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紅色娘子軍觀後感 800到1000字 ~ 急在線等~
1964年《紅色娘子軍》問世,一直到現在演了40多年了。及至文化生活高度豐富,觀眾欣賞水平大幅度提高的今天,這部作為一定意識形態下的產物仍然具有如此巨大的藝術魅力,讓人驚嘆不已。《紅色娘子軍》是一部特殊的電影,它的戲里戲外、台前幕後的種種,從片名到劇情,都有著幾代人的記憶。在人們的記憶深處,不再對「紅色經典」這個概念記憶猶新,而是對其中的經典劇情產生會心一笑,比如南霸天這種反面的經典角色,留給人們的或許並非是對某種時代的悲痛回憶,而是對誇張的人物產生心有靈犀的一絲動容。或許是因為我們生活在幸福的年代,所以無法更加深刻的體會其中的悲憤,可是,無論如何,都不得不引發我們的一些深思。
很久以前就聽長輩提起過這部影片,可是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一直沒有好好的看一遍。現在,靜下心來仔細一看,所引發的觸動非同一般。
偉大的毛主席教導我們:沒有一個人民的軍隊,便沒有人民的一切。
經過政治教育,紅軍士兵都有了階級覺悟,都有了分配土地,建立政權和武裝工農等項常識,都知道是為了自己和工農階級而作戰。革命戰爭是群眾的戰爭,只有動員群眾才能進行戰爭,只有依靠群眾才能進行戰爭。每個共產黨員都應懂得這個道理:「搶桿子裡面出政權!」
於是,一場激動人心的紅色娘子軍運動上演了。自古巾幗不讓須眉,看了《紅色娘子軍》,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靜。在那個被壓迫,被剝削,沒有自由,沒有光明的社會,中國婦女在掙扎。《紅色娘子軍》中的娘子們個個如花似玉活潑水靈,她們不相信自己的命運掌握在別人手中。她們相信,只要自己拚死掙扎,就會見到光明。特別是那個瓊花,一見到南霸天就怒火中燒,不顧紀律也不管自己的生命危不危險,上去就要干,於是就有黨代表洪常清對她的教育。所以,她們也並非是只憑一時的義氣用事的,她們是有組織有紀律的。魯迅說:「世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這句話在娘子軍們身上得到了充分體現。
我很喜歡裡面的洪常清和吳清華,從他們身上,我讀到了許許多多生活中學不到的品質。看到他們為了光明而奮斗,為了人民而不顧一切,我感到了一陣陣的愧疚,我總是在想,是不是我們今天的生活太幸福太甜蜜了,所以我們才喪失了奮斗的動力呢?
被壓迫的她們,從來都沒有想過怎樣過安逸的生活,她們一心一意的想要爭取自由。可是,今天的我們自由了卻又困進了自己的牢里。沒有人欺壓我們,沒有人虐待我們,可是我們依然過得不幸福。這究竟是為什麼,我們自始至終都找不到答案。司馬遷在《報任安書》中說:古者富貴而名摩滅,不可勝記,唯倜儻非常之人稱焉,蓋西伯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賦《離騷》;左丘失明,厥有《國語》;孫子髕腳,《兵法》修列;不韋遷蜀,世傳《呂覽》;韓非囚秦,《說難》、《孤憤》。《詩》三百篇,大抵聖賢發憤之所作為也。。。。。。而我們,之所以久久沒有什麼成就,或許就是因為我們的 生活像花兒一樣幸福吧。幸福與痛苦如同一個往復運動的鍾擺,幸福的幅度越大,痛苦的幅度也就越大。
曹孟徳「對酒當歌,人生幾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曹雪芹「古今將相今何在,荒冢一堆草沒了。。。。。。」是人生無常;
劉玉錫「舊時王謝堂前燕,非入尋常百姓家。」是世事無常;
杜子美「時難年飢世業空,兄弟覊旅各西東。田園寥落干戈後,骨肉流離道路中」是聚散無常;
李白「高堂明鏡悲白發,朝如青絲幕成雪」是青春無常;
「秋風蕭瑟天氣涼,草木搖落露為霜」是時序無常;
「玉樹歌殘王氣盡,景陽兵合戎樓空」是盛衰無常;
諸行無常,諸法無我,生往異滅,生滅代謝,遷流不息——我們找不到永恆和常往。
那麼,我們就不得不好好打磨自己,讓自己能夠適應各種各樣的變化,讓我們在一切無常到來之時不會被擊垮。從此,我的心中住著一支娘子軍,怎樣的艱難困苦我都有足夠的勇氣去面對。人生中有著數不清的自己不願去做的事,但必須要做下去,不管是因為堅強還是在敷衍。日積月累中,我們總有些無奈和沮喪,但失意、失望,可千萬別絕望;彷徨、無助,但絕對別盲目。我們始終要記得,我們出生在一個和平進步的時代就已經非常的幸福了。
大學四年是最容易迷失方向的時期,因此我們必須要有自控能力,讓自己交些好朋友,學些好習慣,不要沉迷於對自己無益的習慣里。不如意就期待從頭再來,可人生允許幾次重來?與其詛咒黑暗,不如爭取光明。生命在所有傲凸中復制自己,那清清冷冷的日子,從反向將你一一擦去。整理人生,在陽光燦爛的午後,把每一天都濃縮成新的開始。
