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知識產權 > 物權行為理論三原則

物權行為理論三原則

發布時間:2022-05-28 13:11:15

❶ 我國民法上認為:不應該承認物權行為的無因性為什麼

因為中國學者對物權行為理論的普遍看法是承認其獨立性,不承認其無因性,認為獨立性不導致無因性的必然貫徹,類似瑞士民法對物權行為的看法。

當今中國立法中是否存在物權行為的規定,學者間存在分歧,但實踐中卻建立了一些符合物權理論的規則。

比如在不動產司法實踐中,針對標的物或權利證書交付後一方當事人(主要是出賣人)反悔提出撤銷並返還的問題,最高人民法院在一些司法解釋性文件中規定,標的物的交付應該維持,並許可當事人補辦登記手續;至於當事人的合同爭議,可以用債權關系來解決。

(1)物權行為理論三原則擴展閱讀:

一些學者認為無因性理論妨害了交易的公正,理由有:

(1)在買受人將物出賣給第三人,而第三人為惡意時,出賣人也無法要求第三人返還原物,而只能返還不當得利,這一點違背公正原則。

(2)買受人如果以此物為其債權人設置擔保物權,按照物權優於債權的原理。出賣人也無權取回原物 ,而只能要求賠償損失,這對出賣人不利。

(3)法院如果對該物強制執行,出賣人也不能提出執行異議,這也對出賣人不利。

(4)如果買受人被宣告破產,那麼出賣人也無法提出別除權。

(5)如果繼承人為上述處分後,第三人根據繼承人的處分取得了物權。根據無因性理論在繼承有錯誤的情況下,財產無法從第三人處適用。

(6)如果物權在第三人處滅失,買受人也可不負責任。

❷ 物權法的四個原則,舉例說明.

一、關於一物一權原則 。舉例來說,甲將自己的房屋設定抵押於債權人乙,乙取得抵押權,甲旋又將該房屋設定抵押於丙,丙亦取得抵押權,兩個抵押權同時存在於一物之上,它們的性質相互排斥嗎?它們在內容上互不相容嗎?互相排斥和互不相容的確切含義是什麼?以什麼為性質上相互排斥或內容上互不相容的判斷標准?難道乙的抵押權和丙的抵押權是互相排斥和互不相容的嗎?假若該房屋的價值小於其所擔保的債務總額,兩個抵押權就是相互排斥和互不相容的嗎?其實若發生此種情形,法律的處理規則很簡單也很清晰:已登記的抵押權先於未登記的抵押權實現,先登記的抵押權先於後登記的抵押權實現,同時登記的按債權比例同時實現。但無論如何也不能認為此二抵押權是不能同時存在於一物之上的,即使是按照不動產物權的登記生效主義的立法例,若未經登記則抵押權不生效,那也是物權法定原則和公示公信原則要解決的問題,與一物一權並無關系。
有學者舉下列之例欲說明同一物之上不能存在兩個以上互相矛盾或排斥的他物權:某開發商將一棟房屋的不同單元分別售給各買受人,買受人以其所購買的商品房作抵押向銀行借款,同時開發商又以整個房屋向另一銀行作抵押借款,這兩項抵押權就會形成矛盾和沖突。其實,所謂矛盾和沖突是指權利實現後果上的矛盾和沖突,而非指權利性質和效力上的矛盾和沖突。兩項抵押權都是合法有效的,都應當受到法律的保護。設若全部的單元套間都辦理了抵押,則仍依前述已登記的抵押權先於未登記的抵押權實現、先登記的先於後登記的實現、同時登記的同時按債權比例實現的規則處理;設若只有一部分單元套間辦理了抵押,則未辦理抵押的部分由後一銀行行使抵押權,已辦理抵押的部分按上述沖突規則處理,問題都可得到解決。

又例:甲將自己所有的土地設定土地使用權(地上權)於乙,乙取得他物權,則非經地上權人同意,土地所有權人不得在土地之上設定抵押權,若土地所有權人未經地上權人同意設定了抵押權,抵押權應屬無效,但此時導致抵押權無效的原因並非一物一權,而是對已設定權利負擔的物權在為處分行為或為再負擔行為時的一種限制,目的在於保護他物權人的利益。所以,若他物權人同意所有權人在同一物上再設定抵押,並辦理了抵押登記,則此時的抵押權仍為有效,一物一權原則不能適用。不僅如此,若是他物權人自己在土地上設定抵押,則毫無問題,此時,一物之上也是合法地存在數個物權:所有權人的所有權,地上權人的地上權,抵押權人的抵押權,這些權利「和平共處」於一物之上,有何沖突與矛盾呢?!至於實現程序時的順位屬於權利行使的後果問題,而與權利的效力即有效或無效是無涉的。

再例,我國《合同法》第286條規定了工程承包人(即施工人)對建築工程的優先權(或如有的學者稱之為法定抵押權),設若發包方此前已將該建築工程設定抵押權於甲,此時也不存在施工人的優先權(法定抵押權)與甲的約定抵押權這兩個他物權相互沖突或矛盾的問題,更不存在因一物一權原則的適用而導致甲的抵押權無效的問題,而僅僅是一個權利實現的順位效果問題。

❸ 對物權行為理論的看法.

