressentiment )和「價值的再價值化」(revaluation of values)等概念,相似性極高。
「反應結構」為意識性的採取某種與潛意識所欲之完全相反的進向。例如某人強烈仇視某一種族,宣稱其理由為該種族低下卑微,但潛意識而言,是其人感覺自身低下卑微才有此說。
「轉移」為情緒從危險物轉向安全物。例如擊打枕頭,以避免攻擊某人。
「壓抑」為下意識的將極度痛苦的經驗(如戰爭創傷),強制驅離意識層次;「抑制」則為有意識的進行同樣工作。
「投射」是將基本上本屬自身一部份某種不快的思緒、動機、慾望、或情感,投射到他人或他物身上。例如A不喜歡B,但不想如此承認的A,便將自身情感投射到B身上,而說是B不喜歡他(她)。
「理智化」為在情感上讓自我脫離壓力事件。理智化通常不透過接受現實,而經由合理化解釋來進行自我脫離。
「合理化」為透過建構邏輯的正當性來作出某個決定,而此決定最初之所以成形,是來自完全不同於合理化的其他精神狀態。例如甲為了聽自我成長課程而購買MP3播放機,但卻怕真正的理由無法被人苟同,而告訴友人是為了聽古典搖滾才購買播放機。
「補償」乃因無法達成某種行為,而代之以另一種行為。例如第一個小孩很會讀書,第二個小孩便可能常逗父母開心來博取注意。
「升華」是將沖動導引至社會認同的行為上。如以黑暗陰沈之詩描寫人生的女詩人愛蜜莉·狄金森,其創作活動本身即為一例。
生死驅力
弗洛伊德相信人類由相沖突的兩種中心慾望所驅動:原欲能量愛欲與死亡驅力死欲。弗氏所謂的愛/原欲,包含所有創造性、及產生生命的驅力。死亡驅力(Death Drive)(或死亡本能)代表一切有生之物內在的沖動,欲回歸至平靜狀態,甚至最終回到不再存在。弗氏直到晚年才認知到死亡驅力,而這兩種驅力的對照,代表了弗氏思想風格的一大革命。
宗教心理學
弗洛伊德於不同作品中解釋宗教起源。《圖騰與禁忌》(Totem and Taboo)一書,提出人類起始以「原初部落」方式群聚,此多配偶制(polygamy)組合,包含了一男、多女、及其子嗣。依弗氏精神分析里論,男孩生命早期對母親抱有性慾,此戀母情結為普遍存在的現象。父親有保護部落的能力,因此男性愛慕他,但也同時因父親與眾母親的關系而嫉妒他。兒子們了解獨力無法擊敗領導者父親,故合力予以殺害,之後以祭儀宴饗形式啖之,藉此將父親可怖力量納入己身。然而眾子之後背負的罪惡感,也使其強化對父親的回憶,並予以祭拜。超我便如此取代父親,形成內化的威權之源。部落內也由此產生亂倫與婚姻的禁忌,並以象徵性的動物犧牲(獻祭)(sacrifice)取代儀式性的活人宰殺。
《摩西與一神論》(Moses and Monotheism)一書,則根據弗氏里論重建聖經歷史,然而聖經學者與歷史學史家,因其說法與現存可信史料不符,不予接受。弗氏思想在《幻象之未來》(The Future of an Illusion)一書另有發揚。論及宗教為一種幻象(illusion),弗氏強調其為一幻奇結構,人若要成長入成熟期,必須脫離此結構。弗氏對潛意識的處理,則偏向無神論。
心理療法
弗洛伊德身受醫師訓練,因此深信其研究與成果為科學產物。然而他的同僚及晚後的心理學者與學院人士,對他的研究與實踐多所批判。某些如朱立葉特‧米契爾(Juliet Mitchell)等人,提出其中緣由在於弗氏基本立論——即潛意識的懼怕與慾望,啟動我們意識層次的思想及行為——挑戰了關於世界本身,屬於普遍性與客觀性的看法。某些擁護科學人士,認為此說讓弗氏理論失效,使其成為詮解人類行為的一種方式。另擁護弗氏人士,則認為此說同讓科學失效,也使其成為詮解人類行為的一種方式。今日的精神分析,仍與弗氏生前所經歷的醫學與學院二者,維持相同的曖昧關系。
當今嘗試治療心理疾病的精神治療師,以不同方式與弗式精神分析產生關連。某些治療師修改弗式取向,發展各種精神動態(psychodynamic)的模式與療程。有些則拒斥弗氏的心理模型,但將其療法的某些部分,特別其中仰賴患者言談以為治療形式者,加以改編再使用。精神醫師(psychiatrists)身受醫學訓練,但如同弗氏時代的醫師,多排斥弗氏的心理理論,療程中並不重視言談,而多仰賴激活心理葯物(psychoactive drugs)。
弗氏的心理理論今日爭議仍大,許多重要的學院與研究領域之精神醫師,認為他不過是個郎中;但也有其他這方面的重量級人士,認同弗氏的理論核心。精神失序常視為純然的腦疾,基本上屬遺傳性病源。此觀點強調心理疾病的生理構成。弗洛伊德則相信大部分的精神失序,源自生理構成與環境因素之共成,何者較為重要,則因人而異。
哲學
不論精神分析作為哲學的形式其價值為何,弗洛伊德引介下列三個概念,與前此西方哲學產生斷裂。
他創建心理程序的模型,破除了笛卡兒的我思(cogito)。對弗洛伊德而言,思緒產生的程序,非主體直接反思所能探知。自歷史角度觀之,馬克思意識型態的分析早於弗洛伊德,但後者更將主體性之暗眛不明視為根本。二者之後,人實踐的目標,及用來合理化其目標的想法,其構成核心不外乎弗洛伊德的性心理史,和馬克思的社會階級角色。
在夢、口誤、神經病徵、和精神病患的文字構建等,這些看起來全然難解、無理、和無意義的素材中,弗洛伊德檢視了其中找到的「合理性」。相對言之,在工作活動、政治哲學、制式社會行為這些清楚明白具「合理性」的素材中,他發現了其中的「不合理性」(如純然專斷和怪異的元素)。
弗洛伊德從言談治療引進創新的言說技術,藉此讓人透過間接泄漏潛意識內容的方式以消減沮喪。精神分析療程的逆向程序,顯示了個人如何依據符號壓縮與情緒轉嫁的邏輯,以潛意識方式形成其所遭遇的諸種問題。
批判回應
