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侵犯知識產權對國家有哪些危害
1.擾亂知識產權國家的管理秩序;
2.損害了知識產權所有者的權利;
3. 制假售假和侵犯知識產權犯罪已嚴重危害廣大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破壞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秩序,影響我國的國際形象。
B. 如何防範仿製葯生產中被訴侵權的風險
專利是企業發展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市場獨占性保護具有地域性和時效性。能維持到保護期滿的專利,一般都是市場效益良好的技術。在專利權的保護期滿後,留下的市場利潤空間仍相當可觀。
我國的大部分葯企技術水平低、創新能力差,造成葯品行業自主知識產權稀缺。我國葯企上市銷售的葯品中,絕大多數的葯品都是仿製的。仿製專利葯品已經成為我國中小葯企生存的主要方式,也是與我國現階段的經濟發展水平和技術水平相一致的一種選擇。首先,專利葯品經過多年的臨床實踐,已經被證明是安全、有效的;其次,生產仿製葯品所需的研究經費少、見效快;再次,許多的專利葯品是患者的常用葯,銷售的目標人群大,經濟效益顯著。雖然在加入WTO以後,隨意仿製的現象會因為知識產權問題而減少,但是合法的仿製仍然是我國許多中小葯企存在的基礎。
在選擇所要投產的仿製葯品時,一定要對相關技術的專利申請/專利權分布進行充分的檢索,然後對相關技術的專利申請/專利權進行專業的分析。在充分檢索和專業分析的基礎上,明確所要投產的仿製葯品的侵權風險,從而決定是否投產該葯品。
葯品專利往往不是孤立存在的,大的制葯企業擁有豐富的專利戰略或專利策略經驗,在對某一技術進行專利申請的時候,總是盡可能的提出系列專利申請,以構建起強大的專利網路。比如,對某一原料葯的研發,首先申請通式結構的基礎化合物和化合物的制備方法專利,然後申請結構相對具體的代表性化合物專利,隨後就是化合物衍生物專利、化合物中間體專利等衍生專利,最後還會有葯物組合物專利、葯物制劑專利、葯物用途專利等一系列的從屬專利申請的出現。從基礎化合物專利到制劑專利的申請時間跨度可達十幾年或二十幾年。例如,FDA於2005年批准上市的治療乙型肝炎的葯物「恩替卡韋」,自上世紀90年代至今,已形成了從化合物、合成方法、用途到葯物制劑的完整而嚴密的專利網路。這種專利網的構建,能夠有效阻止仿製者在基本化合物保護期滿後的及早仿製。如果在該化合物的專利期限屆滿後即進行仿製葯的生產,很可能就會造成對其專利網中其他專利權的侵權,從而給企業經營帶來風險。因此,在對相關技術的專利申請/專利權進行檢索的時候,需要盡可能的將其專利網中的每一環都檢索到。在此基礎上,還要注意盡可能窮盡所檢索技術的相關名詞和術語,將那些出於刻意逃避檢索目的或由於語言表達習慣的不同而對同一對象採用不同表述的專利申請/專利權檢索完全。尤其要注意那些出於刻意逃避檢索目的而對同某一對象採用生僻甚至古怪的表述的專利申請/專利權,這也正是「潛水艇專利」的特徵之一,其危害往往是巨大的。