⒈物權行為是客觀存在的,它是法律行為的一種,只要承認債權與物權的劃分,就必然要承認債權行為之外還有物權行為。
首先,「法律行為」這個概念是德國學者首先提出的,它從根本上解決了一般性的法律行為與具體的法律行為形式之間的關系,為不同類型具體法律行為的發展提供了可能性,克服了大陸法系各國法制實踐中長期懸而未決的矛盾,解決了法律行為普遍規則與具體規則之間的關系,使民法典避免再對各種具體法律行為作出不必要的重復規定。它解決了意思自治原則與合同自由原則之間的關系,確認了法律行為不僅可以發生債法上的效果,而且可以產生婚姻法、親屬法以及其他私法上的效果,擺脫了將法律行為從屬於債法或合同法的傳統民法體系。
同時還認為,只要我國民法理論還承認債權、物權、親屬權等基本民事權利的劃分,就同樣必須承認物權行為這樣一種法律行為的客觀存在。因為作為私人的、旨在引起某種法律效果的意思表示,人們從事法律行為的目的可以是各不相同的,既然有以特定人與特定人之間以發生、變動、消滅債權債務關系為目的的債權行為,順理成章地就有一個以設定、變動和消滅物權為目的的行為,這就是物權行為。
最後,物權行為是對法律行為依其法律效果進行分類的邏輯上的必然結果。如果否認我國民法理論中存在物權行為,那麼我們就無法對法律行為按照人們意思表示中希冀引起法律效果的不同加以分類,整個民法的邏輯體系將可能因此而發生混亂。有的學者已經指出,如果在民法理論上否認物權行為,那麼作為法律行為的唯一支柱就只有債權法上的合同。這樣一來,法律行為作為一項民法總則中規定的制度就成了問題,因為,只作為對債的發生原因之一的合同的規則的抽象,作為債法的一般規則尚有問題,作為民法的一般規則列入總則編的科學性就更不能成立了
⒉關於物權行為的無因性問題,文中是這樣說明的:無因行為必須由法律作出規定,法律可以規定某些物權行為是無因行為,也可以規定某些債權行為是無因行為,德國民法就是如此。某種行為,在理論上我們認為它「應該」是無因行為,但未規定在法律中,還是不能作為無因行為看待。
另外,孫憲忠博士在文中提到 :
⒈(物權行為)理論使民法體系更加清晰合理,富有邏輯性。
⒉加強了對交易安全的保護,為保護善意第三人提供了最切實的理論基礎。
⒊該理論最終解釋了物權公示的「公信力」,即物權為什麼必須公示並能在公示後取得對抗任意第三人的效力的問題。
而另一方面,也有學者提出反對意見,其中以王利明先生為代表3,他的意見主要有:
第一, 所謂移轉物權的合意實際上是學者虛構的產物,在現實的交易生活中,不可能存在獨立於債權合意之外的移轉物權的合意。
⒈以買賣為例,當合人訂立買賣合同的目的,就是使一方支付價金而取得標的物的所有權,而另一方通過交付標的物而取得價金的所有權。因此,移轉價金和標的物的所有權既是當事人訂立債權合同的目的,也是債權合同的基本內容,如果將移轉標的物和價金所有權的合意從買賣合同中剝離出來,買賣合同也就不復存在。而且,當事人訂立任何一份買賣合同,都必須對價金和標的物移轉問題作出規定,否則買賣合同將因缺少主要條款而根本不能成立。既然當事人在買賣合同中規定價金和標的物的移轉問題,那麼他們沒有必要就標的物和價金的所有權移轉問題另行達成合意。因此,所謂移轉物權的合意是包含在債權合同之中的,它本身不可能超出債權合同。
⒉物權和債權的性質區別並非必然導致物權的意思表示必須獨立於債權的意思表示,也並非是產生特殊的物權變動方法的根據。
⒊就交付行為來說,它並不是獨立於債權合意而存在的,交付的性質是實際佔有的移轉,從物權法的理論來看,單純的實際佔有的移轉並不能必然導致所有權的移轉。交付效果不可能與買賣合同分割開來。尤其應當看到,實際交付標的物不是什麼單獨的行為,而是當事人依據債權合同而履行義務的行為。例如在買賣合同中,交付標的物是當事人應負的基本義務,而一個交付行為是否真正完成,取決於出賣人所實施的交付行為是否符合買賣合同的規定。如果出賣人未按合同規定的期限提前或遲延交付,或交付標的物有瑕庇,或交付標的物的數量不足,顯然不符合合同的規定不能構成真正的交付。如果將交付行為與買賣合同割裂開來,那麼交付行為的正確和正當與否也失去了評價標准。
⒋就登記來說,其本身並非民事行為,而是行政行為。
而針對否認物權行為的意見,孫憲忠博士在他的文章4中提到:
⒈物權行為並非純屬抽象,而是事實存在的
例如,德國民法上,所有權人為自己的土地設立債務的行為,以及定限物權的設立行為都是現實中存在的物權行為。
⒉關於物權行為抽象性對原所有權人保護不利的質疑:
關鍵在於我們沒有了解到德國物權行為理論的新發展,即,在德國法上,將法律行為理論的一般規則運用於物權行為之中也是符合法理的,那麼,物權合意就可依一定情事得為撤銷,也就不存在對原所有權人不利的問題了。
⒊關於物權行為理論過於玄妙而難以被公眾理解和立法,司法運用的問題。
這個問題可以說是不成其為問題,因為一個符合法理,邏輯的理論只是因為對其了解和運用的不熟悉就棄之不用,實在是為荒唐。
經過閱讀相關的一些文獻和論文,我對物權行為理論有一點自己的認識,其中主要的想法來源於雅科布斯先生的《19世紀德國民法科學與立法》一書的後記,即雅科布斯先生和楊振山先生關於物權行為理論的討論以及雅科布斯先生對物權行為理論的產生背景,發展歷程和推理進路的介紹。
一?物權行為理論的前提:
1法源前提:
薩維尼並非獨自完成了物權行為理論的發現,而是基於胡果的研究成果。而胡果的研究立足於對羅馬法的研究,同時,薩維尼在發展胡果的理論時也是基於對羅馬法的研究。可以說羅馬法是物權行為理論的法源基礎。
2理論前提:
通過對羅馬法的考察,胡果發現,在法學階梯的法學體系的第二部分中,應該區分出有關對物的物法和對人的債法5。這也是德國民法典最值得提到的體系特點,即對物法和債法的截然區分6。同時,對債的性質的認識,也使物法和債法的區分得到清晰:胡果將債稱為人際間的束縛並在這個意義上將此概念稱為「羅馬法的精神」,而從這個表述中可以發現,「債權是一種權利,其針對的對象並非物,而是另外一個人;債權使這個人失去對享有除某個債權中所指的行動的自由權以外的全部普遍自由,這個行動因為被排除(此排除並不排斥他人)出自由的范圍,所以不再是可以做的行動,而是必須做的行動。」7
由於債法與物法的分離,所以在所有權取得方式中不包括債的關系8,因此債權請求權被排除出所有權轉讓的要件。那麼,現在可以發現,為了物權變動的生效單單依據債的關系是不能完成的。物權和債權的二分是物權行為理論的理論前提。
二?物權行為理論的推導:
在物權行為理論發現前的時期,當時的學者通常認為,所有權繼受取得的要件被分為(合法)的名義和取得形式兩部分9。而關於名義和取得形式的具體含義則經過了一個時期的發展。在所謂的「中世紀畸形化」的時期,取得形式被定義為交付,而(合法)名義被認為是指向所有權轉讓的債權。
為了糾正這一「中世紀畸形化」和順應「時代潮流」,於是產生了下面的結論:「在所有權的取得中,必須存在一個區別於所有權取得本身的名義。」更准確的說,所有權是在「佔有開始」之後產生的,於是將債權請求權稱為名義是一個錯誤。轉讓行為和轉讓的基礎行為相分離,是澄清了上述不準確表達的羅馬法10 。那麼,與債權請求權相分離的名義就只能是一個合同,而這個區別於建立債權請求權的債權合同的合同就只能叫做「物權合同」。11
至此,物權合同或者說物權行為已經凸現眼前,這樣一個嚴密的邏輯推導過程又是基於羅馬法的法源地位,而物權行為的獨立性也因此證成。
三?不當得利返還請求權的存在是物權轉讓的抽象性的主要原因。12
意思的動機不屬於意思,債權行為是物權轉讓行為的動機而非其意思本身。雖然,沒有人會沒有動機的為意思表示,但動機本身不能被考慮為意思表示。
從這個判斷出發,我們會發現,獨立的物權合同或許其基礎關系――債權合同會因為種種原因而無效,被撤銷,但由於這個債權合意僅僅是物權合意的動機,所以,只要物權合意本身沒有無效或被撤銷的事由,那麼物權轉讓就是合乎合意的有效。
在債權合意失效情況下物權合同有效並發生物權轉讓的效力,於是不當得利返還請求權的存在就是適宜的和必要的。
但是,發現物權行為理論的法學家並不是以這樣的邏輯順序推理,而是從反方向進行推理。由於在羅馬法中存在這樣一個不當得利返還請求權,那麼就有下面的推理:法律行為可以因為錯誤動機而無效被撤銷,而這一錯誤的可撤銷性又來自於法律行為鑒於一個法律原因而實施,而錯誤正好涉及這一原因,這就是「錯誤的重要性或曰致命性」。這個錯誤的特別之處在於,它涉及一個原因,而所有權轉移行為恰恰鑒於原因而實施。因此,實際中現有法的不當得利請求權是缺乏法律基礎的所有權有效這一結論的邏輯基礎。如果,基於誤想原因而實施的轉讓不能有效將所有權轉讓給受讓人,那麼這將與缺乏法律基礎而給付的不當得利相沖突。13
四?總結:
從上文的論述中可以發現,物權行為的發現是一個從羅馬法法源出發,嚴密邏輯推理和細化法律關系的過程。從這個過程中似乎沒有可以駁倒的漏洞,也許這就是物權行為這一論題不斷被爭論而未能有壓倒性反對意見的原因。那些反對意見只是集中在物權行為理論的影響和外在價值,還無法從根本上對其核心價值、推理前提和推理過程進行摧毀。所以,反對意見只能說明物權行為理論的疏漏,卻不能將其推翻。如果想做到這一點就只能將推導的法源否定,那就是否認羅馬法的合理性和邏輯性,而這一點相信是難以做到的。另外,承讓物權行為的獨立性,否認其抽象性相信也是不合邏輯和不合體系的。因為沒有任何理由可以在邏輯上否認物權行為的抽象性。