弗洛伊德的性心理發展模型遭受諸多批判。有些人攻擊弗氏認為兒童為性生物的立論(連帶波及弗氏發揚的性概念)。另些人雖接受弗氏的性概念,但認為此種發展模式並不具普同性,對於健康成人的發展而言也非必須,另強調社會及環境因素的重要性,並認為需重視弗氏較為忽略的社會動能因素(例如階級關系)。這一支批判弗氏的思想,深受赫伯特·馬庫色作品影響。
也有人批評弗氏拒斥實證論的態度。科學哲學家卡爾·波普(Karl Popper)形構出一套分辨科學與非科學的方法。他認為一切合理的科學理論,均具備能夠證明其存偽(falsifiable)的可能。若一理論無法存偽,便不能稱之為具備科學性。波普指出弗洛伊德的心理學理論永遠可被「證實」,因無任何行為得以證明其存偽。雖然科學家普遍接受波普辨明科學與非科學的方法,然而在科學哲學與一般哲學領域內,仍有爭議。學院派心理學通常僅區分出「理論」與「假設」,前者過於抽象無法證明其存偽,後者雖源自理論,卻可能經研究予以驗證。
行為主義、演化心理學(evolutionary psychology)、及認知心理學均視精神分析為偽科學,而予以拒斥。人本心理學(humanistic psychology)堅持精神分析看待人的觀點,既苛刻也不正確。心理學其他學派則建構心理治療的替代方法,其中包含了行為治療(behavior therapy)、認知治療(cognitive therapy)、及咨情治療(person-centered psychotherapy)。
主要著作:
《精神分析引論新編》——出版社:商務印書館
《夢的解析》——出版社:國際文化出版公司
《性慾三論》——出版社:國際文化出版公司
⑶ 弗洛伊德的基本理論有哪些
西格蒙德·佛洛伊德(Sigmund Freud,1856年—1939年),奧地利精神分析學家。精神分析學的創始人,稱為「維也納第一精神分析學派」以別於後來由此演變出的第二及第三學派。著作《夢的解析》、《精神分析引論》等。提出「潛意識」、「自我」、「本我」、「超我」、「伊底帕斯情結」、原欲(Libido)等概念,認為人類男性天生具有弒父娶母的慾望和戀母情結(即伊底帕斯情結(Oedipus Complex,參見伊底帕斯(Oedipus)),女性天生具有弒母娶父的慾望和戀父情結(又叫伊賴克綴情結(Electre complex)),以及兒童性行為等理論。對哲學、心理學、美學甚至社會學、文學等都有深刻的影響。
人格基本構結
弗洛依德認為人格或人的精神主要分成三個基本部分,即本我(id)、自我(ego)和超我 (superego)。弗洛依德把人的動機歸納為餓、渴、睡、性等,其中性慾佔主導地位(本我)。但本我往往受到道德、社會法規等現實條件的制約(超我),受到壓抑得不到紓解的沖動而透過夢、失語等形式來尋求滿足。弗洛依德相信一個人如果以前曾經有一些創傷性的事件而引致心理有問題,只要他能夠知覺地再將那事重演一次,並將本我、自我和超自我作回平衡的處理,那麽問題就會解決。
夢
弗洛依德認為「夢是一種在現實中實現不了和受壓抑的願望的滿足」。他更大膽地認為這些實現不了和受壓抑的願望多半是和「性」有關的。夢是一種潛意識的活動,由於人的自我防衛機制把人的本我願望壓抑下去,在潛意識的活動中的主要內容被壓抑的願望並非是直接表達於夢中,而是通過扭曲變作為象徵的形式出現,故夢都是象徵的。佛洛依德認為夢是由「顯夢」(manifest dream-content)及「隱夢」(latent dream-thought)組成的。前者乃夢的表面形式,像經過扭曲與偽裝的「密碼」,以表現隱夢。佛洛依德認為夢可以使睡者的內心渴望滿足;另一個是睡者的求生機制,借著在夢中重新經歷生命的創痛來保護自己。
性心理發展
主條目:性心理發展
弗洛伊德相信個體原欲的發展,如升華(sublimation)概念所示,為不斷轉換客體。人生來即屬「多相變態」(polymorphously perverse),任何客體都可能成為快感之源。隨不同發展階段,人會固著於特定慾望客體——初為口欲期(oral stage)(如嬰兒因哺乳產生的快感),繼之以肛欲期(anal stage)(如小兒控制腸道產生之快感),隨之為陽具期(phallic stage)。孩童接著經歷固著性慾於母親之時期,即所謂戀母情結,但因此慾望的禁忌本質,必須予以壓抑——較不為人知的戀父情結(Electra complex)則是性慾固著於父親。
弗氏希冀此模型能放諸四海皆準,故轉求古典神話和當代民族志以為比較素材。弗氏戀母情結一詞,原名伊底帕斯情結(Oedipus complex),即取自著名希臘悲劇作家索福克里斯之名作《伊底帕斯王》(Oedipus Rex)。弗氏如是言道:「我從自己身上發現對我母親的愛,對我父親的妒。如今我認為此乃孩童遍存之現象。」弗氏嘗試於心理動態層面落實此發展模式。每一階段均為邁向成人的性成熟期之進程,該成熟期將產生堅實自我,並發展出延遲慾望滿足之能力。(參見《性學三論》(Three Essays on the Theory of Sexuality))。弗氏視伊底帕斯沖突為性心理發展與啟蒙之型態,藉此指出他所確信人性對亂倫的渴求,與壓抑此慾望之必要。他並轉求文化人類學對圖騰崇拜的研究,主張此崇拜以儀式性演繹,正反映出部落型態之伊底帕斯沖突。
任何對弗氏思想的討論,若不觸及其影響力深遠又爭議不斷,關於女性角色與心理層面之議題,便無以稱之完備。雖弗氏為早期提倡女性自由與教育之健將(參見其〈開化性道德與當代神經失衡〉(Civilized Sexual Morality and Modern Nervousness)),一些女性主義人士辯言,弗氏對女性性發展的看法,不過讓西方文化中女性的進步倒退數十年,向男尊女卑的意識型態靠攏。弗氏相信女人為殘缺之男,必須學習接受自身的毀傷(缺了陰莖),服膺想像的生理誡命。他據此提出如陰莖欽羨與進行閹割等術語,描述意欲於家庭以外場域,展其才學的女性心理,不僅「豐富」了歧視女性的辭藻,更造成1970年代以前,女性教育權的斲傷,並徒增女性進入傳統以來由男性主導之社會場域的障礙。