雖然在選擇所要投產的仿製葯品時,需要對相關技術的專利申請/專利權分布進行充分的檢索,但這並不意味著檢索到有相關專利申請/專利權存在就必然不能投產了。在檢索到相關專利申請/專利權後,還需要對相關技術的專利申請/專利權進行專業的分析,包括對相關專利申請的授權前景和可能的保護范圍、相關專利權的保護范圍和穩定性等方面的分析等。將垃圾專利申請/專利權剔除後,剩餘的專利申請/專利權所覆蓋的范圍才是需要迴避的。專利申請/專利權的分析是一項專業性很強的工作,不但涉及到全面覆蓋原則、等同原則和禁止翻悔原則等相對明確的判斷標准,還會涉及到諸多仍需要依靠實踐經驗的積累來判斷的問題,比如,什麼情況下允許採用說明書對權利要求書進行解釋之類的問題。因此,專利申請/專利權的分析工作不但應該有相關技術人員的參與,還應該配備或聘請具備專利分析相關技能的專業人員來共同完成。在此程序中,企業管理者應根據此葯品的預期收益,確定所要聘請的專業人員的層次和費用,切忌因小失大。
在對專利侵權風險進行了充分評估的前提下,對預計投產的葯品,應當盡可能快的做好投產的准備工作。只有在專利權期滿前做好了充分的准備,仿製葯品才可以在專利權的保護期限結束後的第一時間佔領市場,從而占據市場先機。從當前情況看,已然沒有必要再對在專利權有效期內,為提供行政審批所需要的信息而製造專利葯品或者專利醫療器械的行為是否會侵犯該專利權而擔心。我國《葯品注冊管理辦法》第十九條規定:對他人已獲得中國專利權的葯品,申請人可以在該葯品專利期屆滿前2年內提出注冊申請。我國《專利法》的第三次修改所准備補充的免責條款第(五)項規定,為提供行政審批所需要的信息,擬製造葯品或者醫療器械的單位或者個人製造專利葯品或者專利醫療器械的行為不屬於侵犯專利權的行為。這一新增條款是與美國的bolar條款相對應的。根據《專利法》的第三次修改的進程來看,該條款應該會在兩年之內生效。
其次,從國際市場來看。
雖然我國葯企大多是以生產仿製葯為主的經營模式,但仍有一些產品在滿足國內市場需求的情況下有了出口的需求。對於准備出口海外的仿製葯品,在進行與國內市場同樣准備的同時,還需要注意出口目的國專利制度的特殊規定。專利權是有地域性的,不同國家/地區對專利權保護期限的規定是存在差別的。一個葯品在我國的專利權過期,不等於在其他國家的專利權也必然過期。其中,導致醫葯類專利權的保護期限產生差別的一條最重要的制度就是在一些國家/地區所實行的專利期限補償制度,應對其充分關注。
所謂的專利期限補償制度,就是通過專利權人申請,在專利權的法定期限屆滿以後,延長專利的保護期限,以補償專利權人開發新產品和等待政府許可的時間的制度。最早實施專利期限補償制度的國家是美國,隨後日本、歐洲和其他的一些國家/地區也相繼開始實施該制度。
(一)美國的專利期限補償制度
為了補償專利尋求行政許可的期限,美國在1984年開始實施《葯品價格競爭和專利期限補償法》第二篇。該篇延長了專利的保護期限,以補償專利權人開發新產品和等待政府許可的時間,適用於保護人用葯品、醫療器械、食品或者顏料添加劑的專利。1988年,美國《動物仿造葯和專利期限補償法》生效。該法把專利期限補償規定延伸到了動物葯領域。
1995年6月8日生效的《烏拉圭回合協議法》改變了美國專利的保護期限。對於該日之前授權的專利,專利的保護期限從授權日開始延續17年。此後授權的專利,專利的保護期限從申請日開始延續20年。不過,對於需要尋求上市許可的醫葯專利,這還不是其專利的實際保護期限。按照美國的專利期限補償制度,一個專利最多可以延長保護5年,但補償後的實際保護期限最長不能超過14年。如果獲得上述政府許可後的專利實際保護期限已經達到或者超過14年,那麼該專利的保護期限不能獲得補償。