❹ 物權行為的中國不採用

中國物權法不應採用物權行為理論:
第一:物權行為理論是德國普通法時期的學說發展,與18、19世紀德國民法立法史的結合,是1783年《普魯士一般抵押令》、1791年《普魯士普通邦法》、1872年《普魯士所有權取得法》的沿革,表現了德國物權立法史的繼起性、連續性及不可分割性。它只屬於19世紀的德國。當時德國試圖建立物權行為理論,擺脫羅馬法和普通法的所有權「回復主義」及「無論任何人不得將大於自己的權利讓於他人」古老原則對資本主義市場經濟和土地金融及對物權交易安全的嚴重束縛。而中國並不存在這一歷史包袱。
第二:隨著現代民法普遍建立起善意取得及公示公信制度,物權行為無因性的可適用范圍已幾乎喪失,在「應於民法中建立善意取得制度和公示公信原則」已在中國法學界形成普遍共識的前提下,已無採用物權行為理論以保護交易安全的必要。在善意取得制度與物權行為理論的利益較量中,物權行為理論無疑處於絕對的劣勢。
第三:從比較法上看,中國物權立法也無採用物權行為理論的必要,自德國民法確立無因性以來,百餘年來真正在民法典中採納該理論的只有德國。
第四:法律的通俗化、本土化、明了化是我們應追求的目標,物權行為理論作為一個邏輯嚴密、高度抽象的法律制度不適合中國現階段普法的需要。 物權行為理論主要包括三個原則:一是分離原則。德國法將權利主體承擔的移轉標的物的交付義務的法律行為與其完成物權的各種變動的行為作為兩個法律行為,前者為原因行為,後者為物權行為。二是無因原則。無因原則是指物權行為在其效力和結果上不依賴其原因行為而獨立成立,即原因行為的無效或者撤銷不能導致物的履行行為的當然無效和撤銷。因為物的履行根基於物的合意,而不是根基於原因行為(如債的合同),所以物的履行行為是物的合意的結果。三是物權
變動的形式主義原則。因為物的合意是對物的交付行為中存在的意思表示的抽象,所以,必須有一個具有公示性的行為來表達或者說是記載這一物的合意,即沒有該公示行為,物的合意不能成立,物權的設立、變更和廢止即為無效。德國民法典為貫徹這一原則,為動產選擇了交付這一公示方式,為不動產選擇了登記這一方式。
薩維尼將物權合意與當事人在買賣契約中所達成的其他合意區分開來,從而在基於買賣契約而發生的物權變動中,將債權行為與物權行為區別開來,即物權行為具有獨立性無因性,其效力不受債權行為影響,所以即使買賣合同從自始或嗣後不成立、被解除或因其他原因失效,只要買受人與出賣人達成「物權契約」的協議並獲得出賣物的交付,他也能獲得該物的所有權。物權行為的無因性說明了物權行為與債權行為在法律效力上的相互獨立,物權行為理論也即物權行為獨立性(無因性)理論。 物權行為的無因性理論的評價。首先,是德國民法創立物權行為概念,肯定物權行為獨立性後的必然邏輯結論,它使「基於錯誤的交付也是有效的」。物權行為無因性旨在使取得人可以不必對其前手們之間的原因行為進行考察,從而維護法律交往的方便性和安全性。其次,如果原因行為有瑕疵,無因性原則意味著取得人雖無有效的原因行為也能保留其所取得權利,讓與人可通過不當得利之訴,要求取得人返還。因此,德國普通法學認為,無因性理論與不當得利請求權理論有相當的整合性。最後,無因性原則有損於出賣人利益,因為如果一個買受人根據無效合同獲得了交付給他的出賣物的所有權後淪為破產,出賣人不能將該物作為其所有物,從買受人破產財產中予以別除,而只有債法上的返還請求權。
物權行為無因性是交付即有物權變動效果,為了限制這種絕對性,發展了「物權行為無因性的相對化」學說,主要表現在:第一,瑕疵的同一性。是指債權行為與物權行為具有共同的瑕疵,同時無效或被撤銷。如當事人無行為能力,有欺詐、脅迫、錯誤情節等,可導致物權行為無效。第二,處分行為附有條件。是指當事人可以約定將債權行為的有效性作為物權行為生效的條件,債權行為有效存在,物權行為始能生效。第三,行為的一體性。是指物權行為與債權行為合為一個不可分割的整體法律行為,債權行為無效,物權行為也無效。這三種做法都旨在限制無因性的效力。