雖弗氏論點受到關心女性平權人士質疑,然如朱立葉·米契爾(Juliet Mitchell)、南西·查德羅(Nancy Chodorow)、潔西卡·班哲明(Jessica Benjamin)、珍·蓋洛普(Jane Gallop)、珍·弗萊斯(Jane Flax)等女性主義理論家,認為精神分析理論與女性主義所謀者並不分馳,可如面對如其他理論傳統,將其納為己用,去除其中性別歧視成分。另一女性主義者舒拉米斯·費爾史東(Shulamith Firestone),也認同弗氏理論對女性主義運動仍有所用。在其〈弗洛伊德主義:誤導之女性主義〉(Freudianism: The Misguided Feminism)一文,論及弗氏論點基本言之可謂正確,除一重要細節須作修正:即弗氏寫道「陰莖」處,都可換為「權力」一詞。
此外值得注意處,為弗氏早先認為歇斯底里症(hysteria),源自孩童時期之性逾矩(sexual abuse),但晚後舍棄此稱為誘奸理論(section theory)的說法(參見其〈性逾矩索引〉(The Index of Sexual Abuse)),直言許多案例中均發現,孩童時期性逾矩之記憶,並非出自事實,多源出想像。弗氏轉而重視伊底帕斯理論,斷言人潛意識均希冀與雙親發生性關系。
本我、自我與超我
在其晚年作品中,弗洛伊德提出心理可分為三部分:自我、超我、與本我(ego, superego, and id)。
潛意識的本我(拉丁字為「it」,原德文字則為「es」)代表思緒的原始程序—我們最為原始,屬滿足需求的思緒;此字為弗氏根據喬治·果代克(Georg Groddeck)的作品所建。同屬潛意識的超我(德文字為「überich」)代表社會引發生成的良心,以道德及倫理思想反制本我。大部分屬於意識層次的自我(ich)則存於原始需求與道德/倫理信念之間,以為平衡。健康的自我具適應現實的能力,以涵納本我與超我的方式,與外在世界互動。認為心智並非具單一與同質性之物此一立論,仍持續深遠的影響著心理學領域以外的人們。弗氏極為關注心智這三部分之間的動態關系,特別是三者間如何互相產生沖突的方式。
防禦機制
弗洛伊德認為自我為解決超我與本我之間產生的沖突,會使用防禦機制(defense mechanisms)。使用這個機制需要愛欲(Eros)——此為希臘愛神之名;羅馬神話則名為丘比特(Cupid)。若適當使用,防禦機制可減緩超我與本我間之沖突,但過度或過當使用,而不正視面對沖突,則會造成焦慮或產生罪疚(guilt),最終將導致如抑鬱沮喪的精神失衡。弗氏之女安娜·弗洛伊德,在防禦機制此一領域的研究相當傑出,但她將首開防禦機制先河的榮耀歸於其父。防禦機制有以下數種:否認(denial),反應結構(reaction formation),轉移(displacement),壓抑/抑制(repression/suppression),投射(projection),理智化(intellectualization),合理化(rationalization),補償(compensation),升華,及退化情感(regressive emotionality)。
「否認」為避免去意識到對自我產生威脅的不快之事實或現實。例如學生接到表現不佳的成績單,而對自己說成績並不重要——有早期研究者辯稱,弗氏的「否認」,與尼采歸為奴隸或畜群道德的「憤懣」(ressentiment )和「價值的再價值化」(revaluation of values)等概念,相似性極高。
「反應結構」為意識性的採取某種與潛意識所欲之完全相反的進向。例如某人強烈仇視某一種族,宣稱其理由為該種族低下卑微,但潛意識而言,是其人感覺自身低下卑微才有此說。
「轉移」為情緒從危險物轉向安全物。例如擊打枕頭,以避免攻擊某人。
「壓抑」為下意識的將極度痛苦的經驗(如戰爭創傷),強制驅離意識層次;「抑制」則為有意識的進行同樣工作。
「投射」是將基本上本屬自身一部份某種不快的思緒、動機、慾望、或情感,投射到他人或他物身上。例如A不喜歡B,但不想如此承認的A,便將自身情感投射到B身上,而說是B不喜歡他(她)。
「理智化」為在情感上讓自我脫離壓力事件。理智化通常不透過接受現實,而經由合理化解釋來進行自我脫離。
「合理化」為透過建構邏輯的正當性來作出某個決定,而此決定最初之所以成形,是來自完全不同於合理化的其他精神狀態。例如甲為了聽自我成長課程而購買MP3播放機,但卻怕真正的理由無法被人苟同,而告訴友人是為了聽古典搖滾才購買播放機。
「補償」乃因無法達成某種行為,而代之以另一種行為。例如第一個小孩很會讀書,第二個小孩便可能常逗父母開心來博取注意。
「升華」是將沖動導引至社會認同的行為上。如以黑暗陰沈之詩描寫人生的女詩人愛蜜莉·狄金森,其創作活動本身即為一例。
生死驅力
弗洛伊德相信人類由相沖突的兩種中心慾望所驅動:原欲能量愛欲與死亡驅力死欲。弗氏所謂的愛/原欲,包含所有創造性、及產生生命的驅力。死亡驅力(Death Drive)(或死亡本能)代表一切有生之物內在的沖動,欲回歸至平靜狀態,甚至最終回到不再存在。弗氏直到晚年才認知到死亡驅力,而這兩種驅力的對照,代表了弗氏思想風格的一大革命。
宗教心理學
