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知識產權 > 土地使用權劃撥入帳

土地使用權劃撥入帳

發布時間:2020-12-10 11:44:16

⑴ 劃撥土地如何作為固定資產入賬

在新准則下對於無償取得的土地使用權,按公允價值入賬。如有相關憑證,該憑證所列明金額與公允價值差額不大可以按該憑證所列金額入賬。如沒有註明價值或註明價值與公允價值差異較大、但有活躍市場的,應當根據有確鑿證據表明的同類或類似資產市場價格作為公允價值。對於公允價值不能可靠取得的,按名義價格計量。

取得時會計處理:

借:無形資產

貸:遞延收益

在相關資產使用壽命內平均分攤遞延收益,計入當期收益。以名義金額計量的政府補助,在取得時計入當期損益。

支付的土地徵用費及遷移補償費、青苗補償費,如是正常施工所必須程序,那麼應計到該項資產的成本中。

對於房地產企業,其取得的土地使用權不能計到"無形資產"科目中,而應計到"開發成本"科目。

(1)土地使用權劃撥入帳擴展閱讀

第一,經縣級以上人民政府依法批准,土地使用者繳納補償、安置等費用後取得的國有土地使用權。這種劃撥土地使用權有兩個顯著特徵

一是土地使用者取得土地使用權必須經縣級以上人民政府依法批准。

二是土地使用者取得土地使用權必須繳納補償、安置等費用。

第二,經縣級以上人民政府依法批准後,土地使用者無償取得的土地使用權.這種劃撥土地使用權也有兩個顯著特徵。

一是土地使用者取得土地使用權必須經縣級以上人民政府依法批准;

二是土地使用者取得土地使用權是無償的,也就是說無須繳納任何費用,支付任何經濟上的代價。

⑵ 劃撥土地能評估增值入賬嗎,劃撥土地能評估增值入賬嗎

公司並沒發生改組,分立,合並等事項,土地使用權評估增值不需要做賬務處理,如發生以下幾種情況則需做賬務處理:
一、以非貨幣性資產對外投資發生的評估增值
根據《公司法》的規定,企業以非貨幣性資產投資的,應當對非貨幣性資產進行資產評估,以評估價作為投資額。但企業會計制度規定對以非貨幣性資產投資的,應以投出資產的賬面價值加上應支付的相關稅費作為投資的入賬價值。如果涉及補價的,按以下方法確定換入投資的初始投資成本:
1.收到補價的,按換出資產的賬面價值加上應確認的收益和應支付的相關稅費減去補價後的余額,作為初始投資成本;
2.支付補價的,按換出資產的賬面價值加上支付的補價和應支付的相關稅費,作為初始投資成本。
稅法上,對非貨幣性資產投資交易發生時,應將其分解為按公允價值銷售有關非貨幣性資產和投資兩項經濟業務處理,應將非貨幣性資產的公允價值或評估價超過非貨幣性資產賬面價值的差額確認當期所得。如果視同公允價值銷售的所得數額較大,納稅有困難的,納稅人可以報經稅務機關批准,可作為遞延所得,在投資交易發生當期及隨後不超過5個納稅年度內平均攤銷到各年度的應納稅所得中。作為被投資企業可以按資產公允價值作為計稅成本,對依法計提的折舊或攤銷、結轉的成本、費用允許稅前扣除。
二、清產核資發生的資產評估增值
企業按國務院的規定進行清產核資或自行聘請社會中介機構進行的資產評估,在會計上,對評估增值的資產,一方面增加相應的資產價值,另一方面增加企業的資本公積,也就是說,會計上對評估增值部分不確認為企業的收益。按照成本核算的要求,對資產評估增值部分企業可以計提折舊和攤銷費用。
在稅法上:公司對資產評估增值既不屬他人的捐贈,也不是企業實現的利潤,也不屬於《企業所得稅條例》規定的應稅收入。因此,對企業資產評估增值不應當並入應納稅所得額計算繳納企業所得稅。在折舊、費用的攤銷上,納稅人的存貨、固定資產、無形資產和投資等各項資產成本的確定應遵循歷史成本原則。納稅人發生合並、分立和資本結構調整等改組活動,有關資產隱含的增值或損失在稅法上已確認實現的,可按經評估確認後的價值確定有關資產的成本。也就是說,只有在企業改組活動中,企業將非貨幣性資產視為以公允價值銷售和分配兩項業務,並按規定計算財產轉讓所得或損失的情況下,資產的計稅成本可以按評估價確認,由此計提折舊費用並允許稅前扣除。除此之外,都應當遵照歷史成本原則,即依照取得該項資產時的實際成本作為企業所得稅的計稅成本。
三、企業改組發生的資產評估增值
根據企業會計制度規定,企業合並、兼並、分立一般是按資產的賬面價值加上應支付的相關稅費作為被合並、分立方入賬價值;合並、分立方的資產應當以公允價值作為入賬的依據。
在企業所得稅上,原則上應按公允價值轉讓、處置資產,計算資產的轉讓所得,依法繳納企業所得稅;接受資產方按公允價值作為計稅成本。但根據(國稅發[2000]118號)第四條(二)款規定:「如果企業整體資產轉讓交易的接受企業支付的交換額中,除接受企業股權以外的現金、有價證券、其他資產(以下簡稱「非股權支付額」)不高於所支付的股權的票面價值(或股本的賬面價值)20%的,經稅務機關審核確認,轉讓企業可暫不計算確認資產轉讓所得或損失。接受企業接受轉讓企業的資產的成本,須以其在轉讓企業原賬面凈值為基礎確定,不得按經評估確認的價值調整。」但從2003年1月1日起,對支付現金不高於所支付的股權賬面價值20%的,也可以按評估價值入賬並可在稅前扣除。因為國家稅務總局在《關於執行企業會計制度需要明確的有關所得稅問題的通知》(國稅發[2003]45號)對此重新規定為:「符合《國家稅務總局關於企業股權投資業務若干問題的通知》(國稅發[2000]118號)第四條(二)款規定,轉讓企業暫不確認資產轉讓所得或損失的整體資產轉讓改組,接受企業取得的轉讓企業的資產的成本,可以按評估確認價值確定,不需要進行納稅調整。」國家稅務總局之所以如此調整,是因為國稅發[2003]45號規定:「符合《國家稅務總局關於股權投資業務若干所得稅問題的通知》(國稅發[2000]118號)和《國家稅務總局關於企業合並分立業務有關所得稅問題的通知》(國稅發[2000]119號)暫不確認資產轉讓所得的企業整體資產轉讓、整體資產置換、合並和分立等改組業務中,取得補價或非股權支付額的企業,應將所轉讓或處置資產中包含的與補價或非股權支付額相對應的增值,確認為當期應納稅所得」。