❺ 什麼是物權無因性

德國法學家薩維尼在19世紀前期通過對羅馬法交付規則的無因化解釋,尤其是通版過對羅馬法非債清償權規則的擴張詮釋,逐漸創設了現代意義上的物權行為理論。在1840年出版的《當代羅馬法體系》一書中,他寫道:"私法上契約……首先是基於債之關系而成立之債權契約,其次是物權契約,並有廣泛適用。交付(Tradition)具有一切契約之特徵,是一個真正的契約,一方麵包括佔有之現實交付,他方麵包括移轉所有權之意思表示。此項物權契約常被忽視,例如在買賣契約,一般人只想到債權契約,但卻忘記Tradition之中亦含有一項與買賣契約完全分離,以移轉所有權為目的之物權契約。"
目前,我國的物權法還未出台,而很多法學家對物權行為一些理論性問題爭議很大。其中物權行為的有因性和無因性一直是很多法學家爭議的焦點,這些爭議的焦點就是對物權行為理論態度的問題,而物權行為理論的核心就是物權行為無因性理論。因此,無因性理論的存在價值是關鍵的問題。

❻ 物權行為理論核心內容何在

物權行為理論的核心內容是所謂獨立性原則,無因性原則和公示性原則,這都與權交易的交易程序契合。究其原因,是因為產權交易更多地是體現了「物權的合意」這一真正決定物的所有權轉移的核心精神。在交易實踐中,債權行為並不能構成物權「設立、變更」的充分必要條件,在實際操作中,因債權行為而發生的物權行為只是少數,大多數交易案例是將目標直接指向物權行為的獨立的「物權合意」。即交易標的的有形資產,核心的法律文件是交易雙方簽定的轉讓合同。這一個轉讓合同就體現了物權合意,這一物權行為的存續、展開與原物主的債權行為不發生必然的關系,在這里是兩個獨立的法律行為。原物主的債務清償可能以物權的轉移來完成,也可能用別的方法,總之物權行為在這里是一個單獨的法律行為,它的成立與否只取決於物的合意。原物主的債權所有人不能以債權為由向第三人追索物權。原物主與第三人的物權轉讓合同不因債權行為失效而喪失法律效力。

產權交易在實踐中確實有許多因債權行為產生的物權行為,然而產權交易實踐中對原物主的債權處理有多種其他的方法,實踐中有債權轉股權,承債式轉讓、債改投等等、一般的處理是將債權價值與物權價值比較後核減確定凈資產,受讓人將債務清償與物權受讓一並進行,實際上已將債權物權化,作為物權的一部分來處理。而債權的存在也不構成物權轉移的直接原因,一般的情況是受讓人對原物主的物權價值有興趣,才發生了物的轉移,對原物主而言債務也不是其轉移物權的直接原因。對國有企業而言,債務只是企業名義上的壓力,並不影響其物權行為的發生與不發生。另外,物權客體的實際使用者即企業一般不擁有所有權,國企的所有權掌握在產權主體即出資人手裡,債權行為所指向的物,其真正的所有人並不承擔債務責任,債務在企業身上,債權人慾因此債權追索物權,而承擔債務之人又沒有物的最終處分權,所以,在這里債權行為不僅與物權行為分立,而且當事人是多頭狀態,這些都更強化了「物權行為」的無因性與獨立性。

產權交易體現的物權行為公示性原則也比較充分。國企的產權轉讓最推崇拍賣轉讓,次之為招標、次之為協議,其公示程度依次遞減。國企的產權轉讓依公示強化程度從高至低選取,一般的市場操作程序都公示掛牌公開轉讓。尤其是公開拍賣,往往趨之者眾,舉牌者勇,物權的轉移、變更在眾目睽睽之下當場成交。產權市場又有嚴格的交易掛牌登記與交易鑒證制度,物權行為的公示性在這里達到極高程度甚至最大化。所以產權交易從胎生之日即充分地體現了物權行為理論的核心三原則。

現在再回過頭勾勒一下物權行為理論三大原則的基本輪廓:

所謂獨立性原則,即將物權的變動與債權的變動作為兩個法律事實來對待,強調物權的變動要有獨立的物權合意,不因債權債務關系而改變其獨立性。

所謂無因性原則是指物權行為不以債權行為為其成立與否的原因。

所謂公示性原則是指物權變動的物權合意必要以一種客觀的能夠認定的形式表現出來並加以確定。

這三個原則是一個有機的整體,物權變動的流轉過程自然地表出了這三個原則。以產權交易為例,甲企業的資產並不因對乙的負債而必然發生轉讓變更,甲與丙所簽署的資產轉讓變更合同的法律效力不受其與乙的債權債務關系影響。這里有兩個法律事實即:甲與乙的債權行為(簽署了債權契約);甲與丙的物權行為(簽署了物權契約),此為獨立性。

甲與丙的物權行為不以甲與乙的債權行為為原因,一是說其轉讓與並購動機不是單純為還債,更多是為增值。一是說法律上認為物權行為的成立與生效不受債權行為的影響,屬於不要因行為。此為無因性。

甲與丙的資產轉讓經過產權市場的登記、掛牌、公示、轉讓並當眾簽約。產權市場按嚴格的程序予以審查和鑒證,因此產生的市場公信力可以幫助入市者建立交易信心,也堵塞了國有資產流失的漏洞,此為公示性。