弗洛伊德於不同作品中解釋宗教起源。《圖騰與禁忌》(Totem and Taboo)一書,提出人類起始以「原初部落」方式群聚,此多配偶制(polygamy)組合,包含了一男、多女、及其子嗣。依弗氏精神分析里論,男孩生命早期對母親抱有性慾,此戀母情結為普遍存在的現象。父親有保護部落的能力,因此男性愛慕他,但也同時因父親與眾母親的關系而嫉妒他。兒子們了解獨力無法擊敗領導者父親,故合力予以殺害,之後以祭儀宴饗形式啖之,藉此將父親可怖力量納入己身。然而眾子之後背負的罪惡感,也使其強化對父親的回憶,並予以祭拜。超我便如此取代父親,形成內化的威權之源。部落內也由此產生亂倫與婚姻的禁忌,並以象徵性的動物犧牲(獻祭)(sacrifice)取代儀式性的活人宰殺。
《摩西與一神論》(Moses and Monotheism)一書,則根據弗氏里論重建聖經歷史,然而聖經學者與歷史學史家,因其說法與現存可信史料不符,不予接受。弗氏思想在《幻象之未來》(The Future of an Illusion)一書另有發揚。論及宗教為一種幻象(illusion),弗氏強調其為一幻奇結構,人若要成長入成熟期,必須脫離此結構。弗氏對潛意識的處理,則偏向無神論。
心理療法
弗洛伊德身受醫師訓練,因此深信其研究與成果為科學產物。然而他的同僚及晚後的心理學者與學院人士,對他的研究與實踐多所批判。某些如朱立葉特‧米契爾(Juliet Mitchell)等人,提出其中緣由在於弗氏基本立論——即潛意識的懼怕與慾望,啟動我們意識層次的思想及行為——挑戰了關於世界本身,屬於普遍性與客觀性的看法。某些擁護科學人士,認為此說讓弗氏理論失效,使其成為詮解人類行為的一種方式。另擁護弗氏人士,則認為此說同讓科學失效,也使其成為詮解人類行為的一種方式。今日的精神分析,仍與弗氏生前所經歷的醫學與學院二者,維持相同的曖昧關系。
當今嘗試治療心理疾病的精神治療師,以不同方式與弗式精神分析產生關連。某些治療師修改弗式取向,發展各種精神動態(psychodynamic)的模式與療程。有些則拒斥弗氏的心理模型,但將其療法的某些部分,特別其中仰賴患者言談以為治療形式者,加以改編再使用。精神醫師(psychiatrists)身受醫學訓練,但如同弗氏時代的醫師,多排斥弗氏的心理理論,療程中並不重視言談,而多仰賴激活心理葯物(psychoactive drugs)。
弗氏的心理理論今日爭議仍大,許多重要的學院與研究領域之精神醫師,認為他不過是個郎中;但也有其他這方面的重量級人士,認同弗氏的理論核心。精神失序常視為純然的腦疾,基本上屬遺傳性病源。此觀點強調心理疾病的生理構成。弗洛伊德則相信大部分的精神失序,源自生理構成與環境因素之共成,何者較為重要,則因人而異。
哲學
不論精神分析作為哲學的形式其價值為何,弗洛伊德引介下列三個概念,與前此西方哲學產生斷裂。
他創建心理程序的模型,破除了笛卡兒的我思(cogito)。對弗洛伊德而言,思緒產生的程序,非主體直接反思所能探知。自歷史角度觀之,馬克思意識型態的分析早於弗洛伊德,但後者更將主體性之暗眛不明視為根本。二者之後,人實踐的目標,及用來合理化其目標的想法,其構成核心不外乎弗洛伊德的性心理史,和馬克思的社會階級角色。
在夢、口誤、神經病徵、和精神病患的文字構建等,這些看起來全然難解、無理、和無意義的素材中,弗洛伊德檢視了其中找到的「合理性」。相對言之,在工作活動、政治哲學、制式社會行為這些清楚明白具「合理性」的素材中,他發現了其中的「不合理性」(如純然專斷和怪異的元素)。
弗洛伊德從言談治療引進創新的言說技術,藉此讓人透過間接泄漏潛意識內容的方式以消減沮喪。精神分析療程的逆向程序,顯示了個人如何依據符號壓縮與情緒轉嫁的邏輯,以潛意識方式形成其所遭遇的諸種問題。
批判回應
弗洛伊德的性心理發展模型遭受諸多批判。有些人攻擊弗氏認為兒童為性生物的立論(連帶波及弗氏發揚的性概念)。另些人雖接受弗氏的性概念,但認為此種發展模式並不具普同性,對於健康成人的發展而言也非必須,另強調社會及環境因素的重要性,並認為需重視弗氏較為忽略的社會動能因素(例如階級關系)。這一支批判弗氏的思想,深受赫伯特·馬庫色作品影響。
也有人批評弗氏拒斥實證論的態度。科學哲學家卡爾·波普(Karl Popper)形構出一套分辨科學與非科學的方法。他認為一切合理的科學理論,均具備能夠證明其存偽(falsifiable)的可能。若一理論無法存偽,便不能稱之為具備科學性。波普指出弗洛伊德的心理學理論永遠可被「證實」,因無任何行為得以證明其存偽。雖然科學家普遍接受波普辨明科學與非科學的方法,然而在科學哲學與一般哲學領域內,仍有爭議。學院派心理學通常僅區分出「理論」與「假設」,前者過於抽象無法證明其存偽,後者雖源自理論,卻可能經研究予以驗證。
行為主義、演化心理學(evolutionary psychology)、及認知心理學均視精神分析為偽科學,而予以拒斥。人本心理學(humanistic psychology)堅持精神分析看待人的觀點,既苛刻也不正確。心理學其他學派則建構心理治療的替代方法,其中包含了行為治療(behavior therapy)、認知治療(cognitive therapy)、及咨情治療(person-centered psychotherapy)。
⑷ 了解佛洛依德的性本能理論應該看那些著作以及看的順序 市面上有賣么 請看過 了解的來答 拒絕復制
雖然我不想打擊樓上幾位,可是實在看不下去某些人沒看過就亂講,本人看過弗氏一半以上的著作,所以相信有一點發言權糾正一下樓上幾位。
首先,不知道某位仁兄閱讀量大到什麼地步,居然說那三本書「篇幅小」,據我所知,除了《精神病理》這本的確篇幅不大以外,另外兩本可都是長達五六百頁且內容晦澀的大骨頭,這種篇幅不能算小吧?