在美國的專利期限補償制度中,兩大機構承擔著主要職責:美國食品和葯品監督管理局(FDA)要幫助美國專利與商標局判定某產品的專利期限補償資格,向後者提供上述產品的法律審查期限方面的信息,並負責確定專利補償的期限。另外,FDA得聽從後者就專利權利要求解釋、專利有效性方面的意見——例如某項產品是否落入待延長的專利權利要求、該權利要求是否有法律效力等。後者負責簽發專利期限補償令狀。
FDA批准某葯物上市,無論該葯物能否商業化,能否上市,專利期限補償申請書必需在批准後60日內提交到美國專利與商標局。指向葯物、葯物使用方法、葯物生產方法的專利權利要求可以從原始的專利保護期屆滿日開始獲得補償性保護期。但是,申請人必須證明如下事實:有關專利尚未失效;有關專利尚未獲得過補償保護期;專利所有者或者其代理人也提交了期限補償申請書,該申請書包含專利信息、專利尋求及FDA上市許可的信息;有關專利的商業化開發或者應用遵從了法律審查期限方面的規定;有關專利產品、專利方法生產的產品是行政法律審查後第一次獲得上市許可的那個產品。
美國的專利保護期限延長期等於1/2(臨床試驗階段時間) +
申報階段時間,一般不超過5年。如果一個生產商完成一次兒科臨床試驗,那麼FDA有權給予該種葯品市場獨占期自動6個月的延期。
PTR法規定:如果生產者知道一種非專利葯品的引進將違反一項未過期的專利葯品,則FDA必須在長達30個月的時間內保留對該非專利葯品的審批。即專利葯商在每提出一項專利侵權訴訟後,將使該專利自動延展30個月,在此期間,FDA無法受理其它仿製葯的申報。過去專利葯商多在仿製葯商向FDA申請上市時,控告仿製葯商侵害其專利,只要發生訴訟,就會使FDA延緩考慮通用名葯30個月,而專利葯商可提出多次訴訟,使通用名葯上市延緩多次30個月。阿斯利康公司保護Prilosec(奧美拉唑)特權的方法就是一個例子。通過對該化合物的一次成功的兒科試驗和提出多種違反專利權的訴訟,反對非專利生產者進入其市場,阿斯利康獲得了該葯品市場獨占權很長時間的延長。
為了堵上該法案中的漏洞,FDA於2003年8月18日在一項最新規定中對專利葯商向仿製商提出專利侵權訴訟事宜做出了限制,規定專利葯商對於一項仿製申請只能獲得一次30個月的專利自動延展。
(二)日本的專利期限補償制度
日本的專利期限補償制度大部分規定沿襲自美國法律。但是,它也有自己的特點。
1987年,日本專利法開始設立專利期限補償制度,1999年得以修訂。日本專利補償期限起算於專利登記日和臨床試驗開始日中較後的日期,終止於獲得「日本衛生、勞動和福利局」的行政許可之日,總補償期限不得超過5年。專利期限補償適用於人用或者獸用葯物、人用或者獸用診斷試劑或材料,不適用於醫療器械或者裝置。申請必須在接到上述行政許可後三個月內提交,但不得在原始專利保護期屆滿之後提交上述申請。申請人必須是包括排他性許可的被許可人、非排他許可的被許可人在內的專利權人,該專利權人必須獲得了日本政府的上述行政許可。該申請的受理單位是日本專利局。
此外,制葯企業可以根據國外臨床試驗結果在日本尋求專利期限補償。但必須滿足如下條件:臨床試驗在外國開始的時間比日本專利授權日更晚;該試驗實質上獲得了日本政府的許可;該試驗的數據與獲得的上述日本政府許可有緊密聯系。某些情況下,專利保護的化學物質僅被日本政府批准開發特定的醫療用途。此後,該專利物質又被批准開發一般醫療用途——包括一些具體的醫療用途。這種情況下,對產品專利的期限補償可以適用於獲得行政許可的具體醫療用途。如果一般醫療用途必須排除上述具體醫療用途,那麼專利保護期可以就獲得行政許可的一般醫療用途而獲得獨立的期限補償。
(三)歐洲的專利期限補償制度
歐洲設立此制度的時間較晚,並主要沿用了美國的做法。