二、無因性理論與善意取得

產權市場的公示制度使物權的轉移公示產生了公信力,由此產生的市場誠信增加了交易的可確定性與安全性。這是交易得以進行的基礎,也是物權理論得以構建的基礎,更是市場得以存在的基礎。

在此基礎上產生的無因性原則「為保護信息不對稱的善意第三人提供了最切實的理論基礎,『而第三人是整個市場交易秩序的化身』,因此,物權行為無因性實現的是宏觀的,更高層次的公正,」(霍海紅,中國工商法律網)

在對第三人的保護上,產權市場採取的方法是擇取無因性理論與善意取得之優長,在制度設計與程序操作上屏蔽其缺陷。善意取得的基本意思是第三人對其受讓的權利瑕疵不知情的,其物權取得為善意取得,受法律保護,否則為惡意取得。無因性理論則摒棄一切主觀善惡,認為不論第三人取得的物權是否有瑕疵,都應當受法律保護。

產權交易從一開始就兼顧了兩個方面:既保護了善意第三人,使市場交易得以良性發展,又排除了「惡意取得」,保障了市場交易的規范有序。她的具體方法是通過交易代理程序使第三人的主觀善惡被屏蔽在交易行為之外,入場交易者必須通過設立在市場的席位進行,席位會員作為中介機構格守中立、客觀、誠信的原則為客戶服務,而且席位代理交易的一項重要工作是調查、核實進行交易的權利是否有瑕疵,並查驗交易人須報送的,足以驗證其權利瑕疵的法律要件。此為產權交易入場後的初審,此後還有市場交易部門的復審和產權市場的終審,所有的環節,一旦有疑點,交易即可能被中止。交易代理及嚴格的檢查制度,實際上將第三人的「主觀善意」與「主觀惡意」一概屏蔽,使法律上善意取得的主觀善意主義向無因性理論的客觀善意主義靠攏。

其實產權市場客觀上實行的大抵上是物權轉讓的無因性理論。無因性理論將市場交易第三人都認定為合法的受讓人,客觀上認為第三人都是善意的。產權市場運用其嚴格的審查和代理責任制度使第三人客觀地、必然地處於善意取得的位置上,權利的瑕疵與交易者的惡意都屏蔽在交易之外,使入場交易者都成為單純經濟意義上的交易人。

三、無因性理論與不當得利

產權交易中最大的不當得利是借交易之名行侵吞國有資產之實。不當得利成立的核心要件是一方得利致使一方受損無法律上的原因。得利者利用產權交易的方式低價受讓國有資產中飽私囊,或低價出讓賺取好處費,而且披上合法的外衣:履行手續、簽署合約。如果是真正意義上的市場交易人之間的交易行為,應當不會發生如此巨大的不當得利。這里的關鍵是買賣雙方實際上都被得利者控制,出賣人不會因為物權轉讓利益受損而主張不當得利返還請求權,有時就是出賣人自賣自買。實際上出賣人不是真正的物權所有人,他和買受人的獵取目標都鎖定在一個物權身上,既然賣的不是自己的東西,當然不會有什麼利益損失,真正損失的只有國家利益,而他們的不當得利就寓於國有資產的流失之中。

在法律上的不當得利制度是對無因性理論的補救,因為無因性理論容讓所有第三人的合法取得,對於不當得利這種特殊情況無法調整。不當得利制度的確立,使物權行為的給付者在受到損失時通過不當得利返還請求權向受領者追償。

規范的產權市場基本上杜絕了上述情況的發生。

其一、不當得利是在出賣人不知情的情況下致使利益受損而買受人加利的。產權市場在交易流程的不同環節上,實行了部門化、專職化、獨立化的管理。即便出賣人不知情,市場對交易項目也會一清二楚,交易項目的登記審查、公示、轉讓簽約、資產的交割過戶、資金的結算、劃轉、交易的鑒證等都有備案可查,不當得利的前提條件已不復存在,不當得利的返還請求權又隨時可取,使出賣人的利益得到切實保護。

其二、不當得利制度是在違背出賣人意志的情況下致使利益受損而買受人加利的。法律上認定的不當得利並不違背出賣人的意志,甚至是買賣雙方的「物權合意」。但許多國有資產流失的案例,出賣人的意志是虛設的,此時的買賣合意實際是一方之意,即買方之意。作為賣方標的的國有資產,其賣出人並未體現原物主的意志。由此導演出形式各異的國有資產流失案。產權市場在加強自身建設的同時也加大了檢查、監管力度,規范的產權交易素稱陽光交易,交易的項目必須權屬清晰,交易意向明確,交易充分體現出原物主的意志,不允許背離原物主意志的交易操縱與投機行為存在。

❼ 物權行為是什麼意思

物權行為,「債權行為」的對稱。是指直接發生物權變動效果的要式法律行為。

物權行為也稱為處分行為(本文將物權行為與處分行為混用),是指以發生物權變動為目的的一種法律行為,它區別於合同行為(也稱為負擔行為)。

採用物權行為這個概念是個什麼感覺呢,拿買賣一本書為例,簽訂買賣合同是合同行為,在簽訂完買賣合同,至書交付完畢所有權完成轉移之間,存在著一個稱為物權行為的法律行為。

至於這個法律行為發生在什麼時候,是與合同行為同時發生呢,還是與書的交付同時發生,採用物權行為概念的人對此也存在不同的觀點。

從邏輯上講,物權法律關系與債權法律關系既然是完全不同的法律關系,其成立也就需要不同的法律事實,債權行為只能引發債權債務關系,只有物權行為才能引發物權變動,這是再明白不過的道理。

相反,且不說大陸法系是否真有國家或者地區採取所謂債權形式主義物權變動模式尚需進一步研究,即使存在此種物權變動模式,從邏輯的角度看,也存在問題。

因為所謂債權形式主義意味著當事人的債權意思結合交付或者登記即可引起物權變動,但債權意思如何能引起物權發生變動,這在債權與物權嚴格區分的背景下是無法理解的。

(7)物權行為理論三原則擴展閱讀

至於實際生活中是否存在物權行為的問題,則涉及到物權行為是否客觀存在的問題。在他們看來,物權行為並非虛構的法學概念,而是對現實生活的法律抽象。

例如,在當事人訂立買賣合同後而未交付標的物(動產)之時,無論是出賣人還是買受人都知道此時標的物仍歸出賣人所有,但是,一旦出賣人將標的物交付給買受人,雙方就都知道所有權已經發生了移轉。