其次,有人推薦縮略本和轉述本,本人強烈反對,弗氏的書其實更多的屬於哲學范疇,哲學認識的重點在於准確表述,所以說除非編輯該書的人屬於大師級的人,否則你怎麼保證你看到的就是原作者的思想呢,外加國內那些編書人的水平實在是……所以建議看原著
具體順序(建議)
《日常生活的精神病理學》《詼諧及潛意識的關系》簡單易懂,內容有趣,適合入門
《精神分析導論》《精神分析導論新篇》是弗氏思想的集中闡述,量少而質精,適合入門後精讀
《性學三論》《夢的解析》弗氏主要著作,量大而全面,適合中高度水平讀者,加上前面的基礎,可以保證有較深認識和理解。
最後是類似《歇斯底里研究》《達芬奇童年回憶》等這樣專門的研究型著作,可作為對特定知識的補充。
⑸ 中國古代的一些少數民族的姓氏,復姓也可以。
中國古代的一些少數民族的姓氏有鮮卑族慕容氏,吐谷渾部吐谷渾氏,拓跋部拓跋氏和元氏,烏桓族郝氏,鮮卑族獨孤氏等,介紹如下:
1、慕容姓《三國志·鮮卑傳》中提到,漢桓帝時,鮮卑分為中、東、西三部,中部大夫柯最闕,居慕容寺。
2、吐谷(yù)渾,亦稱吐渾,中國古代西北民族及其所建國名。本為遼東鮮卑慕容部的一支,藏族人民稱之為阿柴。是西晉至唐朝時期位於祁連山脈和黃河上游谷地的一個古代國家。
3、拓跋姓出自鮮卑族拓跋部,為黃帝後裔有拓跋氏。相傳黃帝娶妻嫘祖,生子昌意。拓跋氏望出潁川郡,雁門郡。拓跋氏復姓或是古老的姓氏,但人口總數在中國的大陸和台灣省均未列入百家姓前三百位。
4、郝氏出自子姓,其始祖為商朝天子帝乙。相傳契(又稱閼伯)為商的始祖,其母因吞玄鳥(燕)卵而生下他,故被賜姓子。他曾助禹治水有功,被舜任為火正和司徒,掌管火事和教化,居於商。
5、獨孤姓出自劉姓,起源於北魏時代北鮮卑部落,是漢光武帝劉秀的後代以獨孤為氏。劉秀之子劉輔的裔孫劉進伯官度遼將軍,在攻打匈奴時失敗被俘,囚禁於獨山之下,他的後代有屍利單於,為谷蠡王,號獨孤部。
⑹ 哲學問題
佛洛伊德
開放分類: 科學、心理學、人物
S.弗洛伊德(Freud,Sigmund 1856-1939) 猶太籍精神病醫生,精神分析學派創始人。生於現屬捷克的摩拉維亞的弗賴堡,1873年入維也納大學學醫,1881年獲醫學博士學位。1882年與精神病學家J.布洛伊爾合作,用催眠術醫治並研究癔病。1885年和1886年間,先去巴黎就學於J.M.沙可,後赴南錫參觀催眠療法。回維也納後認識到催眠療法的局限性,1895年後改用自己獨創的精神分析或自由聯想法,以挖掘患者遺忘了的特別是童年的觀念和慾望。在治療過程中,他發現患者常有抗拒現象,認識到這正是慾望被壓抑的證據,因而創立了他的以潛意識為基本內容的精神分析理論。初期概念有防禦、抗拒、壓抑、發泄等。在臨床治療時患者還出現了對醫生的「移情」現象,從而認為人的神經活動大都以性慾為基礎,被壓抑的慾望絕大部分是屬於性的,性錯亂是產生神經症的根本原因。1909年應美國克拉克大學校長、著名心理學家S.霍爾邀請,與榮格等赴美國參加該校20周年校慶紀念,並與美國著名心理學家W.詹姆斯、E.B.鐵欽納、J.Mck.卡特爾等晤面。發表了以精神分析為主題的演講,聲名遠揚。回國後,他的一些弟子A.阿德勒、C.G.榮格和O.蘭克反對他的泛性論,先後背離他而自立門戶。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及戰後,他不斷修訂和發展自己的理論,提出了自戀、生和死的本能及本我、自我、超我的人格三分結構論等重要理論,使精神分析成為了解全人類動機和人格的方法。30年代他的理論登峰造極。1930年被授予歌德獎金。1936年壽辰時,榮任英國皇家學會會員。他在最後16年曾與口腔癌作斗爭,堅持工作。在納粹分子的脅迫下,1938年被迫離開維也納去倫敦。1939年9月23日在倫敦死於癌症。主要著作有:《夢的解析》、《日常生活心理病理學》、《精神分析引論》、《精神分析引論新編》、《弗洛伊德自傳》。
佛洛伊德(Freud,Sigmund 1856~1939)
奧地利精神病醫師,精神分析學派的創始人,1856年5月6日出生於摩拉維亞,4歲時舉家遷居維也納,在那裏生活了將近80年。
父親雅各布不但是不得志的羊毛商,而且也是個極其專橫的人,佛洛伊德出生時,他已經是40歲。母親是父親的第二任妻子,當時才20歲,佛洛伊德是他母親所生的6個孩子中的第一個。雅各布的第一任妻子,生了2個兒子,當佛洛伊德出生時,父親同時也當了祖父。
佛洛伊德與其母親之間有著一種強有力的關系,她一生都體會到這種關系對他的影響。
佛洛伊德年輕時就顯示出非凡的智慧,並以名列前茅的成績完成中學畢業。17歲那年進入維也納大學醫學院,可是他足足花了近8年的時間,才學完4年的醫學和科學研究課程,主要是他有許多醫學之外的興趣和愛好。
在當時的奧地利,行醫是猶太人可供選擇的幾種職業之一,這大約是促使佛洛伊德學醫的主要因素,但他從未視醫學為真正的職業,而只是把醫學作為從事科學研究的一種手段。
最後,由於別人的勸告,他參加醫學考試,1881年才開始私人開業,擔任臨床神經專科醫生。
1882年佛洛伊德與馬莎、伯萊斯訂了婚,但是直到1886年她們才最後完婚。在訂婚的5年間,佛洛伊德給她未婚妻寫了400多封信。後來他們白頭偕老,生有三男三女,女兒安娜後來也成為著名的心理學家。
精神分析的萌芽
佛洛伊德對精神分析的興趣是在1884年與布洛伊合作期間開始的。布洛伊是一位非常傑出的醫生,不但幫助佛洛伊德排難解憂(當時佛洛伊德新婚不久,經濟非常拮拒),而且還使佛洛伊德學會用新方法治療歇斯底里症。