朱自清在《匆匆》裡面寫到:洗手的時候,日子從水盆里過去;吃飯的時候,日子從碗里過去;默默時,便從凝然的雙眼前過去;我覺察他去的匆匆了,伸出手遮挽時,他又從遮挽著的手邊過去;天黑時,我躺在床上,他便伶伶俐俐地從我身上跨過,從我腳邊飛過去了。。。。。。
時間永遠都在我們最不經意的時候悄然流逝,因此,我們不能再浪費光陰了,我們要像那些娘子們一樣用自己的雙手去改變命運,改變生活中的種種不幸。
2. 知識產權法簡述題
表演權與表演者權之比較
http://www.cflac.org.cn/chinaartnews/2005-04/01/content_3983434.htm
江蘇省崑山市人民法院 金李淮
表演權與表演者權都屬於我國《著作權法》的保護范疇。盡管二者只有一字之差,並且彼此之間存在密切的聯系,但是卻屬於完全不同的兩個概念,區別如下:
法律性質不同:前者屬於著作權,後者屬於鄰接權。
表演權是指著作權人依法享有的對其作品公開表演的權利,我國《著作權法》將表演權定義為「公開表演作品,以及用各種手段公開播送作品的表演的權利。」它與著作權人的復制權、發行權、改編權、翻譯權等同屬於著作權中的財產權。而表演者權是表演者基於對作品的表演而產生的權利,是表演者獲得作者授權之後才產生的權利,是由作者的表演權派生出來的權利,所以有關國際公約及大多數國家將表演者與出版者、音像製品者等作品傳播者的權利統稱為「鄰接權」,即與著作權相鄰的權利。我國《著作權法》則將表演者權列在第四章中,屬於「與著作權有關的權益」,以與著作權有所區別。
保護客體不同:前者為作品,後者為表演。
保護表演權的原因是作者對其作品的創作,它的客體是作品本身,方式是允許他人以一定方式表演作品並取得報酬。而表演者權要保護的客體是表演者自身在表演作品時的形象、動作、聲音等一系列表演活動。所以,一部作品如果經過不同表演者的多次表演,那麼擁有表演者權的人不止一個,而表演權主體還是作者一個人,原因就是作品本身沒有變化,而各個表演者的活動並不相同。例如我國著名芭蕾舞《紅色娘子軍》從首次登上舞台至今進行了數千次公演,共有22位演員先後扮演瓊花,16位演員扮演過洪常青。他們同等地享有表演者權。
權利主體不同:前者為作者,後者為表演者。
表演權的主體是著作權人,也就是創作作品的作者。而表演者權的主體是表演作品的表演者。例如,老舍先生對其話劇《茶館》和小說《駱駝祥子》擁有的著作權中包括決定這兩部文學作品是否被搬上電視熒屏和電影銀幕的表演權,而演出《駱駝祥子》的話劇團和電影《茶館》的演員,如祥子扮演者張豐毅、虎妞扮演者斯琴高娃擁有表演者權。因此,對詩歌、戲劇、音樂、舞蹈、曲藝等藝術形式而言,詩人、劇作家、詞曲作者、編舞者、小品相聲的創作者是表演權的權利人,而朗誦者、劇團或演員、歌手、舞蹈者、小品相聲演員便是表演者權的權利人。由於著作權人可以自行表演作品,也可以授權他人表演,這樣就有可能產生表演權與表演者權在主體上的競合。例如即興演講、即興舞蹈,這時的演講者和舞蹈者同時也是口頭作品、舞蹈作品的著作權人。再如,某一歌手如果演唱的是自己作詞、作曲的歌曲,那麼他就同時享有表演權和表演者權。當然,實際在絕大多數情況下,兩者主體產生競合的情況還是為數不多的。
權利內容不同:前者為財產權,後者既包括財產權也包括人身權。
表演權屬於著作權中的財產權,權利內容主要體現為無論作品是否發表,表演者使用他人作品進行營業性演出,必須取得著作權人的許可並支付報酬。可見,表演權對作者而言是權利,對表演者而言是義務。表演者獲作者授權後對其表演享有如下權利:(一)表明表演者身份;(二)保護表演形象不受歪曲;(三)許可他人從現場直播和公開傳送其現場表演,並獲得報酬;(四)許可他人錄音錄像,並獲得報酬;(五)許可他人復制、發行錄有其表演的錄音錄像製品,並獲得報酬;(六)許可他人通過信息網路向公眾傳播其表演,並獲得報酬。可見,表演者權包括人身權和財產權兩個方面。前兩項是表演者的人身權,即署名權和保護表演完整權。後四項是表演者的財產權,包括公開傳播權、錄制權、復制發行權及相應的報酬請求權。例如,2003年,電視劇《金粉世家》主題歌《暗香》的詞作者陳濤狀告歌手沙寶亮及北京現代力量文化公司一案,主要原因就是沙寶亮不曾徵得陳濤許可並支付報酬在第四屆中國金鷹電視藝術節開幕式和第七屆寧波國際服裝節開幕式上演唱了《暗香》,現代力量公司為製作《暗香》MV未經原告允許組織沙寶亮表演。因此認為兩被告的行為侵犯了原告的表演權。
保護期限不同:前者為作者終生及死後50年,後者人身權保護期不限,財產權為50年。
公民表演權的保護期為作者終生及其死亡後50年,截止於作者死亡後第50年的12月31日。表演者權利的保護期限因權利的內容不同而有所差別,具體而言就是,表演者署名權和保護表演完整權的保護期不受限制,其他權利的保護期為50年,截止於該表演發生後第50年的12月31日。
根據我國商標法的規定,認定馳名商標應當考慮哪些因素?