可見,動產的交付並不僅僅是一個當事人履行買賣合同的事實行為,而是一個包含當事人移轉標的物所有權的意思的法律行為。動產交付如此,不動產登記更是如此,因為在辦理登記的過程中,必須由當事人向登記機關提交申請。該登記申請,無疑是當事人移轉物權之意思表示的體現。

❽ 什麼是物權行為它的定義是什麼

⒈物權行為是客觀存在的,它是法律行為的一種,只要承認債權與物權的劃分,就必然要承認債權行為之外還有物權行為。
首先,「法律行為」這個概念是德國學者首先提出的,它從根本上解決了一般性的法律行為與具體的法律行為形式之間的關系,為不同類型具體法律行為的發展提供了可能性,克服了大陸法系各國法制實踐中長期懸而未決的矛盾,解決了法律行為普遍規則與具體規則之間的關系,使民法典避免再對各種具體法律行為作出不必要的重復規定。它解決了意思自治原則與合同自由原則之間的關系,確認了法律行為不僅可以發生債法上的效果,而且可以產生婚姻法、親屬法以及其他私法上的效果,擺脫了將法律行為從屬於債法或合同法的傳統民法體系。
同時還認為,只要我國民法理論還承認債權、物權、親屬權等基本民事權利的劃分,就同樣必須承認物權行為這樣一種法律行為的客觀存在。因為作為私人的、旨在引起某種法律效果的意思表示,人們從事法律行為的目的可以是各不相同的,既然有以特定人與特定人之間以發生、變動、消滅債權債務關系為目的的債權行為,順理成章地就有一個以設定、變動和消滅物權為目的的行為,這就是物權行為。
最後,物權行為是對法律行為依其法律效果進行分類的邏輯上的必然結果。如果否認我國民法理論中存在物權行為,那麼我們就無法對法律行為按照人們意思表示中希冀引起法律效果的不同加以分類,整個民法的邏輯體系將可能因此而發生混亂。有的學者已經指出,如果在民法理論上否認物權行為,那麼作為法律行為的唯一支柱就只有債權法上的合同。這樣一來,法律行為作為一項民法總則中規定的制度就成了問題,因為,只作為對債的發生原因之一的合同的規則的抽象,作為債法的一般規則尚有問題,作為民法的一般規則列入總則編的科學性就更不能成立了
⒉關於物權行為的無因性問題,文中是這樣說明的:無因行為必須由法律作出規定,法律可以規定某些物權行為是無因行為,也可以規定某些債權行為是無因行為,德國民法就是如此。某種行為,在理論上我們認為它「應該」是無因行為,但未規定在法律中,還是不能作為無因行為看待。
另外,孫憲忠博士在文中提到 :
⒈(物權行為)理論使民法體系更加清晰合理,富有邏輯性。
⒉加強了對交易安全的保護,為保護善意第三人提供了最切實的理論基礎。
⒊該理論最終解釋了物權公示的「公信力」,即物權為什麼必須公示並能在公示後取得對抗任意第三人的效力的問題。
而另一方面,也有學者提出反對意見,其中以王利明先生為代表3,他的意見主要有:
第一, 所謂移轉物權的合意實際上是學者虛構的產物,在現實的交易生活中,不可能存在獨立於債權合意之外的移轉物權的合意。
⒈以買賣為例,當合人訂立買賣合同的目的,就是使一方支付價金而取得標的物的所有權,而另一方通過交付標的物而取得價金的所有權。因此,移轉價金和標的物的所有權既是當事人訂立債權合同的目的,也是債權合同的基本內容,如果將移轉標的物和價金所有權的合意從買賣合同中剝離出來,買賣合同也就不復存在。而且,當事人訂立任何一份買賣合同,都必須對價金和標的物移轉問題作出規定,否則買賣合同將因缺少主要條款而根本不能成立。既然當事人在買賣合同中規定價金和標的物的移轉問題,那麼他們沒有必要就標的物和價金的所有權移轉問題另行達成合意。因此,所謂移轉物權的合意是包含在債權合同之中的,它本身不可能超出債權合同。
⒉物權和債權的性質區別並非必然導致物權的意思表示必須獨立於債權的意思表示,也並非是產生特殊的物權變動方法的根據。
⒊就交付行為來說,它並不是獨立於債權合意而存在的,交付的性質是實際佔有的移轉,從物權法的理論來看,單純的實際佔有的移轉並不能必然導致所有權的移轉。交付效果不可能與買賣合同分割開來。尤其應當看到,實際交付標的物不是什麼單獨的行為,而是當事人依據債權合同而履行義務的行為。例如在買賣合同中,交付標的物是當事人應負的基本義務,而一個交付行為是否真正完成,取決於出賣人所實施的交付行為是否符合買賣合同的規定。如果出賣人未按合同規定的期限提前或遲延交付,或交付標的物有瑕庇,或交付標的物的數量不足,顯然不符合合同的規定不能構成真正的交付。如果將交付行為與買賣合同割裂開來,那麼交付行為的正確和正當與否也失去了評價標准。
⒋就登記來說,其本身並非民事行為,而是行政行為。
而針對否認物權行為的意見,孫憲忠博士在他的文章4中提到:
⒈物權行為並非純屬抽象,而是事實存在的
例如,德國民法上,所有權人為自己的土地設立債務的行為,以及定限物權的設立行為都是現實中存在的物權行為。
⒉關於物權行為抽象性對原所有權人保護不利的質疑:
關鍵在於我們沒有了解到德國物權行為理論的新發展,即,在德國法上,將法律行為理論的一般規則運用於物權行為之中也是符合法理的,那麼,物權合意就可依一定情事得為撤銷,也就不存在對原所有權人不利的問題了。
⒊關於物權行為理論過於玄妙而難以被公眾理解和立法,司法運用的問題。
這個問題可以說是不成其為問題,因為一個符合法理,邏輯的理論只是因為對其了解和運用的不熟悉就棄之不用,實在是為荒唐。
經過閱讀相關的一些文獻和論文,我對物權行為理論有一點自己的認識,其中主要的想法來源於雅科布斯先生的《19世紀德國民法科學與立法》一書的後記,即雅科布斯先生和楊振山先生關於物權行為理論的討論以及雅科布斯先生對物權行為理論的產生背景,發展歷程和推理進路的介紹。
一?物權行為理論的前提:
1法源前提:
薩維尼並非獨自完成了物權行為理論的發現,而是基於胡果的研究成果。而胡果的研究立足於對羅馬法的研究,同時,薩維尼在發展胡果的理論時也是基於對羅馬法的研究。可以說羅馬法是物權行為理論的法源基礎。
2理論前提:
通過對羅馬法的考察,胡果發現,在法學階梯的法學體系的第二部分中,應該區分出有關對物的物法和對人的債法5。這也是德國民法典最值得提到的體系特點,即對物法和債法的截然區分6。同時,對債的性質的認識,也使物法和債法的區分得到清晰:胡果將債稱為人際間的束縛並在這個意義上將此概念稱為「羅馬法的精神」,而從這個表述中可以發現,「債權是一種權利,其針對的對象並非物,而是另外一個人;債權使這個人失去對享有除某個債權中所指的行動的自由權以外的全部普遍自由,這個行動因為被排除(此排除並不排斥他人)出自由的范圍,所以不再是可以做的行動,而是必須做的行動。」7
由於債法與物法的分離,所以在所有權取得方式中不包括債的關系8,因此債權請求權被排除出所有權轉讓的要件。那麼,現在可以發現,為了物權變動的生效單單依據債的關系是不能完成的。物權和債權的二分是物權行為理論的理論前提。
二?物權行為理論的推導:
在物權行為理論發現前的時期,當時的學者通常認為,所有權繼受取得的要件被分為(合法)的名義和取得形式兩部分9。而關於名義和取得形式的具體含義則經過了一個時期的發展。在所謂的「中世紀畸形化」的時期,取得形式被定義為交付,而(合法)名義被認為是指向所有權轉讓的債權。
為了糾正這一「中世紀畸形化」和順應「時代潮流」,於是產生了下面的結論:「在所有權的取得中,必須存在一個區別於所有權取得本身的名義。」更准確的說,所有權是在「佔有開始」之後產生的,於是將債權請求權稱為名義是一個錯誤。轉讓行為和轉讓的基礎行為相分離,是澄清了上述不準確表達的羅馬法10 。那麼,與債權請求權相分離的名義就只能是一個合同,而這個區別於建立債權請求權的債權合同的合同就只能叫做「物權合同」。11
至此,物權合同或者說物權行為已經凸現眼前,這樣一個嚴密的邏輯推導過程又是基於羅馬法的法源地位,而物權行為的獨立性也因此證成。
三?不當得利返還請求權的存在是物權轉讓的抽象性的主要原因。12
意思的動機不屬於意思,債權行為是物權轉讓行為的動機而非其意思本身。雖然,沒有人會沒有動機的為意思表示,但動機本身不能被考慮為意思表示。
從這個判斷出發,我們會發現,獨立的物權合同或許其基礎關系――債權合同會因為種種原因而無效,被撤銷,但由於這個債權合意僅僅是物權合意的動機,所以,只要物權合意本身沒有無效或被撤銷的事由,那麼物權轉讓就是合乎合意的有效。
在債權合意失效情況下物權合同有效並發生物權轉讓的效力,於是不當得利返還請求權的存在就是適宜的和必要的。
但是,發現物權行為理論的法學家並不是以這樣的邏輯順序推理,而是從反方向進行推理。由於在羅馬法中存在這樣一個不當得利返還請求權,那麼就有下面的推理:法律行為可以因為錯誤動機而無效被撤銷,而這一錯誤的可撤銷性又來自於法律行為鑒於一個法律原因而實施,而錯誤正好涉及這一原因,這就是「錯誤的重要性或曰致命性」。這個錯誤的特別之處在於,它涉及一個原因,而所有權轉移行為恰恰鑒於原因而實施。因此,實際中現有法的不當得利請求權是缺乏法律基礎的所有權有效這一結論的邏輯基礎。如果,基於誤想原因而實施的轉讓不能有效將所有權轉讓給受讓人,那麼這將與缺乏法律基礎而給付的不當得利相沖突。13
四?總結:
從上文的論述中可以發現,物權行為的發現是一個從羅馬法法源出發,嚴密邏輯推理和細化法律關系的過程。從這個過程中似乎沒有可以駁倒的漏洞,也許這就是物權行為這一論題不斷被爭論而未能有壓倒性反對意見的原因。那些反對意見只是集中在物權行為理論的影響和外在價值,還無法從根本上對其核心價值、推理前提和推理過程進行摧毀。所以,反對意見只能說明物權行為理論的疏漏,卻不能將其推翻。如果想做到這一點就只能將推導的法源否定,那就是否認羅馬法的合理性和邏輯性,而這一點相信是難以做到的。另外,承讓物權行為的獨立性,否認其抽象性相信也是不合邏輯和不合體系的。因為沒有任何理由可以在邏輯上否認物權行為的抽象性。
參考資料:http://www.fawang.net/dbbs/index.asp