當初,人們認為歇斯底里症是女性特有的紊亂症,(Hysterin在希臘文是子宮的意思),布洛伊採用新方法稱「宣洩法」(Talking out),當布洛伊用該法治療一個匿名為安娜的21歲女病人,她因受到激勵而表達出其感情和情緒,一些病狀也就隨之暫時或永久地消失。
由於安娜病情的好轉,是因為她坦率的表現自己的感情,因此吸引布洛伊在此後一年多的時間裏幾乎每天都花幾個小時去探望她。
由於移情作用,兩人彼此之間產生深厚的感情,布洛伊的婚姻也受到威脅結果他決定停止對安娜的治療,致使安娜受到強烈刺激而突然暴發歇斯底里分娩症。對此,布洛伊只好攜妻逃離維也納,把這個攤子丟給佛洛伊德。
1885年,佛洛伊德得到一筆額外補助,可以讓他去法國度4~5個月的假,從沙可學習催眠治療法。
佛洛伊德追隨沙可學習,目賭沙可的催眠威力,對佛洛伊德造成很大的影響。
(1) 從沙可那裏他認識把歇斯底里症作為心理失調,而不是器官失調來治療是有可能的。
(2)在一次晚宴上,佛洛伊德聽到沙可充滿激情地斷言他的一位患者的障礙有著重要性的原因。這個觀念使佛洛伊德茅塞頓開,並將這一念頭一直劉存在腦海中。
到了19世紀90年代中期,佛洛伊德已深信不疑,神經官能症主要障礙是性發展不當。
但是回到維也納後,佛洛伊德試用了一段時間催眠術,但效果不佳,最後他放棄了催眠術,因為在臨床上他發現並非所有的患者都能夠接受催眠。
夢的解釋
1897年,佛洛伊德終於創立了具有深遠影響的自我分析法認為心理障礙是由於性緊張累積而引起的。進行自我分析的主要方法是對自己的夢進行解析,這種分析結果導致1900年夢的解析一書的出版。
該書現在被許多人推崇為佛洛伊德最偉大的著作,但是當時這本書也遭到大量的批評,出版後的8年間只售出600本,而佛洛伊德從中只獲得209美元的稿費。
隨著夢的解析一書的面世,精神分析的運動逐漸發展起來。這時在佛洛伊德周圍聚集了一批年輕的學者,成立了每星期討論小組,或稱為精神分析小組,在佛洛伊德的書房裏研討神經官能症問題。這些年輕的學者中間有三大台柱,那就是阿德勒、蘭德和楊格,後來由於佛洛伊德的努力成立了維也納精神分析學會。
1905年佛洛伊德出版了性學三論
1909年受美國克拉克大學校長霍爾之邀,佛洛伊德及其弟子赴 克拉克大學舉辦系列講座,使他終於獲得國際上的承認。 同時佛洛伊德也被授予榮譽博士學位。
然而,此時精神分析小組內部出現了裂痕,主要原因是阿德勒、蘭德、楊格等人逐漸發展了他們自己的理論和風格。
於是原先的精神分析小組因沖突和爭論而瓦解。蘭克被開除出佛洛伊德圈子,阿德勒於1911年離開,1914年楊格也與佛洛伊德分道楊鑣。
人格理論的誕生
但是佛洛伊德的聲望,從1919~1939年一直處於頂峰狀態,在這一時期佛洛伊德發展了他的人格理論。
精神分析的人格系統基於本能或內驅力,以Libido形式表現出來。生存本能表現為推動和創造死亡本能表現為向內針對自我毀滅,向外進行攻擊和破壞。
人格的結構分為原我、自我和超我
原我與無意識相一致,包括性慾和攻擊本能,也包括無價值判斷,追求即時滿足和緩解緊張,它服從快樂原則。
自我與理智相一致,介於原我和外部世間之間,使原我尋求享樂的要求置於它的控制之下,它服從現實原則。
超我與良心道德相一致,朝著完全壓抑原我的方向發展,使自我實現達到完美的狀態。
佛洛伊德的晚年
1923年,據診斷佛洛伊德患了口腔癌,這與他每天抽20支雪茄的習慣有關。即使在癌症被發現後他也沒有改變這種習慣。
1923~1939年,他接受了33次手術,雖然非常痛苦,但由於他拒絕使用止痛葯,所以他的頭腦仍然保持十分清醒,並一直工作到生命的盡頭。
1933年納粹執政期間,他們在柏林公開燒毀佛洛伊德的著作,理由是認為佛洛伊德誇大性問題來毀滅靈魂。
1938年維也納被佔領後,仍然不願離開維也納,最後,由於女兒安娜被捕,她的房屋亦遭納粹匪徒搶劫才同意去倫敦,後來他的四個妹妹也被奧地利的納粹份子殺害。
1939年12月23日,佛洛伊德死於倫敦。
佛洛伊德的人格理論
人的心理有三個系統
(1) 意識系統
是人能認識自己和認勢環境的心理部份,在人的注意集中點上的心理過程都是意識的,可是意識只是整個心理系統中的一種浮面水平,它的主要功能是從人的心理能量活動中把那些先天的,獸性的本能或慾望排除掉。
(2) 下意識系統
或稱前意識系統,是意識系統和無意識系統之間的一個邊緣部份。它所有的特點是在其中也存著無意識的沖動,慾望和感情等,但它們可以很容易轉移到意識系統中。下意識系統在整個心理系統中執行著「檢查者」的作用,其目的在於既保證適合於本能,又形成由道德良心和社會意識組合而產生的個人理想。這種個人的理想就是「檢查者」,它考慮到本能,但又不允許充滿強烈心理能量的本能滲透到意識中去。如果那些被壓抑和被排除的本能,藉助偽裝的形式,遇到迂迴的道路,試圖經由下意識系統達到意識系統時,它們必然會遇到檢查者的阻礙,因為檢查者在本能朝向意識的道路上建築了防禦線。
(3) 無意識系統
是心理系統中的深層部份。是人的生物本能,慾望的儲藏庫。這些本能慾望有強烈的心理能量;但由於社會標准不同,得不到 滿足,就被壓抑在無意識之中。
但是它們又總是為自己尋找出路,它們只是不被本人意識到,但並沒有消除,而是在無意識中積極活動,追求滿足。
無意識系統的過程不受客觀現實調整,而是由自己本身來決定的。它服從享樂和不滿的原則,無時不刻不在追求得到滿足。