《商標法》第十四條規定「認定馳名商標應當考慮下列因素:
1、相關公眾對該商標的知曉程度;
2、該商標使用的持續時間;
3、該商標的任何宣傳工作的持續時間、程度和地理范圍;
4、該商標作為馳名商標受保護的記錄;
5、該商標馳名的其他因素。」
2003年4月17日,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公布了《馳名商標認定和保護規定》《國家工商總局5號令》第三條規定,「以下五種材料可以作為證明商標馳名的證據材料:
1.證明相關公眾對該商標知曉程度的有關材料;
2.證明該商標使用持續時間的有關材料,如該商標使用、注冊的歷史和范圍的有關材料;
3.證明該商標的任何宣傳工作的持續時間、程度和地理范圍的有關材料,如廣告宣傳和促銷活動的方式、地域范圍、宣傳媒體的種類以及廣告投放量等有關材料;
4.證明該商標作為馳名商標受保護記錄的有關材料,如該商標曾在中國或者其他國家和地區作為馳名商標受保護的有關材料;
5.證明該商標馳名的其他證據材料,如使用該商標的主要商品近三年的產量、銷售量、銷售收入、利稅、銷售區域等有關材料。」
3. 紅色娘子軍芭蕾舞劇上演給作者付費嗎
答:依據著作權法,是必須付費給原作品的相關的人員的。
4. 中央芭蕾舞團敗訴聲明為何引發輿論一片反感
中央芭蕾舞團的敗訴聲明之所以引發輿論一片方案,可能與其在敗訴聲明中的措辭不嚴謹有很大的關系。
2015年,馮遠征的岳父,著名劇作家、《紅色娘子軍》的編劇梁信,起訴中央芭蕾舞團著作權侵權。當年北京市的法院判決中央芭蕾舞團賠償梁信經濟損失人民幣12萬元,但是著12元的賠款一拖再拖,梁信已經去世,仍然沒有等到一個說法。
對此,中央芭蕾舞團今日發表聲明表示:北京西城區法院錯誤地強制執行瀆職法官的枉法判決,致使芭蕾舞劇《紅色娘子軍》被迫停演。還稱「馮遠征夫妻利用媒體顛倒黑白欺騙輿論大演悲情戲」,馮遠征看了十分氣憤,稱「中央芭蕾舞團如此無視中國法律,把自己凌駕於法律之上」。
總結:對於這場官司的孰是孰非我們不好妄加揣測,但是對於中央芭蕾舞團這種回應方式,真的讓人大跌眼鏡。
5. 紅色娘子軍和洪湖赤衛隊,講的是一個故事嗎
當然不是啦。<紅色娘子軍>以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海南紅色娘子軍的斗爭業績為素材,講述了貧農女兒吳瓊花從奴隸成長為共產主義戰士的經歷。 《洪湖赤衛隊》是講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洪湖赤衛隊在保衛湘鄂西革命根據地紅色政權的戰斗中屢建功勛的故事。
6. 求芭蕾紅色娘子軍序幕沒有兩個丫頭那個版全劇還有沒有
摘要 您好,芭蕾舞劇《紅色娘子軍》是沒有了的
7. 幾十年前的老電影還存在版權問題嗎
樓主的問題涉及著作權的保護期問題.
一 一般而言,作品的著作權分為人身權和財產權,人身權(除了發表權)保護不受期限限制,而財產權以及發表權保護為作者生前死後50年.