⑶ 無償劃撥的土地入賬價值怎麼算

在新准則下對於無償取得的土地使用權,按公允價值入賬。如有相關憑證,該回憑證所列明金額與答公允價值差額不大可以按該憑證所列金額入賬。如沒有註明價值或註明價值與公允價值差異較大、但有活躍市場的,應當根據有確鑿證據表明的同類或類似資產市場價格作為公允價值。對於公允價值不能可靠取得的,按名義價格計量。
取得時會計處理:
借:無形資產
貸:遞延收益
在相關資產使用壽命內平均分攤遞延收益,計入當期收益。以名義金額計量的政府補助,在取得時計入當期損益。
支付的土地徵用費及遷移補償費、青苗補償費,如是正常施工所必須程序,那麼應計到該項資產的成本中。
對於房地產企業,其取得的土地使用權不能計到「無形資產」科目中,而應計到「開發成本」科目。

⑷ 企業收到的劃撥土地出讓金如何入賬

首先,要明確的是土地使用權出讓的主體是政府,而不是其他單位或者個人,具體工作由內國容土資源管理部門負責,相應的土地出讓金也是由土地受讓人向政府交納。
其次,你國有單位的劃撥用地使用權,如果按照國家政策規定,屬於政府收儲的范疇(商業、旅遊、娛樂、商品房開發、工業用地等經營性用地),再進行招、拍、掛的話,程序應該是這樣----政府支付你們單位土地綜合補償款(含地上物補償)後,收回你們國有劃撥土地使用權,待條件成熟,政府公開進行招、牌、掛出讓。若屬於可以協議出讓再轉讓的范疇,程序是由你單位向政府補交土地出讓金,之後進行轉讓。或者你單位直接申請轉讓,經過有批准權的政府批准後,由受讓人向政府交付土地出讓金,並向你單位支付土地綜合補償款。具體請查詢--《協議出讓國有土地使用權規范》、《協議出讓國有土地使用權規范》
最後,至於土地綜合補償款怎麼做財務處理,請他人做答。