❾ 我國物權法為何不承認物權行為理論

物權行為理論是近兩百年來民法界爭論最大的問題之一,其影響橫貫整個民法體系。隨著我國近些年來民法典的起草,我國關於認物權行為理論的爭論日趨激烈,明確我國民法是否應當承認物權行為理論也顯得越來越重要了。
一、物權行為理論概述
所謂物權行為就是指以物權變動為目的,並須具備意思表示及一定形式要件的法律行為[1].
物權行為的概念最早是由德國學者薩維尼在其1840年出版的《現代羅馬法體系》一書中提出來的。薩維尼在《現代羅馬法體系》一書中寫道:「私法上的契約,以各種不同的制度和形態出現,甚為繁雜。首先是基於債之關系而成立之債權契約,其次是物權契約,並廣泛適用。交付具有一切契約之特徵,是一個真正的契約,一方麵包括佔有之現實交付,他方麵包括移轉所有權之意思表示。如在買賣契約中,一般人只想到債權契約,卻忘記了交付之中也含有一項於買賣合同相完全分離的,以移轉所有權為目的之物權契約。[2]」在這段論述的基礎上薩維尼創造了物權行為理論。
薩維尼的物權行為理論實際上包含了三個要點:
1、區分原則,實際上就是所謂物權行為獨立原則,指在物權變動的法律行為中,作為債權法上的原因行為(如買賣合同)和作為物權法上的履行行為(如合同標的物的交付),是兩種不同的行為,物權行為獨立於債權行為而存在如在買賣合同中,除表達買賣合意的債權合同之外,還需要一個以交付為形式的物權合同,才能移轉所有權。
2、抽象原則,實際上就是所謂物權行為無因性原則。所謂物權行為的無因性是指物權行為的效力不受債權行為的影響,原因行為即債權行為的不成立,無效或被撤銷,並不影響物權行為的效力,物權行為一旦生效,仍發生物權變動的效果。實際上,物權行為的獨立性和無因性僅僅是一個問題的兩個方面。不過是一個從邏輯體系方面論述,而另一個是從效果方面論述。
3、形式主義原則,指作為物權變動基礎的獨立的物權意思必須要以一種客觀能夠認定的形式表現出來並加以確定的原則,一般認為,此種表現方式就是不動產的登記和動產的交付。按照形式主義原則,當事人在設立、移轉、變更或消滅物權時,如在提交不動產登記申請時,或者在移轉動產的佔有時,肯定要有意思表示,而且正是這樣的意思表示使得雙方當事人從各自獨立的物權意思走向了「物權合意」[3].
綜上所述,概括起來說,物權行為理論實際上包括三點:第一,物權行為是法律行為;第二,物權行為獨立於作為其原因行為的債權行為;第三,物權行為的效力不受作為其原因行為的債權行為的影響。
二、我國現行法律對待物權行為理論的態度
在我國學者們對我國現行法律是否承認物權行為理論存在著兩種截然不同的看法,一方如學者孫憲忠認為「我國民法在不知不覺中承認了物權行為」[4]其最有力的證據就是《民法通則》第72條第2款「按照合同或者其他方式合法取得財產的,財產所有權從財產交付時起轉移」以及《合同法》第133條「標的物的所有權自標的物交付時起轉移」。另一方則如梁慧星先生認為 「我國現行法不承認有物權行為,以物權變動為債權行為之當然結果,並以交付或登記為生效要件。 [5]」
筆者認為,我國現行法律並不承認物權行為理論,因為如果要認定一個國家的法律承認物權行為,那麼這個國家的法律至少要做到以下幾點:
1、在物權法的基本原則上要承認物權公示公信原則的絕對性。具體到所有權移轉上,第一必須強調形式,第二必須尊重所有權移轉的效果把他和原因行為相分離。而根據我國《合同法》第九十七條:「合同解除後,尚未履行的,終止履行;已經履行的,根據履行情況和合同性質,當事人可以要求恢復原狀、採取其他補救措施,並有權要求賠償損失。」我國法律承認合同當事人在合同解除後有要求回復原狀的權利。因此,可以得出結論,我國法律並沒有強調物權法公示公信原則的絕對效力,在這個問題上我國現行立法並沒有具備承認物權行為理論的必要條件。
2、在立法細節上須嚴格區分物權行為和債權行為,確認物權行為是獨立的法律行為。其中最重要就是明確物權行為的發生時間。這一點往往被支持我國法律承認物權行為論者所強調。因為根據我國《民法通則》 73條第二款「按照合同或者其他方式合法取得財產的,財產所有權從財產交付時起轉移」與《合同法》第133條「標的物的所有權自標的物交付時起轉移」,我國法律似乎給出了物權行為發生的時間,從而物權行為得以與債權行為相區別。但筆者以為這個觀點值得商榷。因為持這些觀點的人顯然混淆了物權的變動和物權行為。正如崔建遠先生所指出的那樣「物權變動在任何國家或地區的民法上都會存在[6]」在不承認物權行為的法國日本都規定了物權的變動時間,但是「它是不是由物權行為引發的,從意思表示的角度觀察,它是不是同時表現為一類法律行為,並且是物權行為,則取決於它所處於的民法所選擇的立法目的、立法計劃及物權變動模式[7]」。依反對物權行為理論學者的觀點,物權移轉的時間無論是什麼時候,物權移轉的合意早在合同簽訂的時候就確定了,而之後的所謂交付僅僅是一個完成合同的事實行為,就它單獨而言並沒有法律效力。所以《民法通則》72條第2款和《合同法》的133條僅僅確定的是在雙方沒有明確約定時,物權變動的時間,而並非是物權行為發生的時間。
根據《擔保法》第四十一條,抵押合同自登記之日起生效。這條法律規定實際上將合同的生效時間與物權的公示行為進行了捆綁,可知我國民法並沒有嚴格區分物權行為與債權行為的發生時間,而是簡單將兩者混為一談,因此,這個角度而言,我國立法也沒有承認物權行為理論。
3、在立法,司法實踐中應主動適用物權行為理論解決遇到的理論難題。但我國卻沒有這種現象,如《城市房地產抵押管理辦法》第三十一條規定,房地產抵押合同自抵押登記之日起生效。這些規定實際上是不合理的,登記過戶是合同的履行行為,以合同履行為合同的生效要件,實際上是把這些合同作為一個實踐合同處理,而對比其他合同,把房地產合同作為實踐合同顯然是嚴重不公平的。但這個問題如果套用物權行為理論就很好解決,把房地產買賣合同分為兩個法律行為,沒有登記,物權行為無效,債權行為仍然有效,這樣既保證了房地產管理秩序,又可以避免沒有過錯的一方因合同無效或被撤銷而顆粒無收。但是,我國的司法實踐卻沒有這樣做。
綜上所述,從總體上看,我國目前的立法體系是不承認物權行為的。

閱讀全文

與物權行為理論三原則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如申請馳名商標 瀏覽:225
知識產權平台協議書 瀏覽:506
個人存款證明的期限 瀏覽:466
四川正華知識產權公司 瀏覽:287
海南期貨從業資格證書領取時間 瀏覽:874
防水層合理使用年限 瀏覽:875
執轉破成果 瀏覽:20
羊年限定金克絲現在多少錢 瀏覽:568
附近店面轉讓或出租 瀏覽:412
廣東海億食品有限公司商標 瀏覽:287
華進聯合專利商標代理 瀏覽:305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匯報 瀏覽:314
橫濱商標印刷有限公司 瀏覽:28
珠吉轉讓 瀏覽:191
商業住房貸款年限55歲 瀏覽:148
2013工商局個人總結 瀏覽:712
馳名商標申請的條件 瀏覽:778
工商局和公安局哪個好 瀏覽:135
pml證書 瀏覽:748
申請商標的要多久 瀏覽:8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