1992年,歐洲議會通過了《補充保護證書規定》,用於補償葯廠尋求上市許可中耽擱的專利的保護期限。此後,該規定進入德國等國家的專利法。它適用於醫療產品、使用該產品的方法。醫療產品包括治療或者預防人類、動物疾病的任何物質,以及診斷、恢復、校正、修飾人類或者動物生理功能的任何其他物質,以及醫療產品中的活性成分或其組合。1999年,歐洲法院在一個判例中裁定,可以申請專利補償期限的產品不限於申請人已經獲得上市行政許可的產品。這個裁定極大地擴張了專利期限補償申請的產品范圍。和日本一樣,歐洲在其他方面的大部分規定與美國基本相同。
目前,歐盟的新葯品專利保護期延長為自葯品開始銷售後的6~10年,並有望進一步統一為10年。一旦某種葯品被發現具有某種新用途,或獲准成為非處方葯,醫葯公司可以申請延長1年的專利保護期。其最新動態值得關注。
(四)其他國家/地區的專利期限補償制度
其他許多國家或地區也借鑒了美國首創的專利期限補償制度。例如,1998年生效的以色列新專利法規定,對於醫療產品、方法、器械,為了尋求本國或者外國上市行政許可而耽誤的專利的保護期限,可以尋求期限補償。申請人可以是專利所有權人或者排他性許可的被許可人。專利權共有人的單個成員可以自行申請專利期限補償。獲得批准後,批文必須公告,任何利益相關人有權抵制該批文。在我國台灣地區,1994年的「專利法」也創立了農葯及醫葯相關專利權保護期的延長制度。1998年,美國默克公司就在台灣提出了第一件專利權延長申請案。
鑒於專利權的地域性差異和在一些國家和地區所實行的專利期限補償制度的存在,准備將仿製葯出口海外之前應特別注意,需要明確在所准備出口的目的地是否存在專利期限補償制度、該仿製葯在該目的地是否有專利權存在、該專利權的實際保護范圍是什麼、該專利權是否申請了專利保護期限的補償等諸多問題之後再決定是否進行此出口行為。
C. 侵犯知識產權
侵犯知識產權罪是指違反知識產權保護法規,未經知識產權所有人許可,非法利用其知識產權,侵犯國家對知識產權的管理秩序和知識產權所有人的合法權益,違法所得數額較大或者情節嚴重的行為。中國對知識產權犯罪的規定過去僅分散見於《商標法》、《專利法》以及全國人大頒布的《關於懲治假冒注冊商標犯罪的補充規定》[1] 和《關於懲治侵犯著作權的犯罪的決定》[2] 中,並沒有將其認定為獨立的犯罪類別。侵犯知識產權罪是指違反知識產權保護法規,未經知識產權所有人許侵犯知識產權罪可,非法利用其知識產權,侵犯國家對知識產權的管理秩序和知識產權所有人的合法權益,違法所得數額較大或者情節嚴重的行為。[3] 內容侵犯知識產權罪包括:假冒注冊商標罪、銷售假冒注冊商標侵犯知識產權罪的商品罪、非法製造或者銷售非法製造注冊商標標識罪;侵犯著作權罪、銷售侵權復製品罪;假冒專利罪;侵犯商業秘密罪。知識產權是人類創造性勞動的智力成果,包括專利權 、商標權、著作權等。犯罪包括:未經注冊商標所有人許可,在同一種商品上使用與其注冊商標相同的商標,情節嚴重構成犯罪的;銷售明知是假冒注冊商標的商品,銷售金額數額較大構成犯罪的;以及偽造侵犯知識產權罪、擅自製造他人注冊商標標識或者銷售偽造、擅自製造的注冊商標標識,情節嚴重構成犯罪的。
D. 侵犯知識產權
第一,他人拍攝的板材圖片屬於受著作權法保護的攝影作品。《著作權法》第三條專本法所稱的屬作品,包括以下列形式創作的文學、藝術和自然科學、社會科學、工程技術等作品:(五)攝影作品;