⑸ 無償劃撥土地需入賬嗎

王宏 張利娟 李寧 企業取得的土地使用權屬於以前無償劃撥,能否將其作為無形資產入賬並攤銷計入成本再稅前扣除呢?這是不少企業財務人員進行此類業務賬務處理時遇到的問題。 我國目前仍有許多企業擁有的土地使用權是原來通過行政無償劃撥方式取得的,而且這部分土地使用權長期游離於企業賬外。隨著土地使用權價值的與日俱增,對土地使用權規范核算的問題愈加受到重視。許多財務人員認為,如果不將無償劃撥的土地使用權列入賬內作為無形資產核算,則造成事實上屬於企業的資產(權益)游離於賬外,有違會計核算全面真實反映企業資產和權益的基本原則,而且計入無形資產後還可以按規定攤銷計入成本,可謂一舉兩得。由於《企業會計制度》對此問題沒有明確,一些企業出於各自的目的,聘請評估機構將土地使用權評估後作為無形資產入賬。 我認為,對企業由於歷史原因形成的土地使用權游離賬外的問題,會計准則和會計制度雖然沒有明確如何進行規范的賬務處理,但《企業會計准則———無形資產》對此類土地使用權作了較為明確的規定,即如果企業的土地使用權原先未入賬,應先按繳納的土地出讓金將土地使用權確認為無形資產。稅法對企業評估增值的規定是,如果按評估增值調整了有關資產的賬面價值並據此計提折舊或攤銷的,除非稅法有明確規定,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不得扣除。由此可見,企業在一般情形下,不可以隨便將土地使用權評估入賬,不得按照評估價值在稅前計提折舊或攤銷。 盡管企業可以按照國務院的統一規定進行清產核資、股份制或其他類型的改造、改組,並根據評估價值調整相關資產的賬面價值(包括增值和損失),但稅法明確規定,確認有關評估資產計稅成本的仍然必須是企業取得資產時的實際成本,如果不是,即使企業將有關資產按照評估值計入賬內並對資產進行了稅前扣除,也必須按照實際成本進行納稅調整。對於評估入賬的土地使用權而言,就是企業實際支付的土地出讓金(或征地費),所以,如果企業對原先擁有的無償劃撥的土地使用權有自用以外的其他用途時(如合作建房、轉讓、合資投資等),必須在先到國土管理部門繳納土地出讓金,並按照繳納的土地出讓金將土地使用權確認為無形資產後,才可以據此進行正常的會計處理和稅前扣除。 需要說明的是,一些企業為了擴大企業的資產規模或出於其他目的,往往「虛晃一槍」,如以需要用土地使用權投資或以吸收投資為由將土地使用權評估入賬甚至在稅前攤銷,當問及有關投資事項時,再以投資沒有成功為托辭而搪塞,而土地使用權卻在不經意間「名正言順」地享受了「稅前扣除」的待遇,這是嚴重違反會計制度和稅法的行為。

⑹ 行政劃撥無償取得土地使用權如何做賬務處理

按照《企業復會計准則第制6號——無形資產》准則的規定,企業通過劃撥無償取得的土地使用權也應確認為「無形資產」,直接歸屬於使該項資產達到預定用途所發生的支出(如繳納配套費、土地儲備金等)應計入取得無形資產的成本;土地使用權用於自行開發建造廠房等地上建築物時,土地使用權的賬面價值不與地上建築物合並計算其成本,單獨作為「無形資產」進行核算。

⑺ 因劃撥入賬的土地計入資本公積,現土地以處置,當初隨土地入賬的資本公積如何做賬務處理

《企業會計准則解釋第3號》(財會〔2009〕3號)第四條企業收到政府給予的搬遷補償款應當如何進行會計處理規定,企業因城鎮整體規劃、庫區建設、棚戶區改造、沉陷區治理等公共利益進行搬遷,收到政府從財政預算直接撥付的搬遷補償款,應作為專項應付款處理。 其中,屬於對企業在搬遷和重建過程中發生的固定資產和無形資產損失、有關費用性支出、停工損失及搬遷後擬新建資產進行補償的,應自專項應付款轉入遞延收益,並按照《企業會計准則第16號——政府補助》進行會計處理。企業取得的搬遷補償款扣除轉入遞延收益的金額後如有結余的,應當作為資本公積處理。 企業收到除上述之外的搬遷補償款,應當按照《企業會計准則第4號——固定資產》、《企業會計准則第16號——政府補助》等會計准則進行處理。 因此,企業土地收儲若是屬於因公共利益進行搬遷的,其賬務處理如下: 借:銀行存款 貸:專項應付款 借:專項應付款 貸:遞延收益 借:累計攤銷 營業外支出 貸:無形資產 借:遞延收益 貸:營業外收入 資本公積 若企業土地收儲不是屬於公共利益進行搬遷的,其賬務處理如下: 收到補償款: 借:銀行存款 貸:營業外收入 處置土地: 借:營業外支出 累計攤銷 貸:無形資產

⑻ 政府無償劃撥土地使用權會計處理

在新准則下對於無復償取得的土地使用權制,按公允價值入賬。如有相關憑證,該憑證所列明金額與公允價值差額不大可以按該憑證所列金額入賬。如沒有註明價值或註明價值與公允價值差異較大、但有活躍市場的,應當根據有確鑿證據表明的同類或類似資產市場價格作為公允價值。對於公允價值不能可靠取得的,按名義價格計量。