佛洛伊德的人格理論,把人格只是理解為意識與無意識之間的矛盾;亦即理解為意識與本能慾望之間的爭斗。人的心理,意識並不是在他同外部世界的相互作用形成的,並不是受他的生活條件決定的。
外部世界供給檢查者以宗教和道德標准,社會規范和戒條以便檢查者藉助他們來防止無意識內容滲透到意識領域。
本能及其特徵
在早期理論中,佛洛伊德根據生物的分類法,把本能分為兩種:
自衛本能:包括飢餓的本能、危險害怕的本能等,如果這種本能長期受到阻礙;便會導致死亡。
生殖本能:是指性本能或性愛本能,如果這種本能長期受到壓抑,便會導致人格的改變和精神官能症的產生。
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佛洛伊德目睹了恐怖的屠殺和破壞的行為,這使他感到人的人格中似乎存在著一種侵略的本能,自我毀滅的本能。他把這種本能稱之為「死之本能」。以此根據,佛洛伊德修改自己早先的理論,把人的行為動機重新劃分為兩種「生之本能和死之本能」。
生之本能
產生多種多樣的機體本能,包括性愛本能,它們是為數很多,最初互不依賴在較晚期才結合,成為一個完整的綜合體,每一種生之本能的目的都在於使個別器官得到享受,它們結合起來,起著保存存種族生存的力量。
死之本能
表現為殘忍、攻擊、自殺、殺人甚至體育運動和戰爭毀滅,它是受人類死之本能的慾望所驅使。死之本能的結局,必然是使有機體的自然界變為無機體,使生命變為死亡。佛洛伊德還指出,生存本能可以使死之本能轉向,由指向自己轉變為指向別人,於是變而為攻擊別人的形式。
由於人有兩種本能,人的行為又受本能之配,所以行為有兩個原則,以尋求直接的滿足,但是人們又發現它們受到周圍環境和社會環境的現實制約,慾望不可能直接獲得滿足。因此,人只有在夢中獲潛意識下根據快樂原則行事的,在日常清醒的生活中,其行為受現時原則的支配。在整個心理活動中起著重大作用的是性的本能和慾望,他把性的本能和慾望所具有的心理能量稱為「Libido」。「Libido」能夠給人的全部活動,本能和慾望提供力量。
由Libido的基本概念開始,佛洛伊德把人類的一切生活活動都認為與Libido的性慾有關,所以推斷幼兒要求別人向他表示親善和體貼‧及依偎別人的行為,理解為狹義的「性行為」表現,同時借用希臘神話,伊底帕斯的故事去解釋戀母情結和戀父情結。男孩會戀母仇父,女孩會戀父仇母。
人格結構
人格結構是由三個組成部份:原我、自我和超我這個結構的假設,是佛洛伊德對早期提出的意識,下意識和潛意識的修正。他認為這三個我是由意識和無意識活動的機制下,在Libido發展的關系中形成起來。
(1)原我(Id)
是一個最原始的無意識結構,這是由遺傳的本能習得的慾望所組成,並同肉體聯系著。肉體是他的能量泉源。原我是心理能量的儲藏器,它是無組織的,彷彿是一團混沌的本能和一口慾望沸騰的大口鍋。在原我中充滿著本能,慾望的強烈沖動,力圖很快的滿足。倘若這種滿足遲緩,個體就會感到煩優和懊腦,其結果不是這種原動力消失或弱化,而是企圖滿足的要求更加迫切。原我策動的力量如受到壓抑,就會改變方向而轉移地方。佛洛伊德指出,原我是通過兩種方法來滿足肉體需要的反射作用獲願望滿足。反射作用—是對煩惱起源的自動反應。是依照快樂原則行事,為了避免痛苦緊張而追求快樂的行為。例如新生兒的活動,完全受生物沖動所引發,飢餓不適時就哭叫,擺動四肢,以便滿足肉體需要,在這種狀況下反射作用對減少緊張狀態是很有效的。願望滿足— 是比較復雜。某種生物需要的缺乏,在原我中能激發起一種滿足這個需要的物體或事件中的意像,從而減少與這種需要有關的緊張狀態,這種現象稱為初級歷程。
例如:失意的人會一直想起分手的對象這種意象就是初級歷程,它的出現會暫時減少需要的緊張狀態。但是願望的滿足只能暫時降低緊張狀態,而非真正地滿足肉體上之需要。
(2) 自我(Ego)
是人格結構的表層,但也只是部份意識而已。自我處於原我和外部世 界之間,是外部世界與原我之間的居間者。人若在原我控制的社會中,危險與恐懼是難以想像的,因為原我不受管制。
自我與原我不同,它不是按滿足原則來活動的,而是根據外部世界的需求來行事,並調節著外部世界與原我之間所存在的沖突。自我是尊從現實原則,藉著次級歷程,及現實考驗而運作。
現實原則— 與快樂原則的目的相反,它是在阻止緊張的解除,一直到發現能夠滿足需求的適宜對象為止。次級歷程— 現實原則所經歷的歷程,由於原始歷程是比較虛幻,而次級歷程比較實在的思考,它是屬於較高的智力作用。
現實考驗— 藉著次級歷程,自我建立一種計以滿足需求,且用一些實際的行動來考驗其是否能夠成功,此稱之為現實考驗。
自我所具有的心理能量,大部份消耗在對原我的非理性沖動的壓抑和排除上它建立防禦線,應用各種防衛機制來對付原我。
(3)超我(Super ego)
超我是人格道德的維護者。兒童在與環境的交往中,不但發展了自我,而且還知道了什麼是對的和什麼是 錯的,能夠對正確和錯誤的作出辨別,這就是人格中的超我,與一般人的道德良心是很相似。 超我的形成較大的程度上依賴著父母的影響,所以佛洛伊德說:「在這允長的兒童時期,這個沉澱物構成了自我裡面一個特殊的機制,使父母的影響能夠長期存在」。
兒童在與父母的接處中,通過心力內投或攝取機制,將父母的人格及祖先的社會道德等變成為自己的東西,正是人格中的這一結構— 超我。超我表達了人的性格特點,使人按照道德觀念和各自的自我理想行事。由於超我的出現,自我的職能就變得更加復雜了,它不但要尋找滿足原我需要的對象,而且還必須考慮所尋找的對象不能違背超我的價值觀。