第二、你的行為侵害了他人所享有的攝影作品著作權。《著作權法》第四十八條有下列侵權行為的,應當根據情況,承擔停止侵害、消除影響、賠禮道歉、賠償損失等民事責任;同時損害公共利益的,可以由著作權行政管理部門責令停止侵權行為,沒收違法所得,沒收、銷毀侵權復製品,並可處以罰款;情節嚴重的,著作權行政管理部門還可以沒收主要用於製作侵權復製品的材料、工具、設備等;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一)未經著作權人許可,復制、發行、表演、放映、廣播、匯編、通過信息網路向公眾傳播其作品的,本法另有規定的除外;
第三、如果你要使用他人的攝影作品,應與對方協商獲得授權許可。至於具體的版權費用可以由雙方協商確定合理的使用費用。
E. 特大互聯網銷售假葯案 波及全國26個省
近年來網路銷售假葯案件呈上升趨勢。。很多無良商家利用人們治療疾病的急迫性情,打著各類宣傳煽動性廣告詞誘騙患者上當,令人觸目驚心的是受害者遍及全國各地。葯監部門警示公眾,網購葯品一定要慎之又慎。
案發地點:山東省濟南市
案發緣由:多家跨國醫葯公司在華廠家聯名向公安部反映:他們的部分葯品被假冒生產並通過網路市場非法流通銷售
11月10日,山東省濟南市公安局披露了一起特大互聯網銷售假葯案。此案波及全國26個省(市、自治區),涉及假冒十幾家跨國醫葯巨頭和上百家國內知名葯企的249個品種300餘萬粒(片),其中98%為處方葯。目前,已抓獲嫌疑人13名,繳獲假葯152箱,價值1400餘萬元。
3.4萬元買了幾盒假葯
陶明明是河北省鹿泉市大河鎮的村民。為了給妻子治病,他根據中國醫葯供求網等網站發布的廣告,網購了通心絡膠囊、拜糖平等葯品。收到葯品後他發現,這些葯全是假葯。
一氣之下,陶明明跑到生產廠家——德國拜耳公司北京生產基地討要「說法」。
拜耳公司經過檢驗,發現「陶明明購買的這些葯不是自己生產的,全是假葯」。
無獨有偶,英國阿斯利康、美國輝瑞等跨國醫葯公司也接到江蘇省啟東市神益堂葯店顧某等受害人的投訴。
2010年1月21日,德國拜耳、英國阿斯利康、美國輝瑞等跨國醫葯公司在華廠家聯名向公安部反映:他們的部分葯品被假冒生產並通過網路市場非法流通銷售,知識產權遭受不法侵犯,要求保護其合法權益。
這些跨國巨頭的反映引起了公安部的重視。經過初步調查,陶明明等人購買葯品的網路上線在山東濟南。隨後,公安部通過山東省公安廳,將此案交由濟南警方偵辦。
陶明明告訴辦案人員:他是根據「醫葯商務網」、「 21醫葯網」、「宸源醫葯信息交流中心」等網站發布的信息,通過QQ與賣葯的聯系的,並用手機與一陳姓女子通過電話。警方的調查顯示,陶明明先後3次向開戶名為「楊福利」的農行賬號匯款3.4萬元用於購葯。
警方還發現,另一受害人顧某也是通過互聯網從濟南王某等人手中,先後4次購買倍他樂克、嗎丁啉等葯品,結果發現都是假葯。
濟南市公安局治安支隊將受害人提供的16種假冒葯品,拿到山東省食品葯品監督管理局進行鑒定,發現全部是假葯,成分僅僅是澱粉、葡萄糖和水。這16種假冒葯品中,有5個品種為處方葯。
夫妻檔網售千萬元假葯
專案組發現,受害人提供的涉案人員的身份、地址全是假的,聯系電話也成了空號。虛擬的世界,海量的信息,涉案人員活動軌跡飄忽不定,偵查工作一度陷入僵局。
專案組根據涉案人員的資金流向發現,這幫人主要在濟南工商銀行明湖支行、天橋支行和農業銀行張庄路支行等十餘家營業網點的自動櫃員機提款。可惜的是,由於時間關系,有關提款錄像沒有留存。
通過耐心細致的摸排,辦案人員終於找到了涉案人員的一些蛛絲馬跡。他們發現,濟南市槐蔭區匡山小區2號樓402室有一家東北籍外來住戶,平常總在樓下儲藏室門外,打包搬運成箱葯品並開車運走。