取得時會計處理:

借:無形資產
貸:遞延收益

在相關資產使用壽命內平均分攤遞延收益,計入當期收益。以名義金額計量的政府補助,在取得時計入當期損益。

支付的土地徵用費及遷移補償費、青苗補償費,如是正常施工所必須程序,那麼應計到該項資產的成本中。

對於房地產企業,其取得的土地使用權不能計到「無形資產」科目中,而應計到「開發成本」科目。

⑼ 劃撥取得的土地使用權的會計處理問題

按照《企業會計准則第6號——無形資產》准則的規定,企業通過劃撥無償取得的土地使用權也應確認為「無形資產」。

直接歸屬於使該項資產達到預定用途所發生的支出(如繳納配套費、土地儲備金等)應計入取得無形資產的成本。

土地使用權用於自行開發建造廠房等地上建築物時,土地使用權的賬面價值不與地上建築物合並計算其成本,單獨作為「無形資產」進行核算。

借:無形資產/國有土地使用權

貸:銀行存款(購入)

或實收資本(投資者投入)

(9)土地使用權劃撥入帳擴展閱讀:

根據《企業會計准則第6號——無形資產》:

第三條 無形資產,是指企業擁有或者控制的沒有實物形態的可辨認非貨幣性資產。

資產滿足下列條件之一的,符合無形資產定義中的可辨認性標准:

(一)能夠從企業中分離或者劃分出來,並能單獨或者與相關合同、資產或負債一起,用於出售、轉移、授予許可、租賃或者交換。

(二)源自合同性權利或其他法定權利,無論這些權利是否可以從企業或其他權利和義務中轉移或者分離。

第四條 無形資產同時滿足下列條件的,才能予以確認:

(一)與該無形資產有關的經濟利益很可能流入企業;

(二)該無形資產的成本能夠可靠地計量。

第五條 企業在判斷無形資產產生的經濟利益是否很可能流入時,應當對無形資產在預計使用壽命內可能存在的各種經濟因素作出合理估計,並且應當有明確證據支持。

第六條 企業無形項目的支出,除下列情形外,均應於發生時計入當期損益:

(一)符合本准則規定的確認條件、構成無形資產成本的部分;

(二)非同一控制下企業合並中取得的、不能單獨確認為無形資產、構成購買日確認的商譽的部分。

第七條 企業內部研究開發項目的支出,應當區分研究階段支出與開發階段支出。

研究是指為獲取並理解新的科學或技術知識而進行的獨創性的有計劃調查。

開發是指在進行商業性生產或使用前,將研究成果或其他知識應用於某項計劃或設計,以生產出新的或具有實質性改進的材料、裝置、產品等。

⑽ 政府無償劃撥的土地使用權如何會計處理

在新准則下對於無償取得的土地使用權,按公允價值入賬。如有相關憑證,該憑證所列回明金額與公允價答值差額不大可以按該憑證所列金額入賬。如沒有註明價值或註明價值與公允價值差異較大、但有活躍市場的,應當根據有確鑿證據表明的同類或類似資產市場價格作為公允價值。對於公允價值不能可靠取得的,按名義價格計量。
取得時會計處理:
借:無形資產
貸:遞延收益
在相關資產使用壽命內平均分攤遞延收益,計入當期收益。以名義金額計量的政府補助,在取得時計入當期損益。
支付的土地徵用費及遷移補償費、青苗補償費,如是正常施工所必須程序,那麼應計到該項資產的成本中。
對於房地產企業,其取得的土地使用權不能計到「無形資產」科目中,而應計到「開發成本」科目。

閱讀全文

與土地使用權劃撥入帳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淄博市工商局王彬 瀏覽:867
國辦發明電200330號 瀏覽:602
公共服務事項自查報告 瀏覽:872
2014年社區矛盾糾紛排查調處工作方案 瀏覽:873
公共衛生服務項目考試題庫 瀏覽:245
購買軟體使用權合同 瀏覽:134
灰燼創造者職業 瀏覽:566
德州撲克發明者 瀏覽:78
如申請馳名商標 瀏覽:225
知識產權平台協議書 瀏覽:506
個人存款證明的期限 瀏覽:466
四川正華知識產權公司 瀏覽:287
海南期貨從業資格證書領取時間 瀏覽:874
防水層合理使用年限 瀏覽:875
執轉破成果 瀏覽:20
羊年限定金克絲現在多少錢 瀏覽:568
附近店面轉讓或出租 瀏覽:412
廣東海億食品有限公司商標 瀏覽:287
華進聯合專利商標代理 瀏覽:305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匯報 瀏覽: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