人格的發展
人格發展理論,是佛洛伊德早期的理論,他在1905年「性學三論」,和1916年的「精神分析引論」著作中,有系統的闡述這一套理論。
(1) 口腔期(0~1.5歲)
這一段的性感區是唇和舌諸如吸吮、觸咬、吞咽等是性慾滿足的主要來源。從快樂原則的引導下,吸吮行為是最使幼兒感到快樂的行為,可以滿足口唇性感區的要求,使幼兒得到一種愉快體驗。這時後母親的乳房滿足了幼兒兩個基本需要—— 營養需要和快樂需要。
早期口唇合並開的階段,此時幼兒沒有對乳房的矛盾心理,但是在一年後,第二個階段,口唇受虐待階段。幼兒產生了對乳房的一種矛盾情緒,而且有受虐待的反應。
口腔期影響日後的人格,例如習慣於與口腔有關的生活,如他們一般:吃的多、吸煙多,花費很多人去說話,這種狀況發展下,他們可能成為政治家、教授、長舌婦、律師、演員等,形成不同的人格特徵。
(2) 肛門期(1.5~3歲):
在這個階段,Libido與肛門聯系起來,性感區由口腔發展到肛門和大腸,通過體驗糞便的保持和排泄而得到一種快感。
因為通過排泄時會有一種緊張消除的快感,這一個階段也稱為肛門受虐性階段。因為排便行為是一種毀滅性的受虐反應。在父母訓練孩子排便時孩子往往和父母形成一種對抗情緒,他們採用「保存」和「驅逐」來對抗父母,他們的反抗主要通過在適當的時機禁止排便,而在不適當時機卻進行排便這一種方式進行,試圖用這種方式來控制他人。
肛門性格分為兩類
肛門保護型—一般表現為整潔、小氣,做事有條理。
肛門驅逐型—表現為不潔凈、大方,做事缺乏條理。
(3) 性蕾期(3~5歲)
在這個階段,Libido指向了生殖器區域,慾望主要通過生殖器來滿足,由於男女不同,所以產生兩類人格。
(a)男性性器階段
這時男孩認為母親是自己快樂的目標,因此想得到母親,以得到性慾的滿足(泛性論),而且認為女性是快樂的泉源。
但當他看到父親與母親的關系時,對父親為產生敵對和嫉妒情緒,這就是「伊底帕斯」情結或成稱之為戀母仇父情結。
如果母親反對孩子的狂想和性慾望,以及孩子由父親反對而產生「腌割情結」。這種情結可能引發下面的問題:
外傷事情 — 包括受到父親或母親的吸引,並產生不可思議的沖動,而當他看到父母的性關系或性行為時,所形成的所謂"外傷″。看到成人性器時產生的一種腌割焦慮所形成的外傷。兄弟姐妹的出生也是一種外傷,因為這些現象對戀母仇父的情結做成慾望減少。
慢性態度— 父母無意識地把孩子看作為自己的寵物,例如父親把女兒看作是自己的愛物。這種現象會加深這種伊底帕斯情結,在某種程度上父母亦可以察覺這種行為,會因此產生恐懼和犯罪感,接著對孩子產生憤怒和反對,這種不一致的經驗,會造成孩子的外傷。
(b)女性性器階段
對女孩子來說,這個階段會產生「戀父仇母」的情結。在性蕾期以前男女幾乎是沒有區別,但女孩子從女性性器得到快樂,並且是母親聯系起來,到了後來,她的吸引力從母親轉移到父親。
雖然這種情結之產生相類似,但是腌割情結對於兩性差異上會有不同的發展,女孩子比較沒有壓力,事實上這種情結反而令她們進入安全的狀態中,成為正常女性。
雖然她們也會因為失去母而恐懼,而且曾經要求取代母親的位置,但是她們很快就會發現不大可能的事,到最後情結就被破除。
女性的虛榮性— 女性往往把自己的風韻評價得過高,是對原先生理上劣勢的一種彌補作用。
女性的嫉妒性— 來源於對男性性器的嫉妒,她們往往因男孩子的腌割情結而高興,這樣可以彌補那種先天劣勢。因此她們既看不起男人,又看不起女性。
性蕾期的男性人格,往往做事不考慮後果,而且非常自信,過高的評價自己性器的價值,並力圖證明他是一個真正的男子漢,因此常常自負自誇。
性蕾期的女性人格,「會出現受阻女性綜合症」,她們力求在 多方面都優於男子,並且去尋找典型的男性職業,而且她們對譴責詆毀男人很感興趣。
(4) 潛伏期(5歲至青春期前)
此個階段很長,期間沒有明顯的性發展表現。這個階段的特色,是兒童失去對與性相聯系的活動興趣,而把他們的能量集中在其他的事情上,例如學校的課業,良好的習慣,他們把自己局限在男女或女生堆中,沒有表現,故稱之為潛伏期。
(5) 生殖期(青春期至成年)
佛洛伊德把口腔期、肛門期和性蕾期三個階段稱為前性階段。在此階段,性活動是由自發性慾所引起的,孩子們一直追求的是肉體的愉快。
但青春期後,產生了第二次性慾沖動,這種生理的驅力使孩子感到這種沖動的作用。佛洛伊德認為這個時期的性本能是需要通過性高潮才會滿足。而且Libido開始投射於所愛的事業上,人們開始產生了性愛。
臨床治療
佛洛伊德 在長期的諮商實踐中發現,許多心理障礙例如歇斯底理症、強迫症、恐懼症焦慮症等等疾病的誘因,主要是把源於壓抑在原我的某些慾望、意念、情感、矛盾情緒、精神創傷等因素的作祟。
這些被壓抑的東西,雖然一個人自己不能覺察,但在無意識的原我內卻並不是安份守己的待在那裏,而是不斷的興風作浪,從而引起個體的焦慮,緊張、恐懼、抑鬱不安的心理障礙。
於是,佛洛伊德假設,倘若在心理治療中能將這些被壓抑入無意識的東西帶回到意識域,使個體自己能夠覺察這些致障的因素,對當前表現出來的心理障礙或行為問
題有所領悟,則有助於患者在現實 原則的指導下,依靠自身的力量來克服這些障礙或問題。藉此建立正確與健康的心理結構。正是在這樣的一種假設下,精神分析的治療方就應運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