經過調查,專案組民警得知,這家戶主叫肖某燕,30歲左右,是名年輕時尚的女性,戶籍所在地為黑龍江省哈爾濱市呼蘭區孟家鄉。2008年初來濟,這個地方是他們臨時租住的,其真實住址在槐蔭區泉城花園12號樓2單元1501室。
濟南警方逐步摸清了肖某燕存貨地點和發貨流向,對照其發貨時使用的假名、手機號碼和收貨人姓名等線索,用了20餘天的時間,從濟南佳怡、佳吉等9家物流公司提供的500多萬張原始單據中,找到了257張涉案單據,理清了涉案人員的假葯銷售網路,鎖定了肖某燕等人實施網路售假的犯罪證據。
警方調查顯示,從2008年12月始,肖某燕就夥同丈夫張某閣、姐姐肖某玲、姐夫陳某偉、弟弟肖某利、妹夫孟某禎等人,利用回收銷售葯品為經營手段,以各種假冒身份,在互聯網上發布大量假葯信息,對外銷售各類假葯。
劉某偉和劉某祿這對夫妻是警方抓獲的第二個利用互聯網銷售假葯的團伙,他們有獨立的銷售網路,在多處設立倉庫、藏匿假葯。
從2008年年初到2011年4月被警方抓獲前,這對夫妻就以濟南恆豐偉業醫葯有限公司名義,在互聯網「醫葯商務網」、「 21醫葯網」、「宸源醫葯信息交流中心」等網頁上,大肆刊登虛假葯品廣告,涉嫌銷售假葯金額高達1100餘萬元。
網售假葯覆蓋26省市區
比起前面兩個團伙,孟某禎等人顯得有些勢單力薄。警方發現,從2010年2月開始,孟某禎等人以假冒身份在互聯網上發布虛假葯品供應信息,並通過物流公司發送假葯,涉嫌銷售假葯金額7萬余元。
「涉案犯罪嫌疑人多以血緣和親情關系為紐帶,相互之間經濟利益緊密關聯。肖某燕先後發展其親屬為幫手。劉某偉、劉某祿夫妻與肖某燕、張某閣夫妻則在銷售假葯犯罪活動中聯系密切、相互配合。」濟南市公安局治安支隊副支隊長李海峰告訴記者,他們既獨立經營又相互搭配調貨,藉助互聯網發展各自的售假下線。
他說,這些犯罪嫌疑人預謀周密,隱蔽性強、反偵查意識強。「有的『上線』、『下線』並不認識,他們通過QQ和手機聯系,達成協議後,通過物流送貨收貨,托運單上僅留假名字,並且頻繁更換電話號碼,作案手段隱蔽,給偵查取證帶來了很大難度。」
據專案組介紹,假葯波及全國26個省(市、自治區),涉及假冒十幾家跨國醫葯巨頭和上百家國內知名葯企的249個品種300餘萬粒(片),其中98%為處方葯。目前,已抓獲嫌疑人13名,繳獲假葯152箱,價值1400餘萬元。
網售假葯案值大危害深
「此案假葯品種眾多,案值巨大,以貴重葯和處方葯為主。價格在1000元以下的126種;10000萬元以上的4種,其中,假冒阿斯利康片劑,市場售價每盒高達1.6萬元。」濟南市公安局治安支隊支隊長竇慶福告訴記者。
據悉,查獲的假葯米非司酮和米索前列醇為墮胎葯,服用後會對孕婦和胎兒造成嚴重損害,甚至死亡;假冒的癌症手術後、心臟搭橋術後需長期服用的葯品,嚴重威脅患者生命健康。
濟南市公安局副局長吳德清說:「目前,造成網上假葯泛濫的原因主要有兩個。一是制售假葯的窩點難打。生產、銷售假葯往往是『以一對多』且『層層分支』,彼此沒有交叉,呈現出結構網路化、成員替補、身份虛擬、聯絡物理隔絕的特點。給追查生產、銷售的源頭帶來極大的困難。另外,現代化網路信息科技的發展給推銷假葯帶來極大的方便,信息海量發布、聯絡隱蔽簡單。」
「第二個原因是,現代化物流等交易平台給此類犯罪打開了『方便之門』」。吳德清說,物流公司為了追求市場利益最大化,對客戶的身份資料核查、物品檢查、單據申報等等往往流於形式。
據悉,這是濟南市公安局在「打四黑除四害」專項行動中,打擊侵犯知識產權和制售偽劣產品犯罪中偵破的最大一起網路假葯案。目前,該案還在進一步偵辦中。