見著作法法條如下:
第二十條 作者的署名權、修改權、保護作品完整權的保護期不受限制。 』註:(人身權)
第二十一條 公民的作品,其發表權、本法第十條第一款第(五)項至第(十七)項規定的權利的保護期為作者終生及其死亡後五十年,截止於作者死亡後第五十年的12月31日;如果是合作作品,截止於最後死亡的作者死亡後第五十年的12月31日。 』註:發表權以及人身權
二 網站播放電影,涉及電影的著作權保護期,電影由於其特有的流通特性,所以其著作權保護期受到一定的限制,具體表現為,電影作品發表權、財產權的保護期限並非作者生前死後50年,而是作品發表後的50年,截止於第50年的12月31日。當然其除發表權外的人身權保護依然不受此限制。
見著作權法條如下:
二一條第三款 電影作品和以類似攝制電影的方法創作的作品、攝影作品,其發表權、本法第十條第一款第(五)項至第(十七)項規定的權利的保護期為五十年,截止於作品首次發表後第五十年的12月31日,但作品自創作完成後五十年內未發表的,本法不再保護。
三 解答樓主的第一個問題:
1 電影的人身權包括署名權,修改權,保護作品完整權不受期限限制,所以無論何時播放電影,都不可修改署名,以及電影的內容等等。
2 電影的其他版權事實上仍存在,但如果超過了上述的期限其失去的只是得到法律保護的權利。當然,失去了法律的保護意味著你可以將電影進行在線播放而不必經著作權人同意也不必付予版費,也不用擔心遭到起訴。
四 解答樓主的第二個問題:
1 是否合適可從兩方面理解:1)如果一部電影在保護期限內,但網站在經同意並付出相關費用後進行播放,該播放行為(發行行為)被認為是合適的。2)如果該電影已過保護期限,並播放時不侵犯其他人身權利,則播放行為也可認為是合適的。在這里,我想樓主想問的是第二個方面。
2 電影是否過了保護期限,肯定得具體看每部電影是何時發表的(公映)。這里只舉一個例子——《地道戰》。地道戰由八一電影廠製片,任旭東等人導演於1965年拍攝,1966年上映。所以地道戰如今仍在著作權保護期限內,如果網站需要播放地道戰,理論上需要八一電影廠(電影作為一個作品其整體的著作權歸於製片人即八一,而非導演或者演員等)同意並向其支付費用。由此,可以認為,播放電影地道站,將會侵犯該作品的發行權,是不合適的。
3 對於其他電影,請樓主參考上述意見!8. 中央芭蕾舞團敗訴後發表「嚴正聲明」,你怎麼看
這份敗訴後的「嚴正聲明」,可謂讓中央芭蕾舞團顏面掃地。
馮遠征去年在微博中直接稱呼中央芭蕾舞團為老賴:「又回(過)去兩年多了。中央芭蕾舞團一直拒不執行法院判決。我們多次申請強制執行,而北京市西城區人民法院一直以排隊為由拖延至今。這不符合中央依法治國的政策。這樣的老賴早就應該上黑名單的,這樣的老賴還逍遙法外。希望北京市西城區人民法院讓逝者早日安息!讓梁老早日瞑目!」
中央芭蕾舞團今日發表聲明表示:北京西城區法院錯誤地強制執行瀆職法官的枉法判決,致使芭蕾舞劇《紅色娘子軍》被迫停演。還稱「馮遠征夫妻利用媒體顛倒黑白欺騙輿論大演悲情戲」
總結:我們作為旁觀者,本來不好評斷官司中的雙方誰對誰錯。但中央芭蕾舞團的一份聲明,一下子讓自己跌入了輿論的谷底。
9. 為什麼藝術作品裡的歷史人物名字總被改
我的看法是:
1、因為文藝作品除了要取材於史實之外,為了其觀賞性故事性戲劇性等都要進行藝術加工,所以其本質上並不等同於原取材事實,為了使其能區分開,故在人物命名上有所更改。
2、很多作品是為了表達一種看法或觀點,而取材一些史實背景,但是往往為其觀點服務要對真實情節進行改動,而真實背景卻往往並不能突出其觀點,甚至抵觸。
3、很多作品要表達的觀點是為了現世服務的,故並不在意其真實情況,如同為央視所拍攝,取材於同一史實的《雍正皇帝》和《雍正王朝》,《北洋水師》和《走向共和》,《司馬相如》和《漢武大帝》等等很多作品表達的觀點完全是相反的,而之所以這樣僅僅是因為他們所要針對的現實並不一樣,但卻很難說誰對誰不對。
4、以前的電影,很明確就是為了現實政治服務,對事實真相是怎樣,並不在意,而現在大家有意把作品和史實分開,是要用作品說明觀點,而不是史實。
這是我個人的看法。。。