妙招巧鑒別 遠離假葯危害
說明書混亂
葯盒上會有簡要的說明書,表述疾病治療范圍時,中(成)葯只能說「功能主治」,化學葯品制劑為「適應症」,生物製品是「作用與用途」或「接種對象」。假葯的說明書經常表述混亂,比如某中成葯介紹它的「適應症」是「牛皮癬等皮膚病」。
標記不明確
某葯品在葯盒正面的右上角有黃色的「外用葯品」。正規葯品標注葯品分類。如處方葯、非處方葯(OTC)、特殊葯品(外用葯品、精神葯品等),而且標注清晰、色彩規范。假葯或者沒有標注,或者標注文字圖案線條模糊、色彩運用不規范。比如,按規定「外用葯品」標注應為紅色,有些假葯確實褐色或者黃色。
包裝喊口號
葯品包裝上是不允許隨意標注其他內容的。如廣告性質的口號、標題;超出說明書內容以外的宣傳資料等。如果遇到有宣傳以上情形的,可以懷疑為假葯。葯品生產地址、聯系電話燈的一致性、真實性也是判定真假要的一個方面。
F. 侵犯知識產權如何處理
法律分析:依據我國相關法律的規定,在我國侵犯知識產權的,要承擔侵權的責任,如賠償損失、消除影響等,情節嚴重的,還要承擔刑事責任。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一十三條規定:未經注冊商標所有人許可,在同一種商品上使用與其注冊商標相同的商標,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或者單處罰金;情節特別嚴重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一十四條規定:銷售明知是假冒注冊商標的商品,銷售金額數額較大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或者單處罰金;銷售金額數額巨大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一十五條規定:偽造、擅自製造他人注冊商標標識或者銷售偽造、擅自製造的注冊商標標識,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並處或者單處罰金;情節特別嚴重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一十六條規定:假冒他人專利,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或者單處罰金。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一十七條規定,以營利為目的,有下列侵犯著作權情形之一,違法所得數額較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或者單處罰金;違法所得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
(一)未經著作權人許可,復制發行其文字作品、音樂、電影、電視、錄像作品、計算機軟體及其他作品的;
(二)出版他人享有專有出版權的圖書的;
(三)未經錄音錄像製作者許可,復制發行其製作的錄音錄像的;
(四)製作、出售假冒他人署名的美術作品的。
故意侵害他人知識產權,情節嚴重的,被侵權人有權請求相應的懲罰性賠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